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7/29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三未信安 2023-02-28 85.33 -- -- 130.80 3.16%
104.31 22.24%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2月 23日,三未信安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39亿元,同比增长 25.51%;实现利润总额 11,075.95万元,同比增长 31.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570.32万元,同比增长 41.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693.19万元,同比增长34.53%。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高增长。 根据业绩快报,2022年度较 2021年度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增长了 30.92%、31.72%、41.51%和 34.53%,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化程度较高,营业收入增长超过成本增长,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剪刀差。 根据业绩快报推测,公司 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7亿元,同比增长 25.23%;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同比增长 31.55%;我们认为,22Q4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公司营业总收入、扣非净利润表现均有不俗表现。 随着公司营收体量的增加,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政策频出+国产化体系改造全面利好商密领域。 国产化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商密领域蓬勃发展,我们认为网络安全是国家的内生需求,我国密码产品中仍有较多产品使用国际定制的算法,存在不可控因素。软件端,随着密码法的实施,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密码算法体系即 SM 体系。硬件端,随着国产芯片性能逐步提升,商用密码迎接国产化新机遇。 密评体系不断成熟,商密领域有望迎接以评促进新篇章,我国正处于密评试点的开展期阶段,试点力度和规模不断加大,未来密码有望打开以评促进的快速发展期。我们认为,公司的密码产品和硬件产品备受市场认可,在商密赛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有望大放异彩。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密码芯片产品备受瞩目商密领板卡:公司已经形成全面板卡业务体系满足多种业务场景,其中包括服务器、VPN、网关、可信计算、存储加密、云计算等,公司板卡综合各项指标整体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密码机: 公司密码机技术优势明显,符合多项行业认证,公司金融密码机通过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 3级安全认证和国内安全等级三级认证。 密码芯片:公司自研芯片 XS100支持多场景应用,可集成在密码板卡、密码整机、物联网终端、安全服务器等产品中使用。我们认为公司自研芯片有助于降本增效,有效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未来,公司将密码算法优势固化在芯片,实现芯片级密码赋能,我们认为公司芯片有望借助物联网终端实现指数级别爆发式成长。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我们下调公司 22-24年营收预测 3.75/5.17/6.86亿元至 22-24年营收预测3.39/4.66/6.17亿元;下调 22-24年每股收益(EPS)1.45/2.12/3.00元的预测,至 22-24年分 别为1.36/1.93/2.73元,对应 2023年 2月 24日 126.02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92.7/65.2/46.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嘉曼服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2-27 26.31 34.01 58.33% 27.57 4.79%
28.57 8.59%
详细
主要观点: 公司增长以线上渠道和授权品牌为主,分品牌来看,自有/授权/国际代理品牌收入占比分别为 25.7%/64.7%/9.6%,21年增速为 9.7%/25.8%/-7.7%;分渠道来看,直营/加盟/线上收入占比分别为 19.9%/14.7%/65.3%,21年分渠道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2%/15.3%/23.8%。 公司自创立以来持续深耕中高端童装市场,同时一方面公司线上占比、投入领先行业,另一方面线下仍有外延拓展空间,未来增速有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受益于三胎政策的放开。预计2022-2024年 营 业 收 入 11.49/13.53/15.71亿 元 ,EPS 为1.32/1.80/2.17元。公司 2023年 2月 22日收盘价为 25.84元,对应 2022年 15xPE。综合相对和绝对估值,目标价 34.5-3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童装短期受出生人口下降影响,但客单价仍有提升空间根据欧睿数据,2021年大众/中高端童装市场规模分别为2113.48/450.17亿元, 2017-2021年 CAGR 为 9%/16%。2020年疫情影响下,大众童装行业市场规模萎缩,但中高端童装行业仍保持上升态势。我们预计 2026年国内童装市场空间将增至4346亿元,2019-2026年 CAGR 为 8.98%。由于中高端童装的增长速度快于大众童装,2026年中高端童装市场空间将达到884亿元,2019-2026年 CAGR 为 13.33%。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巴拉巴拉稳居第一、且市场份额占比及提升速度高于其他品牌,但中高端品牌仍占据细分差异化市场。 竞争优势:线上投入、商场资源、多品牌运营能力领先我们分析,公司优势在于: (1)公司的线上占比、增速、电商推广费均高于同业,且获客成本逐年下降; (2)公司与知名商场长期合作,SKP 占线下收入比重为 9.34%。 (3)公司针对授权品牌提交的设计方案通过率为 100%。 成长驱动:线上维持高增,开店及店效提升仍有空间我们分析,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在于: (1)线下开店:仅以2个授权品牌来看,中高端品牌单品牌开店空间在 500-600家,未来公司开店仍有翻倍空间; (2)目前公司店效在 110万元/年左右,未来随着单店面积扩大、连带率和复购率提升,仍有提升空间; (3)随着高毛利的授权品牌增速更高、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新店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品牌授权;募集资金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加盟业务风险;系统性风险
中国太保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2-27 27.90 34.06 35.16% 29.18 4.59%
35.38 26.81%
详细
投资要点: “长航行动”转型推进代理人质量提升、“芯”基本法、“芯”银保模式改善业务质量,提高营销员产能,同时太保积极发展“保险+健康”生态布局,这些措施有利于中国太保长期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增速延续逐季向好趋势,太保寿险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 75.48亿元,其新业务价值增速在第三季度单季实现由负转正,出现节点变化。 长航计划初见成效,寿险负债端出现向上拐点公司持续推进长航深化转型落地,以转型升级驱动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变 。1)2022年前三季度,太保寿险实现新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31.0%。新业务价值增速延续逐季向好趋势,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 75.48亿元,同比下降 37.8%,降幅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第三季度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由负转正,太保寿险长航行动转型改革成效逐步显现;2)公司聚焦核心人力,夯实队伍发展基础,推动队伍健康成长。太保营销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人均产能呈上升趋势。2022H1月均保险营销员 31.2万人,下降 40.57%;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 32331元,同比增长 23.5%;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 4630元,同比增长10.8%。3) 2021年以来,太保寿险不断深化与银行的合作,通过实施价值网点、价值产品、高质量队伍“三大价值”策略,同时加快建设底层支撑能力与体系,提升渠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太保寿险推出“芯”银保模式,逐渐推动银保渠道价值转型,成为业务增长驱动力。 车险、非车险共同驱动,合力推动财险发展太保财险抓住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契机,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1)车险综改对车险保费的抑制作用正在减弱,车险业务呈现回暖迹象;公司把握新能源车发展机遇,强化客户经营能力建设,客户黏度持续提升。 2022年,太保车险保费收入为 979.92亿元,同比增长 6.75%; 2)太保非车险业务品质改善,呈现高增长趋势。2022年,太保非车险保费收入为 728.32亿元,同比增长 19.7%,同时健康险、农业险、责任险等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3)太保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品质持续优化。2022H1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 97.2%,同比下降 2.1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 69.7%,同比下降 0.4个百分点,综合 费用率 27.5%,同比下降 1.7个百分点。 资产配置基于保险负债特性并穿越宏观经济周期,投资端整体表现稳健2022H1,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 76.4%,较上年末上升0.7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 20.4%,较上年末下降 0.8个百分点;集团管理资产达 27,410.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4%; 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 7,99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中国太保 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8.92、5102. 13、5630.33亿元,分别同比+3.46%、+11.92%、+10.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348、416亿元,分别同比-6.16%、+38.16%、+19.50%;BPS 分别为 25.04、25.23、27.61元;EPS 分别为 2.62、3.62、4.32元;ROE 分别为 10.49%、14.39%、15.72%;ROA 分别为 1.21%、1.44%、1.56%;以 2023年2月 22日收盘价 28.30元计,PE 分别为 10.81/7.83/6.55倍; PB 分别为 1.13/1.12/1.03倍。 中国太保 P/EV 为 0.53倍,在历史中处于低位。基于未来资本市场改善预期,以及寿险代理人深度转型,有望带动 NBV增长,我们给予太保 0.65倍的 PEV 估值,按 2022E 内含价值对应每股 EV 54.46元计算,对应太保目标价 35.40元,现价空间25%。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长端利率下行风险;疫情影响新单展业风险;政策风险;寿险转型不及预期风险。
中科曙光 计算机行业 2023-02-27 30.17 -- -- 39.12 29.67%
59.39 96.85%
详细
核心观点2022年业绩持续高增,进一步验证公司在信创服务器、AI 服务器等领域的领先优势。随着新一轮信创全面开启,以及 ChatGPT 投资热度持续提升,公司核心业务将显著受益。 2022年扣非后业绩增速达 43.36%,收入增速将持续攀升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实现营收 130.09亿元,同比增长 15.56%;归母净利润 15.15亿元,同比增长30.9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1.07亿元,同比增长 43.36%;经测算,2022Q4公司实现营收 56.23亿元,同比增长 19.43%;归母净利润 8.61亿元,同比增长 24.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34亿元,同比增长 36.65%。公司净利润维持高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毛利额增长及对海光信息等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增长。 公司自 2019年业务转型以来,收入增速持续回升,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业务转型持续深化,2023年公司收入增速将进一步攀升。 信创服务器和存储等核心产品份额提升,奠定成长基座1)信创服务器:2月 16日,中国联通公示《2022年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候选人,合计采购服务器55352台,共计 46亿元,国产 CPU 服务器金额占比达 41.4%。其中,国产服务器中标份额前三的厂商分别为,中科可控(4.63亿元)、联想(4.28亿元)、长江计算(3.83亿元)。同时,结合公开金融、运营商等服务器集采数据,我们认为全年中科曙光信创服务器增速依然乐观,且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2)分布式存储:2月 17日,中国移动公示《2022年至 2023年分布式块存储集中采购(新建部分)》集采结果,曙光、新华三、浪潮和华为四家中标,其中,曙光 8838万元、浪潮 4915万元、华为 3144万元、新华三 1696万元,曙光在容量型和高性能 2个标段中标份额均为 50%,排名第一。分布式存储具备较强技术壁垒,且毛利率显著高于服务器,公司连续三年入围中移动集采,体现出其核心技术优势。 AI 算力体系完备、资源丰富,将受益于“ChatGPT”浪潮根据公司官微报告,公司在 AI 算力领域前瞻布局,依托先进计算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细节,公司构建了完整的 AI 计算服务体系,且在国内参建、运营和管理近百家先进计算中心、智算中心、云中心等,具有行业领先规模计算资源。目前,曙光布局的“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可帮助用户完成 AI 大模型训练等复杂计算任务,并已接入全国上百座计算中心算力资源。 随着我国 ChatGPT 相关投入持续加大,公司 AI 算力业务成长有望提速。 投资建议公司在我国信创服务器、AI 算力、高性能计算、存储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将受益于信创、AI 等产业高速发展。结合公司业绩快报,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年营收 127.67/147.92/169.24亿元的预测至130.09/159.81/203.03亿元,下调 2022-2024年 EPS 1.11/1.53/2.00元的预测至 1.03/1.47/2.01元,对应2023年 2月 23日 29.09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28.12/19.79/14.4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中美关系不确定风险;2)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制造企业 IT 预算下降;3)行业竞争加剧; 4)信创进程低于预期。
海光信息 2023-02-27 51.00 -- -- 70.44 38.12%
102.00 100.00%
详细
核心观点2022年业绩持续增长,高端处理器领域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2023年,随着信创市场需求的规模化放量,以及 ChatGPT“鲶鱼效应”的持续释放,公司 CPU 和 GPU 业务增速有望超预期。 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45%,业务稳步增长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实现营收 51.25亿元,同比增长 121.83%;归母净利润 8.02亿元,同比增长145.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47亿元,同比增长 181.34%。公司始终专注于高端处理器的研发、设计,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产品升级;公司在保持高研发投入的同时,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有效提升了公司在国内高端处理器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市场地位,业务稳步增长。 行业信创市占率领先,迎来信创政策强大驱动力1)公司市场份额维持领先。2月 16日,中国联通公示《2022年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候选人,合计采购服务器 55352台,共计 46亿元,国产 CPU 服务器金额占比达 41.4%。其中,海光芯片服务器 10300台,9亿元,占比 19.5%;鲲鹏芯片服务器 12108台,10亿元,占比 21.9%。2022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 PC 服务器集采中,海光市占率同样维持领先水平。 2)信创重磅政策密集: 2月 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加大基础研究政策支持”、“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财政局发布《2023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第一批)》征求意见稿,2023年度高精尖资金第一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集成电路企业 EDA 采购奖励等,具体包括集成电路首轮流片的单个企业最高奖励 3000万元,集成电路企业 EDA 采购的单个企业最高奖励 500万元等。 ChatGPT 发挥“鲢鱼效应”,海光 DCU 前景可期GPU 是 AI 算力的“心脏”,ChatGPT 的“出圈”引来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追捧,新一轮算力“军备竞赛”开启在即,GPU 市场或迎景气提升。 海光 DCU 基于大规模并行计算微结构进行设计,不但具备强大的双精度浮点计算能力,同时在单精度、半精度、整型计算方面表现同样优异,是一款计算性能强大、能效比较高的通用协处理器。此外,海光 DCU 兼容“类 CUDA”环境,生态丰富。未来,随着 ChatGPT“鲢鱼效应”持续释放,国内 AI 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加之美国对英伟达的产品出口的限制,海光 DCU 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 2022年业绩快报,以及对目前信创和 AI 产业的发展判断,我们下调公司 2022年营收 52.39亿元的预测至 51.25亿元,维持 2023年-2024年营收预测 78.01/101.81亿元,下调 2022年 EPS 0.36元预测至0.35元,维持 2023年-2024年 EPS 预测 0.64/0.87元,对应 2023年 2月 23日 50.18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145.40/78.33/57.65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控技术 2023-02-27 91.05 -- -- 106.82 17.32%
110.20 21.03%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 2月 23日,中控技术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6.21亿元,同比增长 46.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96亿元,同比增长 36.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65亿元,同比增长 47.87%。 营收、扣非净利润均超预期,持续高增长可期。 根据公司 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6.21亿元,同比增长 46.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96亿元,同比增长 36.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 47.87%。 单季度看,22Q4实现营业总收入 23.95亿元,同比增长 49.95%;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 28.72%;22Q4实现扣非净利润 2.99亿元,同比增长 40.18%。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在石化、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继续维持并扩大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公司在冶金、食品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的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营收及利润均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管理变革持续推进,变革成效不断显现,费用率改善明显。 我们认为,22Q4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公司营业总收入、扣非净利润表现均超预期。随着公司营收体量的增加,公司抗风险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高增长可期。 服务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 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度,公司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提出“1·3·5客户价值创新模式”,深入推进实施 5S 线下门店+S2B 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新一代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以及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技术创新能力和速度不断提升,产品及解决方案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 我们认为,公司坚持服务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其中 5S 线下门店+S2B 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紧扣工业企业痛点,有利于做大营收规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新一代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i-OMC)以及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引领行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有望紧扣客户需求,拓展更多领域。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我们上调公司 22-24年营收预测 64.24/87.05/116.53亿元,至 22-24年营收预测66.21/89.60/119.82亿元;上调 22-24年每股收益(EPS)1.60/2.16/2.88元的预测,至 22-24年分别为1.61/2.17/2.90元,对应 2023年 2月 23日 88.19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54.8/40.7/30.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水平下降,核心技术突破进程低于预期,公司核心人才团队流失风险,未经审计财报与最终财报可能存在差异。
润和软件 计算机行业 2023-02-22 24.70 -- -- 25.60 3.64%
31.54 27.69%
详细
核心观点: 2020年以来公司大力度投入开源鸿蒙、开源欧拉等创新业务,并于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预计随着行业信创全面展开,公司创新业务增长有望超预期。 公司概览:IT 服务领先企业,创新业务加速公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主要聚焦“金融科技”、“智能物联”和“智慧能源”三大领域,形成行业核心技术、高质量交付等竞争壁垒。2020年以来,公司以“高增长、高毛利、高附加值”为标准,向OpenHarmony、openEuler、双碳智慧园区等创新业务转型,并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OpenHarmony 业务:迎国产化和物联网大浪潮OpenHarmony 是一个开源项目,主要基于华为捐献的鸿蒙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力。2021年,公司基于 OpenHarmony 推出国内首款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HiHopeOS,并持续推出商业发行版,重点面向金融、电力等优势行业。目前,HiHopeOS 金融发行版软件是国内首款既获得银联认证又通过金融信创验证的行业“双认证”的金融数字化服务终端操作系统,未来随着金融、电力等行业数字终端的国产化和智能化发展,公司开源鸿蒙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OpenEuler 业务:将受益于行业信创全面提速openEuler 是一个开源项目,2019年由华为发起成立。欧拉生态繁荣生长,主流计算架构 100%覆盖,主流应用场景100%支持。2022年,在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新增市场中,欧拉的市场份额达到 25%,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公司是 openEuler 社区重要的贡献者,全面参与 openEuler 项目的重大决策及 openEuler 开源项目例行运作和管理。2021年,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基于 openEuler 的国产操作系统发行版 HopeStage。HopeStage 已经在金融保险、能源电力、智能交通等领域实现落地,随着行业信创全面展开,HopeStage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投资建议公司长期深耕金融、电力等领域,形成领先竞争优势,并在 OpenHarmony、openEuler、双碳智慧园区等创新业务持续加大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分享信创产业发展红利。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31.2/39.0/49.7亿元,EPS 分别为 0.24/0.38/0.74元,2023年 2月 17日收盘价 23.87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1.20/62.81/32.3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美迪西 2023-02-22 189.02 -- -- 200.97 6.32%
200.97 6.3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快报: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2 亿元,同比增长45.85%、实现归母净利润3.63 亿元,同比增长28.60%、实现扣非净利润3.33 亿元,同比增长22.78%。 分析判断:Q4 业绩受疫情放开推迟项目执行和交付等影响,新签订单高增长继续给予23 年业绩确定性公司2022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2 亿元,同比增长45.85%,其中22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2 亿元,同比增长21.31%,我们判断22Q4 业绩增长放缓主要受到国内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公司员工、客户及供应商均出现一定时期的集中感染,对公司项目的实施和交付均造成影响。另外公司22 年实现扣非净利润3.33 亿元,同比增长22.78%,其中22Q4 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0.70 亿元,同比下降26.46%,我们判断22Q4 利润端主要受到疫情管控等相关费用、以及技术平台、人才队伍以及新产能建设等费用影响。公司2022 年全年新签订单34.58 亿元,同比增长41.01%,叠加公司持续强化PROTAC/LYTAC/LNP/小核酸等技术平台能力建设,我们判断2023 年业绩将有望延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临床前一体化标的,展望未来5~10 年,将持续深耕药物发现+CMC+临床前研究业务,持续受益于国内市场的高景气度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与CMC 业务的持续落地,有望成为立足中国展望全球的临床前CRO 龙头之一。考虑到疫情对订单执行和费用端的影响,调整前期盈利预测,即2022-2024 年营收从18.50/27.93/40.23 亿元调整为17.02/24.95/34.80亿元,EPS 从5.06/8.08/11.78 元调整为4.17/6.49/9.33 元,对应2023 年02 月20 日189.12 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45.37/29.13/20.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订单需求低于预期、募投项目投产低于预期、核心技术骨干及管理层流失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
小熊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2-21 67.86 -- -- 76.99 13.45%
91.24 34.45%
详细
事件概述2月 16日,公司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预计 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1.15亿元,同比+14.12%,对应 Q4为 14.17亿元,同比 +14.11%。预计 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72亿元,同比+31.21%,对应 Q4为 1.31亿元,同比+39.15%。预计 22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1亿元,同比+36.05%,对应 Q4为 1.13亿元,同比+27.57%。 分析判断收入端:大促靓丽,双十一全渠道 GMV 增速 40%。精品化战略成效显现,根据魔镜数据,Q4公司天猫渠道厨房电器均价同比+24%,带动销额同比提升 38%。做强传统品类,做大新兴品类。以核心单品电饭煲、养生壶为例,根据奥维数据,公司线上 Q4销额同比分别+65%,+18%,其中电饭煲均价同比+14%。 盈利端:Q4归母净利率 9.27%,同比+1.67pct,主要系规模上升、优化产品结构及原材料价格周期性回落等因素共同影响所致。环比下滑 1.56pct,我们认为主要系 Q4销售旺季,大促期间和李佳琦合作,营销推广加大。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推进精品转型,品牌升级定位“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做强传统品类,做大新兴品类,在整体厨房小电承压大背景下表现显著优于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公司规模扩张叠加原材料回落,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 22-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41.15/48.01/5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17%/14%。对应 22-24年净利润分别为3.71/4.39/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19%/16%,相应 EPS分别为 2.38/2.82/3.28元,以 23年 2月 16日收盘价 66.95元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28.17/23.77/20.4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后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普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2-17 21.01 -- -- 25.50 21.37%
25.50 21.37%
详细
网络通信“国家队”,中电网通唯一上市平台普天科技前身是广州中国电科 7所下属的杰赛科技,2017年完成资产重组,将电科集团 54所下属的远东通信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2017年中电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电网通)成立,整体托管五个电科集团通信类研究所(7所、34所、39所、50所和 54所)及所属企业。2018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电网通,公司是其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平台。 2021年 6月,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2022年 6月,公司由杰赛科技更名为普天科技。目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公网通信、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其中专网通信和智能制造(特种 PCB、晶振)业务是主要盈利点。公司发布 22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 30%-70%。 54所是卫星通信“排头兵”,是行业人才的摇篮根据中电科 54所官网,54所是电子信息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宽、综合性最强的骨干研究所,21年升格为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54所在急需的卫星通信低成本相控阵天线、新型高集成基带芯片、地面核心网产品和运控管理系统等领域快速发展。根据《石家庄日报》2022年 7月报道,54所将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生产线测试线建设,将紧抓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布局芯片、终端、天线等系列产业。 作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骨干单位,特别是基于原有的在卫星通信(特种通信全通信骨干网、民用卫星通信如天通一号的地面运控和终端,研制第一个星基组网的低轨通信卫星)和基础器件(射频器件、传感器等)的“国家队”优势,中国电科特别是 54所为主的中电网通在卫星互联网建设运营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受益。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星网集团)现任董事长张冬辰曾任 54所所长。 6G 将是卫星时代,中电网通是卫星通信骨干龙头工信部今年 2月 6日发布《关于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若干改革举措的通告》指出,对卫星互联网设备、功能虚拟化设备纳入现行进网许可管理。工信部表示,卫星互联网是继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新兴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全球信息通信网络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通信网络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天地一体、融通发展的立体化通信网络。 根据河北新闻网 2022年 10月报道,2025年我国有望建成全球覆盖的网络,到那时,我们国家就从现在的地面 5G 向 B5G和 6G 迈进了一大步。6G 通信网络将实现“高速泛在、天地一 体、算网融合”,提供“手机直连 网络到家”的卫星网络服务。 《让卫星通信实现“中国创造”——记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孙晨华》一文中披露:卫星互联网项目前身是国家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该项目由中国电科牵头负责。 中电网通资产优质,公司为其唯一上市平台有望承载重大使命54所为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做出了众多突破性贡献。54所提出了我国第一套 MF-TDMA 及 MF-TDMA/FDMA 融合卫星通信体制,完成了自主可控系统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研制了我国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应用运控系统;研制并创建了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运控体系,突破星载大口径多波束天线的高精度标校等关键技术,为系统面向 30万用户提供运营级服务奠定基础。 54所作为卫星的民用应用系统总体,研发了国内商用卫星第一个多模基带和多模芯片,发布了“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基带和射频芯片。中国电科为实践二十号卫星通信转发器配备了目前中国通信卫星使用的最大功率和最高频率的毫米波微波器件——Ka 波段 100W空间行波管和 Q波段空间行波管,可有效提升卫星传输信息的速度,大幅降低误码率。54所在卫星间交互移动通信系统也处于领跑地位。 我们认为,卫星通信的本质仍然是通信,关键是实现通信功能,卫星发挥类似于地面通信的铁塔和基站的作用。中电网通在卫星通信、卫星测控和地面运营控制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覆盖能力,将在低轨卫星通信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 2017年即注入了 54所下属优质资产远东通信等多家公司。作为中电网通唯一上市平台,预计公司未来将继续承载重大使命。 投资建议6G 通信网络将实现“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算网融合”,卫星互联网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控股股东中电网通作为电科集团通信产业发展平台,是卫星通信业务的“国家队”。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内生+外延式发展实现较快增 速 。 我 们 预 计 2022-2024年 分 别 实 现 营 业 收 入69.43/74.29/83.59亿元,同比增长 6.0/7.0/12.5%,归母净利润 2.40/4.25/6.60亿元,同比增长 69.6%/77.2%/55.2%,EPS 为 0.35/0.62/0.97元,对应 2023年 2月 14日 20.45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58/33/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风险;集团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泰恩康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3-02-16 42.00 -- -- 39.92 -4.95%
39.92 -4.9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亿元收购南京百家汇持有的江苏博创园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博创园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博创园产品聚焦皮肤病,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博创园创新药管线主要包括皮肤疾病(包括免疫性、炎症性和感染性皮肤疾病等)和非皮肤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等),具有全球创新性和领先性;其中CKBA治疗CD8+T细胞介导的银屑病、白癜风等自免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目前CKBA软膏正在进行银屑病2a期临床,拟增加白癜风适应症临床研究。通过本次交易,泰恩康将可能在未来增加CKBA相关药品新品种;本次交易有利于丰富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扩大产品覆盖领域,将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期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7/10.12/12.83亿元;预期2022-2024年EPS分别为0.78/1.26/1.77元,对应2023年2月14号42.33元/股股价,2022-2024年PE分别为54/34/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放量不及预期风险、代理产品供货不足风险、业绩预告数据与最终年报可能存在差异风险、交易未能成功实施风险
道森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2-16 33.77 -- -- 33.22 -1.63%
33.22 -1.63%
详细
[传Ta统bl油e_气S业um务ma持r续y]收缩,收购洪田加快战略转型1)油气设备传统业务逐渐剥离,锂电铜箔设备业务加速布局。公司主营产品为井口装置、控制系统、阀门产品等,近年受国际贸易端和疫情综合影响,油气专用设备业务承压,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权。2)收购洪田股份51%股份,进军电解铜箔赛道。洪田科技成立于2012年,布局全球市场。自2018年保持较高盈利能力,2020年毛利率高达42.3%,营收增幅达69%。道森股份控股洪田科技后,第三季度实现并表,前三季度营收达14.6亿元,同比增长94.12%,实现净利润6322.3万元,同比增长224.96%,再造盈利模式。3)诺德科技新进道森前十大股东,签单加深合作展现新能源设备扩产前景。2022年道森出让5%股权,诺德股份以1040万股一举跃进前十大股东。并展开“研发+供应”双重合作,签订10.6亿元设备采购协议,实现锂电铜箔扩产提速。 铜箔厂商产能持续提升,复合铜箔将成新增长点。1)电解铜箔产能稳增,超薄化趋势显著。电解铜箔为国内主流制备方式,2021年国内实现新增产能约11.6万吨,锂电铜箔产能达31.6万吨,同增37.99%,占比提升至43.8%。电解铜箔市场集中度低,未来竞争将更剧烈。同时超薄化铜箔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各铜箔厂商正加快对4.5μm极薄铜箔的产业化布局。整体来讲,电解铜箔设备需求预计维持较高水平,我们预计电解铜箔设备及阳极板整体市场规模约百亿元。2)复合铜箔异军突起,优势显著。复合集流体具有成本低、低电位不易氧化等特点,已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新选择。制备工艺主要有两步法和三步法,目前三步法仍为实际应用。同时,复合铜箔对电池能力密度提升有重要作用,成本远低于电解铜箔且下降空间大,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内短路。3)中下游厂商复合铜箔加速拓展,产业化元年即将来临。 设备端进口依赖度高,亟待实现国产化。中下游企业如重庆金额米、诺德股份等加快布局。4)复合铜箔百亿蓝海市场将开启,2025年设备需求预计达143亿元。其中,PVD设备为69亿元,水电镀设备为74亿元。 洪田科技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电解铜箔产能扩张并拉开复合铜箔布局序幕。1)电解铜箔供需紧张且受国外厂商限制,洪田科技为国内铜箔设备龙头。尤其是核心设备阴极辊,2021年全球高于70%的阴极辊均来自于外国厂商,设备单价高且受疫情影响订单进度慢,国产替代发展空间大。洪田科技深耕行业十余年,是国内少有的整线设备提供商。2)技术源于日本并实现自主创新,较国内外企业均优势突出。阴极辊采用冷旋压技术,表明刻度均匀。与国内阴极辊厂商相比铜箔生产规格达3.5μm,晶粒度等级高。3)产品获头部客户认可,产能持续扩张。公司市占率超30%,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手订单排满2023年产能。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5亿元、31.62亿元和45.2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2.48亿元和3.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元、1.19元和901元.,对应2023年2月14日33.31元/股收盘价,22-24年PE分别为64、28和18倍。考虑到公司业务具备较大发展空间,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盛弘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2-15 73.80 -- -- 76.66 3.88%
76.66 3.88%
详细
电力电子技术同源,聚焦充电桩与储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核心电力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运用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作为核心技术,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工业配套电源、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等。其中,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与工业配套电源业务毛利占比近几年均维持在80%以上。预计公司未来将会聚焦充电桩和储能领域,新能源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内外双轮驱动,受益储能行业高增2012年公司进军储能市场,目前产品主要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气集成、光储一体机等。工商业储能方面,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在2018年开拓美国首个私人光储项目;电网侧储能方面,公司参与国网+南网储能电站项目,海外参与美国PJM调频。据WoodMackenzie预测,2031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达到累计500GW,美国和中国将占总量的75%。其中电网级储能将占据中美市场较大份额,欧洲电网级储能比例提升明显,公司有望受益海外储能规模的高速发展。据CNESA数据,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公司在储能逆变器提供商的装机规模排名中位列第六。随着公司惠州和苏州未来产能释放,公司市场地位有望巩固。 充电设备一站式定制化服务商,开拓海外空间广阔公司于2011年进入充电桩市场,是国内最早布局充电桩赛道的企业之一。公司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直流桩和交流桩、一体式和分体式等多种产品类型,同时为充电场站运营商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2026年底我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70亿元,2021-2026年复合年均增速将达47%。此外,据EY和Eurelectric联合报告估计,欧洲203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增长到1.3亿辆,对应共需要安装5600万个家用充电桩和900万个公共充电桩。公司覆盖国网、南网、云快充、小桔充电等主要运营商客户,多项充电桩产品已获得欧盟等认证并已导入海外市场,有望充分受益国内和欧洲充电桩市场的广阔空间。 电源开拓新增量,电池检测受益下游高增公司工业配套电源产品主要包括有源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激光发生器电源、单晶硅炉加热电源等。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生产低压电能质量产品的企业之一。此外,公司激光器电源产品已向创鑫激光、武汉锐科等国内优质企业供货,单晶炉加热电源也已通过多个大客户样机验证,并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公司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产品主要涵盖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系列设备,产品基本覆盖产线和实验室所有型号,满足乘用车、储能等多领域要求。目前公司已为CATL、亿纬锂能、ATL、比亚迪、小鹏汽车等重要客户供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48亿元、23.64亿元、32.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3.01亿元、4.05亿元,EPS分别为1.05元、1.47元、1.97元,对应PE为63X、45X、34X(以2023年2月10日收盘价66.22元计算)。参考可比公司国内和海外储能领域的阳光电源、充电桩与储能领域的科陆电子、电能质量与储能领域的上能电气,考虑行业增长带来的公司业绩增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储能行业发展不达预期;应收账款回款不达预期;募投项目实施不达预期;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风险等。
崔琰 5
长安汽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14 13.60 -- -- 13.96 2.65%
13.96 2.6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3年 1月产销快报。1月公司汽车批发销量为17.2万辆,同比-38.0%,环比-32.8%重庆长安 1月批发销量为 9.1万辆,同比-25.1%,环比-31.2%; 合肥长安 1月批发销量为 1.9万辆,同比-42.3%,环比-25.3%; 长安福特 1月批发销量为 1.5万辆,同比-39.5%,环比-21.3%; 长安马自达 1月批发销量为 0.4万辆,同比-79.8%,环比-36.8%。 分析判断: 整体销量稳定 自主表现亮眼1月正常扰动,销大于产需求旺盛。受 1月政策退坡及春节假期影响,行业整体销量下滑。据乘联会统计,1月乘用车批发146.0万辆,同比-33.4%,环比-35.3%。公司 1月批发 17.2万辆,同比-38.0%,环比-32.8%,环比好于行业整体。此前公司生产受疫情等影响较大,我们判断公司目前库存处于较低水平,面对旺盛需求,预计 2月起生产提速,驱动销量上行。 自主强产品矩阵,新款加速电气化转型。1月公司自主乘用车批发 12.5万辆,同比-21.4%,环比-27.7%,其中 Lumin 销量 1.1万辆,CS75销量 1.7万辆,UNI-V 销量 1.4万辆,欧尚销量 2.1万辆。长安逸达即将上市,定位 A 级家轿,设计延续了长安一贯的高标准,预计将驱动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经典产品需求稳健,新品胜率大幅提升:UNI-V、Lumin、SL03、欧尚 Z6等均快速上量,跃升至细分市场前列。 合资小幅承压,有望逐步电气化转型。1月长安福特/马自达批发销量分别为 1.5万辆/0.4万辆,同比-39.5%/-79.8%,环比-21.3%/-36.8%。我们判断福特有望加速电气化转型,带来需求的提振。马自达新款 CX-50预计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发动机集成智能变缸技术,深度优化油耗表现,预计将嵌入补充产品结构、有效提升公司产品力。 新能源交付稳健 深蓝 S7即将亮相深蓝 SL03交付稳健,S7上市在即。深蓝 SL031月交付 6137台,环比-47.3%,受春节及国补政策退坡影响销量有所下降, 我们判断 2月有望快速恢复。此外,深蓝首款 SUV 深蓝 S7定位中 型 SUV,我们预计年中上市,有望贡献新能源增量。 阿维塔 11快速上量,新款 E12即将亮相。阿维塔 11快速上量,截至 2月 5日交付超 2000台,将与年内计划发布的阿维塔 E12双车并行,冲击 2023年度 10万的销量目标。 出口短期承压 看好新能源向上海外市场承压,增量空间广阔。1月公司自主品牌出口销量1.8万辆,同比-24.8%。长期来看,我们判断公司海外销量将在 2月后回升增长:优质产品的上新有望提升公司品牌力,加速公司新能源转型,打开海外市场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凭借“产品+价格+定位”构筑整车核心竞争力,构建了强势的自主产品矩阵,新品导入加速销量上行。自主插混+深蓝+阿维塔三箭齐发,加速向高端电动智能转型。自主盈利具备较强弹性,我们看好公司在全新产品周期下迎来盈利的快速释放,叠加高端电动化转型带来估值的重塑。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收入为 1,214/1,481/1,79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80.5/104.8/130.5亿元,对应 EPS 为 0.81/1.06/1.31元,对应 2023年 2月 10日 13.67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17/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主品牌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交付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长安新能源股权收购未完成,存在不确定性等。
崔琰 5
上汽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2-14 14.82 -- -- 15.42 4.05%
15.42 4.05%
详细
事件概述北京时间2 月10 日,智己汽车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纯电中大型五座SUV-LS7。车身尺寸为5,049/2,002/1,731mm,轴距为3,060mm。LS7 将根据智能化配置和驱动力的不同分为六个版本,价格区间30.98-45.98 万。同时智己LS7 开启大定,预计于3 月交付用户。 分析判断: LS7 正式上市 开创SUV3.0 时代1)极致安全:独创黑科技打造最好的驾驶视野,拥有纵向106 度IMAX 级驾驶视野和国内最大的可视面积,使司乘获得更好的掌控感和安全感。eTAC 边缘扭矩控制技术可实现毫秒级别的防滑控制响应,响应速度3 倍于TCS。车身采用潜艇级钢材、硬顶笼式架构和PRB 电池包,车身扭转刚度可达36,000Nm/deg。配有前四活塞固定式制动卡钳及整合式Onebox制动系统,打造极致安全。 2)灵活场景:定位超级大五座SUV,右舱独家搭载SUV史上最长的电动滑轨1,955mm 电动滑轨,可完全连通副驾驶前后座椅,空间布局灵活可变,场景多元。首搭“零重力浮感座椅”,拥有121°的躺姿夹角,平均压力值仅为0.27N/cm2,实现轻松舒适的旅程。 3) 极致驾乘: 配备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扭距725Nm, 零百加速仅4.5 秒,CLTC 续航达660km。采用100kWh 中高镍单晶高压高能电池,具备26 分钟400 公里超快补能。EVD 矢量四驱技术实现两驱/四驱切换仅需300ms,兼顾不同模式下的动力和效率。同时新车采用新一代专利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大幅提升不同路况下的驾驶体验。 4)硬件堆料领先,座舱差异化明显:智能驾驶:配备双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 超高算力智驾芯片,跨域融合智能感知硬件与软件算法,带来更加安全、舒享的驾驶体验;智能座舱:采用最新智能创新交互IM OS 2.0 软件,配备高通8155智舱芯片。AMOLED 2K 极清交互屏和24 扬声器系统带来极致的娱乐体验。 智己+飞凡 新能源高端化加速智己LS7 震撼发布,引领高端化升级。智己LS7 成功发布,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盲订订单已破万台。LS7 延续了智己的高端化设计,我们判断智己有望形成较强的产品势能,高端化市场加速抢占份额。 飞凡R7 车电分离最低价下探至20 万元以内。今年2 月2 日起,飞凡R7 发布新年焕新价,车电分离模式价格调整至19.59万起,购置门槛进一步下探,有望提升整体需求。 海外表现亮眼 新能源提速在即海外销量表现稳健,欧洲市场出口领先。2023 年1 月公司海外销量达7.6 万辆,同比+17.1%,保持良好态势。MG4 Electric 在欧洲交付近5,000 辆。我们预计公司新能源相对欧洲主流竞品在产品力方面优势明显,出海销量有望稳步向上。 新能源短期透支,2 月提速在即。2023 年1 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2 万辆,同比-55.4%,环比-57.9%。受新能源政策到期影响,新能源透支效应明显。产品力持续驱动下,我们判断2 月起环比快速恢复。 投资建议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自主成长愈发清晰。 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7,973/9,050/10,09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5/231/298 亿元。对应EPS 为1.50/1.98/2.55 元,对应2023 年2 月10 日14.83 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10/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7/29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