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近岸蛋白 医药生物 2023-11-15 53.05 -- -- 60.50 14.04%
60.50 14.04%
详细
事件描述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Q3实现营业收入入3,601.77万元元(同比-22.20%)),前三季度实现11,070.69万元元(同比-47.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1.64万元(同比-81.30%),前三季度为1,587.67万元(同比-82.38%)。 事件评论常规业务恢复,短期业绩仍承压。前三季度疫情防控类产品业务大幅下降,国内生物医药市场环境的阶段性调整,常规业务的增长短期内未能弥补疫情防控类业务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入11,070.6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降47.93%,剔除疫情防控类产品以及mRNA相关产品后的常规业务实现8,172.88万元,同比增长15.13%。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润1,587.6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2.38%,由于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营销投入,因此总体净利润较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更大。 持续加大创新,mRNA酶全流程布局。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Q3研发投入为1,189.93万元,同比增加13.60%,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为3,720.47万元,同比增加加30.61%,占营业收入的的33.61%,同比增加加20.21pct。公司建立了完善的mRNA设计与开发技术,具备mRNA制备技术,包括质粒生产、mRNA合成、纯化及包封等,并具有完成中试标准的生产工艺。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多个市场潜力大、关系国计民生的细分领域,如免疫诊断、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安全、细胞治疗等下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认可度高。 强化品牌建设和数字营销。公司重视品牌建设和细分产品陑管理,以整合营销和数字化营销为两翼,全面推广公司品牌、技术和产品。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1.61亿元、1.67亿元、2.07亿元,归母净亏损为0.04亿元、0.19亿元、0.27亿元,EPS分别为-0.06、-0.27、-0.38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mRNA药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2、蛋白试剂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近岸蛋白 2023-02-24 82.33 -- -- 81.79 -0.66%
81.79 -0.66%
详细
公司是国内重组蛋白应用领先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经历了蛋白制备技术发展完善阶段、细分领域蛋白产品开发阶段、技术应用平台建立阶段和大规模生产阶段。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公司建立了蛋白质研发技术、抗体开发及酶的分子进化技术以及在诊断、疫苗、药物等蛋白质应用领域的综合技术平台,可实现从蛋白质原料到应用技术开发的全产业链的创新支持,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带动重组蛋白行业需求。随着科学研究、生物药行业的发展及精准医疗的兴起,医药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对于重组蛋白质量以及稳定性要求显著提升,倾向于选择更稳定、更成熟的高质量重组蛋白,以降低药物研发及生产的失败率。产品质量高、品牌影响力强的重组蛋白原料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将获得市场认可并得到持续发展。随着国内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体外诊断、mRNA疫苗等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将会加块重组蛋白行业发展以及国产替代进度。 公司拥有多技术平台衔接优势,产品结构丰富且应用领域广泛。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从产品创新、生产、性能检测到应用验证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自主研发了23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等7个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平台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酶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彼此交叉组合,互相衔接。截至2022年9月,公司已经推出了3,500余种产品,公司酶及试剂数量较多,特别是mRNA原料酶相关产品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公司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市场中国内厂家排名第一,2021年度已经占据国内市场39.80%的市场份额。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在多个市场潜力大、关系国计民生的细分领域,如免疫诊断、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安全、细胞治疗等下游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认可度高。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8元和2.29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4倍和36倍。公司是国内重组蛋白应用领先企业,产品结构丰富且应用领域广泛。首次覆盖,给予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新冠疫情对公司收入的影响风险和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等。
孙建 7
近岸蛋白 2022-11-02 76.18 -- -- 119.35 56.67%
119.35 56.67%
详细
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重组蛋白解决方案(设计+优化+生产+应用)专家、领先的mRNA应用服务商,随着公司生物试剂SKU持续增加、客户采购粘性提升、国内mRNA临床推进下公司的客户结构更均衡,2023年有望成为公司新一轮产品升级的增长起点。 增长驱动:mRNA原料优势延续、新SKU接力 我们认为,2022年起公司客户结构有望更多元、非新冠生物试剂收入占比有望明显提升,mRNA临床项目推进、新应用领域(基因细胞治疗、类器官等)SKU增加、客户粘性增强(体现为单客收入增加)构成增长逻辑,我们预计2022-2024年新冠收入和mRNA收入受到大客户大项目基数影响,增长有波动;2021-2024年非新冠、非mRNA收入CAGR有望达到41.5%。具体来看: ? mRNA原料:从单一客户,到产业链延展。 行业:新冠疫苗带动上游扩容。①从临床数量看,据不完全统计看2021年中国mRNA疫苗理论临床入组约3.2万人(其中沃森/艾博一个临床三期试验入组2.8万人、其他临床入组人数之和约4100人)、2022年理论临床入组约5600人,其中艾美疫苗、石药集团、丽凡达等临床入组人数较多。②从成本结构看,BioNTech疫苗中原材料成本约占43%,原材料成本中Clean Cap及4种主要酶的成本占比50%+,我们简单估算单支成本(Clean Cap+4个酶)在1.2-1.7美元。③从市场容量看,根据Maravai(2021年收入结构中核酸类原料收入占比89%,其中以专利保护的Clean Cap销售为主)的分析,2021年全球核酸类生产的市场总容量约110亿美元、Maravai可触及市场容量约38亿美元。从公司的收入和产品结构看,我们认为Maravai的可触及市场可以代表全球主要核酸类酶及其他原料的市场容量。 公司:国内领先的mRNA原料供应商。2021年公司mRNA原料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37.8%,其中沃森生物收入占比约95%。我们认为公司在mRNA原料的竞争力源于:稳定、高品质原料供应能力、高标准GMP生产及注册能力、mRNA供应链的潜在延展。我们认为,公司从mRNA酶出发逐步完善mRNA产业链核心原料的供应能力,有助于丰富产品线、增强客户粘性,我们看好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布局。随着公司mRNA相关产品品类扩充、下游客户临床推进,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mRNA原料客户收入贡献有望均衡。 其他生物试剂:新技术领域SKU扩充、客户粘性提升。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2018-2021年公司非新冠、非mRNA原料的生物试剂收入CAGR为51.7%。展望2022-2024年,我们认为该业务增长主要源于: ①SKU扩充:2019-2021年间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三大品类共新增627、51、204个新产品,其中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在研发上市当年对外销售比例在40%+,上市两年销售比例达到80%+,重组抗体、酶及试剂新产品上市当年对外销售占比在75%+,我们认为可以从侧面证明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品质竞争力。同时我们关注到公司在基因细胞治疗(根据官网产品统计,约有38个GMP级细胞培养因子、7种单抗、2种磁珠)、类器官(低内毒素Activin A、FGF系列、HGF、R-Spondin 1、Noggin和Wnt3a等细胞因子)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新技术应用领域新产品拓展。 ②客户渗透及粘性增强:我们关注到不同领域的公司客户订单数量明显增加,IVD领域客户订单可能受到新冠检测相关需求扰动,但生命科研及生物药领域客户数量增加、单客户订单数量增加、单客户采购额增加可以反映出公司整体客户粘性增强。 核心竞争力:蛋白设计&优化专家 公司优势:基于蛋白设计能力不断扩充产品数量及下游应用领域,衔接增长。我们认为应对行业突发性增量需求时,公司的产品推进速度、市场认可度能比较好反映出公司技术平台的延展性、产品立项战略及组织动员效率,新冠产品和mRNA战略客户大订单作为公司常规生物试剂市场开拓的加速期和新起点,我们持续看好“后新冠”下公司在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等支持下新SKU扩充、GMP规模制造,及从创新原料到CRO服务的协同性验证。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87、2.28和2.99元/股,2022年11月1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44倍PE。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稀缺的重组蛋白解决方案专家及mRNA应用服务商,基于蛋白设计能力而不断扩充生物试剂产品数量及下游应用领域,我们看好公司2023-2024年在mRNA临床项目增加、生物试剂SKU丰富及CRO协同赋能下的增长持续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交付波动性风险、mRNA研发及制备技术路线变动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岸蛋白 2022-10-03 76.98 -- -- 108.00 40.30%
119.35 55.04%
详细
公司是国内重组蛋白行业领先者,产品覆盖领域广阔。公司以重组蛋白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靶点及因子蛋白、重组抗体和酶及试剂等产品,以及相关的CRO技术服务。目前共推出了7700多种产品及服务项目,涵盖体外诊断、生物药、细胞治疗以及疫苗等多个领域,2020年公司重组蛋白收入规模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二,在所有厂商中排名第四。 mRNA技术前景广阔,公司在mRNA原料酶及试剂领域市占率国产第一。凭借有效性、以及低成本优势,mRNA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具有颠覆性的疫苗药物开发平台,潜力巨大,上游原料酶及试剂在mRNA产品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公司2013年开始布局mRNA原料酶领域,并在2020年实现规模化生产,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市占率达到39.8%,排名国产厂商第一。公司mRNA原料酶及试剂得到沃森生物、艾博生物、石药集团等国内头部mRNA企业认可,并完成供货,目前已经有4个使用公司mRNA原料酶的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新冠诊断产品带动公司营收高增,常规业务实现稳定增长。 2019-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557万元、1.80亿元和3.4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50万元、8305万元和1.49亿元,保持较高增速,主要原因是公司诊断抗体和诊断抗原等产品用于新冠疫情检测,实现了较大的销量。2020-2021年公司新冠相关业务营收为1.13亿元和2.56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为62.8%和74.8%,新冠产品的销售不仅为公司带来丰厚现金流,同时为公司提供切入雅培、艾康生物等国内外知名诊断企业供应链的机会,为未来持续导入常规产品奠定基础。2019-2021年公司非新冠业务也保持了稳定的快速增长态势,实现销售收入3557万元、6654万元和8612万元,年均复合增速达34.3%。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将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3.39亿元和4.12亿元,同比变化-8.56%/8.29%/21.73%,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1.50亿元、1.59亿元,同比变化-9.32%/11.15%/5.58%,对应EPS分别为1.93/2.14/2.26元/股。我们运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27倍。根据9月29日收盘价,公司2022-2024年PE为39/35/33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变动、新品研发失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