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3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07 15.07 -- -- 17.28 14.66%
19.74 30.99%
详细
事件描述10月 27日晚,万润股份发布 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8.44亿元,同比增长 19.18%;实现归母净利润 6.44亿元,同比增长 30.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30亿元,同比增长 33.3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71元/股。 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稳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0.72%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预计下游需求复苏将带动业绩恢复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8.44亿元,同比增长 19.18%;实现归母净利润 6.44亿元,同比增长 30.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30亿元,同比增长 33.36%。单季度来看,2022Q3实现营业收入 12.57亿元,同比下降 11.17%,环比增长 3.4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亿元,同比下降20.12%,环比下降 40.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9亿元,同比下降 16.15%,环比下降 40.53%,全球疫情反复影响导致液晶面板和柴油车需求量有所减少,同时公司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导致 Q3季度业绩同比有所减少。随着疫情逐渐缓解,下游需求恢复,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打造多领域行业头部企业,多个项目稳步推进OLED:液晶材料项目有序推进,OLED 年内有望释放新增产能。在液晶材料领域,公司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高端液晶单体材料供应商地位,加速扩充产能。公司“万润工业园二期 VH 项目”于 2021年 1月 31日通过了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2022年 6月 21日进行了试生产安全条件评审工作。“万润工业园二期 C01及配套项目”于 2021年 10月24日通过了安全预评价评审,2022年 3月 4日通过了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截至今年上半年工程进度达 30%,年产液晶材料及特殊化学品 500吨预计在 2023年建成投产。同时,公司加速布局 OLED 材料领域,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OLED 成品材料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实现供应,控股子公司九目化学“OLED 显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力争在年内投入使用。未来随着国内 OLED 面板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国内高端 OLED 材料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公司提前布局,有望集中受益。 新材料:积极布局新材料领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公司积极布局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等领域。2021年公司成立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开发分公司,“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计划建设电子信息材料产能 1150吨/年,特种工程材料产能 6500吨/年,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产能250吨/年,该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当中,预计将于 2024年投产; 公司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聚酰亚胺成品材料已通过下 游客户验证并实现供应;同时,公司“年产 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已完成了一次安全验收试生产工作并通过安全验收,目前正在筹备产品试生产工作。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布局新材料,努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未来有望取得更多新材料领域业内领先地位,加速自身产业转型升级。 沸石分子筛:携手庄信万丰,持续扩张沸石产能进军环保领域。沸石目前全球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全球生产厂商主要有庄信万丰、巴斯夫、优美科等,占据了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根据庄信万丰公告,庄信万丰在柴油车尾气治理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 50%,万润股份作为庄信万丰欧六及同级别标准沸石系列环保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将充分受益。2018年,公司启动了计划产能约7000吨/年的“沸石系列环保材料建设项目”,该项目的两个车用沸石生产车间已在 2021年内陆续投入使用,理论产能合计约 4000吨/年,加上 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沸石系列环保材料二期扩建项目”的三个车间共约 5000吨/年产能,目前公司共有沸石产能 9850吨/年。此外,公司积极开发吸附与催化类高性能分子筛的产品与客户,正在推进 300吨 HC 分子筛催化剂的产能建设,用以拓展公司车用领域以外的沸石分子筛产能。随着产能陆续投产,公司将不断巩固在高端车用沸石系列环保材料领域技术和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积极推进大健康板块项目落地,提高医药领域竞争力持续开拓医药市场,项目加速落地拓展市场份额。公司于 2021年成立医药研究院,为自身医药业发展提供有利研发支撑,加强公司医药业务新项目开发,提升自身在医药领域的市场竞争力。2021年,公司全资子公司万润药业的诺氟沙星胶囊进入国家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维格列汀片按照新的要求获得注册批件;奥美沙坦酯片获得生产批件。同年,公司成立了医药研究院,为未来公司医药业务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研发支撑。同时,公司依托化学合成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积极与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开展基于 CMO、CDMO 模式的原料药业务,为建设成为一流的、提供完善的 CMO、CDMO 服务的生产基地奠定基础。目前公司投资约 3亿元的新建车间(B02车间)已完成 GMP 认证,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未来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公司医药产品产能不足的问题。此外,公司境外子公司 MP 公司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销售情况良好,其他生命科学和诊断试剂业务均持续发展,MP 公司2021年在烟台成立的默普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为后续 MP 公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大力拓展医药业务市场份额,叠加自身发医药研发技术,未来有望持续在大健康领域大放异彩。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6、11.69、15.23亿元,同比增速为 41.3%、32.0%、30.3%。对应 PE 分别为 15、 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盐津铺子 食品饮料行业 2022-11-07 95.60 -- -- 112.00 17.15%
125.00 30.75%
详细
休闲食品行业体量大、品类众多、格局分散,休闲食品公司经营模式多元化2021 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8251 亿元,包含糖果巧克力及蜜饯、 种子及坚果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及糕点、饼干、肉制及水产动物制品、调味面制品等众多细分品类。由于不同休闲食品细分品类的产品属性差异大,对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的要求不同,目前未有休闲食品公司占据明显领先的市场份额,市场格局相对分散。行业内公司的品类策略、研发生产及渠道模式各有所不同,呈现差异化发展状态。 原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盐津铺子及时推动战略转型盐津铺子成立于2005 年,采用自建工厂、自主生产的模式,以凉果蜜饯工厂起家,此后持续丰富产品品类,现已成长为一家品类较为齐全、在国内消费市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休闲零食代表企业。公司发展初期充分借力商超渠道,但由于近年来商超流量红利式微,过去以商超渠道为核心的渠道模式开始面临较大挑战。2021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承压明显,下半年开始公司加速推动战略转型:渠道端,加快改变过去较为单一的渠道结构,努力打造立体化、多元化的渠道体系;产品端,聚焦深海零食、辣卤零食、休闲烘焙点心、薯片、果干五大核心品类,并增加产品包装类型以适应全渠道覆盖。 夯实供应链内功,为实现产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敏锐捕捉到消费环境的变化,并以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作为战略目标。公司自2005 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制造,产品质量安全有较强保障,同时公司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具备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基础。而打造极致性价比的关键在于供应链降本增效,2021 年公司初步完成供应链升级改造,一方面进行品类聚焦,促进规模化生产下的采购与生产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加速构建上中下游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强化供应链降本增效+渠道快速扩张的正向循环。 经销流通渠道扩张节奏明显加快,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供应链降本增效后公司产品“好吃不贵”的特征凸显,且由于公司产品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为渠道下沉与扩张提供了强劲动力。2021 年下半年公司从外部引入具有丰富流通渠道管理运作经验的管理团队,并推出定量装、流通装、量贩装等产品规格,渠道下沉与渠道扩张的节奏明显加快。对标中国最大的辣味零食企业卫龙美味,未来公司经销流通渠道的覆盖广度、深度以及收入体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容发力零食很忙等新兴渠道,把握新一轮渠道流量变迁机遇公司产品在零食专营渠道的快速放量则是另一大亮点,得益于供应链完成转型升级,2021 年下半年公司开始与平价零食专营品牌零食很忙建立起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成为零食很忙的第一大产品供应商,月销额已快速提升至2000 万元。当前零食专营渠道有快速崛起之势,公司也逐步开始与零食很忙之外的更多零食专营品牌建立合作关系。预计零食专营门店的快速扩张以及公司产品在单个门店的销售额提升将带来此渠道收入体量的进一步扩张。 供应链与渠道运营效率优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一方面公司实现品类聚焦,在供应链上持续精益效率,促进盈利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公司调整渠道结构,盈利能力最强的经销渠道占比有望逐步提升,盈利能力较弱的直营商超渠道占比则逐步下降;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强渠道运营能力,费用投放效率有望提升。产品、渠道、供应链共同发力下,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4/33.8/38.9 亿元,同比+24.4%/+19.0%/+15.3%;实现归母净利润3.0/3.9/4.8 亿元,同比+102.1%/+28.3%/+23.7%;EPS 分别为2.37/3.04/3.76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0/31/25 倍。考虑到当前公司战略转型红利加速释放,渠道拓展进程显著,短期成长确定性与长期成长空间兼备,当前估值性价比凸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渠道扩张进程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放量受阻;3)全球通胀问题持续突出,成本端压力增大;4)食品安全问题。
寒锐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7 42.81 -- -- 45.80 6.98%
45.80 6.98%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 22年10月25日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 Q1 到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0 亿元,yoy+23.60%;实现归母净利润2.54 亿元,同比增速为-47.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84 亿元,同比增速为-47.71%。 Q3 单季度,22Q3 实现营收11.67 亿元(yoy 为3.85%,qoq 为-4.34%),实现归母净利润-0.51 亿元,同比为-139.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4 亿元,同比为-128.85%。 三季度铜钴价继续下行,拖累公司盈利。从MB 钴价来看,2022 年Q2平均价格为38.11 美元/磅,Q3 平均价格下跌至26.28 美元/磅,环比跌幅为31.04%;从LME 铜价来看,2022 年Q2 平均价格为9512.68 美元/吨,Q3 平均价格下跌至7745.08 美元/吨,环比跌幅为18.58%,铜钴价格在Q3 的大幅下挫影响公司利润。 铜钴价格逐步企稳,2022 年Q4 公司盈利有望环比改善。目前钴价已经企稳,累库情况得到缓解,9 月30 日至今MB 钴价维持在26 美元/磅左右,随着3C 电子和三元前驱体为代表的下游需求不断好转,钴价有望企稳回升。铜价或触底,目前维稳在7700 美元/吨。同时公司高价矿石逐步消耗完毕,公司四季度有望实现业绩反弹。 扩产顺利,三元前驱体即将投产。公司主要项目稳步推进,产能大幅提升,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其中,年产5000 吨钴粉技改项目于2022年3 月份投产,公司钴粉产能由3000 吨提升至5000 吨;5000 吨氢氧化钴项目于2022 年6 月份投产,公司氢氧化钴产能由5000 吨提升至10000 吨;10000 吨金属量/年的赣州一期钴新材料项目于2022 年7 月顺利投料进行试生产,26000 吨/年的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了土建和设备安装,目前正在试生产。公司扩产顺利,前驱体项目投产在即,产能提升和一体化布局有望为业绩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我们对公司的量价改善保持乐观:公司年产5000 钴粉技改项目顺利完成,氢氧化钴产能顺利由5000 吨提升至10000 吨,前驱体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2023 年开始出货。1)销量方面,预计公司氢氧化钴销量在2022-2024 年分别实现6000 吨、7500 吨、10000 吨;钴粉销量在2022-2024 年分别实现4500 吨、5000 吨、5000 吨。铜销量在2022-2024 年分别实现41500 吨、43000 吨、45000 吨。前驱体销量在2023 年和2024 年分别实现5000 吨和15000 吨。2)公司高价矿石逐步消耗,Q4 盈利预计有所改善,利空逐步出尽;3)近期消费电子和前驱体需求边际有所改善,钴价已经维稳,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22/5.83/6.30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6.4%/38.2%/8.1%,对应PE 分别为31.1X/22.5X/20.7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铜钴价格不及预期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风险。
雷电微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7 89.97 -- -- 88.89 -1.20%
88.89 -1.20%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1.33%。 外部因素无碍公司营收增长公司主要从事毫米波微系统的研发、制造、测试及销售,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产品技术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各大工业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 公司主要产品为毫米波微系统,属于定制化产品。毫米波微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可靠性高及波束扫描快等特点,是相关信息化装备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能够有效提高装备性能。业绩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41.33%。持续投入研发力量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所述,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的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毫米波有源相控阵相关技术的研发,公司推出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型号国防装备,实现毫米波有源相控阵技术在弹载领域的突破。公司在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和T/R组件的研究与开发,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及微波远近场校准技术经验,具备从器件、组件到相控阵微系统的完整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同时拥有自主研制的环境测试设备和多个先进微波远近场校准暗室,具备完整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工程化应用能力。微波测试能力直接决定了微系统的生产能力。公司已自主设计建造4个微波暗室,暗室频率覆盖Ku、K、Ka、U、V、W等波长在3mm-2cm之间的微波与毫米波频段。公司还通过不断优化核心测试算法、配置自动化高端设备,不断提高测试的精度、速率、效率及单通道测试能力,公司相控阵微系统测试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制及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0.27亿元,同比增加44.30%。通过中国知网专利搜索平台,可知2022年第三季度可检索出7项专利被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2年10月1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以2022年10月10日为首次授予日,向符合授予条件的101名激励对象授予30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4.85、6.88亿元,同比增速为64.3%、46.6%、41.8%。对应PE分别为47.15、32.16、22.6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04 28.80 -- -- 31.22 8.40%
31.22 8.40%
详细
事件描述近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6 亿元,同比增长40.80%;实现归母净利润2.13 亿元,同比增长71.18%。 把握行业机遇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公司自成立以来,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核心电子元器件方向,主要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元器件—终端—系统应用”全链条核心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运营,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及销售,以及视频光电、安防监控等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 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构筑领域内领先地位根据公司2022 年中报所述,公司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综合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均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人力成本高等特点。人才和技术研发实力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卫星综合应用、视频光电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技术和人才优势。 公司已成为国内射频收发、视频图像接口等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优势企业,国内北斗卫星导航行业应用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广泛为导航、电力、汽车、家电等众多行业提供核心元器件、终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制及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0.80 亿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3.76、5.65 亿元,同比增速为64.5%、51.0%、50.01%。对应 PE 分别为65.24、43.22、28.7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温氏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11-04 18.39 -- -- 19.17 4.24%
21.36 16.15%
详细
Q3归母净利41 .1亿元,实现第二个单季盈利公司公布三季报:1-9 月实现营业收入558.6 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6.86 亿元,同比增长107%;Q3 实现营业收入243.3 亿元,同比增长52.6%,归母净利42.1 亿元,同比增长158.4%。 Q3 生猪业务盈利约31 亿元,生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16.8 元2022 年1-9 月,公司生猪出栏量1241.9 万头,同比增长38%。分季度看,Q1、Q2、Q3 分别出栏生猪402.4 万头、398.2 万头、441.3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91.9%、53.8%、2.9%。今年7-9 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分别为22.06 元/公斤、21.89 元/公斤、23.89 元/公斤,均重分别为117.1 公斤、118.1 公斤、121.9 公斤,考虑到综合成本16.8 元/公斤,公司生猪业务盈利约31 亿元。生猪业务各项生产指标持续好转,9 月末公司高质量能繁母猪存栏量提升至130 万头,后备母猪存栏充裕,9 月末配种分娩率提升至85%,9 月窝均健仔数约10.7 头,已基本回升至非瘟前水平,9 月PSY 约20 头,上市率提升至90%。 Q3 肉鸡业务盈利约21.7 亿元,肉鸡养殖成本7 元/斤2022 年1-9 月,公司肉鸡出栏量7.83 亿羽,同比下降0.7%。分季度看,Q1、Q2、Q3 分别出栏肉鸡2.27 亿羽、2.62 亿羽、2.95 亿羽,同比分别增长0.1%、1.5%、-3.1%。今年7-9 月,公司肉鸡销售均价分别为16.38元/公斤、18.01 元/公斤、18.97 元/公斤,均重1.91-1.95 公斤,考虑到综合成本7 元/斤,公司肉鸡业务盈利约21.7 亿元。公司强抓肉鸡生产技术与管理,禽业生产成绩保持历史高位,肉鸡上市率稳定在95%左右,料肉比小幅下降至2.89。 资产负债率降至60.72%,猪鸡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受益于猪鸡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和现金流改善,9 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60.72%,较二季末下降5 个百分点。我们根据农业部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推算,明年4 月前,生猪出栏量将呈现逐月环比下降趋势,猪价有望维持高位;由于二元母猪补栏较为理性,明年5 月之后猪价或缓慢下行。 2022 年第38 周(9.19-9.25),黄羽在产父母代存栏、父母代鸡苗销量均处2018 年以来底部区域,黄羽鸡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生猪出栏量1800 万头、2600 万头、3400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6.2%、44.4%、30.8%,对应归母净利润64.03 亿元、126.47 亿元、82.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8%、97.5%、-34.9%,归母净利润前值是2.39 亿元、122.05 亿元、192.82 亿元,本次调整幅度较大的原因是,Q3 猪价和黄羽鸡价格超预期上涨。据我们判断,2023 年猪、鸡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公司作为我国第二大生猪养殖企业、第一大黄羽鸡养殖企业,有望充分受益猪鸡高景气,维持公司“买入”评级不变。 风险提示疫情;猪价高位时间低于预期。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04 34.21 -- -- 38.46 12.42%
39.20 14.59%
详细
事件2022年 10月 27日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22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65亿元,同比增长 7.9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3亿元,同比下降 80.4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同比下降 85.49%。 事件点评新冠相关资产减值影响表观业绩,剔除后传统业务表现亮眼单三季度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7亿元,同比-44.36%,实现归母净利润 0.8亿元,同比下滑,主要系新冠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其中常规疫苗实现营收 7.35亿元,同比+101.42%。分产品看,公司2022前三季度常规疫苗收入 23.83亿元,同比增长 89.75%;四联苗收入同比+56.41%,乙肝疫苗收入同比+33.58%。 常规产品销售目标基本实现,销售收入同比高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常规苗销售额大幅增长。其中,四联苗共批签发173.55万支,实际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60.13%;13价肺炎结合疫苗共批签发 239.02万支;乙肝疫苗共批签发 1305.57万支,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20.76%;Hib 共批签发 18.9万支;百白破疫苗共批签发32.51万支。 后续,公司新产品获批+放量持续带动业绩常规产品收入增长。公司13价肺炎疫苗已完成共 24个省份的准入(近期新增四川、上海),后续随着准入的推动,销量有望加速增长;人二倍体狂苗预计 2023年初获批,将为公司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研发工作进展顺利,产品研发管线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丰富,研发过程顺利推进,目前在研项目 30+,未来仍有新品种获批稳步推进。公司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 GMP 符合性检查,预计将于 2023年上半年获批上市销售;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已获得Ⅰ、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同时,公司已布局研制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 细胞)、四价手足口病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四价流感疫苗、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联多价疫苗,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57/ 59.28/ 70.57亿元,同比增长 16.6%/ 39.2%/ 1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 20.48/ 25.13亿元,同比增长-72%/ 478.6%/ 22.8%; 2022~2024年 PE 分别为:98/17/14X。若公司新冠业务相关的减值损失及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在 2022年全部处理完成,进入 2023年后净利润有望恢复常规增长。考虑到公司具有丰富的产品管线,能在未来3~5年内持续推出新产品,获得业绩增速补充。结合疫苗行业的高增速,以及公司顺应疫苗行业新型疫苗行业增速超过传统疫苗、多联多 价苗替代单苗的发展趋势、国产替代及疫苗出海进程不断加深的趋势,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未达预期的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冲突影响产品出海进程的风险;其他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
山东黄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4 17.39 -- -- 21.60 24.21%
21.60 24.2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202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8.28亿元,同比+125%;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00.02亿元,同比+72%,环比-39%;实现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26%,环比-43%。 除玲珑和东风矿区外产量恢复正常,前三季度产金3330.3吨,单三季度产金金29.2吨22Q3业绩环比有所下滑,从主业看我们认为主要是量价均降:①产销量有所减少,Q2产量11.7万吨,Q3环比减少2.6吨;②金价有所下跌,Q2金价399元/克,Q3金价384元/克。玲珑矿区、东风矿区采矿权到期后,因受山东省新一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事项的影响,尚未完成矿权延续,目前仍无法复工复产。2022年10月1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207号),根据该函通知,山东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符合要求,即日起正式启用。目前,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上述矿权延续的相关资料,争取尽快办理完毕矿权延续,尽快对上述矿区复工复产。 国内黄金资源整合持续推进,探矿增储、志愿并购、权证办理三管齐下公司稳步推进探矿增储和优质资源并购,统筹省内、国内、海外三个区域,加快资源获取、夯实资源支撑:1)探矿增储:三山岛金矿、新城金矿、鑫汇公司、福建源鑫等取得较好探矿成果;2)资源并购:成功取得甘肃安家岔金矿详查权,为解决西和中宝资源接续、打造陇南秦岭资源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3)权证办理:焦家金矿和新城金矿顺利取得资源整合后的新采矿许可证,采矿权面积分别达到18.5km2、13.75km2,开采深度分别许可至-1880米和-1835米,生产规模分别由165万吨/年、41.25万吨/年提高至660万吨/年、264万吨/年。 非公开发行顺利推进,世界级黄金基地规划路径清晰公司基于打造胶东地区世界级黄金生产基地发展规划确定了定增方案,拟发行不超过6.24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亿元,主要用于焦家矿区(整合)金矿资源开发工程,10月29日公司公告于近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一次反馈意见》,项目顺利推进中。 投资建议2022年金价受加息压制持续走低,但当前美联储加息的空间有所收窄我们预计明年金价有望重回涨势;山东黄金作为国内黄金生产龙头,拥有优质的黄金矿山资源,考虑到公司目前收购项目进展顺利,待项目收购完成并正式投入生产经营,量价齐升有望带动业绩快速增长。不过考虑到尚有主力矿尚未复工复产、山金金控受疫情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金价有所下跌等因素对公司的营收和业绩形成一定压制,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49.80/673.98/733.45亿元,同比增长62.0%、22.6%、8.8%;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9/17.59/25.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1.5%、70.9%、46.5%;对应PE分别为77X、45X、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黄金价格波动风险,收购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索通发展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4 28.20 -- -- 33.91 20.25%
33.91 20.25%
详细
公司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业绩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7.1亿元,同比+107.47%;归母净利润 9.65亿元,同比+103.68%;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60亿元,同比+ 103.97%。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 57.50亿元,同比+114.28%,环比+20.29%;归母净利润 3.97亿元,同比+117.75%,环比-3.0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92亿元,同比+113.76%,环比-5.13%。 预焙阳极量价双增,保障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步提升主因预焙阳极销售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索通云铝产能释放贡献增量。价格方面,因市场供需紧张以及石油焦等原材料成本高企,报告期内预焙阳极价格持续上行,前三季度预焙阳极市场均价约为 6933元/吨,同比+58.6%;单三季度价格来看,预焙阳极市场均价为 7705元/吨,同比+59.7%,环比+2.2%,三季度产品售价维持高位保障公司盈利水平。产销量方面,公司索通云铝产能持续释放并且部分生产基地维持超负荷运行,预计三季度预焙阳极产量约 70万吨。 公司现有 252万吨产能规模,索通云铝二期 30万吨基本建设完成,下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陇西索通 30万吨项目正积极筹建中,远期产能规划达到 500万吨。 规划百万吨煅烧焦项目,夯实原材料优势为进一步贯彻 C+战略和优化原材料布局,公司拟投资 20.5亿元在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年产 100万吨新型炭材料项目。该项目有望充分发挥沿江区位优势及园区产业集群带来的降本优势,为进一步夯实公司原材料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稳步推进锂电负极材料布局,有望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通过收购和投资来进一步构建“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碳材料产业: ①拟收购新三板锂电人造石墨负极企业欣源股份 94.9777%股权,欣源股份现有 1.5万吨负极产能,拟建设年产 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扩产项目中的一期 4万吨石墨化生产线,预计年底建成。②在嘉峪关投资建设年产 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 5万吨)。收购工作和自建首期 5万吨中 2.5万吨建设工作争取在 2022年年末完成,预计 2023年负极产能将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 170.8/221.2/2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0.6%/29.5%/2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8/17.9/2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5.7%/40.5%/28.3%;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0X/7X/6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收购失败、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 险等。
伟思医疗 2022-11-04 59.00 -- -- 65.15 10.42%
73.04 23.8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披露拟收购合肥科瑞达激光:依据公司战略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战略布局,拟投资 5,880万元人民币收购科瑞达激光 7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科瑞达激光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事件点评 完善公司能量源器械布局,与医美能量源设备技术研发相协同科瑞达激光是一家从事医用激光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拥有钬激光相关产品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Ho:YAG 激光治疗机)和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治疗激光用石英光纤),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妇科等科室。而且除钬激光相关产品外,其还相继研发了绿激光治疗机、激光治疗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激光采血仪、YAG 激光治疗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半导体脱毛仪和1470nm 激光治疗机等医用激光设备。 公司收购完成后,科瑞达的研发团队作为单独的研发小组并入公司整体的研发队伍,与公司其他能量源设备的研发一起。科瑞达拥有十多年的医用激光技术的积累,拥有较好的生产、质控管理体系,也能够帮助公司之后在医美能量源设备上开拓更多新产品。同时,公司相较科瑞达的资金、人才、市场实力更强,也能够帮助科瑞达进一步在医用激光领域做大做强。 借助科瑞达在泌尿科的渠道优势,带动公司电刺激和磁刺激设备进入泌尿科科瑞达的钬激光相关产品主要用于泌尿科,临床多用于碎石手术,是泌尿科开科必备的设备之一,公司目前拥有 1000多家不同等级医院客户,全国范围内有 8000-10000家潜在客户,公司在泌尿科有较强的渠道资源和品牌影响力。公司的电刺激设备和磁刺激设备在泌尿科同样也较大的应用空间,例如对前列腺炎、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的治疗。后续随着科瑞达销售团队、经销商团队的整合,预计也将带动公司盆底康复类设备在泌尿科的装机放量。 投资建议由于今年以来公司电刺激设备收入持续下滑,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在不考虑此次收购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收入有望分别实现 3.47亿元、4.53亿元和 5.60亿元(前值分别为 4.63亿元、5.67亿元和 6.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9.3%、30.6%和 23.5%。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 1.39亿元、1.82亿元和 2.35亿元(前值分别为 1.95亿元、2.32亿元和 2.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8%、30.6%和 29.5%。2022-2024年的 EPS 分别为 2.04元、2.66元和 3.44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8x、22x 和 17x。而且2023年此次并购并表后,也会进一步增强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医疗事故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七一二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11-03 38.70 -- -- 39.23 1.37%
39.23 1.37%
详细
事件描述10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2.13亿元,同比增长 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 3.03亿元,同比增长 22.14%。 收入利润维持稳步增长公司是我国专网无线通信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始终服务于国家及国防战略,专注推进我国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发展,主营业务包括军用无线通信、民用无线通信等领域。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2.13亿元,同比增长 25.73%;实现归母净利润 3.03亿元,同比增长 22.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6亿元,同比增长 38.08%,系主要产品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较同期减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同期增幅较高所致。 业务方面,根据公司中报披露,军用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终端产品和系统产品。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军用无线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科研生产资质,是该领域无线通信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形态包括手持、背负、车载、机载、舰载等系列装备,实现了从短波、超短波到卫星通信等宽领域覆盖。公司紧跟装备信息化发展趋势,在长期技术积累和对用户多平台、多任务、多单元、多场景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多领域开展下一代通信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同时公司着眼于未来五到十年的装备需求,从终端到综合化系统,从单网通信到协同通信等形成了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完整的科研生产能力布局,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化建设需求。 民用无线通信领域主要包括铁路无线通信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终端及系统产品。公司持续发挥技术研发的优势,根据民用专网通信技术演进和用户需求,迭代开发。公司是我国铁路无线通信设备定点企业和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自主研发的无线通信设备成功应用于“复兴号”、“和谐号”等高铁列车和新型重载机车。公司积极研制新一代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产品,参与了多个城市无线通信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为后续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打下基础。 公司加快在产业链上游的拓展和延伸根据公司 2022年 6月 29日发布的《关于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公告》,披露为了完善公司的业务布局,加快公司在产业链上游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保证公司部分元器件的生产和交付能力, 降低部分采购成本, 公司拟收购通广集团和振通电子持有的振海科技 100%股权,股权评估价值为 2,911.03万元,收购价格为 2,911.03万元。 公司收购振海科技股权后,成为振海科技的控股股东, 公司作为新的股东, 能为振海科技从战略、业务等方面进行赋能。 天津通广集团振海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品质、高可靠性的模块电源、滤波器和磁性整件等的研发、生产、销售。通广集团与振通电子持有的振海科技股权权属清晰,不存在任何权属方面的纠纷或潜在纠纷,不存在抵押、质押及其他任何限制转让的情况,不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或查封、冻结等司法措施,不存在妨碍权属转移的其他情况。 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上游产业链布局,保证公司部分元器件的生产和交付能力,降低部分采购成本。公司收购振海科技股权后,能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和管理优势为振海科技赋能,提升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更好地发展。 本次交易完成后将改变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将把振海科技纳入合并范围。 重视技术驱动及科技创新为企业源动力公司作为技术驱动及科技创新型企业,历来重视技术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近年来坚持 20%以上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领先与研发创新持续赋能,公司深度参与了短波、超短波、散射通信、专用互联网、数据链、卫通卫导、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等诸多无线通信体制的制定,具备充沛的行业话语权与竞争优势地位,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一致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制及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 5.38亿元。 科研创新方面,公司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增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推进科研体系改革,借助地缘优势与科研院所启动更高效创新平台的搭建工作;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标某平台北斗三号卫星导航设备,实现公司在该平台领域的突破;中标北斗三号精密进近地面设备,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精密进近领域的行业地位,也为开拓其他无人机平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开展下一代地面与航空设备、综合化系统、综合数据链、卫星通信装备、北斗三代典型应用系统的预研及竞标,为后续重点科研项目竞标进行技术储备;民用通信方面,公司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天津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通过前沿技术引导客户需求,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人才建设方面,公司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工程计划,通过对生产、研发、管理等领军人才实施重点培养计划,对接名师,快速提升高端人才综合能力。公司以“专业+管理” 双通道模式,培养优秀人才,并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培训体系、薪酬激励政策,通过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吸引了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智能制造和营销的新型人才。 公司持续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了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公司员工知识结构覆盖面广、专业性强,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通过中国知网专利搜索平台,可知 2022年第三季度可检索出 6项专利被公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50、11.32、14.24亿元,同比增速为 23.5%、33.1%、25.9%。对应 PE 分别为 35.33、26.54、21.0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分众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2-11-02 4.41 -- -- 6.52 44.89%
7.31 65.76%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73.7 亿元,YOY-33.9%,实现归母净利润21.3 亿元,YOY -51.8%;22Q3 公司实现营收25.18 亿元,YOY -34.1%,QOQ +31.6%;实现归母净利润7.3 亿元,YOY -52.2%,QOQ +53.2%。 疫情影响广告主投放意愿,公司收入短期承压22Q3 广告主投放意愿和公司广告投放活动均受到疫情扰动。CTR数据显示,22 年7 月/8 月广告市场整体花费分别同比下滑8.7%/6.2%,但8 月相比7 月,广告需求有所恢复,广告市场整体开支环比上升4.3%;此外,由于疫情影响观众线下观影活动,公司影院媒体映前时长采购有所减少,支付现金规模同比下降75.05%。 降本增效持续,盈利能力和应收账款质量环比有所提高22Q3 公司实现毛利润16.3 亿,毛利率64.7%,环比提升12.5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率环比分别减少0.7/0.8/0.3pct,期间费用总体保持低位;归母净利润为7.3 亿,归母净利率为28.9%,环比提升4.1pct。同时,22Q3 公司应收账款末值从Q1/Q2 的23.8/22.5 亿元降至17.6 亿元,公司整体回款较为稳定。 公司基本盘依旧稳健,看好梯媒龙头长期价值首先,公司在核心资源点位数上仍具有绝对优势:根据沙利文的报告,截至2021 年底,分众传媒拥有的楼宇媒体点位数排名第一,覆盖的写字楼和住宅楼领域的电梯数均排名第一;截至2022 年7 月31 日,公司电梯电视媒体设备合计约84.8 万台,相较于2021 年12 月31 日的81.5 万台设备,增加了4.0%;此外,公司还在调优点位结构、淘汰低线城市的低效点位,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其次,Q4 为电商旺季,广告主投放意愿将有所修复,同时,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渐稳定,公司的广告投放活动也将恢复正常。 最后,公司持续扩展海外业务,22Q3 已完成日本公司业务设立。 自2017 年以来,公司相继在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海外市场进行布局,部分国家已实现盈利,成功证明了分众模式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可快速复制,看好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潜力。 投资建议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我们预计广告主投放需求和线下广告投放活动的恢复仍需要一定时间,故调整公司22E-24E 营业收入至103.7/135.4/152.9 亿元(前值为118.2/154.0/173.7 亿元),调整归母净利润至32.7/ 50.5/60.4 亿元(前值为44.0/62.9/75.4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承压;疫情反复;广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北方稀土 有色金属行业 2022-11-02 24.29 -- -- 29.60 21.86%
31.29 28.82%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22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9.98 亿元,yoy+16.22%;实现归母净利润46.31 亿元,yoy+47.07%。单季度看,Q3 实现营业收入78.69 亿元,yoy-16.02%,qoq-23.74%;实现归母净利润15.04 亿元,yoy+35.13%,qoq-4.12%;实现扣非利润15.97 亿元,yoy+54.82%,qoq+15.23%。 量价双降,营收及净利环比下降量:根据产品经营数据,Q3 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稀土金属销量分别为4175、11106、5227 吨,同比分别-48%、-42%、+21%,环比分别-49%、-29%、-9%。 价:Q3 氧化镨钕均价73 万元/吨,yoy+23%,qoq-20%;金属镨钕均价89 万元/吨,yoy+21%,qoq-20%。 通过量价数据不难看出,环比量价双降,且降幅较高,因此表现出营收和归母环比下降,但通过毛利率反而环比有所提升,我们推测是产品结构中销售了更多镨钕类稀土产品,由于经营数据仅披露整体氧化物和金属数据,包含较大部分的价格较低的镧铈产品,所以仅以销量数据来测算业绩稍有出入。 第二批配额增量中98%流向北方稀土,量价皆企稳根据第二批配额,整体看,全年指标21 万吨,增加4.2 万吨,同比增25%;而去年增量2.8 万吨,增速为20%。分集团看,北方稀土全年获得配额14.17 万吨,占整体配额的74%;配额较去年增加4.13 万吨,占整体增量的98%。 我们认为前期产销量有所下滑主要是与市场整体景气程度有关,首先是买涨不买跌,稀土价格快速下跌的情况下贸易商和加工企业进货保持观望、谨慎购买;其次,受宏观经济形势及疫情影响,空调、消费电子等传统磁材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对需求量和价格也产生一定压制,中低档产品和规模较小的磁材厂采购有所下滑,随着价格在经历7-8 月快速下滑后在9 月开始有所企稳,市场交易相对更加活跃,叠加新能源等需求带动,价格中枢持续上移,我们认为量增优势叠加价格企稳有望驱动Q4 业绩向好。 精矿成本可能有所提升,展望业绩仍具有不确定因素在6 月22 日时,公司曾公告称,拟从7 月1 日开始,与包钢股份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将提升至39189 元/吨(REO=50%),但此后被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但10 月26 日公司再次公告,稀土精矿价格自7 月1 日起调整为37230 元/吨(REO=50%),2022 年交易量仍不超过23 万吨,以此测算的稀土精矿交易成本预计将由年初的70 亿元提升至85 亿元(含税),我们预计精矿涨价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年度业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投资建议:公司在冶炼端独家采购白云鄂博尾矿库打造资源+成本优势,配额高占比驱动稀土产品放量;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下游稀土功能性材料;加强资本运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稀土龙头话语权。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72 亿元、416 亿元、456 亿元,同比分别+22%、+12%、+10%;实现归母净利润71 亿元、80 亿元、89亿元,同比分别+39%、+12%、+11%;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14X、12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稀土价格不及预期风险,配额指标不及预期风险,稀土磁材的下游新能源汽车及风电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2-11-02 28.36 -- -- 32.76 15.51%
33.78 19.11%
详细
10月28日晚,兴发集团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6亿元,同比增长48.26%;实现归母净利润49.11亿元,同比增长93.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6亿元,同比增长88.0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4.46元/股。 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核心产品价格有所回落核心产品价格有所回落叠加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导致Q3业绩同比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6亿元,同比增长48.26%;实现归母净利润49.11亿元,同比增长93.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6亿元,同比增长88.05%。单季度来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57亿元,同比增长9.3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减少9.75%。 由于Q3季度公司黄磷、有机硅等核心产品价格有所回落,截至10月28日,黄磷市场均价为3.26万元/吨,同比下降18.77%,DMC市场均价为1.8万元/吨,同比下降66.67%,同时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导致Q3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新产能有序投产,增厚公司盈利能力新建产能有序投产,公司盈利能力增厚。公司后坪磷矿200万吨/年采矿工程预计于2023年建成投产;贵州兴发1万吨/年二甲基二硫醚(DMDS)项目、内蒙兴发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配套的15万吨/年废盐综合利用制烧碱装置、新疆兴发5万吨/年二甲基亚砜二期(2万吨/年)项目、内蒙兴发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配套的5万吨/年草甘膦装置于7月底进入试运行。项目的有序投产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磷化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并增厚盈利能力。 湿电子化学品高速发展,新能源材料蓄势待发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至科创板上市,提升公司湿电子化学品竞争力。2022年8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分拆子公司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兴福电子将成为兴发集团旗下独立的电子化学品业务上市平台,强化兴福电子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公司湿电子化学品高速发展,根据公告,兴福电子4万吨/年IC级硫酸项目相继投运;2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2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3000吨/年电子级清洗剂等项目稳步推进,项目投产后将为公司贡献新的成长动力。 公司与华友钴业签订合作框架,打造磷酸铁锂一体化产业链。2021年11月,兴发集团与华友钴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建设50万吨磷酸铁、50万吨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公司与华友钴业合资子公司兴友科技1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稳步推进。兴发集团和华友钴业的合作,将双方优势互补,共同进军新能源产业链,对公司精细磷化工的转型升级和提升盈利水平有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08、68.14、71.58亿元,同比增速为46.5%、9.8%、5.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3)相关政策变动风险;(4)国际贸易风险;
中化国际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2-11-02 6.90 -- -- 7.69 11.45%
7.77 12.61%
详细
10月28日晚,中化国际发布2022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9.39亿元,同比增长12.83%;归母净利润12.90亿元,同比减少46.36%;实现扣非净利润11.77亿元,同比增长35.27%,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三季度业绩承压,销量增长及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缓冲业绩压力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15.26亿元,同比增长10.56%,环比减少15.81%;归母净利3.15亿元,同比增长21.01%,环比减少45.52%;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6.38%,环比下跌44.12%。 2022年Q3业绩环比承压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有所下跌,价差明显缩窄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但公司积极以量补价,各主要产品销量环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整体业绩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盈利韧性较强。 产销方面,2022Q3公司氯苯/氯碱/树脂/防老剂产品板块产量分别环比-9.89%/+2.81%/+18.02%/-20.30%,销量分别环比+10.21%/+74.21%/+22.32%/+24.07%。在三季度产品盈利不佳的情况下,公司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有效缓冲业绩压力。 价格价差方面,拆分板块来看,2022Q3公司氯苯、氯碱产品板块较为受挫,氯苯/氯碱产品平均售价8008/2239元/吨,分别环比-20.65%/-22.43%。价差方面,主要产品价差大幅收窄,氯化苯-苯/双酚A-苯酚-丙酮/环氧氯丙烷-丙烯-液氯价差环比变动-37.40%/-38.10%/-44.31%,主要由于原料价格虽有下降,但不及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 2022Q3烧碱/原盐市场价格为1317/438元/吨,分别环比-0.19%/-8.47%,烧碱-原盐价差环比+9.99%。在第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全面下跌的情况下,烧碱价格仍能维持稳定,同时原材料原盐价格有所下跌,使得烧碱-原盐产品价差得以扩大。树脂产品板块,公司树脂产品板块盈利能力同样有所下降,2022Q3公司树脂产品平均售价17597元/吨,环比-21.31%,其中环氧树脂/尼龙66/ABS产品市场价格环比-25.28%/-6.90%/-11.85%。价差方面,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双酚A-49%烧碱/尼龙66-己内酰胺/ABS-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价差环比-13.98%/-5.66%/-18.38%。防老剂板块,公司橡胶防老剂2022Q3平均售价为30022.0元/吨,同比/环比+49.95%/-5.33%,防老剂是公司控股公司圣奥化学的核心产品,与市场价格变动对比,公司防老剂价格的跌幅明显较小,显示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较强。价差上,6PPD-苯胺-MIBK价差环比-26.43%,公司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压力。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后续成长性可期连云港碳三项目将于年底陆续投产,开始为公司贡献增量。公司连云港碳三项目一期总投资规模139.13亿元,拟建年产60万吨丙烷脱氢(PDH)、65万吨苯酚丙酮、24万吨双酚A、40万吨环氧丙烷、15万吨环氧氯丙烷(ECH)、18万吨环氧树脂,预计年底全线完工,2023Q1实现投产运营。公司的碳三项目上游布局丙烷脱氢,并采用国家政策鼓励的绿色工艺HPPO法,综合利用丙烷脱氢副产氢气配套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符合国家双碳政策要求。全部投产后,预计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160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 专精特新产业链突破,新材料孵化加速。公司定位为承载中化集团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台,推进布局对位芳纶、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国产替代重点材料,公司有望成为集团的新材料管线孵化平台。 尼龙66及中间体J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三季度,公司年产4万吨尼龙66及2.5万吨中间体J项目已全面投产,该项目采用的创新生产工艺经两步反应直接制备己二胺,绕过了跨国公司对尼龙66关键原料己二腈技术与供应的长期垄断。 对位芳纶单套产能全国第一,高强高模占比不断提升。公司目前拥有对位芳纶产能5500吨/年,其中5000吨/年单套产能规模是国内第一,解决国内卡脖子问题。预计公司高强高模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成为国内芳纶行业领先企业。 投资建议近年来,公司加速调整战略方向,逐渐由传统贸易业务为主向精细化工生产型平台转型,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型化工新材料企业。后续,碳三新材料项目、聚合物添加剂项目、对位芳纶下游衍生项目陆续投产有望为公司贡献利润增量。随着公司的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后,公司的业务结构将会持续优化,化工新材料产销占比将逐渐上升。由于下游产品需求下滑超出预期,我们略微下修公司今年全年业绩,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0、19.84、27.46亿元(前值为18.21、22.70、29.32亿元),同比增长-26.0%、23.2%、38.4%,对应PE分别为11.90、12.55与9.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安全生产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2/23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