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汤仕翯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70524090007...>>

20日
短线
10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经纬恒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30 77.45 85.72 -- 105.69 36.46%
105.80 36.60% -- 详细
24年公司营收 55.41亿元(yoy+18.46%),归母净利-5.50亿,亏损略高于业绩快报指引的-5.1亿元,较 23年-2.17亿元同比扩大,由于毛利率同比下降 4.1pct 至 21.5%和更高的期间费用增速(yoy+24.46%)。1Q25实现营收13.28亿元(yoy+49.34%),归母净利-1.20亿元,较去年同期-1.92亿元的亏损收窄。公司营收持续保持同比高增长,主因车身、底盘、智驾等域控产品出货量快速提升。展望 2025年,我看好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平台型全品类优势,受益于业务规模化逐步扭亏。目标价 85.72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回顾:毛利率下滑叠加费用加大投放导致亏损增加24年公司以智能驾驶、车身、新能源域控业务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 44.06亿元,yoy+28.89%,毛利率 19.4%,基本保持稳定;研发服务和解决方案收入 10.60亿元,yoy-14.02%,毛利率同比下滑 9.8pct至 31.9%,导致全年毛利率下降。24年公司亏损持续扩大,主因抢占全球车企智能化发展窗口期,公司在各类域控、新能源管理、高阶智能驾驶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加,以及获取定点项目所带来的销售、管理费用增长。1Q25随着收入快速增长带来费用率的下降,公司亏损幅度收窄。 2025展望:汽车电子在手订单,加强海外布局公司坚持“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产品”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1)电子产品:逐步与吉利、小米、小鹏、奇瑞、一汽、上汽等国内主流整机厂达成项目合作,涉及中央控制平台、车身和底盘域控、智驾、新能源管理等全品类,同时公司也持续获得等海外斯特兰斯蒂等头部 OEM 订单。2)公司推出重载自动驾驶特种载具(HAV)并积极推动和辉曦智能在城市 NOA 领域合作,形成 L2+与 L4的双轮驱动; (3)公司建立德国科布伦茨研发中心、马来西亚工厂产能持续提升,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目标价 85.72元,维持买入评级介于公司合作车型定点项目不断增加,我们略微上调 25/26E 收入 3/7%至72.9/91.2亿元,新增 27年预期 111.8亿元。但由于软件毛利率超我们预期下滑,我们最终下调 25/26E 毛利率预期 3.5/3.1pct 至 23.2/24.1%,下调25/26E 归母净利润预期 92/20%至 0.2/3.0亿元,新增 27年预期 4.8亿元。 基于 SOTP 估值法,给予 2026E 硬件/软件业务 1.9/1.1亿元归母净利润,对应 19.5/60.0X PE,均取可比公司均值 15.6/47.9X 的 25%溢价(主要基于公司硬件平台型产品布局以及软硬一体化优势)。目标价 85.72元(前值95.24元,基于硬件/软件业务 25E 26.5/72.2X PE),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费用管控不及预期风险。
时代电气 机械行业 2024-11-06 48.65 64.11 55.76% 56.69 16.53%
56.69 16.53%
详细
时代电气3Q24收入59.7亿元(yoy+8.1%/qoq-6.1%);归母净利润9.9亿元(yoy+10.6%/qoq+5.9%),收入增速环比下滑主要系轨道交通电气装备和轨道工程机械业务交付节奏因素,qoq-14.9/-10.3%。公司盈利能力始终保持稳健,1-3Q24毛利率29.6%,yoy+1.1pp,得益于轨交业务占比提升以及功率半导体在下行周期中毛利率的增长。后续在轨交维修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下,动车、城轨、机车等招标有望陆续加码,公司作为高市占率的轨交龙头,有希望持续受益;功率半导体在高压和车规项目的出货量持续提升,有望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维持A/H股“买入”评级。 轨交:因交付节奏变化导致Q3收入同比增速放缓3Q24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收入32.95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收入同比+13.4/-41.4/+27.8%,部分项目受到交付节奏的影响。展望后续:(1)公司在国铁集团1-3Q24的动车以及机车招标中,份额均在50%上下,体现出较强的市场地位;(2)在城轨方面,公司牵引变流系统市占率保持第一,信号系统等产品不断中标多个城市项目;(3)随着轨交维修以及老旧内燃机车更新等周期到来,公司相关业务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新兴装备:功率半导体盈利能力较稳定、新兴业务起量有望逐步扭亏3Q24公司新型装备业务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功率半导体/新能源车电驱/工业变流/海工装备/传感器收入同比+27.3%/+66.8%/-10.4%/+1.9%/-41.6%。公司新兴业务在2024年面临激烈的价格压力,部分板块增长承压。但轨交、电网投资加大有望带动公司功率半导体快速增长,公司依托IDM、技术、和母公司在央企发电领域优势,不断拓展三峡、南方电网等项目,高压功率器件项目上量有望一定程度抵御中低压IGBT产品受到的降价压力以及宜兴工厂折旧影响。此外公司光伏、电驱装机量处于行业前列,出货量逐步增加有望改善目前亏损状况。 上调A/H股目标价至64.11元/43.8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轨交进入大规模维修周期+以旧换新+电网投资在即,我们预计24/25/26E收入258.6/308.2/35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7.1/44.4/51.3亿元。我们预计新兴业务/轨交及其他25E归母净利润为12.3/32.1亿元,分别给予28/17.5x25EPE(可比公司均值25.9/15.7x),溢价主因轨交招标强劲,公司功率半导体盈利增厚、电驱等新兴业务增长有望带来盈利改善,构筑一体化护城河。根据历史平均AH溢价率62.9%,给予A/H股目标价64.11元/43.83港元,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周期下行风险,新能源车、光伏等需求不达预期风险。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0-28 36.98 46.67 48.49% 50.98 37.86%
50.98 37.86%
详细
闻泰科技发布3Q24业绩:营收195.7亿元(yoy+28.7%/qoq+12.9%),归母净利2.7亿元(yoy-67.7%/qoq+9287.1%),主要得益于ODM业务北美大客户笔电产品起量和新一代产品代工价格调整。剔除可转债利息费用和汇兑波动,ODM业务3Q24单季度亏损约1.5亿元,较2Q24的约4.2亿元环比大幅减亏;同时半导体业务录得40.5%单季度毛利率,盈利能力回升至历史较好水平。人效管理以及成本把控精进下,公司ODM业务25年有望扭亏为盈;同时半导体业务伴随海外需求复苏有望穿越周期,维持买入评级。 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表现亮眼,回升至历史较好水平半导体业务3Q24营收38.3亿元(yoy-4.2%/qoq+5.9%),主要系汽车及工业/新能源市场的季节性改善。但毛利率表现亮眼,3Q24实现40.5%(yoy+2.8pp/qoq+1.8pp),在下行周期超过23年全年(38.59%),主要系技术降本+管理增效。公司半导体业务中汽车领域占比约60%+,前三季度依靠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新品拓展,抵御了海外汽车半导体去库存周期的部分影响,体现出较好的穿越周期能力。展望明年,我们认为(1)海外汽车半导体去库存有望开始接近尾声;(2)公司在SiCMosfet、IGBT等高压功率产品和模拟料号的布局和导入,公司有望实现营收的同比增速回暖。 ODM业务:大客户导入带动营收增长快速,业务逐步实现减亏ODM业务3Q24营收157.3亿元(yoy45.6%/qoq+14.8%),公司今年以来通过导入大客户笔电产品、拓展汽车、IoT等品类实现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改善。3Q24公司通过与客户调整代工价格、进行原材料降本、提升运营效率,整体ODM业务毛利率单季度达到3.8%,环比改善1.8pp。加上汇兑损失、可转债利息费用ODM业务3Q24亏损3.57亿元。目前手机平板、家电等业务已经实现扭亏,而笔电、车载、IoT等亏损业务随着规模起量有望逐季度逐步改善盈利,我们预期在25年实现ODM业务整体扭亏。 由于盈利不断改善,上调目标价至46.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全球汽车半导体去库存周期较长,我们下调了半导体业务收入,但随着大客户和新产品线上量,我们上调了ODM业务的收入,综合上调2024-2026年收入8.6/9.8/10.6%至716.8/785.7/854.1亿元。考虑到半导体盈利能力改善显著但ODM业务减亏进展仍需时间,我们综合下调2024-2026年毛利率1.6/1.1/0.8pp至10.4/12.1/13.2%,最终下调归母净利润至8.7/22.1/31.5亿元。基于SOTP,给予25E半导体/ODM业务25x/18xPE,光学业务1xPB,上调目标价至46.67元(前值:37.49元),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产品拓展和海外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