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传媒:201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5-04-25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
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
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 2014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
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
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
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
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
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
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
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
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1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
险领域。本年度重点关注下列高风险领域:广告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关联交易
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投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市场活动风险。
本年度纳入内控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母公司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连锁板块子公司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广告板块子公司上海中润解放传媒
有限公司、上海中润解放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上海新华置城文化传媒有限
公司;报刊板块子公司上海申报传媒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地铁时代传媒发展有限
公司;电商板块上海新华传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公司。上述公司的总资产、营
业收入和净利润三项指标均超过合并财务报表的 90%。
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
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报
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关联交易、费用管理、内
部审计等。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
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为导致错报的可能性大于营业收入的 2%(含);
财务报告重要内部控制缺陷为导致错报的可能性大于营业收入的 1%(含)、小于
营业收入的 2%(不含);财务报告一般缺陷为小于营业收入的 1%(不含)。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1.1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认定为重大缺陷:
1.1.1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1.1.2对已经公告的财务报告出现的重大差错进行错报更正;
1.1.3当期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1.1.4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1.2.具有以下特征的缺陷,认定为重要缺陷:
1.2.1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2
1.2.2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1.2.3对于非常规或特殊交易的账务处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或没有实
施且没有相应的补偿性控制;
1.2.4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
制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准确的目标。
1.3.一般缺陷是指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
2.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内控缺陷的
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公司当前的实际发展阶段等因
素,确定了公司非财务内部控制缺陷分类等级,即: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
缺陷,各等级的缺陷按相应标准认定:
(1)重大缺陷: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
制目标。
(2)重要缺陷: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
于重大缺陷,但仍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3)一般缺陷: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内控缺陷的
认定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定量及定性两个角度,研究确定了适用公司的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考虑补偿性控制措施和实际偏 考虑补偿性控制措施和实际偏 考虑补偿性控制措施和实际偏
差率后,该缺陷总体影响水平 差率后,该缺陷总体影响水平 差率后,该缺陷总体影响水平
定量标准 低于一般性水平(营业收入的 介于重要性水平(营业收入的 高于重要性水平(营业收入的
1%)。 2%)和一般性水平(营业收入 2%)。
的 1%)之间。
定性标准
发生频率 未重复发生的一般控制不达 重复发生的一般控制不达 重复的关键控制不达标。
与重要性 标。 标;
关键控制不达标。
3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 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
阻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 严重阻碍,战略规划中的关 严重阻碍,战略规划中的指
这种阻碍的不良影响可以逐 键指标难以完成; 标几乎全部不能完成;
战略 渐消除; 对战略实施的推进工作造成 极大地阻碍了战略实施的推
发展 对战略实施的推进工作造成 了较大阻碍,或较大地破坏 进工作,或极大地破坏了战
了一定的阻碍,或在一定程 了战略实施与评估机制。 略实施与评估机制。
度上破坏了战略实施与评估
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的缺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 公司治理结构缺失,权力制
陷,权力制衡机制受到了中 陷,权力制衡机制受到严重 衡机制功能不存在;
等程度的负面影响; 的负面影响; 对决策的科学有效性造成极
治理
公司 对决策的科学有效性造成中 对决策的科学有效性造成严 端的负面影响,决策结果完
结构
治理 等程度的负面影响,决策结 重的负面影响,决策结果与 全与预期目标相违背。
影响 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 预期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距。
对管控措施的有效推行造成 对管控措施的有效推行造成 监督检查。
一定阻碍; 严重阻碍;
监督
建立了正式的监督检查工作 监督检查机制无法发挥作
检查
机制,但仍需完善。 用,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得
到改善。
对内部控制有一定认识,但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严重不 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不够全面; 足; 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整体缺
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完整,信息沟 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沟 失,信息沟通系统缺失。
环境
通系统到位,但仍需进一步 通系统都有严重缺陷。
完善日常业务操作。
公司整体资本运营或资金配 公司整体资本运营或资金配 公司整体资本运营或资金配
置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置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置效率大幅降低;
效率
日常业务运营效率有一定程 日常业务运营效率有较大程 日常业务运营效率大幅度下
度的降低。 度的下降。 降。
各部门间的合作受到一定的 各部门间的合作受到较大的 各部门间的合作受到严重的
运营
阻碍,协同效应的发挥受到 阻碍,协同效应难以发挥; 阻碍,无法产生任何的协同
影响
部门 影响; 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情报传 效应;
间协 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情报传 递存在较大程度的不通畅。 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情报传
作 递受到一定阻碍,对信息的 递极不通畅。
获取和使用产生一定的负面
影响。
4
一般缺陷 重要缺陷 重大缺陷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
府政策、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府政策、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政府政策、其他规范性文件
经营 受到地方政府或监管机构的 受到地方政府或监管机构的 等,受到中央政府或监管机
违规 调查,并被处以罚款或罚金。 调查,并被处以罚款或罚金, 构的调查,并被处以罚款或
法律 且被责令停业整顿等。 罚金,且被限令行业退出、
法规 吊销营业执照、强制关闭等。
影响 一般性诉讼(仲裁)案件的 重大诉讼(仲裁)案件的起 重大诉讼(仲裁)案件的起
起诉或应诉不当,导致公司 诉或应诉不当,导致公司经 诉或应诉不当,导致公司经
诉讼
一定经济利益损失,或对公 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或 济利益受到极为严重的影
处理
司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对公司持续经营造成严重影 响,或导致公司无法持续经
响。 营。
导致一定程度的财务损失, 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且财 导致重大财务损失,且财务
且财务损失一段时间内不能 务损失较长时间内不能恢 损失长时间内不能恢复,或
恢复,或财务损失对公司的 复,或重大财务损失对公司 重大财务损失已威胁公司的
财务
正常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 的正常经营产生严重的负面 生存;
损失
响; 影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受到
报表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难以 重创,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影响 标在短期内受到影响。 实现,国有资产遭到流失。
对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性造 对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性造 对财务基础数据的真实性造
会计 成中等程度的负面影响,导 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财 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导
报表 致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部分主 务报告无法反映大部分业务 致财务报告完全无法反映业
错报 营业务或金额较大的非主营 的实际情况。 务的实际情况。
业务的实际情况。
与政府的政策目标存在一定 严重违背了政府的政策目 与政府的政策目标形成对立
程度的差距,对社会的稳定 标,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较恶 局面,对社会稳定造成恶劣
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劣影响; 影响;
社会 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 对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难以
责任 响,出现个别投诉事件,总 遭到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或 挽回的恶劣影响,遭到全国
要采取一般的补救措施。 受到监管单位的责罚,必须 性的舆论抗议或受到监管单
其他
执行复杂、困难、成本高昂 位的重大责罚。
影响
的补救措施。
负面消息引起企业所在地的 全国性媒体对负面消息进行 负面消息在全国范围内流
地方媒体关注,但并未公开 报道,企业声誉受到严重损 传,引起政府部门或监管机
企业
报道,企业声誉受到轻微损 害。 构关注并展开调查,对企业
声誉
害。 的负面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无
法消除。
(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
5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四、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未发现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
董事长:裘新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 4 月 24 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