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金桥信息: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04-26  

                        公司代码:603918                          公司简称:金桥信息




                   上海金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不参与分配),公司
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40 元(含税)。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
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
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金桥信息           603918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高冬冬                            邵乐、姚明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487号宝石
     办公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487号宝石园25号楼
                   园25号楼
       电话        021-33674997                      021-33674396
     电子信箱      gaodd@shgbit.com                  shaole@shgbit.com;yaoming@shgbit.com
二、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 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思路,坚持“业内领先、顾客满意”的发展战略目标,坚

持“AV+IT+软件”的融合能力及团队协同,加大市场开拓,自主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基础业务和

新兴业务双向开拓,加速新兴业务进一步落地发展及商业模式持续纵深迭代,聚焦政务、法治、

教育、企业和金融等多个重要优势行业,为行业客户提供融合新技术、产品的最佳实践新方案;

围绕行业发展,夯实基础业务持续保持领先、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进一步拓展新兴业务。

公司紧抓数字化、智能化、自主化等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布局新的增长曲线,提升公司成长空间,

保持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致力成为数字化科技的行业领先者。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202.15 万元,同比增加 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 2,562.00 万元,同比增加 42.83%。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速受到相关签约结构变化的影响,

公司千万级别大项目签约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与中小项目相比,大项目实施周期较长,交付验收

确认收入周期亦更长;同时为加大市场开拓,抢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国产化

市场和新兴业务机遇,公司积极布局战略规划,持续加大各项战略投入,2023 年末,公司人员规

模较 2022 年末增长较快,员工整体薪酬同比增加较多,且基于大力开拓市场,公司相关费用呈现

上升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业务发展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基础业务稳步发展,提升软件融合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场景等解决方案中不断夯实现有业务的产品优势,坚持“AV+IT+软件”

的三位一体融合能力,大力发展、推广和应用自主软件和软硬件产品,加速“互联网+应用+云服

务”的业务叠加升级,以资源整合和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大研发和技术力度,将大数

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互补联动,持

续提升公司业务综合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政务、法治、教育和企业等行业持续取得业务进展:

    (1)智慧政务领域,公司紧抓国家推行数字政府建设有利契机,着眼数字化等技术创新在政

务场景的应用进行业务开拓。围绕智慧政务依据城市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等新政

策机遇,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同时加强对于数据安全、信创安全、商业密码等

方面的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融合。

    公司获得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电子会务系统、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相关系统、上海市某区高清数
字视频会议系统、广西某地级市人民防空基本指挥中心相关建设、黑龙江省某地级市人防办相关

建设、浙江某市智能化建设、安徽省政府相关会议室建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电子会议系统相关

改造、宁波市行政中心数字会议系统、嘉兴市行政中心数字会议系统等在内的重点项目相关信息

化建设承建或运维工作;

    (2)智慧法治领域,公司持续扩展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多方位打造完整的法院信息化服务

生态,助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依托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与技

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案件全业务网上办

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支持智慧服务、

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的人民法院信息化。

    公司获得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曹县人民法院、博兴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徐汇区

人民法院、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鄱阳县人民法院、沭阳县人民法院、阜阳市司法

局等在内的重点项目相关信息化建设承建或运维工作;

    (3)智慧教育领域,公司教育客户涵盖商学院、高校、职业院校、党校、部队院校及企业内

培中心等。构建“智慧物联平台”、“融媒资平台”、“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等能力中台,并积

极参与校企联合创新,利用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将产品和服务向云端迁移,根据具体教学场景开

发以“互联网+应用+云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教学空间解决方案,以集约的方式发挥互联网“乘数

效应”,利用信息化把物理空间拉大放大,依托云平台等新技术拓展教学成果覆盖领域,同时在

AI 教学分析、声音大脑、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领域通过合作共建推动教学场景和教学空间的数

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公司获得徐汇区委党校、宁波市委党校、闵行区委党校、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西湖大学、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昆山杜克大学、中国

地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等在内的重点项目相关信息化建设

承建或运维工作;

    (4)智慧企业领域,公司围绕轻量化、云端化和服务化打造新型企业会议和协作空间的解决

方案,以 Heyshare 云视频会议及通讯平台和 Space365 空间管理平台应用为基础,解决不同线上

终端音视频与线下空间管理的融合,提升企业空间服务及空间使用效率,持续为企业赋能。

    公司获得华为黄大年茶思屋、长鑫科技集团、上海西岸大剧院、方太理想城、江苏中烟、东
软医疗、米哈游、远景能源、潍柴动力、易方达基金、周大福金融大厦、安徽移动、大众汽车、

上汽通用、沃尔沃、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等在内的重点项目相关信息化建设承建或运维工作。

    2、秉承科技创新理念,积极拓展新兴业务版图,发展成效逐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自主创新为战略方向,坚定新兴业务发展格局,不断开辟业务增长

新领域,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 282 项,

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发明专利 8 项。公司高度关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

区块链、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智慧司法、智慧教育领域上的创新与应用,通过先进技术与业务的

深度融合,发挥在司法、教育领域的优势竞争力,夯实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同时,公司积

极与新兴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携手,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加速优质项目的落地与

实践,为数字化改革提供多元性、开创性、引领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1)持续发力法律金融科技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兴业务发展空间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多元解纷、诉源治理的指导思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普惠金

融纠纷有效预防、有效分流、有效化解。为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发展空间,适应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公司积极布局并不断开拓金融法律科技领域,拓宽新兴业务发展格局,致力于为金融法律纠纷提

供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多元金融解纷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

对不同的业务流程、业务场景,不同的数据类型都可进行溯源追踪,从数据的产生到各类协议的

生成,保证所有环节都真实可验。

    公司与蚂蚁集团保持着长期且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化、集约

化、规范化的多元解纷平台,已在当事人画像、智能语音调解、智能质检、情绪识别、批量处理、

失联修复等场景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相关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平台运营以新时

代“枫桥经验”为指导思想,以探索市场化解纷机制为定位,以促进金融纠纷源头化解为目标,

在司法机关的监督指导下,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段,吸纳市场化调解力量,运用规范合法的调解方

式,将大量金融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进一步形成创新的市场化多元解纷模式。

    公司运营的多元解纷平台 2023 年全年案件数量持续上升,主要应用在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

融资租赁合同、物业费逾期等多元化纠纷类型。目前平台已入驻调解组织 9 家,入驻调解人员超

过 800 人,2023 年平台共处理各类金融案件及标的总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多元解纷平台正式上

线运营以来,获得多方的好评与认可,并已在多家法院相继落地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多元解纷

平台已实现各类收入超过 1,400 万元,在新兴业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初步成效,逐渐形成符

合市场需求的业务模式和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增长动力。同时,在
自主研发层面,公司已取得多项软件著作权,涵盖多元解纷、OCR 识别系统、智能语音机器人、

异步调解机器人、人机结合外呼等软件或系统,进一步为相关业务发展赋能。

    根据公司整体战略部署,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公司积极推进

多元解纷平台的解决方案,并打造完成金融类案立审执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法院提供解

决金融类案在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一体化的全链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旨在

通过全流程在线、批量、一键式的智能化操作,全面提升金融类案全流程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目前此业务在重庆相关法院已进行试行工作,运行效果良好。同时,公司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发挥“司法能动”的号召,加强执源治理工作,通过源头治理、解决执行难问题。公司执前

督促管理系统在浙江相关法院已应用,并荣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选的“十佳执行创新项目”;

公司积极参与浙江相关法院“执源治理”创新课题研究,助力法院开展执源治理工作,未来有望

在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推广落地。

    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发展,以科技助力金融法律服务新领域。公司进一步把握战

略机会,为更多业务场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的一站式互联网金融解纷方案,促进公

司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发力新的增长曲线。

    (2)人工智能引领创新,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公司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行业应用的巨大潜力,将之视为驱动业务长期增长的核

心引擎并积极开展战略布局。一方面,公司依托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等优质合作伙伴搭建司法大

模型技术生态;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智慧法院和金融法律科技两大业务板块进行

持续创新,为激发司法行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公司引进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围绕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在产品规划、解决方案咨询、平台系统开发、智能算法设计等环节搭建年

轻、专业的人才梯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智慧法院业务板块,公司在上海、浙江等地法院及最高院积极参与全国法院“一张网”及数

字法院建设,以 AI 智能助手、智能辅助办案、元宇宙法庭等创新应用为切入点进行落地探索和技

术攻关,引领诉服、审判、办案等场景数字化变革。

    金融法律科技业务板块,公司凭借智慧法院领域的深耕积淀,紧扣多元解纷、要素式立案、

要素式审判、执前督促、智慧执行等环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搭建不良资产处

置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公司倾力打造的多元解纷平台,通过智能外呼、智能质检、智能提效等

工具的融合赋能,相比于传统催收行业大幅提高人效比,降低投诉率,推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高

效化、合规化及透明化。
    (3)创新应用和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信息化技术领域的投入。2023

年,公司启动了空间管理平台(Space365)和云视频平台(Heyshare)的新系统研发,采用自主

可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构建的平台系统,以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确保客户技术自主性

和系统安全。

    报告期内,公司与抖音视界、长鑫科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客户建立了

深入的合作业务关系,并成功接入更多园区和校区系统,致力于空间数字化的深耕细作,推动应

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各行业在空间数字化管理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同时,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大软硬件研发力度。研发团队专注于视觉识别、视觉分析、

音频分析及语音优化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将其与空间管理、音视频通讯产品基座相结合。通过

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在具体业务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系统效率,减轻人工工作负担,特别

是在需要大量人工重复劳动的场景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环境监控、视频监控和自动巡检等

任务,实现了显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司法类多元化软件产品持续迭代发展,助力公司业务开拓,如:

    ①执行 110 一体化管理系统:打造全国法院执行 110 工作“一张网”,服务人民群众和执行

干警的第一窗口

    执行 110 一体化管理系统构建了“指挥中心端、法官端 APP、当事人端 APP”三端互联互通的

基础架构,对外及时回应涉执当事人通过电话、APP、小程序、来访等途径反映的各类诉求,对内

按照诉求的轻重缓急匹配执行干警资源分级派发、处理和反馈,打造全国法院执行 110 工作“一

张网”,实现诉求归口采集、关联融汇、统一管理和实时共享。避免信息不对称引发舆情的现象,

提升整体执行服务水平,打造“执行法院就在身边”品牌。
    ②人民法院移动执行平台:持续赋能智慧法院,实现全国法院全覆盖

    报告期内,平台进行了升级迭代,力求使平台在功能、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同时,为深化与拓展应用领域的边界,以移动执行平台为基础,围绕互联网办公办案,不断进行

创新探索,拓展了多类创新协同产品,聚焦提升执行效率、优化办案流程、加强协作沟通,为法

院执行工作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推动执行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目前,人民

法院移动执行平台在全国法院有序进行。

    ③区块链管理中台:以区块链技术构建一底座多场景应用,实现法院数字化司法可信、保障

信息安全

    区块链管理中台主要是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能力之上,针对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统一

的应用系统调用授权、统一存验证服务接口、统一智能合约管理、统一成效数据展示,从而降低

应用接入区块链的成本、提高可复用性,提供区块链的“一底座多应用场景”的统一管理服务。

目前,该区块链中台产品已在多家法院进行试点应用,通过平台可信应用运行数据 800+万条,提

供合约服务 60+万次,实现电子送达 1700+万次。




    3、携手高校科研力量,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

    公司积极稳妥推进与国内一流高校新兴学科的紧密结合,聚集高校科研创新资源要素,鼓励

多样化的融合机制,以数字司法领域和智慧法院智能化建设的目标为导向,强化“产学研用”深

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多元创新链整体效能,致力于构建国内一流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
平台,助推公司新兴业务驱动战略实施的重大现实意义。

    报告期内,公司与南京大学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成立智慧司法与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

究中心。双方以本次友好合作为起点,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及软件开发领域的人才与技

术优势,协同金桥信息在智慧司法、智慧法院等领域的产业资源优势,深度践行产学研一体化发

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报告期内,公司与西南政法大学已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校企合作形式推动人工智能同数字司法应用研究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公司在智慧司法领域人

工智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致力于形成国内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司法应用协同创新

新模式。同时,双方将共同协作完成以“矛源治理”和“执源治理”为主题的产学研合作课题,

对研究范围内的各地矛盾纠纷源头化治理和执源治理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类型化分析,聚焦司法

痛点、堵点及难点,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司法资源优化配置,打造高效治理模式,构建新生态司法

体系。

    4、健全业务风控体系,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现有业务及未来发展方向,开展专项内控优化工作,全业务链条梳理公

司制度体系,深化与推动业务和财务融合平台建设工作,健全及完善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在提升

现有业务流程执行效率与规范性的基础上,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具体在内部信息化管理上,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持续推进管理创新。随着项目立项报审

质量评估模型、合同收款计划模型上线,正式推行公司管理支付平台;报告期,在原有系统基础

上,进一步优化费控管理系统,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公司运维管理平台可实现驾驶舱的天眼洞

察、风险预警和易耗品管理、超级二维码的“码上知道”、以及手机 APP 上的设备信息可视化、维
                    2
修进度提示等,把 OSC 的实体化运行真正落到实处;自主开发的“工程魔方”APP,已实现对项

目实施、交付、验收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提升运营质量;经营业务数据采集和分析,为业务开展、

项目管理、决策部署、战略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二)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强大动

力,信息产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顶层设

计和决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作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坚持体制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促进。

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与互联网、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推进审批服务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开启信息化发展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培

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

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布局越发明

晰。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

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

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坚持“创

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

    《规划》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化

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产

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

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四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

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五是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

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六是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七是着力强化数字

经济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八是有效

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构建良好国际

合作环境。围绕八大任务,《规划》明确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等十一个专项工程。

    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

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 2035 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

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2023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81,226 亿元,同比增长 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 1.3 个百分

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65.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12,470 亿元,同比增长

15.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 15.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0.5 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 3,069

亿元,同比增长 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 11,789 亿元,同比增长 9.6%。
    (三)行业的周期性

    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新兴行业,目前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各大中型企业、政府、军

队、司法、交通、能源、金融、电信、文教卫生都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化建设需求。随着国家支持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政策的深入实施和相关技术的进步,智慧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将呈现出

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业务量快速增加的态势。因此,本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

期性。

    (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企业多

以向某一种类或面向某个特定行业/领域/客户类型的提供解决方案为主,大型综合类企业较少。

    公司自成立 30 年来,始终专注主业,秉承“真诚是金,共享为桥”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信

息化领域综合优势,紧密围绕“人、信息、环境”三要素,以服务“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环境之

间的沟通”为主线,坚持“AV+IT+软件”的融合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及服务。

近年来,在“自主开发转型、服务化转型和平台化转型”的战略部署下,公司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持续扩展服务空间的边界,提供深入定制化、平台化服务,形成了新的业务结构。凭借智慧场景

解决方案、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大数据及云平台服务,成为国内智慧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

专业提供商中的领先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各主要产品在技术水平、工程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均具有独到的优势,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

    1、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与概述

    公司秉承“真诚是金,共享为桥”的核心价值观,从客户业务需求出发,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叠加行业应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慧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




    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着“人、信息、环境”三要素,服务于三者的“沟通与交互”。随着沟通空
间的不断外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公司的业务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会议室空间主要服

务于“人与人沟通”,多媒体会议系统通过增加对“人与信息沟通”的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人与人

沟通”,这样的模式和需求同样出现在政务、司法、指挥、教学和展示等一系列场景空间中;随着

各项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相对更广阔开放的空间中,如公共服务大厅、

办公大楼、制造工厂以及家居场所,“人与环境沟通”的需求逐渐显现并不断深入;随着网络基础

设施的完善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与人在虚拟环境中的沟通需求也随之爆发。




    在沟通内容不断丰富、沟通场景日益多元和沟通空间持续外延的环境下,公司坚持创新服务

理念和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始终以服务“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环境之间的沟

通”为主线,充分发挥信息化领域综合优势,面向政务、司法、教育、医疗健康、金融等国计民生

行业及大中型企业,融合客户需求,叠加行业应用,打造智慧空间信息化系列解决方案,并持续

保持领先。

    公司将传统优势产品“多媒体会议系统”向以“沟通交流协作”为主要需求的多样化场景进行延

伸和扩展,在形成科技法庭、应急指挥等产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应用于教育、展示等场景,服

务于客户在新场景下在一个空间中或多个空间之间的“沟通”需求,并开发了以 Space365 为核心的

空间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解决方案,整体打造出公司新的优势产品“智慧场景解决方案”。

    公司又将业务从相对封闭狭小的专用型“会议空间”或“类会议空间”向更为广阔开放的通用型

“建筑空间”延伸,以空间使用者的行为及目的为出发点,根据用户的业务特点、管理路径等需求

将建筑或建筑群空间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设计,积极发挥自身在网络化、信息

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形成“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公司进一步将业务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基于对客户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的深刻

理解,凭借自身积累的行业知识和开发能力,同时从横向和纵向拓展延伸业务范围,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大数据及云平台服务”。
    2、公司主营业务分类

    按照产品进行分类,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智慧场景解决方案、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和大数

据及云平台服务。

    (1)智慧场景解决方案

    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会议、教育、指挥、

展示等一项或多项需求提供特定的空间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信息化工程

的设计、实施到运维保障,为客户提供场景空间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按照主要的应用场景,智慧场景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① 会议空间解决方案

    会议空间解决方案是为小型、中型、大型会议、远程协作会议、多功能会议等以“会议沟通”

为主要需求的应用场景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高效沟通为目的,以音视频技术为基础,方案

涵盖视频显示系统、会议发言系统、音频扩声系统、信号切换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基础功能,

同时,根据用户特定会议需求,提供云视频交互、点名签到、电子投票、预订管理、电子会务、

无纸化阅文等定制化功能。会议空间解决方案将实现会议空间智能化、互联化、感知化,提升会

议体验,提高会议效率。

    典型项目:上海重大政务会议电子会议系统、上海市政协电子会议系统、上海市档案局智能

化会议系统、长鑫科技集团会议室新建及改造 IT 设备系统项目、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 C 区

AV 系统项目等

    ② 教育空间解决方案

    教育空间解决方案围绕“互联网+”核心理念,以云计算、物联网、IaaS/PaaS/SaaS 为技术支撑,

云服务为终端展现,构建一个智慧教育综合平台,将各方资源整合、共享、应用并融入到教学、

管理等领域,内容涵盖智慧教室、智慧会议室、综合弱电智能化等各系统,同时定制开发校园云

视频交互、教学行为分析、校园综合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智慧教育的功能及特色。金桥智慧教育

解决方案主要针对高校、职业院校、商学院、中外合作院校、国际学校、党校、部队院校、企业

类培训机构等,充分满足各类复杂、多样、灵活、定制化的教学需求。

    典型项目:中欧深圳新校园项目、浙江大学智慧教室项目、清华大学融合式智慧多媒体教学

环境建设项目、华为大学智慧教室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小教楼和电化教学楼多媒体项目等。

    ③ 指挥空间解决方案

    指挥中心空间解决方案是为协调不同区域与部门,实现信息汇聚、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
合行动等功能而设计的完全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协同化的综合指挥调度整体解决方案。具

有智能调度、综合呈现、协同指挥等三大功能,以及系统备份能力,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广泛应

用于通信、电力、军队、政务、法院、民防、海事等行业。实现更为科学的调度决策支持,各点

信息的快速共享,从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典型项目:上海市城市运行中心指挥大厅信息化项目、上海市民防指挥中心、上海市干部保

健事务中心综合保障指挥系统项目、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指挥

厅项目等。

    ④ 展示空间解决方案

    展示空间解决方案是提供具有科技感、体验感、互动性、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的多媒体交互/

商业展示解决方案。通过人机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影像、光雕投影、多点触摸、360

度幻影成像等前沿技术,实现人与信息、人与空间的互动。广泛用于科技馆、主题场馆、大中型

展厅等。以数字媒体搭建科技感的展厅,以高端智能呈现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典型项目:华为黄大年茶思屋项目、上海图书馆东馆区域全媒体阅读服务系统项目、Mercedes

Me 成都展示中心、星巴克上海太古汇旗舰店、蔚来汽车 Power all 项目、华为供应链数字化运营

中心视听系统项目、拈花湾尼山会堂会议系统项目等。

    ⑤ 综合空间管理解决方案

    综合空间管理解决方案基于移动互联网空间服务体系,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以

Space365、信息屏、导引看板等软硬件为载体,通过 IoT 和云平台的整合,帮助客户提升空间服

务效率。方案涵盖空间预约、资产控制、运维保障、空间数据分析等系统,可灵活应用于会议室、

教室、报告厅等封闭空间,也可以适用于办公工位、走廊等开放空间。实现空间管理高实时性、

运维互联网化及流程可视化。

    典型项目:三一集团全国空间管理项目、字节跳动会管集成项目、米哈游多媒体建设项目、

高校空间管理平台(浙大、清华、同济、中欧等项目),上汽大通会管项目。
    (2)智慧建筑解决方案

    以建筑物使用者的行为和目的为出发点,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

理进行最优化组合,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楼宇系统,从而为客户开展业务提供一个高效、

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慧建筑解决方案以设计、集成、维护服务为主,方案包括整个

楼宇或者建筑集合的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工程及弱电防雷系统、安防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升降旗控制系统、时钟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等。

    按照建筑类型,智慧建筑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①智慧办公建筑解决方案

    智慧办公建筑解决方案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与其业务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定制化服务,通过

将传统通讯信息设备、智慧安防、信息化应用、楼宇设备控制和信息机房进行集成,为该类型客

户解决了业务系统和基础智能化/弱电设施专业程度高、管理难度大、难以有效整合的痛点。

    典型项目:山东省博兴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信息化项目、重庆江北区法院检察院政法业务综

合楼配套工程-法院弱电配套暨智能化系统项目、静安体育场项目、上海大数据中心项目、吉林智

慧政法应用中心等。

    ②智慧工厂建筑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建筑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大背景下的智慧园区/厂区管理,通过对生产管理

系统、信息系统和软件平台的整体集成,建设全球领先的智慧工厂整体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能最

大限度的满足工厂各项业务要求、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管理使用需求,能适应生产领

域新技术的发展。
    典型项目:典型项目:上汽通用泛亚金桥新园区、远景能源园区等。

    ③智慧家居建筑解决方案

    智慧家居解决方案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

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集成,方案涵盖照明控制、环境控制、音视频、智能感知、

人工智能交互、远程控制管理等系统,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

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功能。

    典型项目:前海嘉里中心公寓智能家居项目、上海淡水湾二期智能家居系统项目、海天智能

家居一期项目等。

    (3)大数据及云平台服务

    公司核心优势业务的纵向延伸,以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深入解决

客户在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的需求,打造统一平台,解决客户业务痛点。

    ①基于云平台的行业定制服务

    公司在深刻理解特定行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以金桥云视频平台赋能与客户业

务应用为目标,以金桥云视频交互技术及平台服务能力为支撑,为行业客户提供嵌入于客户业务

流程中的定制化的虚拟空间协作沟通交流工具。公司提供的 To B 服务与市场上 To C 产品的主要区

别在于强化了对安全性的保障。公司云视频平台全面满足等保三级要求并通过测试认证,平台以

全封闭的方式管理虚拟空间,将每个空间与被授权人员的账户绑定,保证未授权的人无法看到和

进入该空间,同时采用全链点到点加密技术,保证空间内的传输数据在中途不解密,保障会议安

全性,满足政务、大型企业客户对安全性的要求。

    典型项目:云南省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系统、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市、县三

级)值班室远程会商系统、全国四级法院互联网应急调度服务平台等。

    ②OSC2 云运营服务

    OSC2 云运营服务平台作为行业创新的完整运营服务云中心,是公司针对各行业用户、系统集

成商、终端渠道销售商等开发的以工程管理、运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中心。

    OSC2 运营平台对内开启了工程项目管理新时代,通过管理平台可使得现场项目经理和执行人

员实现交互管理、实时监控、相关关键节点管控、后台提示跟踪督查及排除项目难点问题等,从

而大幅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及效果。

    OSC2 运营平台对外开创了运维服务新模式,平台前端有运维工程师现场支持,后端有专家团

队技术支持,基于运维管理软件和云平台的运用,打造“人、事、物、流程”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
系,从而大幅提高了运维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为迅捷和高效的服务。

    典型项目:全国法院智慧执行运维服务、华为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地 2,500 间会议室

云运维服务、上海市 22 家公证处智慧公证设备运维服务。




    3、经营模式

    作为国内智慧空间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服务专业提供商,公司主要以招投标和商务谈判等方式

获取工程项目合同。向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研究开发、软硬件整合、安装调试和后续维护在

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亦通过其他供应商间接向终端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三、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1,656,658,125.11    1,668,018,243.05           -0.68 1,718,169,562.43
归属于上市公 司
                   1,120,497,486.45    1,081,791,441.77           3.58   1,126,419,857.60
股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932,021,548.01      863,748,335.05            7.90   1,122,235,684.49
归属于上市公 司
                     25,620,043.53       17,938,012.70           42.83     88,648,222.43
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
股东的扣除非 经
                     14,884,995.23          9,186,370.29         62.03     81,751,459.62
常性损益的净 利
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
                     62,774,818.51      105,518,385.61          -40.51    119,746,458.18
现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 产                                             增加0.69个
                                2.33                 1.64                           8.75
收益率(%)                                                     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7                 0.05        40.00              0.25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07                   0.05            40.00                 0.25
/股)


    (二)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72,812,128.17     231,302,314.77      198,419,141.39       329,487,963.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4,519,566.75      14,508,532.28       -2,954,526.03         9,546,470.53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4,187,810.42      12,768,876.60      -10,371,115.99         8,299,424.20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66,377,141.32       4,372,190.42      -15,912,747.81       140,692,517.22
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股东情况

(一)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
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83,63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83,329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   质押、标记或冻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限售条       结情况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股    股份                性质
                                                                                 数量
                                                            份数量    状态
                                                                                        境内自然
金国培                -2,721,400     66,646,939   18.17          0          无      0
                                                                                        人
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                                                                      境内非国
                      -1,700,000     18,692,156    5.10          0          无      0
限公司                                                                                  有法人
                                                                                        境内自然
金史平                         0      5,840,510    1.59          0          无      0
                                                                                        人
                                                                                        境内自然
皮敏蓉                 2,856,077      2,856,077    0.78          0          无      0
                                                                                        人
杭州斌诺资产管理有
限公司-斌诺启航 1 号    2,150,000    2,150,000   0.59       0       无      0   其他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上海金桥信息股份有
限公司-2023 年第二      1,851,608    1,851,608   0.50       0       无      0   其他
期员工持股计划
                                                                                 境内自然
章冰烨                          0     1,444,950   0.39       0       无      0
                                                                                 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1,319,325    1,319,325   0.36       0       无      0   其他
司
                                                                                 境内自然
沈书萍                   1,163,100    1,163,100   0.32       0       无      0
                                                                                 人
                                                                                 境内自然
孙学成                  -5,278,568    1,101,547   0.30       0       无      0
                                                                                 人
                                     上述股东中,金国培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金史平、
                                     章冰烨、孙学成为公司发行人股东,其中金史平为公司现任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董事长、总经理,且金史平为金国培的堂弟。除此之外,公
明
                                     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
                                     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无
量的说明




4.1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 93,202.15 万元,同比增加 7.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

利润 2,562.00 万元,同比增加 42.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88.50 万元,同比增加 62.03%。


二、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