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首创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11-08 23.11 -- -- 23.48 1.60%
23.48 1.60%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3Q3季报,23Q1-3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8.66%;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23Q3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11.09%。 自营业务弹性释放,竞争力凸显。23Q1-3自营业务同比高增119.92%至7.14亿元,营收占比提升29.99pct至55.00%,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投资净收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5.99、0.30、1.45亿元,业务弹性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扭亏为盈。公司专注于固收投资交易,投研团队经验丰富、产品序列日趋完善,未来固收业务将继续支撑业绩增长。 投行、经纪业务短期承压,市占率同比提升。1)投行:公司23Q1-3投行业务收入为0.66亿元,同比降低11.73%,营收占比5.09%,下降0.68pct,预计主要是项目报酬率降低。公司承销规模增速可观,据Wind数据,截至23-11-3,公司债券总承销额同比提升79.72%至481.24亿元,市占率提升0.13pct至0.42%,排名提升5名至第33名。2)经纪:23Q1-3经纪业务收入为1.67亿元,同比下降1.53%,营收占比12.88,下降0.20pct。对比下,23年市场低位震荡,23Q1-3日均股基成交额为10060亿元,同比下降4%,预计公司市占率有所提升。 资管受限,韧性仍存。公司23Q1-3资管业务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降低28.11%,营收占比28.34%,下降11.09pct。主要系市场波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管规模缩减。据中基协数据显示,23Q3TOP20券商资管的月均总规模为41857.85亿元,同比下降26.92%,公司营收下降与TOP20券商资管规模收缩同步,依旧位于行业中上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自营业务优势显现,但市场整体热度仍待提升,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20.85、23.61、26.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30%、13.27%、13.46%。EPS分别为0.28、0.34、0.40元/股,对应PE为77.4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自营业务表现不及预期、资管业务规模扩张不及预期、监管政策收紧
首创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9-01 24.80 -- -- 26.48 6.77%
26.48 6.77%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8.5亿元,同比增12.08%,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13.46%,EPS 为0.1元。 主动管理规模实现增长,私募投资基金稳中有进。上半年,公司在充分发挥固定收益产品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固收+”业务模式优化,抓住债市回暖的投资机会,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充分挖掘渠道客户潜力,主动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实现了正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处于存续期的资产管理产品只数为585只,产品净值规模为1,169.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5%。分产品类型来看,公司不含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资产管理产品只数561只,产品净值规模963.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达到100%。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不含专项资产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16位;公司专项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20位,首次进入行业前20。 投资类业务大幅增长,两大业务实现扭亏。公司投资类业务收入为3.7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4.37%,同比增长104.02%。 公司一直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以“严控风险、稳健经营”为理念,开展自营投资业务和资本中介业务,固定收益业务实现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6.57%。面对市场波动率较高,板块轮动速度较快的情况,公司通过仓位控制、分散投资、多策略配置以及量化对冲等策略,相对有效地平抑了投资组合的大幅波动,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全资子公司首正泽富投资的康乐卫士、峆一药业、安达科技等7家企业成功实现北交所上市,投资的友车科技成功实现科创板上市,另类投资业务收入实现扭亏为盈。 经纪业务小幅下滑,三类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上半年,A 股市场延续震荡走势,沪深两市股票基金单边交易额124.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经纪业务收入为1.63亿元,同比下降2.23%。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15.18%,交易单元席位租赁、期货经纪业务及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实现增长,收入分别为0.34/0.22/0.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25%/36.77%/13.52%。 公司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巩固特色化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2.77、3.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37%、12.40%、12.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8.68、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58%、15.67%、17.55%。EPS 分别为0.27、0.32、0.37元/股。参照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89.53倍PE,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证券市场改革不及预期,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债券市场大幅波动。
首创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5-30 13.55 -- -- 15.98 16.98%
30.37 124.13%
详细
事件:首创证券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3Q1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4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91%。 点评: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反弹,固收投资实力保障业绩。得益于一季度资本市场表现改善,2023年Q1公司自营业务实现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668.12%,营收占比61.02%,提升49.82pct,营收占比回归往年水平,再次成为公司营收第一大业务。公司自营业务中固收业务占比较大,在自营投资盈利性、量化投资收益率和机构业务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固收业务持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在2022年行业自营业务普遍大幅下滑营收转负的背景下,公司固收业务营收7.08亿元,同比+24.45%,支撑公司自营业务保持正收入,而在23Q1市场回暖趋势下,固收业务继续为公司贡献良好业绩助自营业务营收占比提升。 债承增长拉动投行业绩,经纪业务优于行业水平。23Q1公司投行业务实现净收入0.29亿元,同比+63.43%,营收占比6.59%,略微提升0.91pct。同花顺数据显示一季度首创证券共联席保荐33只上市,承销38只债券,总承销额达83.45亿元,较去年同期39.38亿元大幅增长111.91%,带动投行业务收入高增。23Q1公司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0.58亿元,同比+1.23%,营收占比18.47%,下降5.21pct。在23年一季度沪深两市成交量和日均股基成交额双双下滑的情况下,公司继续发力金融科技赋能经纪业务,推进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公司经纪业务收入保持稳中有升,优于行业平均同比-16.71%。 资管净收入下滑,或受资管规模下降影响。23Q1首创证券资管业务净收入为0.80亿元,同比-44.06%,营收占比18.42%,下降27.99pct。 2022年以来公司资管业务受托资金净值规模高速提升,去年同期资管业务管理费大幅增长,而中基协数据显示23Q1券商资管总规模58543.09亿元,同比-19.48%,公司资管规模或同样有所下降,进而导致业务收入下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市场环境改善的背景下发挥自身在自营业务特别是固收业务方面较强的竞争力,公司业绩得到显著改善。 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40/0.46/0.52元,对应2023年PE为32.8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自营业务表现不及预期、资管业务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3-04-27 12.76 -- -- 15.15 18.73%
17.97 40.83%
详细
核心观点股东背景雄厚,全牌照优势显著。首创证券是隶属于首创集团的中小型券商,实控人北京国资委,股东背景雄厚,公司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管理团队成熟稳定,行业经验丰富,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公司具有全经营牌照,近年来公司业绩增长迅速。 前瞻性布局资管业务,业务规模逆势增长。公司较早布局主动管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净值化管理经验,为后续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抓住了监管政策调整带来的业务发展窗口期。在行业整体管理规模持续萎缩的背景下,通过加强投资与研究团队建设,完善代销渠道,实现逆势增长。 专注固收业务发展,营收与收益率保持稳定。公司秉持审慎投资原则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拥有较强的自营投资与研究能力,以及卓越的量化投资水平,固定收益投资收益率常年大幅跑赢指数,实现稳步发展,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首创证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总营 业 收 入 2239.93/2655.87/3073.97万 元 ; 分 别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829.32/956.18/1104.02万 元 。 预 计 2023-2025年 EPS 分 别 为0.30/0.35/0.40元,对应 2023年 PE 为 43.04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