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广泰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4-22
|
14.50
|
--
|
--
|
15.16
|
2.57% |
|
16.95
|
16.90% |
|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增: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4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7.1%。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收到业绩承诺补偿收入3571万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6.10亿元,同比上年的1.04亿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经营现金流管理,收到销售回款较上年增加较大,同时购买商品增加票据支付比例,有效降低资金流出的速度。另一方面,公司一年期以内预收账款由上年的2.67亿元提升至3.95亿元,意味着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将力促公司2020年业绩保持持续增长。 逆周期调节将加大民航短板建设,公司空港地面设备业务受益:公司2019年实现空港地面设备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6.9%;毛利率为35.8%,同比增长1.6pct。2019年我国航空产业稳步发展,国内航空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及旅客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7.1%、7.9%。国内民航短板突出,逆周期调节有望加大机场建设,公司空港地面设备业务将持续受益。另一方面,民航大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公司已获取电动车额资质10项,重点新产品研发12项,并实现纯电动产品合同超1亿元。公司树立了民航电动化技术标杆,预计今年将有大批量电动空港设备的采购落地。 消防车保持行业领军地位,应急救援装备前景广阔:公司消防车业务市占率逐步提升,稳居国内消防车企业的第一梯队。随着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推进,势必将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投入,提升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公司大力研发系列应急救援装备,现已有8种型号产品,包括军用大型运水车、大型通讯指挥车、高空救援救生通道等。另一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广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已拥有移动医疗车、旅居车、警用车、军用改装车等中高端特种专用车辆。公司有望借应急管理部救援能力建设东风,在应急救援特种车辆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疫情影响一季度整体开工率及交付节奏,我们小幅调降2020-2021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5亿元、36.0亿元、4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亿元、4.56亿元、5.5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6、13、10倍。公司估值优势明显,空港和消防领域保持行业龙头地位,逆周期调节利好空港地面设备市场空间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将打开公司特种车辆业务新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急管理部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军品合同签订和订单交付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收入确认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致盈利能力下滑风险等。
|
|
|
威海广泰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3-04
|
17.59
|
--
|
--
|
18.25
|
3.75% |
|
18.25
|
3.75% |
|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0年2月27日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19年度实现营收25.54亿元,同增16.76%,实现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增43.16%。 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公司2019Q1-Q3分别实现营收3.51/6.16/7.63亿元,同比变动-8.74%/0.28%/43.31%;实现归母净利润0.59/0.55/1.56亿元,同比变动15.02%/-26.91%/196.2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9/0.48/1.26亿元,同比变动10.09%/-32.99%/157.47%。2019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4亿/3.36亿,同比增长16.76%/43.16%。2019年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系公司航空产业和消防产业业务稳步发展,收入稳定提升,同时军工业务大幅增长,以及收到业绩补偿及政府补助,2019年度累计收到政府补助金额0.57亿元,占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24.29%。 双主业+军工发挥协同优势,空港+消防双主业稳步发展:公司空港设备、消防应急以及无人机三大业务发挥协同优势,空港地面设备、军用特种车辆、消防车均属改装车辆,可以实现技术共享;消防报警设备和消防车辆同属消防行业,可以实现渠道共享;其军用无人机可受益于空港地面设备现有渠道,而空港地面设备也可受益于其军工业务渠道获得军用机场设备订单,双主业一军工协同效应显著。空港+消防双主业稳步发展:在空港设备方面,民航的快速扩容有望在2019-2021年为空港设备行业带来年均超50亿市场空间,公司作为民营空港地面设备国产化龙头,相较于国内外同业公司,公司具备品种齐全、抢先布局油改电等优势,未来空港业务业绩将持续受益于机场建设补短板加速与进口替代。在消防应急业务领域,公司进军中高端市场,消防营收快速增长,毛利率远超同业。2019年8月,公司与军方签订2.84亿元的合同,进军军用消防车市场,且项目实施对公司2019、2020年经营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我国消防基建补短板,且消防部队正式移交应急管理部后消防部队出警场景更为多样化,应急救援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五年消防车市场总需求约达560亿元,助力公司业绩稳增长。 军品订单高增长,军工业务大扩张:公司2019年度军品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累计签订军品装备合同或中标军品采购项目金额为12.93亿元,占2018全年总营收的59.12%,为2018年军品营收的4.4倍。2020年1月16日,公司再度发布签订军用特种装备合同的公告,合同金额合计1.04亿元,占2018年度经审计营收的4.75%。为顺应“军民融合”政策利好,在军用级无人机市场,公司成功开发了军用大型高机动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产品,2019年3月26日子公司全华时代中标2287.05万元的无人靶机及配套设备大单,标志公司军用级无人机产品得到军方认可。此外,公司的军用特种装备、军用消防车、军用靶机等军用产品均获得军方认可,军品订单的增长显著,使得军工业务大幅扩张,带动公司整体业绩高增长,未来军品业绩可期。n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双主业稳步向上军工业务大步迈进,我们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亿元、4.18亿元、5.21亿元,EPS分别为0.88元、1.10元、1.37元,对应PE为19倍、15倍、12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民航业受其他交通方式冲击的风险、军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内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
|
|
威海广泰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2-05
|
14.01
|
--
|
--
|
18.10
|
29.19% |
|
18.36
|
31.05% |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19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700.37万元至35222.64万元,较上年同期23481.76万元同比预计增长35%至50%。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2019Q1-Q3分别实现营收3.51/6.16/7.63亿元,同比变动-8.74%/0.28%/43.31%;实现归母净利润0.59/0.55/1.56亿元,同比变动15.02%/-26.91%/196.24%,第三季度实现高速增长。据公司2019年度业绩预告,2019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700.37万元至35222.64万元,同比预计增长35%至50%,全年利润高增长。 公司已形成“双主业一军工”模式,军品发展态势迅猛:公司2019年度军品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累计签订军品装备合同或中标军品采购项目金额为12.93亿元,占2018全年总营收的59.12%,为2018年军品营收的4.4倍。2020年度,公司于1月再次签订军用特种装备合同,合计10395万元,占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75%,占军品营业收入的35.61%,合同的执行将对公司2020年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公司致力于军用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其靶机产品优势显著,受益于需求端新军事训练大纲利好以及供给端技术突破降低成本制约和军民融合等政策红利的进一步助力,随着我国国防预算稳定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军用无人机市场需求达413亿元,公司有望享受其中的红利,业务发展可期。 消防及应急业务+空港业务双主业稳步提升:消防及应急业务方面,我国消防站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未来消防站补短板将带动消防车市场,预计未来五年消防车市场总需求约达560亿元。与同业相比竞争力上,公司在中高端产品领域成就卓著致使公司毛利率远超同业营收快速追赶至消防车辆行业头部,未来该业务有望稳步提升。此外,随着2018年10月消防部队正式移交应急管理部,消防部队出警场景更为多样化,公司的消防设备也向应急设备转变,应用场景拓展,推出健康体检医疗车、眼科诊疗车、全体为DR体检车等,公司的发热巡诊车、滞留观察车等应急设备可用在突发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开展诊疗,未来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开拓了新的市场。空港业务方面,随着我国机场建设补短板加速,我国运输机场2020/2025年分别有望达到260/370个,2018-2025年CAGR为6.7%,相较于2014-2018年CAGR3.86%有较大幅度提升;通航上2018年通航机场为399个,根据规划2020/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500/2058个,2018-2030年预计CAGR为14.65%。民航的快速扩容有望在2019-2021年为空港设备行业带来年均超50亿市场空间。公司作为民营空港地面设备国产化龙头,相较于国内外同业公司,公司具备品种齐全优势、研发优势、抢先布局油改电优势以及成本管控优异致使竞标优势显著,四重优势齐发力奠定行业领先地位,未来空港业务业绩将持续受益于机场建设补短板加速与进口替代。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双主业稳步向上军工业务大步迈进,我们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亿元、4.33亿元、5.36亿元,EPS分别为0.88元、1.13元、1.40元,对应PE为18倍、14倍、11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民航业相关需求有受到其他交通方式冲击的可能性、国际市场开拓风险、预测参数不及预期风险。
|
|
|
威海广泰
|
交运设备行业
|
2019-12-17
|
15.03
|
--
|
--
|
17.24
|
14.70% |
|
18.36
|
22.16% |
|
详细
空港设备民营龙头企业,双主业+军工发展模式协同性强,所处三大行业全线景气,主营业务多点开花:公司涉及空港设备、消防产业以及无人机产业,现已形成“双主业一军工”的发展模式,业务间实现技术共享、渠道共享、市场共享等极强的协同效应。公司资质齐全,拥有高品牌美誉度,被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称号,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公司空港设备、消防应急救援产业及无人机产业三大主营目前行业全线高度景气,未来三年公司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空港地面设备:空港地面设备国产化龙头,受益机场建设补短板加速与进口替代,增速有望稳定向上,高端及军方客户订单表现优异,四重优势齐发力奠定行业领先地位。随着我国机场建设补短板加速,我国运输机场2020/2025年分别有望达到260/370个,2018-2025年CAGR为6.7%,相较于2014-2018年CAGR3.86%有较大幅度提升;通航方面,2018年通航机场为399个,根据规划2020/2030年分别有望达到500/2058个,2018-2030年预计CAGR为14.65%。民航的快速扩容有望在2019-2021年为空港设备行业带来年均超50亿市场空间。根据我们模型测算,同时考虑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带来的市场份额以及公司在军品市场的拓展,公司2019-2021年将有望获得年均约17.5亿空港设备收入,相较于2017-2018年均10.10亿收入大幅增长。公司空港设备业务盈利能力上,空港地面设备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占比稳定在50%左右,2018年实现营收11.13亿元,同增22.57%,实现毛利率34.21%。空港业务在中高端客户及军方市场突破上成效显著,2019H1公司与三大航空公司、北上广三大机场共签订合同1.2亿元,运作了首都机场等共七个过千万的重点项目,并与军方签订5.16亿元装备订购合同,占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3.57%,产品得到军方充分认可。竞争力上,相较于国内外同业公司,公司具备品种齐全优势、研发优势、抢先布局油改电优势以及成本管控优异致使竞标优势显著,四重优势齐发力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消防应急业务:机场消防领域龙头,消防设备向应急救援设备转变应用场景扩展,应急救援增长潜力大,进军中高端市场获军方认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我国消防资源不足的问题不断凸显。市场空间上,我国消防站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未来消防站补短板将带动消防车市场,预计未来五年消防车市场总需求约达560亿元,公司有望获得约75亿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上,2018年公司消防设备业务实现营收8.24亿元,同增22.4%,连续多年增速超过20%,毛利率达26.29%。此外,2019年公司消防车业务于军方市场取得重大突破,8月公司收到与军方某部签订的2份《装备订购合同》,合同金额合计2.84亿人民币,占公司2018年度营业收入的12.98%,是公司消防车首次大批量进入某军兵种装备市场。与同业相比竞争力上,公司在中高端产品领域成就卓著致使公司毛利率远超同业营收快速追赶至消防车辆行业头部。经测算,随着我国消防基建补短板,2019-2021公司有望享有年均12.26亿元市场份额,较2017-2018年的年均7.49亿元增长64%。 消防报警业务:消防报警老牌企业,增长势头强劲抢先布局智慧消防。盈利能力上,2018年公司消防报警业务实现营收2.06亿元,同增13.47%,经2017年对下游渠道商的整合后业绩迅速回升,毛利率为44.11%,毛利率历年均超过40%。竞争力上,与同业相比,大多消防报警企业为非上市企业,营口新山鹰依托威海广泰上市平台,发展平台更为广阔;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威海广泰消防报警产业产品线较为完善。此外,在智慧消防及消防物联网成行业趋势的大背景下,公司抢先布局推出消防运维云平台,赢市场先机。 无人机业务:商誉减值影响消退业绩释放可期,高居微笑曲线两端军用靶机竞争优势显著。无人机业务盈利能力方面,自2016-2017商誉减值计提之后,2018年经评估无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实现营收4040万元,同比增速37.72%,占公司总营收的1.85%,同比变动0.22个pct,实现净利润67.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自收购后首次实现正利润。2019H1全华时代实现营收2524.9万元,同比增速59.68%,占公司总营收的2.61%,同比变动1.03pct,实现净利润204.4万元,为2018全华时代全年净利润的3.02倍,无人机业务业绩释放可期。竞争力方面,公司立足附加值较高的微笑曲线两端,是国内稀缺的无人机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与同业相比,公司军用无人机尤其是靶机产品占优,2019年以来已合计签订军品无人机合同3471.21万元,军用级无人机业务具备细分领域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上,公司致力于军用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受益于需求端新军事训练大纲利好以及供给端技术突破降低成本制约和军民融合等政策红利的进一步助力,随着我国国防预算稳定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军用无人机市场需求达413亿元,公司有望享受其中的红利,业务发展可期。 公司营收稳增长,资产质量较稳健,2019Q3业绩超预期。1)公司营收稳增长,2019Q3业绩超预期:2016-2018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55亿/28.04亿/20.87亿,增长率分别为17.55%/16%/21.23%。归母净利润方面,2018年商誉减值影响减退,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达107.33%。随着商誉减值影响消退、消防改革及空港设备交货期延后影响减退,公司2019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51.08%,2019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96.25%,整体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公司资产质量稳健运营效率稳中向上,控费成效显著。2018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8.36%,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5.05pct;应付账款周转率为5.02,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6.17,体现公司较强议价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36,同增0.1,逐年上升;总资产周转率为0.48,逐年稳中向上,位于可比公司中游行列。2018年公司财务/管理/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38/-1.7/-1.33个百分点,除财务费用外其余两费呈下降趋势,公司控费成效显著。3)海外营收增长强势:目前已将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2018年公司海外营收分别为1.21和1.62亿元,同增80.31%及33.55%。 投资建议:根据模型测算,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提升,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亿、4.02亿及5.02亿元,EPS分别为0.82、1.05及1.32元/股,对应PE为18倍、14倍、11倍,公司属于细分领域龙头,估值优势明显,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民航业相关需求有受到其他交通方式冲击的可能性、国际市场开拓风险、预测参数不及预期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