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迈科技
|
机械行业
|
2025-03-21
|
56.51
|
--
|
--
|
58.23
|
3.04% |
-- |
58.23
|
3.0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4年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13亿元,yoy22.99%;归母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24.77%。Q4单季营收24.48亿元,yoy31.35%,环比9.91%;归母净利润5.94亿元,yoy34.10%,环比30.12%。业绩表现超预期。 点评:轮胎模具业务收入46.51亿元,yoy+22.73%,毛利率39.59%。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放量,对轮胎的质量、性能、外观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带动轮胎模具迭代进程加快,增加市场对轮胎模具的需求量。毛利率同比下降3.10pct主要系:1)由于24年中国轮胎全球市占率提升,公司内销增速快于外销;2)轮胎模具业务人员数量增加及薪金增长。 大型零部件业务收入33.32亿元,yoy+20.31%,毛利率25.67%。燃气轮机和风电业务双轮驱动,皆实现稳健增长。依据公司年报,24年全球燃气轮机订单总量突破50GW,同比增长15%,由于AI数据中心扩张,电力消耗急剧增加,燃气轮机能够快速响应电力需求的增长。公司已经通过高端铸造建设项目备案6.5万吨,未来铸件收入将随着产能扩张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同比上升2.66pct主要系:1)风电业务价格战放缓,产业链盈利能力逐步修复;2)生铁、废钢等原材料价格下降;3)生产效率提升及人员数量减少。 机床业务收入3.99亿元,yoy+29.30%。24年公司新推出卧式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五轴叶片加工中心等产品,面向复杂零件的高精高效加工、凝聚多工序为一体的复合加工场景。公司对外销售数控机床、硫化机和自产自用机床均实现显著增长,依据董事长在潍坊大会上发言内容,目前自用的数千台机床近70%为自研,并已先后为歌尔股份、华建铝业和山东矿机提供产品销售。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轮胎模具业务高景气持续,我们上调25-26年业绩至23.33、26.94亿元,新增27年盈利预测30.64亿元,前期25-26年盈利预测为23.05、26.83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PE分别为18X、16X、14X。我们认为:1)随着中国轮胎海外产能扩张,公司模具业务全球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2)风电业务订单有所恢复,生产产线满负荷运转;3)电加热硫化机产品贡献增量。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出口贸易受阻的风险等。
|
|
|
日联科技
|
机械行业
|
2024-10-31
|
57.01
|
--
|
--
|
62.89
|
10.31% |
|
62.89
|
10.3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4年三季报:24年 Q1-3实现营业收入 5.12亿元,yoy20.03%;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 30.09%,扣非净利润 0.68亿元,yoy44.78%;毛利率 45.21%,同比 5.55pct; 净利率 20.52%,同比 1.59pct。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点评: 受益于 X 射线检测设备以及射线源需求增长,公司 Q3收入同比增长 18%。公司在封闭式微焦点 X 射线源领域已经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及批量生产,产品型号覆盖 90kV-150kV,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与铸件焊件领域营收大幅增长。 盈利能力修复,Q3毛利率 44.81%,同比提升 4.07pct。毛利率同比增长主要系:1)公司检测设备类产品迭代升级,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在线类、3D/CT 类高端高毛利设备收入占比有所提升;2)公司检测设备自产射线源比例提高,成本有所降低,依据公司投资者活动信息,射线源自制比例逐季提升,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应用自产射线源的比例都已突破 90%,同时射线源独立销售同比增加;3)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同比增长,海外项目毛利率相对较高。 公司拟投资 7亿元扩充工业射线检测设备产能。依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开展“年产 3000台套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建设周期两年自 2025年 1月至 2026年 12月,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此次扩产表明下游高端精密制造业检测需求日益增长,集成电路、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增加。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股权激励费用计提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我们小幅下调 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4-26年业绩分别为 1.52、2. 14、3.07亿元(前期预测为 1.70、2.41、3.22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 24-26年 PE 分别为 44X、31X、22X。依据公司投资者活动信息,公司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先进检测设备或核心部件厂商,从而丰富产品矩阵,重点考虑布局光学、超声、磁粉、涡流、能谱、中子、量子等协同检测技术,同时深耕纳米至微米和大功率小焦点 X 射线源,并实现磁控管、射频真空管、光电倍增管和光子探测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公司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将提升。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等。
|
|
|
凯尔达
|
机械行业
|
2024-08-30
|
16.94
|
--
|
--
|
23.23
|
37.13% |
|
29.59
|
74.6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yoy+31.95%;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105.95%;24H1毛利率19.97%,同比+2.25pct;净利率7.31%,同比+2.63pct;Q2单季实现营收1.62亿元,yoy+47.54%,归母净利润0.11亿元,yoy+232.07%。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政策驱动下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工业机器人业务需求复苏。1)工业机器人:24H1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62.6%,毛利率16.23%,营收占比69.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6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达28.3万套,同比增长9.6%,同时在政策支持下,将开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制造业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回暖。2)工业焊接设备:24H1收入0.78亿元,同比下滑11.3%,毛利率31.86%,营收占比24.4%。 机器人本体由外采安川逐步向自产过渡,自产渗透率已经大幅提升。公司在2020年之前机器人手臂及控制器主要外购于安川,2020年开始实现自产机器人本体外销,依据公司公告,2024年1-6月,公司自产机器人销量1149台,同比增长117.61%,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自产本体渗透率达到46.53%,相比23年渗透率的36.02%显著提升,搭载自产本体的机器人产品毛利率更高,或带来综合盈利能力水平改善。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行业需求弱复苏,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4-26年业绩分别为0.55、0.78、1.10亿元(前期24-25年为1.11、1.49亿元),对应24-26年PE分别为34、24、17X。依据Wind一致预测,24年公司可比公司埃斯顿PE为44X,公司PE水平较可比公司PE低;且公司战略投资镜识科技,布局人形机器人新业务,所以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产机器人整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焊接技术更新迭代的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
|
|
美亚光电
|
机械行业
|
2024-08-26
|
13.59
|
--
|
--
|
13.31
|
-2.06% |
|
17.57
|
29.29%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4年半年报: 24H1实现收入 9.30亿元, yoy-3.83%;归母净利润 2.72亿元,同比-21.48%; Q2单季实现收入 5.99亿元, yoy+6.87%,环比+80.70%;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 yoy-22.71%,环比+69.50%。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点评: 色选机业务迎来需求复苏, Q2单季收入同比转正。 色选机: 24H1收入 6.45亿元, 同比增长 14.40%, 毛利率 49.03%, 营收占比 58.26%, 目前发展中国家色选机普及率较低,带动公司出口保持高景气, 同时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 色选机业务稳健增长。 医疗设备(口腔 CBCT) : 24H1收入 2.05亿元, 同比下滑 32.27%, 毛利率 51.04%,营收占比 31.32%,受到客观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医疗业务短期需求承压。 X 射线工业检测机: 24H1收入 0.64亿, 同比下滑 21.77%, 营收占比 8.41%, 公司优化现有产品系列, 聚焦包装食品、 工业轮胎等领域。 医疗新品发布带来新增驱动力。 24年 2月,公司全新产品移动式头部 CT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获准进入市场, 适用于头颅、口腔、耳鼻喉及四肢扫描,操作方便,移动便捷,辐射防护完善。 新品脊柱外科手术导航设备主要用于脊柱外科及疼痛科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和植入物的精准导航定位,推动手术向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公司持续完善医疗产品矩阵, 巩固产品市场竞争力。 维持增持评级。 由于医疗业务竞争加剧, 需求承压, 我们下调 24-25年盈利预测, 新增26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4-26年业绩分别为 6.77、 8. 11、 9.52亿元(前期 24-25年为9.54、 11.73亿元) , 对应 24-26年 PE 分别为 18、 15、 13X。 依据 Wind 一致预测, 24年公司可比公司奕瑞科技、 通策医疗 PE 均值为 23X,公司 PE 水平较可比公司平均 PE 低; 公司医疗新品移动式头部 CT、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设备即将放量, 所以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色选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医疗产品推广较慢的风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