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高新
|
医药生物
|
2025-06-02
|
104.44
|
--
|
--
|
113.67
|
8.84% |
-- |
113.67
|
8.84% |
-- |
详细
百亿生长激素龙头,主业有望企稳。基于目前实际患者用药情况及潜在市场空间等,公司对于生长激素产品销售持理性态度,并将持续积极推进相关产品销售工作,努力确保核心产品经营稳定;同时,公司将继续拓展长效生长激素新适应症,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市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用于增肌减脂相关适应症,目前处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创新管线多点布局,打造公司长期竞争优势。在妇儿健康领域,金赛药业已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矩阵。儿科领域方面,企业依托生长激素技术积累形成的领先优势,已实现从生长迟缓到神经、免疫、呼吸等关键治疗领域的全面布局。此外,企业创新视野持续延伸至儿科代谢和罕见病领域,前瞻性布局了多款创新管线。在女性健康领域,金赛药业以辅助生殖和妇科感染为抓手,已拥有多款创新产品,如全球最完整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家族金赛恒系列、国内首个水溶性黄体酮制剂金赛欣等。未来,企业将发挥女性健康领域的先发优势,关注不孕、妇女常见病等领域,逐步打造更多高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在未来五年的战略布局中,除了深耕妇儿健康之外,金赛将创新触角覆盖至肿瘤和免疫、神经科学、呼吸感染、代谢及罕见病领域,并在多个潜力赛道超前布局。 伏欣奇拜单抗上市在即,有望成为痛风大单品。我国痛风患病率已达3.2%,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然而近一半患者的疼痛等症状仍未有效缓解,超过40%反复经历急性发作。尤其在降尿酸治疗起始的3-6个月,缺乏有效的抗炎手段,使得患者极易出现反复、急性的发作,从而又导致尿酸控制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痛风的反复发作不仅导致关节破坏,更可能累及心脏、肾脏等多个关键器官。预计到2030年,我国痛风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伏欣奇拜单抗是抗白介素1β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中和IL-1β,阻断炎症级联反应,终止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数据显示,患者一年仅需两针,就能实现365天不发作;6小时就能快速起效,6-72小时镇痛效果与激素相当,12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90%,24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87%,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此外,IL-1β在心血管疾病、肺癌、关节炎中获益明显,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领域也极具潜力。伏欣奇拜单抗有望今年年内上市,有潜力成为中国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大单品。 美适亚上市后表现较好,专家I级推荐市场潜力大。美适亚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厌食症,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及癌症患者恶病质引起的体重明显减轻。国内唯一纳米晶体甲地孕酮美适亚被CSCO《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I级推荐,成功填补了国内巨大的市场空白。头对头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美适亚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和食欲,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体重,治疗12周患者平均体重恢复5.4kg,较上一代产品提升1.5倍,最早起效时间从14天提早至3天。2025年美适亚一季度销售正常,上市以来实现每周实现环比增长,有望参加年底医保谈判,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 儿科呼吸金赛克获批上市,疗效显著未来可期。儿童呼吸领域,国内首款针对儿童痰热阻肺证急性咳嗽的1.1类创新中成药金赛克获批上市,从3月10日正式销售,临床数据显示7天咳嗽消失率高达74%。 中国创新药出海蔚为壮观,期待公司发力。医药魔方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完成94笔,出海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代谢内分泌、自身免疫两大疾病领域异军突起,其占比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25%。公司产品管线丰富,未来潜力可期。 多项突破性研发成果即将落地,潜在BD预期:肿瘤领域:自主研发的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GenSci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自免领域:PD-1激动剂GenSci120已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APRIL/BAFF双靶点拮抗剂GenSci136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展现“同类最佳”潜力,IL-1α/β双抗GenSciB005覆盖类风湿关节炎等广谱炎症通路;女性健康领域:全球首创潜力药物NK3R拮抗剂GenSci074瞄准绝经期血管舒缩症未满足需求,GenSci14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领域具有全球首创潜力;代谢领域:双功能分子GenSciP133以全新机制突破骨质疏松治疗瓶颈;罕见病领域:SLC6A19抑制剂GenSciP144对苯丙酮尿症发起挑战;眼病领域:TSHR拮抗型单克隆抗体GenSci098注射液已进入临床阶段,双功能融合蛋白GenSciP148则为湿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目前公司处于创新转型阶段,公司布局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目前各项费用投放较高,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9亿元、21.11亿元、24.3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3%,2.5%,15.1%。对应PE20.8X/20.3X/1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中成药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
|
一品红
|
医药生物
|
2025-05-29
|
47.30
|
--
|
--
|
65.70
|
38.90% |
-- |
65.70
|
38.90% |
-- |
详细
受让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部分股权,广州瑞安博变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公告,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奥生物与合作方Arthrosi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瑞奥生物拟以自有资金680万美元(折合约4,900.96万元)受让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安博少数股东Arthrosi15.25%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奥生物持有广州瑞安博的股权比例将由84.75%上升至100.00%,广州瑞安博变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临床试验有序推进,痛风药大单品静待佳音。2024年8月,创新药AR882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2025年3月4日,AR882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3月6日,AR882全球关键性Ⅲ期REDUCE2试验完成全部患者入组;3月17日,AR882全球关键性Ⅲ期REDUCE1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目前,AR882整体试验处于顺利有序推进当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领域在销产品数量有限,基于AR882前期独特的临床数据表现和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领域潜在的市场需求,AR882上市后的市场销售充满潜力。本次交易完成后,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持有创新药AR882的中国区市场权益及推动AR882高效研发和快速上市,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创新管线多点布局,打造公司长期竞争优势。截止2024年年报,公司共有各类在研项目71项(不含技术改造类项目),公司研发管线主要聚焦在代谢、炎症、神经等领域,共有15个创新药项目,其中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创新药AR882和用于降糖/减重的创新药APH01727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余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参股分迪药业一家专注于“靶向蛋白降解剂-分子胶”创新药物研发的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胶创新药的开发;公司参股公司阿尔法分子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和原创生物计算,靶向GPCR药物研究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公司创新研发多点布局,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亿元、2.55亿元、3.2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7%,27.5%,25.8%。对应PE112X/88X/7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中成药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
|
众生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5-05-28
|
13.26
|
--
|
--
|
18.45
|
39.14% |
-- |
18.45
|
39.14% |
-- |
详细
流感药昂拉地韦片获批。2025年5月22日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物昂拉地韦片(商品名:安睿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昂拉地韦片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和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适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患者的治疗。 头对头奥司他韦表现优异,公司呼吸药物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昂拉地韦片是国内唯一一个与奥司他韦头对头开展III期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的抗流感药物,昂拉地韦组在中位TTAS和发热缓解时间均比奥司他韦组缩短了近10%;体外病毒学研究表明,昂拉地韦对多种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能力显著优于奥司他韦以及玛巴洛沙韦,并且对于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耐药的病毒株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昂拉地韦颗粒治疗2-17岁单纯性甲型流感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随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新冠和流感创新药的企业,公司将积极推动国内新冠与流感联防联治的诊疗步伐,巩固呼吸管线药物市场的领先地位,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利空出清拐点显现,创新成果有望逐步落地。展望2025年,公司通过战略聚焦核心业务板块,实现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双向提升;2025Q1公司经营指标呈现改善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8261万元,同比增长61%,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在创新方面,公司已建立多模式良性循环的研发生态体系,构建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有效补充的研发模式,治疗MASH的ZSP1601片,正在开展IIb期临床试验,参与者入组工作已完成;双靶点(GLP-1/GIP)双周制剂RAY1225注射液在美国开展超重/肥胖参与者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批准,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组长单位伦理批件,III期临床试验将全面启动。公司研发成果有望逐步兑现,带动公司业绩长期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亿元、3.69亿元、4.2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03%,19.6%,14.4%。对应PE38X/32X/28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中成药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
|
|
康辰药业
|
医药生物
|
2025-04-15
|
27.29
|
--
|
--
|
31.79
|
14.27% |
|
34.95
|
28.07% |
-- |
详细
医保解限与手术量恢复, 苏灵销量有望触底反弹。 苏灵是目前国内血凝酶制剂市场唯一国家一类创新药。 2020年-2021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手术量减少与国谈新价影响,销量有一定下滑。随着外部环境影响衰退,院内手术量有序恢复,同时, 2023年,苏灵凭借国家一类新药的优势和创新药政策的红利,顺利通过医保谈判续约,并解除原医保支付范围中“限出血性疾病治疗的二线用药,预防使用不予支付”限制,临床价值进一步显现。目前苏灵逐渐放量,未来可期。 密盖息增长稳健, 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021-2023年密盖息业绩稳定增长,中国泰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 NTPharmaPacificCompanyLtd(HK)完成密盖息业绩承诺。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逐渐兴起,密盖息作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及急性骨丢失性骨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也是预防急性骨丢失的唯一用药,市场还有部分提升空间。 创新药管线多方向布局, 打造长期发展竞争力。 通过“苏灵”的自主研发,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研发团队组建有序。公司公司重点布局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止血及围手术期、骨代谢、肿瘤及免疫等领域,并在KC1036、 金草片等项目上取得阶段性进展,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KC1036针对晚期食管鳞癌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其他瘤种临床研究有序推进。我国是全球食管癌年度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KC1036精确针对目前临床药品短缺的食管癌末线治疗,未来市场可期。 金草片Ⅲ期临床进展顺利,已达主要研究终点,该药精准定位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对标我国慢性盆腔疼痛市场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受大环境变化影响,公司 2020-2022年业绩承压,但负面影响已逐渐见底,拐点已现,基于公司优秀的管理层、销售团队、苏灵医保解限政策、公司营销模式转型、创新药研发等,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8、 1.38、 1.61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68%、 189%、 17%,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