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3-01-20 313.10 -- -- 369.78 18.10%
369.78 18.10% -- 详细
2023年1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7~3.73亿元,同比+62%~+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1~3.36亿元,同比+80%~+100%。 单季度来看,预计20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0.76~1.12亿元,同比+67%~+1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8~1.03亿元,同比+208%~+367%。 全年业绩表现亮眼,各产品线不同程度增长。公司2022年电生理及血管介入板块市场推广顺利,医院覆盖率和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在产品端公司通过研发持续优化、升级产品,改进工艺,不断提升自动化制造水平,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维设备装机及入院不断推进,持续研发升级迭代。公司三维电生理标测设备2021年上市后装机量及入院数量不断提升,未来三维系统还将在压力消融导管支持、高密标测电极及相关自动化检测、量化消融、脉冲消融等方面支持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后续公司相关高端耗材品种放量提供支撑。 电生理联盟集采落地,产品有望加速入院。2022年12月由福建省医保局牵头组织的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采中标结果落地,公司的可调弯10极线形标测导管、磁定位冷盐水治疗导管等核心品种均成功实现中标,预计后续公司电生理板块耗材产品入院及销售有望实现加速,进一步推动行业国产替代趋势。 基于2022年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11%、10%、10%,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4.65、6.34亿元,同比+68%、+33%、+36%,EPS分别为5.25、6.98、9.52元,现价对应PE为58、44、32倍,维持“增持”评级。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新产品上市推广进度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受疫情影响风险。
惠泰医疗 2022-12-08 291.66 -- -- 332.00 13.83%
369.78 26.78%
详细
公司产品线丰富,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专注于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国内电生理市场方面,由于国产品牌上市相对较晚,且国产厂家在技术上与进口厂家有一定差距,导致国内市场高端产品仍以外资品牌为主;近些年国产厂商技术实力发展较快,正逐渐缩小与外资厂商的差距;公司的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均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产品,先发优势助力公司成为国内电生理市场中排名第一的国产厂商。冠脉通路器械市场方面,除支架类产品外,冠脉通路类产品仍然由进口品牌所主导,国产品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工艺不够成熟加之医生操作和使用习惯的限制,整体市场占有率较低;公司近年来依靠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和丰富的产品线逐渐靠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方面,与冠脉介入相比,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早期,市场份额主要被外资厂商所占据,国产产品相对匮乏,产品线处在补齐阶段;未来3-5年,随着公司在研产品的上市,与外资品牌差距将进一步缩短,国产替代趋势逐步显现。整体上,公司产品线丰富,有望持续抢占进口厂商的市场份额,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业绩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公司2020-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2.08亿,同比增长34.15%、87.70%,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同比增长60.82%。公司产品线布局完善,随着新产品不断上市,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43亿、17.15亿、22.81亿,同比增长50.00%、38.00%、33.00%。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亿、4.42亿、5.85亿,同比增长54.85%、37.16%、32.53%,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62、45、34倍,给予“买入”评级,建议逢低关注。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惠泰医疗 2022-11-02 345.60 -- -- 338.98 -1.92%
369.78 7.00%
详细
领衔国内电生理及血管介入通路技术,注重长效激励的绩优企业公司是我国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通路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技术领先且布局完善,多款主流产品为国内首款获批,疫情扰动下业绩依旧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7-2021 年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高达约52.51%/98.89%,并于2021 年4 月对302 名核心员工进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A 类计划考核目标包括2021-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均不低于35%,引领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电生理:公司耗材领先已获验证,三维系统获批驱动进口替代成功率高、精度佳且辐射小的三维术式已是我国电生理主流术式,2020 年约16.4 万例,约占总数的77%,相较于可以凭借耗材性能优异快速普及的开源式二维电生理,三维术式多为封闭模式,需要企业在三维设备建设基础上进行配套耗材丰富,且核心性能稳定性及核心算法精度需要持续临床改进,加之国内首批电生理医生多为外资巨头培养,目前国内电生理以外资为主(近90%),尤其三维领域市占率超95%(2020 年),公司以电生理耗材起家,获得国内首张电生理电极导管、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注册证,核心可调弯十极标测导管成效斐然,技术实力获验证,2021 年1 月,HTViewer?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作为全球首款集成“三维标测系统、128 道多道记录仪、心脏刺激仪”三机于一体的磁电融合三维平台(定位精度<1mm)以及配套磁定位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导管获批,开启三维时代,2022 年上半年已在超过3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100 余例,脉冲消融导管/消融仪已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和压力感应消融导管已在临床试验中。此外福建电生理集采细则宽松的兜底限价策略也给了尚处研发投入阶段的国产企业坚定追赶的信心,预计在行业需求旺盛、技术更迭及终端教育下,头部电生理企业将优先享受需求红利。 血管介入:集采加速进口替代,惠泰技术及渠道优势以价换量我国百亿规模血管介入耗材(不含支架)领域依旧以泰尔茂、美敦力等外资占据主导地位(2019 年近70%),2019 年公司冠脉通路产品在国产厂家中排名第3,市占率仅2.0%,随着集采推进更具性价比的国产耗材迎来机遇。公司血管介入耗材实力较强,锚定球囊扩张导管、冠脉导引延伸导管、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冠脉应用)、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为首款国产获批,凭借技术及品牌积累、产品线齐全等在集采中具备一定优势实现以价换量,整体覆盖医院数由2020 年底的1300 多家快速提升至2400 余家,冠脉通路类业务2019-2021 年复合增速达65%,且毛利率随着新品推出稳定提升,外周血管介入耗材国产产品相对匮乏尚处产品补齐阶 段,未来3-5 年随着公司在研产品推广,预期国产替代逐步显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具有领先技术优势,电生理业务凭借三维设备及后续配套耗材推广加速放量,冠脉通路类产品凭借集采以价换量加速进口替代,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57/17.35/23.1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7%/38.0%/33.3%,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4.44/5.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6%/37.1%/30.6%,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4.85/ 6.66/8.69 元/股,对应2022 年11 月1 日343.00 元的收盘价,PE 分别为71/52/39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及注册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等行业政策超预期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惠泰医疗 2022-11-01 345.60 -- -- 357.92 3.56%
369.78 7.00%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2 年三季度报告,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8.87 亿元(yoy+49.53%),归母净利润2.61 亿元(yoy+60.82%),扣非归母净利润2.33 亿元(yoy+60.12%)。 事件点评22Q3 业绩超市场预期,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Q3,2022 年单Q3 营收3.32 亿元(yoy+58.96%),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yoy+115.59%),扣非归母净利润0.92 亿元(yoy+105.31%)。我们预计2022Q3,除公司冠脉线、外周介入线仍维持上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外,在2022Q2 受影响较大的心脏电生理线业务也由于22Q3 手术量回升而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公司三季度收入整体快速增长。 2022Q3 公司销售毛利率72.02%,销售毛利率持续提升,环比Q2提升约1.09 个百分点,同比2021Q3 提升2.61 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一方面是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预计高毛利率的心脏电生理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尤其是2021 年推出的磁定位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带动消融类导管收入占比提升。 电生理耗材集采在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电生理耗材集采方面,福建省牵头27 省市联盟集采进度已经进入医疗机构需求量采集阶段,参考过往脊柱等耗材的集采进度,我们预计将在12 月底左右落地,并正式于2023 年4 月开始执行。此次集采中标规则相对温和,单件集采类耗材降幅50%即可以中选,而且此次集采耗材种类较多,公司4 极、10 极标测类导管相较外资品牌价格优势大,有望抢占部分外资品牌溢出的份额,而在公司占有率较低的磁定位类消融导管、房间隔穿刺/鞘等产品上更为受益。 截至2022 年06 月30 日,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累计入院67 台;22H1 新增入院24 台,新增准入152 家医院,累计准入246 家医院。 公司已经形成三维电生理设备+电定位标测导管(4 极、10 极、环肺)+磁定位消融导管为一体的手术解决方案,预计公司三维手术量将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2022Q3 业绩持续超预期,尤其是在销售毛利率端的表现,我们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端分别实现12.43 亿元、16.80 亿元和22.46 亿元(前值分别为11.45 亿元、15.86 亿元和21.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50.0%、35.1%和33.7%;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端预计分别实现3.45 亿元、4.70 亿元和6.44 亿元(前值分别为2.82 亿元、3.74 亿元和5.2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65.8%、36.4%和37.1%。2022-2024 年的EPS 分别约为5.17、7.05 和9.66 元,对应的PE 估值分别约65x、47x 和35x。基于公司在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国产替代产业背景下,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集采,中标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10-27 351.00 -- -- 357.92 1.97%
369.78 5.35%
详细
2022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前三季度收入8.87亿元,同比+50%;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60%。 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32亿元,同比+59%;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1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105%。 经营分析医院覆盖及渗透率不断提升,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三季度持续加大各类产品线的入院,提升与经销商的合作,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带动公司销售收入实现+50%的高速增长。同时疫情对公司电生理业务的影响逐步减少,心脏电生理、冠脉及外周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降本控费效果显著,净利率提升趋势明显。公司Q3销售费用率20.66%,同比-2.46pct。与此同时,公司Q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5%,研发团队人数不断增长,部分项目陆续进入临床。在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在售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得到控制,同时持续降本控费,盈利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公司Q3净利率达到29.66%,同比+7.96pct。 三维设备装机及入院不断推进,持续研发升级迭代。上半年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累计入院67台,新增准入152家医院,累计准入246家医院。未来三维系统还将在压力消融导管支持、高密标测电极及相关自动化检测、量化消融、脉冲消融等方面支持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后续公司相关高端耗材品种放量提供支撑。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国内电生理介入市场及血管通路市场的发展潜力,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3.15、4.24、5.75亿元,同比增长52%、35%、35%,EPS分别为4.73、6.36、8.62元,现价对应PE为74、55、4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新产品上市推广进度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受疫情影响风险。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10-21 329.32 -- -- 357.92 8.68%
369.78 12.29%
详细
业绩简述2022年 10月 16日,公司发布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前三季度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47~2.73亿元,同比+52%~+6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1~2.45亿元,同比+52%~+68%; 分季度来看,2022年 Q3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88~1.14亿元,同比+87%~+142% ; 预 计 实 现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0.80~1.04亿 元 , 同 比+79%~+132%。 经营分析医院覆盖及渗透率不断提升,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公司三季度持续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快速拓展医院覆盖率和渗透率,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疫情对公司电生理业务的影响逐步减少,2022年前三季度心脏电生理、冠脉及外周各产品线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三维设备装机及入院不断推进,持续研发升级迭代。上半年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累计入院 67台,新增准入 152家医院,累计准入 246家医院。未来三维系统还将在压力消融导管支持、高密标测电极及相关自动化检测、量化消融、脉冲消融等方面支持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后续公司相关高端耗材品种放量提供支撑。 海外研发拓展加速,打开长期市场空间。公司国际市场将在亚太、拉美及俄罗斯等地区深耕,欧洲、美国处于布局阶段。目前电生理三维设备处于 CE注册阶段,未来有望进入欧洲等市场。Conqueror PTCA 球囊导管、Conqueror NC 后扩张 PTCA 球囊导管、Elong 微导管有望获得 FDA 认证。 未来公司在海外研发布局有望加速,国际市场将成为公司重要发展引擎。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由于三季度公司良好的业绩增长表现,我们上调公司 2022年业绩预测9%,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3.15、4.24、5.75亿元,同比增长52%、35%、35%,EPS 分别为 4.73、6.36、8.62元,现价对应 PE 为57、42、3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新产品上市推广进度不达预期风险,院内需求受疫情影响风险。
惠泰医疗 2022-09-05 203.00 -- -- 269.98 33.00%
357.92 76.32%
详细
事件:2022 年8 月30 日,公司披露2022 年中报。公司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6 亿元,同比增长4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 亿元,同比增长3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41 亿元,同比增长39.96%。 事件点评 22Q2 业绩符合预期,同比保持高增长,毛利率仍保持高位2022Q2,公司营收实现2.90 亿元(yoy+29.59%),归母净利润实现0.92 亿元(yoy+36.07%),销售毛利率70.93%,较去年同期增加0.94 个百分点。 冠脉、外周线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凭借产品丰富巩固竞争优势分业务线看,2022 年上半年,公司冠脉及外周产品线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0.87%和61.42%。公司旗下冠脉及外周产品线主要是由子公司湖南埃普特负责,2022 年上半年,湖南埃普特实现收入4.59 亿元,同比增长47.59%,实现净利润1.82 亿元,同比增长70.09%。 目前,除支架类产品外,冠脉通路类产品仍然由外资品牌所主导,国产品牌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工艺不够成熟加之医生操作和使用习惯的限制,整体市场占有率较低。目前随着更多冠脉类产品进入集采,如冠脉支架、球囊导管、导引导管、导引导丝等通路类产品陆续纳入带量采购目录,公司完善的生产线布局,产品线齐全等原因保障了竞争优势。 与冠脉介入相比,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早期。目前,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无论动脉或者静脉均是外资品牌为主,国产产品相对匮乏,产品线处在补齐阶段。未来3-5 年,随着公司更多在研产品的上市,与外资品牌差距也将进一步缩短,国产替代趋势逐步显现。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心脏电生理板块产品后续可期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共拥有研发人员321 人,占公司全体员工的19.89%,公司近三年及一期研发投入分别为7,042.27 万元、7,189.94 万元及13,487.68 万元及8,837.05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7.43%、15.00 %及16.28%及15.90%。 公司是心脏电生理领域的老牌企业,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均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产品。近年来,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获批上市,在研产品也布局了如磁电定位高精密度电极导管、压力感应消融导管、磁定位压力感应射频消融导管、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pro已处临床实验阶段,胸主动脉支架(TAA)和腔静脉滤器已经进入临床随访阶段,脉冲消融导管和脉冲消融仪已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而且还有多款产品处于后续梯队中。国内电生理市场由于国产品牌上市晚于外资品牌,且国产厂家在技术上与进口厂家有一定差距,导致国内市场高端产品仍以外资品牌为主。但近些年国产厂商技术实力发展较快,正逐渐缩小与外资厂商的差距。 国内市场做大做深,海外市场低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快速拓展医院覆盖,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近300 家,覆盖医院超过800 家。同时,国内电生理业务如期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并建立了三维产品良好的市场品牌。公司于2022 年上半年,在超过3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100 余例,并取得了全国各级专家对新上市三维电生理产品和品牌的认可和互动。 公司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入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0 家,整体覆盖医院数2,400 余家,围绕代理商认知和口碑,进行代理商培训超30 场,覆盖近20 省市,有效增强了公司的渠道影响力。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国际业务在国外疫情依然严峻、重点市场手术量受影响的情况下,保持较快的发展,销售收入整体同比增长率为42.95%,其中电生理自主品牌同比增长38.48%,血管介入类自主品牌同比增长26.5%,OEM 业务同比增长69.5%。从区域维度看,西欧及东欧地区、亚太区、独联体区增长迅速,其他区域维持平稳。公司各类产品目前已覆盖销售的国家和市场超过90 个,长期稳定合作经销商数量超过70 个,新开展合作或正在进行注册产品备案的经销商数量超过20 个。新产品注册方面,公司也启动俄罗斯独联体区域的欧亚联盟注册,预计2022 年内完成6~9 类产品注册,将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引擎,产品注册将加速。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与第三方公告机构开始外周血管类4 个产品的CE 注册和3 个PCI 介入产品的FDA 510(K)申请,预计在2022 年底向欧洲等CE 市场和北美市场进行销售。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并表子公司上海宏桐的并表节奏,我们预计于2022 年下半年并表,对原预测的2022 年的归母净利润略有上调,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端分别实现11.45 亿元、15.86 亿元和21.7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8.2%、38.5%和36.9%;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端预计分别实现2.82 亿元、3.74 亿元和5.2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5.7%、32.5%和40.0%。2022-2024 年的EPS 分别约为4.23、5.61和7.85 元,对应的PE 估值分别约46x、35x 和25x。基于公司在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国产替代产业背景下,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集采,中标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08-31 182.66 -- -- 222.77 21.96%
357.92 95.95%
详细
2022年 8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5.56亿元,同比+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59亿元,同比+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1亿元,同比+40%; 分季度来看,2022年 Q2公司实现收入 2.90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36%,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同比+33%。 经营分析血管介入类产品快速增长,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冠脉及外周产品线分别同比增长 51%和 62%,血管介入产品入院数量同比增长超 200家,整体覆盖医院 2400余家。持续扩大的集中带量采购范围使惠泰产品实现了快速的份额提升,子公司湖南埃普特产能同比 2021年提升 50%,目前已建立起完备生产体系,未来冠脉及外周产品还将持续增长。 电生理三维手术量持续增长,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上半年公司在超过300家医院完成了三维电生理手术 1100余例。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 HTViewer 作为稀缺的国产设备,其装机量的提升将有望带动公司电生理耗材加速放量。电生理品类整体实现快速拓展,如期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突破。此外海外电生理自主品牌实现同比 38%的增长,国内外拓展同步推进。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重磅产品陆续进入临床试验。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8837万元,同比增长 76%,研发项目持续增加,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射频仪和压力感应消融导管等重磅项目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脉冲消融导管和脉冲消融仪已进入临床试验准备阶段,未来还将不断加速已有产品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引领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国产替代。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产品技术领先,未来有望维持国产龙头地位,逐步抢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89、4.04、5.58亿元,同比增长 39%、40%、38%,EPS 分别为 4.34、6.06、8.38元,现价对应 PE 为 41、29、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募投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惠泰医疗 2022-08-04 195.97 -- -- 211.34 7.84%
357.92 82.64%
详细
电生理:行业规模近200亿元,国产占有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大 受老龄化加剧,心率失常患者人群扩大,预计电生理手术量预计从2019年的18万例,增长到2024年的38万例,带动对电生理器械行业的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电生理器械行业规模有望达到18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2%。相对外资品牌而言,国产品牌进步晚,市场占有率低(小于10%),且国产品牌主要在中低端的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在高端的可用于房颤手术的高精密度标测和消融类导管,国产产品还正在临床中,预计23-24年会陆续推出并商业化,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品牌将充分受益。 血管介入:冠脉通路类稳定增长,外周和神经介入成为新的增长点 2019 年,我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61.8亿元,随着企业市场推广和医生教育的加强,PCI手术渗透率的提升,整体冠脉介入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翻倍,达到103.6亿元(2019-2024年CAGR10.9%)。 外周和神经介入均属于相对较初期的行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是血管介入行业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对血管类疾病的筛查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的持续积累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明显提升,预计到2024年外周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48.1亿元(2019-2024年CAGR14.1%),2024年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25亿(2019-2024年CAGR20.6%)。 惠泰医疗是电生理和冠脉通路产品双龙头国产品牌 惠泰医疗在电生理和冠脉通路领域深耕近20年,2019年公司在电生理医疗器械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在冠脉通路医疗器械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在电生理领域,公司2021年新推出三维电生理标测导航系统,在三维电生理设备和耗材领域,有望加速替代进口品牌,预计公司电生理产品收入端能够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公司电生理业务增速区间在40-50%;在冠脉通路领域,公司产品品类丰富,成本优势大,借集采中标,实现其他通路产品快速入院,预计随着PCI手术的基层下沉,在冠心病人群中的渗透率提升,2022-2024年公司冠脉通路类业务增速区间在25-30%。 公司拓展外周和神经介入领域,延伸产品边界 公司已经实现冠脉通路产品的产业化,建立了成熟完备的血管介入器械产业化平台,并于2019 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同时布局神经介入类产品。外周介入和神经介入,行业快速扩容,预计这两个细分领域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2019-2021年公司介入产品收入分别为0.33亿元、0.66亿元和1.19亿元,2020-2021年CAGR约90%,预计未来介入类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我们预计2022-2024年增速区间维持在40-60%。而且,公司在研产品中,胸主动脉支架(TAA)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4年获批,公司未来也将借此产品从通路类拓展到治疗类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和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并积极拓展外周和神经介入领域。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线,优秀的产品性能和显著价格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端分别实现11.45亿元、15.86亿元和21.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8.2%、38.5%和36.9%;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端预计分别实现2.71亿元、3.74亿元和5.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0.4%、38.0%和40.0%,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的EPS分别约为4.07、5.61和7.85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约48x、35x和25x。基于公司在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国产替代产业背景下,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建议重点关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产品进入医保局集采,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06-16 215.10 -- -- 230.80 7.30%
230.80 7.30%
详细
事件2022年6月14日,公司发布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5.86亿元分两步收购子公司上海宏桐37.33%的少数股权,股权估值15.69亿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上海宏桐100%股权。 当日公司同时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拟以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70元/股,回购的股权未来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经营分析公司三维电生理手术快速推广,子公司核心设备发挥关键影响。此次收购少数股权的子公司上海宏桐负责公司核心产品三维电生理标测设备的研发,2021年获批上市后公司当年在近200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600余例,2022年1-5月完成1000余例,目前正处于快速市场拓展和增长阶段。 未来随着临床对精准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三维电生理设备的临床使用需求将随之提高,上海宏桐还将在公司电生理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收购将加强子公司业务协同,电生理业务发展有望加速。公司将通过本次收购加快对上海宏桐的整合,增强公司与上海宏桐在业务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的协同性。依托公司在电生理领域已有的市场布局,收购后有望加快推进三维电生理设备的投放,以通过设备投放带动电生理耗材产品的放量,电生理板块业务发展有望加速。 回购方案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为后续股权激励打下基础。公司2021年4月公布了首次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了2021-2025年收入高速增长的目标。此次公司拟回购股份并将全部用于未来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彰显出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与对核心骨干员工的重视。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产品技术领先,未来有望维持国产龙头地位,逐步抢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89、4.04、5.58亿元,同比增长39%、40%、38%,EPS分别为4.34、6.06、8.38元,现价对应PE为48、34、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04-29 152.90 -- -- 211.50 38.33%
230.80 50.95%
详细
2022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Q1公司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65.1%;实现归母净利润6681万元,同比+4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41万元,同比+50.7%;经营分析经营分析Q1收入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通路类产品持续发力。公司一季度收入端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延续了2021年通路类产品快速放量的趋势。公司2021年参加了多个区域带量采购的招标,在冠脉球囊、导引导丝、导引导管等多个产品的中选结果中表现优异,由于当前公司在国内市占率提升尚存在较大空间,未来通路类产品高增长趋势有望延续。 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重磅产品陆续进入临床。2022年Q1公司净利率23.73%,同比下滑3.45pct,主要系公司今年加大了研发投入,Q1公司研发费用4448万元,研发费用率达到16.75%,同比增长106%,压力感应消融导管等多个重磅项目陆续进入临床,依靠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和丰富的产品管线,目前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已具备较强的产品竞争能力。 电生理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三维系列产品有望快速放量。目前国产电生理器械市场份额占比仍较低,随着国产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产企业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作为国产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HTViewer作为稀缺的国产设备,其装机量的提升将有望带动公司电生理耗材加速放量。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产品技术领先,未来有望维持国产龙头地位,逐步抢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89、4.04、5.58亿元,同比增长39%、40%、38%,EPS分别为4.34、6.06、8.38元,现价对应PE为38、27、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募投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惠泰医疗 2022-04-07 214.31 -- -- 210.84 -1.62%
230.80 7.69%
详细
事件:公司 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8.29亿元,同比增长 72.85%;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同比增长 87.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增长71.45%。单 Q4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35亿元,同比增长 49.98%,归母净利润 0.46亿元,同比增长 17.07%。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冠脉 通路与 介入 类 产品收入 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冠脉通路业务实现收入 3.82亿元,同比增长 96.76%;介入类产品线实现收入 1.19亿元,同比增长 80.97%,冠脉通路与介入类产品线收入增速均快于整体业务增速;电生理业务实现收入 2.33亿元,同比增长 46.39%。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控制良好。 。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69.49%,较去年同期降低 0.87pct,其中冠脉通路业务毛利率 66.49%,较去年同期减少 2.32pct;介入类产品线毛利率 67.87%,较去年同期增加 0.30pct;电生理业务毛利率 78.28%,较去年同期增加 1.40pct。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整体期间费用率下降 0.3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23.69%,较去年同期下降0.04pct;管理费用率为 6.65%,较去年同期下降 1.60pct;财务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0.04pct 至 0.08%。 重视研发投入, 产品线不断丰富 ,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 1.35亿元,同比增长 87.58%,研发费用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28pct 至 16.28%。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磁定位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导管、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锚定球囊扩张导管、亲水涂层造影导管、导引鞘分别取得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疫情及集采对公司业绩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公司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从 3.14/4.38亿元调整至3.03/4.16亿元,预计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61亿元,对应 2022-2024年 PE 分别为 48/35/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降价超预期风险,新冠疫情及其他不可抗力风险等。
惠泰医疗 2022-03-23 211.60 -- -- 225.33 6.49%
225.40 6.52%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21 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29 亿元,同比增长72.85%;实现归母净利润2.08 亿元,同比增长87.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8 亿元,同比增长71.45%;基本每股收益3.19 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研发投入加大力度,Q3/Q4 单季利润增速放缓。公司Q3/Q4 单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2.09/2.35 和0.47/0.46 亿元,同比增长60.9%/50.0%和50.0%和17.1%,而公司Q2 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115.58%,单季利润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研发费用率分别达到18.7%和25.2%。考虑到公司于21 年下半年推进多个产品研发进度,我们预计研发费用仍将维持高位,管线内多款产品的注册推进有望为公司中长期的业绩增速奠定基础。 收入维持高速增长,血管介入和电生理板块携手高歌猛进。公司血管介入和电生理板块均取得突破。1)21 年冠脉通路业务收入达3.82 亿元(YOY 同比增长96.8%),该块业务受益于集采提高市场占有率;21 年外周介入业务收入达1.19 亿元(YOY 同比增长80.9%)。整体看,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和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21 年电生理产品业务收入达2.33 亿元(YOY 同比+46.38%), 新增医院植入近300 家,覆盖医院超过800 余家。同时,国内电生理业务如期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并建立了三维产品良好的市场品牌。公司在年初如期取得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相关消融导管的产品注册证,并在全国级心脏电生理中心开展了三维上市路演手术30 余场,在近2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600 余例,并取得了全国级专家对新上市三维电生理产品和品牌的认可和互动。此外,公司出海能力进一步加强,21 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率达34.7%, 公司继续发力国际市场准入,在多个国家完成PCI 接入产品注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电生理和冠脉通路双轮驱动的支援器械明星企业, 具备国内领先的导管制造工艺。考虑到电生理领域三维标测导管装机进度,神经、外周领域等新品放量速度,以及疫情影响下的海外拓展情况,调低公司2022~2023 年EPS 预测为4.42 元/6.01 元(分别较上次下调4.9%/8.0%),新增24 年EPS 预测为8.18 元,现价对应2022~2024 年PE 为47/35/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中采购产品大幅降价、医疗安全事故等。
袁维 9
惠泰医疗 2022-01-31 198.89 -- -- 228.95 14.48%
227.68 14.48%
详细
业绩简评2022年 1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2.09亿元,同比+73%~+89%;预计 2021年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0~1.87亿元,同比+74%~+91%。 分季度来看,预计 2021年 Q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0~0.47亿,同比-24%~+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4~0.41亿元,同比-25%~+28%。 经营分析电生理布局突破,血管介入业务高速增长。得益于 2021年国内疫情恢复与产品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公司全年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电生理板块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创新升级,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也进一步提升,其中冠脉产品线同比增长 111%。电生理与血管介入共同驱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带来生产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同时盈利能力也稳中提有升,未来公司快速增长趋势有望持续。 产品研发快速推进,国际业务持续发展。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在电生理、冠脉介入和外周介入板块均布局了丰富的产品研发管线,其中还包括新型脉冲消融产品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预计未来研发投入还将持续增长。同时,国际业务持续实现较快发展,2021年完成了 10余个国家近 50个产品注册批件,未来将逐步打开海外潜在市场空间。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三维电生理有望加速放量。国内电生理与冠脉通路类产品过去被外资品牌主导,随着国产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产企业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 HTViewer 作为稀缺的国产设备,未来随着公司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有望带动三维电生理耗材加速放量。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产品技术领先,未来有望维持国产领导者地位,逐步抢占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01、2.94、4.05亿元,同比增长 81%、46%、38%,EPS 分别为 3.01、4.41、6.07元/股,现价对应 PE 为 69、47、3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募投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惠泰医疗 2021-12-30 263.16 -- -- 284.01 7.92%
284.01 7.92%
详细
心律失常患者基数庞大,心脏电生理百亿市场规模广阔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约3000万人,其中室上速与房颤患者近1500万人,导管消融凭借优异的临床疗效逐步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心脏电生理手术量有望持续提升。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中国电生理器械市场有望从2019年的46.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22%。2019年公司市占率仅为3.6%,成长空间广阔。 冠脉通路器械由外资品牌垄断,集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9年中国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61.8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6.54%,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外资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泰尔茂、美敦力为首的进口厂商占据80%以上的份额。2019年公司市占率仅为2%,随着球囊、导丝导管等产品逐步开启带量采购,公司有望借此快速提升市占率。 布局外周介入领域,进一步拓展治疗类耗材 2019年公司正式进军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凭借微导管、造影导管等通路类产品实现高速增长。后续公司在外周领域进一步布局腔静脉滤器、主动脉支架等治疗性耗材,有望与通路类耗材有效协同实现快速放量。 电生理标测系统获批上市,有望带动耗材快速放量 2021年1月,公司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得NMPA批准,系国内首个投入临床使用的“磁电融合”三维标测系统。磁定位冷盐水消融导管的同步获批极大丰富了公司三维消融手术的产品线,公司有望率先切入手术较为简单的室上速治疗市场,带动耗材产品实现快速放量。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国内电生理耗材龙头,在“导管消融+血管介入”双轮驱动下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充分享受国产替代红利。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1 /11.56 /16.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1/3.08/4.26亿元,EPS为3.15/4.60/6.36元/股,对应PE为84/57 /41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产品销售推广不达预期;带量采购降价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