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珂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2-11 73.00 -- -- 67.87 -7.03%
67.87 -7.03% -- 详细
加速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国产替代。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以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拥有由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钛6大类材料组成的先进陶瓷基础材料体系,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头部企业。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是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A公司的全球供应商,也是世界著名的热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WATLOW的供应商。随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公司已成为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和芯源微等的主要核心陶瓷零部件供应商,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258亿元,未来将伴随全球半导体设备投入需求保持长期增长趋势,在半导体领域,目前国内晶圆厂所使用制造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率仅约为19%,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公司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规模的约14%,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大陆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规模的约72%,公司将持续加速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国产替代进程。 陶瓷加热器开始加速放量。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表面处理和金属结构零部件。先进陶瓷方面,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和积累,公司掌握了粉末配方和处理、成型、生坯加工、烧结等先进陶瓷材料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工艺,已形成了自身丰富的先进陶瓷材料体系,并不断扩充和完善;同时,公司掌握了硬脆难加工材料的多种加工制造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大规模生产中。公司在本土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企业中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目前已通过A公司包括先进陶瓷材料、精密加工和精密清洗等在内共计15项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相关资质认证,在半导体设备用高纯度氧化铝、高导热氮化铝和分级机用分级轮等“卡脖子”产品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国产替代,填补了中国本土企业在先进陶瓷行业的空白,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主流水平。在陶瓷加热器方面,公司通过承担国家“02专项”之“PECVD设备用陶瓷加热盘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课题以及多年研发,目前已探索形成陶瓷加热器自主可控的生产能力,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该产品已实现量产,公司正向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积极推广陶瓷加热器产品。2023年及之前公司主要产品为应用于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和粉体粉碎和分级领域的陶瓷结构件,2024年开始陶瓷加热器开始加速放量。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2亿元,其中陶瓷部件5.5亿元(其中最新量产模组产品占36%),表面处理6600万元。 表面处理业务稳健增长。表面处理方面,公司具备对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钇等各基材先进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能力。公司在洗净再生处理洁净度、熔射后使用寿命和大尺寸零部件熔射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表面处理综合服务方案提供能力较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公司在中国大陆显示面板表面处理市场份额约6%,其中在显示面板刻蚀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14%。公司表面处理业务主要是清洗和喷涂(公司喷涂营收占比较大,招股说明书中表面处理可比公司清洗做得比较多),公司主要的下游是面板厂商,未来需求相对稳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8.10/10.61/13.0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4.12/5.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2倍、72倍、5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风险,经营风险,管理及内控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珂玛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26 59.08 -- -- 73.49 24.39%
73.49 24.39% -- 详细
投资逻辑 先进陶瓷材料性能优异, 半导体应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性能, 随着半导体制程发展、 显示面板世代线提高, 先进陶瓷的综合性能、 加工工艺需要持续优化, 下游需求多元化背景下, 新型替代材料研发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3E全球/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分别为423亿元、 87亿元,2022E-2026E全球/中国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7%、 14%, 我国先进陶瓷产业起步较晚, 2021年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先进结构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约19%,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先进陶瓷全产业链完整布局, 半导体“卡脖子” 产品快速发展。 公司是国内本土少数掌握陶瓷材料、 部件制造、 新品表面处理和产品检测完整产业链技术的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公司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总额约14%, 占中国大陆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大陆本土先进结构陶瓷供应商供应总额约72%, 现已进入A公司等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商供应链, 并与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拓荆科技等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建立稳定、 深入的合作关系。 半导体产业链“卡脖子”产品方面, 公司近年加速发展陶瓷加热器、 静电卡盘、 超高纯碳化硅等模块产品, 其中陶瓷加热器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量产, 未来成长可期。 聚焦显示面板表面处理, 半导体业务加速发展。 随着全球半导体、 面板显示行业快速发展, 产业分工逐渐细化, 表面处理外包逐渐成为趋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中国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表面处理服务市场规模为37亿元, 预计2022-2026年市场规模CAGR为14%。 公司目前在显示面板刻蚀设备表面处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半导体表面处理业务有望加速发展。 u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07/10.86/13.5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4.17/5.26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67/0.96/1.21元, 对应PE分别为93X/65X/52X。 公司是国内先进陶瓷材料领跑者, 半导体设备模块产品快速发展, 未来成长可期, 维持“买入” 评级。 u 风险提示: 新品研制及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下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及价格波动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