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4-25
|
41.12
|
--
|
--
|
43.59
|
6.01% |
|
54.05
|
31.44%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2.97亿元(+22.26%),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61.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58.59万元(-81.03%)。与业绩快报基本一致。 公司发布分红预案:拟每10股派现2.00元(含税)。 平安观点: 24H2:培养基保持理想增长,CDMO新产能转固影响毛利率下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4亿元(+26.06%),其中核心业务培养基产品实现营收1.21亿元(+27.51%),板块毛利率69.64%,环比24H1-0.70pct,在高速发展同时保持着较高盈利水平;CDMO业务实现营收0.33亿元(+22.13%),板块毛利率-37.71%,环比24H1-33.19pct,主要系募投项目CDMO平台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加较多。 从地域维度拆分,下半年公司实现国内收入1.04亿元(+7.60%),实现海外收入0.49亿元(+98.06%)。下半年国内、外收入的毛利率分别为39.64%(环比 -15.05pct)和61.60%(环比 -9.82pct),主要系CDMO业务新增折旧所致。 24H2费用端同比明显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28% (+1.04pct)、24.30%(-4.99pct)、12.24%(-6.10pct)。 同时由于24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以及所得税税率调整,下半年净利润为负。 涉及管线高速扩容,核心业务长期发展有保障培养基的使用贯穿药品研发、制造全生命周期,且使用规模随着药品产量提升而同步放大。公司近年来积极开拓市场,进口替代+产品出海并行进入到更多药品研发管线中。2024年末,剔除重组蛋白特定疫苗管线后 ,公司培养基共参与到247个研发管线中(年内新增77个,下同),其中有望贡献较大采购量的临床3期和商业化管线分别有29(+10)个和8(+5)个,年内新增管线速度快于整体水平,为培养基业务未来进一步放量打下基础。 维持“推荐”评级。根据公司中后端项目对应药品的上市及放量预期,调整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0.65、0.92、1.26亿元(原预测2025、2026年为0.92、1.33亿元),上述预测暂未考虑收购澎立生物(根据公司公告,澎立生物24年前11个月实现收入2.74亿元、净利润0.35亿元)的未确定事项。随创新药研发环境回暖以及中后期项目逐步放量,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足风险;2)客户药物上市变更进度不及预期;3)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4)海外拓展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4-21
|
41.05
|
--
|
--
|
44.10
|
6.91% |
|
54.05
|
31.67% |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公告 2024年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 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实现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比下降 61.04%、实现扣非净利润 0.07亿元,同比下降 81.03%。 分析判断: 培养基业务延续高速增长,境外客户贡献业绩弹性公司 24年实现收入 2.97亿元,同比增长 22.26%,其中产品业务实现收入 2.44亿元,同比增长 42%、服务业务实现收入 0.53亿元,同比下降 26%,收入端符合市场预期。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 61%,主要受 CDMO 业务新产能投产引起固定费用增加、资产减值影响,以及所得税税率影响。展望未来,考虑到培养基业务国际化业务拓展以及国内服务管线数量持续增长,我们判断培养基业务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贡献业绩确定性。 (1) 境外业务贡献核心业绩弹性:24年培养基等境外业务实现收入 0.94亿元,同比增长 144%,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63%,境外业务持续拓展带来业绩弹性。 (2) 国内培养基服务管线延续向上增长趋势,为公司中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公司 24年培养基业务实现收入 2.44亿元,同比增长 42%,延续高速增长预期。截止 24年底,公司培养基业务共有 247个(商业化 8个、III 期 29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服务管线,相对 23年底增加了 77个管线,相对增长 45.3%,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为公司中期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产培养基市场龙头,持续受益于国内生物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产替代,且考虑到战略布局的 CDMO 业务与培养基业务呈现协同发展,我们判断公司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考虑到国内外投融资环境趋冷以及股本转增等因素,调整前期盈利预测,即预期 25-27年营收从 3.87/4.98/NA 亿元调整为3.75/4.73/5.96亿元,对应 EPS 从 0.51/0.78/NA 元调整为0.43/0.60/0.82元,对应 2025年 04月 16日 39.48元/股的收盘价,PE 分别为 91/66/4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客户管线推进具有不确定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CDMO 业务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4-21
|
41.05
|
--
|
--
|
44.10
|
6.91% |
|
54.05
|
31.67% |
-- |
详细
2024年培养基业务高增长,多因素影响公司利润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22.26%;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61.04%;扣非归母净利润656万元,同比-81.03%。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产品销售境外收入相较上年同期增幅达到163.10%。单看2024Q4,公司实现营收0.81亿元,同比+13.93%,环比+12.65%。因受固定成本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及税率变化的影响,2024年公司利润端下滑明显。公司有望于2025年重新拿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我们维持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0.99/1.32亿元,EPS为0.52/0.88/1.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7.3/45.5/34.2倍,维持“买入”评级。 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态势,海外业务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024年,公司产品收入2.44亿元,同比+42.0%,毛利率69.99%;其中CHO培养基收入1.99亿元(同比+49.02%),293培养基收入0.18亿元(同比-22.35%),其他产品收入0.28亿元(同比+74.27%)。2024年,服务收入0.53亿元,同比-25.66%,毛利率-25.29%。2024年,公司境内收入2.02亿元,同比-0.81%;境外收入0.94亿元,同比+144.01%。 受固定成本、计提资产减值及税率变化影响,2024年公司利润端下滑明显(1)固定费用影响:2024年,公司“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补充了公司CDMO业务的服务能力。在募投项目运营初期,相关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导致公司相较于2023年新增较多的固定成本支出。 (2)资产减值影响:由于公司募投项目涉及的相关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公司在报告期内计提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约1千万元,以及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92.43万元(由于仍有部分应收账款未能收回);(3)税收优惠变化影响:2024年,公司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致使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增加655.96万元。 风险提示:培养基配方流失、客户在研管线推进不及预期、客户项目商业化不及预期、CDMO商业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4-21
|
41.05
|
--
|
--
|
44.10
|
6.91% |
|
54.05
|
31.67% |
-- |
详细
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净利润短期承压。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97亿元(+22.3%),归母净利润0.21亿元(-61.0%),扣非归母净利润659万元(-81.0%),净利润短期承压,主要由于募投项目之一“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正式投入运营,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能源耗用、设备维护费用等固定成本,并且由于CDMO业务的订单增长速度和项目执行进度未能完全符合预期,公司对相关资产计提1003万元减值损失等影响。分具体业务看,2024全年公司实现产品销售2.44亿元(同比+42.0%),毛利率70.0%(同比+0.5pp);CDMO服务实现营收5256万元(同比-25.7%),预计主要由于生物医药行业持续面临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部分客户的融资进程受阻,导致部分项目暂停或取消,收入明显下降,分季度看2024Q1/2/3/4分别实现销售805/1162/1584/1705万元,季度营收环比持续改善。 分地区看,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实现境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44.0%。 产品管线数量创新高。服务客户管线方面,截至2024年末,共有247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141个、Ph1临床阶段41个、Ph2临床阶段28个、Ph3临床阶段29个、商业化生产阶段8个,整体相较2023年末增加77个,其中商业化生产阶段产品增加5个。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年报,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1.12亿元(前值为0.97/1.42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8/41/3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产品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4-18
|
38.82
|
--
|
--
|
44.10
|
13.05% |
|
54.05
|
39.23% |
-- |
详细
奥浦迈发布 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2.97亿元,同比增长22.26%;归母净利润 2105万元,同比下滑 61.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659万元,同比下滑 81.03%。 分季度看,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8139万元,同比增长 13.93%;归母净利润-618万元,同比下滑 156.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9万元,同比下滑 446.72%。 观点:收入端稳健增长,固定成本增加、减值计提等多因素影响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培养基延续高增态势,海外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CDMO 平台产能爬坡有望带动服务亏损收窄。海内外客户持续开拓, 培养基客户数量及管线规模增长显著,持续巩固领先竞争优势。 2024年收入端稳健增长,多因素影响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 行业融资环境紧缩的背景下,公司收入端高速增长,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利润端增速不及收入端系多种因素影响: 1)募投项目“奥浦迈 CDMO 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投入运营,相关固定成本增加较多; 2)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损失 1003万元和信用减值损失 692万元; 3)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取消,导致所得税税率由15%上升至 25%。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 53.03%(同比-5.82pp),主要系CDMO 平台投产后固定成本较高所致,销售费用率 8.49%(同比+1.84pp),管理费用率 27.11%(同比+3.16pp),研发费用率 11.50%(同比-6.21pp,CDMO 业务 D3工厂投入使用+奥华院项目启动导致 2023年同期高基数)。 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态势,海外市场增长靓丽。 1)分产品看, 产品收入 2.44亿元(同比+42.00%),其中 CHO 培养基收入 1.99亿元(同比+49.02%),293培养基收入 1752万元(同比-22.35%),其他产品收入 2777万元(同比+74.27%); 服务收入 5256万元(同比-25.66%),主要系行业融资环境紧缩影响,随着 CDMO 平台产能爬坡,亏损有望逐步收窄。 2)分地区看, 国内收入 2.02亿元(同比-0.81%),海外收入 9446万元(同比+144.01%),其中产品海外销售同比增长 163.10%,海外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海外内客户不断开拓,项目总数持续增加。 公司服务的国内外知名药企、Biotech 和科研院所数量持续增加,截至 2024年底累计已超 1700家。受益于客户管线的稳步推进,以及代加工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项目数量持续增加。 截至 2024年底,共有 247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临床前 141个( +45,表示较 2023年末的变动,下同)、临床 I 期 41个( +9)、临床 II 期 28个( +8)、临床 III 期 29个( +10)、商业化阶段 8个( +5),整体较 2023年末增加 77个项目,培养基服务管线延续高增,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58、 4.36、5.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6%、 21.6%、 2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8、0.76、 0.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7.1%、 30.1%、 29.7%。 风险提示: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5-03-05
|
43.52
|
--
|
--
|
43.68
|
-0.11% |
|
44.00
|
1.10% |
|
详细
奥浦迈:国产培养基龙头企业,2024年培养基业务高增长2025年2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22.26%;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60.90%;扣非归母净利润666万元,同比-80.82%。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较2023年增长163.10%。单看Q4,公司实现营收0.81亿元,同比+13.93%,环比+12.64%。因受部分客户项目暂停或取消、融资进程受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CDMO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进一步下降。我们下调2024-2025年、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0.59/0.99亿元(原预计为0.47/0.67/0.93亿元),EPS为0.19/0.52/0.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3.2/83.6/49.8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拟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将于多方面形成高度协同2025年2月7日,公司发布拟通过向澎立生物股东增发奥浦迈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澎立生物100%股权的预案。通过本次交易,公司与澎立生物将把创新药研究开发与工艺生产良好结合,形成业务和客户协同、海外战略布局协同、运营管理体系协同等显著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实有效的提升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将公司加速打造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澎立生物:国内最早的CRO公司之一,具有丰富的国内外客户资源澎立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最早聚焦于创新药研发临床前药效学研究评价的CRO公司之一。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的国际化服务技术团队和国际化商务拓展团队,与包括赛诺菲、BI、梯瓦、武田、强生等在内的国际化制药企业等达成合作,积累了优质且丰富的客户资源。2024年澎立生物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还于2024年下半年顺利完成对美国BTSResearch的战略并购,使公司具备了美国GLP标准的药物研发安全性评价能力,进一步加速了澎立生物国际化。 风险提示:培养基配方流失、客户在研管线推进不及预期、客户项目商业化不及预期、CDMO商业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15
|
45.53
|
51.75
|
--
|
48.67
|
6.90% |
|
48.67
|
6.90%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2.16亿元,同比增长 25.73%,归母净利润 0.27亿元,同比下滑 36.93%,扣非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下滑 46.12%。 2024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0.72亿元,同比增长43.23%,环比增长 13.06%,归母净利润 0.03亿元,同比下滑 41.54%,环比下滑 32.08%。 评论: 公司 2024Q3培养基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产品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 59.15%, 2024年单三季度产品收入 0.56亿元,同比增长55%+。 培养基产品收入的显著增长显示出市场对于高质量生物制药原材料的稳定需求以及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 公司 2024Q3CDMO 业务实现同比环比正增长。 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服务收入 0.36亿元,同比下滑 39.05%, 2024年单三季度服务收入 0.16亿元,同比增长 9%+,环比增长 35%+。 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的客户数量及管线数量均在快速增加。截至 2024Q3末,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的已确定中试工艺的临床前/I 期/II 期/III 期/商业化阶段管线数量从 2023年末的 96/32/20/19/3(共 170个)、 2024Q1末的 105/34/22/22/3(共 186个)、 2024Q2末的 127/34/29/21/5(共 216个)进一步提升至 2024Q3末的 140/30/26/26/8(共 230个),孵育的管线数量充足且不断增加,随着管线持续向前推进, 叠加培养基库存基本消化,公司培养基产品需求端有望快速放大。 公司与主要客户尤其是海外主要客户合作持续深化,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 196.48%。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布局,着手建设海外子公司,一方面有望将公司国内极具优势的定制化培养基开发能力复制到海外,另一方面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海外市场,招聘了多位有丰富海外市场拓展及销售经验的员工,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产细胞培养基佼佼者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内生物药市场发展及国产替代大趋势,同时积极出海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但鉴于国内投融资环境尚未明显改善, CDMO 服务承压一定程度对冲产品收入增长,加之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24年起不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对利润端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正积极筹备重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相关事项,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3.03、 3.88、 4.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42、 0.91、1.40亿元(前预测值为 0.61、 0.95、 1.41亿元), EPS 为 0.36、 0.80、 1.22元。 根据可比公司法,给予 25年约 66倍 PE,目标市值 60亿元,对应目标价 52元,参考现金流折现估值法,通过绝对估值得出结论交叉验证。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行业竞争加剧; 3、产能扩张风险。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11
|
40.00
|
--
|
--
|
48.67
|
21.68% |
|
48.67
|
21.68% |
|
详细
奥浦迈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Q1-Q3,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5.73%;归母净利润2724万元,同比下滑36.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08万元,同比下滑46.12%。2024Q3,实现营业收入7225万元,同比增长43.23%;归母净利润310万元,同比下滑41.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万元,同比下滑83.52%。 观点:Q3收入端高速增长,税率变更导致利润端阶段性承压,剔除税费影响后利润端正向改善。培养基延续高增态势,海外市场增长势头强劲。CDMO业务逐季改善,亏损有望逐步收窄。海内外客户持续开拓,中试工艺服务管线高速增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Q3收入端高速增长,利润端阶段性承压主要系补税影响。行业融资环境紧缩的背景下,Q3收入端高速增长,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 Q3利润端阶段性承压,主要系公司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自2024年开始所得税税率由15%增至25%,Q3集中补税导致利润端下滑。剔除因税率变动导致的税费影响后,2024Q3归母净利润为808万元,同比+52.48%,环比+77.14%,均实现正向改善。培养基延续高增态势,CDMO业务逐季改善,海外市场增长势头强劲。2024Q1-Q3,培养基业务收入1.80亿元(同比+59.15%),CDMO业务收入3551万元(同比-39.05%),培养基业务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水平。CDMO业务呈逐季向好趋势,“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项目”已顺利完成建设,并迈入正式生产阶段,CDMO业务亏损有望逐步收窄。海外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4Q1-Q3收入同比增长196.48%。公司不断加大海外市场投入,为处于建设初期的美国子公司招聘多位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的员工,海外市场前景可期。 海外内客户不断开拓,项目总数持续增加。公司服务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4Q3累计已超1600家。受益于客户管线的稳步推进,以及代加工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4Q3,共有230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临床前140个(+44,表示较2023年末的变动,下同)、临床I期30个(-2)、临床II期26个(+6)、临床III期26个(+7)、商业化阶段8个(+5),整体较2023年末增加60个项目,培养基服务管线延续高增,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行业融资紧缩背景,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5、4.01、5.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31.3%、3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0.58、0.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8%、42.6%、53.4%;对应PE分别为116X、81X、5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07
|
40.00
|
--
|
--
|
48.67
|
21.68% |
|
48.67
|
21.68% |
|
详细
2024年 10月 31日, 奥浦迈发布 2024年三季报, 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16亿元(同比+25.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0.27亿元(同比-36.93%),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0.17亿元(同比-46.12%)。 2024年单 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0.72亿元(同比+43.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0.03亿元(同比-41.54%)。 投资要点: 培养基销售额显著增长, 海外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品实现营收 1.8亿元, 同比增长 59.15%, 增长态势显著; CDMO 业务实现营收 0.36亿元, 同比下滑 39.05%, CDMO 业务营收下滑主要是因为医药寒冬的影响, 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导致部分关键项目不得不暂停或取消。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196.48%, 海外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中试项目总数大幅增加, 持续拓展国内外客户数量 截至 2024年三季报末, 公司共有 230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 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 140个、 临床 I 期阶段30个、 临床 II 期阶段 26个、 临床 III 期阶段 26个、 商业化生产阶段 8个, 整体相较 2023年末增加 60个, 其中商业化生产阶段项目相比 2023年末增加 5个。 截至 2024年三季报末, 公司服务的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数量持续增加, 累计已超过 1600家。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5、 4.03、 5.1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0.49、 0.93、 1.35亿元, 对应 PE 为 92、 48、 33x, 考虑到公司在培养基领域的优势, 阶段性需求减弱并不影响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投融资不景气, 行业增长降速;2、 竞争格局恶化, 影响行业价格体系;3、 地缘政治扰动, 海外增长乏力;4、 培养基配方流失, 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5、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04
|
38.22
|
--
|
--
|
46.98
|
22.92% |
|
48.67
|
27.34% |
|
详细
培养基业务维持高增长,税率变动致利润端阶段性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25.73%;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36.93%;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46.12%。单看2024年Q3,公司实现营收0.72亿元,同比+43.23%,环比+13.06%;归母净利润309.67万元,同比-41.54%,环比-32.08%;扣非归母净利润34.25万元,同比-83.52%,环比-43.22%。公司在报告期内收到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通知,即自2024年开始,公司不再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故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将从15%增至25%。因公司所得税税率变动导致公司利润端承压,我们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7/0.67/0.93亿元(原预计为0.79/1.13/1.50亿元),EPS为0.41/0.58/0.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5.7/67.2/48.3倍,基于公司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长且境外业务开拓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培养基业务增速维持高水平,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培养基业务在逆势中实现了高增长,为公司贡献了核心业绩弹性。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培养基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59.15%;CDMO业务实现收入0.36亿元,同比下滑39.05%。公司处于国内外业务开拓期,海外业务的增长势头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196.48%。随着新增客户的持续拓展,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共有230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整体相较2023年末增加60个,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顺利完成建设,正式进入生产阶段2024年Q3,公司“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建设,并迈入正式生产阶段,显著提升公司的CDMO服务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为0.19亿元,管理费用为0.62亿元,研发费用为0.24亿元;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68%、28.59%、11.12%。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投资收益波动等风险。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01
|
36.61
|
--
|
--
|
46.98
|
28.33% |
|
48.67
|
32.94% |
|
详细
前三季度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9%,CDMO业务环比改善。2024Q1-3,公司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25.7%),归母净利润2723万元(同比-36.9%),扣非归母净利润1708万元(同比-46.1%)。 分季度看,2024Q1/2/3分别实现营收7971/6390/7225万元(分别同比+17.4%/+19.8%/+43.2%),归母净利润1958/456/310万元(分别同比-19.1%/-66.7%/-41.5%)。其中,2024Q3归母净利润下降原因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享受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所致,剔除税率变动导致的税费影响后,2024Q3归母净利润为808万元(同比+52.5%)。 分具体业务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产品销售1.8亿元(同比+59.2%),其中2024Q1/2/3分别实现销售7155/5216/5629万元(分别同比+71.0%/+46.4%/+58.0%);CDMO服务实现营收3551万元(同比-39.1%),预计主要由于CDMO服务受行业不景气影响,收入明显下降,其中2024Q1/2/3分别实现销售805/1162/1584万元(分别同比-69.1%/-34.3%/+9.3%),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转正,环比持续改善。 分地区看,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实现境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96.5%。 产品管线数量创新高。服务客户管线方面,截至2024Q3,共有230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140个、Ph1临床阶段30个、Ph2临床阶段26个、Ph3临床阶段26个、商业化生产阶段8个,整体相较2023年末增加60个,其中商业化生产阶段产品增加5个。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三季报情况,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06/4.11/5.18亿元(前值为3.09/4.14/5.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0.97/1.42亿元(前值为0.60/1.13/1.49亿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1/44/3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产品推进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11-01
|
36.61
|
--
|
--
|
46.98
|
28.33% |
|
48.67
|
32.94% |
|
详细
公司24Q3实现营收0.72亿元(+43.23%),实现归母净利润309.67万元(-41.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4.25万元(-83.52%)。 平安观点: 培养基高增长延续,补税影响当期利润24Q3公司培养基实现收入0.56亿元(+56.61%),延续上半年的高速增长;CDMO业务实现收入0.16亿元(+9.27%),自Q1以来逐季改善。 综合毛利率52.46%(同比+0.39pct,环比+0.04pct)。 当季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公司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Q3时集中补税所致。若观察税前的利润总额,24Q3为918.57万元,相比上年同期+58.45%。 项目总数持续增加,更多项目进入商业化供应截止24Q3,共有230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了公司的培养基,其中Q3单季度变化14个,其中临床前+13个、临床1期-4个、临床2期-3个、临床3期+5个、商业化阶段+3个。 一方面,国内外后期高价值项目数量增长,为公司配套培养基放量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公司强化欧美团队,积极开拓早期创新药业务机遇,积累丰富项目漏斗。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公司中后期项目上市节奏及放量预期,调整2024-2026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0.57、0.92、1.33亿元(原预测净利润0.67、1.09、1.58亿元)。公司新增项目数及进入后期项目数保持较快增长,业绩持续增长确定性高,维持“推荐”评级。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09-03
|
26.46
|
35.53
|
--
|
39.60
|
49.66% |
|
48.67
|
83.94%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 1.44亿元,同比增长 18.44%,归母净利润 0.24亿元,同比下滑 36.29%。 2024年二季度,公司收入 0.64亿元,同比增长 19.82%,归母净利润 0.05亿元,同比下滑 66.71%。 2024年中期拟派发现金红利 2502万元(含税)。 评论: 培养基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品收入 1.24亿元,同比增长 59.67%, 2024年二季度公司产品收入 0.52亿元,同比增长 46%。 CDMO业务承压。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服务收入 0.20亿元,同比下滑 55.07%, 2024年二季度公司服务收入 0.12亿元,同比下滑 34%。 公司 CDMO 服务业务受到行业不景气影响,收入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产品收入的增长幅度。 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的客户数量及管线数量均快速增加。基于公司新一代高性能培养基和定制化开发培养基的优异表现,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的已确定中试工艺的临床前/I期/II期/III期/商业化阶段管线数量从 2023年末的 96/32/20/19/3(共 170个)、 2024Q1末的 105/34/22/22/3(共 186个)进一步提升至 2024Q2末的 127/34/29/21/5(共 216个),孵育管线数量充足且不断增加、管线持续向前推进叠加培养基库存基本消化,公司培养基产品需求端有望快速放大。 公司与主要客户尤其是海外主要客户合作持续深化, 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 0.45亿元,同比增长 227%。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布局, 着手建设海外子公司,一方面有望将公司国内极具优势的定制化培养基开发能力复制到海外,另一方面为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海外市场,招聘了多位有丰富海外市场拓展及销售经验的员工, 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 公司作为国产细胞培养基佼佼者有望持续受益于国内生物药市场发展及国产替代大趋势,同时积极出海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但鉴于国内投融资环境尚未明显改善, CDMO 服务承压一定程度对冲产品收入增长,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3.03、 3.88、 4.89亿元(前预测值 4.21、 5.97、 7.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1、 0.95、 1.41亿元(前预测值 1.00、 1.59、 2.10亿元)。 根据可比公司法, 鉴于公司高质量客户核心管线项目推进顺利,同时开启培养基出海新征程, 给予 25年约 44倍 PE,目标市值 42亿元,对应目标价 36元,参考现金流折现估值法,通过绝对估值得出结论交叉验证。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 1、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2、行业竞争加剧; 3、产能扩张风险。
|
|
|
奥浦迈
|
医药生物
|
2024-08-29
|
25.78
|
--
|
--
|
28.98
|
12.41% |
|
46.98
|
82.23% |
|
详细
2024H1培养基业务维持高增长,CDMO业务影响公司短期利润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36.3%;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43.5%。20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4亿元,环比下滑19.8%;归母净利润456.0万元,环比下滑76.7%;扣非归母净利润60.3万元,环比下滑96.3%。公司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长,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CDMO业务处于产能投放阶段,影响公司短期利润。基于公司培养基业务延续高增长,且境外业务开拓顺利,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1.13/1.50亿元,EPS为0.69/0.98/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8.8/27.4/20.6倍,维持“买入”评级。 培养基业务增速维持高水平,境外业务贡献业绩弹性公司2024H1培养基等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59.67%;CDMO业务实现收入0.20亿元,同比下滑55.07%。公司目前处于国内外业务开拓期,海外业务贡献核心业绩弹性。公司2024H1境外实现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26.58%。随着新增客户的持续拓展,2024H1公司项目管线数量创新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服务了近600家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共有216个已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的细胞培养基产品,其中处于临床前阶段127个、临床I期阶段34个、临床II期阶段29个、临床III期阶段21个、商业化生产阶段5个;整体相较2023年末增加46个,增长幅度27.06%。 CDMO产能处于试生产阶段,公司利润端阶段性承压公司“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处于试生产阶段,部分费用计入成本,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2024H1公司营业成本0.57亿元,同比增长23.62%;销售费用0.13亿元,同比增长70.56%;管理费用0.43亿元,同比增长92.01%;研发费用0.15亿元,同比下滑25.7%。随着“奥浦迈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试生产工作进入尾声,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投资收益波动等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