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00万元至54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8526.27万元至-7726.27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4.96%至-58.8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为水务企业,表计行业发展高度依赖政府投资强度及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受到房地产下行、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行业需求增长放缓,部分地区招投标节奏也相应延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业务的扩张,公司总体业绩规模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二)报告期内,公司供应链与成本端仍然承压。关键原材料如铜件的价格出现显着波动,并创下新高,直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三)表计行业在报告期内面临新增市场增长乏力、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挑战。产品同质化现象进一步加重,低价竞争愈演愈烈,这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持续下降,产品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四)报告期内,受资金释放、项目进度等节奏影响,公司部分应收款项回收周期延长,基于谨慎性原则,坏账准备有所增加。同时行业首批智能表即将迎来到期轮换的时间节点,公司高度重视用户体验,进一步加强服务,投入大量资源,确保客户能够持续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为此相关费用同步有所增加。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00万元至12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12937.06万元至-10837.06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54.96%至-46.04%。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2022年,受到国家宏观环境、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行业需求减少或释放滞缓,招标延后,公司展业受阻;另一方面许多地区工程停滞,公司在手订单的产品交付进度与收入确认周期也受到较大影响,公司总体业绩规模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二)报告期内,公司供应链与成本端仍然承压。全球贸易争端使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生产物料供应大受影响。同时,铜、铁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全年同比仍处于高位,导致公司成本大幅增加、采购压力加大。且由于公司价格结算机制,成本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体现至2022年全年,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三)报告期内,行业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单价有所下滑,与成本端对公司业绩造成两头挤压。虽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公司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降低影响,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前瞻性研究与新产品布局,进一步构筑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增强内生动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48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7763.74万元至-6963.74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6%至-59.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2022年上半年度,受到国家宏观环境、新冠疫情、物流不畅及差旅不便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公司展业受阻,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公司在手订单的收入确认周期与进度,导致经营业绩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二)铜、铁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同比仍处于高位,导致公司成本大幅增加、采购压力加大。同时由于公司价格结算机制,成本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体现至2022年半年度,利润仍受到严重挤压。(三)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在2022年初进行延期调整,根据准则规定需将原已经按时间进度计入2021年的费用全额转出,在2022年一季度全额体现,一定程度影响了2022年半年度利润水平。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81.49万元至23325.6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6860.5万元至9604.7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50%至70%。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近年来我国水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水表行业发展趋势向着智能水表及应用系统方面调整及转型。公司根据“一业为主,做精做强”的战略方针,加速推进NB-IoT智能水表等核心产品的推广与商用,目前已实现以北京、深圳、成都、天津、拉萨、银川、乌鲁木齐、宁波等为代表城市的物联网项目的规模布局。2019年度,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积极转型为以智能水表结合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系统与平台为业务进行销售的模式。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应用云平台为下游客户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更为高效的途径,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带动了智能水表的业务增长。报告期内,智能水表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公司智能水表营收规模较同期大幅增长,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总体效益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00万元至14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77%至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