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4-11
|
24.19
|
--
|
--
|
24.95
|
3.14% |
-- |
24.95
|
3.14% |
-- |
详细
2025Q1业绩预计同比增长145%-171%,向上行情延续,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5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6-8.4亿元,同比增长145%-17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8.2亿元,同比增长157%-185%。公司业绩表现较佳,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4、51.28、72.85亿元,EPS分别为0.73、1.90、2.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2.5、12.4、8.8倍。我们看好制冷主升行情或已徐徐展开,维持“买入”评级。 2025Q1制冷剂均价大幅上涨,单边上涨趋势仍在延续,后市行情可期2025Q1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3.26、26.18、4.20、0.72、1.71、9.56、7.09亿元,分别同比+26.90%、+64.63%、+2.94%、-2.40%、-19.55%、+6.99%、+7.31%。其中,公司制冷剂2025Q1外销量为6.98万吨,同比+4.14%;均价为37,504元/吨,同比+58.08%(增长13,779元/吨),环比+27.76%(增长8,150元/吨)。据氟务在线资讯,国内制冷剂流通市场总体趋势性向好不改,具体分品种来看:R32内外需求双迸发流通市场价格再次上调,当前企业报盘突破50,000万元/吨,实际成交逐步落实;R134a散水货源供应偏紧,汽车冷媒小罐提价落地,工厂直发价报46,000-46,500元/吨;R22配额余量收紧支撑持货商挺价心态,僵持于35500-36000元/吨。当前制冷剂市场单边上涨,定价权仍牢牢掌握在生产企业手中,行业维持强控盘态势,企业利润有望在年内逐步释放。 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彰显信心,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巨化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巨化投资于4月8日增持公司股份219.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8%。同时,巨化投资将自本公告日起3个月内,增持金额0.5-1亿元。另外,据公司互动平台信息,本次中美加征“对等关税”,不会改变氟制冷剂竞争格局、供需格局和价格上行趋势,亦不会改变本公司制冷剂出口按出厂价定价政策。公司制冷剂产品不受本次中美“对等关税”影响,其盈利增长的趋势目前预计不会改变。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三美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1-27
|
41.99
|
--
|
--
|
43.66
|
3.98% |
|
43.66
|
3.98% |
-- |
详细
2024归母净利预增 150.87%~191.01%, 制冷剂景气延续,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02~8.14亿元,同比+150.87%~+191.0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72~7.84亿元,同比+221.27%~+274.92%。 其中, 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2.53亿元,同比+238%~+508%,环比-21%~+43%;中值约为 1.97亿元,同比+373%,环比+11%。 考虑到当前制冷剂价格演绎较为超预期,我们略下调公司 2024并上调 2025、 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7.72、 18.07、 23.00(前值 8.27、 13.56、 17.39) 亿元, EPS 分别为1.26、 2.96、 3.77(前值 1.36、 2.22、 2.85)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34.0、 14.5、11.4倍。 我们看好制冷剂景气趋势的延续, 主升可期, 维持“买入”评级。 2024业绩修复较好, 2025制冷剂行情开门红,或迎双击主升行情据氟务在线, 1月 22日国内主要大厂核心制冷剂报价再次上调 1,000-2,000元/吨(内外贸整体趋同),具体分品种来看: R22报盘上涨至 35,500元/吨; R32当前零售报盘提升至 43,000元/吨, 2025年内外市场节奏预计同步; R134a 企业报盘提升到 44,000元/吨; R404、 R507因 R143、 R125原料提价逐步传导,多品种主流报盘 43,000-44,000元/吨。又据百川数据和氟务在线数据,当前(1月 23日)制冷剂各品种价格/价差相比其 2024年均价/价差(含税价): R32内、外贸价格分别上涨 33%、 72%,价差分别上涨 53%、 154%; R125内、外贸价格分别上涨17%、 78%,价差分别上涨 25%、 246%; R134a 内、外贸价格分别上涨 34%、49%,价差分别上涨 72%、 132%; R410a 内、外贸价格分别上涨 24%、 82%; R22内、外贸价格分别上涨 21%、 46%,价差分别上涨 28%、 76%。 公司 2025年制冷剂主要品种 R32、 R125、 R134a、 R143a、 R22配额分别为 3.31、 3.08、 4.99、0.73、 0.78万吨,合计约 12.90万吨, 有望受益于制冷剂行情的不断攀升。 我们认为, 2024年仅为制冷剂行业利润修复期, 随着 2025实现开门红, 且趋势依然向上,公司或将进入业绩释放期,或迎双击主升行情。 风险提示: 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 产能利用率不足。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5-01-24
|
26.72
|
--
|
--
|
25.97
|
-2.81% |
|
26.42
|
-1.12% |
-- |
详细
2024Q4业绩预计同比增长211%-327%,向上趋势延续,维持“买入”评级司公司2024预计实现润归母净利润18.7~21.0亿元,同比长增长98%~123%。中其中Q4单季度预计实现润归母净利润6.12-8.42亿元,同比长增长211%-327%,环比增长45%~99%;Q4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中值约为7.27亿元,同比增长269%,长环比增长72%。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当前制冷剂价格演绎较为超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4年并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4、51.28、72.85(前值33.45、46.67)亿元,EPS分别为0.73、1.90、2.70(前值1.24、1.7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6.2、13.9、9.7倍。我们看好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蓄势双击,或迎主升,维持“买入”评级。 2024制冷剂量价齐升,2025年行情迎开门红,趋势仍在延续2024年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12.34、94.47、18.39、2.78、9.26、40.28、27.72亿元,分别同比+17.54%、+62.69%、-10.92%、+99.48%、-15.52%、+45.74%、-3.97%。其中,公司剂制冷剂2024年外销量为35.30万吨,同比+22.61%;均价为26,765元/,吨,加同比增加6,594元/,吨,增长为幅度约为32.69%。 据氟务在线资讯,1月月22日国内主要大厂核心制冷剂调报价再次上调1,000-2,000元元/吨(内外贸整体趋同),具体分品种来看:R22报盘上涨至35,500元/吨;R32至当前零售报盘提升至43,000元/吨,2025年内外市场节奏预计同步;R134a企业到报盘提升到44,000元/吨;R404、R507因因R143、R125原料提价逐步传导,多盘品种主流报盘43,000-44,000元/吨。节前心态持续躁动,阶梯性上涨趋势不改。 成立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制冷剂销售中心,发挥公司制冷剂集约经营效应据公司公告,为了适应氟制冷剂配额制下市场经营需要,有效发挥公司制冷剂集约经营效应,巩固提升公司在制冷剂产品的市场领导地位,公司设立制冷剂销售中心,作为公司下属业务部门,负责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制冷剂全系列产品的营销业务。授权公司经营层制定具体设立方案并组织实施。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阿科力
|
基础化工业
|
2024-11-01
|
38.85
|
--
|
--
|
51.48
|
32.51% |
|
51.48
|
32.51% |
|
详细
主营业务景气承压,COC产业化或将落地,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5亿元,同比-11.85%;实现归母净利润-678.50万元,同比转盈为亏。对比2023年同期公司主业竞争恶化,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随之下降,其中聚醚胺产品价格跌入历史低位,公司业绩出现小幅亏损。由于公司主业景气持续低迷,COC暂未贡献利润,我们适当下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06、0.96、1.83(前值0.26、1.21、1.91)亿元,对应EPS为0.06、1.01、1.92(前值0.30、1.37、2.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658.8、39.0、20.5倍。虽然公司经营短期面临较大压力,但我们依然看好公司COC产业化突破后的广阔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聚醚胺景气触底,光学材料(汽车涂料)销量大幅增长2024前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脂肪胺、光学材料(汽车涂料单体等)销量分别为14,410、4,990吨,分别同比-8.6%、+29.8%;均价分别为14,842、30,071元/吨(不含税),分别同比-14.3%、-17.3%。受公司聚醚胺装置2024Q1检修近一个月影响,销量有所下滑。据百川盈孚数据,聚醚胺D230的2024年均价(截至10月30日)为13,785元/吨(含税),而公司产品价格显著高于市场均价,得益于其优秀的产能研发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果,以及持续开拓小规格聚醚胺的市场需求。 COC正式进入试生产,政府高额补助助力国产高端材料产业化进程据公司公告,其COC千吨级试生产方案于9月21日获专家组评审通过,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并备案,现已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虽然从试生产到全面达产并产生经济效益尚需一定的时间,但这是公司COC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值得期待。另外,据药智数据,公司参股公司申请的“注射剂用环烯烃共聚物(COC)瓶”已于10月23日获通过(登记号:B20240000892),公司在COC医药包材领域布局取得重要进展。又据公司公告,10月19日公司收到潜江市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拨付的1.1亿元补助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此举彰显政府对公司潜江高端材料项目的信心,预计公司高端材料产业化进程将加速。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三美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10-31
|
32.08
|
--
|
--
|
37.43
|
16.68% |
|
45.10
|
40.59% |
|
详细
2024前三季度利润同比+135.63%,创历史新高,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39亿元,同比+16.5%;实现归母净利润5.61亿元,同比+135.63%,业绩创历史新高。其中,Q3实现营收9.99亿元,同比+14.48%;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63.55%。公司受益于制冷剂景气反转,业绩拐点明显,但考虑到当前制冷剂行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略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8.27、13.56、17.39(前值9.55、15.35、19.24)亿元,EPS分别为1.36、2.22、2.85(前值1.56、2.51、3.1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6、14.4、11.2倍。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业绩拐点明确,制冷剂景气持续向上,公司未来空间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4前三季度制冷剂均价显著提升,预计后市行情将更为可观公司2024Q1-3氟制冷剂产量、销量分别为12.7、9.7万吨,分别同比+6.4%、-0.2%;均价为25,450元/吨,同比+23.0%。其中,2024Q3氟制冷剂产销量分别为3.9、3.1万吨,分别同比-5.1%、-10.9%,分别环比-15.8%、-8.0%;均价为26,532元/吨,同比+37.1%,环比+2.0%。因公司制冷剂产品结构以R125、R134a为主,R32和R22占比相对较低,所以公司Q3制冷剂呈环比量减价稳态势。Q4随着制冷剂传统消费淡季结束,新冷年开启,制冷剂市场保持良好回升态势,除R32、R22依然强势外,R125和R134a亦开启上行趋势,且出口价格也在不断提升,公司业绩或将持续高增。我们认为,2024年仅是制冷剂景气上行的开端,随着涨幅不断落实,且趋势依然向上,公司业绩将不断兑现。 谋划长远,行业底部积极布局项目为完善公司氟化工产业布局,丰富现有产品结构,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拟投资建设“9万吨/年环氧氯丙烷(ECH)、1万吨/年四氟丙烯(HFO-1234yf)、2万吨/年聚偏氟乙烯(PVDF)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15.70亿元人民币。项目预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5万吨/年ECH、3万吨/年LNG气站等。二期建设1万吨/年HFO-1234yf、2万吨/年PVDF等。三期建设4万吨/年ECH。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产能利用率不足。
|
|
|
金石资源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10-30
|
26.05
|
--
|
--
|
29.26
|
12.32% |
|
29.26
|
12.32% |
|
详细
2024Q1-3业绩创历史新高,Q4萤石价格有望大幅上涨,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Q1-3实现营收18.30亿元,同比增长58.50%;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70%。公司2024Q1-3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11亿元,同比增长19.39%;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30.88%。Q3营收增长、利润下滑主要因: (1)营收增长主要因金鄂博氟化工并表; (2)氟化工项目利润部分体现在对包钢金石的投资收益中,而金鄂博营业收入全部计入合并报告,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按公司在包钢金石、即金鄂博的股权比例即43%、51%计入 (3)江西金岭项目利由去年盈利1,800万万(权益)转为不盈利; (4)受常山金石停产以及其他矿山技改影响。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7.42、9.13亿元,EPS分别为0.78、1.22、1.5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8、21.6、17.4倍,我们看好公司萤石行情的延续和价值重估,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Q4萤石价格有望大幅上涨,中期分红强化股东回报2024Q1-3公司各项目经营情况: (1)单一萤石矿:单一矿山生产萤石约28万吨,销售约25万吨。 (2)包头“选化一体”项目:包钢金石选矿项目共生产萤石粉约40万吨,由金鄂博公司对外销售约14万吨;金鄂博氟化工项目生产无水氟化氢8.5万吨,销售8.25万吨。 (3)江西金岭生产锂云母精矿约2万吨。公司Q4:经营情况预期: (1)计预计Q4主要产品产销量环比将有所提升,其中萤石矿山采产选计划生产12万吨,生产无水氟化氢5万吨(含氟化铝所需) (2)公司前三季度单一萤石为矿山精矿(酸级萤石粉和高品位萤石块矿)产品不含税价为2,848元元/吨,其中Q3不含税价为2,835元/吨吨,计预计Q4酸级萤石精粉价格环比将有较。大幅度上升。 (3)蒙古国项目边建设边。进行矿山剥离。【注:公司Q4经营及行情展望仅为公司自行估计或预测,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注意投资风险】。另外,公司拟进行一次中期分红,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总额占公司2024Q1-3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3.96%。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10-28
|
19.53
|
--
|
--
|
23.26
|
19.10% |
|
26.32
|
34.77% |
|
详细
2024Q1-3净利润同比增长68.40%,制冷剂延续上升趋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Q1-3实现收营收179.06亿元,同比+1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68.40%。其中Q3单季度实现润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64.76%。 由于基础化工品、氟聚合物等景气持续回落,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4、33.45、46.67(前值30.39、49.12、63.43)亿元,EPS分别为0.73、1.24、1.73(前值1.13、1.82、2.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7、13.9、10.0倍。我们依然看好制冷剂景气向上,。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基础化工、氟聚合物沿袭“供强需弱”趋势2024Q1-3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8.99、63.19、13.05、2.34、7.31、30.34、20.45亿元,分别同比+15.10%、+44.62%、-19.71%、+120.04%、-6.75%、+55.19%、-3.56%;均价分别同比+15.40%、+29.81%、-18.72%、-43.02%、-10.77%、+1.90%、-13.44%。公司含氟聚合物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基础化工产品沿袭“供强需弱”的市场趋势,产品价格同比出现较大跌幅。 制冷剂景气延续上行趋势,公司利润释放或将不断向好公司前三季度制冷剂外销量为24.64万吨,同比+11.41%;Q3单季度制冷剂外销量8.50万吨,同比+10.46%、环比-9.84%;Q3单季度制冷剂均价28,152元/吨,同比+44.88%、环比+13.76%。第三季度,公司制冷剂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季度销量环比下降,产品价格涨幅扩大且结构优化。其中:内贸上,R32因年度生产配额超进度使用,产品价格较快上行,R125、R134a等因历史社会库存去化,量价回升;外贸上,因历史社会库存去化,量价快速回升,且季度末量价回升幅度扩大。其他主要产品价格总体下行。进入四季度,随着制冷剂传统消费淡季结束,新冷年开启,公司制冷剂市场保持良好回升态势;其他主要产品价格总体趋于稳定。我们认为,制冷剂行情远未结束,依然有较大上行空间,而氟聚合物、基础化工产品等行情或已触底,未来公司利润预计将不断释放。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阿科力
|
基础化工业
|
2024-09-03
|
33.90
|
--
|
--
|
43.03
|
26.93% |
|
51.48
|
51.86% |
|
详细
主营业务景气承压,COC产业化或将落地,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H1实现营收2.42亿元,同比-1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98.29万元,同比-87.75%。2024上半年,受海上风电机组未能进行大规模建设,国内聚醚胺新增产能较多等因素影响,聚醚胺产品价格跌入历史最低位,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出现大幅度下滑。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26、1.21、1.91亿元,对应EPS为0.30、1.37、2.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4.9、24.7、15.6倍。虽然公司经营短期面临较大压力,但我们依然看好其COC产业化突破在即,以及此材料未来广阔的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聚醚胺景气触底,光学材料(汽车涂料)销量大幅增长2024H1公司主要产品脂肪胺、光学材料(汽车涂料)销量分别为9,520、3,244吨,分别同比-8.2%、+34.2%;均价分别为15,211、29,882元/吨,分别同比-13.83%、-24.71%。受公司聚醚胺装置2024Q1检修近一个月影响,销量有所下滑。据百川盈孚数据,聚醚胺D230价格在7月达到历史低点1.2万元/吨后(含税价),当前(截至8月30日)已修复到1.4万元/吨(含税价)。而公司产品价格显著高于市场均价,得益于其优秀的产能研发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果,持续开拓小规格聚醚胺的市场需求。 千吨级COC产线预计Q3试生产,定增已获批复,潜江项目进展顺利据公司公告,其COC千吨级生产线已于2024上半年建成,目前正办理COC试生产审批手续,预计2024Q3进行试生产。另外,公司销售部门积极与下游相关企业进行接触,建立初步联系,一旦量产将向下游客户提供样品进行测试,争取早日获得客户认证并取得订单。另外,公司已于2024年7月5日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的文件。公司湖北潜江项目预计2024Q3完成所有土建施工,该项目包括2万吨聚醚胺、3万吨COC产能,为湖北省2023年重大投资项目之一,未来将是公司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东阳光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08-28
|
6.36
|
--
|
--
|
6.89
|
8.33% |
|
8.79
|
38.21% |
|
详细
铝电解电容器全产业链龙头地位稳固,氟化工或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是铝电解电容器全产业链龙头,依托电极箔优势,积极推进东阳铝电解电容器项目,打通铝电解电容器全产业链;独家产品积层箔, 环保及性能优势明显,有望引领电极箔行业的迭代升级。同时公司配套电极箔形成氯碱化工产业,不断向氟化工延伸: (1)公司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 HFCs 制冷剂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制冷剂行情长景气周期,或将为公司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 (2)公司与璞泰来合作的 PVDF 项目将持续发挥技术和先发优势,保持稳健增长; (3)氟化液蓄势待发、四代制冷剂技术储备。 综合来看,我们看好公司原有主业景气反转,以制冷剂为代表的氟化工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02、 14.43、 19.42亿元, EPS 分别为 0.33、 0.48、 0.6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9.2、 13.3、 9.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为国内 HFCs 制冷剂龙头企业之一,将充分受益于制冷剂长景气周期公司氟化工产业链主要包括化工新材料板块中的HFCs制冷剂及与璞泰来合资的PVDF 业务,正在开拓和储备氟化液、四代制冷剂产品。 其中,公司 HFCs 制冷剂获得配额约 4.8万吨/年, 目前已通过其他方式增加配额至约 5.4万吨/年,成为龙头企业之一。 2024正式开启制冷剂配额管理,各品种景气度快速修复。 我们认为,当前 HFCs 制冷剂行情处于右侧初期阶段,未来其景气度将随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外库存的逐步消化而持续上行,公司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 HFCs制冷剂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制冷剂较长的景气周期。 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能源材料景气有望反转,未来或将稳健增长公司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能源材料近年来受宏观、供给和需求多方扰动的影响,波动较大。 2023年各业务承压,但随着能源成本的下降、格局改善和先进产能的不断释放,公司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能源材料等业务有望实现反转,并保持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能源价格大幅波动。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08-26
|
17.40
|
--
|
--
|
17.98
|
3.33% |
|
24.50
|
40.80% |
|
详细
2024H1净利润同比增长 70.31%, 近预告上限,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4H1实现营收 120.80亿元,同比增长 19.65%;实现归母净利润 8.34亿元,同比增长 70.31%。 其中 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5.24亿元,同比增长55.49%,环比增长 69.03%。 公司实披业绩接近预告上限。 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39、 49. 12、 63.43亿元, EPS分别为 1. 13、 1.82、 2.35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5.3、 9.5、 7.4倍。 我们依然保持一贯的观点,当前或为制冷剂周期的右侧初期阶段, 坚定看好制冷剂周期向上趋势的延续, 珍惜布局机会, 维持“买入”评级。 制冷剂业务表现亮眼,氟聚合物、基础化工品以及主要原材料略有拖累2024H1公司氟化工原料、 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 5.53、 39.25、 8.41、 1.47、4.36、 19.90、 13.11亿元,分别同比+4.00%、 +36.59%、 -26.12%、 +107.91%、 -14.87%、+64.09%、 -8.34%;均价分别同比+6.68%、 +22.05%、 -23.78%、 -48.36%、 -15.06%、+2.30%、 -20.66%。其中, 公司制冷剂产量、外销量分别为 30.04、 16.14万吨,分别同比+21.87%、 +11.91%。 公司制冷剂业务主要子公司衢化氟化学、飞源化工 2024H1净利润分别达 5.27、 1.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37.77%、 589.80%。 但公司主要原材料萤石、氢氟酸、苯、液氯等价格上涨对公司利润有一定侵蚀。 我们认为, 制冷剂行情远未结束,依然有较大上行空间,而氟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基础化工产品等行情或已触底, 未来公司利润预计将不断释放。 制冷剂行业景气或将由单一品种带动转为全面稳步上行据氟务在线资讯(8月 22日): (1) R32市场售价 3.5-3.7万元/吨,价格坚挺。 (2)R134a 企业限产提价,市场售价 3.1-3.3万元/吨,需求有望持续好转。 (3) R22主流成交 3.0-3.1万元/吨,零售订单上涨至 3.3万元/吨,预计 9月伴随需求带动,售价仍将提升。 我们认为,随着海内外库存的不断去化,各制冷剂品种价格仍有可观向上空间,行业景气或将由单一品种带动转为全面稳步上行。 风险提示: 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金石资源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4-08-14
|
25.60
|
--
|
--
|
25.54
|
-0.23% |
|
32.22
|
25.86% |
|
详细
2024H1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创历史同期新高,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100.20%;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2.54%。公司2024H1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但受旗下矿山停产整顿(已复产)、锂云母价格下滑等影响,公司业绩略不及预期,我们适度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7.42、9.13(前值为7.00、9.50、11.45)亿元,EPS分别为0.78、1.22、1.51(前值为1.16、1.56、1.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7、20.9、16.9倍,我们依然看好公司量价齐升行情的延续和资源价值的低估,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各项目稳健放量,萤石价格上行,短期节奏变化不改其长期向上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目经营情况:(1)单一萤石矿:生产萤石精矿约18.31万吨,同比减少2.21万吨;销量15.93万吨,同比减少3.54万吨;据我们测算均价为2,856元/吨(不含税,下同),同比+9.41%。(2)包头“选化一体”项目:金鄂博氟化工生产无水氟化氢5.26万吨,销量约4.9万吨,2023H1金鄂博氟化工尚未投产。包钢金石3条选矿生产线共生产萤石精粉25.28万吨,由金鄂博公司对外销售8.39万吨。(3)江西金岭项目:生产锂云母精矿1.76万吨,销售锂云母精矿0.74万吨,期末锂云母精矿库存3.91万吨。整体来看,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金鄂博无水氟化氢的销售收入以及对外销售包钢金石萤石粉的贸易收入共计6.39亿元(2023H1为910.68万元);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包头“选化一体”项目,金鄂博氟化工和包钢金石共实现归母净利润5,914.99万元(2023H1为203.44万元)。而自产萤石精矿因销量受到影响营收略有下滑,锂云母产品受景气下行盈利同比进一步下滑。我们认为,公司各项目产量持续释放确定性较高、行情延续向上也值得期待,短期节奏的变化不改其长期向上趋势。 持续回购彰显信心,加强分红回报股东公司拟回购5,000-10,000万元的股份,拟作为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使用。另外公司拟在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进行一次中期分红。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07-16
|
22.49
|
--
|
--
|
22.88
|
1.73% |
|
24.50
|
8.94% |
|
详细
2024H1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1%~80%,行业趋势向上,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0~8.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51%~8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率7.0~8.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53%~84%。其中Q2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5.7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7.6%~69.1%,预计环比增长38.7%~83.9%。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9、49.12、63.43亿元,EPS分别为1.13、1.82、2.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2、12.5、9.7倍。我们依然保持一贯的观点,当前为制冷剂周期的右侧初期阶段,坚定看好制冷剂周期向上趋势的延续,维持“买入”评级。 制冷剂趋势向上,氟聚合物、基础化工品以及主要原材料有所拖累2024H1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5.53、39.25、8.41、1.47、4.36、19.90、13.11亿元,分别同比+4.00%、+36.59%、-26.12%、+107.91%、-14.87%、+64.09%、-8.34%;均价分别同比+6.68%、+22.05%、-23.78%、-48.36%、-15.06%、+2.30%、-20.66%。其中,制冷剂产量、外销量分别为30.04、16.14万吨,分别同比+21.87%、+11.91%。另外,公司主要原材料萤石、氢氟酸、苯、液氯等采购价格有一定上涨,对公司利润有一定侵蚀。我们认为,制冷剂行情远未结束,依然有较大上行空间,而氟聚合物、食品包装材料、基础化工产品等行情或已触底,未来公司利润预计将不断释放。 制冷剂行业景气或将由单一品种带动转为全面稳步上行据氟务在线资讯(7月12日):(1)R32维持封盘状态,企业主要以空调订单3.6~3.7万元/吨为主,货源持续偏紧。(2)R134a、R410a受天气逐步炎热影响市场需求有所好转,R134a零售库存消化顺畅,成交逐步靠拢30000元/吨;R410a市场维稳运行。(3)R22市场成交逐步向3万元/吨以上靠拢,渠道提价缓慢,工厂报盘逐步上涨。我们认为,随着维修市场旺季的到来,各制冷剂品种的内贸和出口价格或将有所表现,行业景气或将由单一品种带动转为全面稳步上行。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04-29
|
22.00
|
--
|
--
|
25.98
|
18.09% |
|
25.98
|
18.09% |
|
详细
Q1利润增长 103.35%, 右侧行情刚刚开始,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4Q1实现营收 54.70亿元,同比+19.52%,环比+17.82%;实现归母净利润 3.10亿元,同比+103.35%,环比+57.74%;经营现金流净额 4.65亿元,同比+81.01%。 自 HFCs 制冷剂自 2024年开始执行配额制后,产品价格恢复性上行,制冷剂盈利明显修复。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39、 49. 12、 63.43亿元, EPS 分别为 1. 13、 1.82、2.3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9.2、 11.8、 9.2倍。 我们认为, 当前为周期右侧初期阶段,淡化短期波动,拥抱长期趋势, 维持“买入”评级。 Q1制冷剂均价上涨 17.98%, 报价涨幅逐渐落实,业绩有望继续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收购淄博飞源化工有限公司股权变更登记, 则其主要经营数据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据生态环境部数据, 巨化股份、飞源化工 2024年 HFCs各产品配额总量分别为 22.44、 5.44万吨, HCFCs 总量为 4.75、 0万吨。 公司制冷剂总量可控口径为 32.62万吨,权益口径为 29.96万吨。 2024Q1, 公司氟化工原料、 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 2.57、 15.90、 4.08、 0.74、 2. 13、 8.94、 6.61亿元,分别同比+9.97%、 +23.36%、 -23.31%、 +143.84%、 -18.45%、 +67.28%、-8.04%。其中,制冷剂产销量分别为 13. 10、6.70万吨,分别同比+10.97%、+4.56%; 制冷剂均价为 2.37万元/吨(不含税), 同比+17.98%。 据百川盈孚数据, 截至 4月 25日, R32、 R125、 R134a、 R22市场均价分别为 3.1、 4.5、 3.2、 2.45万元/吨(含税价),价格保持上行态势。 我们认为, Q1仅仅是制冷剂景气上行的开端,当前趋势延续,随着涨幅不断落实、趋势继续向上,公司业绩将不断兑现。 R22削减预期下涨价节奏提前,重视其未来价格走势据百川盈孚数据,有制冷剂企业 R22出厂价格涨至 2.6万元/吨(2024年初约为2万元/吨左右),接近历史新高。 在削减预期下, 大概率将创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要重视 R22价格在淡季的大幅调涨对未来制冷剂行情预期的重要意义。 风险提示: 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
|
濮阳惠成
|
基础化工业
|
2024-04-04
|
14.17
|
--
|
--
|
15.39
|
5.85% |
|
19.42
|
37.05% |
|
详细
2023 年净利润同比-44.32%,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公司 2023 年实现营收 13.79 亿元,同比-13.63%;实现归母净利润 2.35 亿元,同比-44.3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47 亿元,同比+20.91%。 2023 年以来,顺酐酸酐衍生物价格波动较大,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均面临较大压力,营收和利润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鉴于公司综合考虑市场因素,部分项目延期和缓建,我们下调公司 2024、 2025 年盈利预测,并增加 2026 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4、 3.21(前值 5.63、 7.07)、 3.6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6、 1.08(前值 1.90、 2.39)、 1.25 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 年 PE 分别为 15.2、 13.4、 11.7 倍。我们认为,周期过后,公司将继续保持稳健成长,高额回购也体现管理层信心,当下具备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顺酐酸酐衍生物出货量高增,有望受益于电网、风电的快速建设2023 年,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销量 8.22 万吨,同比增长 21.69%,产能利用率高达 113.47%,其中用于风电用途占比达 10%以上;实现营收 9.95 亿元,同比下降 18.72%。据中国电力网数据, 2024 年国家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预计超 5000亿元;据国际能源网数据,据 14 个省市的 2024 年风电项目规划,规模总计达96.19GW。电网投资保持高强度叠加风电建设加速,顺酐酸酐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长。公司清洋项目以及古雷项目也将保障公司顺酐酸酐业务的长期成长。 功能性中间体材料有望受益于 OLED 行业景气上行2023 年,公司功能性中间体材料实现营收 2.31 亿元,同比增长 8.87%;毛利率达 45.90%,同比提升 10.52 pcts,景气显著回升。公司 OLED 相关的功能材料中间体,在化学合成、纯化等方面建立了竞争优势。公司 OLED 材料中间体研究中心项目于 2023 年 11 月 24 日取得环评批复,古雷项目的功能材料中间体项目也将保障未来需求。随着 OLED 景气的不断上行,公司上游 OLED 中间体材料放量有望给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
|
|
巨化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4-02-01
|
16.01
|
--
|
--
|
21.35
|
33.35% |
|
25.88
|
61.65% |
|
详细
2023利润滑预计下滑55%~62%,看好制冷剂行情反转,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10.6亿元,预计同比下滑55%~6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率7.78~9.38亿元,预计同比下滑60%~67%,业绩略低于预期。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我们下调公司2023年盈利预测,维持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前值11.89)、24.90、34.46亿元,EPS分别为0.35(前值0.44)、0.92、1.2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5.1、17.2、12.5倍。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制冷剂反转行情,维持“买入”评级。 各主要产品价格普遍下跌,2023业绩或为公司未来中长期底部2023年公司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产品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10.5、58.1、20.6、1.4、11.0、27.6、28.9亿元,分别同比-20.47%、-15.05%、-13.28%、+136.99%、-26.2%、+64.03%、-29.24%;均价分别同比-40.03%、-2.36%、-29.77%、+108%、-12.41%、-4.59%、-34.14%。其中,HFCs制冷剂产量、外销量分别为31.8、22.6万吨,分别同比-18.43%、-11.75%;实现营收43.4亿元,同比-20.15%。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供给冲击加大,需求疲弱,供大于求矛盾加剧,总体价格同比跌幅较大。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年1月(截至1月29日,含税价),R32、R125、R134a、R143a均价分别为19,000、30,664、29,121、45,810元/吨,相比2023年均价分别+28%、+22%、+20%、+124%,行情显著回暖。我们认为,2023年公司业绩或为未来中长期底部,当前行业拐点明显,预计公司将步入长期上行通道。 收购飞源化工控股权正式落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公司公告,公司以13.94亿元收购飞源化工30.146%股权并增资,合计取得51%股权,已在公司登记机关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2024年可控配额:R32约为10.8万吨(占比45%),R125约为6.4万吨(占比39%),R134a约为7.7万吨(占比35%);权益配额:R32、R125、R134a分别约为9.6、5.7、6.9万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显著提升,有助于未来行情演绎。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终端消费不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