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药业:二〇二一年度总裁工作报告2022-04-30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总裁工作报告
——总裁:柯 潇
1/6
一、2021年工作总结
公司秉承“研发、制造、销售及传播专业创新的医药产品和知识,从根本上
去改善患者个人体能和社会医疗效能,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康健
世人、弘济众生”的企业宗旨;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核心治疗领
域,深入研究、专业创新、专业合作”的经营理念;坚持创新与合作相结合的
发展战略,以产品创新和产业合作双驱动,推进公司高质量、高速度、健康发
展。
2021年,公司始终将质量安全、EHS安全的强化管理放在首位,同时关注EHS
等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和专业化学术推广,保持公司在核心
领域和核心区域的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完善集团各
体系激励机制,努力践行员工与企业“共建美好家园、共创辉煌人生、共铸健康
人间”的康弘家文化内涵,保证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在实现企
业自身经济发展目标、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重视利益相关者权益、社会、环境、
资源等方面的保护,积极参与、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大众健康,弘扬
医药卫生正能量,促进行业进步,回报社会关怀。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影响,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勤勉尽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5,346,552.73元,
同比增长9.40%。在行业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医疗器械收入同比减少28.48%,
化学药收入同比减少7.03%,中成药收入同比增长18.91%;生物制品在受到国内
疫情影响下,及时稳住局面,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1.45%。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双循环”战略,虽然“一项多中心、双盲、随
机、剂量范围试验,评估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
变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在 2021 年 4 月 9 日停止,但是公司参与
国际竞争的初心不变,后续多个项目将会继续实施国内国外同时申报。公司通
过战略布局和持续专业创新,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持续进行国际市场的探索和
进入国际高端医药市场的尝试。公司研发的多个 1 类新药,拥有多项国际专利,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KH902-RVO 适应症、KH903 等的活性蛋白——FP3 蛋白(抑
制血管新生的融合蛋白)的国际非专有名称(即“国际通用名”)“Conbercept”
和中文通用名“康柏西普”已分别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药典委员会收
录和批准。
2/6
公司积极开展跨境并购业务,2017年与以色列IOPtima Ltd.公司签署了海外合
作协议,通过此次海外投资获得IOPtima公司控股权以及IOPtiMateTM在中国区的
独家经销权,已于2021年6月24日顺利完成第四阶段股权交割,取得对方100%的股
权。该交易将扩充公司眼科产品线,并进入眼科器械和耗材领域,推进公司国际
化战略的步伐,拓展全球市场。
公司紧跟全球基因治疗技术的创新前沿,研发团队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腺相
关病毒(AAV)递送系统,在组织特异性、免疫原性、表达可控性和感染效率上
形成特色。在此技术为基础上,公司研发的产品是针对慢性病的大病种,例如:
通过AAV递送目标基因的产品KH631-R01,已在临床前疾病模型中显示出持续的
疗效,预计2022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和自主研发,正在“绿色合成”技术平台上开发治疗
重度抑郁和产后抑郁原创I类新药KH607、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原创I类新药
KH629,现两个项目已申请多项专利并进展顺利。
公司依托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合建的“生物合成联合实验室”,已用于治疗晚期
实体瘤和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KH617,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已于
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安评实验,预计2022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生物药方面,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商品名:朗沐)已获批三个适应症——“新
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
膜新生血管(pmCNV)引起的视力损伤”、“继发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引起
的视力损伤”;适应症——治疗“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视网膜分支静
脉阻塞(BRVO)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损伤”,
已完成临床研究,并于2021年1月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注册申请
受理通知书》进入审评和审批阶段;适应症——治疗“l 区(1 期+、2 期+、3 期、
3 期+)或 2 区(2 期+、3 期+)或 AP-ROP(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已于2021年6月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
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此外,治疗“外伤、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诱发的新生
血管”的KH906滴眼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创新药物,
目前已完成Ib期临床;治疗恶性实体肿瘤且拥有国际发明专利的1类生物新药
KH903正在进行临床Ⅱ期(已完成临床入组);还有拥有国际专利的治疗性肿瘤
3/6
疫苗1类生物新药KH901也处于临床Ⅱ期。
中成药方面,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新药 KH110(五加
益智颗粒)正在进行临床Ⅱ期;渴络欣胶囊新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
IIb 期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中。
化学药方面,2021 年 4 月,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立他司
特滴眼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2021 年 6 月,公
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阿立哌唑口服溶液的《药物补充申请批准
通知书》,同意扩展适应症人群至 13-17 岁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2021 年 9 月,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的《药品注册证
书》,丰富了在中枢神经领域的产品管线;2021 年 10 月,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签发的关于 KH737 滴眼液(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药物临床
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2021 年 11 月,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局签发的关于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的《药品注册证书》,丰富了在精神障碍领
域的产品管线。针对公司多个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的品种,
公司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计划和安排,逐步推进各项研究工作。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共获得授权专利26
项(其中发明21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4项,其中国外专利
119项。报告期内获得确权商标75项,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确权注册商标615项
(其中涉外授权商标45项),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项。
质量安全保证方面,公司始终将质量安全、EHS安全的强化管理放在首位,持
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新版GMP标准执行,并制定了高于国
家法定标准的公司内控质量标准,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
公司在2021年还取得了以下荣誉:
被工信部评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荣获全国工商联“中国医药制造业
百强企业”、化药协会“全国制药行业企业信用3A等级”;通过2020年度社会责
任报告五星(卓越)评级,在第十三届《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上荣获2021
“责任金牛奖-责任管理奖”、“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医药生物制造业
三强”,“朗视界 沐光明”公益项目入选优秀企业案例等。
二、2022年工作设想
2022年,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的号召,贯彻国家新的发展理念,全
4/6
力做好如下工作:
1、进一步完善研发创新体系
优化研发管理模式,加速国际ICH指南的接轨;继续强化以重点技术领域为根
基、以核心治疗领域为主线的研发策略的基础上优化部门架构,建立新药研究院、
生物新药研究院、产品技术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四大专业技术体系,包括了注册
法规、新药发现、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医学研究、药学开发等全方位的知识结
构合理、专业领域互补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系统整合型创新体系。为市场持
续、稳定、高效地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康弘产品。继续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的
研发,在集团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线,所有项目务必按既定目标,加
速落地。
2、强化精益求精的管理
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保持防疫措施的常态化、精准化,保障员工安全、客
户安全、生产安全。同时,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将质量安全、
ESH安全的强化管理放在首位,全面提升现有产品的工艺水平,全面强化制造系统
的质量保证能力。顺应趋势,进一步切实提高康弘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持续提升生产效益效率管理、技术进步管理和团队人才管理。持续优化组织结构,
继续深入发展人力资源BP模式及该模式在财务部、合规部、SFE、服务部的应用;
营销系统,把团队配置到省区层面。加强精细管理,对人的管理要精准,对事的
管理要精当,对财的管理要精细。继续提升创新能力,公司各系统、各部门、各
子公司,都要有创新的自觉意识、立足本职业务,不断进行优化和革新,创造新
的管理方式、改善办事流程、高办事效率,革新生产技术技能、提高质量,降低
成本;创新营销模式,取得更好销售业绩。
3、持续“市场驱动销售”的经营理念
强化在相关领域的营销策略,在相应领域迅速抢占市场。坚决执行公司的战略
部署,持续践行推广专业化、管理精细化、合规化的经营策略。同时,深化对市
场容量及竞争的分析,切实加强市场部对一线推广的实际指导作用。
4、继续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政策
持续完善各体系激励机制,拓宽各阶层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充分感受
到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继续拓展招聘渠道,强化
5/6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高质量应届生的引进与培养,促进梯队有序建设和团队良性
竞争。全面深入优化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逐步打造以业绩为导向的组织文化,
提高人力效率。
公司必须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根本,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
强管理、降成本、提品质、增效益、控风险,全力推进重大研究项目,确保快速
高效;要适应新的行业政策和法规环境,创新营销战略和模式,进一步改进优化
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能力,强化执行力,努力做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