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华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4-11-06
|
26.90
|
--
|
--
|
27.60
|
2.60% |
|
27.60
|
2.60%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41.5亿元(同比+13.4%) , 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 +15.2%) , 扣非净利润 10.3亿元(+16.4%), 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 13.8亿元(+10.1%), 归母净利润 3.9亿元(+14.7%), 扣非净利润 4.0亿元(+16.5%)。 麻醉类板块产品丰富, 有望带动整体业绩高增长: 公司麻醉类产品丰富, 核心产品包括羟考酮、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和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以及阿芬太尼等竞争格局较好, 潜在空间较大的品种, 由于这些品种尚处于放量期, 我们认为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增长。 2024年单 Q3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76.3%和 28.2%, 同比分别增长4.4%和 1.2%。 费用率方面,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5%(同比+5.1pct)、 4.6%(同比+0.1pct) 和-0.2%(同比+0.2pct)。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创新项目持续丰富: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 4.4亿元, 同比增长 13.3%,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 公司采取仿创结合,“自研+外延” 并重的产品开发模式, 截至 2023中报数据, 公司共有 70余个在研项目, 其中 20余个创新药项目。 创新药项目中, (1) 自研项目: NH60001乳状注射液处于临床Ⅲ 期, Ⅱ 期项目包括 NHL35700片和YH1910-Z02注射液。 (2) 对外合作项目: 公司引进的 NHL35700处于临床Ⅱ 期, Protollin 鼻喷剂处于临床Ⅰ 期。 公司丰富的产品布局奠定了未来业绩的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恩华药业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 59.8/72.0/86.9亿元, 增速分别为 19%/20%/2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2/14.7/17.7亿元, 增速分别为 18%/20%/21%, EPS 分别为 1.20元、 1.44元、 1.75元,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相对低估位置, 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公司丰富的产品管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药品研发创新、 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
|
科伦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4-11-06
|
32.99
|
--
|
--
|
34.50
|
4.58% |
|
34.75
|
5.3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67.9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25.9%),扣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27.3%),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49.6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9.9%),扣非净利润6.9亿元(同比+21.2%)。 费用优化显著,业绩表现稳定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9.4%和14.2%,净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费用率方面,2024Q3公司销售费用率14.0%(同比-7.3pct),管理费用率7.4%(同比+3.2pct),研发费用率10.2%(同比-1.6pct),财务费用率0.6%(同比-0.3pct),公司通过持续优化输液产品结构,强化非输液产品集群并依托集采中标优势,加大市场拓展提高市场覆盖率,同时因执行国家药品集采政策销售费用下降,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显著,带动整体利润增加。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稳健,大输液、川宁和仿制药均有望企稳定: (1)公司大输液为行业龙头,通过布局肠外营养等新品种,整体利润水平有望稳中有升。 (2)仿制药:公司聚焦抗感染、中枢神经、内分泌代谢和男科等领域,根据2024上半年数据,公司非输液药品销售收入20.20亿元(同比+6.38%),随着仿制药品种逐步放量,有望企稳。 (3)抗生素中间体:2024Q3川宁生物实现收入12.6亿元(同比+8.3%),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24.2%),板块表现稳健。 SKB264上市在即,2025年创新药或有众多催化:( (1)核心产品SKB264::TNBC+NSCLC+HR+/HER2-三大适应症中美双开,国内SKB264针对三线治疗TNBC已于2023年12月获NMPA受理,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于2024年8月获得NMPA受理,针对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于2024年10月受理。 (2)国际化合作方面,截至24H1,默沙东已启动十项264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其他药物用于多种适应症的全球3期临床研究。此外2024年8月,默沙东就SKB571(双抗ADC)行使独家选择权,并向科伦博泰支付3750万美元,科伦药业国际合作持续兑现中。 (3))其他项目:此外A166于2023年5月获NMPA批准,SKB315、SKB4 10、SKB518等产品临床陆续推进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科伦药业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34.7/39.9亿元(原值:29.2/33.3/38.3亿元)。考虑到科伦药业在大输液领域及抗生素中间体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未来ADC等创新药管线上市等带来的业绩高增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革风险;产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科兴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4-11-06
|
17.55
|
--
|
--
|
19.21
|
9.46% |
|
22.60
|
28.7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4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131.6%),扣非净利润0.2亿元(同比+130.4%),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13.0%),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178.5%),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133.5%)。 销售费用率稳步下降,盈利能力稳步增强:2024单Q3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5.7%和1.5%,净利率有所提升。费用率方面,2024Q3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为40.7%(同比-7.0pct),管理费用率6.8%(同比+0.7pct),研发费用率11.9%(同比-1.9pct),财务费用率4.3%(同比+1.4pct),公司销售费用率控制效果明显。 海外收入高增长,白紫进入加速兑现期: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1.5亿元,同比+47.2%。此外公司引进产品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白紫于2024年7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8月实现了首批发货,欧盟销售订单持续增加。根据公司2024三季报,EMA公告显示,白紫在欧盟大部分区域处于供货紧缺状态。欧盟成功实现销售收入标志着公司全球销售区域版图从新兴市场延伸到欧盟市场。此外通过自建白紫产线远期有望提升产品毛利,通过设立德国子公司有望推动白紫在欧盟的整体销售。其他产品方面,公司自产EPO、GC和常乐康等产品持续拓展更多国际市场,新获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上市注册批件。EPO、GC制剂占比不断提升,自产产品海外销售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提升6.25%。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英夫利昔单抗秘鲁的首单发货,阿达木单抗完成菲律宾药监局现场GMP检查,贝伐珠单抗完成巴基斯坦药监局线上审计,利拉鲁肽完成哥伦比亚药监局现场GMP检查。 创新管线进展顺利,具备差异化优势:2024年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有序推进,公司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III期临床试验已开展受试者入组工作,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项目已确定III期临床的组长单位PI,即将启动III期临床的受试者入组给药。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Fc融合蛋白-长效生长激素处于I期临床试验中。此外,公司筛选到了多款成药性高、安全性高的PCC分子,其中GB10、GB12、GB13、GB14、GB18、GB19、GB20等多个创新项目均已完成PCC分子创制,陆续进入工艺开发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24-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4%/22%/3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5%/296%/78%,EPS分别为0.13元、0.52元、1.02元。我们认为公司24年为业绩反转年和出海逻辑兑现元年,后续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强,海外新品25-26年有望翻倍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集采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
|
|
|
亿帆医药
|
基础化工业
|
2024-11-05
|
12.50
|
--
|
--
|
13.29
|
6.32% |
|
13.29
|
6.32%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38.6亿元(同比+31.7%) , 归母净利润 3.7亿元(同比+149.5%) , 扣非净利润 2.5亿元(同比+122.3%) , 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 12.3亿元(同比+24.3%) , 归母净利润 1.1亿元(同比+196.3%) , 扣非净利润 0.7亿元(同比+278.8%)。 医药自有产品持续丰富, 带动业绩高增长: 截至 2024年 9月 30日,其中过亿元产品达到 7个, 其中亿立舒和重点独家产品是业绩贡献的主力军, 较 23年同期均有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024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7.4%和 7.8%, 其中净利率提升显著。 2024第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 26.4%(同比-1.2pct) 、 管理费用率 8.7%(同比-1.6pct)、研发费用率 5.5%(同比-1.2pct) 、 财务费用率 1.4%(同比-1.1pct) 。 “亿立舒” 德国成功发货, 海外打开成长空间: 亿一生物于 20204年10月 30日完成创新药 Ryzneuta(中文名: 亿立舒) 在德国市场的首批发货, 标志着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兑现, 未来有望在美国、 欧盟、 冰岛、挪威等地陆续发货。 此次海外市场的首批发货, 将为未来境外其他市场发货提供重要宝贵经验。 此外, 公司 2023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整体实现较快增长, 其中直营市场(韩国、 菲律宾和澳大利亚) 实现收入 1.6亿元, 同比增长 23.2%。 未来通过“代理+直营” 模式, 公司海外有望维持较快增长趋势。 创新研发快速增长, 长期增长可期: 2024年上半年, 公司研发取得诸多进展, 公司结合市场价值与研发壁垒继续围绕优势领域在血液肿瘤、 罕见病及实体肿瘤中寻求突破。 创新药方面, 公司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与中国监管机构就 F-652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IIb 临床试验设计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 并达成了共识, 此外 F-652治疗重度酒精性肝炎(AH)适应症的 II 期临床试验获得美国 FDA 默示许可。 仿制药方面, 国内药品研发获得了二氮嗪口服混悬溶液等 5个产品注册证书; 提交 5个制剂产品注册申报或再注册。 在研发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上海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完成结构封顶和主要设备的采购, 合肥基因重组生物制药基地完成 CHO 楼及制剂楼的主体施工和基本完成 1000L 原液生产线的主体施工。 随着公司创新药品的不断获批, 公司长期业绩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5%/19%/20%,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0%/32%/31%, EPS 分别为0.45/0.59/0.78元。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相对低估位置, 且公司产品管线处于快速放量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药品研发创新、 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
|
康弘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4-10-28
|
19.70
|
--
|
--
|
20.68
|
4.97% |
|
20.87
|
5.9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34.1亿元(同比+13.8%) , 归母净利润 9.7亿元(同比+18.0%) , 扣非净利润 9.6亿元(同比+19.6%) , 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 11.2亿元(同比+3.6%) , 归母净利润 2.8元(同比-6.2%) , 扣非净利润 2.8亿元(同比-4.0%) 。 康柏西普收入同比环比均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生物药板块实现收入 18.3亿元(同比+25.4%) , 中成药板块 10.5亿元(同比+5.0%) , 化学药 5.1亿元(同比-3.4%) , 医疗器械板块 1392.9万元(同比+104.9%) 。 其中生物药板块同比环比均取得正增长,康柏西普 2024Q3单季度实现收入 6.6亿元, 同比+12%, 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潜力。 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90.0%和 24.9%, 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销售费用率为 38.5%(同比-1.8pct) 、 管理费用率为10.0%(同比+0.7pct) 、 财务费用率为-1.3%(同比-0.01pct) , 研发费用率13.4%(同比+5.2pct) , 24Q3研发费用增长较快导致利润端承压。 研发项目稳步推进, 脑科眼科创新药进展顺利: 研发创新方面, 公司重点布局眼科、 脑科、 肿瘤等领域, 部分产品明后年有望迎来数据读出。 (1) 眼科领域: 两款基因治疗产品 KH631和 KH658进展顺利, 均处于临床Ⅰ 期, 未来或有出海预期。 KH902-R10高浓度康柏西普目前处于临床Ⅰ期。 整体上看公司眼底病产品技术路线布局完备, 未来或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脑科领域: KH110用于治疗 AD 目前处于临床Ⅲ 期, KH109新增焦虑症目前处于临床Ⅲ 期, KH607治疗抑郁症处于临床Ⅰ 期; (3)肿瘤领域: 合成生物学板块 KH617治疗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Ⅰ 期, KH801治疗晚期实体瘤处于临床Ⅰ 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0%/15%/14%,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1%/17%/14%, EPS 分别为 1.37元、 1.61元、 1.84元。 我们认为公司康柏西普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且公司创新药临床管线丰富具备差异化,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药品研发创新、 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
|
科兴制药
|
医药生物
|
2024-08-23
|
16.01
|
--
|
--
|
15.90
|
-0.69% |
|
21.33
|
33.2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2024H1实现收入 7.6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 0.1亿元(同比+125.0%), 扣非净利润 0.2亿元(同比+130.0%),20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 4.0亿元(同比+22.3%) , 归母净利润 0.0亿元(同比+98.6%) , 扣非净利润 0.1亿元(同比+119.3%) 。 公司控费初显成效, 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2024H1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71.4%和 1.3%。费用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 44.1%(同比-15.1pct) , 管理费用率 5.6%(同比-0.7pct) , 研发费用率 10.6%(同比-8.6pct) , 财务费用率 2.51%(同比+0.4pct) , 费用端下降明显。 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得益于公司深化全业务流程的精益管理, 内部运营效率得以提升, 销售费用率下降。 海外持续高增长, 白紫欧盟获批有望带来新增量: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9009.5万元(同比+33.0%) , 国际化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战略, 我们看好海外收入有望持续高增长。 (1) 白紫已获批上市, 欧盟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核心产品白紫已于 2024年 7月获得欧盟集中审批上市批准, 白紫可以在欧盟所有国家上市销售, 欧盟市场是公司海外商业化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公司正积极推动白紫在欧盟市场的营销渠道布局和拓展,截至 2024中报公司已与欧盟和巴西等共 47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约; (2) 海外商业化平台优势显著, 布局广泛: 公司深耕新兴市场,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 海外商业化平台已覆盖 40多个国家, 人口过亿、 GDP 排名前三十的新兴市场国家全部覆盖, 公司产品人促红素注射液在巴西、 菲律宾、 埃及等国家已成为当地 EPO 领先品牌产品。 新兴市场布局方面, 公司以巴西、 墨西哥、 新加坡、 埃及等海外分子公司为支点, 深度辐射整个中美、 南美、 东南亚、 中东北非等区域; (3) 聚焦重点疾病领域, 夯实公司品牌力: 公司聚焦肿瘤、 自免、 代谢疾病等领域, 持续开展产品引进, 截至 24中报披露公司已引进 13款产品。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 有白蛋白紫杉醇、 曲妥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奈拉替尼、 艾立布林、 哌柏西利、 奥拉帕利片等涵盖一线到后线、 靶向+化疗及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等不同分型、 不同阶段的 7款重磅产品, 形成了在重点肿瘤领域的产品矩阵, 全方位满足医患的用药需求。 创新管线进展顺利, 具备差异化优势: 2024年公司在研创新药管线有序推进, 公司人干扰素α1b 吸入溶液 III 期临床试验已开展受试者入组工作, 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项目已确定 III 期临床的组长单位PI, 即将启动 III 期临床的受试者入组给药。 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 1类创新药 Fc 融合蛋白-长效生长激素处于 I 期临床试验中。 此外, 公司筛选到了多款成药性高、 安全性高的 PCC 分子, 其中 GB 10、 GB 12、 GB 13、 GB 14、GB18、 GB19、 GB20等多个创新项目均已完成 PCC 分子创制, 陆续进入工艺开发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 24-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4%/22%/34%,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15%/296%/78%, EPS 分别为 0.13元、 0.52元、 1.02元。 我们认为公司 24年为业绩反转年和出海逻辑兑现元年, 后续公司的业绩成长性强, 海外新品 25-26年有望翻倍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集采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核心竞争力风险; 经营风险
|
|
|
亿帆医药
|
基础化工业
|
2024-08-19
|
11.87
|
--
|
--
|
11.89
|
-0.75% |
|
13.92
|
17.27%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H1实现收入 26.3亿元(+35.4%) ,归母净利润 2.5亿元(+133.0%) , 扣非净利润 1.8亿元(+90.5%) , 20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 13.1亿元(+29.9%) , 归母净利润 1.1亿元(+144.1%) ,扣非净利润 0.7亿元(+102.0%) 。 医药自有产品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分业务板块来看, 24年上半年公司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 实现收入 18.6亿元(+76.6%) , 医药其他产品 2.4亿元(-26.1%) , 医药服务 0.7亿元(1.5%) , 原料药 3.8亿元(-9.6%) , 高分子材料 0.9亿元(+9.5%) 。 国内医药自有(含进口)板块具体拆分, 24H1中成药实现收入 6.1亿元(+51.7%) , 化药 9.4亿元(+130.6%), 生物药 0.87亿元(+154.1%), 其他产品 991.0万元(-67.2%)。 国内药品业务中有 22个自有(含进口)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万元, 合计15.0亿元(+102.6%) , 占国内医药自有(含进口) 销售收入的 90.94%,其中过亿元产品 5个、 过五千万元产品 3个, 公司已形成长期可增长的“大品种群、 多品种群” 稳步发展态势。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024H1销售费用率 24.3%(-1.86pct)、管理费用率 6.6%(-2.5pct)、研发费用率 4.4%(-1.28pct)、财务费用率 1.2%(+0.32pct)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7.8%和 8.1%,净利率提升显著。 国际化持续兑现, 海外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自 2018年推进药品全球化以来, 经过 6余年的部署与重构, 在 2024年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实现了自产(自有) 为主、 代理为辅的营收结构, 并实现了海外药品收入突破新高, 2024上半年公司海外医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3.1亿元(不含向境内销售 SciLin) (+16.2%) , 其中直营市场(韩国、 菲律宾和澳大利亚) 实现收入 1.6亿元(+23.2%) 。 此外公司亿立舒已在中国、 美国、 欧盟、 冰岛、 挪威等 31国家/区域获准上市销售, 并计划于 2024年 9月底开始陆续向境外部分市场发货。 2024年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引入新产品或 CDMO 持续扩大商业版图, 取得了利伐沙班片等 5个产品在东南亚和新兴市场的销售权益, 以及签署了罂粟碱和地塞米松注射剂美国市场的CDMO 等, 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长。 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长期增长可期: 2024年上半年, 公司研发取得诸多进展, 公司结合市场价值与研发壁垒继续围绕优势领域在血液肿瘤、 罕见病及实体肿瘤中寻求突破。 创新药方面, 公司控股子公司亿一生物与中国监管机构就 F-652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IIb 临床试验设计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 并达成了共识, 此外 F-652治疗重度酒精性肝炎(AH)适应症的 II 期临床试验获得美国 FDA 默示许可。 仿制药方面, 国内药品研发获得了二氮嗪口服混悬溶液等 5个产品注册证书; 提交 5个制剂产品注册申报或再注册。 在研发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上海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完成结构封顶和主要设备的采购, 合肥基因重组生物制药基地完成 CHO 楼及制剂楼的主体施工和基本完成 1000L 原液生产线的主体施工。 随着公司创新药品的不断获批, 公司长期业绩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35%/19%/20%,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0%/32%/31%, EPS 分别为 0.45/0.59/0.78元。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相对低估位置, 且公司产品管线处于快速放量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药品研发 创新、 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
|
恩华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4-08-02
|
25.72
|
--
|
--
|
27.49
|
6.88% |
|
29.98
|
16.56%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实现收入27.6亿元(+15.1%),归母净利润6.3亿元(+15.5%),扣非净利润6.3亿元(+16.3%),2024Q2单季度实现收入14.1亿元(+15.1%),归母净利润3.6亿元(+14.6%),扣非净利润3.7亿元(+16.0%)。 核心业务麻醉类板块带动公司整体业绩高增长:分业务板块来看,24年上半年公司麻醉类业务实现收入15.2亿元(+20.0%),占收入达55.1%,精神类5.95亿元(+8.2%),占比21.6%,神经类0.8亿元(+8.5%),医药商业3.6亿元(+23.6%),原料药0.96亿元(+26.6%)。公司麻醉类业务的高增长主要源于近几年获批的核心产品羟考酮、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以及阿芬太尼的持续放量,由于这些品种尚处于放量期,我们认为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72.5%和22.7%,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0%、4.2%和-0.3%,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6pct。 股权激励发布奠定长期业绩增长信心:2024年6月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目标,对24-26年公司的业绩增长给出了明确指引:以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3%和56%,三年复合增长率15%+。发布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费用控制能力。此外公司还设置了严格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保证了对于激励对象全面综合的考核。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产品奠定长期增长动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经费3.2亿元,同比增长13.0%。公司采取仿创结合,“自研+外延”并重的产品开发模式,目前公司有70余个在研项目,其中20余个创新药项目。创新药项目中,NH60001乳状注射液处于临床Ⅲ期,Ⅱ期项目包括NHL35700片和YH1910-Z02注射液。对外合作方面,公司引进的NHL35700处于临床Ⅱ期,Protollin鼻喷剂处于临床Ⅰ期。公司丰富的产品布局奠定了未来业绩的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参考股权激励计划和中报业绩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59.8/72.0/86.9亿元(前值60.8/73.2/88.3亿元),增速分别为19%/20%/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14.7/17.7亿元(前值12.4/15.0/18.2亿元),增速分别为18%/20%/21%,EPS分别为1.21元、1.46元、1.76元,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相对低估位置,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公司丰富的产品管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研发创新、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
|
亿帆医药
|
基础化工业
|
2024-07-23
|
12.02
|
--
|
--
|
12.70
|
4.61% |
|
13.92
|
15.81% |
|
详细
两大创新药进入医保放量元年,创新驱动公司成长:2023年公司获批了两大预期销售峰值超20亿元的创新药亿立舒和丁甘交联玻璃酸钠,并于2023年成功纳入医保,2024年为商业化元年。(1)亿立舒:依靠“非格司亭的优效数据和培非格司亭的非劣数据+正大天晴强大销售能力”,我们认为该品种有望在长效升白针领域实现市占率的快速提升,参考国内已上市企业齐鲁制药和石药集团的相关产品目前销售额已经突破20亿,亿立舒凭借其有效性优势和安全性优势,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超20亿元;海外市场,我们认为随着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逐步开拓,长期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2)丁甘交联玻璃酸钠:产品适应人群为骨关节炎患者,国内患者人群约4800万人,丁甘相较于竞品具有依从性、价格和疗效优势,通过玻璃酸钠渗透率假设和丁甘市占率假设,我们假设丁甘远期覆盖人群达到216万人,价格为1126元/支,整体产品销售峰值有望达到24.4亿元。 2024年重塑国内药品“研产销”体系,传统制剂业务有望稳健增长:公司2024年合并国内中药化药事业部,销售端有望改善。(1)在化药领域,公司具有众多差异化和竞争格局较好的品种,比如氯法拉滨、乳果糖口服液、长春新碱注射液以及去甲/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等急抢急救品种,此外引进品种罗氏希罗达有望在24年贡献增量,后续每年有望获批数个制剂产品,提供长期增长动力;(2)在中药领域,公司共有108个中药品种,涵盖14个独家中药医保品种和6个基药目录品种,核心品种包括复方黄黛片、复方银花解毒颗粒等。 原料药业务处于底部区间,有望企稳:根据wind数据库显示,目前泛酸钙价格约为53元/kg,我们查询了近10年泛酸钙价格走势,发现目前泛酸钙处于历史底部价格区间,后续价格再下降的风险较低。随着泛酸钙价格企稳,以及需求端的相对稳定,我们认为公司原料药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削弱。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5%/19%/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00%/32%/31%,EPS分别为0.45/0.59/0.78元。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倍数为33倍。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处于相对低估位置,且公司产品管线处于快速放量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研发创新、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