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中国一重: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方案2012-03-30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开展内部控制体系
                   建设和评价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

体系,认真贯彻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中

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

号文)以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 号文, 以

下简称“11 号文”) 等有关文件精神,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

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公司的经营

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

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公司简介

    (一)公司概况

    1.证券简称:中国一重

    2.股票代码:601106

    3.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4.公司性质:主版 A 股上市公司

    5.公司注册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红宝石办

事处厂前路 9 号

    6.法定代表人:吴生富

                             1
    7.注册资本:65.38 亿元

    8.主营业务:重型机械制造业务,为冶金、电力、能源、交

通运输、矿山、石化等行业及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高新产品和技术服务,并开展相关的国际贸易。

    (二)组织架构

    公司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设立了较为健全的组织

架构。公司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部门规定,通过持续规

范和优化,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

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独立运作,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制

衡的运行机制。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科学

决策提供支持;公司经营管理层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董

事会授权范围内执行董事会决议,行使公司经营管理权,对董事

会负责。公司根据企业的性质、发展战略、管理要求等因素,按

照科学、精简、高效、制衡的原则,设置了审计部、监察部、企

业发展部、人力资源部、生产计划部、计划财务部、质量保证部、

物资采购部、营销事业部、信息技术部、企业文化部、安技环保

部、装备部、技术中心、国际市场部、公司办公室、保卫部、离

退休管理部、社会事务部等部门。通过合理划分部门职责和岗位

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内部控

制体系。

                              2
    二、组织保障

    为切实做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公司组织有关人

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

行了学习,部署了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的相关工作,明

确董事长为公司内控建设第一责任人,董事会负责内控体系的建

立健全、有效实施和综合评价,管理层负责组织内控体系的日常

运行,监事会负责对内控体系的监督检查,并就内部控制自我评

价报告明确表示意见。

    为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

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内控领导

小组”)作为领导机构,负责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整体方

案的审定、实施过程的监督、自我评价报告的审查,对内控管理

中发现的问题及风险提出意见及建议。

    组   长:李子凌

    副组长:朱青山

    组    员(排名不分先后):

    于兆卿、蒋金水、张百忠、左连春、徐绍堂、苏俊清、刘昕

宇、王文斌、姜 萍、袁国明、万靖君、穆卓枢、董书国。

    三、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一)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现状

    公司按照“横向立法,纵向运行,纵横结合,协调有序”的

总体原则,通过理顺职能、完善制度及加强监控,使内部控制管

                             3
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每年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系统完善,

2010 年编修完善管理制度 102 个、2011 年编修完善管理制度 37

项;公司设有审计部、监察部两个职能部门,依据公司内部控制

制度的相关规定,按计划开展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2010 年

10 月,黑龙江证监局就公司治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认为公司

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三会”运作比较规范;内控制度健全,重大

投资决策、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基本做到了严格规范并得到有效执

行;公司与控股股东实现了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上的 “五

分开”;高管人员职责清晰,基本做到勤勉尽责。

    (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1. 完成《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和评价工作方案》的编制、董事会审批与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并

上报黑龙江省证监局备案。

    2. 对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骨干进行企业内控培训学习,动员全

体员工积极参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提高员工对内控体系建设重

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全员全过程内控风险意识。

    3. 公司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把公司现执行的制度和内控制度

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等逐项对照,全面梳理内控制度及业务流程。

    四、开展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工作

    (一)内部控制体系评价范围及原则

    1.本方案所述内部控制体系评价范围覆盖股份公司及下属子

公司、事业部。评价内容涵盖公司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

                              4
门和各个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内部控

制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应保证公司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

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

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

最佳的控制效果;

   4.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

提高,不断修改和完善体系建设。

    (二)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涵盖的内容及分工

    根据 11 号文等有关文件精神,企业内部控制共分 18 部分,

分别为: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

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

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企业需对上述有关内部控制体系进行

自我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各部分需要评价的内容概述如下:

    1.组织架构

    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

级机构设置,以及组织架构的运行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董事会办公室、企业发展部。

    2.发展战略

    对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实施进行总体评价,包括战略目标、战

                            5
略分析、具体规划合理制定的评价,以及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评

价。

    负责部门:企业发展部。

    3.人力资源

    对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使用与退出进行评价,对企业促

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

    4.社会责任

    (1)安全生产

    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的建立等进行评

价;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安技环保部。

    (2)产品质量

    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生产流程工作进行评

价。

    负责部门:质量保证部。

    5.企业文化

    对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育自身特色企业文化、形成整

体团队向心力,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等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企业文化部。

    6.资金活动

    对企业资金授权、批准、审验等相关管理制度建立,资金活

                             6
动的集中归口管理,筹资、投资、营运等各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岗

位分离等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计划财务部。

    7.采购业务

    对采购计划合理安排、供应商选择、合理安排采购方式、科

学制定招投标或定价机制、规范授权审批、验收与付款的规范等

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物资采购部。

    8.资产管理

    对加强各项资产管理、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加强薄弱环节管

理、资产减值和合理确认、资产的投保等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计划财务部。

    9.销售业务

    对销售业务流程控制、销售业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进行评价,

销售、发货、收款等环节的职责完善和审批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营销事业部。

    10.研究与开发

    对研发立项、计划制定,研发全过程管理,研发行为规范,

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有效利用及保护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技术中心办公室。

    11.工程项目

    对工程项目各项有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职责权限的完善,工

                             7
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工作的规范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装备部。

    12.担保业务

    对担保业务政策及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调查评估、审

核批准、担保执行等工作流程的规范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计划财务部。

    13.业务外包

    对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评价,对承包方的选

择和业务外包的实施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生产计划部。

    14.财务报告

    对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情况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计划财务部。

    15.全面预算

    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以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

进行评价,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等工作的评价。

    负责部门:计划财务部。

    16.合同管理

    对合同管理有关工作进行评价,包括合同的拟定、审批、执

行等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营销事业部。

                               8
    17.内部信息传递

    对公司内部报告管理,包括形成、传递、使用、保存等管理

工作的评价。

    负责部门:公司办公室。

    18.信息系统

    对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工作进行评价。

    负责部门:信息技术部。

    (三)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和实施评价

    1.各负责部门应根据本部门负责的内控评价内容,拟订评价

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和费

用预算等相关内容,报经公司内控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2.组成评价工作小组

    各负责部门应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组成内部控制评价工

作小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评价工作小组应当吸收熟

悉情况的业务骨干参加。

    3.实施现场测试

    各评价工作小组应当对被评价内容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

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

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内容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

否有效的证据。

    4.认定控制缺陷

    各评价工作小组应当以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为依据,结合日

                             9
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

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对

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类,分别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

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

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五、内控体系建设和评价的程序及时间节点安排

    1.根据分工安排,布置相关部门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和评价工

作,对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骨干进行企业内控知识培训(2012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

    2.全面梳理内控制度及业务流程(2012 年 5 月 31 日前完成)。

    3.实施现场测试,收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认定控制缺陷 (2012 年 6 月 30 日前完成)。

    4.2012 年 7 月 2 日前,各部门对上半年内控进展情况进行自

查,并将负责的有关内控体系建设和评价的情况向企业发展部汇

报书面材料。

    5.制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2012 年 8 月 31 日前完成)。

    6.落实缺陷整改工作,包括修订制度、完善流程等,形成内

控整改工作报告并提交企业发展部汇总(2012 年 11 月 30 日前完

成)。

                             10
    7.各部门以 12 月 31 日为基准日,按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

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评价工作底稿应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

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

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应当设计合理、证据充分、简便易行、

便于操作。评价工作小组负责人应当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审

核,对所认定的评价结果签字确认,并提交企业发展部汇总(2013

年 1 月 10 日前完成)。

    8.编制评价报告。企业发展部负责对各评价工作小组编制的

评价工作底稿进行汇总,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初稿。初稿完成

后,报内控领导小组组长审批,此项工作须于每年 2 月 15 日前完

成。

    9.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10.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

    11.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对外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

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