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9-03-21
公司代码:600176 公司简称:中国巨石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
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
我们对公司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1
的因素。
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及各主要控股子公司
2.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100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100
3.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包含资金活动、采购业务、工程项目、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关联交易、合同管
理、财务报告等方面;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包含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研究与开发、信息系统、人力资
源、企业文化、信息披露、内部监督、社会责任等方面。
4.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战略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风险)、财务风险(筹资活动风险、投资活动风险、汇率风险)、运营
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
5.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 √否
7.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指引》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1.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年度存在调整
□是√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1、 合并会计报表资产总
额的 0.125%≤潜在错报金
额≤合并会计报表资产总 1、 潜在错报金额<合并
1、潜在错报金额>合并会 额的 0.25% 会计报表资产总额的
计报表资产总额的 0.25% 2、 合并会计报表营业收 0.125%
财务报表潜在错 2、 潜在错报金额>合并 入的 0.25%≤潜在错报金 2、 潜在错报金额<合并
报金额 会计报表营业收入的 0.5% 额≤合并会计报表营业收 会计报表营业收入的
3、潜在错报金额>合并会 入的 0.5% 0.25%
计报表利润总额的 5% 3、 合并会计报表利润总 3、潜在错报金额<合并会
额的 2.5%≤潜在错报金额 计报表利润总额的 2.5%
≤合并会计报表利润总额
的 5%
说明: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这种重要程度
主要取决于:1、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的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误;
2、各类缺陷的分类认定,只需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即可归入相关类型,且遵循从严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如果公司存在以下迹象,通常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1)董
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2)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
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3)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
部控制的监督无效;(4)信息应用控制重大缺陷与信息系统一般控制缺陷相关或
由一般控制缺陷所引致;(5)能够合理证明发生的重大损失是由于一个或多个控
制缺陷而导致。
重要缺陷 当期财务报告存在依据定量标准认定的重要错报,控制活动未能识别该错报,或需
要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虽然未达到和超过该重要性水平,但从性质上看,仍应
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重视的错报。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根据公司会计报表、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的情况确定缺陷等级。
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1、 直接损失金额>合并 1、 合并会计报表资产总
会计报表资产总额的 额的 0.125%≤直接损失金
潜在风险事件造 0.25% 额≤合并会计报表资产总 小于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以
成的直接损失金 2、 直接损失金额>营业 额的 0.25% 外的
额 收入的 0.5% 2、 营业收入的 0.25%≤
3、直接损失金额>利润总 直接损失金额≤营业收入
额的 5% 的 0.5%
3
3、利润总额的 2.5%≤直
接损失金额≤利润总额的
5%
说明:
根据直接财产损失金额确定缺陷等级。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如果公司存在以下迹象,通常表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1)
严重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并对公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或造
成重大损失;(2)企业 “三重一大” 事项缺乏民主决策程序或决策程序不科学,
导致决策失误;(3)关键管理人员或重要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公司运营;(4)
媒体负面新闻频现,导致企业声誉受到重大影响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5)由于
非客观原因,内部控制评价的重大缺陷未得到整改。
重要缺陷 如果公司存在以下迹象,通常表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要缺陷:(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监管机构处罚,并对公司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或造成较大
损失;(2)违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导致决策失误,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3)
关键管理人员或重要人才大量流失,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4)媒体负面新
闻经常出现,导致企业声誉受到较大影响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5)由于非客观
原因,发现的重要缺陷未得到有效整改。
一般缺陷 除上述重大、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根据实际损失和对企业运营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确定缺陷等级。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1.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1.3. 一般缺陷
公司在内控评价过程中,根据上述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对报告期内发现的财务报告相关一般缺陷,
严格按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抓好整改落实,通过内控评价促进内控建设,确保内控的有效性。
1.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否
1.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否
4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2.3. 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存在一般缺陷,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已建立内部控制定期评价机制、
覆盖全面的内部审计稽查机制、多维度的总部职能监管体系、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控缺陷一经
发现确认即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整改结果与各单位绩效考核直接关联,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公
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及企业的运营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2.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否
2.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2018 年内部控制整体情况较好,内部控制缺陷复评结果未出现重大控制缺陷升级的案例,公司根
据发展战略和工作重心的变化,各项内部控制活动迅速反应和完善,不断加强国内外子公司发展状况的
监管和评价,持续开展内部战略执行情况的评价,完善公司战略规划的优化调整,经营管理方向和内控
机制始终跟随战略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以适应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2019 年将进一步
推进内部控制机制优化,重点关注内外部控制环境和重要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控方式和管
控重点,在确保重大风险受控的基础上,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工作效率的
不断提升、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曹江林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3月19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