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257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8555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3.3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4年,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监管要求,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经营效益实现较好增长,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继续保持和巩固稳健向好的经营发展态势。经营效益: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07.48亿元,同比减少26.86亿元,下降1.55%;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5.55亿元,增长0.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加85.55亿元,增长23.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2.07亿元,同比增加103.25亿元,增长30.47%。经营效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数智化”战略成效显现。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力度,“五大赛道”显着发力,负债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付息率管控取得成效。二是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显着。三是通过精益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四是资产质量不断夯实,风险控制和处置水平持续提升,风险成本耗用同比减少。业务规模:报告期内,本集团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94,618.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6.33亿元,增长5.05%;负债总额87,170.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27.36亿元,增长5.35%。资产质量: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着。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前瞻性指标表现良好,逾欠90天和60天偏离度保持在100%以内;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88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3850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6.64%。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监管要求,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坚定践行“数智化”战略,持续深化转型发展,紧紧围绕“搭赛道、夯基础、提质量、强队伍、增效益”经营主线,树立客户综合经营与服务理念,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继续保持和巩固稳健向好的经营发展态势。经营效益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82.48亿元,同比减少29.82亿元,下降3.27%;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2.59亿元,增长1.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88亿元,同比增加38.50亿元,增长16.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8.06亿元,同比增加64.22亿元,增长31.51%,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净息差企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抵御市场利率下行影响;调优负债结构,付息率管控成效明显;通过精细化、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成本耗用同比减少。业务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92,537.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65.31亿元,增长2.74%;其中,贷款总额53,149.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71.82亿元,增长5.92%。报告期末负债总额85,000.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56.59亿元,增长2.73%;其中,存款总额49,962.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06亿元,增长0.23%。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着,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实现“双降”。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47.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0亿元;不良贷款率1.41%,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5.37%,较上年末上升1.86个百分点。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02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14469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8.2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要求,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夯实客户基础。受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公司信贷增长动能不足、业务结构调整等影响,公司效益指标阶段性承压。2023年四季度以来,公司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开展“百日攻坚”,加大资产投放力度,净利润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风险压降成效显着,经营发展整体呈现企稳向好态势,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经营效益: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34.34亿元,同比减少151.88亿元,下降8.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02亿元,同比减少144.69亿元,下降28.28%。业务规模: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突破9万亿元,达90,072.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25.96亿元,增长3.48%;贷款总额50,177.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70.92亿元,增长2.39%。本集团负债总额82,74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64.87亿元,增长3.46%;存款总额49,846.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81.52亿元,增长3.28%。资产质量:报告期内,本集团风险管理坚持“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实现“双降”。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41.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21亿元;不良贷款率1.48%,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3.51%,较上年末上升14.47个百分点。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71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1832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4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坚守长期、夯实基础、整体推进、数字赋能”经营主线,积极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发挥在长三角区域的主场优势,“轻型化”“双碳”“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在制造业、科创、绿色、自贸等特色业务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稳步夯实。经营效益: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86.22亿元,同比减少23.60亿元,下降1.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71亿元,同比减少18.32亿元,下降3.46%。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87,046.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78.94亿元,增长6.98%;其中,贷款总额49,006.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46.22亿元,增长2.39%。本集团负债总额79,978.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93.37亿元,增长7.23%;其中,存款总额48,264.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34.22亿元,增长9.62%。资产质量: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46.1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10亿元;不良贷款率1.52%,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9.04%,较上年末上升15.08个百分点。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174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13%。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和监管要求,聚焦“十四五”战略规划,持续推进轻型化、“双碳”、数字化三大转型,紧紧围绕“坚守长期、夯实基础、整体推进、数字赋能”的经营主线,一手狠抓疫情防控,一手抢抓业务发展,有力推动了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实现了营收、利润“双增长”,多个领域稳增长工作进展良好,资产质量稳步夯实。经营效益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86.44亿元,同比增加12.79亿元,增长1.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74亿元,同比增加3.36亿元,增长1.13%。业务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85,059.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692.02亿元,增长4.54%;其中,贷款总额48,783.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2.95亿元,增长1.93%。报告期末负债总额78,120.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35.54亿元,增长4.74%;其中,存款总额46,845.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14.62亿元,增长6.39%。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60.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28亿元;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8.49%,较上年末上升14.53个百分点。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03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9.1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和监管要求,聚焦“十四五”战略规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坚定推动转型发展,打造“轻型银行”“绿色银行”和“全景银行”,大力强化风险压降,高质量发展基础稳步夯实。2021年,公司经营效益稳中略降,业务规模稳中有进,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长三角主场优势及“浦发绿创”“浦发科创”等特色业务动力强劲。经营效益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09.82亿元,同比减少54.02亿元,下降2.7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03亿元,同比减少53.22亿元,下降9.12%。业务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81,367.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65.39亿元,增长2.35%;其中,贷款总额47,860.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20.67亿元,增长5.56%。报告期末负债总额74,58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41.38亿元,增长2.11%;其中,存款总额44,030.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65.72亿元,增长8.01%。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风险“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68.2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32亿元;不良贷款率1.61%,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43.96%,较上年末下降8.81个百分点。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25百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0.9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本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与监管要求,全面服务好“六稳”“六保”工作,把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变化、新趋势,围绕公司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客户体验和数字科技双轮驱动,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切实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经营工作取得较好进展。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63.71亿元,同比增加56.83亿元,增长2.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25亿元。资产负债均衡发展。截至2020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79,5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33.22亿元,增长13.61%;其中,贷款总额45,339.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80.72亿元,增长12.62%。报告期末负债总额73,134.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85.58亿元,增长13.48%;其中,存款总额40,768.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90.34亿元,增长12.38%。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报告期内,本集团全力以赴降风险,加快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加大风险成本计提,进一步夯实稳健发展的基础。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784.6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4.20亿元;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2.77%,较上年末上升17.83个百分点。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911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5.3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9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围绕“调结构、稳增长;严合规、提质量;优管理、强能力”经营主线,稳中求进抓机遇,创新发展控风险,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经营效益实现双增。2019年度,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06.88亿元,同比增加198.23亿元,增长11.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11亿元,同比增加29.97亿元,增长5.36%。资产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19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70,047.96亿元,较年初增加7,151.90亿元,增长11.37%。着力夯实资产质量。公司信贷业务运行平稳,为应对外部复杂环境,满足更为审慎的监管要求,公司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稳妥有序处置存量风险,年末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总体风险可控,截至2019年末,不良贷款率2.05%,较年初上升0.13个百分点。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914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0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引领,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和“调结构、保收入、强管理、降风险”经营主线,狠抓落实,主要经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经营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质的发展态势。 经营效益实现双增。2018年度,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15.42亿元,同比增加29.23亿元,增长1.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14亿元,同比增加16.56亿元,增长3.05%。 资产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18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62,868.37亿元,较年初增加1,495.97亿元,增长2.44%; 风险类指标持续向好。截至2018年末,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降风险取得成效,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4,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1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本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协调发展”经营理念,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围绕“保收入、调结构、重管理、控风险”经营主线和“数字化、集约化”战略任务,齐心协力、强化应对,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格局。 经营效益保持基本稳定。2017年度,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86.19亿元,同比增加78.27亿元,增长4.87%;利润总额697.85亿元,同比减少1.90亿元,下降0.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40亿元,同比增加11.41亿元,增长2.15%。 资产规模平稳增长。截至2017年末,本集团资产总额61,350.61亿元,较年初增加2,777.98亿元,增长4.74%; 信贷业务运行平稳。截至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2.14%,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总体风险可控。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9,9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4.93%。
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9,8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60%。
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0%。
预计201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52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9.79%。
预计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5.20%。
预计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2.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2.02%。
预计公司2010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3%。
预计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9500万元,同比增长5.43%。
预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上升。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上升。
预计公司2008年中期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0%以上。
预计公司2008年中期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0%以上。
预计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0%以上。
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公司2005年1-6月净利润12.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86%。
经公司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公司圆满地完成了2004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的主要经营数据如下:总资产为4590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23.7%;各项存款余额3950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22.6%;各项贷款余额3109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21.9%;实现净利润19.3亿元,股东权益13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