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1049 证券简称:超越科技 公告编号:2021-012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1 年 9 月 17 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的关注函》(创业板关注函〔2021〕第 394 号,以下简称“《关注函》”), 公司收到《关注函》后认真分析,现对相关事项进行回复说明,现公 告如下: 一、公告显示,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和车辆回收项目将分别于 2021 年 9 月和年底启动并分期进行建设,建设期均为 3 年。 (一)、请结合项目的资金支出安排、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现金 流变动趋势和运营资金需求、自筹资金的具体方式等详细说明投资建 设上述项目的可行性,会否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否 存在因资金筹措不足或者不及时导致上述项目建设延期或取消的风 险; 1、项目投资、运营计划及对应资金需求和时间表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购买土地、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购置生产设 备及安装工程等资本性支出和项目运营所需流动资金。具体投资计划 1 及资金需求如下表: 单位:万元 建设期/运营期 车辆回收项目 总投资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土地投资 4,000.00 4,000.00 - - - 基建投资 18,895.12 - 3,779.02 9,447.56 5,668.54 设备投资 15,263.00 - 3,052.60 7,631.50 4,578.90 安装工程费 4,753.12 - 950.62 2,376.56 1,425.94 工程建设其他费 3,185.70 955.71 2,229.99 - 预备费 1,910.69 - - - 1,910.69 流动资金 11,000.00 - - 5,500.00 5,500.00 项目总投资 59,007.63 4,955.71 10,012.24 24,955.62 19,084.06 单位:万元 建设期/运营期 锂电池循环利用项 目 总投资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土地投资 1,400.00 1,400.00 - - - 基建投资 6,726.00 - 1,345.20 3,363.00 2,017.80 设备投资 21,376.30 - 4,275.26 10,688.15 6,412.89 安装工程费 1,512.00 302.40 756.00 453.60 工程建设其他费 2,156.00 646.80 1,509.20 - - 预备费 589.70 - - - 589.70 流动资金 6,240.00 - - 3,120.00 3,120.00 项目总投资 40,000.00 2,046.80 7,432.06 17,927.15 12,593.99 2 项目的总投资规模为公司初步测算的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仍需 公司根据专业机构出具最终设计方案、项目整体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最 终投资规划作进一步论证测算。 2、截至 2021 年 09 月 18 日,公司货币资金扣除银行承兑汇票保 证金使用受限的其他货币资金后可自由支配资金为 20,073.43 万元。 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现有业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分别为 7,849.23 万元、6,074.14 万元、11,550.95 万元及 7,962.56 万元,日常的销售回款状况良好,公司日常运营所需资金能够得到满 足。 截止 2021 年 8 月应收家电补贴款额 12,159.59 万元,其中经审计 并公示金额 12,134.52 万元,此款项系财政部直接拨款,根据历史收 款情况,年度拨款金额在 2,000 万元左右,目前家电拆解业务作为公 司整体业务的组成部分,公司将持续推进家电拆解业务的发展,基金 补贴收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该拨款可作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 求的补充。 综上,不存在因项目投资对公司目前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 利影响。 3、截至 2021 年 8 月,公司资产负债率 18.71%,尚存在较大的融 资空间。截止 2021 年 8 月 31 日,公司授信总额度为 7,000 万元,尚 未使用完毕的授信为 2,000 万元。目前正在洽谈的授信有 31,000 万元, 授信的担保方式为纯信用或固定资产担保。自筹资金的方式包括但不 限于银行流动资金信用贷款融资、银行项目贷款融资、融资租赁及资 3 本市场融资等。 根据目前项目投资测算,项目建设期内年度资金需求分别为 0.70 亿元、1.74 亿元、4.29 亿元和 3.17 亿元,结合银行项目贷款资本金不 低 30%的规定,若按资本金 40%的比例计算,各年度需投入资本金 0.28 亿元、0.70 亿元、1.72 亿元和 1.27 亿元,现自有资金能满足前两 年项目投资建设或项目贷款所需资本金的要求,后续公司将根据金融 市场形势、项目各年资金需求及公司自有资金状况等情况适时选择较 为匹配的融资方式,公司的投资计划具有可行性。 综合上述情况,公司具备完成本次投建项目资金融资的能力,具 备足够资金能力以保证项目按计划建设及投产,同时不会对公司目前 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根据项目后续的实际建设规划 和建设进度,分阶段筹集和投入项目资金。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仍存 在金融机构融资政策变化等原因带来的资金到位不确定性,同时前述 融资方式涉及关联担保行为的公司将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公司后续将 就融资进展情况根据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项目延期风险 上述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较大,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后 期资金能否按期到位尚存在不确定性,如遇市场资金紧张的情况,可 能存在资金筹措不足或不及时的情况,从而影响项目的投资金额及投 资建设进度,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根据你公司首发募集资金的情况,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总 额为 98,600 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38,642.57 万元,资金缺口将 4 通过公司自筹资金或银行贷款予以解决。请结合你公司可用银行授信 额度及上述大额投资计划说明募投项目是否存在资金不足而延期或 取消的风险,你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可行性。 截止 2021 年 8 月 24 日,募集资金项目投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额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额 已完成投资额 尚未完成投资 额 扩建固体废物 1 焚烧处置工程 17,000.00 10,378.89 6,621.11 5,854.93 项目 废酸综合利用 2 58,000.00 7,301.17 50,698.83 19,516.45 项目 危险废物填埋 3 7,000.00 3,970.85 3,029.15 2,537.14 场工程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 4 8,100.00 30.00 8,070.00 5,204.39 项目 建设项目投资小计 90,100.00 21,680.91 68,419.09 - 补充流动资金等一般 8,500.00 - - 5,529.66 用途 合计 98,600.00 21,680.91 68,419.09 38,642.57 针对募投项目公司在前期已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建设,部分项 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且募投项目所需资金中有 8,500 万元为补充 流动资金,募集资金到位后募投项目剩余建设投资的资金缺口为 2.98 亿元。 1、银行授信额度 截止 2021 年 8 月 31 日,公司授信总额度为 7,000 万元,尚未使 用完毕的授信为 2,000 万元。目前正在洽谈的授信有 31,000 万元,授 5 信的担保方式为纯信用或固定资产担保。 2、项目投资计划 公司拟投建项目预计新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总额为 99,007.63 万元,具体投资计划如下表: 单位:万元 建设期/运营期 项目名称 总投资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车辆回收项目 59,007.63 4,955.71 10,012.24 24,955.62 19,084.06 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40,000.00 2,046.80 7,432.06 17,927.15 12,593.99 投资项目合计 99,007.63 7,002.51 17,444.30 42,882.77 31,678.05 项目贷款资本金(40%) 39,603.05 2,801.00 6,977.72 17,153.11 12,671.22 注:项目贷款资本金(40%)仅作测算资金需求使用,后续项目投资的具体融资方 案将根据金融市场形势、项目各年资金需求及公司自有资金状况等情况选择较为匹配的 融资方式。 募投项目预计投资进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建设期/运营期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已投入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2025 年 募投项目 90,100.00 21,680.91 22,455.44 24,401.35 9,510.48 6,075.96 5,975.86 项目贷款资 27,367.64 - 8,982.18 9,760.54 3,804.19 2,430.38 2,390.34 本金(40%) 注:①募投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于 2023 年建设完成,2024 年、2025 年主要为流动资 金投入;②项目贷款资本金(40%)测算未考虑现有可用募集资金,仅以募投项目未投 6 入部分计算尚需资本金金额。 现有募集资金将直接用于募投项目的前期建设投入,同时现有募 集资金及已投入部分可作为后续募投项目建设投资项目贷款的资本 金,公司自有资金将优先保障募投项目投入的资金需求。公司将充分 评估各种融资方式的风险,并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合作,全力保障项 目资金筹措到位,切实保障募投项目的投资建设。所有募投项目均基 于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审慎判断,且目前已 开始投资建设,因此不存在因资金不足而取消的风险。 公司现有项目的总投资规模较大,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水平, 公司如采取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间接方式融资,则存在 不能按期融入项目所需资金的风险;公司如采取发行股票、可转换公 司债等直接融资方式,则可能存在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风险, 从而可能出现项目投入所需资金无法按期到位,进而导致募投项目投 资建设延期,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若募投项目建设可能出现延期或不及预期情况,公司将严格按照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 作指引》及《公司章程》等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 及信息披露义务。 3、拟采取措施及其可行性 针对募投项目存在的资金缺口,公司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向银行 申请授信、融资租赁及通过直接融资等方式予以解决。具体如下: (1)结合历史现金流情况,2018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现有 7 业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7,849.23 万元、6,074.14 万 元、11,550.95 万元及 7,962.56 万元,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可达 1 亿元 左右,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现金流仍将得到有效提高,公司将优先以 自有资金保障募投项目的投资建设。 (2)随着公司成功上市,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与公司接洽流动 资金信用贷款及项目中长期贷款合作。截至 2021 年 8 月,公司资产 负债率 18.71%,存在较大的融资空间。经前期与多家银行商谈,银 行根据《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管理办法》可提供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 70%的比例进行项目贷款,企业项目建设资本金投入的比例不低于 30%,针对已投入项目的金额可作为项目资本金。若不考虑公司经营 规模的扩大与现金流的增加,公司所有项目资金缺口均来自银行贷款, 预计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59.54%。公司将根据投资建设进度及资金需 求,据以向银行申请授信,若授信成功审批,公司将从银行获得足够 的资金用于投资项目。前期公司已对部分投资项目申请银行授信并获 得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因此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3)经过公司前期与意向资金方的初步沟通,对项目涉及大额 设备投资,可以设备投资总值通过售后回租融资租赁方式获得,融资 方式可以设备总值的 70%至 100%获得融资租赁贷款并直接支付设备 供应商相关设备款项,该资金融资预计在项目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后启 动,将根据采购合同付款周期匹配期限获得。前期公司已有融资租赁 业务成功合作经验,因此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二、请补充说明上述项目涉及的备案、环评、施工许可等前置审批工 8 作及其预计完成时间,取得土地的具体方式及进度,并结合上述情况 说明项目建设运营是否存在实质性障碍,如是,请进一步提示风险。 (一)项目前置审批工作 项目前置审批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环 评、能评、职业健康评价、安全预评价、水土保持、勘察、规划设计、 图审报批、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 (二)预计完成时间 项目名称 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车辆回收拆解项目 事项 预计完成时间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已完成 已完成 立项备案 已完成 已完成 环评 2022 年 2 月底 2022 年 1 月底 能评 2022 年 2 月底 2022 年 1 月底 职业健康评价 安全预评价 2022 年一季度 2022 年一季度 水土保持 勘察 规划设计方案报批 2022 年二季度 2022 年 4 月底 图审报批 工程规划许可 2022 年 7 月底 2022 年 5 月底 施工许可 (三)取得土地的具体方式及进度 政府部门通过土地征收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经市人民政府批 复后进行挂牌出让,公司通过招拍挂出让的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目前,项目用地已通过政府部门的控制性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批复, 9 预计 2021 年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不存在程序障碍。 (四)项目建设运营是否存在实质性障碍 截至目前,项目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暂未发现项目 的建设与运营存在实质性障碍。 (五)风险提示 项目实施尚需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办理项目环评审批、建设规划 许可、施工许可等前置审批工作,项目投产时,需要履行项目验收等 必要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如因国家有关行业政策调整导致项 目实施条件因素发生变化等,该项目的实施可能存在变更、延期、中 止或终止的风险。 三、请补充说明上述项目效益测算的具体依据,并结合细分行业的准 入门槛、竞争格局、市场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趋势、公司自身 的技术、成本或有关优势因素等说明项目效益测算是否客观、谨慎, 相关风险披露是否充分。 (一)项目效益测算的具体依据 项目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2006 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 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有关行 业标准、规范,进行财务评价,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财务估算依据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同类项目的产出水平和投入水平,并 根据主要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和投入物料,劳动力成本价格估算。 1、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经估算,项目达产后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107,638.19 万元,净利 10 润 11,442.58 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38.19%。项目经济合理,项目财务 效益好,财务风险较小,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销售收入 万元 107,638.19 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93,000.92 3 利润总额 万元 13,461.84 4 企业所得税 万元 2,019.26 5 净利润 万元 11,442.58 6 投资利润率 % 38.19 本项目效益预测的计算基础及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情况 本项目效益测算假设建设期不产生项目效益,项目投产后各年实 现的产品销售收入按照产品的各年预计销售单价及预计销售量测算。 项目涉及生产的金属铜出厂价(含税)定为 4.6 万元/吨、铜渣出厂价 (含税)定为 4.10 万元/吨、金属铝出厂价(含税)定为 1 万元/吨、 铝渣出厂价(含税)定为 0.8 万元/吨、金属镍定出厂价(含税)为 8 万元/吨、塑料类出厂价(含税)定为 0.04 万元/吨、电极粉体 LFP 出厂价(含税)定为 0.4 万元/吨、电极粉体 NCM 出厂价(含税)定 为 3.50 万元/吨、铁锂正极粉出厂价(含税)定为 0.85 万元/吨、负 极粉出厂价(含税)定为 0.15 万元/吨、三元正极粉出厂价(含税) 定为 4.5 万元/吨。【参考废旧网 http://www.feijiu.net】 (2)项目成本费用测算情况 11 单位:万元 序号 科目名称 金额 1 营业成本 88,409.54 1.1 直接材料 59,439.64 1.2 直接人工 855.00 1.3 制造费用 28,114.90 2 期间费用 4,591.38 2.1 管理费用 2,421.70 2.2 销售费用 2,076.00 2.3 财务费用 93.68 3 总成本费用 93,000.92 3.1 固定成本 19,167.54 3.2 变动成本 73,833.38 4 经营成本 87,840.39 (3)项目损益测算情况 本项目顺利投产后,效益测算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科目名称 金额 1 销售收入 107,638.19 2 减:营业成本 88,409.54 3 减:期间费用 4,591.38 4 减:营业税金及附加 1,175.43 5 利润总额 13,461.84 12 6 减:所得税 2,019.26 7 净利润 11,442.58 8 毛利率 17.86% 9 净利率 10.63% 2、报废车辆回收项目 经估算,项目达产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 75,114 万元,净利润 14,378 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37.9%。项目经济合理,项目财务效益好,财务 风险较小,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销售收入 万元 75,114.00 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4,619.35 3 利润总额 万元 16,915.30 4 企业所得税 万元 2,537.30 5 净利润 万元 14,378.00 6 投资利润率 % 37.90 本项目效益预测的计算基础及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情况 本项目效益测算假设建设期不产生项目效益,项目投产后各年实 现的产品销售收入按照产品的各年预计销售单价及预计销售量测算。 项目涉及每年可回收废钢约 8.96 万 t,回收单价按 2800 元/t,本项目 每年可回收废铝约 0.78 万 t,回收单价按 13000 元/t,可回收废铜约 13 0.85 万 t,回收单价按 38000 元/t,可回收废塑料约 1.2 万 t,回收单 价按 3800 元/t,可回收废橡胶约 2.2 万 t,回收单价按 1250 元/t,可 回收废玻璃约 0.6 万 t,回收单价按 400 元/t,可回收废纤维约 0.3 万 t,回收单价按 120 元/t。【参考废旧网 http://www.feijiu.net】 (2)项目成本费用测算情况 单位:万元 序号 科目名称 金额 1 营业成本 52,104.86 1.1 直接材料 48,822.86 1.2 直接人工 1,482.00 1.3 制造费用 1,800.00 2 期间费用 2,514.49 2.1 管理费用 1,482.00 2.2 销售费用 751.14 2.3 财务费用 281.35 3 总成本费用 54,619.35 3.1 固定成本 9,409.51 3.2 变动成本 45,209.84 4 经营成本 52,386.21 (3)项目损益测算情况 本项目顺利投产后,效益测算情况如下: 项目损益表 单位:万元 14 序号 科目名称 金额 1 销售收入 75,114.00 2 减:营业成本 52,104.86 3 减:期间费用 2,514.49 4 减:营业税金及附加 3,579.35 5 利润总额 16,915.30 6 减:所得税 2,537.30 7 净利润 14,378.00 8 毛利率 30.63% 9 净利率 19.14% (二)结合细分行业的准入门槛、竞争格局、市场同类产品或服 务的价格变化趋势、公司自身的技术、成本或有关优势因素等说 明项目效益测算是否客观、谨慎 1、准入门槛 (1)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汽车用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衰减至 80%时便需要进入回收利用 阶段,回收过程中会对电池组进行拆解和分拣测试,将完好的电池重 新成组为储能电池组,可作为电站、通信塔基站、工业园区、以及以 家庭或社区为单位的储能电池使用,可持续创造十年至数十年的价值。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未完善,一些不规范的汽车经销商或维修厂 将回收电池组私自处理,通过不合规的流程拆解提料原料,造成电芯 无法重新测试与编码、电池无法返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报废 动力电池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以防劣币驱 15 逐良币的行为扰乱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报废动力电池属于固体废弃物,拆解后的部分产物属于危险废弃 物,动力电池的回收及循环利用项目需要主管部门的批准。政府通过 行政手段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准入门槛,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新 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规定从事废旧 动力蓄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电动汽车生产 企业指定(或授权)的电动汽车售后服务商或其他机构;2)动力蓄电池生 产企业指定(或授权)的电池销售商、动力蓄电池换电(或租赁)企业或 其他机构;3)梯级利用企业或其指定(或授权)机构;4)具备动力蓄电池拆 卸所需技术、设备、人员等相应条件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5)其他 符合条件的企业。而与《规范条件》配套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 出将确定一份企业名单。只有满足《规范条件》的企业能被列入名单, 并在工信部网站上公示。列入公告的企业名单将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 参考依据。 (2)报废车辆回收项目 国务院正式公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自 2019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国家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实行资质认定制度,申请条件 更改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存储、拆解场地 和拆解设备、设施;有与报废汽车拆解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2、竞争格局 (1)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电动汽车厂和单纯的动力电池组装厂作为拆解回收电池材料的 16 主体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它们都不具备电池回收的经验和专业能 力;二是不具备电池回收处理的专业技术装备;三是回收处理领域与汽 车和电池行业相比是一个很小的微利行业。因此,大多数电动汽车企 业和单纯的动力电池组装企业会选择和像格林美、邦普这样的第三方 专业的回收处理机构进行合作,对废旧电池进行专业回收。虽然电池 材料生产企业对电池材料的合成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技术上拥有一 定的优势,但是这类企业没有专业的回收技术、设备和方法,其投入 的成本将会很大。而第三方专业回收处理机构深耕锂电池回收和再生 利用多年,拥有专业的回收技术、设备、方法、资质和回收渠道等优 势。判断第三方专业回收处理机构更加适合作为拆解回收电池材料的 主体。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参与方可以分为四类。第一,以格林美、 邦普为代表的第三方专业拆解机构。以格林美为例:其在 2016 年与 东风襄旅、三星环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兴新源汽车供应价值 链联盟,并且于 2017 年分别投资 5000 万元设立孙公司福建格林美、 以 9 亿元增资荆门格林美用以拓展其动力电池回收与原料再造业务。 第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整车企业。比亚迪在 2015 年 9 月与格林美 合作决定强强联手打造回收再利用闭环,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前景可 期。第三,以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为代表的电池厂商。国轩高科于 2017 年建成电池拆解资源回收中试线,并且成立“安徽金轩”、“甘肃 金轩”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回收及处理;中航锂电于 2014 年建立动力 电池回收示范线,并且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河南省 600 万元专 17 项资金支持。第四,以厦门钨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为代表的电池 材料厂商。厦门钨业于 2017 年 10 月公告拟向赣州豪鹏增资约 7885 万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用以提高原料保障能力、打造完整闭环生态 链;华友钴业分别出资 1.21 亿元收购韩国锂电池循环利用公司股权、 约 1844 万元收购台湾比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强化境外资源循 环产业布局,同时在境内设立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用以开 拓新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寒锐钴业拟出资 1 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赣州 寒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建设锂电池废料回收和湿法冶炼生产线项 目。 (2)报废车辆回收项目 对比美国多达 12,000 家拆解企业、近 200 家专业破碎企业、零部 件再造企业 5 万多家来看。截止 2021 年 2 月底,我国报废拆解厂仅 为 771 家,再制造资质牌照企业数十家而已。截止 2021 年,报废汽 车拆解技术领域共有 72 起投资,总投资额 330 亿,未来增长空间依 旧巨大。资本正在进入再制造整个产业链布局,兼并重组、融资乃至 上市,未来五年内将是一个高发的时期。 3、市场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趋势 (1)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组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材料中含有大量 的有价金属。不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所含的有价金属成分不同, 其中潜在价值最高的金属包括钴、锂、镍等。例如,三元电池中锂的 平均含量为 1.9%、镍 12.1%、钴 2.3%;此外,铜部分、铝部分等占比 18 也达到了 13.3%和 12.7%,如果能得到合理回收利用,将成为创造收 入和降低成本的一个主要来源。 (2)报废车辆回收项目 2016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决 定(征求意见稿)》,放开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规定“五大总成” 可交给零部件再制造企业。2019 年 2 月 25 日,国务院审议通过《报 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修订草案)》,通过鼓励报废机动车“五大总 成”再制造、再利用等。“五大总成”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方向机、 前后桥、车架。如果这五部分有两部分以上损坏,汽车的修复价值就 较低。同时,废除了报废机动车的收购价格参照废旧金属价格计价的 规定。五大总成再制造放开后,正规拆解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支 撑收车价格上涨,从而足以与非正规渠道竞争,车源与盈利问题得到 解决,促进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规范化发展。 4、公司自身的技术、成本或有关优势因素 公司在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经营多年,拥有完善的处理设 施、科学的处理工艺、丰富的处理经验,兼顾安全、环保和效益,建 立了危废分析化验室,并成立了安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滁州市固废 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和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同时 依托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共同解决汽车、动力电池拆解的 自动化问题,提高拆解效率和再利用率;公司拥有全面的危废业务处 理资质,具备提供一站式解决能力,上述两个项目生产过程中将不可 避免产生需要处置的危险废物,公司内部可进行协同处置,有效降低 19 运营成本,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公司已经形成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管理和经营团队,公司 多位管理人员深耕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多年,对行业发展现状 以及未来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团队的专业水平过硬、项目实操经验 丰富。公司依据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强化岗位工作分析,明确岗位 的职责、任职条件、发展空间、职业待遇,在内部人员难以满足岗位 需要的情况下,加强人员的外部引进,为项目建设储备人才。 5、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 公司项目盈利预测中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毛利率预计 17.86%, 报废车辆回收项目毛利率预计 30.63%。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格林美 2020 年财报中显示该公司动力电池 综合利用业务 2020 年毛利率 20.04%,较上年同期增加 3.98%。报废 汽车综合利用业务 2020 年毛利率 13.46%,较 2019 年同期上升 0.38%。 宁德时代 2020 年财报中显示该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 2020 年毛利 率 20.45%,较上年同期下降 3.95%。“锂电池材料”将废旧锂离子电 池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出锂 离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等,使镍钴锰锂等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天奇股份 2021 年半年报中显示该公司后汽车市场业务 2021 年半 年度毛利率 26.84%,较 2020 年财报中该业务毛利率上升 4.4%。“后 汽车市场”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汽车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及动力电池 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 华新环保招股说明书中显示该公司报废机动车拆解 2020 年、2019 20 年、2018 年毛利率分别为 45.93%、42.20%、38.71%。 行业内部分上市公司报废车辆回收及综合利用业务中包含废旧 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业务,其毛利率高低与其综合利用过程中所使用 的方式及其所产出的可再利用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市场中该项 业务的毛利率也略有不同。 综上所述,公司在项目效益的测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行业的准 入门槛、竞争格局、市场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趋势、公司自身 的技术、成本及有关优势等相关因素,对项目效益进行了客观、谨慎 的测算。 (三)项目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本次投资项目的效益测算是在未来产能全部消化的假设下,以目 前同类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水平为基础测算的。受未来产品市场 竞争格局、原料价格、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此次投资项目 存在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在未来项目运营过程中,本项目还可能受 到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变化、技术变更、市场环境及经营管理等多方 面的不确定因素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此次投资项目业绩不达预期。 四、请补充说明上述重大投资项目的筹划、论证过程,核查说明是否 存在泄露信息或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形,并向我部报备内幕 信息知情人名单。 (一)补充说明投资项目的筹划、论证过程 投资项目的筹划、论证过程如下: 项目 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 报废车辆回收拆解项目 21 事项 开展时间、地点 2021 年 3 月至 6 月 2021 年 1 月至 5 月 市场调研 湖南、湖北、北京 安徽、湖南、湖北、山东 2021 年 7 月至 8 月 2021 年 6 月至 7 月 技术方案讨论 公司内部 公司内部 2021 年 8 月至 9 月 2021 年 7 月至 9 月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咨询有限公司 2021 年 9 月 设计沟通 尚未开展 **设计有限公司 在项目的筹划和论证期间,公司组织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等 相关人员开展项目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从项目 实施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符合性、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节能环保和 安全的可靠性、生产规模的核定、工艺技术路线和产品方案的选择、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论证,充分论证公司在市 场、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形成项目投 资可行性结论: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和报废车辆拆解项目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支持和公司产业发展战略。 项目实施后,市场前景广,盈利水平较好,技术和安全性可靠, 能有效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增强公司的 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2021 年 9 月 15 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一 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上述建设投资项目,董事会结合 当前市场、技术、经济、安全、环保、政策等因素对上述投资项目的 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认为上述投资项目的实施将面临较为 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赢得企业利润的同时,也 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提高劳动就业率。上述投资 22 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的经济发 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上述投资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 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上述投资项目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说明是否存在泄露信息或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 经自查,本次内幕知情人均不存在信息泄露或利用内幕信息违规 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公司未来将持续做好内幕信息管理工作,依照 法律法规及监管最新要求,健全信息披露内控制度体系,不定期组织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信息知情人持续学习《证券法》、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 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及公司相关制度,提高守法意识,同时要求其 增强守法意识,强化规范运作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 公司将本次重大项目投资事项相关的内幕知情人名单已随本回 复同时报备。 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公司目前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 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 登的信息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1 年 9 月 22 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