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柴动力:全柴动力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23-03-31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报告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
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等相关规定与要求,结合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或“全柴”)所属行业特点及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履行
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情况编制的。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 2022
年度为主,并根据需要适度向前延伸,本着真实、客观、透明的原则,
阐述了公司在 2022 年度及以前年度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所
做的工作。
本报告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电子版
形 式 发 布 , 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 在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网 站
(www.sse.com.cn)公开披露,以方便广大投资者阅读、下载。
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全椒县襄河镇吴敬梓路 788 号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邮编:239500
联系人:徐明余
电话:0550-5038369
传真:0550-5015888
电子邮箱:qcxumy@163.com
一、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
的上市企业,股票简称:全柴动力,股票代码:600218,是国家火炬
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
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制造业
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零部件百强企
业等,并荣获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全柴具有 60 万台系列
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是国内专业的中小缸径发动机研发与制造企业。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
士工作站、中小功率柴油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小功率柴油
机工业设计中心,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
作关系,确保公司的产品技术始终紧跟全球先进水平。依靠前瞻性的
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相继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公司研发的系列发动机在
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
经过不断的产品结构升级,公司形成了以车用、工业车辆用、工
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为主的动力配套体系,广泛应用
于轻微卡、叉车、拖拉机、收获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固定机组等,
功率覆盖 20 至 300 马力,部分产品取得欧盟 E-mark 认证。凭借良好
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以及
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升制造能力,公司积极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装
备和工艺的应用,水平静压造型、消失模铸造、立卧转换加工中心、
在线检测、智能机器人、AGV 与 RGV 运输小车等一批国际先进的设备
与工艺得到了有效应用,为全柴高品质的产品制造打下了基础。
未来,全柴将坚定不移以用户为中心,坚持“质量、市场、效
益、生存”的理念,依靠优良的产品与制造技术,坚持绿色与内涵
式增长,打造百年企业!
二、公司 2022 年经营情况
(一)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 2021年
减(%)
营业收入 493,626.83 550,819.78 -10.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313.29 15,210.44 -32.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3,870.83 10,455.18 -62.98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052.69 25,970.09 50.38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
2022年末 2021年末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09,848.19 304,138.79 1.88
总资产 562,376.27 605,104.74 -7.06
(二)主要财务指标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 2021年
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24 0.39 -38.4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24 0.39 -38.4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9 0.27 -66.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37 6.14 减少2.77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8 4.26 减少2.98个百分点
三、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一)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
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有关法律、
法规要求及《公司章程》等规定,公司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制订了《公
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公司监事会议事规
则》和《公司总经理工作细则》等法人治理方面的规范制度,建立了
较为完善的三会一层制衡机制。
公司股东按其所持有的股份行使自己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保证了公司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的权益。公司股东大
会的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规范,确保股东对公司重大事项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严格依法行使股东的权利
和义务,没有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和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没有
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
资产、财务、机构、业务方面完全独立分开,做到了“五独立”;公司
董事会和监事会及内部机构独立运作;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
主经营能力。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控股股东没有利用关联交易、利润分配、资产重组、对外投资
等方式损害公司和社会公众股东的合法权益。
公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定,建立了《信息
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和《投资者关系工作制度》,真实、准确、完整、
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及时披露公司信息,热情接待股东来访和咨询,
确保所有股东享有平等机会获得公司信息。
公司遵循回报股东的原则,制定相应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积极
地回报广大股东。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发放现金股利41,976.84万元。
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力图确保公司财务稳健与
公司资产、资金安全,确保银行及供应商等债权人的利益,公司的各
项重大经营决策过程,均充分考虑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职工权益保护
1、职工利益得到保障
公司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与全体职工均签订了《劳动合同》,
从根本上保障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年来,公司每月按时足额发
放工资、奖金,从未出现过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公司为全体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
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并按时足额缴纳。2022年,公司为职
工缴纳“五险一金”合计8,211.23万元,较上年增长7.05%。
2、注重职工安全保护
公司把“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作为安全生产理念。根
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为职工配备了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同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
知识培训。全柴先后被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机械)”、“安
徽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诚信企业(5A)”、“安徽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
型企业”荣誉称号。
为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企业和谐发展环境,
公司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全体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
体检,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在职员工每年度进行一次体检。
为关爱女性职工的身体健康,公司每年还开展健康检查专项活动。通
过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3、注重职工培训,为职工成才创造机会
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建立了员工培训档案。坚持员工培
训与生产需要相结合,通过聘请专家授课、技术人员讲解、组织技术
比武、精益班组培训、质量标兵评比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主题的培
训,并完善了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重视培训成本投入的效果。建
立了一套完备的培训制度和培训管理体系,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
化。近几年公司加大了对职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为公司职工成才创造
了机会。2022年,公司职工培训支出25.86万元。为丰富广大职工文
化生活,全面提高文化素养,争做知识型职工,公司建有全柴“职工
书屋”,藏有图书6,000余册供职工借阅,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
4、切实保障员工在公司治理中享有充分的权利
公司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规定,建立了职工监事的
选任制度,公司监事会的3名监事中有1名职工监事,由公司职工代表
大会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
公司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次职代会召开之前,公司工会
广泛征集职工代表的提案,由职代会提案委员会对提案进行分析整理,
确定立案内容和件数,提交职代会审议。公司经营层高度重视职工代
表提案,督促有关部门对职工代表提案进行研究,提出解决落实方案。
同时公司坚持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所提合
理化建议取得显著经济效应或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职工,给予奖励,
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
(三)客户权益保护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
平。公司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妥善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充分地保护
了广大客户的切身利益。公司将客户视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长
期共存、精诚合作、相互信任、共同成长。在经营过程中,公司还注
重保护供应商的利益,本着诚信经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
使其能在与公司的合作中获得合理的利润,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注重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贯彻落实法律、
法规及行业规范,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续开展环境治理与保护
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环保职能部门,配备含环境工程专业硕士 1 人、本科 2 人的专职
环保管理人员 13 人。建立环保过程绩效指标体系,并层层分解,落
实各级环保工作责任,坚决贯彻环境“三同时”制度,通过绿色工艺、
设备和原材料的不断投入,提升公司绿色制造能力。
废水治理方面。公司于 2000 年兴建污水处理站,实现污水达标
排放;2011 年,公司新建了循环水供给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水 100%循环使用;2014 年,兴建了污水深度过滤系统,污水满足一
级排放标准;2021 年,公司投资 100 多万元对污水治理设施进行了
升级改造。
废气治理方面。全面使用天然气锅炉,一是采购意大利进口燃烧
器对天然气锅炉实施了超低氮排放改造;二是对实验室废气治理设施
进行升级改造,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废弃物治理方面。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管理,产
生的废金属铁屑等边角余料回炉再利用,其他废弃物委托资质单位合
法处置。
项目环评方面。公司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制度,投资项目均履行环
评审批手续并通过验收后投入使用。
绿色能源和资源再利用情况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节能减排效果
公司建有 0.3 兆瓦光伏停车场,年发电量约 30 万千瓦时,节约用电费用约 24 万
1 光伏停车场
元。
将柴油机试机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网使用,年发电量约 27 万千瓦时,
2 电测功台架系统
节约用电费用约 22 万元。
累计配备 20 台,通过小功率输出驱动大量自然微风,起到通风和降温的双重功
能。单台覆盖面积 120 ㎡,单台功率 1,500 瓦,每年运行 2,400 小时,每年耗电
3 超大型工业节能风扇
量 3,600 千瓦时,对比普通摇头风扇(单台覆盖面积 25 ㎡,单台功率 380 瓦)
每年节电约 2 万千瓦时,节约用电费用约 2 万元。
利用地下浅层地能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特性,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 30%-
50%,真正实现了“低碳、绿色”,相比“冷水机组+市政蒸汽系统”每年减少运
4 地源热泵系统
行费用约 14 万元,减少维护费用约 5-8 万元,可减排约 235.80 吨二氧化碳、
0.77 吨二氧化硫、0.67 吨氮氧化物、90 吨标准煤。
空压机工作过程中,输入电能的 80%左右变成热量,通过冷却介质散发至空气中,
热能回收系统将此热量回收,制成工艺生产所需热水,为涂装线、清洗机、职工
5 空压机热能回收系统 浴室提供热水,减少蒸汽使用量。同时降低压缩机组运行温度,延长机组密封件
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费用,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全年节约蒸汽约 1,500 吨,
节约费用约 33 万元。
公司产生的污水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发动机
6 循环水利用 性能测试、卫生冲厕、绿化浇水等提供水源,降低自来水用量,全年节约费用约
110 万元。
利用高效节能二级压缩变频螺杆机取代原有高耗能空压机,每年节电约 25 万千
7 新型节能空压机 瓦时(按运行 5,000 小时计算),节约用电费用约 20 万元。新机器自带能效在线
监控系统,可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31MW BIPV 分布式屋 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 31MW BIPV 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全年节约用电
8
顶光伏电站 费用约 200 万元。该项目处于安装阶段,预计 2023 年 6 月并网发电。
近几年,公司未发生因环境污染问题受到环境主管单位处罚的情
形。公司先后荣获“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安徽省提高资源产
出率先进单位”、“安徽省节水型企业”等称号,肯定了在环境治理与
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
今后,公司将通过引进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和升级改造现有设施
设备,进一步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确保排放达标或者低于排放
标准,坚决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切实履行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
通过技术创新,公司不断研发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绿色动力,新
产品具有高可靠性、低油耗、低排放等优点,有效实现发动机的清洁
排放。2022 年,公司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完成了 Q23A、Q25N、H25
等新产品的开发和量产工作;在非道路方面,完成 V33、S36、S65-SCR
等产品的开发工作,为后期开拓挖机、大马力农装市场做好准备,完
成农业装备 V30、V35、V36 机型燃油系统国产化替代工作并实现量产。
2022 年,“轻型商用车国六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机
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柴 Q23-136E60 型车用国
六发动机入选 2022 年“安徽工业精品”,V36 型发动机被评定为安徽
省“十大创新农机产品”。
(五)公共关系和社会公益事业
公司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和监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在
努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公司积极组织
及参与社区活动,与业界及不同社团保持良好沟通,广泛与社会群体
保持紧密联系合作,多渠道主动收集地方政府和社区意见,实现企业
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公司注重社会价值的创造,自觉把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放在积极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上,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公司按规定缴纳
残疾人保障金,努力创造和谐公共关系。公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对地方教育、文化、科学、卫生、扶贫济困等方面给予了必要的支持,
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出于对上市公司的帮助和扶持,全椒县人民政府在安排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时,由公司控股股东安徽全柴集
团有限公司一并承担,公司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等工作的相关过程。
(六)社会贡献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积极为国家财政税收做
贡献,促进公司所在地区的发展。公司诚信经营,依法纳税,2022年
度共缴纳各种税金6,089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财政,不仅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还努力回报社会,极大地彰显企业社会责
任。
四、总结与展望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公司一直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
任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公司努力做好各项经
营管理工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积极履行对股
东、员工、债权人、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2023年,在
推动企业稳健向前发展的同时,公司将继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加强
保护股东权益,重视股东回报;高度关注员工发展,增强员工幸福感;
高效沟通与合作,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企业发展与履
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起来,为股东、为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回报,
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更多的贡献。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