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国投A: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9-04-26
证券代码:000563 证券简称:陕国投A 公告编号:2019—13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
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
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8年
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
行了评价。
一、 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
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
制评价报告。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
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
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
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
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
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
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
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
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
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依据
本评价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
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指引》的要求,并结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实
施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各项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
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部门、
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
公司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营业收
入总额的 100%。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贯彻了全面性和重要性
原则,包括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测试范围涵盖了
公司层面 8 个、业务层面 17 个、信息系统总体控制层面 3
个,共 28 个主流程。重点关注固有业务贷款、金融股权投资
和金融产品投资等类型的业务;信托业务前期尽职调查、事
中管理等重点环节,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监管政策等要素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评价。
公司无下辖分公司或子公司。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
和事项包括: 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净资本管理、
自有资金管理、信托资金管理、固有业务管理(通用)、固
有业务管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管理(简化程序)、信托
业务管理(非简化程序)、证券投资类信托业务、财务报告
管理、税务管理、支出管理、计划与预算管理、关联交易管
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印章管理、档案管理、IT 规划与
组织、IT 系统开发与实施、IT 运行与维护流程。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部门、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严格遵循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规定的程序。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公司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监察审计部作为内部
控制评价工作的牵头部门,协调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根据公司的内部
控制制度编制了公司《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并
对评价工作及内容进行分工。
2.实施现场检查测试,进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在评价过程中,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依据评价方案,
按照评价人员具体分工,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
题讨论、穿行测试及抽样等多种评价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
部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如实填写评价工
作底稿,记录相关测试结果,并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
初步认定。
3.分析内部控制缺陷,组织进行缺陷整改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汇总评价结果,报经评价工作领
导小组审定后,对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析并进
行通报,由相关责任部门对缺陷进行全面整改。
4.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小组根据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实施
情况以及检查结果,编制《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草
案),经内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与审
计委员会审核后,提交董事会全体董事审议。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
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
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
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
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
下:
缺陷 错报 两者
潜在错报金额
分类 可能性 关系
涉及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10,000万元;
重大
极大 或与 涉及净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5,000万元;
缺陷
涉及利润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5,000万元。
涉及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 500 万元,且同
时小于或等于 10,000 万元;
重要 涉及净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 500 万元,且
较大 或与
缺陷 同时小于或等于 5,000 万元;
涉及利润的潜在错报金额超过 500 万元,且同
时小于或等于 5,000 万元。
涉及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小于或等于 500 万元;
一般
较小 或与 涉及净资产的潜在错报金额小于或等于 500 万元;
缺陷
涉及利润的潜在错报金额小于或等于 500 万元。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
下:
以下事件一旦发生,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
大缺陷: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舞弊;公司更正已公布
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
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风险管理与审计
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财务人员不
具备应有素质以完成财务报表编制工作。
以下领域出现问题,通常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
在重要缺陷: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的制定和应用流程;反舞
弊程序;非常规或非系统性交易;期末财务报告流程。
一般缺陷的定性标准:存在未构成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标准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定性标准主要依据缺
陷涉及业务性质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其直接或潜在负面影响
的性质、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以下事件一旦发生,通常表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
存在重大缺陷:对于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
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公司层级缺乏科学决策程序;
发生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事项;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过
高,影响业务正常开展;在中央媒体或全国性媒体上负面新
闻频现,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并导致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
日跌停板。
以下事件一旦发生,通常表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
存在重要缺陷:对于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
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公司层级未执行规范的科学决
策程序;发生严重违反地方法规的事项;关键岗位人员流失
率大大高于平均水平;在地方媒体上负面新闻频现,影响本
公司形象,并导致本公司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板。
一般缺陷的定性标准:存在未构成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标准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3.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有效性认定标准
综合考量评价发现的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
陷,如果不存在重大缺陷且存在的重要缺陷小于或等于3个,
则整体内部控制有效;如果存在重大缺陷或存在的重要缺陷
大于3个,则整体内部控制无效。
四、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认定标准,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我
们未发现报告期内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但在公司内控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
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有些业务和管理环节仍存在有一般内部
控制缺陷,例如部分信托财产专户销户不及时、个别项目清
算管理不规范、项目清算报告制作和提交不及时、个别项目
会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报告期内发现的一般内部控制缺陷,我们已在公司
内部进行了通报,要求相关部门及责任人限期整改,持续跟
踪检查整改结果,确保整改到位。公司相关责任部门采取了
相应的整改措施,在规定时间落实整改,并向内控评价工作
小组提交了整改报告。经过整改,所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均
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五、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无。
六、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
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
缺陷。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
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和重要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
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我们认为:报告期内,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的整改,公司内部控制总体
有效,达到了目标。
2019年公司将继续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制度运行刚性,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内部管控质量,促进公司持续
稳健发展。
董事长:薛季民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