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涌科技”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 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 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 等相关规定,负责云涌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1 执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保荐机构已与云涌科技签订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 《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 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 2 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 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 和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 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 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云 3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涌科技的经营情况,对云涌科 技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在 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 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 4 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 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 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明的违法违规情形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 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在 5 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 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 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 1 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持 续督导云涌科技及其董事、监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6 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 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 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 出的各项承诺 保荐机构已督促云涌科技依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 照相关规定健全和完善公司 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7 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督导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 行为规范等 守行为规范 保荐机构对云涌科技的内控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 制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 行了核查,云涌科技的内控制 8 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 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 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 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 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规范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 保荐机构持续督促云涌科技 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 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 9 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件 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 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 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 保荐机构对云涌科技的信息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 披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 10 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 告的情况 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 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及 11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 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 2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 生该等事项 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及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12 相关当事人不存在未履行承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 诺的情况 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 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2022 年上半年度,经保荐机构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 14 核查,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 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 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 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 (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 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未 14 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 发生前述情况 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 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 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 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上 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道 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 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 查:(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 2022 年上半年度,云涌科技不 15 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二)违规为他人 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 提供担保;(三)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四)违 形 规进行证券投资、套期保值业务等;(五)关联 交易显失公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 义务;(六)业绩出现亏损或营业利润比上年同 期下降 50%以上;(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 其他情形 3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2 年上半年度,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云涌科技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信息安全、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随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导致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客户要求逐步提高。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和 把握工业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研究不断改进,将会导致公司无法在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核心技术发展停滞甚至被替代以及面临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 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人才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未来持续 发展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并通过自主培养等 方式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但随着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公司不能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 技术人员,将会导致公司在研项目推迟、研发实力下降,给公司后续新产品的开 发以及未来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技术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和核 心竞争力,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应对终端客户日益增 长的多样化需求。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直接影响公司当年的净利润水 平。由于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新技术、 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4 (二)经营风险 1、业绩持续下滑的风险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75.5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81%,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840.13 万元,较上年同期 下降 48.69%。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系受疫情 等因素影响,部分研发项目测试推后,产品现场交付及实施延期,市场推广受阻 所致;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保持稳定,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1)受疫情等因 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及人员投入力度, 其中研发费用由上期的 1,995.88 万元增长至本期的 2,699.19 万元,同比增长 35.24%,同时研发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 21.78%;(3)报告期内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事项产生股份支付费用 546.55 万元。 综上,若未来疫情影响的因素无法完全消除,公司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无法 及时转化,公司将可能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2、公司业务集中于电力行业的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电力行业,公司业务受到电力行业政策影响的风险。 公司终端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业务受电网投资规模以及相关政策 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陆续发布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 护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南方电 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支持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如 果未来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下降,将对 公司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3、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 后续公司向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 具体为: (1)对非电力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示范效应导致拓展存在不确定 的风险。 公司以定制化为主,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开发,在电力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 5 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公司进入非电力领域时间较短,了解程度不如 电力领域深刻,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较少,品牌效应尚未建立,短期内进入其他 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难度,进而导致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2)存在让利的风险。 公司在电力行业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公司近几年正处于能源、金融、交 通等领域的开拓初期,作为新进品牌进入新领域(特别是工业信息安全产品), 需要一定的资金与时间,甚至在短期内需要采取一定的让利政策来获取新进领域 的客户,因此进入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的让利风险。 4、原材料采购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芯片、存储器、控制系统配件、结构件、其他元器 件、电源、PCB 板卡,主要原材料占总采购额比重超过 70%以上,原材料的供应 和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公司芯片的采购金额占采购 整体比例较高,芯片的供应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公司所采购芯片的终端厂商主 要为恩智浦、赛灵思、英特尔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极 端情况,则可能出现封锁、禁售、限售,进而导致芯片面临断供的风险。虽然国 产芯片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目前国产芯片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相较国际水平仍 显不足,这也是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国际芯片厂商的 供应如受限制或发生中断,则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行业市场已颇具规模。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将吸引更多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未来,随 着“云大物移智”和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场景的出现,部分头部安全厂商在 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及市场份额优势的同时,可能跨越原有信息安全细分领域的边 界,尝试整合上下游,加速实现构建完整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的目标,导致信息安 全市场整体竞争加剧。若公司缺乏创新意识与研发实力,不去努力夯实适应自身 发展特点的核心竞争力,将无法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 公司所处信息安全产业链中上游,伴随可信计算、零信任、5G 等底层技术的 不断发展革新,新场景新需求将不断涌现,客户对产品的创新迭代速度将有较高 要求。公司需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进行产 6 品升级迭代,以应对行业技术革新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核心技术封锁及供应 链上游缺口导致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网络安全市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打 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来摆脱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不确 定性。 (四)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受相关政策鼓励扶持。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与公司日 常运营相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公司无法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性质 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日常运营产生影响。 新冠疫情仍有不确定性,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经营发 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主要会计数据 上年同期 (1-6月)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84,755,747.72 103,121,842.65 -17.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97,263.93 16,527,236.87 -47.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8,401,335.52 16,372,325.59 -48.69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789,251.72 -36,019,560.86 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比上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955,342,783.69 957,059,997.81 -0.18 总资产 1,021,942,550.66 1,037,040,121.67 -1.46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财务指标 上年同期 (1-6月) 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433 0.2755 -47.9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428 0.2755 -48.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0.1400 0.2729 -48.70 收益(元/股) 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0.8918 1.7880 减少0.8962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0.8714 1.7712 减少0.8998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1.85 19.3546 增加12.4954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75.5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81%,主 要系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研发项目测试推后,产品现场交付及实施延期,市 场推广受阻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9.73 万元,较上年同期 下降 47.9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840.13 万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 48.69%,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1)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 收入同比下滑;(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及人员投入力度,其中研发费用同比 增长 35.24%,研发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 21.78%;(3)报告期内公司实施股权激 励事项产生股份支付费用 546.55 万元。 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有所缓解,主要系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回收 力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 5,315.98 万元。 4.报告期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分别降低 47.99%、48.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48.7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净 利润降低所致。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技术积累优势 公司核心技术方向是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主要基于嵌入式软硬件平台设计、 密码技术、可信计算、零信任安全技术等,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是公司技术 积累的集中体现,该平台在硬件上涵盖了从微小系统的 MCU 到超强计算能力的多 核 CPU,从通信接口、加解密算法的 FPGA 实现到工业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底层 相关的操作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再到硬件无关的安全中间件、工控协议解析等。 在该平台上进行新的项目开发,只需要提取相应的模块进行技术迭代,对新加入 部分进行调试和验证。通过此平台,新产品的研发效率、可靠性和一次成功率大 大提高。 8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将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公司之一,经过 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员培养,公司的研发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加上公司在工业 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完整的生产配套体系、长期稳固的供应链 关系,保证了公司的快速市场响应能力,实现在其它细分行业的一个拓展。另外 公司将加强国内外优秀公司和高校的合作,时刻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持续完善自 己的技术和产品平台,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能力,拓展嵌入式系统在 工业信息安全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努力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 (二)客户资源优势 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是电力领域对信息安全产品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 较高,要求设备提供商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较高的品质保证能力、严格的 生产管理经验。一旦得到行业领先用户的认可,就容易形成较强的先发优势。公 司深耕电力、能源行业多年,对工业信息安全架构、多协议接口、嵌入式低功耗 特性、高自主可控等工业场景需求有较为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凭借多年的技 术积累、客户渠道拓展、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良好的品牌建设,积累了 大量客户资源,如国电南瑞、东方电子、许继电气、积成电子等电力行业优质企 业。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和经验积累以及产品线的不断完善,在工业信息安 全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得到了行业领先用户的认可,同时形成了较强 的示范效应,为公司的持续经营和业绩增长带来了可靠的保障。 (三)市场快速反应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结合公司在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以及 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领域的竞争格局,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迭代,以及 与行业领先客户的长期合作,形成了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能够把握行业需求趋势, 洞悉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 逐步构建了工业信息安全、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的技术池,该技术池中储备 的技术具有功能模块化、高拓展性等特点,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客户所处行 业的技术标准,通过模块快速组合,实现产品的模块化开发,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高效地满足定制化产品的要求。 9 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与核心的芯片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系。这些厂商的前沿产品或未来技术储备产品推出之前,均会第一时间给公司样 品进行测试性研究,因此公司会第一时间了解到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并且能够在 应对客户需求时,充分得到原厂商技术支持。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能 够有效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等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确保 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生产和交付需求。 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公司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 质量、客户资源等方面建立了核心的竞争优势。公司在电力领域先后推出了国产 化网络通信硬件平台,零信任边缘物联代理、新一代配网自动化加密终端、工业 网络安全一健停控系统、内网安全监测装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信安全主机 加固系统、移动运维堡垒机等产品。这些产品均为工业信息安全方面核心产品, 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发电集团得到广泛应用。公司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领 域的十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认可。目前公司已成为电力 信息安全领域重要的供应商。 (四)管理和服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研发人员为核心,构建工程师文化,鼓励研发人员 保持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和项目节点为研发的考核重点,同时在北京、郑州、 南京、深圳、成都设有研发中心或分子公司,采用异地、纵向配合的研发管理模 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的管理效果。在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方面,通过 OKR、 钉钉、PLM、CRM 等工具,强化目标管理和明确部门岗位责任,建立以人力资源管 理为导向的内部创新管理模式;同时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完善人员培训、 薪酬、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公司目标、部门目标、员工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 通过 NPI 导入,降低研发到生产之间的不确定性,缩短产品研发到生产的转化时 间,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与成功率和质量,进一步加速公司技术变革,提升产品 生产制造能力。 同时,公司全面执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生产执行系统 MES、仓储管理 WMS 等业务系统的应用,提升公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公司在信息安全行业 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管理体系,为公司长期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0 综上所示,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六、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等保 2.0”和国家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等相关 信息安全需求标准,基于云涌嵌入式技术开发平台基础及各项底层安全技术,根 据行业技术发展、客户项目需求等情况不断对核心技术进行迭代升级。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 13 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国产化平台、边缘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核心 技术的研发进展,并结合客户场景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加速产品升级迭代 和新项目开发,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并快速实现产品化。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26,991,891.50 19,958,774.05 35.24 资本化研发投入 0 0 - 研发投入合计 26,991,891.50 19,958,774.05 35.2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 增加12.50个百 31.85 19.35 入比例(%) 分点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扩充研发团队规模,研发人 员较上年同期增加 21.78%,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 2,699.19 万元,同比增长 35.24%。 (二)研发进展 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新增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9 项,截 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在研项目合计 19 项。 七、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11 八、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结存情况如下: 项目 金额(元) 募集资金总额 667,050,000.00 减:发行费用 64,952,830.19 银行手续费 11,426.65 其他支出 2,072,527.94 购买理财 2,332,800,000.00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金额 33,794,609.05 募投项目支出 309,384,024.31 加:理财收益 25,708,542.29 利息收入 1,543,874.21 赎回理财 2,057,200,000.00 募集资金余额 8,486,998.36 (二)募集资金存放情况 为规范本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本公 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 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股票上市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 规范运作》等有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江 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募集资金管理制 度》),根据《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对募集资金采用专户存储制度。 公司、保荐机构已按要求与募集资金专户开户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 储三方监管协议》,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上述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 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 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在使用募集资金 时已经严格遵照履行。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具体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序号 账户名称 账号 金额 1 中国工商银行泰州分行超募资金专户 1115020129399999968 1,389,426.82 12 序号 账户名称 账号 金额 2 中国工商银行泰州分行补充流动资金专户 1115020129366999916 124,566.36 中国工商银行泰州分行营销中心和服务体 3 1115020129388688889 46,771.69 系建设项目专户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大学城支行研 4 384060300011000060030 801,634.88 发中心建设项目专户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行国产自主 5 532901215410688 6,124,598.61 可控平台建设项目专户 合计 8,486,998.36 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 及减持情况用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的情形。 公司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披露了《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及董 监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2021-040),公司董事肖相生先生计划以集 中竞价及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持,预计减持股份合计不超过 700,000 股。 上述减持计划中,公司董事肖相生先生 2021 年合计减持 530,000 股,本期 合计减持 69,800 股,合计减持总股数为 599,800 股。 2022 年 4 月 7 日,公司披露了《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及董 监高提前终止股份减持计划暨集中竞价减持股份结果公告》,公司董事肖相生先 生决定提前终止本次股份减持计划,本次减持计划剩余 100,200 股将不再减持。 十、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