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11-06
|
19.29
|
--
|
--
|
20.36
|
5.55% |
|
20.36
|
5.55%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84亿元,同比增长7.98%;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比增长 29.66%。 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91亿元,同比增长 0.16%;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增长 39.86%。 公司 Q3营业收入增速环比有所改善, 毛利率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强势,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 196.45%。公司上调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2025年、 2026年扣非净利润较 2023年增长率分别从不低于 18%、 20%提升至 25%、 35%, 反映公司对未来两年更积极的业绩预期。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朗健 LNnT 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成功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 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国产企业, HMOs 业务迎来里程碑, 为后续推进客户验证、市场准入及业务拓展奠定基础, 目前 HMOs 系列产品一期年产 260吨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5年正式将相关产品投放市场。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84亿元,同比增长 7.98%;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同比增长 29.66%;扣非归母净利润 1.89亿元,同比增长 34.90%。 单看 23Q3,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91亿元,同比增长0.16%;归母净利润 0.73亿元,同比增长 39.86%;扣非归母净利润 0.74亿元,同比增长 52.01%。 简评( 1) Q3毛利率和净利润保持强势公司 Q1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28.7%, Q2营收同比略有下滑,Q3有所好转,同比基本持平。利润端, Q3延续强劲势头,同比增长 35%+,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持续改善,单季度毛利率 33.27%,同比大幅提升 7.82pct,同时单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0.4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0.30pct、 -0.41pct、+0.66pct、 -0.36pct)。 前三季度公司利润端显著改善,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7亿元,同比大增 196.45%。 ( 2)上调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提升业绩信心公司上调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原计划于 2023年 12月公布。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 300万股,约占总股本 1.23%,其中首次授予 275万股,预留 25万股。本次计划涉及的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 97人, 授予价格为 9.43元/股, 考核年度为 2024-2026年,分三期归属,各期归属的比例分别为 40%、 30%、 30%。 此次调整后, 首次授予部分的公司层面考核目标为以 2023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 2024年、 2025年、 202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5%、 25%(原计划为 18%) 、 35%(原计划为 20%)。 照此测算, 对应 2024-2026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1.92亿元、 2.09亿元、 2.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0%、 8.7%、 8.0%。受益于公司今年先后中标北京通州区有机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北京房山区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两个重大项目,业绩稳步提升,此次上调反映公司对未来两年更积极的业绩预期。 ( 3) 公司作为 LNnT 首家国产厂家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 多元化业务迎来里程碑10月 16日,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中科朗健接获国家卫健委通知,其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s)中的乳糖-N-新四糖( LNnT),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正式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 功能分类为食品营养强化剂。中科朗健成为国内首家获批 LNnT 的国产企业,是公司合成生物智造业务的里程碑式进展,为后续推进客户验证、市场准入及业务拓展奠定基础。另一款产品 LNT(乳糖-N-四糖)仍在积极推进中,此前已于今年 7月完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公开意见征求,亦为国内首家。 公司目前 HMOs 系列产品一期年产 260吨项目正在建设中,规划二期年产 740吨预计将于 2026年投产。 LNnT 通过卫健委批准后,预计将迅速对接产能,按公司计划积极与市场知名奶粉品牌沟通合作, 在 2025年正式将相关产品投放市场。除婴儿配方奶粉外, HMOs 潜在应用领域还包括:(1)健康补充品:作为膳食补充品添加到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儿童的营养补充品中; ( 2)功能性食品:可以用于开发具有特定健康益处的功能性食品; (3)食品添加剂:作为天然添加剂,可能用于开发具有增强营养价值的食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06亿元、 30.95亿元、 38.73亿元,同比增长 14.45%、 54.30%、25.1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0亿元、 3.50亿元、 4.40亿元, 同比增长 39.77%、 40.17%、 25.59%, 对应当前股价 PE分别为 18.8倍、 13.4倍、 10.7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1、特许经营权到期后无法延续的风险: BOT 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限一般为 15-30年,协议中通常会约定在特许经营期限到期时,经双方协商并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行业规定的情况下,未来公司可继续获得特许经营权,但仍存在特许经营权到期时因不可预期因素而无法继续取得特许经营权的风险。 2、新业务研发风险: 公司正在对合成生物智造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如果公司在新技术研究路线、行业趋势的判断或客户需求等方面出现偏差,导致研发进展未达预期、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可能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
|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10-21
|
17.83
|
--
|
--
|
20.28
|
13.74% |
|
20.36
|
14.19%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第二曲线核心产品“HMOs”通过卫健委认证。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的母乳低聚糖(HMOs)中的乳糖-N-新四糖(LNnT),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批准。 国内HMOs需求强劲,有望放量打开第二曲线。母乳低聚糖为母乳第三大营养成分,加入奶粉后,可使得奶粉营养更贴近于母乳,目前海外高端奶粉品牌已有添加。根据公司年报,国家卫健委于2023年10月正式将2'-FL(2'-岩藻糖基乳糖)、LNnT(乳糖-N-新四糖)列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被批准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投产节奏方面,根据24年半年报,一期年产260吨HMOs项目预计将于24年下半年投产,二期年产740吨项目将于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1000吨/年。 公司依托菌种优势布局此赛道,在公司HMOs通过卫健委认证之后,1000吨/年产线有望打开第二曲线。 期待“盈利稳定+产能倍增+SAF一体化布局”三大逻辑共同演绎。(1)盈利稳定:根据公司年报,公司为餐厨垃圾处理+后端生物柴油一体化企业,拥有北京、广州、深圳等核心区域的30年餐厨垃圾处理经营权,盈利稳定特性突出;(2)产能倍增:根据招股书及半年报,公司在运产能3541吨/日(截至23年底),今年已新签2100吨/日北京通州项目和750吨/日房山项目,在手项目支撑26年产能翻番至7821吨/日,支撑业绩增长;(3)SAF(可持续航空燃料)布局:坐拥稳定、高质量的废弃油脂来源。在SAF生物航煤试点推广的背景下,产业潜力突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2.71/3.38/3.37亿元,对应PE为16.05/12.84/12.91,维持合理价值18.89元/股的判断不变,对应2024年17倍PE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油脂价格波动;新业务布局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等。
|
|
|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09-25
|
15.10
|
--
|
--
|
21.50
|
42.38% |
|
21.50
|
42.38% |
|
详细
核心观点: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2.82%;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24.12%;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5.90%。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48.36%;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51.62%。公司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一线城市市占率全国第一,2024年以来连续中标北京市三个项目,一线市场实现重要突破。公司积极预判并应对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落地,加强国内和海外非欧盟市场开拓,整体影响有限。合成生物智造HMOs系列今年审批认证进展顺利,多种HMOs生产菌株获得农业农村部安全认证,LNnT和LNT完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开意见征求,预计2025年正式将HMOs产品投放市场。 事件:公司公布2024半年报,2024H1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2.82%;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24.12%;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5.90%。 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48.36%;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51.62%。 简评:(1)中标北京三个项目,华北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公司继续深耕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物能源业务)与合成生物智造业务两大专业领域。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为公司传统优势主业,截止2024H1,公司拥有35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21个已投入运营,并拥有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的项目,业务布局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圈,同时覆盖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市占率全国第一。 2024上半年,公司中标多个重要项目:2024年2月,中标北京市首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厌氧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550.23万元;2024年4月,中标北京市通州区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北京市首个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项目,特许经营期40年,中标金额16.54亿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100吨/日;2024年6月,中标深圳市罗湖区厨余废弃物收运应急服务项目,中标金额2330.16万元,进一步提高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6月,中标北京市房山区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中标金额为7.36亿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750吨/日,特许经营期40年,为在北京取得的第三个生物质资源化项目,成功扎稳京津冀市场。 受益于公司在北京的重要突破,2024H1华北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1.11亿元,提供重要增长贡献。 (2)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落地,公司积极预判及应对,整体影响有限生物能源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生物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生物柴油产品出口至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市场。2023H2以来,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国内生物柴油价格有所承压。2024年7月19日,欧盟公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对公司加工生产的生物柴油出口至欧盟征收23.7%的临时反倾销税。 公司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欧盟反倾销调查,已经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例如:(1)当生物柴油市场价格低迷时,公司将直接出售自产的原料油,减少市场变化对业绩的冲击;(2)2024年5月开始对生物柴油深度脱硫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物柴油的质量和性能,技改后含硫量低于10ppm,提高产品竞争力;(3)加强多元化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已与华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等石化销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船用生物燃料油标准、加注规范等制定,同时与政府积极沟通,加快推进广州市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将生物燃料纳入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国外市场加快转换,加大对东南亚、日韩、中东等非欧盟市场的开拓。在以上措施的影响下,欧盟政策对公司总体经营状况影响有限。 (3)HMOs审批认证持续推进,预计明年正式投放市场今年以来,公司HMOs(母乳低聚糖)业务审批认证进展顺利。2024年1月,中科朗健自主研发的多种HMOs生产菌株获得农业农村部安全认证,标志着中科朗健HMOs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nT(乳糖-N-新四糖)的公开意见征求。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完成对公司LNT(乳糖-N-四糖)的公开意见征求,为国内第一家。 供给端,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朗健HMOs系列产品一期年产260吨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将主要用于生产LNT、LNnT、2'-FL(2-盐藻基乳糖)、3-FL(3-岩藻糖基乳糖)、3'-SL(3'-唾液酸乳糖)、6'-SL(6'-唾液酸乳糖)等主要产品序列(具体要以各序列获得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公告批准为前提),将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LNnT及LNT产线的企业。二期年产740吨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公司正积极与市场知名奶粉品牌持续沟通合作,预计在获得相关公告批准后,2025年正式将母乳低聚糖(HMOs)产品投放市场,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等领域带来更多优质的健康营养选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主业连续中标北京三个项目,实现一线市场重要突破,于京津冀市场站稳脚跟,其中通州区项目中标金额16.54亿元,设计总处理规模为2100吨/日,具备重大意义。公司基于长期积累生物技术优势,多元化拓展HMOs等前景广阔的新领域,相关产能和产品均在积极推进中,未来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考虑到欧盟加征生物柴油反倾销税的当期影响,我们将2024年盈利预测有所下调,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6亿元、30.95亿元、38.73亿元,同比增长14.45%、54.30%、25.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50亿元、4.40亿元,同比增长39.77%、40.17%、25.59%,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5倍、10.4倍、8.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分析:1、特许经营权到期后无法延续的风险:BOT项目特许经营权期限一般为15-30年,协议中通常会约定在特许经营期限到期时,经双方协商并在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行业规定的情况下,未来公司可继续获得特许经营权,但仍存在特许经营权到期时因不可预期因素而无法继续取得特许经营权的风险。 2、新业务研发风险:公司正在对合成生物智造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如果公司在新技术研究路线、行业趋势的判断或客户需求等方面出现偏差,导致研发进展未达预期、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可能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将会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生物能源业务业绩波动的风险:2024年7月19日欧盟公布了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造成欧洲客户对中国的生物柴油采购意愿下降,对国内生物柴油出口价格造成较大冲击。此外,生物柴油价格仍受欧盟强制性添加生物燃料标准的政策、国际原油价格、欧洲菜籽油价格、生物柴油需求量等多重因素影响,因而若未来生物柴油价格波动较大,将会对公司收入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
|
|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06-17
|
15.83
|
--
|
--
|
15.86
|
0.19% |
|
16.58
|
4.74% |
|
详细
核心观点:生物质资源再生全产业链龙头,合成生物打开远期天花板。公司为餐厨+生柴一体化龙头,依托于产能放量,根据公司财报,18~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35.9%、82.3%。23年欧洲双反政策极端影响下,公司归母净利同比下滑26.3%,前端餐厨废弃物处理的稳定收益支撑业绩。展望后续,生物质资源再生主业+生物合成新业务形成双轮高成长驱动:(1)2100吨/日北京通州项目落地,公司拿单能力强劲;(2)与中科院合作进军HMOs领域,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生物质资源再生:产能倍增助力业绩增长,全产业链布局进可攻、退可守。依靠强劲拿单能力,根据公司财报,21至23年公司餐厨废弃物产能从2537吨/日增长至3541吨/日,三年增长39.6%,24年中标2100吨/日通州项目,支撑26年处理能力翻番至7071吨/日。叠加后端生柴加工布局,实现进可攻(独创生物酶法得率提高至94%,并积极布局生物航煤)、退可守(行业低迷时,直接出售废油脂保障盈利)。 合成生物:国内HMOs需求释放在即,国产领域先行者。母乳低聚糖为母乳第三大营养成分,加入奶粉后,可使得奶粉营养更贴近于母乳,目前海外高端奶粉品牌已有添加。根据公司年报,国家卫健委于2023年10月正式将2'-FL(2'-岩藻糖基乳糖)、LNnT(乳糖-N-新四糖)列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被批准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公司依托菌种优势布局此赛道,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LNnT菌种已通过农业部认证,等待卫健委审批,1000吨/年产线有望打开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再生为基、合成为矛,生物科技行稳致远。我们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2.5/3.3/4.2亿元,对应PE估值15.3/11.5/9.2倍,综合考虑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业绩增长潜力,给予24年20倍PE估值,合理价值20.4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油脂价格波动;新业务布局不及预期等。
|
|
|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05-31
|
16.61
|
--
|
--
|
17.20
|
2.87% |
|
17.09
|
2.89% |
|
详细
事件: 2024年 5月 22日公司公告称,根据《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通州区有机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合作协议》已终止, 2024年 5月 22日公司收到通州区有机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的《中标通知书》。 通州项目与广州项目体量相当,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重要保障。 通州区有机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项目投资金额为 16.54亿元,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 40年(建设期 2年,运营期 38年),根据此前合作协议,本项目有机垃圾处理总规模 2100吨/日,其中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粪污处理/废弃油脂处理规模分别为 400吨/日、 700吨/日、 700吨/日、 300吨/日。一方面,本次项目投资金额较为可观,将为公司未来两年的收入和业绩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截止 2023年末,公司现有 34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 21个已投入运营,并拥有 5个日处理规模 1000吨以上的项目,通州项目从日均处理规模上看和标杆广州项目基本相当,2023年广州项目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8.43/0.48亿元,通州项目建成投产后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 生物柴油上下游一体化布局,积极规划生物航油。 2024年 4月 2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的通知》,广州为 22个应用试点之一,未来有望推动生物柴油在国内的发展,有外需转内需,生物柴油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拐点。公司独创“生态园”模式,在原材料上依托有机固废处理项目,上中游一体化布局,具有稳定的原料来源;技术上,公司独创全酶法生产工艺,产品得率高达 94%,并已实现稳定规模化应用;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生物柴油高端产品,目前正规划在广东、山东、天津等地新建或拟并购生物航油项目。 积极布局合成生物智造行业, HMO 一期项目预计 2024年下半年投产。 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朗健拟生产 HMOs 系列产品,目前一期年产 260吨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 2024年下半年投产;二期年产 740吨项目预计将于 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 1000吨/年。一期项目将主要用于生产LNT、 LNnT、 2’-FL、 3-FL 等主要产品序列,并将成为国内第一家 LNT生产线,预计 2025年正式将 HMOs 产品投放市场。 盈利预测: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8.89/20.52/22.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57/2.83/3.0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99x/14.54x/13.63x。 风险提示: 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超出预期,募投项目实施不及预期,生物柴油价差波动,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不及预期
|
|
|
朗坤环境
|
综合类
|
2024-04-29
|
15.07
|
--
|
--
|
19.96
|
31.58% |
|
19.83
|
31.59% |
|
详细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3.6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79/1.67亿元,分别同比-26.26%/-28.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亿元,同比-68.90%。 受生柴价格下滑影响2023年业绩承压,四季度业绩增速呈修复趋势。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26.26%,业绩下滑主要系外部经济波动以及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实施的反规避和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国内生物柴油出口价格下降。分业务看,2023年公司有机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环境工程及其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5/2.02/0.60亿元,分别同比-2.67%/-1.29%/-27.06%;毛利率分别为23.23%/45.79%/29.20%,分别同比+1.48pct/-3.27pct/-2.28pct。分季度看,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14.7%,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46.85%,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23Q4转正,整体呈现修复趋势。 生物质能源再生项目订单稳步推进,积极布局生物航油新方向。公司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领域深耕多年,现有34个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其中21个已投入运营,并拥有5个日处理规模1000吨以上的项目。 2023年新增订单持续获取并推进,全年签订BOT订单1个,投资金额总计16.69亿元;北京通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目前正在建造中,2023年完成投资金额0.78亿元,确认收入0.74亿元,未完成投资金额为15.91亿元。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生物能源业务,广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项目生柴产能从10万吨/年提升至15万吨/年,面对生柴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公司正规划在广东、山东、天津等地新建或拟并购生物航油项目,未来将具有HVO和SAF的生产供应能力。 积极布局合成生物智造行业,HMOs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朗健拟生产HMOs系列产品,目前一期年产260吨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二期年产740吨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1000吨/年。一期项目将主要用于生产LNT、LNnT、2’-FL、3-FL等主要产品序列,并将成为国内第一家LNT生产线,预计2025年正式将HMOs产品投放市场。 盈利预测:维持公司“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8.89/20.52/22.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0/2.49/2.98亿元,对应PE为17.64x/14.90x/12.42x。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超出预期,募投项目实施不及预期,生物柴油价差波动,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