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高科: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9-04-26
公司代码:600122 公司简称:宏图高科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发现 1 个非财
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 □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上市公司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为(1)通过设立等方式取得
的子公司:江苏宏图高科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宏图高科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源久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等 12 家子公司。(2)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宏图三胞高科技术有限公司、上
海宏图三胞电脑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宏图三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宏图三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22 家子公司。(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南京富士通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
京团结企业有限公司、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100
3.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五要素。内部环境评价主要涵盖治理
结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五个方面;风险评估要素主要
是针对公司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的评估,并合理的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评价对目标设定、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四个方面;控制活动评价包含内部控制具体制度建设情况及内部控制的
主要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主要评价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收集,
并且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及正确应用;对控制的监督主要评价内
部监督的作用,内部监督是否能及时发现内控缺陷,并加以改善,保证公司内控有效施行。
4.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重大事项与投资、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商品采购和销售、关联交易、财务报告、人力资源、信息
披露。
5.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 √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 √否
7.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内控规范手册,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1.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年度存在调整
□是 √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营业收入总额错 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发现 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发现 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发现
报 的营业收入错报金额大于 的营业收入错报金额在营 的营业收入错报金额在营
营业收入总额的 0.5% 业收入总额的 0.1%-0.5% 业收入总额的 0.1%以内
之间
利润总额错报 或者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 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发现 未被内控及时防范或发现
发现的利润错报金额大于 的利润错报金额在利润总 的利润错报金额在利润总
利润总额的 10% 额的 3%-10%。 额的 3%以内
说明:
定量标准:以合并报表数据为基准,确定公司合并报表错报重要程度的定量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凡具有以下特征的
缺陷,需定义为重大缺陷:①重述以前年度的财务报告以纠正重大错报,该错报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②审计师在当期审计中发现了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
报,该错报并未被公司的内部控制所发现。③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和相关内部控
制缺乏有效的监督;④公司管理层存在的任何性质的舞弊;⑤控制环境无效。
重要缺陷 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或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
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的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不会严重危及内部控制
的整体有效性,但也应当引起董事会、经理层的充分关注。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潜 在 风 险 事 造成直接财产损失 1000 造成直接财产损失 500 万 10 万元(含)以上,500
件 可 能 造 成 的 直 万元(含)以上,或已对 元(含)以上,1000 万元 万元以下,或受到省级(含
接财 产损失金额 外正式披露、对公司定期 以下,或受到国家政府部 省级)以下政府部门处罚
报告造成负面影响。 门处罚但未对本公司定期 但未对本公司定期报告披
报告造成负面影响。 露造成负面影响。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1、严重违反法律法规;2、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重大失误或未依程序及授权办理,
造成重大损失的;3、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4、对子分公司管
控不力,子分公司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5、媒体负面新闻多次曝光,对公司经营
管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6、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
改。
重要缺陷 1、未开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设计未覆盖重要业务和关键风险领域;2、子公司未
按照法律法规建立恰当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3、财产损失虽然未达
到和超过该重要性水平,但从性质上看,仍应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重视。。
一般缺陷 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1.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数量 1 个。
截至报
告基准
财务报告内部 业务领 截至报告发出日
缺陷描述 缺陷整改情况/整改计划 日是否
控制重要缺陷 域 是否完成整改
完成整
改
2019 年 4 月 25 由于对匡时国际 财务管 保持与审计机构和评估机 是 是
日公司发布了 股权纠纷案件的 理 构的有效沟通,提高业绩
关与《江苏宏图 认知的局限性, 预测的准确性,并根据相
高科技股份有 以及业绩预测存 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
限公司 在不准确,造成 信息披露义务。
关于 2018 年度 业绩预告出现较
业绩预亏更正 大偏差。
公告
》
1.3. 一般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 1 个,已全部整改。
1.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 √否
1.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 √否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数量 1 个。
截至报
截至报告
告基准
业务领 发出日是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缺陷描述 缺陷整改情况/整改计划 日是否
域 否完成整
完成整
改
改
2018 年 7 月,董国强、匡时文 《2018 年 投资管 公司与交易对方进行了多轮谈判,截 否 否
化与我司签订《2018 年补充协 补 充 协 理 至目前尚未取得一致同意。公司仍在
议》,约定:解除《现金购买资 议》未及 努力与交易对方进行商谈,希望能尽
产协议》关于我司尚未支付对 时履行的 快妥善解决此事。上述案件正在审理
价所对应的标的公司 40%股权 信息披露 之中,且未来的生效判决结果尚无法
转让之约定,以及标的公司相 定论。未来,公司将与律师积极商讨
关业绩承诺及利润补偿义务, 应诉方案,全力维护上市公司利益。
同时解除《2016 年补充协议》 但后期如果法院判决公司败诉,是否
关于匡时文化、董国强所持我 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将需要进
司股份的相关锁定期之约定。 一步判断和评估。
2.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2.3. 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存在一般缺陷,由于公司内部控制设有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的双重
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发现确认即采取更正行动,使风险可控,对公司财务报告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2.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 √否
2.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 √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缺陷对公司影响,自上而下深刻自查,认真梳理管理体系
和管理制度,严肃要求董事会、管理层及公司各岗位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公司章程和
内部管理制度。 2019 年度,公司以强化执行和持续改进内部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要求内部单位和
部门认真执行内部控制流程,并通过自我评价对现有制度中的管控流程进行自我监督检查,主动发现实
施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杨帆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