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吴文吉 9 6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17 68.94 -- -- 80.31 15.94%
79.93 15.9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年报,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29.33亿元,同比增长 15.8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55亿元, 同比增长 399.68%。 投资要点持续开拓消费电子、 工业互联、 汽车市场领域,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 加快产品迭代以及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化, 深化布局工艺平台, 目前已布局30余种工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29.33亿元, 同比增长 15.88%, 实现归母净利润 2.55亿元, 同比增长 399.68%, 综合毛利率 30.43%, 同比提高5.58pct。 三大产品线持续创新, 料号不断丰富。 截止 2024年年底公司累计发布产品 1,400余款, 产品子类达到 42类, 年出货量超 60亿颗。 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上布局丰富。 在音频功放领域, 公司首款数字中功率功放产品在行业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车规 T-BOX 的音频功放芯片/车规 4*80W 音频功放芯片通过 AEC-Q100认证并开始出货; 在触觉领域, 公司发布了行业首款 Boost 升压构架并支持硅负极电池供电的 Haptic 产品、 双电源低功耗的常压 Haptic 产品、 以及车规产品进一步系列化丰富; 在摄像头领域, 公司在国内首先突破手机摄像头光学防抖OIS技术, 实现规模量产, 并已量产了开环/闭环AF和OIS全系列产品, 包括开环单端驱动, 低功耗开环中置驱动, 集成霍尔传感器的闭环驱动, 1轴~4轴 OIS 驱动等产品, SMA 马达驱动芯片成功导入品牌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 摄像头驱动芯片业务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 电源管理芯片完成中低电压布局。 公司推出多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高 PSRR LDO、 低压 Buck、 单通道高精度背光、 6通道高精度背光、 高压 IR LED 驱动等。 DCDC 方面, APT buck-boost 产品除在手机上持续出货外, 在 5G redcap 方向, 陆续导入多家 AIoT 和工业客户,实现大规模量产, 同时突破车载行业重点 Tier1客户, 在汽车 Tbox应用中提供有力电源保障, 提高车载通讯方案的供电效率; LDO方面,除通用/低功耗LDO, 持续在手机、 AIoT、 工业大批量出货外, LDO PMIC在客户端也加速放量; 端口保护方面, PC 规格的双向隔离 OVP, 陆续在客户端上项目量产; 显示电源方面, Amoed Power 在多家头部客户获得突破; MOS 方面, 12V2.2mΩ 锂保 MOS 取得品牌客户突破。 信号链芯片突破工业和汽车。 公司在运放比较器、 模拟开关、 电平转换、 逻辑等品类上全面丰富多款产品。 运放&比较器方面, 推出高压通用和高压高精度产品, 全面进入工业领域; 低压通用运放推出单通道、 四通道规格, 产品系列化并在家电的头部客户实现大规模量产; 电平转换方面, 推出支持超级 SIM 卡协议的 SIM 卡电平转换系列, 支持先进工艺低功耗 1.2V 平台, 四通道、 六通道车规电平转换取得 AEC-Q100认证, 并在品牌车企和重点Tier1实现了突破; LogicGate 产品方面, 推出 buffer、 反相器等继续丰富品类; 射频方面,推出首款应用于卫星通讯的宽频 LNA, 能够覆盖北斗, 天通等多个应用场景。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 35.4/42.7/51.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5.8/7.9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新品进展不及预期; 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15 71.49 -- -- 80.31 11.81%
79.93 11.81% -- 详细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四倍, 毛利率连续五个季度环比提高。 公司 2024年实现收入 29.33亿元(YoY +15.88%), 归母净利润 2.55亿元(YoY +400%),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亿元(YoY +274%), 毛利率提高 5.6pct 至 30.43%。 其中 4Q24营收 5.67亿元(YoY -24%, QoQ -28%), 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YoY-52%, QoQ -11%),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0亿元(YoY -85%, QoQ -70%), 毛利率为 33.53%(YoY +9.2pct, QoQ +0.6pct) , 连续 5个季度环比提升。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增长 0.35%至 5.09亿元, 研发费率下降 2.7pct 至 17.36%。 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收入占比 47%, 车规 T-BOX 音频功放芯片开始出货。2024年公司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收入 13.92亿元(YoY +10.93%), 占比 47%, 毛利率提高 2.52pct 至 30.28%。 首款数字中功率功放产品在行业头部客户实现量产, 车规 T-BOX 的音频功放芯片/车规 4*80W 音频功放芯片通过 AEC-Q100认证并开始出货; 量产开环/闭环 AF 和 OIS 全系列产品; 推出首款车规级 LINRGB 氛围灯驱动 SoC 芯片和首款车规级音乐律动 MCU, 在多家客户实现量产。 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占比约 36%, 多款新品市场开拓顺利。 2024年公司电源管理芯片收入 10.47亿元(YoY +15.23%), 占比 36%, 毛利率提高 8.93pct 至36.83%。 新产品方面, APT buck-boost 产品在 5G redcap 方向陆续导入多家AIoT 和工业客户, 实现大规模量产, 同时突破车载行业重点 Tier1客户; LDOPMIC 在客户端加速放量; PC 规格的双向隔离 OVP 陆续在客户端上项目量产; Amoled Power 在多家头部客户获得突破。 信号链芯片收入占比约 17%, 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4年公司信号链芯片收入4.91亿元(YoY +40.93%), 占比 17%, 毛利率提高 12.76pct 至 16.92%。 公司推出首款应用于卫星通讯的宽频 LNA, 在多个头部品牌客户完成导入和量产; 多款针对 AIoT、 工业和汽车的专用射频开关和 LNA 在该领域的头部客户量产出货; 在路由器市场推出多款 WIFI 开关和 WIFI FEM。 投资建议: 新产品和新市场进展顺利,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5-20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 4.05/5.46亿 元 ( 前 值3.97/5.45亿元), 预计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 6.55亿元。 对应 2025年4月 11日股价的 PE 分别为 40/30/25x。 公司新产品持续推出, 同时盈利能力提高,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客户验证不及预期; 需求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01 70.52 -- -- 79.56 12.82%
86.21 22.25%
详细
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66亿元(YoY+32.7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YoY+26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YoY+161%),同比扭亏为盈,净利率提高13.6pct至7.52%。其中3Q24实现收入7.85亿元(YoY+1.35%,QoQ-2.62%),归母净利润0.86亿元(YoY+325%,QoQ+55%),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YoY+290%,QoQ+56%),净利率为11.01%(YoY+16.0pct,QoQ+4.1pct)。 三季度毛利率同环比提高,已连续4个季度回升。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9.69%,相比去年同期提高4.6pct,其中3Q24毛利率为32.92%,同比提高10.8pct,环比提高4.0pct,毛利率实现连续4个季度持续提升。期间费用方面,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5.56%至3.88亿元,研发费率同比下降9.4pct至16.40%;管理费率同比下降2.6pct至4.64%,销售费率同比下降1.6pct至3.70%,财务费率同比下降0.1pct至0.22%。其中3Q24研发费率、销售费率、财务费率同环比均提高,管理费率同比下降,环比提高,四个期间费率合计同比提高0.1pct,环比提高3.8pct。 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公司消费电子、工业互联及汽车领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新产品和新市场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包括产研数字化建设,优化运营效率、控费增效,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研发效率。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按照战略规划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拓展市场领域,形成了以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电源管理及信号链产品线为主的平台化协同运作,同时稳步构建产品多维、市场多维的发展态势,为公司的未来业务增长奠定了基础。 投资建议:新产品和新市场进展顺利,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毛利率回升并采取多项降本增效措施,盈利能力逐渐改善,我们上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2.41/3.97/5.45亿元(前值1.24/2.79/4.03亿元),对应2024年10月29日股价的PE分别为65/39/29x。公司新产品持续推出,同时盈利能力改善,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验证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1-01 70.52 -- -- 79.56 12.82%
86.21 22.25%
详细
艾为电子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5亿元,同比增长 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8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0.6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稳定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 消费电子、工业互联及汽车领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新产品和新市场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环比增 长 55.27%。 第三季度单 季度毛利率为32.92%,同比增长 10.8个 pct,环比增长 4.02个 pct,毛利率自去年同期开始实现连续 4个季度持续提升, 盈利能力稳定提升。 数模混合产品高速增长,主要产品放量顺利公司在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产品系列,已形成了完善的硬件芯片和软件算法为一体的音频解决方案,多产品放量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1)公司的音频功放产品多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并成功导入头部客户,此外,公司推出车载音频产品 TBOX、 AVAS、 CarAudio 等; 2)公司摄像头马达驱动业务营收加速放量,是第一家突破光学防抖 OIS 技术并实现规模量产,此外公司产品丰富,涵盖压电 OIS、闭环 VA 可变光圈、潜望棱镜 OIS 等; 3)公司推出的第三代高灵敏度低功耗 SAR Sensor,有效满足 5G 多天线降 SAR 需求,在品牌客户实现大规模量产。 电源管理&信号链芯片持续拓展,多元化布局迎增长1)电源管理芯片方面: DCDC 产品在手机和 5G 实现大规模量产,同时突破车载行业重点 Tier1客户; LDO 产品在手机、IOT、工业和客户端方面加速放量, MOS 方面, 12V 2.2mΩ锂保 MOS 取得品牌客户突破; 2)信号链芯片方面:公司推出射频、运算放大器、高速开关产品等多款产品,多款产品的大规模量产推动公司营收的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放量以及产品种类的丰富,公司业绩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31.44、 38.49、 46.34亿元, EPS 分别为 0.83、 1.51、 2.29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5、 47、 31倍。 随着产品的快速放量以及公司业务的持续开拓,公司将受益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持续提升, 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0-31 68.00 -- -- 78.00 14.71%
86.21 26.78%
详细
事件2024年 10月 30日, 艾为电子公告 2024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7亿元,同比增长 32.7%,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8亿元,同比增长 264.7%,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 1.4亿元,同比增长 161.1%;对应 3Q24单季度收入 7.9亿元,同比增长 1.3%,环比下降 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0.86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 55.3%,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 0.68亿元,同比扭亏,环比增长 56.3%。 毛利率改善过程仍在持续, 经营性杠杆不断撬动我们在艾为电子的中报点评报告《单季度收入历史新高,经营性杠杆开始撬动》中,针对市场担忧的下半年会旺季不旺的可能性进行了解答,强调了在客户拉货节奏变化以及公司主动选择产品投放的过程中,收入可能会有季度上的环比波动,但是毛利额表现上仍会更为积极。 从公司三季度实际落地的报表情况看,验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 公司 3Q24收入有微幅的环降,但是单季度毛利率 32.9%,同比增长 10.8pct,环比增长 4.0pct,对应的 3Q24毛利额 2.6亿元,同比增加 0.87亿元,环比增长 0.25亿元。 我们认为公司的毛利率改善过程仍在持续,原因在于两点: 1)新料号的持续开出,特别是非消费电子料号会继续拉高综合毛利率; 2)非正常毛利率的料号逐渐放弃,离开低质竞争市场。 从行业节奏上判断, 随着四季度进入安卓系旗舰新机发布高峰期, 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表现值得期待。 消费电子成长空间依然充足,期待工业+汽车料号增长公司产品持续从消费类电子逐步渗入至 AIoT、工业、汽车等多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客户群和行业深度、宽度。 消费电子方面,上半年经营亮点颇多, 比如摄像头马达驱动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加速放量增长。车载领域, DCDC 突破车载行业重点 Tier1客户,在汽车 Tbox 应用中提供有力电源保障,提高车载通讯方案的供电效率;车载音频方面, 艾为推出了覆盖 TBOX、 AVAS、 Car Audio 等诸多领域的多款车规级音频功放产品, 充分满足车载客户音频应用需求,艾为车载音频算法也获得了多家车载客户的认可。 随着公司车规实验中心奠基建设, 产品会逐渐深入扩大汽车及工业领域的市场应用。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2.2、 4.0、 6.1亿元,对应 EPS 为 0.96、 1.72、 2.61元/股,对应 PE 为69.7、 39.0、 25.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复苏不及预期;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毛利率修复不及预期;费用端控制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10-31 68.00 -- -- 78.00 14.71%
86.21 26.78%
详细
2024Q3归母净利润环比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66亿元,同比+32.7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2.8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3.58亿元;销售毛利率29.69%,同比+4.63pcts;销售净利率7.52%,同比+13.58pcts。2024Q3公司实现营收7.85亿元,同比+1.35%,环比-2.62%;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1.25亿元,环比+55.27%;扣非归母净利润0.68元,同比+1.04亿元,环比+56.34%;销售毛利率32.92%,同比+10.79pcts,环比+4.01pcts;销售净利率11.01%,同比+15.97pcts,环比+4.11pcts。2024年第三季度利润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从消费电子逐步渗入至AIoT、汽车等多市场领域,同时进行前瞻性的产品布局,不断扩大客户群和行业深度、宽度;(2)公司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考虑到公司项目质量日益提升,管理水平持续优化,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91/3.48/5.28亿元(前值为1.55/3.11/5.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85.8/47.2/31.0倍。我们看好公司平台化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三大板块业务多项并举,新产品快速放量,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消费电子、工业互联及汽车领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新产品和新市场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多项并举,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包括产研数字化建设,优化运营效率、控费增效,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研发效率。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Q3研发投入为1.35亿元,同比+2.68%,环比+6.30%,研发费用率达17.23%,按照战略规划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拓展市场领域,形成了以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电源管理及信号链产品线为主的平台化协同运作,同时稳步构建产品多维、市场多维的发展态势,为公司的未来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9-10 41.10 -- -- 80.05 94.77%
82.00 99.51%
详细
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可观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15.81亿元, 同比上升 56.77%; 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 扣非净利润 0.68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 综合毛利率 28.09%,同比增加 0.78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投入 2.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2.88%。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8.06亿元,同比增长 29.07%,环比提高 3.88%;归母净利润 0.56亿元,同比提升 6086%,环比提升 55.38%。 市场回暖+降本增效, 经营持续优化2024年上半年,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及应用拓展,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 同时公司持续进行管理变革包括产研过程数字化, 通过研发过程数据的可视透明优化研发效能, 强化精益运营,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伴随市场回暖,公司库存去化,毛利率也逐渐回升, 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积极丰富产品品类, 拓展下游领域及场景随着新技术涌现,下游终端的创新或功能升级为消费电子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将下游市场从消费电子、 AIoT 逐步拓展至工业、汽车领域。 公司新发布产品 100余款, 在高性能数模混合方向,推出旗舰级数字音频芯片、 高精度摄像头自动对焦 AF 等;在电源管理方向,推出集成浪涌 OVP 芯片、高压 LDO 等;在信号链方面,推出高压/低压运算放大器、车规级电平转换芯片等, 继续扩大各下游领域的客户数量和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 31.74/38.52/47.0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3.42/5.3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4-2026年 PE 分别为 50/ 28/18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2 42.45 -- -- 47.10 10.95%
80.05 88.57%
详细
2024Q2业绩同环比高增,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收15.81亿元,同比+56.77%;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1.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2.54亿元;销售毛利率28.09%,同比+0.78pcts。2024Q2公司实现营收8.06亿元,同比+29.07%,环比+3.88%;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0.55亿元,环比+55.38%;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0.99亿元,环比+83.51%;销售毛利率28.90%,同比+2.51pcts,环比+1.67pcts。2024年上半年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从消费电子逐步渗入至AIoT、汽车等多市场领域,同时进行前瞻性的产品布局,不断扩大客户群和行业深度、宽度;(2)公司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55/3.11/5.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64.2/32.1/19.4倍。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三大板块业务新产品快速放量,重点客户相继突破,未来可期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方面:公司相继推出多款旗舰级数字音频功放产品、功率音频功放产品及车规级音频功放产品,并已成功导入多个行业头部客户项目。同时公司摄像头马达驱动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加速放量增长,是国内第一家突破光学防抖OIS技术并实现规模量产的公司,已布局规划了全系列OIS产品。公司还推出了第三代高灵敏度低功耗SARSensor,有效满足5G多天线降SAR需求,在品牌客户实现大规模量产。电源管理芯片方面:公司推出多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高PRSSLDO、低压Buck、单通道高精度背光等,陆续导入多家Iot和工业客户,实现大规模量产,同时突破车载行业重点Tier1客户。信号链芯片方面:公司推出多款信号链芯片,实现了营收和出货量的大幅增长。其中,车规产品在TBOX、TCAM等应用中已突破多家重点Tier1客户并实现量产、高速开关产品在FTTR/路由/CPE/MIFI多种应用场景导入头部客户并加速上量、Amoledpower在多家头部客户获得突破且预计下半年开始实现大规模量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9 59.52 -- -- 59.33 -0.40%
61.20 2.8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根据公告,公司24Q1实现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01.75%,环比增长3.74%;实现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50.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18.12%。毛利率27.24%,净利率4.62%。 市场逐步回暖,终端客户需求增长,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终端客户需求增长。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拓展市场领域,致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包括产研过程数字化、人工费用、工程开发费用、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公司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扣除股份支付后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同比分别增加1.06、1.55、0.90亿元。此外,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研发费用环比增长。 持续丰富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多款新品实现量产公司凭借音频领域丰富的技术积累,形成了目录化的音频功放产品系列,完成在消费电子、AIoT、工业、汽车等多行业方向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Boost升压、免电感升压、电池直通等Haptic系列的升级产品,压感检测处理器通过AEC-Q100认证,awinicTikTap4D触觉Engine软硬件一体方案获得品牌客户认可并实现量产。此外,公司在国内首先突破手机摄像头光学防抖OIS技术实现规模量产,并已规划了AF和OIS全系列产品,VCM驱动新品已实现业绩大幅增长,SMA驱动新品也已成功导入品牌客户并实现量产出货。 推出多款电源管理新品,逐步形成电源管理新品平台化布局公司持续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发布了首款CCLogic产品,并在手机及AIoT客户量产;并且,公司持续进行OVP技术开发,积极扩展笔记本市场,推出低阻抗双向隔离OVP。针对AIoT和模块市场,公司推出多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AMOLEDPower、BuckIRLED驱动、高PSRRLDO、通用5V&3ABuck等,形成电源管理芯片平台化布局。 产品在工业/汽车持续取得突破,客户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进一步渗入AIoT、工业、汽车等多市场领域,相关产品在汽车领域取得持续突破,成功导入阿维塔、比亚迪、零跑、奇瑞、长安、吉利、现代等客户,均已实现产品量产。报告期内,公司首款I2C开关和多路复用器,突破导入工业客户;Hall产品已成功突破全球前五大ODM客户;射频产品持续突破国际客户,年出货量达16.7亿颗,同比增长97%。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99/6.06亿元,对应PE为61.76/34.67/22.8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吴文吉 9 6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1 58.32 -- -- 60.59 3.80%
61.20 4.94%
详细
投资要点下游需求逐步复苏,毛利率环比持续提升。 2023年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结构逐步优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 公司持续丰富和优化产品品类和结构,加快产品迭代以及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化,销售数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25.31亿元,同比增长 21.12%,归母净利润 0.51亿元, 同比增长 195.55%,综合毛利率 24.85%,同比减少 13.23%; 2024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7.76亿元, 同比增长 101.75%,归母净利润 0.36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综合毛利率 27.24%,同比下降 1.56%,环比提升 2.89%。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产品品类持续扩充。 公司对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电源管理、信号链三大类产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 在数模混合领域,公司实现以算法、硬件、系统解决方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发展,其中首款数字中功率功放产品实现行业头部客户导入验证,车载 TBOX 的音频功放芯片发布, awinicSKTune?神仙算法首次实现销售,SMA 驱动芯片成功导入品牌客户实现量产出货;在电源管理领域,CCLogic 产品在手机及 AIoT 客户量产; 在信号链领域,首款 I2C 开关和多路复用器导入工业客户, Reset 产品形成多阈值不同输出和封装规格的系列化布局;运放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线性 Hall 产品已成功突破全球前五大 ODM 客户;射频产品持续突破国际客户,年出货量达 16.7亿颗,同比增长 97%。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2.0/3.1/4.9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新品进展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2 51.31 -- -- 60.59 17.99%
61.20 19.27%
详细
事件2024 年 4 月 9 日,艾为电子公告 2023 年度报告, 2023 年公司实现收入 25.31 亿元,同比增长 21.1%;归母净利润 0.51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0.9 亿元,同比少亏约 0.17 亿元。对应 4Q23 单季度收入 7.48 亿元,同比增长 78.3%,环比微降 3.4%;毛利率 24.3%,同比增加 1.4pct,环比增加 2.2pct;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59 亿元,同环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环比扭亏为盈。 公司控费效果显著,经营性利润已经转正从毛利和期间费用的差值来看,我们判断公司 4Q23 的经营性利润已经转正。 公司 4Q23 收入 7.48 亿元,环比维持高位,毛利率 24.3%, 同比增加 1.4pct,环比增加 2.2pct。公司 4Q 毛利额 1.82 亿元,环比增加0.11 亿元,从毛利的角度来看, 公司在该等收入&毛利率的情形下,已经能供支撑住 1.8 亿元的费用;而从期间费用的实际情况看,公司控费的效果显著,已经连续 3 个季度收敛, 1Q23→4Q23 分别为 2.40、 2.36、2.12、 0.78 亿元,考虑到 4Q23 有激励费用的冲回(我们预估冲回费用在 0.7 亿元左右), 我们预估加回该部分后的实际期间费用为 1.5-1.6 亿元,相较于 3Q23 仍然有明显的环比降幅。 从公司产品分项的毛利率看,我们认为基本已经触底,后续会有望进入修复通道。 原因在于 2023 年行业去库存时期,产品价格承压严重,如公司信号链芯片毛利率仅4.16%,显然远低于正常经营的毛利率范畴,而从我们的跟踪来看, 随着行业去库存逐渐结束, 4Q23 开始部分低毛利产品已经开始陆续价格调涨, 价格压力会逐渐降低, 有助于毛利率修复。 消费电子成长空间依然充足,期待工业+汽车料号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长空间依旧充足, 1)公司产品料号在持续增长,目前主要产品料号已经 1200 多款, 2023 年出货颗数超过53 亿颗, 营收及产品出货量创历史新高。我们以个别品类为例,比如公司在国内首先突破手机摄像头光学防抖 OIS 技术实现规模量产, VCM 驱动芯片已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SMA 驱动芯片成功导入品牌客户实现量产出货。 2)客户端仍有充足空间,公司在很多客户机型中供应的料号金额远远没到天花板,各条线产品还在陆续突破国内外客户过程中,未来增长的空间依旧充足。 3)工业+汽车市场尚待挖掘,公司在流程认证上已经有所突破,随着公司车规实验中心奠基建设, 产品会逐渐深入扩大汽车及工业领域的市场应用。 投资建议公司 4Q23 的期间费用大幅收缩,经营性利润转正,在毛利率修复、期间费用增幅收窄的假设下, 我们将 2024-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 1.7、 2.5亿元上修至 2.2、 4.0 亿元, 新增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6.1 亿元,对应PE 为 53.61/30.10/19.82 倍, 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复苏不及预期;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毛利率修复不及预期;费用端控制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
吴文吉 9 6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3 53.74 -- -- 65.36 21.62%
65.36 21.62%
详细
投资要点立足原有产品优势,持续迭代产品性能。 公司作为国内引领音频IC 设计潮流的龙头企业,在内置 DSP 的数字功放系列上持续深耕,推出了一款内置丰富音效和保护算法 DSP、极低底噪和静态功耗、 10.25V电压输出、5.7W@8Ω Digital Smart K 数字音频功放产品 AW88396FOR。该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多声道终端设备和各类 IoT 设备的音效体验。下游需求逐步复苏,产品销量历史新高。 2023 年下半年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结构逐步优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公司持续丰富和优化产品品类和结构、不断开拓市场领域和客户群体,同时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快产品迭代以及产品性能和成本优化,销售数量创历史新高, 预计 2023 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25.1-25.5 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将增加 4.2-4.6 亿元,同比增加 20.12%至 22.04%;归母净利润 0.38-0.57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积极优化库存结构, 24 年轻装上阵,成长可期。 公司积极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去库存化,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短期承压,但截至报告期末存货较去年同期减少 20%左右,预计 2023 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约 0.1-0.2 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减少 0.49- 0.59 亿元。 目前公司库存水平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持续推出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 电源管理及信号链芯片新品, 从消费类电子逐步渗入至 AIoT、工业、汽车等多市场领域。展望 2024 年,公司将轻装上阵,业绩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归母净利润 0.5/0.9/1.7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2 52.97 -- -- 65.36 23.39%
65.36 23.39%
详细
事件:艾为电子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3800-5700万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1.05至-0.70亿元;营收25.10-25.50亿元,中值同比+21.08%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利润剪刀差逐步体现。依照业绩预告,测算23Q4公司营收中值7.47亿元,YOY+78.11%,QoQ-3.51%;归母净利中值1.56亿元,扣非净利中值1.35亿元,同环比均扭亏,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因:1)下游手机、AIOT需求好转,客户拉货持续,Q4营收仍有不俗表现;2)随着景气好转后产品价格止跌,且晶圆成本下行,带动毛利率回升;3)我们判断冲回了部分股权激励费用;4)公司降本控费卓有成效,费用稳定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库存已大幅下行(23年底较22年同期下降约20%),且期间费用大幅下降。随着晶圆端降价趋势持续,以及IPD深化内部管理体系控费提效,利润剪刀差逐步体现。 全系列产品不断推新,差异化新品贡献增量。公司作为平台型模拟,成长增量依托持续新品及下游开拓。音频、线性、射频、逻辑系列等全系列产品持续推新,我们判断新品中高性能数模混合(音频功放、OIS、马达驱动等)持续上量,为公司成长贡献增量。而随着景气度持续好转,前期所积累的通用类电源管理、信号链则有望多点开花。 消费类基本盘稳固,工/车规布局有序推进。公司下游手机、PC、AIOT占营收比重较高,往后看手机新机、PC换机持续带动需求复苏。消费类领域已随行业好转持续提升ASP,伴随着行业需求进一步好转,所积累的电源及信号链新品类可形成打包式销售。工业、汽车领域布局正有序推进,其中汽车方面音频功放、呼吸灯驱动、触觉反馈等多款优势产品车规验证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3/1.80/4.27亿元,对应23/24/25年现价PE分别为284/69/29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周期底部率先反弹表现,中长期看,通过AIOT、工业、汽车领域的不断拓展,成长脉络清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迭代不足的风险;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2 52.97 -- -- 65.36 23.39%
65.36 23.3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点评:司受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25.10-25.50亿元,同比增长20.12%-22.0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38-0.5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单季度看,2023Q4公司预计实现营收7.27-7.67亿元,同比增长73.34%-82.8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6-1.65亿元,同环比均实现扭亏。 产品料号不断丰富,单机价值量有望提升。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产品子类多达42类,产品型号共计1100余款。2024年公司新推出了复位开关、CC逻辑识别芯片、分立式光学防抖OIS驱动芯片等。伴随公司产品在品牌客户端的陆续导入,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所覆盖单机价值量有望得到提升,拉动公司未来营收成长。 库存去化进入尾声。,存货账面价值大幅下降。2023年公司积极进行库存去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预计较2022年底同比减少约20%。伴随库存去化逐渐进入尾声,公司预计2023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00-2000万元,同比将减少4882.12-5882.12万元。 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充,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产品已逐步从手机、AIOT领域扩展到工业、汽车等领域。针对汽车领域客户需求,公司加大对中高功率产品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已进入的汽车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现代、五菱、吉利、奇瑞、零跑等。 自建可靠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为公司打造可靠性及高品质保驾护航。 公司目前已经建成约6000平方米的可靠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测试中心包括CP测试和量产测试,也为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切实为手机、AIOT、工业、汽车等各大领域客户提供优质的品质保障。 盈利预测:司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1.01/2.56亿元,对应1月月30日日价股价PE分别为281/133/52倍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艾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20 80.30 -- -- 80.60 0.37%
80.60 0.37%
详细
23Q3单季营收创新高, 库存逐渐回归正常步入增长赛道23Q3公司实现营收 7.74亿元, 同比增长 108.57%, 环比增长 24.02%,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上涨的同时创下单季度营收新高, 原因主要系 1) 手机、 AIOT 市场逐步回暖, 客户订单逐渐恢复; 2) 新增产品线放量为营收注入增长动力。 归母净利润-0.38亿元, 同比增长 49.34%; 扣除股份支付后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 亏损幅度同环比均有所收窄。 高研发投入是 23Q3亏损的主要原因, 23Q3单季研发投入 1.32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 17.00%。 毛利率22.12%, 为 2020年以来最低点。 库存方面, 23Q3末存货净额环比 23Q2末减少0.97亿元降至 6.99亿元, 环比减少 12.22%, 库存周转天数降至 159.43天, 环比减少 46.19天; 公司库存水位逐渐回归正常。 布局先进工艺构筑强竞争力, 追加投资扩大测试产能艾为电子专注于模拟芯片领域, 现有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 信号链芯片三大产品线。 截至 23H1, 公司产品子类达 42类, 产品型号超 1100款。 23H1产品出货量超 21亿颗。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以智能手机为主, 并积极向物联网、 工业、 汽车等领域拓展。根据招股书数据, 公司来自智能手机市场的收入占比超 85%,但随着产品品类愈发丰富, 市场开拓渐获成效, 该比例有所降低。 此外, 公司在先进工艺上进行立体布局以在性能端和成本端构筑强竞争力, 制程上涵盖从0.35μm、0.25μm、0.18μm 以及 90nm、 55nm 到 40nm, 另外工艺上涵盖了 CMOS、BCD、 eFlash、 SOI 等 8寸、 12寸 30多种制程及工艺组合进行产品和工艺的创新。 随着 5G、 IoT、 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芯片集成度、 复杂度的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 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客户对于芯片的创新性需求也越来越高, 进而对芯片的研发和验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 10月, 公司宣布对“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 追加投资 2.02亿元用于扩大测试中心场地面积以确保更高的测试产能, 项目建筑面积由原先预计的地上 5.4万平方米增加至目前预计地上 7.8万平方米和地下 3.6万平方米。根据 2023年 11月投资者调研纪要, 公司目前已经建成约 6000平方米的可靠性实验室和测试中心, 自有可靠性实验室相对外包第三方测试能够提供更高更严格的可靠性保障, 测试中心包括 CP测试和量产测试, 提供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 从而为艾为产品在手机、 AIOT、 工业、 汽车等各大领域打造可靠性及高品质保驾护航。 持续完善产品序列, 技术突破实现国产替代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 公司在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产品系列, 已形成了完善的硬件芯片和软件算法为一体的音频解决方案; Haptic 硬件+TikTap 触觉反馈系统方案; 摄像头高精度光学防抖的 OIS 芯片+防抖算法; 多通道压力检测 SOC 芯片和压力识别算法。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突破 OIS 技术, 并实现规模量产的公司, 对于光学防抖和对焦驱动芯片产品, 规划了全系列产 品。 基于已量产的集成式 OIS 产品, 公司再度实现技术突破研发完成分立式 OIS控制驱动芯片产品。 公司 OIS 光学防抖系统解决方案 (高精度 SOC 防抖芯片结合全自主算法) 和闭环 AF 产品, 在多家主流品牌客户实现大批量量产, 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成功实现国产替代。 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 公司持续扩充产品品类的同时, 积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 2023年上半年, 公司成功发布多款电源管理芯片, 包括 PSRR 90dB LDO、Buck 等; 运放方面, 低压通用运算放大器形成了多通道不同带宽和封装规格的系列化, 在手机及 AIoT 领域取得突破; 模拟开关方面, 推出单通道模拟切换开关,并在音箱、 安防等客户取得突破; 磁性传感器芯片方面, 继续丰富 5.5V 开关系列产品, 线性 Hall 产品实现客户项目量产。 此外, 公司抢先进行了触觉反馈马达驱动芯片技术创新及产品系列化布局, 在国内企业中具有明显的先发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 公司营收分别为 25.78/31.91/38.68亿元, 同比分别为 23.4%/23.8%/21.2%,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1.00/2.94亿元, 同比分别为-49.7%/224.7%/194.6%; 对应 PE 分别为-230.4/184.7/62.7倍。 鉴于艾为电子在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产品系列, 持续技术创新、 丰富产品品类, 库存水位逐渐回归正常, 有望重回增长赛道。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终端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产品研发或验证进程不及预期, 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系统性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