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78.02%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78.02%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29.0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8.0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1、经营情况: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6,728.25万元,同比增长40.49%;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29.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02%;2023年度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12%;2023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44%,比上年同期增长5.58个百分点。2、财务状况: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止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852,712.3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2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29,681.86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7.72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71%。(二)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2023年,公司紧跟国家能源革命和产业数字化战略,利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产能释放和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新产品,积极拓宽、拓深市场领域,国内市场得到了稳定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加大了新产品营销、新行业开拓和新客户培育,销售订单和营业收入均增长显着。报告期内新能源、工业企业电气配套等领域销售增长明显,助推企业全年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2、公司拥抱新技术,坚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完成海口、桂林及武汉数字化工厂的建设。随着数字化工厂的投入运营,数字化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进一步降低,加上材料价格下降,销售毛利率上升,管理费用占销售比有所下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三)主要财务数据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49%,主要是受益于“双碳”政策的稳步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全球能源装备需求的大幅增加,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效后产能扩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储能领域,营业收入增长明显;海外新能源革命带来的电气设备需求的强劲增长,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成长机遇。公司凭借多年海外耕耘的先发优势,新产品、新行业和新领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公司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点。2、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49%,借力于技术创新提效、数字化工厂降本增效及材料价格下降,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有所上升,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进一步下降,导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3、报告期内,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8.27%,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所致。4、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8.02%,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及本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综合影响所致。本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享受了第四季度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设备购置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少所得税费用,而本期没有此税收减免所致。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9%,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所致。6、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6.12%,主要原因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8.02%。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78.02%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78.02%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29.0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8.0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1、经营情况: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6,728.25万元,同比增长40.49%;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29.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02%;2023年度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1.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12%;2023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44%,比上年同期增长5.58个百分点。2、财务状况: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止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852,712.3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20%;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29,681.86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7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7.72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4.71%。(二)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2023年,公司紧跟国家能源革命和产业数字化战略,利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产能释放和持续研发投入带来的新产品,积极拓宽、拓深市场领域,国内市场得到了稳定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加大了新产品营销、新行业开拓和新客户培育,销售订单和营业收入均增长显着。报告期内新能源、工业企业电气配套等领域销售增长明显,助推企业全年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2、公司拥抱新技术,坚定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完成海口、桂林及武汉数字化工厂的建设。随着数字化工厂的投入运营,数字化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进一步降低,加上材料价格下降,销售毛利率上升,管理费用占销售比有所下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三)主要财务数据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49%,主要是受益于“双碳”政策的稳步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全球能源装备需求的大幅增加,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效后产能扩充,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储能领域,营业收入增长明显;海外新能源革命带来的电气设备需求的强劲增长,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成长机遇。公司凭借多年海外耕耘的先发优势,新产品、新行业和新领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公司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点。2、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0.49%,借力于技术创新提效、数字化工厂降本增效及材料价格下降,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有所上升,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进一步下降,导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3、报告期内,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8.27%,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所致。4、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8.02%,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及本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综合影响所致。本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享受了第四季度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设备购置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少所得税费用,而本期没有此税收减免所致。5、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9%,主要原因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95%所致。6、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6.12%,主要原因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8.02%。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0.38%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升
  • 幅度:+20.38%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243.1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0.3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1、经营情况: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4,559.94万元,同比增长43.69%;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243.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8%;2022年度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2022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83%,比上年同期增长0.54个百分点。2、财务状况: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止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746,639.6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38.74%;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87,331.4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6.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6.73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6.44%。(二)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2022年,公司顺应国家能源革命及产业数字化战略,把握市场机遇,坚定围绕公司的“十四五”战略规划,坚持数字赋能,持续聚焦新能源(风能、光伏、储能)、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核心领域,利用公司数字化转型后产能扩充能力,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报告期内新能源、工业企业电气配套、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销售递增明显,助推企业全年业绩保持了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全力拓展储能及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新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首单高压直挂级联储能项目和首单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均顺利交付并完成验收,实现零的突破,成为公司新的营收增长点。2、公司坚定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已完成公司海口基地及桂林基地四座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公司运用数字化的技术,通过资源配置的改善和优化,各基地数字化工厂的产能、人均产值、库存周转率等较转型前有大幅度提升,数字化工厂的有效工时提效显着,制造车间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日益凸显。202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及大宗商品上涨等不利因素叠加下,公司通过不断精进数字化制造能力,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效降本,完善内部管控提高管理效率。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实现稳步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0.38%。另外,2022年度公司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列支股份支付费用,如剔除该事项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8.75%。(三)主要财务数据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69%,主要是受益于“双碳”政策的稳步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效后产能扩充,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市场和基础设施行业等市场,销售增长明显,其中新能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49.88%,新型基础设施销售收入增长113.24%,工业企业电气配套销售收入增长122.17%。其次,高低压储能产品和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均已形成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点。2.报告期末,总资产比期初增长38.74%,主要原因是:①2022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账导致负债和权益增加;②2022年净利润结转增加未分配利润、限制性股票归属缴纳股款导致权益增加;③2022年公司业务规模扩大,银行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等负债增加。

业绩预告预计2021-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18%

  • 预告报告期:2021-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升
  • 幅度:+1.18%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31.3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1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19.18万元,同比增长36.35%;营业利润为24,876.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8%;利润总额25,882.3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0%;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31.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18.4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4%;2021年度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27%,比上年同期下降2.20个百分点。财务状况: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止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537,350.9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33.67%;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46,219.1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25.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5.78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3.11%。(二)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营业收入增长36.35%:公司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利用公司数字化转型后产能扩充能力,迭代数字化生产技术,持续发力新能源领域市场,加大营销资源投入,同时加强国内国外产品创新研发,布局新市场,提升竞争力,报告期内各领域的销售业绩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总体实现营业收入330,319.18万元,同比增长36.35%。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1.18%,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扣除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3.10%:2021年有色金属和硅钢片等大宗材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较2020年相比,电解铜市场价格平均上涨40.39%,各种型号硅钢片市场价格涨幅在9.87%-22.14%之间;报告期内受海外疫情导致外销业务运费上涨。上述材料价格上涨和运费上涨对利润有明显影响,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3.营业利润下降1.78%,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扣除后的营业利润增长0.29%:2021年度内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应股份支付费用在经常性损益项目下列支。如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扣除后,营业利润增长0.29%。(三)主要财务数据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5%,主要是受益于“双碳”政策的稳步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提效后产能扩充,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市场和基础设施领域等市场,销售增长明显,其中新能源领域销售收入增长34.12%,基础设施领域销售收入增长78.80%,传统发电及供电领域销售收入增长120.46%,其他多个领域销售也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公司海口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厂2020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通过资源配置的改善和优化,海口数字化工厂的人均产值同比大幅度增加。同时,桂林工厂一期成套数字化工厂于2021年7月投入运营,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新建产能加速释放及下游核心客户群需求增长带动,订单持续增加,产销量双升带动规模效应,年度销量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提升。2.报告期末总资产同比增长33.67%,主要是由于IPO募集资金到账、营业收入增长以及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引起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余额不同程度增长所致。

业绩预告预计2021-03-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46.42%

  • 预告报告期:2021-03-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升
  • 幅度:+46.42%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10万元至498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2.61%至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