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7/2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2-29 283.00 -- -- 318.80 12.65%
318.80 12.65%
详细
事件描述12月 26日,山西汾酒召开主题为“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汾酒高质量发展”的 2022全球经销商大会。 产品结构向上拉动,长江以南市场快速发展分产品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青花系列营收 90.32亿元(同比增长55.79%)、巴拿马系列营收 33.52亿元(同比增长 28.36%)、老白汾系列 24.69亿元(同比增长 28.85%)、玻汾系列 46.08亿元(同比微增2.70%)。公司产品势能稳固拉升,青花系列延续高增长态势,腰部产品全面强化优势,玻汾系列持续巩固大众需求基础。从区域上来看,全国可控终端数量突破了 112万家,长江以南核心市场稳步突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 25.72亿元,同比增长 44.57%,逐步构建汾酒增长新引擎。经销商方面,全球经销商数量已达 2864家,新增 1024家; 专卖店数量达 994家,新增 18家,其中经销商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客户质量不断提升。 稳中求进,围绕“13348”开展汾酒营销工作产品方面,公司未来全面开展全方位产品矩阵打造行动。一是以青花 20为发展的基准线,向上提升青花 30、青花 40产品的档次和规模,推动青花汾酒全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重大突破。二是以波汾为发展的基准线,扩大清香消费群体,从而拉动老白汾腰部产品的全面发展。 品牌方面,始终坚持青花汾酒战略长期不动摇。在之前良好市场氛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做实青花汾酒的营销工作,做大青花汾酒的销售规模,做好青花汾酒的群体培养,真正实现青花汾酒最大范围内的市场突破。 公司充分认清当前现状,在明确“两大困境”与“五大问题”的客观发展形势下,要求围绕“13348”汾酒营销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紧扣三大任务,推进三大行动,完善四个体系,做到八个坚持,全方位推动汾酒营销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在提出汾酒复兴“123”总纲领和第一阶段八大纲领下,实现对品牌价值的快速提升、国际化战略的转型调整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完善。 投资建议公司客观看待发展利弊、积极坚持产品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看好汾酒全国化、高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预测公司 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增速为 28.0%/25.3%/22.4%,归母净利润增速为41.3%/32.1%/28.0%,对应 EPS 预测为 6.15/8.13/10.40元,对应 PE 分别 46/35/2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 (2)全国化、高端化进程不及预期; (3)青花系列增长不及预期。
高测股份 2022-12-29 76.98 -- -- 84.88 10.26%
84.88 10.26%
详细
事件概况高测股份于12月26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到8.2亿元,同比增长340.09%到374.83%。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1亿元到7.7亿元,同比增长309.82%到344.45%。四季度单季度利润为3.32亿元到3.92亿元,同比增长442.56%到540.65%,环比增长73.58%到104.96%。 光伏装机量高增,线切设备订单持续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及创新业务设备实现收入约9.42亿,截至2022年9月30日含光伏及创新业务设备在手订单约16.14亿,较2021年末的8.90亿在手到订单增加约7.24亿。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2022年四季度,公司与高景签订了约3.6亿的设备订单,同时公司也与晶科、中环艾能等客户签订了设备订单。 金刚线出货量持续超预期,毛利率高增根据公司2022年12月16日公众号文章,2022年金刚线出货量突破3,000万公里,单季度出货量首次突破1,000万公里。公司通过工艺优化、“一机十二线”技改等推进金刚线产能扩张,随着壶关一期2023年的扩产,2023年末公司产能预计将超8,000万公里。公司持续推进细线化,36um规格金刚线批量销售,34um规格金刚线实现规模量产,研发储备和试制更细线径金刚线。公司通过技术降本及成本管控,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金刚线毛利率达到43.44%,较2021年的36.52%有大幅提升。 光伏切片代工业务产能持续扩张,量增逻辑持续演绎公司切片代工产能不断爬坡,公司达产、在建和待建切片产能共计52GW,2022年末产能可达21GW。根据公司12月14日公众号文章,11月单月公司硅片月产突破2亿片,2022年累计产量超12亿片,量增逻辑持续演绎。公司已经与通威股份、美科股份、京运通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切片合作关系,"设备+耗材+工艺"的全面积累,带来了切片业务的稳定发展保障,光伏行业高景气下切片代工业务需求旺盛。 规模效应显现,利润率持续上升,创新业务持续开拓公司整体业绩保持高增,通过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的凸显,毛利率和净利率处在持续爬坡通道中。公司单三季度毛利率41.55%,环比提高2.15pct;净利率22.36%,环比提高4.38pct;期间费用率10.02%,环比下降0.01pct。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望随着销售规模增长及持续降本增效而提高。公司持续推进金刚线切割设备及耗材在半导体硅材料、蓝宝石材料、磁性材料、碳化硅等创新业务领域的拓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82/58.18/78.03亿元(前值32.23/52.34/7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7/10.97/14.48亿元(前值6.12/8.69/11.53亿元),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103%,以当前总股本2.28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3.50/4.81/6.35元。公司当前股价对2022-2024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21/15/12倍,考虑到公司切割设备及耗材的市占率高,且公司切片代工及创新业务带来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后续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2)硅片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3)技术迭代带来的创新风险;4)新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5)测算市场空间的误差风险;6)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充分反映公司最新状况的风险。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2-12-26 12.36 -- -- 13.65 10.44%
16.43 32.93%
详细
事件描述12 月19 日晚,宝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拟利用自筹资金通过公开网络竞价的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40%股权、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9%股权。最终竞得价格为约17 亿元。 强化上游资源控制力,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本次收购后,宝丰能源将持有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40%股权。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拥有红一煤矿和红二煤矿。根据大股东昊华能源2021 年报显示,红一煤矿和红二煤矿资源储量分别为4.64 亿吨和3.45亿吨。根据2021 年国家能源局《关于宁夏红墩子煤业有限公司项目核准的批复》红一煤矿和红二煤矿项目产能分别为240 万吨/年,合计480万吨/年。 从地理位置而言,红一煤矿和红二煤矿与公司现有的红四煤矿毗邻,同属于一个矿区即宁夏红墩子矿区,红墩子矿区距离公司宁东生产基地仅20 余公里,所生产的煤炭品种主要为焦煤,经洗选加工后的精煤可用作炼焦配煤,副产的中煤、煤泥可作为动力用煤。对于宝丰能源而言,公司自产煤炭的供应比例进一步提高,保障公司主要产品所需原料煤的稳定供应。 根据公司公告,红一煤矿于2022 年9 月投入联合试运转,配套的选煤厂也已投入运行;红二煤矿已进入建设后期,根据昊华能源2022 年半年度报告披露,该煤矿将于2023 年投产。红一和红二煤矿产能完全释放后将进一步为公司现有及未来规划项目提供稳定和低价的原料来源。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的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领先全行业,盈利情况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同时不断压缩成本,成为行业内标杆企业。内蒙古项目一期落地将显著增加公司竞争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由于内蒙古项目建设期仅18 个月,我们提高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30、102.33、133.88 亿元,同比增速为2.3%、41.5%、30.8%。对应 PE 分别为13.02、9.20、7.0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新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 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3) 宏观经济下行。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23 33.97 -- -- 38.56 13.51%
46.34 36.41%
详细
公司公告12月 10日,公司发布 分拆子公司海康机器人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预案修订稿。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 12月 20日,公司子公司萤石网络公布首次 IPO 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中签结果。此前,萤石网络于 11月 23日 IPO 上市发行已获证监会注册。 点评展望明年,经济复苏预期强烈,内需有望实现一定程度恢复。“新十条”出台后,各地防疫政策在 12月出现动态优化。12月 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规划强调强化内需消费、发挥投资作用、提高供给质量等目标,在此目标下,B 端与 C 端消费有望实现一定程度复苏流动;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民生、信息等)加强建设则有望推动政府端项目恢复;完善技术、数据要素配置加快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机遇提升。 疫后复苏逻辑加强,G 端与 B 端业务恢复可期。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变化+7.36%与-19.38%,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系疫情影响,导致国内部分项目落地延迟与部分行业应用需求缩紧。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42.35%与 15.70%,利润率略微下滑的主要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下游低端产品在今年比例增长等。海康作为头部数字化公司,业务下游布局广泛,主营业务中 PBG/EBG/SMBG 在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8.72%/18.33%/16.87%(22年上半年数据)。疫后复苏预期下,公司 To G端业务与 To B 端业务恢复可期: (1)G 端业务与政府支出紧密相关,22Q3安防行业景气指数为 142,环比 Q2上升 12pct,同比去年仍下降 27pct,展望明年,安防景气有望进一步复苏,政府项目也由单纯公安治理逐渐过渡至视频网联管理。 (2)B 端项目覆盖能源、地产、金融、教育、工商业等大板块,能源景气背景下,今年能源冶金等板块表现出色,展望明年,工商业、教育等板块有望在政策动态变化后逐步复苏。 公司业绩韧性强劲,数字化领先优势明显,创新业务逐步完成上市。即便在今年国内经济环境充满挑战,海外地缘政治因素不确定的背景下,公司仍然通过调整下游需求订单与上游供应链管理,灵活控制费用支出,实现较为稳定的收入增长,表现出了强有力的业绩韧性。作为头部智能物联网公司,公司积累的感知数据丰富、底层平台基础扎实、可复用组件数量庞大,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先优势明显。基于此基础下,公司于主业端扩展海外业务,加快在发展中国家的布局;在新产品端孵化出诸多 创新业务,目前创新子公司萤石网络上市在即,海康机器人也已提交上市预案,计划在明年完成分拆上市进程。 萤石网络看点:智能家居+云平台双业务驱动,一体化 AIoT 能力出色萤石网络为海康首家独立分拆公司,涵盖“智能家居+云平台服务”双主业,客户包括 C 端(智能家居业务,21年收入占比 87%)与 B 端(云平台业务,21年收入占比 13%),业务发展扎实稳健,2018~2021年收入复合增速高于 40%。 (1)在 C 端业务侧,公司已经搭建完成“萤石”品牌智能家居产品家族,包括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宠物看护等产品,截至 21年,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份额已至18%,智能门锁等产品销量领先。此外,公司在实现硬件产品的一次性收入后,利用萤石物联网云平台或算法商店,实现可持续的技术增值服务收入,2018~2021年复合增速高达 48%。 (2)在 B 端业务侧,公司在第三方设备基础上,利用物联云平台能力,提供 PaaS 层的开放平台服务,通过设备接入、运维支撑,及销售 API、SDK、SaaS 组件实现服务收入。 2018~2021年,软件开放平台实现了 97%的复合增长速度。 此次分拆有助于母公司与子公司更好厘清各自优势,进一步打造“萤石”独立品牌,发挥其硬件端与平台端的特色,利用二级市场提高投融资灵活度。萤石业务最早孵化自海康内部,沿袭了海康极强的硬件产品能力与 AI 平台技术能力,萤石通过自主研发的云平台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业内少有的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的 AIoT 企业。未来,公司也将进一步强化渠道、品牌、平台能力,发挥视觉与 AI 能力特长。 海康机器人看点: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提供商海康机器人是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和算法软件平台提供商。与萤石网络股权结构相同,截至上市前,海康机器人由海康威视持有 60%的股权,员工持股平台阡陌青荷持有 40%的股权。 (1)机器视觉业务端,技术产品已从 2D 视觉拓展至 3D 视觉,现形成三大产品线——2D 视觉产品线、智能 ID 产品线、3D 视觉产品线,并以 VM 算法软件平台为核心孵化视觉应用生态,面向碎片化工业场景开发应用。 (2)移动机器人业务端,已形成四大类机器人产品线——潜伏、移载、叉式、料箱和两大软件平台——机器人调度系统 RCS、智能仓储系统 iWMS。海康机器人基于母公司的硬件与数据能力,深耕出独具自身特色的算法服务、人机交互、数据融合等领域,实现多行业全场景覆盖。 2019-2021年,海康机器人净利润分别为 0.45/0.65/4.82亿元,快速的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突出的技术、客户、品牌优势。海康机器人具备视觉定位导航、激光 SLAM 定位导航、障碍物感知识别、视觉成像技术、复杂数据处理、算法优化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深耕多年布局 3C 电子、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客户的优势,受到了多行业多客户的认可;成为本土领先的机器视觉与 AGV 机器人供应商。 另一方面,机器视觉与 AGV 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据 M&M数据预测,至 2025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超 1200亿元;据 GGII 预测,至 2025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 469亿元;据 GGII 预测,至2025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 766亿元,复合增长率近 40%。 本次分拆响应国家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海康机器人上市后有望获取二级市场融资,保障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业务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经营与创新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定位明确,具备前瞻性的智能感知、A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积累,在全球化业务危中有机、国内高质量发展大方向确立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明朗。我们认为 22年公司业绩仍将呈现一定韧性,23年业务复苏与创新业务成长可期,长期基本面优势明确。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38.52、186.73、222.20亿元,对应市盈率为 22.54、16.72、14.0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产生影响,技术推进不及预期。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2-21 121.00 -- -- 137.20 13.39%
152.00 25.62%
详细
光伏激光设备领军企业公司在微纳级激光精密加工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内首次将激光技术导入光伏太阳能电池路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 PERC、MWT、TOPCon、IBC、HJT 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2016-2021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74.82%和66.0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10.53亿元(+12.65%),归母净利润 3.2亿元(+19.52%)。 广泛布局各新型电池路线PERC:公司是首次将激光技术设备量产化应用于 PERC 电池工艺的企业,PERC 激光消融和 SE 激光掺杂两道设备单 GW 价值 1000多万,获得全球 PERC 激光设备 80%以上的市场份额。 TOPCon:截至 2022Q3,公司一次掺杂方案在 5-6家客户处验证,稳定在 0.2pct-0.3pct 效率提升,预计年底前会实现量产订单。 HJT:公司的激光修复设备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HJT 电池的 LIA 过程,提升电池转换效率,该技术已于 2020年 11月底获得欧洲客户量产订单。 IBC:大尺寸无损消融技术可应用于 IBC 背面钝化层开膜上,可以实现背面 P\N 钝化膜层的精准消融,简化工艺流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已经取得近 40GW 订单。 钙钛矿:激光可在大幅面钙钛矿电池上精确控制刻线位置与宽度,在不同工序针对目标膜层刻蚀加工,最大化提高成品组件转换效率。公司的激光设备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TCO 层、氧化物层、电极层的生产制程中均有应用,已有小批量订单并已完成交付。 多种前沿激光技术拓展激光转印:公司在全球首创的激光转印技术,适配于 PERC、TOPCon、HJT、IBC 等各种类型光伏电池生产,通过细栅化降低银浆耗用量,在HJT 上相对其他线路优势更加明显,有 30%以上银浆降低。公司首台激光转印订单首台设备已正式出货,由中试验证进入量产阶段。 非光伏领域:在显示面板行业,公司针对 LCD/OLED、 Mini LED 的激光修复工艺,均开展了研发和样机试制。在半导体封装、应用电子领域的激光微孔工艺,公司首台 TGV 激光微孔设备已顺利验收出厂。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6.00/22.75/34.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7/7.15/10.56亿元,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40%,以当前总股本 1.70亿股计算的摊薄 EPS 为 2.92/4.20/6.21元。 公司当前股价对 2022-2024年预测 EPS 的 PE 倍数分别为 42/29/20倍,我们选取光伏设备领先企业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及激光行业领 先公司大族激光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作为光伏激光设备领军者,且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公司新产品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后续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2)技术迭代带来的创新风险; 3)新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4)测算市场空间的误差风险;5)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充分反映公司最新状况的风险。
贵州茅台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2-21 1702.32 -- -- 1935.00 13.67%
1935.00 13.67%
详细
事件描述 12月14日晚,贵州茅台发布公告显示,董事会决定,公司投资约155.16 亿元建设茅台酒“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其中:工程费用 105.38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2.12亿元(含土地费用 26.79亿元),预备费 8.86亿元,铺底流动资金 8.8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 48个月,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茅台镇太平村和中华村,规划建设制酒厂房 68栋、制曲厂房 10栋、酒库 69栋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 1.98万吨/年,储酒能力约 8.47万吨,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具体安排投产进度。 打开产能上限,保障巨轮行稳致远截至 2021年底,公司茅台酒实际产能 5.65万吨,根据公告项目工期,预计 2027年有望完全完工投产,实现茅台酒基酒产能约 7.63万吨/年,根据茅台酒生产工艺,预计 2031年有望实现茅台酒基酒销量约6.3-6.7万吨/年,较 2021年茅台酒基酒销量提升 75%-85%,10年 CAGR约为 5.7%-6.4%。我们认为,此次扩产靴子落地将帮助打开茅台酒产量天花板,进一步满足市场旺盛需求,对于公司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起到保障作用,同时也对未来进一步市场化和渠道改革提供了重要基础。 系列酒方面,公司2021年实际产能2.82万吨。根据董事会会议决定, 公司投资 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同民镇,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 1.2万吨、制曲产能约 2.94万吨、贮酒能力约 3.6万吨,建设周期为 24个月。公司目前尚有在建产能项目“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 83.8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制酒生产厂房 84栋、制曲生产厂房 8栋、陶坛酒库 6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 3万吨酱香系列酒基酒产量,截至 2022年 6月底该项目工程进度已经达到 70%。预计未来(2024年)系列酒产能将达每年 6.8万吨左右。 健康有序的基酒产量增长,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未来茅台酒和系列酒产能进一步释放,将满足市场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的消费需求,公司盈利水平长期稳健增长的目标,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271.25、1467.67、 1691.74亿元,(同比增速 16.1%、15.5%、15.3%),归母净利润 620.49、725.60、844.92亿元(同比增速 18.3%、16.9%、16.4%),对应 EPS预测为 49.39、57.76、67.26元,对应 PE 分别 36、31、2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2)产能扩建进度偏慢; (3)渠道改革进程不及预期。
南网科技 2022-12-21 54.00 -- -- 67.98 25.89%
67.98 25.89%
详细
脱胎广东电研院背靠南方电网,电力技术全方位覆盖源网荷储南网科技于2017和2019年经历两次重组,先后把广东电科院电源侧业务及智能电网所、直流输电与新能源所、超导技术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等领域并入公司,逐渐继承了广东电科院深厚的电力技术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领军企业。同时,南方电网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64.1%的股份,有望与公司的业务深度协同。2022年12月9日,公司召开新品发布会,公司业务体系由2服务+3设备升级为4基础+1平台,全方位布局源网荷储四大领域电力技术及一体化智慧联动平台。源侧布局煤电改造及新能源并网测试;网侧自研无人化智能巡检技术及灵活性资源安全并网;负荷侧以丝路InOS操作系统为核心实现负荷状态感知与调节;储能侧承接大量EPC项目,自研布局系统安全与储能管控;同时布局调度及聚合侧智慧联动平台。 手握大量储能订单,未来三年业绩保障极强储能在电力体系的各个环节对解决新能源消纳进而提升电力体系稳定性都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30000MW,未来5年相应的储能市场规模约800亿元。公司在储能方面已经拿下了大量的EPC订单,2021年,公司高质量完成坪石、靖海等4个发电侧储能调频项目,同时承担了广东珠海横琴热电厂的世界首例储能辅助9F级重型燃气轮机黑启动,2022年(不完全统计)中标项目金额超过十亿元。同时,公司重点布局了储能系统安全及储能资源精准管控两方面的技术,其中储能电站的集群控制运营及分布式储能集聚管控技术累计应用和装机规模已经超过了1GWh。 新品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两大平台打开二十亿增量空间调度侧平台:公司调度平台主要涉及南网的三级调度,通过全局调控、全域监视、虚拟电厂管理等功能促进源网荷储统一调度。聚合侧平台:目前,我国电力交易市场逐步完善,负荷侧调控的需求凸显,对比海外的应用模式,虚拟电厂或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公司聚合联通平台主要涉及负荷侧的调控,在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背景下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实现资源本地聚合,服务聚合商、售电公司园区政府和区县供电局等新兴主体。公司发布的两款智慧联动平台极大契合了电网在当下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即智能化调度和负荷端管控,我们认为两大平台伴随着电力市场的完善和南网三级智能调度部署的深入,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我们测算,调度平台预计市场规模约19.2亿元;聚合平台端总体市场规模约15亿元;中小型聚合平台公司以服务形式提供,按照上限100%渗透率测算会带来每年3-6亿元的持续收入;硬件配套十四五期间约5-6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9.87/55.16/79.03亿元,同比增长43.5%/177.6%/43.3%;实现归母净利润2.16/4.39/7.58亿元,同比增长51.3%/102.8%/72.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奥特维 2022-12-21 190.80 -- -- 231.58 21.37%
231.58 21.37%
详细
事件概况2022年12月14日,公司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1.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转股期限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日止。 募投项目助力扩产,优化产品结构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以下项目:(1)10.4亿元拟投向平台化高端智能装备智慧工厂。公司当前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较为紧张,分散于1处自有厂区及6个租赁取得的经营场所。公司通过建设智慧工厂,可以大幅增加高端智能装备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有助于实现资源统一调配。新工厂聚焦已获得市场认可的新产品,兼顾在研高端智能装备,且公司新工厂将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调度能力。 (2)0.6亿元拟投向光伏电池先进金属化工艺设备实验室。通过建设覆盖光伏电池片后道工艺环节的实验线及测试设备,用于研发、验证公司光伏电池设备。从而提升公司光伏电池片设备研发效率及对技术秘密的保护能力。 (3)0.4亿元拟投向半导体先进封装光学检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拟研发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先进封装光学检测设备,并试制、测试该产品样机。 多重布局助力公司持续高成长1)光伏:公司在串焊机、单晶炉之外,沿着光伏产业链推出了电池丝网印刷整线、光注入退火炉等设备。其中,控股子公司旭睿科技丝网印刷整线已取得润阳光伏N型电池片1.3亿元中标。公司电池丝网印刷整线截至2022年9月末在手订单1.71亿元。 2)锂电:公司锂电布局不断发力新产品,储能用模组PACK智能生产线等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新产品已推向市场,截至2022年9月末在手订单1.49亿元;锂电池叠片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半导体:公司铝线键合机积极推动验证进程,并已获得通富微电、德力芯及其他客户小批量订单;半导体装片机属于键合机前道配套设备,处于持续研发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70/53.12/67.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9.52/12.28亿元,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49%,以当前总股本1.54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4.25/6.16/7.95元。公司当前股价对2022-2024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45/31/24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后续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2)技术迭代带来的创新风险;3)新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4)研究依据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未能充分反映公司最新状况的风险。
仙鹤股份 造纸印刷行业 2022-12-16 31.23 -- -- 32.20 3.11%
32.70 4.71%
详细
仙鹤股份:特种纸龙头企业,具备产品多元化平台型生产能力。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研发生产的龙头企业,产品矩阵丰富、种类多达 60余种,在多个细分赛道中保持市占率领先。伴随产能释放与结构优化,公司业绩高增,近五年营收、净利润 CAGR 分别 22.34%、36.79%。 行业:格局及成长性优异,成长潜力大。当前我国特种纸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相比大宗纸而言聚焦差异化利基市场,供需结构优异。根据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特种纸及纸板产量 718wt,近十年产量 CAGR 为 12.1%,远高于同期整体机制纸及纸板(同期产量CAGR 为 1.02%)。特种纸未来仍具备较大增长潜力,短期受益于疫后消费复苏(格拉辛纸、热敏纸等);中长期受益于 1)以纸代塑(食品包装纸等)、2)下游应用渗透率提升(医疗包装用纸等)、以及进口替代(电容器纸等)与品牌出海(装饰原纸等)。 公司:柔性化生产能力构筑核心壁垒,2023年浆价下行将显著增厚利润。1)柔性化生产能力迅速响应下游的波动需求。公司在生产端,具备领先于行业、符合产业趋势的显著优异底层生产通用能力——平台式生产能力,即向高景气细分赛道灵活切换产能的生产能力,公司在多细分纸种市占率位居第一。2)客户储备丰富依赖性低,单一客户渗透率提升空间大。3)随海外浆厂新增产能释放,2023E 浆价预期下行,公司盈利中枢有望上移。2023E 弹性测算:假设阔叶浆价下降 5%~30%,若全年销量按 120万吨计算,对应净利润范围 11.66~15.79亿元。 产能释放突破瓶颈,林浆纸一体化生态打开成长远景。基于良好的供需结构,公司产能利用率饱和,上市以来逐年加大资本开支,产业链布局延伸至上游开展林浆纸一体化建设,远期将新增 380wt 纸产能与 320wt浆产能。若按吨纸浆耗为1吨计算,2024年公司木浆自给率将达到35%,远期木浆自给率有望突破 60%。我们预计公司 2022E-2024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1/12.20/14.15亿元,同比分别-25.1%/+60.2%/+16.0%。 对应 PE 分别 28.56X、17.82X、15.36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12-15 91.48 -- -- 96.50 5.49%
108.00 18.06%
详细
事件描述2022年 12月 13日下午,万华化学对外发布公告:公司计划在烟台工业园实施乙烯二期工程,主要建设 12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25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LDPE)装置、2x2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20万吨/年丁二烯装置、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含 3万吨/年苯乙烯抽提)、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实现自主开发的POE、差异化专用料等高端聚烯烃产品产业化。根据公告,乙烯二期项目将选择乙烷和石脑油作为进料原料,与公司现有的 PDH 一体化项目和乙烯一期项目形成高效协同,该项目计划投资额 176亿元人民币,已经于 2022年 8月获得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通过,预计于2024年 10月开始陆续投产。 乙烷+石脑油原料成本更低芳烃为 MDI 提供原料,2x20万吨 POE 产能国内规划最大进展最快乙烷+石脑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工艺成本相比丁烷+石脑油具有优势,同时芳烃为 MDI 工序纯苯提供原料。公司乙烯二期原料端采用乙烷+石脑油的方式,乙烷裂解乙烯法成本具有优势。原料石脑油裂解可生产 40万吨/年芳烃抽提,主要用于生产苯、甲苯等,实现 MDI 与TDI 工序中纯苯原料的部分自给,降低纯苯的外购比例,进一步从源头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 POE 早在 2021年就完成千吨级的中试,经过改进后下游客户试用效果 OK, 可用于汽车改性及光伏胶膜等领域。一期 20万吨 POE 项目预计将在 2024年上半年实现投产,届时将是国内第一家完成 POE 产业化的公司。 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整合,新能源发电持续推进成立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与西藏矿业合作整合锂电上游资源。近期公司与西藏矿业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进行盐湖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未来有望建立盐湖提锂、材料制造、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共同打造盐湖开发更加强有力的利润支柱。同时成立万华化学集团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对内将进一步整合全公司资源,对外着重抢占市场,弥补没有上游锂资源的劣势,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于 2022年初投产,目前处于客户验证与推进中,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2023年上半年可实现投产。 与国能、隆基合作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早日完成绿色能源体系。在风电领域,公司依托烟台与福建沿海的地理优势,联合国能集团共同建设福建省马祖列岛主岛 310MWp 海上风电项目与烟台莱州 93MWp 分散式风电项目(一期装机容量 48MWp),两项目共 计可实现年发电量达 16.6亿度。在光伏领域,公司与华能集团合作共同打造 1300MWp 莱州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潍坊 1260MWp 海上光伏发电项目、烟台招远 140MWp 农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海阳市600MWp 渔光互补型光伏电站项目,共计可实现发电量达 42.8亿度电。另外,公司与隆基绿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材料、光伏以及 BIPV 等应用领域上发挥各自优势,能够加深合作,早日实现节碳减排、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8.52、235.29、260.88亿元,同比增速为-27.6%、31.8%、10.9%。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 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2)项目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4)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晶品特装 2022-12-15 94.98 -- -- 96.00 1.07%
98.98 4.21%
详细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技术储备力量雄厚公司是研发驱动型企业。经过多年的艰苦钻研,已经掌握多传感器融合探测、微小型高精度光电云台、超宽带雷达探测、高效动力驱动、高适应性底盘、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械臂、高效人机协同及操控共 7项重要核心技术。未来公司仍将持续聚焦于主营业务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光电侦察设备产品已能满足多场景应用基于国防安全领域在战场感知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Markets and Markets 数据显示,全球军用光电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在 2025年达到 130亿美元。多年来,公司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开发了单兵头戴、手持、枪瞄等多类光电侦察设备及多款无人机载光电吊舱产品,产品技术参数或指标优异。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技术领先性及产品丰富度充分享受到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度。 军用机器人业务未来有望与行业共成长可搭载多种任务载荷的地面机器人及无人战车,在不同场景下可执行各类作战任务,将大大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军用无人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公司突破并掌握了机器人制造全流程的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多款地面机器人和无人车,其中四款军用机器人型号均以综合评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标。伴随着募投项目产能逐渐释放,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与军用机器人行业共成长。 投资建议基于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度及公司在无人装备领域行业的地位,伴随募投产能的逐渐释放,公司将充分享受景气红利。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0.70/1.00/1.47亿元,对应市盈率为 101.90、71.00、48.14倍,首度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产能释放缓慢、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因素影响物流。
盐田港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2-12-14 5.10 8.38 67.60% 5.24 2.75%
5.45 6.86%
详细
优质港口资产注入,23年、24年利润总额改善幅度达 70%、147%假如资产重组于 2023年上半年顺利完成,公司将获得盐田港中港区 3期 35%股权,该部分股权有望在 2023H2和 2024年为公司带来约 3.7亿元和 7.8亿元税前利润,相当于 2021年利润总额的 69.7%和 146.9%。 港口业务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自主经营的港口进入利润释放期惠州荃湾煤炭港,2022H1产能利用率从 2021年的 45.9% 爬升至 54.3%(环比+8.4pp),收入 1.1亿元(同比+48.2%),净利润从 2021年亏损4,229万元减少至亏损 315万元,预计 2022全年可实现扭亏为盈。 黄石新港,2022H1产能利用率从 2021年的 38%提升至 47%(环比+9pp),收入约 1.1亿元(同比+20%),净利润同比增长 91%至 2,218万元,预估 2022年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 5,000万元。 我们判断,惠州荃湾港和黄石新港从 2023年起,利润有望大幅增长。 高速业务量、价齐升在即,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惠盐高速深圳段约 20KM,疫情导致 2022H1车流量同比-17.9%,收入同比-15.4%。判断量或价有 3次提升机会: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改善带动车流量的自然修复,需关注高速通行费优惠政策的变化;2023下半年 4车道变 8车道,约 8KM 通行费价格提升 33.3%及分流其他路段车流量带动量价齐升;2024年深中通道投入运营带来车流量增量。 投资建议:业绩改善确定性高,当前估值未反应多重利好,建议买入测算 2024年港口业务和高速业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5亿元和 1.5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港口业务 15xPE 估值,高速业务13.8xPE 估值,对应合理市值为 172.5亿元和 17.9亿元,合计约 190亿元,对应股价约 8.4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地缘冲突加剧;高速收费政策持续;资产重组不及预期;财务成本增长超预期;油价上涨等
爱尔眼科 医药生物 2022-12-13 28.73 -- -- 34.58 20.36%
34.89 21.44%
详细
2022 年11 月29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西安爱尔、泉州爱尔、都江堰爱尔等26 家医院部分股权,交易对价合计9.07 亿元,标的估值15.35 亿元。 点评: 收购对价合理,期待后续对收入利润的贡献根据公司公告,本次收购的26 家医院2021 年总收入6.43 亿元,净利润-0.14 亿元,净资产2.42 亿元;2022 年前三季总收入6.11 亿元,净利润0.47 亿元,净资产2.93 亿元。本次部分股权收购交易价格为9.1亿元,对应2021 年PS 为2.4x,收购对价估值合理。 本次收购的26 家医院中,泉州爱尔、西安爱尔、都江堰爱尔等11 家医院在2021 年实现盈利,2022 年前三季度有24 家医院实现盈利(浏阳爱尔、萍乡爱尔小幅亏损),预计在未来将持续为上市公司贡献收入利润。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医疗集团,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独创的分级连锁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在业内持续领跑。我们看好公司深厚的护城河和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85.74/229.23/281.63 亿元人民币,同比+23.8%/23.4%/22.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71/40.19/51.62 亿元人民币,同比+32.2%/30.8%/28.5%。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润达医疗 医药生物 2022-12-13 11.78 -- -- 11.95 1.44%
16.22 37.69%
详细
公司代理+售后起家、一步步成长为检验科战略合伙人润达医疗立足华东、辐射全国,是业内最早探索整体综合服务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作为国内临床检验科合伙人,主要业务分支包括IVD 产品生产、流通服务、IT 信息化、工程师售后服务和实验室运营等,润达在全国各地及海外拥有四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为客户提供近 19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产品、为 4000+家医院机构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公司财务稳健,即使疫情影响下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6.34亿元(+14.98%),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亿元(-4.88%);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8.73亿元(+19.88%),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亿元(+23.94%),收入利润均呈现增长态势,业务恢复较快、韧性充足。毛利率和净利率稳中有升,而由于今年 3-5月份上海、东北等地疫情反复,22Q1~Q3毛利率(26.15%)、净利率(6.65%)略有下滑,但单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27.76%,净利率8.09%,盈利能力快速恢复。 公司综合能力稀缺、是检验科有力补充,IVD 检测超 4000亿元空间公司作为医院检验科合伙人,其主营业务可以分为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模块、IVD 产品研发制造业务模块及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模块等,其中镶嵌了售后维修、技术支持、质量控制管理、实验室运营管理等各种综合服务,其实并没有体现在报表但是又不可或缺。市场理解公司是类代理公司,其实对公司的理解还停留在 2008年以前,实际上公司 2008年后开启自有产品的研发和供给、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售后工程师等综合服务团队等,可为下游医疗机构提供信息化服务、供应链服务、售后维保服务、质量管理服务、新项目拓展优化等标准化、体系化服务,其综合服务能力不仅得到各级医疗机构认可,也得到像国药集团、中国医药等药品流通企业认可,国药控股,通用集团,南京医药,柳药集团等分别与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发挥公司在检验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对医院检验科深度绑定合作,本质是在不断拓宽深度合作的医院客户数量,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从行业角度看,IVD 检测大行业,为医疗行为的入口和分流,精准医疗下,4000亿元的市场还在持续扩容。近年我国检验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公立医院检验收入 4093亿元、2015-2021公立医院检验收入 CAGR 10.63%,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检验项目的持续扩容、医疗支付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检验意识的持续增强,检验行业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增速,行业市场空间足够大。此外,政策的演变对公立医院检验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有意愿和第三方检验服务提供商合作以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收入,但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较为稀缺。公司多年深耕 IVD 生产流通服务行业,前期通过与医院合作建立了成熟的服务流程和信任度,并且集约化平台服务 业务有效解决公立医院检验科痛点,有望在行业春风中快速成长。 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公司产品和服务持续更深更广满足医院检验发展公司底层能力是对医院检验科和检验需求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公司的产品(代理+自研)、IT 系统、工程师服务等综合能力去实现。一旦医院对外合作的窗口持续打开,则公司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 (1)LDT 打开新合作业务,2022年 10月 9日《开展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LDT)试点,随后公司和华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相应的合作,也显示出公司在产品研发和检验服务能力得到客户认可,未来上海地区大型三甲医院也会陆续和公司开展 LDT 业务合作。LDT 检测业务毛利率较高,未来会进一步给公司带来盈利的改变。 (2)积极布局特色化自主品牌产品研发,自有产品矩阵持续丰富:1)惠中诊断检测产品,有糖化,生化,POCT,分子诊断等;2)昆涞质控产品:第三方质控品及质控软件;3)润达榕嘉产品:质谱仪、核酸提取仪等;4)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产品:LIS,BIS,慧检—人工智能解读检验报告系统,mai47供应链管理平台,LAB+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平台,POCT 管理平台等。公司在质控、糖化、信息化产品方面商业化较为成功,收入占比较大,未来其他产品也将持续上线。自研产品毛利率 70%起,也会进一步拉高公司的盈利质量。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润达医疗是全国领先的检验科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多年深耕 IVD 供应链服务及实验室综合服务,具备系统化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系统化的 IT开发服务能力、完备的工程师服务团队体系,持续获得客户的认可。 从商业板块看,在政策推动检验在院内发展的趋势下,公司有望乘春风,持续提高市占率,为公司绑定更多的医院;从工业板块看,公司纵深布局 IVD 产业链,未来有望持续扩充产品矩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从新政策看,LDT 业务切入打开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空间。未来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随着更多自研产品的上市和 LDT 业务开展,将会持续稳健的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医院检验科战略合伙人的战略定位和稀缺的能力,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总收入102.28/123.42/146.83亿元人民币,同比+15.4%/20.7%/19.0%;实现归母净利润 3.88/5.04/6.16亿元人民币,同比+2.1%/29.9%/22.2%; 对应 P/E 17.59/13.54/11.08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集约化模式推广不及预期;工业条线推广不及预期;模块整合不及预期;合资公司经营不及预期风险。
龙佰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12-12 19.07 -- -- 20.21 5.98%
23.13 21.29%
详细
事件描述12月 6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拟现金收购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朝阳东锆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股权,子公司武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拟现金收购龙佰武定钛业有限公司钛矿精选厂及高钛渣生产线相关资产。 股权结构变更后业务实现聚焦,公司专营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此次收购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朝阳东锆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股权,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子公司武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拟现金收购龙佰武定钛业有限公司钛矿精选厂及高钛渣生产线相关资产,目前该资产具备精选钛精矿产能 5万吨/年,并同时有高钛渣产能 8万吨/年,本次股权结构变更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及各子公司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提升整体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并表振兴矿业,公司钒钛磁铁矿资源储备量翻倍增长公司全资子公司龙佰矿冶已分别与振兴基金、德原能源签署了《攀枝花振兴钒钛资源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有限合伙人合伙份额转让协议》,并已向振兴基金支付 2.23亿元,向德原能源支付 1,686.89万元,龙佰矿冶享有钒钛资源股权投资中心 99.9667%的份额。钒钛资源股权投资中心持有振兴矿业 99.9565%的股权,振兴矿业成为钒钛资源股权投资中心控股子公司,并被动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振兴矿业拥有庙子沟铁矿和徐家沟铁矿,两者合计拥有钒钛磁铁矿资源 19744.56万吨(如考虑徐家沟铁矿铁路及公路压覆则增加 14642.74万吨),矿山服务年限将达到 20年。而 2021年底公司红格铁矿保有资源量 13310.72万吨,本次被动并表后,公司控制的钒钛磁铁矿资源量增加超过一倍,有力保障了公司原材料供应,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9.44、279.69、341.8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41.03、46.60、55.33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X、10X、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2)公司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7/2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