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28 13.55 -- -- 13.97 3.10% -- 13.97 3.10% -- 详细
事项 2月 21日,公司发布回购报告书,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 4000—8000万元,以不超过 18.00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以及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评论】 回购展现未来发展信心,完善长期激励机制。截至 2024年 2月 29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63.55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7142%,成交价格 11.37—12.8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 1998.84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另外,据公司公告,回购股份的 70%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望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公司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车检测新规叠加设备更新政策,公司检测设备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2023年 6月 30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新能源车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等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新规有望带来新能源检测设备采购需求的大幅增长。另外,近期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望加速现有机动车检测设备更新进程。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覆盖全国各地的机动车检验机构、汽车制造厂、科研机构等。另外,公司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已在公司检测站试运行。受益于检测新规和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公司检测设备业务短期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加大布局机动车检测运营市场,打造行业领先连锁经营品牌。 截至2022年底,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 41家。 2023年,公司新增收购 11家检测站,加大力度拓展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目前,国内机动车检测行业多为零散经营,集中度较低,且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公司通过连锁运营,有望提高运营效率,解决业内车检流程复杂、手续办理时间长、经营治理较差等痛点,实现行业的快速成长。 【投资建议】 短期,随着新能源车检测标准及国家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公司检测设备业务有望迎来业绩爆发; 中长期,公司有望通过经营品牌连锁检测站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稳定现金流的同时进一步增厚利润空间。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5.22、 7.88和 11.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5、 1.03和 1.5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02、 0.52和 0.78元,对应PE 分别为 554、 29和 20,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4 14.31 -- -- 14.40 0.63%
14.40 0.63% -- 详细
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3.9 亿元,归母净利 3032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13.9%、1.2%根据公司 2023 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9 亿元,同比增长 13.9%,归母净利润 3031.5 万元,同比增长 1.2%;扣非归母净利润 1702.6 万元,同比增长2.6%。2023 Q3 实现营收 1.4 亿元,同比增长 25.9%;归母净利润 212.6 万元,同比下滑 74.8%。三季度业绩承压,或系短期受车检政策影响、叠加新业务尚处于开发阶段。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45.96%,同比下滑 5.21PCT,净利率为 6.85%,同比下滑 4.91PCT。2023 年 Q3 公司毛利率为 43.65%,同比下滑 11.25PCT,净利率为 0.26%,同比下滑 10.78PCT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38.33%,同比降低 2.70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8.84%,同比降低 2.34PCT;管理费用率为 22.22%,同比降低 2.05PCT,财务费率为-2.22%,同比降低 1.32PCT;研发费率为 9.49%,同比上升 3.01PCT。研发投入显著提升或系公司向电池检测设备及安全保障系统、换电设备、一体化压铸机及智能电动注塑等产业布局,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检设备更新,长期致力于打造国内车检运营连锁品牌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是国内在用机动车检测龙头,由设备端切入下游检测运营服务市场,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运营服务,2023 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58%、34%。 机动车检测系统:公司是国内车检系统龙头,或将优先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检测标准出台后受益。2023 年 6 月 30 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所需检测设备涉及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电气安全四大检测项目。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检测内容和难度有所提升,行业门槛提高有望优化竞争格局,公司已有设备和技术研发储备,标准正式出台后或将优先受益,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截至 2023 年 12 月 11 日,标准正处于审查阶段。 运营服务:公司通过收购、新建检测站等方式探索实现运营服务品牌化的连锁经营,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来源。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 41 家。2023 年至今,公司新增收购 11 家检测站,继续重点拓展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加速检测站并购进程。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1.23、2.02 亿元,2024-2025 年分别同比增长 138.48%、64.56%,对应 PE 为 83、35、2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机动车检测政策进一步放宽;2)机动车检测站收购整合不及预期;3)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11 16.38 -- -- 16.79 2.50%
16.79 2.50% -- 详细
行业深耕二十载, 管理层团队优异。 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 是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龙头。 2018年进入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 目前为双轮驱动。 公司实际控制人贺宪宁具备深厚技术背景, 深耕行业二十余载。 管理层长期保持稳定, 高管加入公司时间平均 10年以上。 公司业绩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当前潜力较大。 2014年之前, 机动车检测行业是政府垄断行业。 2014年开始社会化, 民间资本开始涌入, 是民营机动车检测站行业开端。 2018年前后检测价格放开管控, 车检价格持续上涨, 行业内检测站数量快速上升, 行业进入上行期, 18-20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2020年 10月公安部推出车检新政, 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 公司 21年业绩大幅下降。 2022年 9月再一次放开检测要求, 机动车检测数量再次下降。 我们认为当前政策要求的检测标准已处合理水平, 预计不会进一步放宽, 行业目前有较大潜力。 2023年 6月 30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征求意见稿发布, 主要增加了三电检测, 预计政策落地后相应的检测设备将迎来增量市场。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 , 截至 2022年底,我国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数量为 14880家, 其中公司在机动车检测系统服务的客户超过五千家。 由于检测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一整套系统, 存在兼容问题, 我们认为这将使得存量客户粘性较强, 公司在新能源检测设备依旧保持较高市占率。 机动车检测服务已供大于求, 公司加速收购整合。 截至 2022年年报, 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 41家, 公司参股的产业基金临沂基金累计收购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 11家。 在经历了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快速增长, 以及 2020年和 2022年两次政策导致检测量减少, 机动车检测服务目前已不是高利润行业。 此外黄牛党、 代理问题等均加大检测站老板责任风险, 相当数量检测站老板有意向转让股份。 公司借此时机加速收购, 2023年 6月 14日公司公告称拟收购 3家检测站各 51%股权, 7月 20日公告称公司合计将直接或间接持有 8家机动车检测站 51%股权。 我们预计收购节奏将持续加速, 有望打造全国连锁的大型品牌检测站。 聚焦新能源车赛道, 横向布局多项业务。 公司目前重点布局了电池检测设备及安全保障系统、 换电设备、 一体化压铸机智能装备及智能电动注塑装备等三块业务。 换电设备已开发出轻卡中置换电、 乘用车底盘换电、 顶吊式换电三种技术路线, 一体化压铸机智能装备及智能电动注塑装备已布局了华北、 华南、 华东、 华西等国内市场, 在广东、 江西、 湖南、 浙江、 江苏、 重庆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机构。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机动车检测设备行业的龙头, 实控人技术背景深厚, 管理层多年保持稳定。 2023年 6月 30日,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征求意见稿发布, 预计政策落地后新能源车三电检测设备将迎来增量市场。 由于检测设备存在软硬件兼容问题, 我们认为这将使得存量客户粘性较强, 公司在新能源检测设备 依旧保持较高市占率。 检测站运营方面, 公司近年来加速收购, 目前控股或参股达60余家, 我们预计收购节奏将持续加速, 有望打造全国连锁的大型品牌检测站。 预测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3/1.27/2.19亿元, 对应 9月 28日股价, EPS 分别为 0.28、 0.55、 0.96元, 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59.7、 29.9、 17.3倍。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检测站收购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竞争加剧的风险、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家对在用机动车强制性检测政策及相关标准发生变化的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1 16.40 20.64 74.32% 16.90 3.05%
16.90 3.05% -- 详细
投资要点: 机动车检测政策逐步触底,行业迎来反转:公司作为国内机动车检测设备龙头向下游延伸入检测服务业务,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机动车年检政策触底,在检量回暖2022年最新政策前10年检第6/10年,10年后一年一检,按15年寿命算,单辆汽车需检测7次,相比2014年政策(前6年免检,6年后一年一检,15年后半年一检)减少3次,减幅为30%,检测频率下降。我们认为国内检测频率对比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未来继续减少检测次数的可能性不大,检测政策或逐步触底,随着在检数量不断增长,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公司从检测系统向检测运营服务业务转型,检测站单店利润分化2022年公司检测系统业务占比56.57%,检测服务占29.42%,公司通过收购、增资、并购等方式拓展检测运营服务市场,检测服务业务快速发展。考虑到一线城市的土地稀缺性,未来部分二三线城市或将成为检测站发展的主战场,单个检测站盈利能力或将分化。 新能源车逐步进入年检期,打开新市场空间2022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14-17年的新能源车陆续达到首次检测的年限,20-22年检测次数分别为276/394/496万辆,根据20-22年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增速,预计23-27年检测次数711/928/963/1207/1736万辆,CAGR为24.99%。新能源汽车的检测更注重三电系统,目前公司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安全相关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3-25年收入分别为 4.82/8.0/12.28亿元,对应增速为7.68%/65.97%/53.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1.48/2.71亿元,对应增速为 324.03%/109.95%/83.24%。EPS 分别为 0.31/0.65/1.18元/股,23-25年 2年 CAGR 为 96.14%。DCF 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 20.39元,可比公司 2024年平均 PE 为 26.11倍,综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 2024年 32倍 PE,目标价 20.6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政策变动风险、检测站扩张及承诺业绩指标不及预期风险、单个检测站盈利变动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5 16.59 -- -- 17.19 3.62%
17.19 3.62%
详细
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19万元,同比增长31%,符合预告中枢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7亿元,同比增长8.39%,归母净利润2818.97万元,同比增长30.95%。扣非归母净利润1977.73万元,同比增长95%。2023年Q2单季度实现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22.14%,环比增长31.30%;归母净利润2399.35万元,同比增长275.54%,环比增长471.79%。中报业绩符合预告中枢。 盈利能力: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47.17%,同比-2.3PCT,净利率10.32%,同比-1.77PCT。分业务看,机动车检测系统毛利率为53.8%,同比+5.45PCT;机动车检测服务毛利率为27.27%,同比-14.88PCT,或系2022年10月车检政策放宽影响,车检频次和数量有所下降,后续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在用车车龄的增长,检测量有望逐步恢复增长;检测运营增值服务毛利率为73.42%,同比+1.68PCT。 费用端:上半年期间费率为37.04%,同比-2.30PCT。其中,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9.23%、21.93%、-2.85%,同比-1.55PCT、-1.5PCT、-2.47PCT。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优化。上半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提升71.59%,研发费率8.73%,同比+3.22PCT,研发团队规模和研发实力行业领先。 公司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检设备更新,长期致力于打造国内车检运营连锁品牌机动车检测系统: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总营收57.65%。公司是国内车检系统龙头,或将优先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检测标准出台后受益。2023年6月30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所需检测设备涉及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电气安全四大检测项目。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检测内容和难度有所提升,行业门槛提高有望优化竞争格局,公司已有设备和技术研发储备,标准正式出台后或将优先受益,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 运营服务: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0.88亿元(检测服务+运营增值服务),同比增长7.32%,营收占比为34.40%。其中,子公司临沂正直上半年营收4684万元,归母净利润2341万元,同比增长23.25%。公司通过收购、新建检测站等方式探索实现运营服务品牌化的连锁经营,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来源。截至2022年底,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41家。2023年至今,公司新增收购11家检测站,继续重点拓展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加速检测站并购进程。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1.47、2.06亿元,2024-2025年分别同比增长134.33%、39.79%,2023-2025年复合增速为80.99%,对应PE为61、26、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机动车检测政策进一步放宽;2)机动车检测站收购整合不及预期;3)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15 16.59 -- -- 17.19 3.62%
17.19 3.6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2.57 亿元,同比增长 8.39%;实现净利 0.28 亿元(扣非 0.20 亿元),同比增长 30.95%(扣非同比增长 95%)。23Q2 单季度实现营收 1.46 亿元,同比增长 22.14%;实现归母净利润 0.24 亿元,同比增长 275.54%。 收入增长、费用率下降是业绩改善主因。报告期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7.17%、10.32%;收入增长是公司业绩改善的主因,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 2.3 个百分点至 37.04%,ROE(加权)小幅提升至 1.29%。报告期公司收现比 93.89%,经现净额-0.50 亿元,现金流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报告期公司资产负债率处在 22.24%,的较低位置,有货币资金 10.78 亿元,财务费用延续负值状态,未来资本开支有较大的利用空间。 新能源车检测标准落地在即,公司检测设备迎业绩反转。公司是在用车检测设备龙头,2020 年和 2022 年两次机动车检测新政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导致近年公司业绩下滑,政策影响有望在今年见底,2023H1 公司车检系统营收 1.48 亿,同比增长 1.11%,毛利率 53.80%,同比提升 5.45 个百分点。 2023 年 6 月 30 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新能源车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等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新的检测项目将带来设备采购需求的大幅增长。公司已有设备和技术研发储备,公司作为标准制定的参与者,标准的落地实施将助公司检测设备迎来业绩拐点。 运营服务:打造检测服务连锁品牌,迎快速扩张期。报告期公司检测运营服务 0.60 亿,同比增长 5.62%;检测运营增值服务合计 0.28 亿,同比增长 12.59%。近年公司大力布局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实现机动车检测服务连锁经营品牌是公司的战略目标。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 41 家。2023 年以来,公司新增收购 11 家检测站,继续重点拓展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加速检测站并购进程。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公司在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的实力和优势,持续深耕机动车检测服务领域,同时,通过经营品牌连锁检测站,成为国内领先的机动车检测服务专业机构,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行业的影响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 资 建 议 : 预 计 2023-2025 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0.58/1.39/2.2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6/0.61/0.98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66x/28x/17x,新能源车检测标准落地在即,公司大力拓展检测运营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换电设备、一体化压铸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成长性可期,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检测标准实施不及预期;公司运营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01 16.82 -- -- 17.76 5.59%
17.76 5.59%
详细
在用车检测龙头,运营服务+新能源车检助力经营反转向上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是国内在用机动车检测龙头,由设备端切入下游检测运营服务市场,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系统和检测运营服务,2022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7%、40%,毛利占比分别为54.3%、42.7%。受制于我国机动车年检政策调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离标准正式出台再近一步。公司已启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未来或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通过并购布局车检运营服务市场,有望成为公司长期增长动力。 机动车检测: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车检行业持续扩容车检行业需求与机动车保有量及车龄相关,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1年,2020年和2022年两次机动车检测新政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的叠加影响,机动车检测频次、检测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我国新车销量提速,保有量持续增长,随着在用车车龄的增加,检测量将逐步恢复增长。2023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4.26亿辆,同比增长4.9%,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7%。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整体配比水平偏低,车检频率、周期的差异均较大,长期发展空间充足。 公司有望受益新能源车检设备更新,长期致力于打造国内车检运营连锁品牌1)车检设备:龙头地位稳固,或将优先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检测标准出台后受益。2023年6月30日,《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电气安全等运行安全性能进行补充检验。所需检测设备涉及动力蓄电池安全、驱动电机安全、电控系统安全、电气安全四大检测项目。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内容和难度有所提升,行业门槛提高有望优化竞争格局,公司已有设备和技术研发储备,标准正式出台后或将优先受益,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 2)运营服务:通过收购兼并、新建检测站等一系列内生外延式运作,探索实现运营服务品牌化的连锁经营,有望成为公司长期业绩增长来源。截至2022年底,公司直接运营的检测站数量为41家。2023年以来,公司新增收购11家检测站,继续重点拓展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市场,加速检测站并购进程。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1.47、2.06亿元,2024-2025年分别同比增长134.33%、39.79%,2023-2025年复合增速为80.99%,对应PE为62、26、19倍,当前PEG为0.7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机动车检测政策进一步放宽;2)机动车检测站收购整合不及预期;3)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27 20.39 -- -- 19.53 -4.22%
19.53 -4.22%
详细
车检新政致公司业绩受损,新能源车检测或创新机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4.48亿元/yoy-5.39%,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转亏。复盘公司过往业绩表现,公司收入与业绩于2019-2020年到达峰值,主要由于:1)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并于2019年5月实施,标准需要检测站对环检设备进行升级,带动存量升级需求;2)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布,该两项政策推行“简政放权”、“三检合一”,促使检测机构建设加速,助推检测设备需求;3)2017年7月,环保部发布《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助推公司遥感设备需求。公司收入受以上政策带动,于2019年取得高速增长,并在2020年维持高位。此后,公安部于2020年10月、2022年9月先后两次推出车检新政,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导致机动车行业准入者持观望态度,公司2021、2022年收入及业绩显著下滑。 由此可见,公司业绩受政策影响较大。我们认为后续机动车检测行业机遇或出于新能源车检测,2023年6月,公安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求对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验,需及时发现新能源车电池、电气、电控系统等存在的安全问题。此前我国并未针对新能源车出台检测标准,若此规程正式发布并开启实施,或催生新能源车三电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公司对新能源车三电系统检测已有充分技术储备,有望充分把握行业机遇。 收购检测站扩张业务边界,AI++创造全新商业模式2022年公司机动车检测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32亿元/yoy+132%,公司自2018年开展该项业务以来,收入维持高速增长,主要由公司并购/新建检测站驱动。公司作为机动车检测设备龙头,运营检测站具有显著协同效应。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参控股超50家检测站,未来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公司推出检验智能审核系统,运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OCR识别等图像识别技术,与检验监管平台无缝对接,对机动车外观照片、检测照片、资料照片进行准确识别,可大幅减轻审核人员工作量,提高审核效率,有效杜绝人为因素造成误判的情况,提升车管服务效能。公司深耕机动车检测行业近20年,积累大量检测数据,开展AI+检测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公司与各大厂商就AI大模型保持紧密接触,未来或开辟全新商业模式。 一体化压铸及换电注入增长新动能公司在机动车检测主业外,积极拓展新业务,包括一体化压铸、换电等,打造增长新动能。一体化压铸方面,公司与深圳君港合资设立子公司广东永扬,研发、制造一体化压铸设备。永扬运用金属新材料超微前沿技术、流体智能数值仿真技术、金属合金表面集束熔覆技术解决了压铸机行业多年对热震性、热障性、热梯度性和铝合金后热处理的问题,对金属的控液、控温和粘性做到在线监测,优化铝合金材料加热方式的同时降低能耗,优化金属溶液排氧的同时减少气孔、夹杂等质量缺陷,保证铸件内部组织精细的完整性、提升铸件的合格率,具一定技术优势。 换电业务方面,公司已开发出轻卡中置换电、乘用车底盘换电、顶吊式换电三种技术路线,为整车厂、动力电池厂和运营商等客户提供多场景、多配置、可兼容、可共享、可迭代的整体换电设备解决方案及服务。未来公司将聚焦重卡、轻卡、微面汽车换电技术储备,重点开发城市物流、同城货运、冷链配送等商用物流车换电市场。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1.98/3.01亿元,eps为0.32/0.86/1.31元,对应PE分别为64/23/15倍。基于公司主业逐步触底,新能源车检测带来新机遇,一体化压铸及换电布局贡献全新成长极,看好公司中长期向上发展机会,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检测国标出台进度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检测站布局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4 14.83 23.10 95.10% 15.60 5.19%
16.48 11.13%
详细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从设备切入运营服务大市场。从短期看,2021年行业经历寒冬,但从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已经迎来拐点。 核心观点资产质量较高,短期内超跌:公司作为国内车检装备龙头,自18年来持续切入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受政策变化影响,2021年企业盈利出现大幅下降。但公司21Q3毛利率48%仍高于历史水平,21年9月底公司的货币现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达15.7亿元、资产负债率18%,总体具有较高资产质量。 车检服务将送走寒冬,迎来春天。虽然2021年行业处于寒冬,但从环保、安全的发展规律看,车辆检测的要求仍将持续提升,行业仍将向前发展。而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检车站密度仍低、车检频率仍低、检测内容仍有待丰富,未来行业的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检测服务大市场,行业有望诞生巨头。根据模型测算,我们认为随着车辆保有量增加,检测服务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700亿元,但目前行业仍呈现散而乱的格局。而海外成熟市场则存在区域巨头,如欧洲的德凯等。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市场内走向成熟,车检市场也将产生具有较高份额的龙头企业。 开展新能源业务,打开新市场空间:公司中标公共充电桩项目,充分展示软硬件结合实力。同时公司也在同期与时代电服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换电及相关业务场地空间共享、换电场站运营维护、换电车辆推广销售、换电设备研发制造等领域探索合作机会。我们认为安车与时代电服的合作有望实现双赢的效果,在推广换电模式的同时,实现双方的流量整合及持续增长。 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5、0.70、0.92元,基于朝阳永续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022年调整平均市盈率约33xPE,我们给予安车检测2022年33xPE,目标价23.10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利变化,检测站扩张不及预期,运营管理不及预期,换电站运营不及预期,充电桩项目持续性不及预期,检测次数单价等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29 37.00 53.34 350.51% 41.17 11.27%
41.17 11.27%
详细
公司主营业务是机动车检测系统,积极整合运营业务。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国内少数集机动车检测系统、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与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四大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龙头。公司近年通过并购转型,实现向下游机动车检测服务运营领域延伸。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2019年环检升级带来的需求释放,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84.3%;归母公司净利润为1.89亿,同比增长50.6%。 乘用车迎来检测周期,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19年底,我国保有车辆平均车龄约4.9年,将迎来检测高峰期。虽然受新规影响,2021年汽车检测需求将同比下降7%。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2022年后汽车检测市场或将恢复正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1%。截止2019年底,国内每万辆机动车对应的检测站数量仅0.42个,日本该指标达3.51个/万辆,美国为2.50个/万辆。对标发达国家,测算得出未来国内检测站数量需达5.2万,检测系统潜在市场空间约1300亿元,年均运营收入理论规模约1300亿元。且在开放机动车检测市场定价后,价格有望不断上行,行业量价催化并存。 国际比较,收购扩张是检测行业的优选之路。收购扩张模式得到验证:Opus通过不断收购车检公司,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龙头的模式是成立且可以借鉴的。区域扩张与多业务结合打开新局面:Opus除了经营车检业务之外,还发展了智能车辆支持业务;Applus+作为车检领先企业,而其车检业务仅占其总收入的22%,多区域开拓多业务经营的模式是巨头企业的重要策略。品牌战略是长期路线:Applus+的四个业务均属于工业测试行业,相辅相成,互筑名声,在行业各细分领域共同打造公司品牌,稳走长期品牌发展路线。形象建设吸引潜在客户:Applus+不仅重点投资于作为工业企业基石的创新与专有技术,还大力发展企业领导力、提高员工满意度等,从而提高企业声誉,为企业带来更多潜在业务。 内生+并购,转型运营。公司通过并购转型,实现向下游机动车检测服务运营领域延伸。公司通过参与设立德州常盛新动能、临沂新动能、收购兴车检测70%的股权、临沂正直70%股权及中检汽车部分股权正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临沂正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41.5%,净利率高达37%。通过并购培育优质检测站,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8、12.6、16.9亿元,归母净利润2.0亿元、3.0亿元和4.7亿元,同比增长5%、50%、57%;考虑增发影响,对应EPS为1.03、1.34、2.09,对应PE为36、28、18。据测算,2020-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年均复合增速40%,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40倍PE估值,对应目标股价53.47元/股,较当前股价有43%的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不及预期;检测政策风险;检测行业竞争加剧;检测价格不及预期;新能源车检测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07 40.77 -- -- 45.74 12.19%
45.74 12.19%
详细
机动车检测解决方案领导者。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6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机动车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立足于汽车后市场,面向智能交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全系列在用机动车检测系统、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整车厂新车下线检测系统,下游客户包括机动车检验机构、政府监管部门、驾校、维修站等机构。目前公司通过参与设立德州常盛新动能、临沂新动能、收购兴车检测70%的股权、临沂正直70%股权及中检汽车部分股权正式进入机动车检测运营领域,成为汽车后市场整合者。 机动车检测设备仍有空间,新兴业务增速更快。截至201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6亿辆,机动车出厂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检测机构检测。我国机动车检测包括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目前全国机动车检测机构约1.5万家,即每万辆汽车拥有0.58个检测站,对比全球2.67个站/每万辆汽车,我国检测站数量明显不足。同时,我国汽车销量增速虽见顶回落,但汽车保有量远没有见顶。此外,在用车车龄的增长进一步增加了检测频次。我们认为,随着检测站数量+汽车保有量+在用车车龄的增长,我国机动车检测设备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较快增速。新的政策催生新的检测需求,治超和遥感设备方面公司具备技术和市场优势,根据我们的测算,两项合计市场空间在300亿左右,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汽车保有量奠定需求基础,行业整合加速在即。机动车检测为强制性检测,影响其市场空间的核心变量为汽车保有量。根据我们基于车检新规的测算,2021年机动车检测市场空间约450亿元,较2020年下降7.6%,2021至2026年新规下我国汽车年检市场空间将从448.7亿元增加至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30%。当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机动车检测设备,并从0到1切入机动车检测服务。公司依靠收购优质站点及自建站点,复制临沂正直管理及服务模式,同时赋能保险及二手车鉴定评估等业务,将显著提升收购站点的盈利能力,年检费用的上涨也将进一步减弱新规的不利影响。 检测站连锁化大势所趋,行业整合凸显社会价值。目前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检测客户体验差;②从业人员短缺;③规模普遍偏小;④市场秩序混乱。通过分析国外成熟的行业发展经验以及相关政策,未来龙头企业进行规范化、集团化、品牌化运作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安车检测等公司持续并购整合行业,连锁化大型检测机构将优化行业生态,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检测专业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3.23/4.40亿元,EPS分别为1.06/1.67/2.27元,对应12月31日收盘价PE为38.7/24.5/18.0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机动车检测政策超预期变化;收购并购进展不及预期;治超及遥感政府招标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42.70 63.84 439.19% 51.00 19.44%
51.00 19.44%
详细
3Q20归母净利同比+17%,下调盈利预测,目标价64元/股 1-3Q20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6.56/1.58/1.44亿元,同比+6.3%/-1.7%/+1.8%;3Q20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2.57/0.57/0.55亿元,同比+24%/+17%/+21%,归母净利增速符合业绩预告(+2.0%~+28.5%)。车检系统销售逐步恢复正常,新定增方案稳步推进,车检运营布局有望提速。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EPS为1.16/1.57/2.18元,给予21年41x目标PE,目标价64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免检新规初衷在于便民,对车检市场规模影响有限 公安部自2020年11月20日起实施新措施,将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6年以内7至9座私家车纳入免检,6-10年私家车由每年1次调整为每两年1次。政策初衷在于便民,而非放松车检标准。我们测算自21年始全国车检数量将比原先减少约10%左右;考虑到私家车检测价格低于营运客/货车、未来部分区域或继续提价,此次调整对车检市场规模影响将更小。 车检站数量稳定增长,车检系统与新设备仍有增长空间 区域性供需失衡叠加车检需求升级,我们认为未来3-5年国内车检站数量仍将稳定增长,公司车检系统业务仍将受益。我们预计公司车检系统20-22年收入分别为8.5/9.4/11.3亿元,19-22年CAGR=7%,贡献净利润为1.5/1.7/2.1亿元;预计其它新设备合计收入分别为0.9/1.1/1.2亿元,CAGR=36%。 新定增方案稳步推进,车检运营布局有望提速 10月20日,公司重提定增方案,拟募资13亿元,其中3亿用于置换临沂收购款,10亿用于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公司以收购作为车检运营业务推进的主要手段之一,临沂正直并表后,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机动车检测服务收入为0.67/1.33/1.47亿元,19-22年CAGR=148%;我们预计20-22年并表检测站贡献净利润为0.15/0.40/0.50亿元;后续定增方案落地,我们预计检测站收购有望提速,检测站投资收益预计为0.11/0.43/1.04亿元。 下调盈利预测,目标价64元,“增持”评级 考虑到尾气遥感与治超等新产品招标延后,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2/3.0/4.2亿元(前值2.5/3.6/5.0亿元),对应EPS为1.16/1.57/2.18元,对应PE37/27/20x。参考可比公司21年Wind一致预期PE平均值为47x,免检新规压制车检行业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1年41x目标PE,每股目标价64元(前值9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站新建速度放缓;遥感业务不及预期;收购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43.10 -- -- 51.00 18.33%
51.00 18.33%
详细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56亿元,同比增长 6.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8亿 元,同比减少 1.68%;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5亿元,同比增长 1.83%。分季度看, 2020Q1、 Q2、 Q3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6、 2.93、 2.57亿元,分别同比-13.31%、 +1.68%、 +24.34%, Q3营收环比减少 12.07%; Q1、 Q2、 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6.07、 8486.09、 5729.60万元,分别同比-50.40%、 +5.76%、 +16.90%, Q3归母净利润环比 减少 32.48%。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 42.03%,同比减少 4.14个百分点;净利率 24.00%,同比 减少 1.4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 2020Q3毛利率为 42.85%,同比减少 6.14个百分点, 环比增加 0.45个百分点; 2020Q3净利率 23.14%,同比增加 0.05个百分点,环比减 少 5.53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公司 2020Q3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①治超和遥感设备由于今 年政府没有招标,导致治超和遥感无收入;②受疫情影响,导致检测站验收进度较慢, 公司设备销售回款周期拉长;③受定增进度的影响,公司储备检测站暂未大范围收购, 公司前期已投入相关成本(如员工薪酬及招待费用等),期间费用有所上升。 汽车检测新规影响有限。 2020年 10月 2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机动车检测新规 定,其中包括“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 6年不满 10年的,由每年检 验 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 1次”。 根据我们的测算,汽车检测新规影响有限。 以 2021年为例,新规政策下 2021年应检测车辆数为 14957万辆,仅同比减少 7.63%。受益 于国内汽车保有量以及存量车车龄的增长,机动车检测市场空间除 2021年有所下降 外,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1至 2026年新规政策下我国汽车年检市场空间将从 448.7亿元增加至 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9.30%。 公司从 0到 1前景可期。 从公司维度来看,当前公司主营业务仍为机动车检测设备, 公司切入机动车检测服务是从 0到 1的过程。公司依靠收购优质站点及自建站点,复 制临沂正直的管理及服务模式,将显著提升收购站点的盈利能力,同时年检费用的上 涨也将进一步减弱新规政策的影响。此外,我们认为政策落地也将逐步打消新建检测 站投资人的担忧,新开检测站建设逐步恢复正常,带动公司设备主业稳定增长。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 2.05/3.23/4.40亿元,对应 10月 29日收盘价 PE 为 41.1/26.0/19.1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43.10 -- -- 51.00 18.33%
51.00 18.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6.31%;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滑1.68%。Q3单季度实现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4.34%;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16.90%。 疫情影响订单签订交付,后续有望持续复苏。今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及客户推迟复工,影响项目验收及销售回款,公司Q1收入同比下滑,随着公司积极复产,Q2、Q3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同样受由于疫情,公司今年检测系统以及遥感治超等设备订单招标也受到一定影响,合同负债同比出现一定下滑,我们预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公司明年新签订单将有望恢复较高水平。 毛利率环比平稳回升,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42.03%、24.00%,同比下滑4.14、1.40pct;环比变动0.53、-0.56pct,随着后续公司产销规模扩大、新标准产品交付,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回升。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29%,同比提下滑2.8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70%、8.21%、3.74%、-0.36%,同比变动-0.49、-0.62、-1.76、0.07pct。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0.77亿元,环比提升0.29亿元,今年以来持续优化。 政策波动不影响长期逻辑,外延并购持续推进。近期公安部出台新机动车免检规定,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此次新规并未影响公司对下游机动车检测站运营业务的战略布局,据领投智库数据,2019年2019年我国每万辆车拥有的检测站数量仅0.5个,较日本、美国、欧洲的3.51个、2.5个、2个仍有较大差距,且公司检测站运营布局仍处初期阶段,后续整合市场空间广阔。今年10月21日,公司修改定增方案发布申报稿,募集资金13亿用于临沂正直的收购和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随着定增落地公司将继续加速推进检测站并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20、3.12、4.16亿元,EPS分别为1.11、1.61、2.15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并购资产业绩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43.10 -- -- 51.00 18.33%
51.00 18.3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三季报,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6 亿元,同比增长6.31%;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 同比下降1.6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5 亿元,同比增长1.83%。 点评: 检测站资本开支放缓,业绩低于预期。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6 亿元,同比增长6.31%;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下降1.6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5 亿元,同比增长1.83%。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7 亿元,同比增长24.34%;实现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增长16.9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5 亿元,同比增长21.08%。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疫情影响较大,上半年机动车检测站复工较晚,整体资本开支放缓,二是公安部推出6-10 年车龄的私家车两年一检的新政,导致检测站资本开支热情减弱。该政策是10 月22 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我们认为对明年检测站的新增资本开支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新政负面效应的释放,2022 年机动车检测量将显著回升,行业稳步成长趋势并未改变。 盈利能力短期下滑,成本控制良好,未来盈利能力预期稳定。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2.03%,同比下降4.14pct; 净利率为24.0%,同比下降1.4pct。前三季度净利率下降幅度小于毛利率下降幅度主要是费用管控加强,费用率合计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公司合计费用率为18.29%,同比下降2.8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70%、8.21%和3.74%,分别同比下降2.38pct、0.62pct 和1.76pct。研发费用率为-0.36%,同比提升0.06pct。随着接下来新开站业务占比提升(环检改造升级已完成),公司整体毛利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关注定增事项进展,看好公司检测站持续布局。短期来看,公司变更定增方案,定增节奏慢于预期,调整方案之后预计将在今年底之前完成。但是公司检测站收购事项有序推进,我们积极看好公司在检测站领域的持续布局。中长期来看,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机动车检测设备龙头,且在机动车检测联网系统环节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在收购检测站以及未来提升检测站运营效率上具有天然优势。此外,公司已经收购了兴车检测以及临沂正直等检测站,在检测站的运营和收购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技术、资金以及先发优势对机动车检测行业进行整合,打造为国内机动车检测综合服务龙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摊薄EPS 分别为1.03/1.31/1.80 元, 对应2020 年10 月29 日收盘价(43.38 元/股)市盈率33/25/19 倍。维持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持续下滑,检测站收购整合不及预期,行业出现恶性竞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