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4-11
|
53.90
|
--
|
--
|
58.38
|
8.11% |
|
58.27
|
8.11% |
|
详细
事件:珂玛科技4月7日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78.45%;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279.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93.56%。2024Q4公司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88.97%,环比增长4.15%;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244.04%,环比下降1.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环比增长2.43%。 投资要点:半导体模块产品步入高速放量期,半导体结构件收入快速增长。分产品看,2024年公司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实现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94.54%,其中半导体领域结构件产品实现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6.52%,半导体领域模块化产品实现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809.81%,泛半导体领域产品实现收入0.32亿元,同比下降4.96%,粉体粉碎和分级领域产品实现收入0.32亿元,同比下降72.69%;表面处理服务实现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0.13%,其中熔射再生业务实现收入0.55亿元,同比下降9.56%,洗净再生业务实现收入0.27亿元,同比增长28.24%;金属结构零部件实现收入0.03亿元,同比增长209.72%;其他业务实现收入0.04亿元,同比增长50.24%。陶瓷结构件毛利率高增,费用管控能力优化。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8.49%,同比增长18.71pct,净利率为36.27%,同比增长19.23pct。 分产品看,2024年公司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毛利率为63.19%,同比增长19.23pct;表面处理服务毛利率为14.77%,同比下降5.24pct;金属结构零部件毛利率为50.07%,同比增长20.17pct。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7.47%,同比下降4.49pct,其中销售费用为0.23亿元,同比增长24.31%;管理费用为0.58亿元,同比增长45.05%;研发费用为0.66亿元,同比增长42.52%;财务费用为0.02亿元,同比增长598.37%。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货为2.21亿元,同比增长31.10%;合同负债为0.06亿元,同比增长73.16%。先进陶瓷全产业链完整布局,半导体模块产品逐步成熟。公司是国内本土少数掌握陶瓷材料、部件制造、新品表面处理和产品检测完整产业链技术的企业,是国内较早切入“功能-结构”模块类产品研发、客户验证并批量生产的企业。截至2024年末,(1)公司陶瓷加热器已累计生产超过700支,累计交付客户超过600支,6英寸、8英寸各已开发2款产品,12英寸已开发28款产品;(2)公司静电卡盘已累计生产超过10支,累计交付客户超过10支;(3)公司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已累计生产超过18套,累计交付客户超过12套,6英寸、8英寸各开发1款全套产品,12英寸全套中部分部件已验证通过并少量生产,部分正在开发验证中。 陶瓷加热器产能持续扩充,模块类新品加速开发。生产基地建设方面,2024年末公司陶瓷加热器产能达到100多支/月,相比2024年初增加超过3倍,募投项目苏州新生产基地将在2025年内投入使用,2025年末陶瓷加热器理论产能预计提高到接近200支/月。产品研发计划方面,(1)公司将继续重点投入陶瓷加热器的研发和验证,同时拓展陶瓷加热器维修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专业服务收入的新增量;(2)公司已建立起静电卡盘产品技术体系和基础检测体系能力,一些基础款型已在设备客户端小批量产,2025年公司将建设集成组装能力,攻克“陶瓷-金属”量产键合技术,逐步推动大规模量产工作;(3)公司已量产6英寸超高纯碳化硅产品,8英寸产品设备客户端验证基本通过,正在配合设备客户在fab端量产推广,12英寸产品陆续推进设备客户验证阶段。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11.58、14.77、18.3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37、5.41、6.72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0、41、33倍,公司是国内先进陶瓷材料领跑者,半导体设备模块产品快速发展,未来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及显示面板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产品技术迭代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原材料进口依赖风险;研发投入较高无法及时转化成收入的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1-27
|
59.23
|
--
|
--
|
64.58
|
9.03% |
|
65.80
|
11.09% |
|
详细
2025年1月24日,珂玛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 全年业绩预计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显著提升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收8.4~8.6亿元,同比增长74.83%~79.00%;归母净利润3.02~3.12亿元,同比增长268.92%~281.14%;扣非归母净利润2.94~3.04亿元,同比增长278.43%~291.30%。 单季度看,24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24~2.44亿元,同比增长75.35%~91.02%,环比增长-3.35%~5.28%;归母净利润0.76~0.86亿元,同比增长207.79%~248.18%,环比减少0.53%~12.07%;扣非归母净利润0.74~0.84亿元,环比增长-11.62%~0.34%。 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国产替代推动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公司2024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新产品、新材料成功实现产业化以及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 1)陶瓷加热器加速放量:基于公司多年技术积累和研发布局,公司半导体设备核心部件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该结构-功能模块化产品解决了半导体晶圆厂商CVD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卡脖子”问题。2024年公司为半导体晶圆厂商和国内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商研发生产并销售发货多款陶瓷加热器产品,装配于SACVD、PECVD、LPCVD和激光退火设备,部分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晶圆的薄膜沉积生产工艺流程。 2)新产品、新材料成功实现产业化:公司为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新材料的产业化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研发主要集中于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多项产业链“卡脖子”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发氧化钛、氧化钇和超高纯碳化硅等新材料体系,以及涉及成型和加工等新工艺和特殊工艺的研发。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其中生产静电卡盘主要陶瓷材料是氧化铝,生产陶瓷加热器主要陶瓷材料是氮化铝。 3)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回暖和下游需求提升,且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不断推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6年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将达125亿元,2022~2026年CAGR为14%。 公司下游半导体领域客户采购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在半导体领域销售收入规模的增长。2024年公司来自于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产品销售收入较2023年均有大幅度增长。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同时考虑到公司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等高端产品加速放量,我们上调此前对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48/11.28/14.16亿元(前值为8.02/10.20/12.20亿元),增速分别为76.5%/33.0%/2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31/5.61亿元(前值为2.80/3.61/4.34亿元),增速分别为277.1%/39.7%/30.1%;PE分别为83.1/59.5/45.7。公司掌握了从材料配方到零部件制造的先进陶瓷全工艺流程技术,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半导体设备厂商,大力布局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的模块类产品,显著受益于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国产化趋势,成长空间广阔。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扩充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部分先进陶瓷粉末进口依赖的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1-27
|
59.23
|
--
|
--
|
64.58
|
9.03% |
|
65.80
|
11.09% |
|
详细
事件: 珂玛科技 1月 24日发布 2024年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8.40-8.60亿元, 同比增长 74.83%-79.00%, 中值为 8.50亿元, 同比 增 长 76.92%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3.02-3.1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68.92%-281.14%, 中值为 3.07亿元, 同比增长 275.03%; 实现扣非净利润 2.94-3.04亿元, 同比增长 278.43%-291.30%, 中值为 2.99亿元,同比增长 284.87%。 投资要点: 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 2024Q4归母净利润中值环比基本稳定。 2024Q4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24-2.44亿元, 中值为 2.34亿元,同比增长 84.25%, 环比增长 0.86%;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76-0.86亿元, 中值为 0.81亿元, 同比增长 224.00%, 环比减少 6.90%;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74-0.84亿元, 中值为 0.79亿元, 环比减少 5.95%。 2024年公司为半导体晶圆厂和国内半导体主流设备商研制并销售多款陶瓷加热器, 装配于 SACVD、 PECVD、 LPCVD 和激光退火设备, 部分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晶圆薄膜沉积生产工艺。 先进陶瓷全产业链完整布局, 半导体“卡脖子” 产品快速发展。 公司是国内本土少数掌握陶瓷材料、 部件制造、 新品表面处理和产品检测完整产业链技术的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公司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额约 14%, 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大陆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额约72%, 现已进入 A 公司等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商供应链, 并与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等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建立稳定、 深入的合作关系。 半导体产业链“卡脖子” 产品方面, 公司近年加速发展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等模块产品, 其中陶瓷加热器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量产, 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收入 8.47、11.41、 14.18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3.07、 4.41、 5.56亿元, 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84、 58、 46倍, 公司是国内先进陶瓷材料领跑者,半导体设备模块产品快速发展, 未来成长可期,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及显示面板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新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技术迭代风险;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部分原材料进口依赖风险; 研发投入较高无法及时转化成收入的风险; 毛利率下滑风险。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5-01-23
|
60.00
|
--
|
--
|
64.58
|
7.63% |
|
65.80
|
9.67% |
|
详细
营收CAGR2019-2023>28%,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驱动成长。 公司成立于2009年, 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 制造、 销售、 服务以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 拥有由氧化铝、 氧化锆、 氮化铝、 碳化硅、 氧化钇和氧化钛6大类材料组成的先进陶瓷基础材料体系, 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头部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 表面处理和金属结构零部件。 公司2019-2023年的营收CAGR超过28%, 主要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与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业务驱动成长,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2亿元, 其中陶瓷部件5.5亿元(其中最新量产模组产品占36%) , 表面处理6600万元。 公司重点研发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套件, 全球市场需求超百亿元,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是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A公司的全球供应商, 是世界著名的热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WATLOW的供应商。 随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 公司已成为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包括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 上海微电子和芯源微等的主要核心陶瓷零部件供应商。 前期公司通过陶瓷结构零部件, 进入半导体设备厂商;中期承接02专项, 实现陶瓷加热器技术的突破; 2024年开始陶瓷加热器实现国产替代, 陶瓷加热器已有多款型号装配于SACVD、 PECVD、 LPCVD和激光退火设备等, 装配于刻蚀机的8寸型号静电卡盘也已经量产。 保守估计2023年全球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套件市场需求分别在42-57、 36-42、 15-19亿元, 合计超百亿市场, 其中日企占据主要份额, 随着国产设备厂商的不断发展, 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陶瓷加热器、 8寸静电卡盘产品, 并重点研发突破12寸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套件。 26E中国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表面处理服务市场规模75亿元, 公司聚焦显示面板, 逐步建成半导体表面处理产能。 表面处理方面, 公司具备对氧化铝、 氮化铝、 氧化钇等各基材先进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能力。 公司在洗净再生处理洁净度、 熔射后使用寿命和大尺寸零部件熔射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且表面处理综合服务方案提供能力较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公司在中国大陆显示面板表面处理市场份额约6%, 其中在显示面板刻蚀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14%。 公司表面处理业务主要是清洗和喷涂, 目前公司主要的下游是面板厂商, 未来需求相对稳定, 同时公司也在逐步建成半导体表面处理产能。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8.52/11.05/14.12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4.26/5.6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3倍、 62倍、 4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风险, 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知识产权纠纷风险;产品与服务质量控制风险, 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存货跌价的风险, 税收优惠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并导致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部分先进陶瓷粉末进口依赖的风险;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贸易环境变化风险;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2-11
|
73.00
|
--
|
--
|
67.87
|
-7.03% |
|
67.87
|
-7.03% |
|
详细
加速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国产替代。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以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拥有由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钛6大类材料组成的先进陶瓷基础材料体系,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头部企业。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是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A公司的全球供应商,也是世界著名的热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WATLOW的供应商。随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公司已成为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和芯源微等的主要核心陶瓷零部件供应商,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258亿元,未来将伴随全球半导体设备投入需求保持长期增长趋势,在半导体领域,目前国内晶圆厂所使用制造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率仅约为19%,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公司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规模的约14%,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大陆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规模的约72%,公司将持续加速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国产替代进程。 陶瓷加热器开始加速放量。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表面处理和金属结构零部件。先进陶瓷方面,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和积累,公司掌握了粉末配方和处理、成型、生坯加工、烧结等先进陶瓷材料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工艺,已形成了自身丰富的先进陶瓷材料体系,并不断扩充和完善;同时,公司掌握了硬脆难加工材料的多种加工制造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大规模生产中。公司在本土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企业中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目前已通过A公司包括先进陶瓷材料、精密加工和精密清洗等在内共计15项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相关资质认证,在半导体设备用高纯度氧化铝、高导热氮化铝和分级机用分级轮等“卡脖子”产品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国产替代,填补了中国本土企业在先进陶瓷行业的空白,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主流水平。在陶瓷加热器方面,公司通过承担国家“02专项”之“PECVD设备用陶瓷加热盘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课题以及多年研发,目前已探索形成陶瓷加热器自主可控的生产能力,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该产品已实现量产,公司正向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积极推广陶瓷加热器产品。2023年及之前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于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和粉体粉碎和分级领域的陶瓷结构件,2024年开始陶瓷加热器开始加速放量。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2亿元,其中陶瓷部件5.5亿元(其中最新量产模组产品占36%),表面处理6600万元。 表面处理业务稳健增长。表面处理方面,公司具备对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钇等各基材先进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能力。公司在洗净再生处理洁净度、熔射后使用寿命和大尺寸零部件熔射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表面处理综合服务方案提供能力较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公司在中国大陆显示面板表面处理市场份额约6%,其中在显示面板刻蚀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14%。公司表面处理业务主要是清洗和喷涂(公司喷涂营收占比较大,招股说明书中表面处理可比公司清洗做得比较多),公司主要的下游是面板厂商,未来需求相对稳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8.10/10.61/13.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4.12/5.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2倍、72倍、5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风险,经营风险,管理及内控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1-26
|
59.08
|
--
|
--
|
73.49
|
24.39% |
|
73.49
|
24.39% |
|
详细
投资逻辑 先进陶瓷材料性能优异, 半导体应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性能, 随着半导体制程发展、 显示面板世代线提高, 先进陶瓷的综合性能、 加工工艺需要持续优化, 下游需求多元化背景下, 新型替代材料研发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3E全球/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分别为423亿元、 87亿元,2022E-2026E全球/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7%、 14%, 我国先进陶瓷产业起步较晚, 2021年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约19%,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先进陶瓷全产业链完整布局, 半导体“卡脖子” 产品快速发展。 公司是国内本土少数掌握陶瓷材料、 部件制造、 新品表面处理和产品检测完整产业链技术的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公司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额约14%, 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大陆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额约72%, 现已进入A公司等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商供应链, 并与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等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建立稳定、 深入的合作关系。 半导体产业链“卡脖子”产品方面, 公司近年加速发展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等模块产品, 其中陶瓷加热器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量产, 未来成长可期。 聚焦显示面板表面处理, 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 随着全球半导体、 面板显示行业快速发展, 产业分工逐渐细化, 表面处理外包逐渐成为趋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中国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表面处理服务市场规模为37亿元, 预计2022-2026年市场规模CAGR为14%。 公司目前在显示面板刻蚀设备表面处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半导体表面处理业务有望加速发展。 u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07/10.86/13.5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4.17/5.26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67/0.96/1.21元, 对应PE分别为93X/65X/52X。 公司是国内先进陶瓷材料领跑者, 半导体设备模块产品快速发展, 未来成长可期, 维持“买入” 评级。 u 风险提示: 新品研制及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下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及价格波动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
|
珂玛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9
|
76.88
|
--
|
--
|
82.65
|
7.51% |
|
82.65
|
7.51% |
|
详细
事件: 珂玛科技 10月 24日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6.16亿元, 同比增长 74.65%; 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亿元, 同比增长295.42%;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 投资要点: Q3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2024Q3公司实现收入 2.32亿元,同比增长 95.11%, 环比增长 3.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87亿元,同比增长 275.56%, 环比减少 2.31%;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 环比减少 3.81%。 Q3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费用管控能力显著优化。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56.96%, 同比增长 11.14pct, 环比减少 5.85pct, 净利率为37.42%, 同比增长 17.98pct, 环比减少 2.21pct。 公司 2024Q3期间费用率为 15.89%, 同比减少 8.76pct, 其中销售费用为 0.05亿元,同比增长 8.95%; 管理费用为 0.15亿元, 同比增长 46.57%; 研发费用为 0.16亿元, 同比增长 21.63%; 财务费用为 0.01亿元, 同比减少 32.82%。 先进陶瓷材料国内领跑者, 泛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现已布局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 表面处理服务及金属结构零部件等业务, ( 1) 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业务, 公司是国内本土先进陶瓷材料及零部件领先企业之一, 目前拥有由氧化铝、 氧化锆、 氮化铝、碳化硅、 氧化钇和氧化铁 6大类材料体系, 泛半导体领域先进结构陶瓷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现已进入 A 公司等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厂商供应链, 并与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等国内知名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建立稳定、 深入的合作关系, 公司先进陶瓷产品亦批量应用于显示面板、 LED 和光伏等其他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同时积极布局汽车、 化工环保、 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 纺织、 造纸等丰富应用领域, 未来成长可期。 ( 2) 表面处理业务, 公司在显示面板领域继续推动与 A 公司在 CVD 设备表面处理服务合作, 同时积极拓展至半导体表面处理。 ( 3) 金属结构零部件业务,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上部电极、 壁板, 用于显示面板生产设备, 公司是除设备制造原厂外国内本土少数量产上部电极新品的企业之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收入 8.02、10.42、 12.49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 2.93、 3.91、 4.68亿元, 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 14、 86、 71倍, 公司是国内先进陶瓷材料领跑者,泛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同时积极丰富应用领域, 未来成长可期,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及显示面板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新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技术迭代风险;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部分原材料进口依赖风险; 研发投入较高无法及时转化成收入的风险; 毛利率下滑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