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文灿股份: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2022-10-26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二年十月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350,000.00 万元(含本数),扣除
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投资项目               投资总额        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1      安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100,106.00             100,000.00
  2      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100,050.00             100,000.00
  3      佛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80,181.00              80,000.00
  4      补充流动资金                              70,000.00              70,000.00
                   合计                           350,337.00             350,000.00

      若本次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公
司将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
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顺序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
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以自筹
资金先行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背景
        (一)全球及我国汽车产销量回暖,汽车零部件需求保持旺盛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各主要工业国家国民
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汽车产业已逐渐步入成熟期。2010 年至 2017 年,
受益于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国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推出,全球汽车产量整体
上呈稳步增长趋势,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全球汽车产量从
7,758.35 万辆增长至 9,730.25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29%。但从 2018 年开始,
受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汽车行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出现小幅
下滑,2018 年、2019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 9,563.46 万辆和 9,178.69 万辆,分
别较上年下滑 1.71%和 4.02%。2020 年以来疫情爆发导致世界各行业均受到不同
程度的冲击,全球汽车产量较 2019 年明显下滑,2020 年全球汽车产量为 7,762.16
万辆,同比下滑 15.43%。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的逐渐回稳,全球汽车产业开始


                                      1 / 16
逐步回暖,2021 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 8,014.60 万辆。

                   2010 至 2021 年全球汽车产量(万辆)




   资料来源: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国际汽车巨头
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市场人均汽车保有量低、
潜在需求量大、需求增长迅速,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生产的生力军,在全球汽
车市场格局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我国汽车工业把握住了汽车制造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
业分工体系和价值链重构,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
显示,2021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08.2 万辆和 2,627.5 万辆,是世界第一
大汽车市场。

                  2010 至 2021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 / 16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铸造零
部件增量市场广阔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及生产规模化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
车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根据中国
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26 万辆,首次突破
万辆;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25.62 万辆,首次突破百万辆;2021 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352.05 万辆,同比增长 159.48%,迎来了快速成长期。2022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量达 471.7 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17.77%,继续保持高增速。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根据该规划,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
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在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持续推动下,
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012 年至 2022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核心特征在于“三电系统”,即电池、电驱
动和电控系统,其取代了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及配套零部件。作为新能
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的比重
较高,且电池、电驱动系统壳体等仍然大量采用铝合金铸造材质。在新能源汽车


                                   3 / 16
产销量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电机壳、减速器壳、电池盒、电池托盘等新能源汽
车铝合金零部件市场需求随之增长,一方面为铝合金铸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
遇,另一方面由于电机壳、电池盒等零部件结构复杂、铸造难度高,也为铸造企
业的铸造工艺、设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燃油车减排压力以及新能源车续航焦虑的双重驱动下,车
身轻量化趋势将进一步推动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

    传统燃油车面临减排压力,车身轻量化成为燃油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数
量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加重了对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汽车能
源消耗、防治汽车废气污染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各国颁布了相
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理念,我国亦提出 2030 年“碳
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汽车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受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
2020 年编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我国汽车技术总体发展
目标为“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减碳承诺于 2028 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
到 2035 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 20%以上”。车身轻量化的核心在于在保证汽车
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整车的重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以达到减排目的,
车身轻量化成为传统燃油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实验统计,
空载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
效率可提高 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 0.4-1.0L,二
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

    新能源汽车面临“里程焦虑”,进一步推动了车身轻量化趋势的发展。现阶
段,相较于传统内燃机汽车 800 至 1,000 千米的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相对较短
的续航里程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进一步扩展。根据艾瑞咨询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皮书》调查结果,购车时超过半数的用户会考
虑续航里程等因素。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搭载的三电系统(电驱动、电池、电
控)与大量智能化系统,大幅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进一步缩短了新能源
汽车的续航里程。在电池技术短期内未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汽车轻量化成为缓
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重要途径。平均来看,纯电动汽车的整备重量较传统内


                                  4 / 16
燃汽车重约 100-250kg,而汽车的整备质量每减重 10kg,在无制动动能回收的情
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提升 2.5km。

    在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推动下,单车用铝量的提升将为汽车铝合金铸造零部件
带来广阔发展空间。汽车的轻量化意味着零部件的轻量化,铝合金因其较低的密
度和优异的性能,能在大幅度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已成
为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优先选择的零部件材料。根据欧洲铝业协会和 Ducker
Frontier 的数据统计,过去 30 多年欧洲每辆汽车上的用铝量大幅上升,从 1990
年的 50 千克增加到 2020 年的 180 千克,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00 千克,部分车
型的用铝量甚至已超过 500 千克;北美汽车上的平均用铝量高于欧洲,从 1990
年的 75 千克增加到 2020 年的 208 千克,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30 千克。未来我
国亦将大力推进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及 CM 咨询的研究报
告,我国 2016 年以来乘用车单车用铝量在不断增加,并且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我
国乘用车用铝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2016 年-2030 年中国汽车乘用车单车用铝量变化及预测(kg)




    数据来源:国际铝业协会(IAI)、CM 咨询《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
(《Assessment of Aluminium Usage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2016-2030》)

     (四)轻量化、一体化趋势下,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市场潜力巨大

    车身结构件占汽车整备质量的比重较高,是汽车轻量化的重点领域。车身结
构件是车身构造的框架,相当于支撑车体的骨骼,主要起支撑和承载作用,也是
车辆其他系统部件的安装基础。涉及产品包括后纵梁,A、B、C、D 柱,前、后
减震器,左、右底大边梁和防火墙、后备箱底板等,极大程度上影响到车辆的行

                                        5 / 16
驶品质和被动安全。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以乘用车为例,车身、底盘、
发动机以及电子电器四大总成占汽车整备质量的比重分别约为 42%、38%、12%
和 8%,车身质量占比最高,减重空间较大。

    使用铝合金压铸车身结构件代替钢制结构件,能够实现良好的减重效果,同
时有助于提高集成度、降低生产成本。铝合金材料吸能性优于钢材,能够实现较
为复杂的结构,并且较好地满足了车身结构件的力学性能要求。改用铝合金车身
结构件来替代钢制结构可以取得显著的减重效果。同时,铝合金材料的成型性能
优异,通过一体化压铸技术,可以使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取代多个零件的复杂结
构,提升汽车零件的集成度,减少成型和连接环节,进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
产效率。例如,特斯拉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将 70 个零部件一体化压铸为 1-2 个大
型铝铸件,使零部件重量减少 10%-20%,连接点数量由 700-800 个减少到 50 个,
制造时间由原来 1-2 小时缩短到 3-5 分钟,大幅精简了制造流程、提升了生产效
率。

    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压铸技术难度较大,市场渗透率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由于车身结构件一般都是复杂薄壁零件,且需要具有高强度、很好的延展性和较
高的可塑性,保证它们在碰撞时有很好的安全性。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超
薄的壁厚,导致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的压铸难度较大,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根据
国际铝业协会数据,目前在传统燃油车中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渗透率为 3%,在纯
电动汽车中渗透率为 8%,远低于动力系统铝渗透率。近年来,随着高真空压铸
技术以及超大吨位压铸设备的发展,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的技术难点已经逐步
克服。在车身结构件轻量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铝合金压铸车身结构件有望
逐步替代钢制结构件,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三、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分析
       (一)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有助于合理布局区域产能,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6 / 16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佛山,通过多年的自主布局和外延并购,目前已形成了国
内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主要经济区,国外覆盖法国、匈牙利、墨西哥、
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的全球化生产布局,但在安徽、重庆等区域暂无产能布局。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 年全省新能源
汽车产量达 25.2 万辆,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四,已经形成了覆盖
零部件、电池以及整车厂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集群,聚集了包括比亚迪、蔚
来汽车、大众(安徽)、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安凯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多
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徽各级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产业支
持政策。《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省
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 3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 40%;形成布局完
整、结构合理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 70%。同时,要整
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力争将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安徽省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提出,到 2023 年,全省新能源汽
车产量占全国比重 10%以上。六安市亦积极采取行动响应上述规划,抓住新能源
汽车转型发展趋势及合肥、六安同城化发展机遇,全力打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
套基地,并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
基地建设指挥部,推动配套基地建设。

    重庆市作为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的西部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中心城
市,是全国车辆制造、装备制造及其零部件生产重要基地之一,集聚了包括赛力
斯、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力帆股份等优质的整车制
造产业资源。随着重庆地区的汽车行业发展壮大,对周边汽车配套产业的需求不
断提升,重庆地区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的重要领地。

    佛山市是公司总部所在地,主要辐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佛山生产基地建
成投产的时间较早,其现有压铸设备以 1000T 以下的小型压铸机为主,随着市
场对于汽车铝合金压铸件需求量的不断提升,以及产品迭代对压铸设备性能要求
的不断提高,现有设备产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

    本次募投项目包括在六安市、重庆市以及佛山市新建汽车铝合金铸造零部件


                                  7 / 16
生产基地,募投项目的建设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公司各区域产能的合理布局,降低
运输过程所耗费的时间,节省运输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快速
地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客户协同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需求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
展机遇,并将带动相关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
据,201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26 万辆,首次突破万辆;2021 年,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352.05 万辆,同比增长 159.48%,迎来了快速成长期。2022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量达 471.7 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117.77%,继续保持高增速。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规划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2012 年至 2022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公司长期专注于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公司在技术
研发、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
汽车、广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相关下游客户产
能的快速扩张,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订单亦保持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品
收入不断提升。

                                  8 / 16
    本次募投项目生产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铸造零部件,募投项目的
建设在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力的同时,更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夯
实公司市场地位,满足下游汽车行业往新能源方向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需求,
为保障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3)契合汽车行业轻量化发展趋势,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全球数量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加重了对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控制汽车能源消耗、防治汽车废气污染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各
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理念,我国亦提出
2030 年“碳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汽车行业亦积极响应国家“双
碳”政策,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
车工程学会于 2020 年编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我国汽车
技术总体发展目标为“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减碳承诺于 2028 年左右提
前达到峰值,到 2035 年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 20%以上”。

    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制造工业不可逆转的
发展趋势,其核心在于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整车的重量,从
而减少燃料消耗以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实验统计,空载
情况下,约 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
可提高 6%-8%;整车重量每减少 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 0.4-1.0L,二氧化
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 7.5-12.5g/km。

    推进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铝合金因其较
低的密度和优异的性能,能在大幅度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已成为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优先选择的零部件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图 2.0》亦将汽车轻量化作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9 个重要领域之一,
并提出提高铝合金性能,推进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批量应用,尤其是在车身结构件
领域应用的典型目标。

    本次募投项目的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件等轻量化关键产品,通
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助力下游客户实现汽车轻量化目标,进而达到提




                                  9 / 16
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推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为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贡
献力量。

    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1)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

    汽车铸件生产企业既受到铸造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影响,亦对汽车行业的
法律法规及政策十分敏感。目前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又进一步推动车身轻量化的发展。

    近年来颁布的多项国家政策以及行业规划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
利的政策支持。2019 年 11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版)》,将将“轻量化新材料铸件/锻件、汽车关键铸件/锻件、汽车关键零部
件、轻量化材料应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列为国家鼓励发展产业。2021
年 5 月,铸造行业协会发布《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攻克装备
制造业所需关键铸件的自主化制造,并将汽车铸件领域中的采用高压/低压/半固
态/挤压等工艺成型的各类汽车轻合金结构铸件,车身多个部件一体化铸造等汽
车结构件以及电机壳、电池壳体组件、逆变器(控制器)壳体等新能源汽车压铸
关键铸件列入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铸件。

    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政策亦将有效带动本行业的发展。随着
“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支持性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0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
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力争经过 15 年
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
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
汽车,2030 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

    公司所处的汽车铸件制造行业以及本次募投项目产品应用的新能源汽车行
业均受到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的鼓励和支持,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

                                 10 / 16
政策基础。

    (2)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储备

    公司在行业内深耕二十余年,长期专注于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并得到了全球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整车厂商的认可,在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积累了一大批优秀、全面的专
业人才。此外,公司于 2020 年完成了法国百炼集团的收购,其在铝合金汽车零
部件领域的数十年发展过程中亦形成了出色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本次收购完成后,
双方团队充分融合了在铸造工艺开发、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质量管理、以及客户
开发与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进一步充实了公司技术储备。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公司员工总数达 5,464 人,其中技术人员 1,235 人,占比达 22.60%。

    同时,公司以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
新实践基地等为依托,开展科研攻关,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东南大学等多家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增强公司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
逐步形成了内、外结合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 年 3
月,本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完成的“大尺寸薄壁复杂新能源汽车铝合
金结构件制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铸造协会主持的科技成果评
价会通过,该项目实现了大型、复杂、薄壁件一体化制造,克服了车身结构件普
遍存在尺寸大且薄壁的技术难点,并在奔驰、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客
户的车型中得到了批量应用。2021 年 12 月,该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
三等奖。

    公司一贯坚持研发创新和技术引领,并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领
域,在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产品的相关领域已取得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储备,形成了
先发优势。在车身结构件领域,公司从 2011 年开始研发车身结构件产品,通过
多年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公司量产产品的良品率达到 90%以上。在此基础上,公
司进一步开发了大型一体化结构件,目前已经获得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后地板项目、
前总成项目、上车身一体化等多个项目的定点,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产品领域位
于行业前列,引领行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铸造零部件领域,公司电机壳、
电池盒等产品均已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同时,公司已获得了包括“一种新能源汽


                                  11 / 16
车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的智能机加工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低压铸造工艺”、
“新能源汽车车身壳体热处理方法”、“新能源汽车前减震热处理方法”等多项
发明专利,并且还有数个发明专利处在实质审查阶段(“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
一体成型低压铸造方法及组装方法”、“一种分体式砂芯成型的新能源汽车副车
架制备方法”、“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热处理工艺”、“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电机
壳的加工工艺”等)。

    综上,公司作为国内的主要汽车铝合金铸造零部件生产商,经过多年的研发
积累,已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形成多项授权保护的专利技术,并实现多项
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产品技术储备雄厚、技术研发能力强大,可确保公司
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实际需求,迅速开发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的新型产品,
为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3)公司优质客户资源为募投项目实施提供了市场保障

    汽车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安全具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汽车零部件供
应商在进入整车厂商或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前须履行严格的资格认
证程序,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合作双方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一旦双
方确立供应关系,其合作关系一般比较稳定和持久。

    依托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与国内外知名
汽车整车厂商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如大众、奔驰、宝马、
奥迪、雷诺等国际知名整车厂商,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
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赛力斯、吉利、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
商,以及采埃孚(ZF)、博世(BOSCH)、大陆(Continental)、麦格纳(MAGNA)、
法雷奥(VALEO)、本特勒(Benteler)等全球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此
外,公司在 2021 年还与亿纬锂能、欣旺达及阳光电源等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了合
作关系。

    公司在客户开发、维护和服务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规范
的系统流程,为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公司不断强化在
汽车铝合金铸件领域的竞争优势,在巩固原有客户资源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质
量优良、发展潜力大的优质客户群。


                                   12 / 16
    截至目前,本次募投项目生产的部分产品已取得下游客户的项目定点,为本
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消化提供了良好保障。随着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不
断深化,以及对潜在客户开发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促进本次募投项目产能的有
效消化。

    (二)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补充流动资金系为满足公司现有业务扩张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以及优化公司
财务结构的需要。流动资金的增加将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优化
财务结构,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公司将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
制度对上述流动资金进行管理,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运用。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一)安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于安徽省六安市新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投
资总额 100,106.00 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雄邦,实施地点
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

    该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并购置压铸岛、熔化炉、加工中心等先进生产设备
及配套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100,106.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94,292.00 万元,铺
底流动资金 5,814.00 万元,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 100,000.00 万元。

    3、项目经济效益预测

    本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6.91%,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税
后)为 6.97 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4、项目用地情况

                                  13 / 16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截至本预案公告日,公
司尚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5、项目备案与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本项目立项备案以及环评批复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二)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于重庆市新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
100,050.00 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文灿,实施地点位于重
庆市沙坪坝区,项目建设期为 24 个月。

    该项目拟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新建生产基地,并购置压铸岛、熔化炉、加工中
心等先进生产设备及配套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
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100,05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93,885.00 万元,铺
底流动资金 6,165.00 万元,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 100,000.00 万元。

    3、项目经济效益预测

    本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5.49%,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税
后)为 7.22 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4、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截至本预案公告日,公司尚未取得不动
产权证书。

    5、项目备案与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本项目立项备案以及环评批复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14 / 16
       (三)佛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于佛山市新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
80,181.00 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文灿科技,实施地点位于佛
山市南海区,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

    该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并购置压铸岛、熔化炉、加工中心等先进生产设备
及配套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
力。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80,181.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75,552.00 万元,铺底
流动资金 4,629.00 万元,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 80,000.00 万元,全部用于本项
目的资本性支出。

       3、项目经济效益预测

    本项目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4.06%,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税
后)为 7.52 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良好。

       4、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截至本预案公告日,公司尚未取得不动产
权证书。

       5、项目备案与环评情况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本项目立项备案以及环评批复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四)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综合考虑了行业现状、发展战略、财务状况以及市场融资环境等自身和
外部条件,拟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 70,000.00 万元用于补充流动
资金,以满足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优化财务结构,进而促进公
司主营业务健康良性发展,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15 / 16
五、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安徽新能源汽车零
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佛山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相
关产业政策,符合上市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主营业务展开,有利于公司
在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下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完善区域布局、贴近服务客户、
提高客户粘性。与此同时,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资本实力与资产规模将
得到提升,公司经营发展将更加稳健,有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夯实行业地
位,促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并投入使用后,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均
有所增长,营运资金进一步得以充实。尽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并产生
效益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可能会有所下降,但长
期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利于公司丰富产品线、优化产能布局、贴近服务客户、
增强客户粘性、提高市场知名度,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
良好经济效益,从而为公司和股东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可行性结论
    综上,经过审慎分析论证,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
用计划符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具备必要性
和可行性。本次募集资金的到位和投入使用,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整体竞
争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重要支
撑和保障。因此,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运用合理,符合本公司及全体股东的
利益。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 年 10 月 25 日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