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夏芈卬

太平洋证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90523030003...>>

20日
短线
28.57%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邮储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6-11 5.34 -- -- 5.58 4.49% -- 5.58 4.49% -- 详细
事件: 邮储银行发布 2024年年报及 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3487.75亿元、 864.79亿元, 分别同比+1.83%、+0.24%;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893.63亿元、 252.46亿元,分别同比-0.07%、 -2.62%。 2024年和 2025Q1年化加权 ROE 分别为9.84%、 11.33%,分别同比-1.01pct、 -1.03pct。 营收展现韧性, 投资收益贡献亮眼。 2024年和 2025Q1公司营收分别为 3487.75亿元、 893.63亿元,同比+1.83%、 -0.07%,营收韧性较强。 2025Q1利息净收入为 688.57亿元,同比-3.79%, 主要受资产重定价及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 2025Q1投资总收益为 101.49亿元,同比+18.81%, 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优化资产配置、 提升资产交易能力。 公司坚持“量价险”均衡策略, 2025Q1净息差为 1.71%, 较 2024年末-16BP,净息差保持在行业前列。 规模稳健增长,负债端优势放大。 截至 2024年末, 公司贷款总额达8.91万亿元,同比+9.38%;存款总额为 15.29万亿元,同比+9.54%, 规模稳健增长态势延续。 截至 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贷款总额为 9.36万亿元, 较上年末+4.97%; 客户存款总额为 15.98万亿元, 较上年末+4.51%。 2025年一季度, 公司存款付息率较 2024年末-17BP,负债端优势进一步放大,反映出公司持续优化负债结构、 巩固成本优势的能力。 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截至 2024年末,公司不良率为0.90%, 同比+7BP; 2025年一季度末小幅回升至 0.91%, 但整体仍处于低位水平,资产质量良好。 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拨备覆盖率为 266.13%,较 2024年末-20.02pct,保持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营收和净息差韧性强, 规模稳健增长,负债端优势明显;资产质量优异,风险抵补能力较强。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3528.43、 3656.78、 3823.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877.17、 901.50、933.41亿元, BVPS 为 9.04、 10.18、 11.28元/股,对应 6月 6日收盘价的 PB 估值为 0.59、 0.53、 0.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净息差超预期下行、资产质量恶化、信贷投放不及预期
国海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4-30 3.77 -- -- 4.03 6.05%
4.00 6.10% -- 详细
事件:国海证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额法)32.23亿元,同比+11.07%;实现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31.0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额法)7.45亿元,同比+15.64%;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113.99%。 财富管理转型加快,投顾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7.55亿元,同比+19.01%。公司建成“智慧投顾”产品体系和专业化的买方投研体系,2024年末公司投顾业务期末资产同比+16.75%,2024年投顾业务收入同比+90.88%。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2.71亿元,同比+49.23%,主要系Q1资本市场交投活跃。 发展非方向性策略,稳定投资收益。2024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为9.95亿元,同比+46.55%,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能。2025年一季度,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为1.17亿元,同比-30.90%,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1.48亿。公司注重去方向化以降低投资收益波动,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衍生金融资产分别为23.85亿元,同比+14.90%、较上年末+8.56%。 投行业务稳健发展。2024年,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07亿元,同比-32.24%。权益融资方面,2024年公司完成再融资项目1家、新三板挂牌4家;固收融资方面,2024年公司成功承销17只债券,政金债承销排名稳居券商前列。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为0.31亿元,同比+85.51%。 大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为1.99、0.47亿元,同比+9.02%、-1.16%。公司深化机构与渠道协同,2024年末公司标准化主动管理规模同比+14.5%至380.15亿元。2024年末,国海富兰克林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844.84亿元,同比+12.98%。 投资建议:公司以投研能力驱动业务发展,投顾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69、55.53、62.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2、6.82、8.20亿元,EPS为0.09、0.11、0.13元/股,对应4月28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43.96、35.61、29.5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转型进展不及预期、监管政策收紧
重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4-29 10.12 -- -- 11.75 13.53%
11.49 13.54% -- 详细
事件:重庆银行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6.79亿元,同比+3.54%;实现归母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3.80%;加权平均ROE为9.29%,同比-0.85pct。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81亿元,同比+5.30%;实现归母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5.33%。 规模扩张提速,贷款结构改善。1)贷款端:截至2024年末,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为4382.95亿元,同比+12.33%;对公贷款同比+25.00%至3130.03亿元,占比同比+7.24pct;票据贴现压降,占比同比-5.18pct;自营消费贷快速增长对冲按揭贷、经营贷下滑,零售贷款同比+2.81%至976.18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为4712.47亿元,较上年末+7.52%,同比多增184.11亿元。2)存款端:截至2024年末,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为4609.70亿元,同比+13.47%;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为5098.48亿元,较上年末+10.60%,同比多增252.29亿元。 25Q1利息净收入高增,息差拖累边际缓解。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为101.76亿元,同比-2.59%;净息差同比-17bp至1.35%,生息率、付息率同比分别-33bp、-16bp至3.80%、2.58%。2025年一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为31.44亿元,同比+28.08%。测算25Q1净息差为1.54%,同比1bp;其中生息率、付息率分别为3.84%、2.28%,同比分别-32bp、-39bp。 中收表现突出,25Q1投资收益增速放缓。公司推动财富管理转型策略,2024年代理理财业务、支付结算及代理收入同比分别+3.31亿元、+1.35亿元,推动中收同比+77.81%至11.3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115.73%至8.88亿元。2024年,公司投资总收益为24.71亿元,同比+16.15%,主要系处置债券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总收益为1.49亿元,同比-78.41%,预计主要受Q1利率波动影响。 整体资产质量改善,零售资产阶段性承压。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类、逾期率分别为1.25%、2.64%、1.73%,同比分别-9bp、72bp、-22bp。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重点对公领域不良规模、不良率双降,零售不良率同比+73bp至2.71%。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继续下行,较上年末-4bp至1.21%。截至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为245.08%,同比+10.90pct;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247.59%,同比+2.51pct;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盈利预测:公司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规模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加大不良资产处置,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2.76、150.40、159.8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50、58.23、62.36亿元,每股净资产为16.66、17.82、18.95元,对应4月25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62、0.58、0.5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贷款投放增速放缓、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青岛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4-29 4.47 -- -- 5.19 16.11%
5.45 21.92% -- 详细
事件: 青岛银行公布 2024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收134.98亿元,同比+8.22%;实现归母净利润 42.64亿元,同比+20.16%; 加权 ROE 为 11.51%,同比+0.80pct。 业绩维持高增,利息净收入实现以量补价。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8.22%、 +20.16%。 其中: 1) 利息净收入同比+6.38%至98.74亿元,规模快速扩张下利息净收入以量补价实现正增;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4.85%至 15.10%,主要受保险“报行合一”影响; 3)投资总收益同比+26.70%至 20.40亿元,主要系公司优化资产配置,实现投资收益快速增长; 4)信用减值损失同比-11.97%至 35.34亿元,主要系信贷承诺减值准备同比-4.68亿元。 规模快速扩张,对公贡献主要增量。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贷款为3406.90亿元,同比+13.53%。 对公贷款同比+20.15%至 2421.79亿元,为总贷款增长提供主要增量, 重点投向绿色贷款、蓝色贷款等领域。个人贷款同比-0.95%至 783.36亿元, 主要系公司主动收缩信用卡业务,优化零售贷款结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存款为 4320.24亿元,同比+11.91%。 息差同比-10bp,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为 1.73%,同比-10bp。资产端,生息率同比-23bp 至 3.94%,其中个人贷款生息率同比-58bp 至 4.81%,为资产端收益率的主要拖累,预计是受定价利率下行及主动收缩个人信用卡、消费贷业务等因素影响。负债端,付息率同比-14bp 至 2.18%,负债成本持续改善。 资产质量提升, 重点对公领域风险缓释。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为 1.14%,同比-4bp。 对公领域不良率同比-22bp 至 0.87%, 制造业、房地产业不良率下降较多,同比分别-104bp、 -23bp 至 2.24%、 2.07%。零售领域不良率有所波动,同比+58bp 至 2.0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 241.32%,同比+15.36pct,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盈利预测: 公司贷款投放能力强劲,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业绩韧性充足。预计 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42.54、 151.21、 159.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7.49、 53. 11、 58.68亿元,每股净资产为 8.20、 9.05、9.98元,对应 4月 25日收盘价的 PB 估值为 0.54、 0.49、 0.45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规模扩张放缓、 息差持续收窄、 资产质量恶化
国联民生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4-16 9.83 -- -- 10.41 5.90%
10.41 5.90% -- 详细
事件:国联民生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3亿元,同比-9.21%;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40.80%;加权平均ROE为2.19%,同比-1.70pct。 财管业务稳健发展,资管业务布局完善。公司轻资本业务贡献主要营收,报告期内,经纪及财管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9.82、3.40、7.07亿元,同比分别+31.21%、-34.18%、+51.36%。1)经纪及财管业务方面,累计总客户数同比+12.59%至195.50万户,期末金融产品保有量同比+8.41%至209.56亿元,基金投顾保有规模同比+40.10%至92.38亿元。2)投行业务方面,股权、债券承销金额合计分别为26.50、402.68亿元,同比分别-33.01%、-21.93%。3)资管业务方面,2024年5月国联资管正式揭牌运营,截至报告期末受托资金同比+21.52%至1425.33亿元。 重资本业务对营收形成主要拖累。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交易业务收入为2.55亿元,同比-23.14%,主要系其他债券投资规模下降、融资规模增加所致;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同比-1.12亿元,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同比+1.1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收入为2.17亿元,同比-67.78%,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减少所致;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同比+11.83亿元至3.0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同比-17.78亿元至-8.32亿元。 并购民生证券完成,关注后续业务协同。当前公司已完成对民生证券99.26%股权的收购事项,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发展民生证券业务。后续来看,民生证券投行业务特色和区域优势有望与公司形成业务互补和区域互补,民生证券并表后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提升长期发展动能。 投资建议:公司积极推动买方投顾向广义财富管理转型,收购民生证券将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39、48.56、54.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1、10.61、12.41亿元,EPS为0.16、0.19、0.22元/股,对应4月11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63.24、52.51、44.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整合效果不及预期、监管政策收紧
中信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4-03 7.10 -- -- 7.47 5.21%
8.88 25.07% -- 详细
事件: 中信银行发布 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3.76%;实现归母净利润 685.76亿元,同比+2.33%; 加权平均 ROE 为 9.79%,同比-1.01pct。公司拟分配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1722元,全年现金股息为每股 0.3547元,对应 3月 28日收盘价的股息率为 4.99%。 营收、盈利双增,所得税拖累盈利增速。 公司经营稳健,报告期内营收、盈利同比分别+3.76%、 +2.33%。收入端,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 1466.79、 311.02、 330.73亿元,同比分别+2.19%、 -3.96%、 +25.49%。成本端,成本收入比同比+0.14pct 至 32.49%;计提拨备 611.13亿元,同比-1.75%;实际所得税率同比+4.98pct 至 14.09%,对盈利增速形成拖累。 扩表进度边际加快,贷存比有所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分别为 5.72、 5.78万亿元,环比分别+1.47%、+3.01%,较 24Q3环比增速分别+0.89pct、 +1.30pct,扩表进度加快。以日均余额计,贷款、存款平均余额分别为 5.57、 5.51万亿元,贷存比同比+3.20pct 至 101.10%,对整体息差形成一定支撑。 息差韧性显著,负债管控得当。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 1.77%,同比-1bp,净息差变动大幅跑赢大市。受广谱利率下降、有效信贷不足等因素影响,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同比-22bp 至 3.73%。负债端公司坚守“量价平衡”,通过打造“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带动负债成本下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18bp 至 2.02%。 对公重点领域风险压降,零售资产质量出现波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 1.16%、 1.64%,同比-2bp、 +7bp。重点领域方面: 1)房地产不良率 2.21%,同比-38bp; 2)隐债余额 1379.03亿元,同比-719.68亿元; 3)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同比-1bp 至 0.49%,关注率同比+14bp 至 0.39%; 4)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同比+59bp 至 2.14%。整体来看,公司拨备覆盖率同比+1.84pct 至 209.43%,风险抵御能力仍充足。 投资建议: 公司负债管控能力出色,息差韧性强劲;在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禀赋优势加持下,公司经营发展向上态势有望延续。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168.18、 2226.41、 2288.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699.38、 724. 13、 750.69亿元, BVPS 为 13.41、 14.55、 15.78元,对应 3月 31日收盘价的 PB 估值为 0.53、 0.49、 0.4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信贷需求低迷、资产质量恶化
广发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2-24 15.59 -- -- 16.09 3.21%
17.70 13.53%
详细
事件:2月10日广发证券宣布其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成为业内首家推出此创新服务的券商。 DeepSeek接入和融合进度居前,率先用于对客服务。春节前,广发证券已完成DeepSeek-V3和DeepSeek-R1的接入,并上线基于DeepSeek的微信小程序,赋能投顾和全公司员工开展春节拜年等客户服务。2月10日,广发证券继续宣布“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率先将DeepSeek融合进机构客户业务中。对比业内其他券商,广发证券接入DeepSeek的进度更快,且应用的业务场景更加深入。 业绩表现保持稳健,投行业务逆势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额法)、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17、67.64亿元,同比分别+6.31%、+16.43%,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分条线来看,经纪业务、信用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净收入分别为39.89、13.74、5.31、50.81、59.34亿元,同比分别-10.70%、-44.59%、+33.07%、-15.71%、+112.54%,投行业务逆势增长,自营投资驱动业绩增速转正。 投研+投顾核心优势稳固,财富管理转型卓有成效。公司率先提出财富管理转型,并通过优秀的投研能力+领先的投顾团队构建护城河。公司研究能力长期保持行业领先,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金牛研究机构”等行业权威奖项;截至目前,公司共有超过4600人获得投资顾问资格(母公司口径),行业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2200亿元,行业排名第三,较2023年末+4.00%;2024年11月1日,公司入选首批券商“跨境理财通”试点名单,全面服务大湾区居民全球化配置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财富管理转型先行者,投研+投顾优势稳固,我们预计25年经纪业务提升较高的券商有望体现更高弹性,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则有望进一步加速转型步伐。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249.10、274.36、309.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2.12、93.01、107.70亿元,摊薄EPS为1.08、1.22、1.41元,对应2月18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14.40、12.72、10.98倍。考虑广发证券24年前三季度展现的逆周期增长以及近期大语言模型迅速应用带来的先发优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财富管理转型进度放缓、大模型应用效果不及预期
中国人寿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21 44.10 -- -- 46.40 5.22%
46.40 5.22%
详细
事件: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1.8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5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5.23亿元,同比+173.9%。2024年前三季度总保费为6082.51亿元,同比+5.1%。加权ROE为19.95%,同比+9.08pct。截至24Q3末,公司投资资产达6.36万亿元,较上年末+12.3%。 保费收入稳健增长,NBV维持高增。报告期内,公司续期保费、新单保费分别为4107.42、1975.09亿元,同比分别+7.5%、+0.4%。首年期交保费同比+6.8%至1131.84亿元,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7.7%至525.56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例为46.43%,占比同比+4.31pct。可比口径下,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业务价值同比+25.10%,维持高速增长,预计量价两端均有支撑。退保率0.74%,同比-0.14pct,经营质量持续向好。 销售人力量质齐升,新营销模式初见成效。截至24Q3末,公司总销售人力69.40万人,环比+1.3%;其中,个险销售人力64.10万人,环比+1.9%,个险渠道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17.7%。公司销售体系改革战略持续推进,销售人力量质齐升,人力规模持续增长,队伍产能同步上行。 个险新型营销模式试点快速推进,“种子计划”在南京、深圳等24个城市试点,获得初步成效。 投资收益驱动利润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45.23亿元,同比+173.9%,业绩弹性凸显。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2614.19亿元,同口径下同比+152.4%,总投资收益率为5.38%;净投资收益1447.12亿元,同口径下同比+3.9%,净投资收益率为3.26%。权益市场回暖带动总投资收益高增,支撑公司高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中国人寿持续在高质量发展中稳中求进,深刻践行“三坚持”、“三提升”、“三突破”,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42.41%/2.38%/6.88%,归母净利润同比+149.34%/+1.20%/+7.36%,EPS为4.07/4.12/4.43元/股,对应11月19日收盘价的PE为10.88/10.75/10.0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利率持续下行、业务转型不及预期
江苏金租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19 5.08 -- -- 5.33 4.92%
5.38 5.91%
详细
事件: 江苏金租发布 2024年三季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9亿元, 同比+8.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27亿元,同比+9.12%; ROE(加权)为 11.87%,同比-0.4pct。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负债结构有所调整。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资产总额 1345.21亿元, 较上年末+12.18%;其中应收租赁款 1237.41亿元,较上年度末+12.35%, 第一、二、三季度应收租赁款环比增速分别为 6.34%、4.84%、 0.78%, 公司核心业务持续扩张, Q3扩张动力放缓。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计息负债 1021.99亿元,较上年末+8.07%; 其中短期借款、拆入资金、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分别较上年末-31.85%、 +11.16%、 +43.72%、-16.86%,公司长期借款明显增加。 盈利能力表现良好,利差维持稳定。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 38.95亿元,同比+6.79%,增速较年中+0.09pct;净利差 3.67%,同比-2bp,较年中-1bp,利差维持稳定。 公司经营租赁收入同比+180.78%至0.86亿元, 经营租赁业务实现高增。 公司成本收入比 9.66%, 同比+0.35pct,成本控制能力小幅下滑。 资产质量平稳提升,拨备仍处高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 0.92%,较上年末略增 1bp, 不良资产率维持稳定; 关注类资产占比 3.04%,较上年末-46bp,环比-34bp,三季度资产质量有效提升。 拨备覆盖率 426.01%,较上年末-22.38pct,环比-5.21pct; 拨备覆盖率有所降低,但仍旧维持较高水平。 公司可转债摘牌,资本充足率提升。 公司将“苏租转债”余额全部赎回,于 2024年 10月 18日发放赎回款并且进行可转债摘牌。 截至 2024年10月 17日,累计共有 49.98亿元“苏租转债”转换为公司股份,占“苏租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 53.40%。 可转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7.44%,较年中+3.38pct。 投资建议: 公司持续推进“零售+科技”战略部署,秉持“厂商+区域”双线展业方式拓展业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52.59、 57.81、 63.7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9.30、 32.33、36.02亿元, EPS 为 0.51、 0.56、 0.62元,对应 11月 11日收盘价的 PE估值为 10.46、 9.48、 8.5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 利率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大幅下滑
成都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13 15.55 -- -- 16.55 6.43%
17.49 12.48%
详细
事件: 成都银行发布 2024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41亿元,同比+3.23%;实现归母净利润 90.38亿元,同比+10.81%。 截至 2024年 9月末, 公司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达 1.22、 1.14万亿元, 较上年末+11.95%、 +12.22%。 报告期内,公司加权 ROE(未年化)13.16%,同比-0.59pct。 利息净收入增速降幅收窄,总投资收益支撑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3.23%至 172.41亿元, 增速较上季度-1.05pct。其中利息净收入 136.04亿元, 同比+1.78%, 增速较上季度-0.13pct, 增速降幅边际收窄; 非息收入 36.37亿元,同比+9.02%。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4.51亿元,同比+22.59%,为业绩增长主要支撑;测算投资收益率(年化) 1.50%, 同比+0.28pct。 零售贷款占比回升, 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 截至 24Q3末,公司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 7210.97亿元, 较上年末+15.48%,环比+2.07%; 其中零售贷款占比 18.41%, 占比较上年末-1.34pct、 较 24年年中+0.38pct。 截至 24Q3末,公司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 8558.78亿元, 较上年末+12.08%,环比+1.97%; 其中定期存款占比 68.49%, 占比较上年末+12.19%、较 24年年中+3.75%。 单季净息差企稳, 负债成本压降见效。 我们测算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为 1.69%,环比-1bp;生息率、付息率分别为 3.97%、 2.27%,环比分别持平、 -2bp。 24Q3单季净息差为 1.62%,环比+2bp;生息率、付息率分别为3.81%、 2.18%,环比分别持平、 -4bp,负债成本调降效用显现。 不良率维持低位, 资产质量优异。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不良率维持在0.66%, 环比持平; 关注率 0.43%, 环比-2bp, 不良率+关注率继续保持低位。 拨备覆盖率高位提升,截至 24Q3末公司拨备覆盖率环比+1.38pct 至497.40%; 拨贷比 3.29%, 环比+1bp。 投资建议: 成都银行立足成渝经济圈, 信贷稳健增长,单季净息差边际企稳,资产质量保持优异。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27.69、245.24、 269.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28. 12、 141.51、 158.23亿元, 每股净资产为 20.96、 24.82、 29.38元,对应 11月 8日收盘价的 PB 估值为0.75、 0.64、 0.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净息差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波动
东方财富 计算机行业 2024-11-12 27.60 -- -- 29.12 5.51%
30.00 8.70%
详细
事件: 东方财富发布 2024年三季报。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3.04亿元,同比-13.96%; 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2亿元,同比-2.69%; ROE(加权) 8.14%,同比-1.02pct; EPS(稀释后) 0.3826元/股,同比-2.30%。 证券业务整体继续承压, 经纪业务具备较强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 35.55亿元,同比-5.32%, 降幅较 24年年中扩大1.36pct。 前三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为 8045.60亿元,同比-18.66%,权益市场整体偏弱运行;但公司经纪业务下行速度小于市场成交额下行速度,显示出较强韧性。报告期内,公司利息净收入为 15.06亿元,同比-9.72%,降幅较 24年年中扩大 1.75pct; 截至 24Q3末,市场两融余额为 1.44亿元,同比-9.48%,公司两融业务降幅与市场两融余额降幅基本一致,考虑到佣金率下行趋势,预计公司市占率有所提升。 基金业务尚待改善, 权益市场带动下预计后续将有所回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43亿元,同比-26.84%; 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20亿元,同比-22.20%。 24Q3新发基金份额再度下滑,新发基金1813.02亿份,同比-24.61%,其中新发股票+混合基金 425.15亿份,同比-23.91%;叠加公募降费改革持续,基金业务继续承压。 往后看,权益市场回暖下基金发行速度加快,基金业务后续有望回暖。 自营业务涨势显著。 截至 24Q3末,公司证券投资业务规模达 1087.40亿元, 同比+32.48%,较上年末+29.51%; 实现自营业务收入 24.02亿元,同比+49.73%。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幅高达1115.46%,预计公司投资结构有所调整,以固收类产品为主要侧重点。 AI 研发力度加大,成本结构有效优化。 报告期内,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2.16亿元、 17.06亿元、 8.48亿元,同比分别-38.54%、-4.10%、 +7.28%。公司销售费用大幅缩减,主因在于市场推广投放减少; 同时公司管理成本有效缩减,降本效果较为显著。公司持续加大 AI 研发力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东财“妙想”大模型持续融入公司生态,携手choice 金融数据终端持续打造下一代金融智能终端,看好后续研发成果。 投资建议: 公司证券业务整体短期承压,自营业务发挥“顶梁柱”作用, 看好后续市场回暖带来高弹性; 公司科技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充分深挖科技金融平台。 预计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09.03、 126.20、139.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84.95、 98.82、 109.70亿元, EPS 为 0.54、0.63、 0.69元,对应 11月 6日收盘价的 PE 为 49. 13、 42.24、 38.05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回暖不及预期、 研发成果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大幅加剧
杭州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12 13.89 -- -- 14.46 4.10%
15.03 8.21%
详细
事件:杭州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4.94亿元,同比+3.87%;实现归母净利润138.70亿元,同比增长+18.63%;加权平均ROE(未年化)为13.51%,同比+0.39pct。截至9月末,公司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543.25%。 区域经济相对优势,资产投放能力较强。截至24Q3末,公司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较上年末+9.58%;公司贷款总额0.91万亿元,较上年末+12.77%,贷款占比45.11%,较上年末+1.28pct;公司存款总额1.18万亿元,较上年末+12.59%。在融资需求整体疲弱环境下,公司依然维持较快信贷投放速度,反映出区域经济相对优势和公司较强的客户融资需求挖掘能力。 息差边际企稳,利息净收入增速回升。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3.87%至284.94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分别为182.73、29.28亿元,同比分别+3.87%、-8.07%。息差边际企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速环比回升,测算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为1.46%,环比+2bp;其中生息资产生息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为3.76%、2.16%,环比分别-1bp、-3bp,息差回稳主要受负债成本下行支撑。 资产质量优异,拨备安全垫充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为0.76%,环比、较上年末均持平;关注率0.59%,环比+6bp、较上年末+19bp,不良+关注贷款占比绝对水平保持低位。拨备覆盖率543.25%,环比1.92pct、较上年末-7.98pct;拨贷比4.12%,环比-2bp、较上年末-13bp,拨备安全垫厚实,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投资建议:杭州银行区位优势和对公客户开拓有望支撑资产维持高增速,息差回稳利于利息净收入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优秀,拨备反哺空间充足。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68.23、391.32、420.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9.06、199.23、229.69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2.94、26.93、31.48元,对应11月4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61、0.52、0.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下滑、信贷需求不及预期。
南京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11 10.22 -- -- 10.75 5.19%
10.86 6.26%
详细
事件: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85.58亿元,同比+8.03%;实现归母净利润166.63亿元,同比+9.02%;加权ROE为11.31%,同比-0.13pct。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0.83%,拨备覆盖率环比微降至340.40%。 规模稳健增长,息差边际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总额1.24万亿元,较上年末+12.52%,其中对公、零售贷款分别较上年末+14.34%、+7.30%;公司存款总额1.40万亿元,较上年末+2.42%,其中定期存款占比环比24H1末+4.87pct至80.90%,定期化趋势持续。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测算)为1.37%,同比-20bp,环比+1bp;其中生息率为4.13%,付息率为2.40%,生息率降幅边际收窄,付息率持续改善。 利息净收入降幅收窄,投资总收益支撑营收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利息净收入为196.14亿元,同比-1.36%,降幅逐季收窄;中间业务收入为35.04亿元,同比+11.71%;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152.46亿元,同比+16.58%,为营收增长的主要支撑。报告期内公司成本收入比为25.32%,同比-2.21pct,成本控制持续见效。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为0.83%,环比24H1末持平,较上年末-7bp;关注率为1.14%,环比24H1末+7bp,较上年末-3bp。24Q3单季计提拨备27.90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为340.40%,环比24H1末-4.62pct,较上年末-20.18pct。 投资建议:南京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提升,成本收入比及不良率持续压降,高质量发展态势延续。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5.03、517.09、555.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2.03、220.24、241.53亿元,每股净资产为17.48、19.75、22.22元,对应11月5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58、0.52、0.4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恶化
中国人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11 7.43 -- -- 7.56 0.80%
7.83 5.38%
详细
事件:中国人保发布2024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95.8亿元,同比+12.2%;实现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77.2%。财险COR为98.2%,寿险NBV可比口径下同比+113.9%。 财险保费稳健增长,COR边际抬升。报告期内,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83.3亿元,同比+4.6%,增速较年中+0.9pct;其中车险、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134.2、2149.1亿元,同比分别+3.2%、+5.9%,非车险中意健险保费收入同比+8.0%至911.3亿元,贡献主要增量。受24Q3台风等灾害影响,COR环比+1.4pct至98.2%,同比+0.3pct;非车险COR为100.5%,预计主因赔付率上升,对整体COR形成拖累。报告期内,人保财险承保利润64.4亿元,同比-12.7%,24Q3单季承保利润-11.8亿元。 寿险期交新单增速转正,NBV增速亮眼。报告期内,人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66.2亿元,同比+5.9%,增速较年中+5.6pct;其中长险首年、期交续期、短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14.1、523.9、28.2亿元,同比分别-9.0%、+21.4%、+7.0%。报告期内,人保寿险期交新单保费收入243.4亿元,同比+3.2%,增速较年中由负转正;叠加预定利率下调带动NBVM提升,人保寿险NBV可比口径下同比+113.9%。报告期内,人保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9.6亿元,同比+10.5%,增速较年中+3.1pct。 投资端回暖支撑利润显著增长。9月底增量政策落地带动权益市场迅速拉升,24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12.2%,带动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77.2%,增速较年中+63.1pct;总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02.4亿元,同比+214.3%。24Q3单季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6.4亿元,同比+130.2亿元,总投资收益为267.5亿元,同比+305.7亿元。 投资建议:中国人保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风险防控,财险领先地位稳固,寿险NBV表现亮眼,看好权益市场回暖下的业绩表现。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119.87、6469.34、6902.63亿元,归母净利润381.97、413.29、450.04亿元,EPS为0.86、0.93、1.02元,对应11月7日收盘价的PE估值为9.03、8.35、7.6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权益市场波动加剧、长端利率下行
常熟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4 6.92 -- -- 7.76 12.14%
7.85 13.44%
详细
事件:常熟银行发布2024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0亿元,同比+11.30%;归母净利润29.76亿元,同比+18.17%;ROE(加权)14.96%,同比+0.77%。 业绩增长保持稳健,投资收益为主要驱动。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83.70亿元,同比+11.30%。净利息收入69.03亿元,同比+6.15%,占比同比-4.00pct,净利息收入增速边际收窄。非息收入14.67亿元,同比+44.25%,占比同比+4.00pct;其中投资净收益同比+92.54%,占比同比+6.75%,为非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成本收入比35.17%,同比-4.13pct,成本有效缩减。 零售贷款规模环比缩减,存款定期化放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总额2396.86亿元,较上年末+7.75%,较上季度末+0.31%,贷款增速放缓。分结构看,对公、零售、票据分别较上季度末+0.57%、-1.19%、+13.19%,零售贷款规模收紧,为贷款扩张的主要拖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款总额2846.09亿元,较上年末+14.79%,较上季度末+0.65%;其中活期、定期存款占比18.66%、71.67%,较上季度末+0.13pct、-0.21pct,整体存款定期化有所放缓。 净息差韧性凸显。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为2.82%,同比-21bp,较上季度-1bp。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分别为4.74%、2.24%,较上季度+6bp、+5bp,生息资产收益率上行速度略高于计息负债上行速度,息差环比小幅收窄预计主因生息资产扩张速度下降。 资产质量略有波动,风险抵补维持高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率为0.77%、1.52%,较上季度末+1bp、+16bp,资产质量情况略有波动,预计零售资产风险暴露有所增加。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为528.40%、4.09%,较上季度末-10.41pct、-0.02pct;拨备覆盖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具备较强风险抵御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市场的发展战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提升,资产不良率维持低位。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9.00、119.62、133.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59、44.50、51.47亿元,BVPS为9.48、11.24、12.65元,对应10月25日收盘价的PB估值为0.75、0.63、0.5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资产质量恶化、零售业务扩张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