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1-03
|
40.59
|
61.35
|
94.08%
|
42.58
|
4.90% |
|
47.00
|
15.79%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目标价61.35元。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5/2026年EPS为1.90/2.39/2.94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2025年PE为22.82X),并考虑立讯的行业龙头地位,维持目标价61.35元,对应2025年PE为25.67X。 闻泰拟将ODM业务转让给立讯有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12月30日晚,闻泰科技公告拟将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100%股权和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立讯有限为上市公司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截止24Q3持股比例为37.8%,收购标的暂时性的亏损预计对上市公司利润无影响。此次交易为现金方式,标的业务结构主要是非A领域ODM为主,长期看有望与立讯自有Non-A消费电子业务形成良好协同。 立讯Non-A业务补强ODM生产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加速向千亿收入目标迈进。从立讯原有布局来看,其Non-A业务主要以零部件为主,包含模组,同时部分产品系统组装也有涉及。其产品类型涵盖3C与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PC、XR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表)、企业智能办公设备(智能显示、安防设备等)、智能家居、美容个护、按摩仪等轻医疗领域的多款产品。近年来,其Non-A业务新项目开发速度快,同时盈利能力较好,是立讯除了A客户、汽车、通信之外,最关键的增长方向。立讯所收购的标的主要是以非AODM业务为主,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可以拓展客户资源,同时快速完善在ODM生产能力的布局,进一步与自身原有客户资源形成协同,推动其Non-A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 催化剂。项目订单持续落地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产品导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2-25
|
40.56
|
--
|
--
|
42.58
|
4.98% |
|
47.00
|
15.88% |
|
详细
内生外延持续扩张,汽车&通讯快速发展。公司是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成立于2004年,最初从事电脑连接器,2010年中小板挂牌上市后开启内生外延的快速扩张期,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及多次投并购拓展业务范围,消费电子部分切入果链深度绑定大客户,整合资源不断扩充产品线,通讯和汽车部分持续完善布局接力成长。如今公司拥有110多家生产企业,设立16个研发中心,业务据点遍布全球,可实现快速响应就近服务。 消费电子:端侧AI或致量价齐升,份额扩张助力长线增长。海内外消费电子龙头均积极布局端侧AI,今年迎来一系列实质性进展:端侧AI有望实现跨应用按需完成复杂任务。其中苹果是端侧AI重要玩家,在此轮端侧AI浪潮中发布拥有实质性创新的AppleIntelligence,布局领先,或将率先受益因AI驱动的换机潮和硬件价值量提升。公司消费电子业务以内生外延的方式切入果链,实现“零部件->模组->组装”的发展路径,跟随大客户快速成长,目前深度绑定大客户,已成为其第二大供应商。零部件方面,未来有望导入大客户更多新料号实现业务扩张,整机组装方面,外延并购加强与和硕的联系,iPhone组装成功切入高端机型,代工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汽车:迎来全球化发展机遇,产品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公司依托智能制造大平台优势与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汽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及神经系统零部件全系列解决方案,今年新增收购全球线束龙头莱尼,加快汽车业务出海步伐,未来有望继续成长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通讯:铜连接表现超预期,有望打开海外服务器市场。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在高速互联领域突破海外封锁,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及设备应用客户的供应池,并为多个客户开展前沿项目的研发。其中铜连接技术和落地能力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今年业务进展和商务推进超预期,未来有望带动光连接放量。 今年英特尔入股立讯技术,与公司的高速互联优势互补,或将助力公司在通讯板块拓展更多客户,打开海外服务器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稳固,通讯板块和汽车板块成长动能充沛。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619.29/3119.15/3612.28亿元,归母净利润134.65/168.85/207.06亿元,对应PE为21.75/17.34/14.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2-02
|
39.19
|
--
|
--
|
42.38
|
8.14% |
|
47.00
|
19.93% |
|
详细
内生+外延式并购, 提升终端市场竞争力。 立讯精密是我国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产品主要涵盖消费电子、 汽车、 通信、 工业及医疗等领域,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品类核心零部件、 模组及系统级产品。 公司从连接器出发, 持续推动产品创新、 技术突破和工艺制程优化, 借助资本市场收购, 收购的方向是标的主要是具有相同产品、 不同市场以及具有相同市场不同产品, 一方面更快地扩大原有业务规模体量的基础上, 拓展产业链上下游, 另一方面, 减少全球化布局时从“0” 到“1” 的建设风险。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 深度绑定消费电子优质客户。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零件→模组→系统” 的全面覆盖, 深度绑定大客户, 2023年公司第一大客户业务实现营收1744亿元, 营收占比为75%。 随着AI技术在智能手机、 个人计算机、 穿戴类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普及与应用, 终端市场迎来量价双提升, 公司整体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消费电子业务未来将带动公司营收继续稳健增长。 拥抱算力时代, AI服务器千亿市场规模。 当前AI大模型参数正快速从千亿级向万亿级甚至更大的量级跨越, 庞大的运算量使得下一代AI集群在高速互联性能上有着更苛刻的要求, 公司在电连接、 光连接、 电源、 风冷/液冷散热、 射频等产品上有深厚技术积累, 目前在GB200NVL72单柜中, 立讯精密可以提供包含电连接、 光连接、 电源管理、 散热等产品,解决方案价值量约209万元, 预计未来可接触总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顺应汽车市场趋势, 打造全球汽车Tier1领导厂商。 随着“车路云” 时代的开启、 海内外自动驾驶项目的快速落地, 以及智能座舱娱乐体验的日益丰富, 海量的信息交互带动了智能汽车的舱内外高速互联需求, 单车电子电气零部件占比快速提升。 公司从线缆连接器出发, 目前已经形成汽车线束、 连接器、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在国内主流品牌客户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已经进入快速放量的阶段;海外市场中, 公司收购Leoni AG 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项目预计明年完成, 汽车业务在海外实现0-1的建设。 盈 利 预 测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营 业 收 入 2630.6/3137.00/3665.9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136.0/171.5/209.5亿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形势波动, 技术创新风险, 产品研发风险,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2-02
|
38.05
|
--
|
--
|
42.38
|
11.38% |
|
47.00
|
23.52% |
|
详细
消费电子行业龙头,业务版图持续扩张。立讯精密是消费电子行业龙头公司,公司以连接器起家,目前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电子等三大领域。公司历史曾有多次收购,持续提高产品线覆盖率,业务版图不断拓展,同时持续进行垂直整合,形成“零组件-模组-系统”的布局。 AppleIntelligence正式上线,功能持续迭代,合作北美大客户拥抱AI浪潮。苹果是全球消费电子巨头,我们认为苹果是产品定义先驱者,旗下手机、电脑、TWS等均定义产品性质,引领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公司深度布局声光电热磁技术,有望持续拿到新料号和产品组装订单,同时苹果AppleIntelligence正式上线,AI功能持续迭代,有望引起一波换机潮,公司是北美大客户核心供应商,在手机、手表、耳机等产品上均合作紧密,部分品类份额有望持续提升,业绩有望显著受益。 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持续开拓新客户。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新技术持续迭代,如GB200NVL72互联模式通过NVSwitch实现,GPU与NVSwitch采用铜互联形式,内部使用的电缆长度累计接近2英里,共有5000条独立铜缆。公司产品线丰富,是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收购汇聚科技完善相关布局,持续开拓新客户。 汽车业务享受赛道和国产替代红利,外延并购助力公司打造Tier1平台。汽车新四化趋势明显,国内新能源车企崛起有望带动公司份额提高。1)电动化趋势带动线束+连接器需求量和ASP提升,公司线束和连接器产品线较全,受益国产替代,份额有望提升;2)汽车智能化趋势助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作为传统消费电子龙头,公司相关技术成熟;3)公司控股股东参股奇瑞集团,且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Q1-Q2期间完成并购莱尼的所有程序,加强自身技术实力和丰富自身客户群体,助力公司发展汽车Tier1业务。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是消费电子龙头,与北美大客户合作紧密,有望持续拿到新料号和系统组装业务订单,同时积极拓展汽车和通讯业务。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547.73、3265.21、3901.50亿元,同比分别+10%、+28%、+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4、170.02、210.03亿元,同比分别+22%、+27%、+24%,对应PE分别为21、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国际贸易形势波动,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大客户新品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AI手机拓展不及预期。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13
|
40.75
|
--
|
--
|
41.68
|
2.28% |
|
44.44
|
9.06% |
|
详细
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1.77亿元,同比增长13.67%;实现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增长23.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7亿元,同比增长15.43%。 投资要点:24Q3业绩环比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79亿元,同比增长27.07%,环比增长43.73%;归母净利润36.79亿元,同比增长21.88%,环比上升25.76%;扣非归母净利润31.58亿元,同比增长9.71%,环比上升13.74%。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1.75%,环比下降0.94pct;实现销售净利率5.47%,环比下降0.76pct。 AI赋能消费电子,公司绑定海外头部客户有望持续受益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AI不断向端侧靠近,手机作为端侧AI落地的最佳终端设备之一,AI手机处于产业爆发前夕。苹果在WWDC2024发布会上推出了自己的生成式AI,AppleIntelligence。其功能主要包括写作工具、图像处理工具、理解文字重要程度以及进化版Siri等。IPhone16为首款为AppleIntelligence从头开始设计的机型,预计后续新款IPhone也都将搭载AppleIntelligence。未来,AI将是推动手机销量周期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根据IDC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AI手机出货量为3700万台,2027年将达到1.5亿台,2024-2027年CAGR为59.45%。公司在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积累深厚,凭借扎实的产品研发能力、领先的自动化制程开发水平、高效的精益制造能力以及高品质的交付标准等多方面的优秀表现,持续收获核心客户高度的评价与充分的肯定。此外,公司计划在2032年实现消费电子板块除大客户外的收入体量达到千亿人民币规模,业绩稳定性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AI赋能消费电子,引爆下一轮换机潮的周期中持续受益。 收购莱尼拓展汽车业务,通讯业务进展超预期汽车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公司于9月份公告收购莱尼,莱尼是一家专业从事线束系统和汽车电缆开发、生产及销售的老牌企业,在欧洲、中东、非洲、美洲和亚洲都有成熟的运营主体,同时与全球主流客户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本次收购能够提升公司在研发/采购资源、客户渠道还有全球化的生产供应能力,推动公司向全球Tier1前十的目标前进。通讯业务方面,公司今年通讯板块业务进展超预期,目前已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及设备应用客户的供应池,为主流客户在技术无人区开展前沿项目的研发,如448G平台高速互联方案的预研。随着国内外云厂商高算力项目的加速落地,我们认为通讯板块业务在未来2-3年有望显著增厚公司利润。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653.23、3123.38、3586.27亿元,EPS分别为1.89、2.41、2.9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5、16.9、14.1倍,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AI赋能消费电子的趋势。同时,汽车和通讯业务板块有望为公司业绩创造新的增量,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12
|
40.02
|
--
|
--
|
42.69
|
6.67% |
|
43.80
|
9.45% |
|
详细
事件: 1-3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71.77亿元( YoY+13.67%),实现归母 净 利 润 90.75亿 元 ( YoY+23.06%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81.17亿 元 ( YoY+15.43%)。拆分看, 3Q24实现收入 735.79亿元( YoY+27.07%); 归母净利润 36.79亿元( YoY+21.88%);扣非归母净利润 31.58亿元 ( YoY+9.71%)。 公司公布 24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 131.43亿元– 136.91亿元,同比 增长: 20.0%-25.0%;预计扣非净利润 114.86亿元– 127.13亿元,同比增 长: 12.76%-24.82%。 业务维度: 发挥垂直整合与协同优势。 消费类电子板块, 公司依托纵向整合 与横向并购,在消费电子核心能力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拓展均取得实质性的 突破。基于当前在 SMT、 SiP 等方面深厚的经验与技术储备,公司通过收购 美国射频( RF)前端芯片制造商威讯联合半导体( Qorvo)位于北京和山东 德州的所有资产,进一步培育了公司在射频前端模块的精密制造能力,并强 化垂直一体化服务优势,推动公司实现从系统封装到模组封装的跨越式发展; 通讯及数据中心板块, 公司协同头部芯片厂商前瞻性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 云服务厂商共同制定 800G、 1.6T 等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部分细分领域产 品如外部高速铜缆、线缆及连接器组件、背板连接器及背板线缆、 HSIO、 SSIO 等更是以领先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此 基础上,全面拉动光连接、散热、电源模块等产品与头部客户展开进一步深 度合作; 汽车板块,公司结合对车规级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深度理解,快 速实现向汽车产业相关产品的跨界赋能,并基于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 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汽车业务相关产品(高/低压线束、高 速线束、充电枪、汽车连接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液晶仪表、三合一电机 系统、 AR HUD、 DMS 等)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公司依旧遵循“三个五年”的战略指引,加强对现有 业务的开拓以及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前瞻布局,并以精密智能制造大 平台和工艺制程的自主研发优势为依托,实现公司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 等领域各项资源互融互通,打造完整的产业垂直整合闭环,推动公司经营朝 预期方向稳健发展。 我们预计立讯精密 2024年至 2026年 EPS 分别为 1.87、 2.47、 3.00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情况,给予立讯精密 2024年 20-25倍 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37.40-46.75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进程缓慢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5G 建设进度变 缓或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 不及预期。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11
|
41.50
|
--
|
--
|
42.69
|
2.87% |
|
43.26
|
4.24% |
|
详细
内生外延, 3Q24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公布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 实现营收1772.77亿(YoY +13.67%), 归母净利润 90.75亿(YoY +23.06%), 靠近此前业绩预告的20~25%同比增速的上限。对应3Q24营收735.79亿(YoY +27.07%,QoQ +43.73%), 归母净利润 36.79亿(YoY +21.88%, QoQ +25.76%), 扣非净利润 31.58亿(YoY +9.71%, QoQ +13.74%)。 内生外延共同推动营收增长,苹果 Airpods4、 Watch10新品整机与 iPhone16增量零部件如照相按钮模组、VCM、 结构件等放量, 汽车、 非 A 和通讯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去年底收购的Qovor 位于北京和德州封装资产从 3Q24开始全面并表,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财务费用波动较大, Vision Pro 投入与回报不平衡产生相关费用。 3Q24毛利率 11.75%(YoY -2.01pct, QoQ -0.94pct), 主要因为: 1)组装业务营收占比提升; 2) 威讯低毛利业务并表; 3) 子公司立铠精密受 Vision Pro 影响,吸收了较大的成本费用损失。 费用方面, 3Q24公司管、 销、 研费用率总体平稳, 财务费用因汇兑损失增加而增加。 此外, 由于月底的汇率评价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 而外汇套期保值操作盈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会计科目归属差异造成 Q3扣非利润增速低于归母利润增速, 公司实际表现正常稳健。 收购 Leoni, 强强联合, 加速成为全球汽车头部 Tier1。 公司 9月 13日公告,为加快推进公司汽车业务全球化进程, 提升公司汽车线束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将收购 Leoni AG 的 50.1%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 Leoni K 的 100%股权。 莱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缆、 电线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 通信、 医药器械等领域。 此次收购, 有助于公司在产品开发、 市场拓展、 客户准入、 产能布局、 物料采购等方面与莱尼公司实现战略协同, 在提高自身运营效率与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 快速形成公司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中国车企出海以及海外传统车企提供更加便捷、 高效的垂直一体化服务。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 “优于大市” 评级。 公司全面深度布局消费电子业务、 汽车互联业务、 通讯互联业务, 并在 AI算力、 汽车智能化浪潮中都实现了精准卡位, 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33/172/205亿元, 同比增速21/30/20%, 当前股价对应 PE 23/18/15x,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终端销量不及预期; 公司份额提升不及预期。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04
|
42.23
|
--
|
--
|
43.55
|
3.13% |
|
43.55
|
3.13% |
|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71.77亿元,同比+13.67%;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23.06%;扣非归母净利润81.17亿元,同比+15.43%;2024年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735.79亿元,同比+27.07%,环比+43.73%;归母净利润36.79亿元,同比+21.88%,环比+25.76%;扣非归母净利润31.58亿元,同比增长+9.71%,环比+13.74%。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1.43–136.91亿元,同比增长20%-25%;扣非归母净利润114.86–127.13亿元,同比增长12.76%-24.82%。投资要点:业绩稳健成长,外延并购等因素影响短期毛利率。由于消费电子板块的电脑周边设备等传统产品保持稳健增长,海外头部客户推出的新产品也带来明显的增长动能,汽车及通讯板块高速增长,以及外延扩张的贡献,推动公司2024年三季度营收持续成长。由于子公司立铠精密部分产品表现不及预期以及并表两家新公司,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为11.72%,同比下降0.08%,24Q3毛利率为11.75%,同比下降2.01%,环比下降0.94%;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率为5.52%,同比提升0.21%,24Q3净利率为5.47%,同比下降0.66%,环比下降0.76%。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竞争优势突出,有望充分受益于AI终端新时代。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持续精进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在新工艺、新制程的加持下,具备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全球头部品牌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并获得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达到3.099亿台,其中苹果出货量为5450万台,同比增长9%,季度出货量创历史记录。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进入AI新时代,苹果的人工智能服务AppleIntelligence已正式上线,有望引领新一轮终端换机潮。目前立讯精密已覆盖北美大客户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全品类产品,基于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及提升市场份额,有望充分受益于AI终端新时代。 “工艺+底层技术”横向拓展至通讯、汽车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基于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度积累和不断打磨的综合能力,公司已构建“工艺+底层技术”的能力拼图,并持续将能力横向拓展至通讯、汽车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通讯及数据中心业务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在高速互联领域,公司进入全球主流云厂商客户,公司224G电连接产品将连接器、铜缆和线束组装进行全链条垂直一体化整合,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竞争力,公司448G高速互联解决方案在技术交流、产品测试上也得到众多技术机构和品牌客户的认可;随着国内外云厂商高算力项目的落地,公司通讯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成长。公司汽车业务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莱尼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电缆和线束供应商,收购莱尼将助力公司进入更广泛的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持续增长,并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公司汽车业务有望继续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全球精密制造领先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竞争优势突出,已覆盖北美大客户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全品类产品,并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及提升市场份额,有望充分受益于AI终端新时代,公司将已构建“工艺+底层技术”的能力持续横向拓展至通讯、汽车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通讯及汽车业务有望继续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2555.03/3083.33/3513.93亿元,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6.65/172.29/204.72亿元,对应的EPS为1.89/2.38/2.83元,对应PE为22.34/17.72/14.9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31
|
43.10
|
49.00
|
55.01%
|
43.55
|
1.04% |
|
43.55
|
1.04% |
|
详细
立讯精密发布三季报,2024年Q1-3实现营收1771.77亿元(yoy+13.67%),归母净利91亿元(yoy+23.06%),扣非归母净利81.17亿元(yoy+15.43%)。对应2024年Q3实现营收735.79亿元(yoy+27.07%、qoq+43.73%),归母净利36.79亿元(yoy+21.88%、qoq+25.76%),扣非归母净利润31.58亿元(yoy+9.71%、qoq+13.74%)。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131.4-136.9亿(yoy+20-25%),扣非归母净利114.9-127.1亿元(yoy+12.76-24.82%),对应4Q24归母净利润40.65-46.15亿元(yoy+13.6-29.0%),扣非归母净利润33.73-45.93亿元(yoy+7.0-45.7%)。 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静待AI推动换机周期加速。维持“买入”评级。3Q24:汇兑及套汇造成扣非差异,立铠受MR产品影响承担损失根据公司业绩会上管理层的表述,3Q24收入增长强劲,一方面主因汽车、通信、耳机等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另一方面Qorvo、Cosmo等业务并购也实现3Q近30亿的收入增量。公司3Q24非经常性损益5.2亿元,主因3Q24末的汇率评价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财务费用科目、而外汇套期保值操作盈利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科目,造成扣非归母净利与归母净利增长率产生一定差异。公司3Q24毛利率11.8%(yoy-2.01pct,qoq-0.94pct),我们认为除了汇率的影响之外,立铠受苹果MR智能头显产品的影响,吸收了较大的成本费用损失,也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2024/25年展望:关注AI对手机换机带动我们预计2024年下半年手机组装份额提升仍然为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其他汽车/通讯等新业务也将为公司成长做出贡献。公司4Q24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2.76-24.82%。 WWDC大会上苹果介绍了其在AI方面的进展AppleIntelligence,24年12月/25年1月/3月iOS18.2/18.3/18.4或将持续更新,相关AI功能有望逐阶递进。我们预计AI相关应用或带动iPhone用户换机、高端机份额提升,带来明后年手机出货量的增长。目标价49元,给予买入评级我们建议关注AI带来手机换机加速等机遇对公司的影响,考虑到24年短期MR等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以及25、26年AI驱动换机可能带来的公司业绩的增长,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132.2/177.0/238.7亿元(前值:139.6/172.1/202.6亿元),参考A股可比公司的Wind一致预期PE平均数(25年18.78x),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以及手机组装份额明年有望继续增长,受益于整体AI趋势,我们给予20倍2025年PE估值,提高目标价至49元(前值:45.95元),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升级风险,宏观下行风险,创新产品渗透不及预期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31
|
43.10
|
--
|
--
|
43.55
|
1.04% |
|
43.55
|
1.0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和 2024年业绩预告, 24Q3公司实现营收 736亿元, yoy+27%,实现归母净利润36.79亿元, yoy+22%,预计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4~136.9亿元, yoy+20-25%。 点评: 24Q3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增速受汇兑损益影响。 24Q3公司实现营收 736亿元, yoy+27%,实现归母净利润36.79亿元, yoy+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1.58亿元, yoy+9.71%。公司归母净利润符合前期业绩预告指引,略高于前期业绩预告中值,扣非归母净利润低于业绩预告下限,主要受到汇兑影响, 9月月底汇兑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外汇套期保值操作盈利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科目。 24Q3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1.75%,同环比有所下滑,部分由于立铠吸收因客户 VR 产品产生的较大成本费用损失。 24Q3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3%/3.8%/0.4%, yoy+0.0pct/-0.1pct/-0.4pct/+0.2pct,整体费用率有所下滑,财务费用率有所上升部分受月底汇兑评价损益影响。 24Q3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公司的投资收益为 6.05亿,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预计后续随着世硕手机组装业务整合顺利有望贡献更多业绩弹性。 公司预计24Q4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4~136.9亿元,yoy+20-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9~127.1亿元, yoy+12.76%-24.82%。对应24Q4单季度,预计24Q4实现归母净利润 40.68~46.16亿元, yoy+14%~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3.69~45.96亿元, yoy+7%~46%。 聚焦高质量的成长,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业务持续扎实高质量成长: 消费电子:底层能力突出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 AI 浪潮。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优秀,在新工艺、新制程的加持下,结合行业深耕多年所具备的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全球头部品牌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特别在声学产品领域、 AR/VR 以及家居/办公等智能设备都获得了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成为当下和未来成长的强劲动能之一 ; 通讯:通讯及数据中心领域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高速互联领域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突出。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协同头部芯片厂商前瞻性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共同制定 800G、 1.6T 等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如外部高速铜缆、线缆及连接器组件、背板连接器及背板线缆、 HSIO、 SSIO 等更是以领先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以此为切入口,全面拉动光连接、散热、电源模块等产品与头部客户展开进一步深度合作; 汽车:多维产品布局面向万亿级市场,出海口策略成功加速汽车 Tier 1业务成长。汽车领域产品布局多元:以线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连接器、新能源、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产品,多维产品线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合作整车企业提供为汽车零部件提供出海口,加速产品研发、导入、量产进程:①奇瑞:集团持有奇瑞控股20%股权,上市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②广汽:与广汽集团及广汽零部件成立立昇汽车科技; 集团业务深度协同:体外收购标的 BCS 汽车电子积累深厚,掌握优质客户资源(宝马、大众、通用、福特等),积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拓展能力边界。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和 2024年业绩预告, 将 24/25/26年归母净利润由150/210/253亿元下调至 135/175/21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终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降价影响收入体量和盈利能力、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 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31
|
43.10
|
--
|
--
|
43.55
|
1.04% |
|
43.55
|
1.04% |
|
详细
事件:10月25日,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三季报,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71.77亿元,同比+13.67%;实现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23.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1.17亿元,同比+15.43%。其中,单Q3实现营业收入735.79亿元,同比+27.07%,环比+43.73%;归母净利润为36.79亿元,同比+21.88%,环比+25.7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58亿元,同比+9.71%,环比+13.74%。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1.43亿元~136.91亿元,同比增长20%~25%;扣非归母净利润114.86亿元~127.13亿元,同比增长13%~25%。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环比持续上行。 公司遵循“三个五年”既定计划,一方面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充分借助通讯业务、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为核心。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实现了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了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业务板块的高效协同,持续扩大对现有业务的拓展,进一步深化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并积极布局新产品、新技术和新领域。盈利能力方面,2024Q3公司毛利率为11.75%,YOY-2.01pct,QOQ-0.94pct,主要系公司控股子公司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受客户智能头显产品的影响,吸收了较大的成本费用损失。从费用端来看,2024Q1-3公司三费占营收比为6.80%,较去年同期的6.51%降提升了0.30pct,主要因公司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提升所致。 AI全面赋能,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业务领域百花齐放。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推动手机、PC、XR、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IOT设备的全面迭代;通讯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此外,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成功开发112G、224G甚至上探448G的相关互联产品。GB200NVL72单柜整套公司可提供约209万元的解决方案,包含电连接、光连接、电源管理、散热等产品。汽车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全面布局。24H1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实现48%+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 投资建议:预计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5.14/172.50/211.58亿元,对应PE为23/18/15倍。公司“整机组装+精密组件+模组”全面布局,未来随手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汽车和通信业务的客户拓展及新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30
|
43.63
|
56.40
|
78.42%
|
43.86
|
0.53% |
|
43.86
|
0.53% |
|
详细
Q3业绩符合预期,全年指引稳健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取得营收1,772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23%,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5%。对应Q3单季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26%;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4%。公司Q3归母位于此前业绩预告中上区间,各业务进展顺利,仅立铠受客户智能头显产品的影响,吸收了较大的成本费用损失。公司受汇率影响三季度财务费用3亿元,同环比均大幅增加,但同时外汇套期保值操作盈利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科目,造成扣非与归母短期增速差异。公司同时发布24年业绩预告,预计24年归母净利润131-137亿元,同比增长20%-25%,业绩增长稳健。 AI赋能北美大客户创新周期开启,消费电子业务迎来新动能。根据IDC,三季度Iphone全球出货量5600万部,同比增长3.5%,出货量创三季度历史新高。苹果AppleIntelligence将于本周起逐步上线,也有望渐进式推动新机需求,并有望在25年迎来更强劲的换机周期。公司持续深化垂直整合、智能制造以及跨领域的协同赋能等优势,在内生外延策略的帮助下,持续在北美大客户中提升份额及业务边界。 立臻手机组装业务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带来利润弹性,同时公司在零组件环节不断拓展能力圈,未来产品覆盖度有望进一步深化带动单机价值量增长。 “通讯+汽车”开启第二增长曲线,跨领域协同优势突出。当前公司通讯业务已形成电连接、光连接、射频通信、热管理、电源五大产品线,在铜连接产品的带动下,公司光模块产品已快速进入前三大数据中心客户项目,散热产品也得到国际上大的数据中心客户认可,未来几年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电源模块也正在进入AI服务器系统项目,未来公司通讯互联业务各产品线有望百花齐放。汽车业务方面,目前公司产品品类布局在整车单车价值量近3万元人民币,在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近期公告收购全球线束龙头莱尼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打造汽车线束全球领导地位。 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8/2.42/2.95元,(原24-26年预测分别为为1.90/2.45/3.02元,小幅调整投资收益),根据可比公司24年30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56.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占比较高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美贸易冲突加剧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30
|
43.63
|
--
|
--
|
43.86
|
0.53% |
|
43.86
|
0.5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及2024年业绩预告:1)24Q3:收入735.8亿元,同比+27.1%,环比+43.7%;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21.9%,环比+25.8%;扣非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9.7%,环比+13.7%。 毛利率11.8%,同比-2.0pct,环比-0.9pct;净利率5.5%,同比-0.7pct,环比-0.8pct。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42.7亿元,去年同期为流出(-15.9亿元),环比+31.7%。 2)24Q4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131.4~136.9亿元,同增20%~25%;扣非归母114.9~127.1亿元,同增12.8%~24.8%。对应24Q4归母净利40.7~46.2亿元,中值43.4亿元,同比+21.3%,环比+18.0%;扣非归母净利33.7~46.0亿元,中值39.8亿元,同比+26.3%,环比+26.1%。 业绩持续增长,汇兑影响扣非归母表现。Q3为新品备货旺季,公司在大客户零部件、模组、整机组装等产品份额稳步提升,带动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其中大客户MR因销量较低带来拖累,非经较高主因公司通过套保对冲美元贬值影响,套保收益(3.4亿元)计入非经。此外,公司通过在底层材料、制造等环节的不断创新优化,盈利质量持续优化,24Q3现金流环比+31.7%。 苹果AI上线在即,25年为苹果创新&销量大年。24Q3iPhone销量yoy+3.5%,预计10月底苹果AI功能将正式上线,有望抬升新机销量,25年iPhone17搭载AI功能更成熟+硬件大升级,公司深度受益。 汽车业务高速增长,莱尼并表加速海外布局。莱尼为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厂商,立讯收购后将对莱尼在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布局的产能进行适当整并提高效率,加速立讯汽车业务出海口战略实施。24H1汽车业务收入实现同比+48.3%的高速增长,收购莱尼将提高立讯汽车业务增速。 投资建议:考虑汇兑影响和费用带来的波动,我们适当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5/168/197亿元(此前为137/175/192亿元),对应PE估值23/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9
|
43.60
|
60.00
|
89.81%
|
44.40
|
1.83% |
|
44.40
|
1.83% |
|
详细
公司最新公布24年三季报及全年业绩展望:1)24年前三季营收1772亿,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90.75亿,同比增长23.06%;2)展望全年业绩区间为131.4-136.9亿,对应增长区间为20-25%。 我们更新公司观点如下: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稳健增长。公司24年前三季度营收1772亿,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90.75亿,同比增长23.06%,业绩处于前期预告20-25%区间中上限,符合市场预期,对应EPS为1.26元。其中,Q3单季营收736亿,同比27.07%环比43.73%,归母净利36.79亿,同比21.88%环比25.76%,扣非净利31.58亿,同比9.71%环比13.74%。在外部复杂环境背景下,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Q3营收大增因新品拉动与威讯资产并表,汇率中性策略致扣非增速差异。1)Q3收入同环比大幅增长,一方面源于Airpods4、Watch10秋季新品整机与iPhone16增量零部件如照相按钮模组、VCM、结构件等上量,叠加MR整机较去年属增量业务,以及非A、通讯与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去年底收购的威讯Qovor北京和德州封装资产从24Q3开始全面并表,我们判断有约小几十亿收入增量;2)从子公司来看,三季度联营企业实现收益6.05亿,显示立臻的iPhone组装业务同环比均有小幅增长,而因组装业务主要在Q4体现以及所得税确认因素,我们判断立臻Q4望同环比明显提速;另外,从Q3少数股东权益3.46亿同比下滑约35%,可看出立铠受到VisionPro组装业务吸收大量成本费用的影响;3)Q3毛利率11.75%,同环比下降约2pct和0.9pct,主要因组装业务上量、威讯低毛利业务并表和立铠VisionPro业务吸收亏损有关;4)汇率中性策略导致扣非增速差异,公司Q3管销研费用率总体保持平稳,不过财务费用同环比大幅上升至3亿,主因Q3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汇兑损失,不过公司汇率中性策略套保和理财使得公允价值部分有近4亿净收益,有效对冲了汇损,但会计科目归属差异也造成Q3扣非业绩增速低于归母增速,公司经营实质是在同步稳健增长。 24全年业绩展望20-25%区间,Q4提速可期。公司展望全年归母净利区间为131.4-136.9亿,同比20-25%增长,扣非114.9-127.1亿,同比12.76-24.82%增长,对应Q4业绩40.7-46.2亿,同比13.7-29.0%,仍延续同环比增长,我们认为实际达到区间中上限概率较大,主要原因:1)公司为iPhone16ProMax新机主供厂商,Pro机型销售相对较佳,加上AppleIntelligence落地和优化,我们认为Q4公司iPhone组装业务份额和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叠加iPhone增量零部件和Qorvo资产在大客户射频模组提升份额,以及airpods4等穿戴业务相对旺销;2)通信业务尤其是AI算力相关高速电连接在国内外头部客户进展较佳,公司在224G电连接平台全球技术领先,我们判断24年通信营收将增长30-40%,盈利将更佳;而公司汽车业务在线束连接器领域客户拓展和产能布局进度提速,在其引领下24年将延续50%以上高增长;我们综合判断Q4业绩有望提速。 三驾马车共驱长线成长。展望未来,1)消费电子方面,公司依托纵向整合与横向并购,自身iPhone业务成长结合和硕整合仍让未来三年份额和盈利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以Qorvo国内资产整合为代表,公司零部件及模组垂直一体化亦在持续深化;公司亦深度参与大客户未来AI终端和XR等创新,卡位消费电子前沿趋势;2)通信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以“应用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为产品核心战略,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尤其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协同头部芯片厂商前瞻性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共同制定800G、1.6T等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如外部高速铜缆、线缆及连接器组件、背板连接器及背板线缆、HSIO、SSIO等更是以领先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以此为切入口,全面拉动光连接、散热、电源模块等产品与头部客户展开进一步深度合作,打开长线业务空间;3)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强大的智能制造平台,快速实现向汽车产业相关产品的跨界赋能,并基于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汽车业务相关产品(高/低压线束、高速线束、充电枪、汽车连接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液晶仪表、三合一电机系统、ARHUD、DMS等)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期收购莱尼线束业务叠加后续布局,为在未来三个五年实现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基于最新财报和外部趋势,我们最新预测公司24/25/26年营收为2655/3070/3472亿,归母净利润为136/170/210亿,对应最新股本EPS为1.88/2.35/2.9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18/15倍,仍相对低估。总体来说,公司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业务三大业务长线布局清晰,并且在AI端侧、算力和SmartEV等前沿方向拥有绝佳卡位,同时,公司运营效率和各项财务指标持续优化。公司正迎来长线布局良机,我们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和60元目标价,坚定看好公司长线空间。 风险提示: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波动,新品新业务布局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
|
|
立讯精密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9
|
43.60
|
--
|
--
|
44.40
|
1.83% |
|
44.40
|
1.8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及 2024年业绩预告: 营收稳步增长,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772亿元,同比增长 14%,归母净利润 91亿元,同比增加 23%,扣非归母净利润 81亿元,同比增长 15%,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 736亿元,同比增长 27%,归母净利润 37亿元,同比增加 22%,扣非归母净利润 32亿元,同比增加 10%。 同时公司发布 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4年公司实现 131-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25%,实现 115-12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25%。 消费电子业务充分受益 AI 浪潮, 拥抱核心客户迎业绩高增: 据 IDC 预测,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5.8%, 到 2024年底 AI 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有望达 18%,同比增速达 344%, AI 成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最核心的成长驱动。 本周苹果手机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上线, 同时展望明年 iPhone17有望进一步迭代新机型及外观创新, 手机龙头厂商核心技术创新有望带动新一轮强劲换机潮, 公司作为苹果手机整机组装及零组件核心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汽车电子内生外延蓄力长期成长: 2024年 9月, 公司公告收购莱尼公司,莱尼公司是全球头部的电缆、电线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汽车制造、通信和医疗设备等多个行业。 收购莱尼公司是公司拓展汽车业务、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形成公司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公司实现成为全球前十 Tier1供应商的目标。 随着全球对中国电动化智能化汽车的认可度逐渐提升,公司内生外延拓展汽车电子布局, 赋予汽车业务强劲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看好 AI 赋能消费电子终端对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拉动, 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6.9/170.6/204.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4-26年 PE 分别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环境风险; 核心消费电子客户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新车型上量不及预期风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