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惠琴

国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8052401000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3-18 11.63 -- -- 11.61 -0.17% -- 11.61 -0.17% -- 详细
事件: 平安银行公布 2024年报, 2024年实现营收 1467亿元,同比下降10.93%,归母净利润 445亿元,同比下降 4.19%。截至 2024年 12月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06%、 250.71%,较上季度分别持平、下降 0.5pc。此外, 2024年公司以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6.08元,全年分红比例达 27%。 1、 业绩:存款成本改善力度持续加大,债市收益支撑明显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9%、 -4.2%,分别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1.6pc、 下降 4.4pc,营收降幅收窄主要源于非息收入支撑,具体来看: 1)利息净收入: 24A 同比增速为-20.8%,与前三季度增速基本持平, 24A净息差为 1.87%,较前三季度下降 6bps,息差同比降幅呈现收敛趋势,主要得益于负债端成本延续改善。 A、资产端: 24A 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 3.97%、 4.54%,分别下降 10bps、下降 16bps,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环比下降 8bps、下降 22bps 至 3.56%、 5.56%, 主要受新发放贷款收益率持续下降、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公司主动压降零售高风险资产等因素影响,收益率相对更高的零售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 36.6%,日均余额口径)环比下降0.1pc,贷款收益率延续环比下降趋势。 B、负债端: 24A 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分别为 2.14%、 2.07%,分别下降 6bps、下降 6bps, 其中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分别下降 5bps、下降 6bps至 2.01%、 2.18%,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高成本存款产品管控,促进低成本存款沉淀,存款成本改善力度逐季加大。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4A 同比增速为-18.1%,较前三季度降幅略有收敛,受信用卡消费金额减少,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 47.3%)同比下降 18.3%。此外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 18.1%)同比增速为-33.6%,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5.5pc,或由于基数效应减退,代理保险等手续费收入同比降幅收窄。 3)其他非息收入: 24A 同比增速为 68.8%,较前三季度增速提升 16.2pc,全年实现投资收益 246亿元(占其他非息收入的 84%),同比增长 53.3%,主要源于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债券投资相关业务收入表现较好。 2、 资产质量: 个人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不良生成压力同比减轻1) 24Q4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 1.06%、 1.93%,分别较上季度持平、下降 4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50.7%、 2.66%,分别较上季度下降 0.5pc、下降 1bp。 不良拆分来看: A、企业贷款不良率( 0.79%)较 24Q3提升 5bps,对公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7亿元,主要源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提升 45bps 至 1.79%,不良余额相应增加 10亿元。 B、个人贷款不良率( 1.39%)较 24Q3下降 4bps, 2024年内首次出现环比下降,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下降 10亿元,其中除消费贷以外的其他个人贷款均出现不良额率双降。 2) 24A 不良生成率为 1.86%,较 23A 下降 6bps,核销转出规模 811亿元( 23A 为 812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 179亿元( 23A 为 178亿元)。 3、资产负债:高风险贷款显著下降,抵押类贷款持续提升1)资产: 24Q4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 5.8万亿元、 3.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26%、下降 0.98%,分别较 24Q3下降 0.9pc、降幅收窄 0.3pc。 24Q4单季度来看,贷款净减少 92亿元,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减少 7亿元、净减少 202亿元,主要受市场变化、公司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信用卡、经营贷分别减少 181亿元、减少 134亿元,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好(增加 136亿元)。 公司持续推动零售业务提质增效,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提升住房按揭、持证抵押等基石类业务的优质客户占比, 2024年末,高风险贷款显著下降,抵押类贷款占比也较 2021年末提升 13.6pc 至 62.8%,相当于消费贷及经营贷中 78%的贷款均有抵押物,为中长期业务健康发展筑牢基本盘。 房地产业务: 24Q4表内对公房地产业务敞口 2733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8亿元,其中开发贷 766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35亿元,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 1686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32亿元,其他房地产相关的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余额 281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 58亿元。 此外,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敞口 759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8亿元,其中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 327亿元,较上季度末下降 7亿元,其他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余额 432亿元,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 2)负债: 24Q4末存款总额为 3.5万亿元,同比增长 3.88%,较 24Q3提升 1.3pc。 24Q4单季度来看,存款净增加 310亿元(平均余额口径),主要由公司定期存款贡献(增加 247亿元)。 4、 业务: 私行客户数增长较快1)零售方面, 24Q4零售客户达到 1.26亿户,同比增长 0.1%, AUM 同比增长 4.0%至 4.19万亿,私行客户数同比增长 7.3%至 9.68万户,私行AUM 同比增长 3.1%至 1.98万亿。 2)对公方面, 代发及批量业务对存款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其中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存款余额 3555亿元,对个人存款贡献度达 27.6%,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受息差下行、信贷结构调整、手续费下降影响,营收端整体承压,但得益于公司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持续加大不良核销及回收力度,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当前股息率为 5.11%, 2025年对应的 PB 仅为 0.51x,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上海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5-02-25 9.26 -- -- 9.60 3.67% -- 9.60 3.67% -- 详细
投资概览: 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稳定正增长,投资性价比高1209政治局会议定调 2025年将“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预计降息仍有空间。 当前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仍接近 3%, 在此背景下,高股息标的对长期配置资金仍有吸引力,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上海银行股息率较高, 估值较低,业绩稳增长,是优选红利品种: 1)股息率较高、分红相对稳定: 公司股息率达到 5.24%“(高上上银银行整体的 4.59%),自 2017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在 25%以上, 2023年分红比例较 2022年提升 3.3pc 至30%, 2024年中期分红进一步提升至 30.7%。 2)估值相对低、机构持仓少: 2024E PB 为 0.57倍, 2024年 12月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仅 0.04%。 3)规模稳增、业绩稳定: 2024Q3末总资产规模达 3.23万亿元, 同比增长 5.5%,得益上良好区位条件,近五年资产复合增速在 8.1%;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5.4亿元、 175.9亿元, 分别同比+0.7%、 +1.4%,自 2022年以来,利润增速基本保持在 1%-2%左右。 4)转债转股有利上估值修复: 上海银行上 2021年初发行 200亿可转债,转股期为 2021年 7月 29日至 2027年 1月 24日。当前上银转债转股价为 9.09元/股,按 130%的强制赎回比例算,强制赎回价约 11.82元/股,距离当前股价有 25.6%的空间( 截至 2025年 2月 20日收盘价)。 转股后,静态测算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提升 0.9pc 至 10.9%,打开未来的发展空间。 公司概览:经营稳健,高管连续六年增持股票1)高管团队稳定,连续六年增持。 公司现任董事长金煜在上海银行工作近 15年, 现任行长施红敏 2024年初开始担任行长职务,在上海银行供职超过 10年。自 2019年起,包括行长、副行长、董秘等多名高级管理人员、监事连续六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银场买入公司 A 股股票(截至 2024年中报, 董监高合计持有公司 175万股,银值合计 1270万元),体现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2)率先实现跨区域经营,重点布局长三角。 上海银行已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苏州设立一级分行,搭建覆盖长三角、京津、粤港澳和中西部重点城银的区域经营布局。 截至 2024年 6月末, 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的贷款占比分别为 78.6%(上海本地占比为 47.3%)、 12.2%、 5.8%、 3.3%,长三角地区网点数量占比超八成。 3)三大成本优势明显。 截至 24Q3数据,上海银行 ROE、 ROA 分别为9.32%、 0.72%,在城商行中处上中游水平。从 ROA 拆解的角度来看, 与上银城商行相比, 上海银行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体现在:①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源上其活期存款比例相对较高( 24Q2末活期存款占比33.5%)、 上海地区存款定价相对较低;②成本收入比较低( 2024Q3为23.4%,低上上银城商行整体的 26.4%);③信用成本明显低上可比同业( 2024Q3为 0.39%),且近年来延续下行趋势。 基本面分析:规模稳增、息差降幅收敛,资产质量压力减轻1) 规模:扎根长三角地区,区域禀赋优异,信贷需求旺盛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力强,信贷需求旺盛。 2024年长三角经济增速 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7pc,信贷需求旺盛, 2024年信贷增速 10.2%,高出全国贷款增速 2.6pc。公司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长三角重点区域机构覆盖,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地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为 8.7%, 且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增速快上其他地区,占比持续提升。 截至 2024年 6月末, 上海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达 78.6%,较 2020年末提升 9.6个百分点。 基建、制造业、经营贷比重整体提升。 截至 2024Q2末,上海银行基建类、制造业、经营贷比重分别为 25.9%、 7.3%、 8.4%,自 2021年以来整体呈现提升趋势, 较 2020年末分别提升 2.7pc、 0.4pc、 5.5pc,主要源上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 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并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 息差: 新发放对公贷款利率下行压力或减小, 负债端成本继续改善? 资产端: 受降息及上海区域金融服务竞争激烈的影响, 2024年 12月,上海银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02%,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上海银行对公贷款收益率的降幅也明显高上其他可比城商行,2024上半年,上海银行对公贷款收益率较 2023年下降 42bps 至3.67%,降幅高上城商行整体( 19bps)。 2024年以来,上海银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利差水平有所减小,预计上海银行资产端收益率超额下调的压力也将有所减轻。 此外,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及 金融机构需切实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 并且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督促银行按照风险定价原则,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上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在监管引导下,银行贷款利率竞争激烈的态势有望缓解, 加之上海地区利率降幅缓和,预计上海银行资产端新发放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压力或显著好上 2024年。 ? 负债端: 公司聚焦付息成本管控, 紧抓低成本存款拓展,加强存款定价管理, 管控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存款额度及定价。 一方面,上海银行持续优化存款营销策略,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有所改善, 2024Q2末定期存款中剩余期限在 1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为 33.8%,较 23Q2末下降 2.9pc。此外, 在上银城商行中,上海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整体低上可比同业,以三年期存款为例,上海银行挂牌利率为 1.50%,低上行业平均 25bps。 长期限存款经过挂牌利率多次下调后再重新定价,成本的节约效果更为明显。 2024年开始上银银行负债成本重回下降区间,上海银行 2024年上半年负债、存款成本亦分别较 2023年下降 5bps、 8bps, 伴随长期限存款逐渐到期重定价,预计上海银行今年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好上 2024年。 3)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明显下行,包袱减轻截至 2024年三季度末数据,上海银行不良率为 1.20%,自 2021年末以来延续下降趋势,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不良率分别为 1.40%、 1.11%( 2024Q2末数据),分别下降 5bps、提升 22bps。资产质量处上持续改善过程中: 不良生成率、信用成本出现下降。 上海银行过往不良生成压力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消费贷、批发零售业, 2020年这三大领域不良贷款占到全部不良的 78%,经过多年持续风险处置,这三大领域不良余额及不良率均明显下降。 2024上半年上海银行的不良生成率为 0.54%,较 2023年大幅下降42bps,不良生成率见顶回落。此外,信用成本也从 2020年的 1.64%持续下降至 2024H 的 0.62%(年化)。 贷款核销力度明显减弱。 上海银行自 2021年以来持续加大不良核销及处置力度,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在 2023年达到顶峰,核销转出规模高达 146亿, 2024上半年回落至 43亿元,重新回到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 拨备覆盖率有所回升。 拨备覆盖率在 2023年降至相对低点 273%,得益上不良新生成及核销力度减小, 2024Q3末拨备覆盖率回升至 277%。 拨备补计提压力较小。 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进入不良,即不良率应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中处上第三阶段的贷款占比持平。截至 2024年中报,上海银行处上第三阶段的贷款占比为 1.57%“( 同期不良率为 1.21%),考虑到政策过渡期至 2025年 12月31日,预计上海银行在 2025年末前不良率和第三阶段占比的差距将会持续缩小。 此外从拨备计提比例来看,上海银行处上第三阶段的贷款、金融资产拨备计提比例分别为 76%、 97%,分别较 2022年末提升 8.7pc、13.3pc,当前拨备计提比例较高,后续补计提压力较小。 投资建议: 上海银行股息率较高,估值较低,业绩稳增长,是优选红利品种。从基本面来看,上海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持续增长、息差降幅收敛、资产质量拐点显现,未来业绩有望保持稳定正增长,投资性价比较高。预计上海银行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9/233/238亿元,同比增长1.55%/1.88%/1.97%, 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长三角地区经济及信贷超预期下行; LPR 大幅下调、上海地区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资产质量改善不及预期。
瑞丰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5 5.18 -- -- 5.84 12.74%
5.95 14.86%
详细
事件:瑞丰银行公布2024年三季报,24Q1-Q3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增速14.7%,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速14.6%。截至24Q3末,公司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97%、329.96%,环比24Q2末分别持平、提升6.2pc。 1、业绩:息差同比降幅收窄24Q1-Q3瑞丰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4.6%,分别较24H1增速下降0.2pc、下降0.8pc,业绩增速仍维持两位数,主要源自息差降幅收窄、债市投资相关收入支撑力度较大、成本压降等,拆分来看:1)利息净收入:24Q1-Q3同比增速为-1.3%,较24H1降幅收窄1.1pc,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52%,较上半年仅下降2bps((年年同下下降11bps),息差同比降幅收窄预计主要源于高成本存款压降、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效果逐渐显现。2)非息收入:24Q1-Q3同比增速为77.9%,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总非息收入比重较低(24Q1-Q3为3.5%),其高增长主要源自其他非息收入(24Q1-Q3同比增速73.5%),其中24Q1-Q3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达8.6亿元,同比高增82.3%。 2、资产质量:拨备逐季提升1)截至24Q3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97%、1.56%,环比24Q2末均持平。而24Q3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21%、329.96%,环比24Q2末分别提升6bps、6.2pc,24年内拨备覆盖率逐季提升,24Q1-Q3累计增幅达25.8pc。2)24Q1-Q3信用减值损失计提10.9亿元,同比多计提3.5亿元,信用成本为1.25%,较24H1下降0.2pc。 3、资产负债:零售信贷投放回暖1)资产:截至24Q3末,公司总资产、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88%、9.85%,较24Q2增速分别下降0.9pc、提升1pc。单季度来看,24Q3贷款净增33亿元,同比多增13亿元,其中对公、零售贷款分别净增加22亿元、13亿元,零售贷款投放同环比明显转好,而票据则压降1.5亿元。2)负债:截至24Q3末,公司总负债、存款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8%、8.1%,环比24Q2增速分别下降1pc、下降3.5pc。单季度来看,24Q3存款净减少48亿元,主要由于对公活下存款净减少52亿元,而对公定下存款增加3亿元,预计主要由于高成本存款压降使得存款阶段性减少。 投资建议:瑞丰银行前三季度业绩增速维持同业领先水平,全年来看,全行息差降幅有望同比收窄,资产质量预计继续保持稳定,业绩表现有望继续优于同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下;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长沙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4 8.52 -- -- 8.94 4.93%
9.27 8.80%
详细
事件:长沙银行披露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4.7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增长5.9%。截至24Q3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6%、314.54%,分别较24Q2末持平、提升1.8pc。 1、业绩:Q3息差预计阶段性企稳,业绩增速环比改善24Q1-Q3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5.9%,分别较24H1增速提升0.5pc、提升1.8pc,预计息差阶段性企稳,债市投资相关收益对业绩支撑力度仍较大。拆分来看:1)利息净收入:24Q1-Q3同比增速为-0.98%,较24H1降幅略扩大0.4pc。从单季度来看,24Q3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为-1.70%,环比24Q2改善3.2pc,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预计存款成本有所改善,息差呈现企稳。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Q1-Q3同比增速为-17.8%,较24H1降幅收窄5.8pc,主要由于同比基数压力减轻。3)其他非息收入:24Q1-Q3同比增速为46.3%,较24H1增速提升4.6pc,延续一季度以来高增长态势,或主要源于Q3增配投资类资产。 2、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1)截至24Q3末,公司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16%、2.48%,分别较24Q2末持平、提升22bps,关注率提升或主要源于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继续承压。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64%、314.54%,分别较24Q2末提升2bps、提升1.8pc。2)24Q1-Q3公司年化信用成本1.73%,较24H1下降1bp,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4.9亿元,同比多计提1.8亿元。 3、资产负债:Q3主要增配投资类资产1)资产:截至24Q3末,公司总资产、贷款分别为1.12万亿、5432亿元,同比增长10.4%、11.3%,较24Q2增速提升0.5pc、下降0.4pc,Q3主要增配投资类资产,24Q3投资类资产增速达10.1%,增速环比提升2.4pc。单季度来看,24Q3公司贷款总额净增96亿元,同比少增7亿元,信贷投向预计仍以对公贷款为主。2)负债:截至24Q3末,公司总负债、存款总额分别为1.04万亿元、68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8.9%,分别较24Q2增速基本持平、下降1.8pc。单季度来看,24Q3存款总额净增61亿元,同比少增99亿元。投资建议: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最大城商行,扎根本土,随当地区域发展,对公、县域、零售等业务仍有广阔空间,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30/83.19/88.48亿,对应增速4.92%/6.24%/6.36%,当前2024年P/B约0.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齐鲁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4 5.29 -- -- 5.80 7.01%
5.76 8.88%
详细
事件:齐鲁银行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8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7.2%。24Q3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23%、312.74%,较上季度末分别下降1bp、提升3.5pc。 1、业绩:利润增速逐季提升2024Q1-Q3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17.2%,较24H1增速下降1.3pc、提升0.2pc,营收增速略有下降,或主要源于季末债市波动使得债券投资相关收益有所减少,利润增速提升主要源于Q3所得税支出同比减少。1)利息净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2.1%,较24H1增速基本持平,预计受LPR下调、竞争激烈等因素,以及公司优化自身风险定价策略,息差仍有下行压力。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17.6%,较24H1增速提高5.9pc,预计主要由于理财及结算业务维持良好增势。3)其他非息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25.9%,较24H1增速下降12.6pc,Q3单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7.0%,对营收的支撑力度下降。 2、资产质量:各项指标均继续改善1)截至24Q3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23%、1.12%,分别较上季度末下降1bp、下降2bps,资产质量指标延续改善,预计主要源于公司持续加大核销处置力度,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313%、3.83%,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3.5pc、下降1bp。2)2024Q1-Q3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4.8亿元,同比少计提1.8亿元,信用成本1.52%,较24H1下降3bps。 3、资产负债:扩表速度仍较快1)资产:截至24Q3末,总资产、总贷款分别为6681亿元、3325亿元,24Q3同比增速为17.5%、13.3%,分别较24Q2增速下降0.1pc、下降2.0pc。单季度来看,24Q3贷款净增加58亿元,同比少增43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增加42亿元、增加4亿元,此外票据亦增加13亿元。公司近年来保持每年10家左右的网点新设,新增机构网点提供信贷增量,公司信贷投放增速维持在相对较快的水平。2)负债:截至24Q3末,总负债、总存款分别为6227亿元、4360亿元,24Q3同比增速为17.3%、7.9%,分别较24Q2增速下降0.2pc、下降1.2pc。单季度来看,24Q3存款净增加128亿元,其中对公存款、个人存款分别增加58亿元、增加71亿元。 投资建议:齐鲁银行地处山东,区域经济需求旺盛的同时,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前三季度业绩在城商行同业中表现较优,全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光大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4 3.36 -- -- 3.70 7.25%
3.91 16.37%
详细
事件:光大银行公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24亿元,同比下降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9%。24Q3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25%、170.73%,较上季度末分别持平、下降1.7pc。 1、业绩:利润增速保持平稳2024Q1-Q3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8%、1.9%,较24H1增速基本持平、提升0.2pc,归母净利润增速略有提升,主要源于Q3信用成本下降。 1)利息净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11.0%,较24H1降幅收窄1.1pc,或源于公司持续优化存款结构,强化成本管控,推动存款量价双优,息差降幅或有所收窄。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20.6%,较24H1降幅收窄1.1pc,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降幅较大或延续上半年趋势,预计由于信用卡交易金额下降,银行卡服务手续费相应减少。 3)其他非息收入:2024Q1-Q3同比增速为26.8%,较24H1增速下降7.0pc,或主要源于季末债市波动,Q3单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9.4%,债市收益对营收的支撑力度有所下降。 2、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1)截至24Q3末,不良率为1.25%,与上季度末持平,不良余额下降2.5亿元,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171%、2.13%,分别较上季度末下降1.7pc、下降3bps。 2)2024Q1-Q3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46亿元,同比少计提109亿元,信用成本0.87%,较24H1下降21bps。 3、资产负债:Q3存款大幅增加1)资产:截至24Q3末,总资产、总贷款分别为6.9万亿、3.9万亿,24Q3同比增速为0.7%、3.6%,分别较24Q2增速提升0.2pc、下降0.4pc。单季度来看,24Q3贷款净增加38亿元。 2)负债:截至24Q3末,总负债、总存款分别为6.3万亿、4.0万亿,24Q3同比增速为0.3%、-1.6%,分别较24Q2增速提升0.1pc、提升4.1pc。 单季度来看,24Q3存款大幅增加1016亿元。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光大银行受息差下行、手续费表现不佳影响收入端仍有压力,与同业趋势一致。但中长期看,未来零售需求复苏、财富管理业务回暖下业绩有望表现出较好弹性,维持前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重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1-01 8.53 -- -- 10.00 17.23%
10.00 17.23%
详细
事件: 重庆银行公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06.3亿元,同比增长 3.8%,归母净利润 44.3亿元,同比增长 3.7%。 24Q3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26%、 250.19%,较上季度末分别提升 1bp、提升 0.6pc。 1、 业绩: 息差降幅或有收窄2024Q1-Q3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8%、 3.7%,较 24H1增速提升 1.2pc、下降 0.4pc,营收增速提升,或主要源于息差降幅收窄、投资收益支撑。 1) 利息净收入: 2024Q1-Q3同比增速为-1.8%,较 24H1降幅收窄 1.2pc,或主要受益于存款到期后重定价、新吸收存款期限结构优化等,负债端成本延续改善趋势,息差降幅收窄。 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024Q1-Q3同比增速为 129.0%,较 24H1增速下降31pc,或由于当期理财产品规模增长及超额报酬略有放缓。 3)其他非息收入: 2024Q1-Q3同比增速为 5.4%,较 24H1增速提升 3.2pc,上年同期同比基数压力较低,债市投资收益对营收支撑力度仍较大。 2、 资产质量: 整体平稳,拨备覆盖率继续提升1) 截至 24Q3末,不良率、不良额为 1.26%、 54.4亿元,分别较上季度末提升1bp、增加 2.3亿元,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250%、 3.16%,分别较上季度末提升 0.6pc、提升 4bps。 2) 2024Q1-Q3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26.9亿元,同比多计提 3.1亿元,信用成本0.90%,较 24H1提升 7bps。 3、资产负债: 信贷同比多增1)资产: 截至 24Q3末,总资产、总贷款分别为 8241亿元、 4305亿元, 24Q3同比增速为 11.1%、 12.2%,分别较 24Q2增速提升 0.3pc、提升 1.3pc。单季度来看, 24Q3贷款净增加 135亿元,同比多增 57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增加 151亿元、 11亿元,票据继续压降 27亿元,公司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公贷款或主要投向基建相关领域。 2)负债: 截至 24Q3末,总负债、总存款分别为 7612亿元、 4517亿元, 24Q3同比增速为 11.0%、 12.7%,分别较 24Q2增速提升 0.4pc、提升 2.6pc。单季度来看, 24Q3存款净增加 120亿元,增量贡献主要来自定期存款、其他存款(主要是保证金存款),分别增加 98亿元、增加 78亿元,活期存款下降 57亿元。 投资建议: 重庆银行扎根本土,有望持续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建设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从基本面来看,重庆银行息差拖累效应减弱、不良新生成压力减轻,基本面持续改善带动业绩平稳增长,预计重庆银行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8/53.63/56.37亿元,同比增长 3.8%/4.8%/5.1%。当前对应 2024年 PB 仅为 0.53x,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10-21 11.94 -- -- 12.01 0.59%
12.04 0.84%
详细
事件:平安银行公布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16亿元,同比下降12.5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0.24%。截至三季度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06%、251%,较上季度末分别下降1bp、下降13pc。 1、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6%、+0.2%,分别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4pc、下降1.7pc,营收降幅略有收窄,主要得益于息差同比降幅略有收敛。 1)利息净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为-20.6%,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0pc,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93%,较24H1下降3bps,息差同比降幅呈现收敛趋势,主要得益于负债端成本延续改善。 A、资产端:24Q1-Q3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为4.07%、4.70%,分别较24H1下降9bps、下降9bps,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利率分别较24H1下降6bps、下降12bps至3.64%、5.78%,主要源于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适度加大中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收益率相对更高的零售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36.7%,日均余额口径)环比下降0.4pc,使得贷款收益率延续环比下降趋势。 B、负债端:24Q1-Q3计息负债、存款成本率为2.20%、2.13%,分别较24H1下降5bps、下降5bps,其中企业存款、个人存款成本分别较24H1下降6bps、下降5bps至2.06%、2.24%,企业存款成本延续二季度以来的下降趋势,企业活期、企业定期存款成本分别下降7bps、下降10bps至0.94%、2.75%,个人存款成本下降主要由于个人活期存款在计息负债中的占比(日均余额口径)较一季度提升0.25pc至5.8%。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为-18.5%,较24H1降幅略微收窄2.2pc,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速为-39.2%,较24H1降幅收窄8.5pc,预计三季度基金及个人理财代理业务收入有所增加,三季度末理财规模同比增长17.0%至1.13万亿。 3)其他非息收入: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为52.6%,较24H1增速放缓4.2pc,9月末债市波动或对投资相关收益有所影响,整体来看,债市收益对营收表现的支撑力度仍较大。 2、资产质量1)24Q3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06%、1.97%,分别较上季度末下降1bp、提升12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251%、2.67%,分别较上季度末下降13pc、下降15bps。 不良拆分来看:A、企业贷款不良率(0.74%)较上季度末下降1bp,对公不良贷款下降0.6亿元,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提升8bps,不良额增加1.2亿元。 B、个人贷款不良率(1.43%)较上季度末提升1bp,个人不良贷款下降3.0亿元,其中个人信用卡、消费贷不良贷款分别较上季度末压降11.2亿元、压降7.6亿元,此外个人住房贷款、经营贷不良贷款分别增加5.3亿元、增加10.6亿元。2)不良生成率延续改善,前三季度不良生成率(年化)为1.36%,核销转出规模477亿元(去年全年核销转出812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130亿元(去年全年收回178亿元)。 3、资产负债1)资产:24Q3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5.75万亿、3.38万亿,分别同比增长4.2%、下降1.2%,分别较24Q2增速下降0.4pc、降幅扩大0.5pc,投资类资产阶段性配置力度较大,24Q3同比增速18.4%,较24Q2继续提速4.3pc。24Q3单季度来看,贷款余额净减少302亿元,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加107亿元、净减少340亿元,此外低收益的票据资产亦减少69亿元,主要由于平安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管控,信用卡、消费贷、经营贷分别净减少179亿元、116亿元、105亿元。 房地产业务:三季度末表内对公房地产业务敞口2742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83亿元,其中开发贷801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41亿元,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1718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27亿元,其他房地产相关的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余额223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15亿元。此外,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敞口767亿元,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其中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334亿元,其他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余额433亿元,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 2)负债:24Q3末负债、存款总额分别为5.26万亿、3.59万亿,分别同比增长4.1%、增长2.5%,分别较24Q2增速下降0.4pc、下降3.3pc。 24Q3单季度来看,存款余额净减少31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分别净减少176亿元、减少194亿元。 4、业务1)零售方面,三季度末零售客户达到1.27亿户,环比增长0.8%,AUM较上季度末增长0.7%至4.15万亿,私行客户数环比增长0.1%至9.36万户,私行AUM较上季度末增长0.3%至1.95万亿。 2)对公方面,代发及批量业务对存款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其中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存款余额3404亿元,对个人存款贡献度达26.8%,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短期来看,受息差下行、信贷结构调整、手续费下降影响,营收端整体承压,但得益于公司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持续加大不良核销及回收力度,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当前股息率为6.09%,2024年对应的PB仅为0.54x,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重庆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9-02 6.80 -- -- 8.90 30.88%
10.00 47.06%
详细
事件:重庆银行披露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71.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4.1%,6月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25%、249.59%,较3月末下降8bps、提升16pc。 业绩:存款成本改善明显,理财业务收入增势突出24H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6%、+4.1%,分别较24Q1下降2.6pc、提升0.1pc。 1)利息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3.0%,较24Q1降幅收窄0.6pc,24H1净息差为1.42%,较23A下降10bps。 A、生息资产收益率(3.92%)、贷款收益率(4.54%)分别较23A下降21bps、下降20bps,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较23A下降25bps、下降53bps至4.99%、4.61%,得益于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压降(票据贴现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下降1.6pc至5.2%,平均余额口径)、提高一般性贷款投放力度(占比提升2.0pc至50%),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有所缓和。 B、计息负债成本率(2.65%)、存款成本率(2.64%)分别较23A下降9bps、下降15bps,各类存款成本均有明显下降,对公活期、对公定期、个人活期、个人定期存款成本分别-18bps、-12bps、-5bps、-29bps,或主要得益于存款到期后重定价、新吸收存款期限结构优化等,但受存款定期化趋势影响(定期存款在全部存款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3.3pc至80%),抵消了部分存款成本改善的效果。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160%,较24Q1下降35pc,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高增,主要由于当期理财产品管理费及超额报酬较上年同期增长,代理理财业务收入(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占比66%)同比增长259%。 3)其他非息收入:24H1其他非息收入14亿元,同比增速为+2.2%,较24Q1下降16pc,其中,投资收益16亿元,同比增长32.5%。 资产质量:对公不良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1)6月末不良率为1.25%,较3月末下降8bps,关注率、逾期率分别为3.10%、1.90%,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6bps、下降6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250%、3.12%,分别较3月末提升16pc、提升3bps。具体拆分来看:A、对公不良率(0.99%)较上年末下降34bps,对公不良额下降4.5亿元,主要得益于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262bps至2.57%,不良贷款减少4.7亿元。 B、个人不良率(2.44%)较上年末提升46bps,个人不良额增加4.5亿元,个人贷款各个条线不良率及不良余额均有提升,与行业趋势一致。 2)24H1不良生成率较23A提升17bps至0.56%((虑核销和和收)),其中24H1销和转出规模13.6亿元(公司贷款销和9亿元、个人贷款销和4.6亿元),同比多销和9.8亿元,收)已销和贷款2.4亿元,同比多收)0.3亿元。3)24H1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2亿元,同比少计提1.4亿元,其中信贷减值损失19.0亿元,非信贷类减值损失转)2.7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分别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3亿元、5.1亿元。 资产负债: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对公为信贷增长主力1)资产:6月末资产总额达8060亿元,较年初增长6.1%,贷款总额达4170亿元,较年初增长6.9%,24H1信贷增量为268亿元(Q1、Q2分别净增145亿元、123亿元),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加420亿元、增加6亿元,票据贴现则大幅压降157亿元。公司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在24H1对公新增贷款中占比达85%),个人贷款方面,自营线上消费贷款“捷e贷”规模快速增长,消费贷较年初增加9亿元。 2)负债:6月末存款总额达4500亿元,较年初增长8.5%,24H1存款增量为352亿元,增量基本来自个人定期存款(24H1净增加316亿元)。 投资建议:重庆银行扎根本土,有望持续受益于成渝经济圈建设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从基本面来看,重庆银行息差拖累效应减弱、不良新生成压力减轻,基本面持续改善带动业绩平稳增长,预计重庆银行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7/53.73/56.48亿元,同比增长4.0%/4.8%/5.1%。 当前对应2024年PB仅为0.42x,估值具备修复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城投化债对息差的影响或导致业绩波动。
渝农商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9-02 5.14 -- -- 5.93 15.37%
6.20 20.62%
详细
事件:渝农商行披露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46.7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增长5.3%,6月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9%、360.29%,分别较3月末持平、下降7.3pc。 业绩:营收、利润双提升,成本管控成效明显营收、利润双提升,成本管控成效明显渝农商行24H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5.3%,分别较24Q1降幅收窄1.6pc、提升16.1pc,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提升,主要受益于24Q2息差降幅收窄、投资收益增加、业务及管理费下降。 1)利息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8.0%,较24Q1降幅收窄1.2pc,24H1净息差为1.63%,较23A下降10bps,其中24Q1下降9bps、24Q2下降1bp,累计降幅收窄。 A、生息资产收益率(3.49%)、贷款收益率(4.07%)分别较23A下降18bps、下降30bps,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较23A下降20bps、下降43bps至4.25%、4.40%,公司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较23A提升1.4pc至50.5%。 B、计息负债成本率(1.95%)、存款成本率(1.79%)分别较23A下降8bps、下降9bps,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成本率分别下降3bps、下降16bps,个人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24H1定期存款占比较23A提升3.0pc至52.5%,平均余额口径),对存款成本形成扰动。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9.4%,较24Q1下降9.6pc,受部分业务费率下降影响,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22%)同比减少28.3%,银行卡手续费亦有减少(占比17%),同比减少34.0%,而受理财市场回暖推动,资金理财手续费收入(占比17%)同比增长98.9%。 3)其他非息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47.2%,较24Q1提升0.5pc,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利率走势研判,把握投资机遇,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27.9亿元,同比增长159.7%。 4))业务及管理费:业务及管理费:24H1同比增速为-20.2%,24H1成本收入比为25.2%,较24Q1下降2.0pc,得益于公司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多措并举降本增效,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下降11.8%,优化调整补充医疗保险计划,员工成本下降26.9%。 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风险缓释能力强整体保持平稳,风险缓释能力强1)6月末不良率为1.19%,较3月末持平,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360%、4.28%,分别较3月末下降7.3pc、下降8bps。具体拆分来看:A、对公不良率(1.07%)较上年末提升3bps,对公不良额增加3.7亿元,主要由于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不良略有抬头,不良分别增加1.5亿元、1.9亿元、1.2亿元。 B、个人不良率(1.58%)较上年末下降2bps,个人不良额略微下降0.3亿元,其中按揭、经营贷不良率有所下降,分别减少6bps、减少27bps至1.05%、1.78%,或主要源于公司加大不良核销力度,其他个人不良率有所提升(不良余额增加3.2亿元,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与行业趋势一致。 2)逾期率较上年末提升10bps至1.52%,主要是零售贷款逾期有所上升,逾期贷款中有保贷款占比达到82.7%,其中抵质押贷款的押品价值对贷款本金覆盖倍数为1.9倍,具有良好的风险缓释能力。此外,关注率较上年末提升27bps至1.41%,除了部分零售贷款受逾期影响下调为关注类,部分办理了合同调整的企业贷款(主要是房地产客户)根据实质风险对其贷款风险分类下调为关注类,关注贷款中有保贷款的占比达到90.0%,其中抵质押贷款押品价值对本金覆盖倍数为2.6倍,关注类贷款的平均计提比例为32.6%。 3)24H1不良生成率较23A提升23bps至0.63%((虑核核销和收回),其中24H1核销转出规模25亿元,同比多转出5.7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6.6亿元,同比少收回8.7亿元。 4)24H1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4.6亿元,同比多计提6.1亿元,其中信贷减值损失25.4亿元,非信贷类减值损失转回0.7亿元。 资产负债: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1)资产:6月末资产总额达1.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贷款总额达7069亿元,较年初增长4.5%,24H1信贷增量为302亿元(Q1、Q2分别净增203亿元、99亿元),对公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贴现分别248亿元、15亿元、38亿元,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基建、制造业(在24H1新增贷款中占比达56%),个人贷款中经营贷、信用卡分别增加35亿元、增加7亿元,而按揭贷款及消费贷则有所减少。 2)负债:6月末存款总额达9416亿元,较年初增长5.1%,24H1存款增量为454亿元,增量基本来自个人定期存款(24H1净增加640亿元)。 投资建议:渝农商行有望受益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贷款增长提速、强化降本增效管理、资产质量向好等因素下继续保持基本面持续改善,在高股息银行中具有性价比优势。预计渝农商行2024-2026实现归母净利润115.69/122.85/131.43亿元,24年对应P/B0.47x,股息率5.90%,维持前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长沙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9-02 7.38 -- -- 9.18 24.39%
9.18 24.39%
详细
事件:长沙银行披露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4.0%,6月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6%、312.76%,较3月末提升1bp、下降0.5pc。 业绩:息差下行拖累营收表现24H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4.0%,分别较24Q1下降4.6pc、下降1.7pc,主要由于息差下行、投资收益贡献减少。 1)利息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0.6%,较24Q1下降4.5pc,主要由于信贷增速放缓以及息差仍在下行,24H1净息差为2.12%,较23A下降19bps。 A、生息资产收益率(4.34%)、贷款收益率(5.31%)分别较23A下降29bps、下降45bps,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较23A下降23bps、下降75bps至5.06%、5.77%,受益于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压降、加大一般信贷投放力度(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较23A提升2.5pc至57%,平均余额口径),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有所缓和。 B、计息负债成本率(2.07%)、存款成本率(1.88%)分别较23A下降13bps、下降14bps,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成本率分别下降5bps、下降23bps至0.58%、2.80%,受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影响(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7pc至56%),抵消了存款成本改善的幅度。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23.7%,较24Q1降幅略微收窄1.3pc,受“报行合一”等政策以及手续费调整等影响,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占比16%)同比下降64.3%,因对非标产品持续压降,承销、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收入(占比31%)同比下降26.7%。 3)其他非息收入:24H1同比增速为+41.6%,较24Q1下降18.2pc,24H1投资收益同比少增1.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多增7.6亿元。 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1)6月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16%、2.26%,分别较3月末提升1bp、提升27bps,逾期率较年初提升45bps至1.98%,预计主要源于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压力有所上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313%、3.62%,分别较3月末下降0.5pc、提升3bps。 2)24H1不良生成率较23A下降9bps至0.99%(考虑核销和收回),其中24H1核销转出规模22亿元,同比多核销5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2.6亿元,同比多收回0.4亿元。 3)24H1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同比多计提1亿元,其中信贷减值损失41亿元,非信贷类减值损失2亿元,分业务来看,个人业务信用减值损失计提35亿元,对公业务信用减值损失8亿元。 资产负债:个人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1)资产:6月末资产总额达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5%,贷款总额达5336亿元,较年初增长9.3%,24H1信贷增量为452亿元(Q1、Q2分别净增339亿元、113亿元),对公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贴现分别净增加495亿元、增加35亿元、减少78亿元,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在24H1新增贷款中占比达73%),个人贷款中消费贷增加44亿元、经营贷增加14亿元,按揭及信用卡余额略有减少。 2)负债:6月末存款总额达6826亿元,较年初增长3.6%,24H1存款增量为237亿元,增量贡献基本来自个人定期存款(24H1净增加236亿元),上半年公司加大同业存单发行力度,同业存单余额净增加652亿元。 县域业务:存贷贡献度较高截至24Q2末,县域贷款总额达1939亿元,较年初净增加242亿元、增幅14.29%,对信贷增量贡献度达54%,县域存款总额达2151亿元,较年初净增加105亿元、增幅5.15%,对存款增量贡献度达44%。 投资建议: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最大城商行,扎根本土,随当地区域发展,对公、县域、零售等业务仍有广阔空间,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30/83.19/88.48亿,对应增速4.92%/6.24%/6.36%,当前2024年P/B约0.4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下滑拖累业绩表现。
平安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8-20 9.91 -- -- 10.55 4.15%
13.14 32.59%
详细
事件: 平安银行公布 2024年中期业绩,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1.32亿元,同比下降 13.0%,较 1-3月同比降幅收窄 1.1pc;实现归母净利润 258.79亿元,同比增长 1.9%,较 1-3月同比增速下降 0.3pc。公司公布 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 2.46元,测算分红比例为 18.4%。 业绩: 息差降幅收窄、投资收益亮眼上半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0%、 +1.9%,分别较 1-3月同比增速+1.1pc、 -0.3pc,营收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净息差降幅收敛、投资收益增加,此外上半年信用成本较一季度提升 0.3pc 至1.39%,使得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降。 1)利息净收入: 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为-21.6%,较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上半年净息差为 1.96%,较一季度环比仅下降 5bps,主要源于负债端成本改善。 A、资产端: 24H1生息资产收益率 4.16%,较一季度下降 9bps,贷款收益率 4.79%,较一季度下降 15bps,其中企业贷款、零售贷款分别环比下降 9bps、下降 14bps 至 3.70%、 5.90%,主要源于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适度加大中低风险业务和优质客群的信贷投放,收益率相对更高的零售贷款占生息资产的比重(37.2%,日均余额口径)环比下降 0.8pc,使得贷款收益率延续环比下降趋势。 B、负债端: 24H1计息负债成本率 2.25%,较一季度下降 5bps,存款收益率 2.18%,较一季度下降 4bps,结构上看,对公存款、个人存款成本率分别较一季度下降 3bps、下降 4bps 至 2.12%、 2.29%,对公存款成本下降或主要源于 4月取消手工补息,对公活期存款、对公定期存款成本率分别下降 5bps、下降 7bps 至 1.01%、 2.85%,个人存款成本下降主要由于个人活期存款在计息负债中的占比(日均余额口径)较一季度提升 0.4pc至 5.5%。此外由于市场利率下行,平安银行已发行债务证券、同业业务及其他的成本率也较一季度分别下降 8bps、下降 8bps 至 2.54%、 2.28%,对负债端成本也有所改善。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为-20.6%,较一季度降幅扩大 1.5pc,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 47.6%,较一季度降幅收敛 6.7pc,或主要源于代理个人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 22.3%,截至二季度末平安银行理财规模达 1.05万亿,同比增长18.3%。 3)其他非息收入: 上半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56.7%,与一季度增速持平,或主要得益于今年二季度债市利率延续下行趋势,债券投资相关收益同比增加,其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同比多增 50亿、多增 14亿,对营收增速形成支撑。 资产质量:不良生成率环比改善,个人不良贷款持续下降1) 6月末不良率 1.07%,关注率 1.85%,分别较上季度末持平、提升8bps。拨备覆盖率 264%、拨贷比 2.82%,分别较上季度末提升 2.6pc、提升 3bps。 不良拆分来看: A、对公贷款不良率(0.75%)较上季度末下降 3bps,对公不良贷款较上季度末下降 1.1亿元,或主要源于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压降,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上季度末提升 8bps 至 1.26%,不良贷款余额增加 1.9亿元。 B、个人贷款不良率(1.42%)较上季度末提升 1bp,个人不良贷款较上季度末下降 6.2亿元,其中个人信用卡、经营贷不良贷款分别较上季度末压降 6.6亿元、压降 5.1亿元,此外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环比略微提升14bps 至 0.44%,相应不良贷款增加 4.4亿元。 2)不良生成率出现改善, 上半年不良生成率(年化)为 1.64%,较去年全年下降 28bps。 上半年核销转出规模 374亿元(去年全年核销转出 812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 98亿元(去年全年收回 178亿元)。 资产负债:主动进行风险管控,房地产业务持续压降1)二季度末总资产5.75万亿,同比增长4.6%,较一季度末增速下降 0.4pc,其中贷款总额达 3.41万亿,同比下降 0.7%,较一季度末增速下降 2.0pc。 其中 Q2贷款净减少 686亿元,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加 404亿元、净减少 568亿元,主要由于平安银行主动进行风险管控,经营贷、消费贷、信用卡分别净减少 263亿元、 222亿元、 120亿元。此外 Q2票据贴现大幅压降 522亿元,也对贷款增量形成明显拖累。 房地产业务: 二季度末表内对公房地产业务敞口 2825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67亿元,其中开发贷 842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10亿元,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 1745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2亿元,其他房地产相关的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余额 238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56亿元。此外,表外涉房业务敞口 767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 21亿元,其中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 335亿元,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其他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余额 432亿元,较上季度末净减少 20亿元。 2)二季度存款总额达 3.57万亿元,同比增长 5.8%,较上季度末增速提升 5.9pc。从日均余额口径来看, Q2存款净增加 167亿元,其中对公活期、对公定期存款分别净减少 356亿元、净增加 411亿元,此外个人活期、个人定期存款分别净增加 183亿元、净减少 71亿元。 业务:财富客群稳健发展,私行客户增速更快1)零售方面, 二季度末零售客户达到 1.26亿户,环比增长 0.3%, AUM较上季度末增长 0.9%至 4.12万亿。高端客户增长更好,私行客户数环比增长 2.3%至 9.35万户,私行 AUM 较上季度末增长 1.3%至 1.94万亿。 2)对公方面, 代发及批量业务对存款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其中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存款余额 3203亿元,对个人存款贡献度达 24.8%。 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受息差下行、信贷结构调整、手续费下降影响,营收端整体承压,但得益于公司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持续加大不良核销及回收力度,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当前股息率为 7.17%(若考虑中期分红后股息率则提升至 9.62%), 2024年对应的 PB 仅为 0.45x,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长沙银行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4-05-01 7.65 -- -- 8.80 9.59%
8.39 9.67%
详细
事件: 长沙银行披露 2023 年报及 2024 一季报, 2023 全年、 2024 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 248.0 亿元、 65.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5%、 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4.6 亿元、 20.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9.6%、 5.8%。业绩:息差韧性较强,投资收益表现亮眼。23A 营收同比增速为 8.5%,与前三季度基本持平, 24Q1 营收同比增速为7.9%,共同的压力来自于息差下行,而债券投资相关收益增加则对营收起到支撑作用。1)利息净收入: 23A 同比增速为 11.5%,较前三季度下降 3.1pc, 24Q1同比增速 3.9%。 23A 净息差为 2.31%,较 23H1 仅下降 3bps,降幅明显好于同业,息差韧性较强。A、资产端: 23A 生息资产收益率为 4.63%,较 23H1 下降 3bps,贷款利率( 5.76%)下降 2bps,其中对公贷款、零售贷款分别下降 3bps、下降1bp 至 5.29%、 6.52%,零售贷款利率降幅较小,或主要源于公司加大收益率较高的消费贷投放力度, 23Q4 末消费贷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较 23Q2继续提升 1.6pc 至 36.6%。B、负债端: 23A 计息负债成本率为 2.20%,较 23H1 略微提升 1bp,存款利率( 2.02%)下降 2bps,其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分别提升 1bp、下降 6bps,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强定价管理和考核引导,不断优化高成本存款的期限和结构,引导高成本存款利率下行。2)非息收入: 23A 同比增速为-2.6%,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8.4pc, 24Q1同比增速为 22.9%,其中:A、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3A 同比增速为 16.1%,较前三季度下降10.5pc,单季度来看, 23Q4、 24Q1 同比增速分别为-24.9%、 -25.0%,预计主要受银保渠道降费影响,使得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有所下降。B、其他非息收入: 23A 同比增速为-9.4%,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14.1pc,单季度来看, 23Q4、 24Q1 同比增速分别为 86.5%、 59.9%,主要源于23Q4 以来债市利率延续下行趋势,使得债券投资相关收益同比增加。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拨备安全垫仍较高。1) 24Q1 末不良率为 1.1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率 1.99%,较上年末提升 17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 313.26%、 3.59%,分别较上年末下降 1.0pc、下降 1bp。2) 23 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82.3 亿元,同比多计提 7.7 亿元;其中信贷类、非信贷类分别计提减值损失 76.4 亿元、 5.8 亿元,分别同比多计提9.1 亿元、少计提 1.4 亿元。 23 全年核销 49.3 亿元,同比多核销 7.6 亿元,测算加回核销后的不良生成率为 1.22%,较 22 年略微提升 5bps。资产负债:信贷靠前发力,消费贷贡献主要增量。1) 23 下半年: 23 年 12 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 1 万亿,达 1.02 万亿,同比增速达 12.7%,贷款规模 4884 亿元,同比增速 14.6%,全年信贷投放靠前发力, Q1-Q4 信贷分别净新增 311 亿元、 206 亿元、 103 亿元、 3亿元, Q4 预计主要为次年信贷储备及开门红做准备工作。分拆来看,下半年贷款净增加 106 亿元,其中对公贷款增加 93 亿元,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采矿业;零售贷款增加 37 亿元,主要投向消费贷领域(净增42 亿),而经营性贷款净减少 9 亿元,另外票据压降 24 亿元。2) 24 年一季度: 24Q1 资产增速 11.2%,贷款增速 14.3%, 24Q1 贷款增量 339 亿元,同比多增 28 亿元,预计信贷投放方向仍以基建类领域为主。 24Q1 存款增速 11.9%, 24Q1 存款增量 176 亿元。 投资建议: 长沙银行作为湖南省最大城商行,扎根本土,随当地区域发展,对公、县域、零售等业务仍有广阔空间。 有望在规模保持较高长, 息差持续优于同业, 财富管理支撑中收发展的背景下,营收增速继续保持领先;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后有望驱动业绩释放,预计 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0.02/87.15/95.25 亿,当前 2024PB 约 0.46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资产质量下滑拖累业绩表现。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