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2-10-27 18.35 -- -- 18.26 -0.49%
18.26 -0.49%
详细
事件:10月 24日晚间,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2022Q3营收同比增长 19.4%;净利润同比增长 29.6%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06.2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 4.6亿元,同比增长 29.6%,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增速。2022Q3单季度实现营收 38.5亿元,同比增长 1.3%,环比增长 14.4%;归母净利润 1.6亿元,同比增长 8.5%,环比下滑 10.2%。产业链部分环节供给偏紧,三季度国内风电装机不及预期背景下,公司仍保持稳健发展,符合市场预期。 2022Q3公司盈利能力提升,Q3单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盈利能力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 18.2%、4.3%,同比提升 3.69、1.39pct。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 16.8%、4.3%,同比提升 9.98、0.84pct,环比下滑 2.85、1.16pct。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降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维持相对稳定。费用端来看,2022Q3单季度期间费用率11.3%,环比下降 3.23pct,主要得益于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下降,精益化管理效果显著。 公司在手订单旺盛,2022Q3新增订单环比提升 24.7%,大型化趋势显著在手订单来看,2022Q3公司新增订单 2.62GW,环比提升 24.7%,公司下半年拿单步伐加快;累计在手订单 15.02GW,在手订单充足,为后续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其中,2-3MW(不含)风机 0.45GW,占比 3%;3-4MW(不含)风机 2.73GW,占比18%;4-5MW 风机 2.64GW,占比 18%;5-6MW(不含)风机 4.88GW,占比 32%;6MW及以上风机 4.33GW,占比 29%。公司在手订单以 5MW 及以上机型为主,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 海上风电业务实现零突破,“一主两翼”战略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22年 8月 30日,公司成功中标国电电力象山海上风电象山 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厂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为 50万 kw,单机容量 8MW-9MW。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在海上风电市场实现零突破,公司未来在浙江、辽宁及山东等地区有望凭借体制优势获取高利润海风订单。此外,2022年 7-10月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分别以 8.98、3.81、3.07亿元投资酒泉马鬃山 150MW 风电项目、伊吾县淖毛湖 70MW 风光同厂项目、武威天祝 50MW 风电项目。大力投资多个项目体现“一主两翼”战略,旨为公司带来长期发电收益,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6.6、7.6、8.7亿元,同比增长 35%、16%、14%,对应 PE 为 16、 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上游零部件价格上涨。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2-06-20 20.20 26.01 78.40% 29.38 45.45%
30.21 49.55%
详细
不忘初心, 稳扎稳打, 成就陆风龙头公司深耕风机行业多年, 2010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 0.13GW,国内市占率0.7%,排行第 18; 2019年公司上市, 业务快速发展, 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 6.77GW, 市占率 12.1%, 国内排行第 4(若仅看陆风,国内排行第三),10-21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 CAGR 达 43%(全为陆风业务)。 复盘陆风的成功——外、内部因素双重作用,厚积薄发行业层面: 我国风电发展初期, 陆风装机集中于“三北”地区(14年“三北”新增装机占比 67%)。而风电招标存在一定地域性, 19年前公司的 3个基地分别位于浙江、河北、宁夏, 当时在竞争激烈的“三北”地区优势不明显。 2017年起, 中东部及南方区域的风电开发力度逐渐加大(21年中南、华东新增装机合计占比 50%), 总部位于浙江的运达有所受益。 公司层面: 公司为国企, 19年上市前资本支出、产能扩张速度不如其它风机龙头,上市前公司的 3个生产基地最大产能合计 1.5GW(明阳在 17年最大产能为 2.65GW)。 上市后, 公司以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为基础,借助资本的力量(18-21年资本开支 CAGR 为 108%), 新建了哈尔滨、乌兰察布、酒泉三个生产基地。 凭借技术积累+产能扩张,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 未来的发展机遇——围绕“两海” 路线,业务再成长我们围绕“两海”路线(海风+出海)来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结合公司陆上风电的成功经验, 从行业和公司 2个层面来看: 行业层面: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浙江新增海上风电 4.55GW、广东新增海上风电 17GW。 公司是浙江省属国企, 今年 3月与中国能建广东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浙江和广东海风市场优势明显。 公司层面: 风机大型化趋势下,风机技术和品牌认可度愈发重要, 随着市占率的提升, 公司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技术层面,公司深耕风电行业多年,技术积累丰富, 21年 9月发布“海风” 系列 9MW 平台, 2022年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出海方面,公司 21年实现海外业务“0”的突破,出口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地。 另外, 公司依靠国资的背景,拥有较低的有息负债率,举债成本较低, 有利于海风和出海产能的持续扩张。 其他业务: 发电和智慧服务业务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陆风业务出货量稳定增长,受益于海风需求旺盛、出口业务占比提升、发电业务带来新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 7.9、 10.1亿元, PE 分别为 17、 14、 11X, 给予公司 23年 20倍估值,目标价为 29.2元, 上调公司评级为“买入”评级。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2-03-09 19.68 22.09 51.51% 21.59 9.71%
21.59 9.71%
详细
公司2021年业绩及订单大幅增长,稳步迈向行业第一梯队。2022年3月7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0.41亿元,同比+39.75%,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183.13%。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国内陆上风电新增装机仅为30.7GW,同比下滑超过50%,公司风机销量则逆势增长51%至5.46GW,充分印证公司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在手订单已达12.88GW,全年新增订单12.80GW,同比增长259%,充沛的在手订单将为公司后续的销量及收入增长提供良好保障,我们认为公司已跻身国内风机厂商第一梯队。 盈利能力同比大幅回升,机组大型化降本效果显著。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6.8%/3.1%,剔除会计口径调整后同比提升8.3%/1.6%,折算单瓦净利约为0.09元/W,较2020年的0.05元/W显著提升。在2021年风机交付均价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公司仍实现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机组大型化带来的降本效应。2021全年公司3MW及以上机型的销量占比约为68%,较2020年提升34%,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中4-5MW、5MW以上机型占比已达到31%/23%。2021年以来国内风机招标价格持续下行,但随着出货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规模效应的进一步体现,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盈利能力仍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海风、海外、投资、运营等各项业务全面推进,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打开。在国内陆上风机份额快速提升的同时,公司2021年在海外及海风市场的开拓亦取得较大进展,新增海外订单超500MW,其中越南朔庄项目为公司首个海上批量项目。此外,2021年公司新签订风光资源开发协议超10GW,其中1.66GW已列入省级能源部门开发指标,新签智慧服务业务订单则超过3亿元,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未来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慧运维业务有望成为增厚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9/234/284亿元,归母净利润6.13/7.66/10.29亿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40元,对应2022年市盈率22倍。 风险提示:国内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2-01-31 26.65 -- -- 46.44 8.05%
28.79 8.03%
详细
风电市场需求持续景气:2020年全球及中国风电装机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2021年,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虽然面临抢装潮的褪去和平价时代的挑战,但随着“双碳战略”的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对绿色风电的需求仍将十分旺盛,保持更加稳健的增长。我们预计 2021-2025年全国风电并网增量分别为 45GW、53GW、59GW、64GW 和 67GW。 风电行业方向一致性高:根据 CWEA 的预测,到 2025年,风电度电成本在陆上高风速地区将达到 0.1元/千瓦时,在陆上中低风速地区将达到0.2-0.3元/千瓦时;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在近海区域将达到 0.4元/千瓦时,在深远海区域将达到 0.5元/千瓦时。不断降低的度电成本,是整个风电行业的一致性追求,开发更大单机容量的产品是降本的有效手段;海上更丰富的风能资源意味着更大的风电市场,向海风进军也是各整机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但越南等电力需求旺盛的海外市场同样潜力巨大,走向国际市场也是中国风电行业的必然趋势;随着存量风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老旧风机的出保退役,风机后运维服务市场也在不断壮大,整机厂商具有天然的技术体系和客户资源优势。 技术积淀助力市占率提升: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的单位,技术积淀深厚,创新动力充足,承担众多国家及省部级研发计划,创造了多项国内技术或产品首次记录,产品的市场声誉较高。随着国内风电市场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抢装潮期间,公司市占率不断攀升,由 2016年的 3.1%(排名第九)提升到 2020年的 6.7%(排名第五);公司在 2021年上半年的风机招投标中成绩斐然,我们预计公司在未来三年将继续稳步提升市占率。 运营稳健,战略得当,初显成效: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持续稳定,费用率管控合理,销售费用增长与营收增长一致。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 114.78亿元,同比增长 129%,实现归母净利润 1.73亿元,同比增长 62%。公司战略为“一主两翼”和“两海战略”,以整机制造销售为依托,在风电场开发运营和后服务智慧运维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控股并网风电场已达 250MW,智慧运维和老旧机组替换均已拥有成熟业绩;陆上大型整机平台鲲鹏发布,并推出 WD175-6000/6250机型,海上大型整机平台海鹞发布,并推出 WD225-9000机型;公司首个越南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并陆续获得 475MW 海外新订单,其中越南朔庄为公司首个海上批量项目。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投资建议:根据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和对风光新能源消纳的要求,结合公司在手订单和新接订单的情况,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为 4.9GW/6.5GW/7.8GW,对应营收为 153亿/168亿/179亿,同比增长 33%/10%/7%,归母净利润为 4.8亿/5.7亿/6.6亿,同比增长175%/21%/14%,对应 PE 为 29X 倍/24X 倍/21X 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较大幅度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整体毛利率大幅下降;疫情加剧及反复;海外市场国际贸易保护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1-10-29 63.00 -- -- 70.76 12.32%
70.76 12.32%
详细
黑体楷体 q 业绩超市场预期;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26%,净利润同比增长 288%2021年 1-9月营收约 88亿元,同比增长 26%;净利润 2.6亿元,同比增长 288%; 扣非净利润 2.5亿元,同比增长 44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360%; 应收款项收入占比同比提升 29pct,存货同比增长 52%、合同负债同比增长 33%。 2021年 Q3收入 38亿元,同比增长 10%;净利润 1.3亿元,同比增长 248%。 Q3毛利率受会计准则调整影响下降,净利率环比和同比均大幅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 14.5%,同比提升约 1.7pct;净利率 2.9%,同比提升约2.0pct,期间费用率 11.2%,同比下降 1.0pct。 2021年 Q3毛利率 6.8pct,同比下滑 6pct,环比下滑 16pct,单季度毛利率下滑是因为会计政策的调整,将运输费用和部分合同履约成本计入营业成本所致;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约 9pct,环比下滑 14pct,基本匹配;净利率 3.4%,同比提升了 2.3pct,环比提升了 0.6pct。主要是公司订单和发货增加带来规模效应。 大兆瓦风电机组储备丰富,国内主机厂新增装机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公司及前身在新能源领域深耕 40多年,2021年上半年完成了基于 3.XMW、4.XMW、5.XMW、6.XMW 平台共 10余款整机产品的设计开发;顺应机组大型化趋势,2021年上半年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二,进入第一梯队。2017-2020年,公司国内市占率从 4%稳步提升至 7%,排名第五,与头部差距明显缩小。 “双海战略”快速推进,研发费用快速增长,奠定中长期增长基础2021年 4月公司“海风系列”首台 7MW 机组正式下线;9月 9MW 海鹞平台WD225-9000抗台型海上机组发布,预计 2022年可批量交付;2020年公司中标越南 4个项目共计 169MW。2021年 6月,公司签署了首个海外海上机组批量订单合同。公司维持 3.5%收入投入研发,奠定中长期增长基础。 受益于机组大型化和度电成本下降,十四五风电新增装机需求有望超预期机组大型化和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快速下降,结合国务院碳《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 1200GW 以上的风光总装机目标,预计十四五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可达 59GW;“以大代小和风电下乡”或可带来年均 10-20GW 的增量需求。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4.3/6.1/7.1亿元,同比增长 148%/42%/16%,PE 为 40/28/24倍。考虑到公司在大兆瓦机型上的研发和储备充足,加之双海战略顺利推进,预计公司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波动;2)风电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11-17 14.42 -- -- 15.97 10.75%
18.88 30.93%
详细
公司披露三季报,业务营收超预期。受抢装潮影响,本年订单交付同比去年大幅增加,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9.52亿元,同比增长 156.74%;归母净利润 0.66亿元,同比增长 115.24%;扣非归母净利润 0.46亿元,同比增长 710.79%。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 34.11亿元,环比增长 35.57%;归母净利润 3730.72万元,环比增长 48.00%;综合毛利率环比上升 1.53个百分点至 13.26%。我们认为目前疫情对公司出货量的影响逐步淡化,四季度仍会保持较高出货量。 订单交付节奏加快,利润大幅增长截至 9月末,公司营业收入达 69.52亿元,同比增长 156.74%。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风电行业整体发展不及预期,相关零部件供应紧张,导致公司出货量受到较大影响。由于政策影响,公司大部分在手订单今年加快推进进度,订单交付节奏加快。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基本与前半年营业收入持平,预计第四季度仍将实现高速增长。 风电场投资力度加大,风机出货量节节攀升公司自去年开始逐步向产业链下游布局,投资开发风电场。截至 9月末,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7亿元,变动幅度达 3804.0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风电场建设投入增多。欧阳海风电场一期工程风电项目中,公司拟向设备采购方销售 5万千瓦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及附属设备及相关服务,合同含税总价为人民币 197,020,000元;昔阳一期项目已实现并网;昔阳二期工程施工进度符合预期,预计于年底前并网;张北二台项目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计划于年底前并网。公司前三季度风机出货总量在 2.2GW 左右,上半年出货总量约为 1.1GW,第三季度出货总量占比过半。受抢装潮影响,各施工项目均预计于年底前并网,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将进一步提高。 盈利预期:现因疫情对公司出货量的影响逐步淡化、订单交付节奏加快,我们将营收由 83.84、89.22、91.90亿元上调为 104.44、111.41、113.69亿元,同比增长 108.46%、6.67%、2.05%;但因风机采购成本因叶片价格暴涨而上涨,故将归母净利润由 3.4、3.78、4.46亿元下调为 1.73、3.09、3.8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59、1.05、1.30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6.97、15.16、12.2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性风险、零部件价格上涨、装机量不及预期、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风险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11-06 16.10 -- -- 16.50 2.48%
18.88 17.27%
详细
风机主业交货加速,着眼长期发展研制新机型。我们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测算,2020年三季度中国大陆新增风电并网6.74GW,同比增长68.9%,建设与并网提速,我们维持全年新增并网36GW的预判。公司2020年三季度营业收入(34.11亿元)接近上半年营业收入(35.41亿元),交货呈加速之象。我们判断,全年交货有望超过3GW,同比翻番。结合此前中报披露,以平价大基地为目标市场的4.5MW机组已获得并网案例;5.XMW机组平台研发被列入在建工程;7MW级风电机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和5MW海上风电机组及部件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政府补助。我们认为,这些将为公司迎接未来市场变化提供重要的产品与研发储备。 加大风电运营业务投入。获准注册的可转债拟投入3.24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昔阳皋落风电场二期50MW项目建设;结合此前公告与公司官网披露,我们预计,公司所持并网风电运营容量将由2019年底的5MW大幅提升至2021年底的205MW(权益容量185MW),有助业务结构优化。 拟于云南设立生产基地。据公司官网披露,公司与云南能投新能源签署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云南能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将成为公司西南地区首个生产基地。据国家能源局发布,云南2019年风电并网运行利用小时数为2,808h,较中国大陆地区平均数(2,082h)高出726h,居各省区之首。据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0.9.1)发布,云南“十四五”期间拟建成8GW风电项目。我们认为,云南产业基地建设如推进顺利,将有助公司开发云南等西南地区市场,以及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公司将于2020-2022年实现盈利1.20亿元、1.71亿元、1.88亿元,对应当前股本下EPS0.41元、0.58元、0.64元,对应2020.11.4收盘价39.5倍、27.8倍、25.3倍P/E。 风险提示:风电项目建设,以及公司业务发展与成本管控,或不达预期。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09-02 14.54 -- -- 15.27 5.02%
17.31 19.05%
详细
事件:8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2020H1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141%;毛利率12.5%,同比下滑2.8pct。其中Q2实现营收25.2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14%、145%;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753%;毛利率11.7%,同环比分别下滑2.4pct、2.5pct,公司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2020H1风机销量1.1GW,同比增长141%】2020H1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实现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46%。对外销售风机1.1GW,同比增长141%。其中2MW销量122.6MW,毛利率14.5%,同比下降0.9pct;2.5MW销量662.5MW,毛利率12.1%,同比提升1.8pct;3.0MW销量249MW,3.6MW销量75.6MW,毛利率12.7%。公司风机出货量略超预期,但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因为2.0MW产品价格偏低,且桨叶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行。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明年业绩】2020H1公司新增订单1079.5MW,主要是平价项目以及2021年交付的项目。累计在手订单6970.6MW,其中2MW风电机组(含2.2MW、2.3MW)1050MW、2.5MW风电机组3787.5MW、3MW风电机组1143MW、3MW以上风电机组990.1MW。公司订单量仍然饱满,明年出货量有望维持。 【昔阳风场Q3投运,风电场后市场业务稳步推进】2020H1公司累计新签订风资源开发协议140万千瓦,光伏开发协议80万千瓦,共计220万千瓦。公司募投项目昔阳一期50MW有望在Q3投运。截至6月底,已签订后市场销售合同金额3739.22万元,较去年同期呈现小幅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恢复不及预期,以及昔阳电站项目推迟至Q3投运,我们下调了公司2020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2.6亿元、3.5亿元、3.9亿元,相当于2020年16.4倍的动态市盈率,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价格不及预期;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电站运营不及预期;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03-25 12.67 -- -- 14.44 12.64%
14.27 12.63%
详细
事件 公司近日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50.10亿元,同比增加51.29%,归母净利润1.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46%。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机型趋于大容量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51.29%。其中,风电机组收入实现48.56亿元,同比增加50.01%;发电收入实现208.66万元,同比减少34.04%。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抢装潮及公司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的影响,发货量快速增加导致。2019年全年销售1529.3MW,同比增加52.06%,销售机型向大容量发展。归母净利润1.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8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前期行业投标价格下行影响,公司2019年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 风机吊装量升至第四,订单高点业绩可期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储备订单均达到历史高点,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市场份额达到7%,进入行业第四,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均大幅提升。公司2019年新增订单5,870.2MW,同比增长192.74%,累计在手订单7,315.9MW,包括已签合同尚未执行的项目和中标尚未签订合同的项目,由于多数是抢装项目,我们预计有50%在2020年的年内交付,由此可以预见2020年业绩将有较大增长。 “一主两翼”持续推进,新增长点开始发力 公司新增风资源开发协议458万千瓦(以平价及分散式项目为主),光伏资源开发协议20万千瓦,完成12.96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的核准。风电场投资建设方面,昔阳一期项目(5万千瓦),公司预计到2020年第二季度并网发电;昔阳二期项目已取得最终批复并开工建设;张北二台项目开始全面施工,以上两项目共计约15万千瓦预计将于2020年底前并网。2020年风电场投资和后市场业务有望迎来较大增长。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64、96.22、99.10亿元,同比增长82.9%、5.00%和2.99%;归母净利润为4.03、4.8、5.16亿元,同比增长278.32%、19.03%和7.48%;对应EPS分别为1.37、1.63、1.75元,对应PE分别为9.58、8.05、7.49倍。鉴于2020年是陆上风电抢装最后期限,公司是风机核心供应商,我们认为年内业绩增长可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性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风险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03-25 12.67 -- -- 14.44 12.64%
14.27 12.63%
详细
2019年营收增长51%,盈利能力因价格战同比下滑 公司2019全年营收50.1亿元(+51.3%),归母净利润1.07亿元(-11.5%)。2019年公司集中消化2018年价格战所签订的低价风机订单,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由于2020年Q1仍确认剩余少量低价订单,同时由于疫情影响风机销量在第一季度大比例推迟,导致销售基数较低,因此2020年Q1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公司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3%-56%至400-520万元。 新增订单强劲增长,大机组占比提升显著 2019年公司新增订单5.87GW,同比增长193%,累计在手订单7.3GW。3MW及以上机型占比提升至29%。公司研发的平价机型4.5MW样机在3月份顺利并网运行,该机型以追求“最优平准化度电成本”为目的设计而成,极大满足我国三北风电大基地建设及平价上网需求,及时拓展了公司的产品谱。 疫情递延2020年销售容量,高价订单下半年集中释放 预计海内外疫情对生产、运输的影响将导致2020年销售容量较先前预期降低12%左右并递延至2021年,2020/2021年预期销售容量为2.6/3.3GW。公司2019年所签订的高价风机订单预期将在2020年下半年集中交付,因此全年毛利率有望逐季提升,并延续至2021年。 风险提示: 疫情蔓延引起的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国内风电装机进度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疫情导致公司2020年部分订单递延至2021年交付,且公司大机型订单增长较快,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1/109.6/119.8亿元(原预测为92.6/102.3/111.4亿元),营收同比增速为66/32/9%;归母净利润3.3/8.0/8.1亿元(原预测为4.03/5.99/8.36亿元),同比增速213/140/2%;实现每股收益1.13/2.71/2.77元;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业绩成长性确定,合理估值区间23.00-26.29元(原估值区间23.59-26.84元),维持“买入”评级。
运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0-03-10 15.45 10.37 -- 15.55 -0.51%
15.37 -0.52%
详细
“补贴退坡前的冲刺”--陆风抢装大潮,业绩迎来拐点 市场担忧疫情影响零件供需紧张,我们认为这是管理出效益的机遇:①考虑到核心零件产能提升和供应份额锁定,我们预计2020年风电行业吊装可达35GW。②公司近3年95%以上收入来自陆风,管理精细化、直接受益行业爆发,预计2020年销售约3GW(同比增长65%以上),有望超市场预期,站上历史新高度。 “后平价时代的预演”--长期需求稳定,在手订单充沛 市场担忧抢装后的长期增长逻辑,我们认为后平价时代发展仍稳定:①考虑到存量项目基数较大,2021年上半年仍处于抢装,且平价大基地项目接力(约15GW以上),享受并网接入和消纳保障政策。②后平价时代客户更关注度电成本和服务保障,预计行业市场化发展加快。2019H1公司在手订单7.5GW支撑长期业绩,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预计成长性会好于市场预期。 “长期竞争力的凸显”--聚焦核心产品,打造物美价廉 市场认为行业的集中度难以提升,我们认为长期竞争力助格局深化:①根据彭博数据,公司市场份额由2018年4%快速提高到2019年7%。②公司聚焦产品质量可靠,打造精益成本控制,紧贴市场需求提供有效服务,未来储备陆上大风机和海风技术,打开长期空间,助力格局深化。催化因素(1)短期催化:1)2020年风电抢装量超预期;2)公司供应链管理超预期,核心零部件份额扩大。(2)长期催化:1)大兆瓦机组快速提高市场份额,海上产品打开长期空间;2)“风机运维+风场运营”拓展超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1.10/4.01/5.26亿元,对应EPS为0.37/1.36/1.79元。考虑到公司作为陆上风电领先企业,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约14倍PE,对应目标价1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实施风险、行业政策重大变动、技术开发延缓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