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业绩预告预计2024-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4-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46.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22618.45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814.10万元,同比增长41.37%。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46.40万元,同比增加22,618.45万元,扭亏为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53.19万元,同比增加27,025.27万元,扭亏为盈。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31,802.70万元,同比增长5.8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31,975.40万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2.38元,同比增长1.81%。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4年度,公司聚焦主业,加强研发创新,提升技术竞争力;深入开拓市场与客户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客户长期合作;持续产能释放并优化产品结构,产销量持续增加,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公司持续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同比较大提高,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大幅增加,实现扭亏为盈;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同比改善。(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37%,主要系公司大尺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的持续提升,销售量持续增加所致。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变动幅度较大,主要系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4-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48.38%

  • 预告报告期:2024-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 幅度:+548.38%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0万元至20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21572.05万元至25072.05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471.82%至548.3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一)主营业务影响。随着全球能源电气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碳化硅衬底材料在电动汽车、风光新能源、电网、数据中心、低空飞行等领域需求带动下,以及电动汽车800V高压平台的加速推进,进入战略机遇期。公司已经实现4-8英寸衬底产品的批量供应,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成本逐步优化,高品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品加速“出海”。营业收入及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2024年公司将与正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能够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故对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业绩预告预计2024-06-30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4-06-30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0万元至11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17205.57万元至18205.57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主要原因系:1、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等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下游应用市场持续扩大,终端对高品质、车规级产品的需求旺盛。2、公司加强了与国内外一线大厂的合作,业务稳健发展,且随着上海临港工厂产能释放,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持续增加。3、公司新建产能的利用率提升,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提高。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73.06%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减亏
  • 幅度:+73.06%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7.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3.0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069.57万元,同比增长199.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37.53万元,同比减少亏损73.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45.38万元,同比减少亏损56.88%。2023年末总资产692,600.63万元,同比增长18.3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22,409.87万元,同比减少0.50%。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等应用领域的应用渗透,碳化硅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经营战略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果,推动公司2023年营收增长。公司高品质碳化硅衬底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客户群体持续增加,并与下游电力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公司上海临港智慧工厂于2023年中开启产品交付,为公司长期的产能产量提升奠定基础。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加快大尺寸等新产品的规划布局。整体上2023年得益于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增强,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产品毛利率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亏损大幅收窄。(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90%,主要系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的持续提升,导电型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所致。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变动幅度较大,主要系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73.06%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减亏
  • 幅度:+73.06%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7.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3.06%。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069.57万元,同比增长199.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37.53万元,同比减少亏损73.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45.38万元,同比减少亏损56.88%。2023年末总资产692,600.63万元,同比增长18.3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22,409.87万元,同比减少0.50%。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等应用领域的应用渗透,碳化硅半导体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经营战略取得阶段性良好成果,推动公司2023年营收增长。公司高品质碳化硅衬底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公司客户群体持续增加,并与下游电力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公司上海临港智慧工厂于2023年中开启产品交付,为公司长期的产能产量提升奠定基础。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加快大尺寸等新产品的规划布局。整体上2023年得益于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增强,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产品毛利率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亏损大幅收窄。(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90%,主要系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的持续提升,导电型产品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所致。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变动幅度较大,主要系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产品毛利率上升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3-09-30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3-09-30
  • 财报预告类型:${efct.stype}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报告期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订单充足,随着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持续攀升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94.02%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亏
  • 幅度:-294.02%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52.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94.0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7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452.5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4.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71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81.67%。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586,572.9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24.02%;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25,182.4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36.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2.22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12.52%。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为:1、主营业务因素:报告期内,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影响,对公司新建产能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积极调整现有济南工厂产能,逐步加大导电型衬底产能产量。在主要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产线、设备调整等导致临时性产能下滑,进而影响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等下降。同时公司为新建产能投产所招聘的人员数量较大,导致薪酬支出大幅上升,对净利润影响较大。2、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有所减少,对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影响较大。(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17.8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0.2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94.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81.67%,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产线、设备调整等导致临时性产能下滑,进而影响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等下降。报告期公司大尺寸及N型产品研发投入、前沿技术研发投入等加大,导致研发费用上升。因新产品客户验证等市场推广导致销售费用同比上涨。由于人员增加、产能建设等导致的管理费用上涨。上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等上升减少了本报告期净利润。2、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78.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7.57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产能及产品结构调整、研发支出增加、公司规模扩大费用支出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3、报告期内,总资产较报告期初增加124.02%,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所致;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较报告期初增加136.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较报告期初增加112.52%,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资本公积增加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94.02%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亏
  • 幅度:-294.02%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52.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94.0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7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5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452.5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4.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710.0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81.67%。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586,572.9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24.02%;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525,182.4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36.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2.22元,较报告期初增加112.52%。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为:1、主营业务因素:报告期内,受疫情反复、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影响,对公司新建产能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积极调整现有济南工厂产能,逐步加大导电型衬底产能产量。在主要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产线、设备调整等导致临时性产能下滑,进而影响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等下降。同时公司为新建产能投产所招聘的人员数量较大,导致薪酬支出大幅上升,对净利润影响较大。2、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有所减少,对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影响较大。(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17.8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0.2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94.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81.67%,主要系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产线、设备调整等导致临时性产能下滑,进而影响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等下降。报告期公司大尺寸及N型产品研发投入、前沿技术研发投入等加大,导致研发费用上升。因新产品客户验证等市场推广导致销售费用同比上涨。由于人员增加、产能建设等导致的管理费用上涨。上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等上升减少了本报告期净利润。2、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78.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7.57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产能及产品结构调整、研发支出增加、公司规模扩大费用支出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所致。3、报告期内,总资产较报告期初增加124.02%,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所致;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较报告期初增加136.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较报告期初增加112.52%,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资本公积增加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1-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1-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95.15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38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95.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156.4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9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82%。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261,843.6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1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22,246.4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5.75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7%。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为:1、主营业务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加,使得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非经常性损益因素:2020年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当年度确认了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2021年度不存在上述事项。同时,公司2021年度因新产品研发等相关的政府补贴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3、其他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此外,2020年度确认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当年利润水平。上述原因同时导致基本每股收益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负转正。2、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82%,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从而影响扣非后的净利润水平。

业绩预告预计2021-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1-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95.15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38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95.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156.4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9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82%。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261,843.6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1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22,246.4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5.75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7%。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为:1、主营业务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加,使得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非经常性损益因素:2020年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当年度确认了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2021年度不存在上述事项。同时,公司2021年度因新产品研发等相关的政府补贴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3、其他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此外,2020年度确认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当年利润水平。上述原因同时导致基本每股收益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负转正。2、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82%,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从而影响扣非后的净利润水平。

业绩预告预计2021-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1-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95.15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38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95.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156.47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9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82%。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261,843.6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6.1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22,246.42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5.75元,较报告期初增加4.17%。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为:1、主营业务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公司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加,使得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非经常性损益因素:2020年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当年度确认了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2021年度不存在上述事项。同时,公司2021年度因新产品研发等相关的政府补贴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3、其他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强;此外,2020年度确认高额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当年利润水平。上述原因同时导致基本每股收益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负转正。2、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82%,主要系公司持续聚焦碳化硅衬底领域,加强重点产品创新研发与技术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从而影响扣非后的净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