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籍星博

中信建投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440524070001。中信建投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同济大学管理学硕士、工学学士。2022 年入职中信建投证券,专注于光伏设备、检测服务等领域的研究。...>>

20日
短线
50%
(--)
60日
中线
5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4-11-05 34.10 -- -- 41.75 22.43%
41.75 22.43% -- 详细
2024Q3在光伏行业下行背景下公司业绩承压同比下滑。公司单季度 Q3实现毛利率 32.24%,同比下降 8.70pct,主要由于石英坩埚价格下行导致材料业务毛利率下滑明显。 短期由于国内光伏下游扩产放缓公司合同负债环比下滑,但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 新型电池、组件设备取得突破, 静待行业需求复苏后订单修复。同时,公司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原有 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市场进一步提升,并在功率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制程设备端快速实现市场突破; 同时, 公司碳化硅材料实现 8英寸产能的快速爬坡,并拓展了海外客户,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 7.55%,归母净利润 29.60亿元,同比下降 15.7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3.31亿元,同比下降14.34%,归母净利润 8.64亿元,同比下降 33.96%。 简评光伏行业下行拖累石英坩埚表现, Q3业绩有所承压2024Q3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14.34%、 33.96%,受到光伏行业景气度下滑,业绩有所承压。单季度 Q3毛利率为32.24%,同比下降 8.70pct,主要由于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石英坩埚价格下降导致材料业务毛利率降低。 2024Q3少数股东权益为-0.13亿元,较 2023Q3的 2.96亿元明显下滑,也从侧面印证了坩埚子公司的盈利波动情况。 从费用端来看, 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9.38%, 同比上升 1.6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44%、 3.32%、 5.94%、 -0.32%,同比分别+0.09pct、+0.99pct、 +0.80pct、 -0.26pct, 其中管理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职工薪酬、资产折旧和摊销增加。 截至 2024Q3末,公司合同负债 65.85亿元,较 2024Q2末的 83.67亿元下降, 订单有所承压,我们判断主要与光伏行业供过于求背景下国内光伏下游行业扩产放缓有关。 但公司持续研发新型光伏设备,保持技术和产品的领先; 差异化的电池设备成功实现出口突破,创新型的去银组件设备能够大幅降低银耗量,静待行业需求复苏后,订单有望得到快速修复。 半导体行业持续复苏, 设备&材料发展齐头并进。 在半导体行业持续复苏的发展背景下,下游客户逐步规划实施扩产,公司原有 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市场进一步提升,并在功率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制程设备端快速实现市场突破,公司 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和光学量测设备顺利实现销售, 12英寸三轴减薄抛光机拓展至国内头部封装客户, 12英寸硅减压外延生长设备实现销售出货并拓展了新客户。同时,公司碳化硅材料实现 8英寸产能的快速爬坡,并拓展了海外客户,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 公司“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双轮驱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收 189.53、196.28、 208.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39%、 3.56%、 6.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47、 40.78、 43.51亿元,同比分别-13.39%、 +3.32%、 +6.69%,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1.27、 10.91、 10.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①行业波动风险: 目前光伏行业因短期供需失衡导致周期性波动,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明显下降,国内光伏下游行业扩产放缓,或将对公司新签订单以及产品销售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②订单履行风险: 光伏行业呈周期性波动,公司下游客户根据其对行业形势的预期和自身发展情况可能会对扩产项目进度进行调整,部分客户可能出现取消订单或提出延期交货等情形,公司存在未执行订单的履行风险。 ③技术研发风险:随着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若公司无法快速按照计划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则可能会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7-10 12.01 -- -- 13.17 9.66%
16.58 38.05%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公告计算,2024Q2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2-8.12亿元,同比增长3.86%-18.44%,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同比增长17.56%-33.49%,业绩略超预期。上半年公司对外加大市场开拓,重点领域订单稳定增长;对内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毛净利率均有所提升。此外,各业务协同发展,利用成熟业务的领先优势赋能培育业务,同时收缩薄弱业务亏损实验室,整体经营稳步向好。展望未来,公司管理层换届+股权激励落地,2024年经营更加重视利润表现,管理改善有望逐步兑现到报表端,看好公司的利润改善弹性。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00-14.00亿元,同比增长5.61%-13.74%,归母净利润0.75-0.85亿元,同比增长24.66%-41.29%。根据公告计算,2024Q2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12-8.12亿元,同比增长3.86%-18.44%,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同比增长17.56%-33.49%。 简评重点领域订单稳健增长,业绩表现超出预期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围绕“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年度经营主题,克服市场困难,强化市场协同,加大市场拓展,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增长。根据预告中枢值计算,上半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67%、32.98%,对应Q2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15%、25.52%,业绩表现略超我们预期。 精细化管理促进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改善逐步兑现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公司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控制人员规模,加强费用管控力度,进一步收缩亏损业务板块,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按照预告中枢值计算,2024H1公司归母净利率为5.93%,是2017年以来最佳表现;对应到2024Q2归母净利率为10.34%,同比提升1.18pct,管理改革盈利改善逐步得到兑现。 成熟业务优势赋能培育业务,各业务深度协同发展公司持续完善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成熟业务的区域覆盖和能力覆盖,构建细分领域特色能力优势;并利用成熟板块的领先优势赋能培育业务,促进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生命科学、数据科学、培训服务等培育业务的快速成熟。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减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加快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的业务结构转型。 股权激励落地,助力公司长期向好发展公司发布关于向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权益的公告,公司以2024年7月1日为此次激励计划的授予日,以14.56元/份的行权价格向623位激励对象授予862.50万份股票期权,以8.68元/股的价格向623位激励对象授予862.50万股限制性股票。此次激励计划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具体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现金营运指数、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我们认为此次股权激励考核维度全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和核心人员业务积极性,提升公司长期可持续竞争力。 投资建议:公司管理层换届+股权激励落地,2024年经营更加重视利润表现,管理改善有望逐步兑现到报表端。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38.36、4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9%、14.88%、13.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3.94、4.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2%、32.40%、23.35%,对应PE分别为22.97、17.35、14.0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①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作为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和评价咨询机构,公信力、品牌和声誉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取得计量检测和评价咨询服务订单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损事件,将严重影响客户的选择,影响公司业务开展,严重情况下将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 ②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政府对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机构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会,外资机构也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进入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行业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公司可能存在较难开拓新市场且既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挤占的风险,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