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为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涌科技”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荐 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 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 等相关规定,负责云涌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跟踪 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 1 行了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 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相应的工作计划 保荐机构已与云涌科技签订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 2 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 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 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 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 或不定期回访等方式,了解云 3 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涌科技的经营情况,对云涌科 技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 2022 年度云涌科技在持续督导 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 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 4 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 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 媒体上公告 情形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 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 2022 年度云涌科技在持续督导 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 5 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 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 诺等事项 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 督导措施等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 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导云涌科技及其董事、监事、 6 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 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 做出的各项承诺 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 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 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 各项承诺 保荐机构督促云涌科技依照相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 关规定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制 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 7 度,并严格执行,督导董事、 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行为 范等 规范 保荐机构对云涌科技的内控制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 度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 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 了核查,云涌科技的内控制度 8 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 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 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 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 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 保荐机构督促云涌科技严格执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 9 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 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 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 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 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 保荐机构对云涌科技的信息披 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 露文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 10 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 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 情况 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 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022 年度,云涌科技及其控股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 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 11 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 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 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 事项 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 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2022 年度,云涌科技及相关当 12 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事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 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 2022 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 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 13 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 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 所报告的情况 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 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 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 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 2022 年度,云涌科技未发生前 14 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 述情况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 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 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 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保荐机构已制定现场检查的相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 15 关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具体的 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检查工作要求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荐 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15 日内进 行专项现场核查: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 2022 年度,云涌科技不存在需 16 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要专项现场核查的情形 (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 (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 (五)本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 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1、发现的问题 2022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82.1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02%;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75.7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8.08%;归属于 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41.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7.64%。 2022 年度公司业绩下滑较多的主要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电力行业部分项目测试、部署放缓,公司订单签 订、产品生产、项目交付、验收回款等业务环节存在延期,导致报告期主营业务 收入下降; (2)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新一代调度系统、新能源、配网自 动化、行业信创等机会,持续加大研发、销售、生产环节投入力度,扩充团队规 模,人工成本及人员费用持续增长,人员总数较期初增加 32.73%,研发费用同 比增长 20.48%; (3)报告期内公司为应对高峰产能及产品质量需求,进行产能扩充,增加 智能化生产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投入,折旧费用同比增长 67.17%。 2、整改情况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和市场情况的变化,加强对投入与成 本的管控,防范潜在风险;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充分地揭示相关风 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荐机构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上述事项引致的相关 风险。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1、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82.1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02%;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75.7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8.08%;归属于 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41.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7.64%。公司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1、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电力行业 部分项目测试、部署放缓,公司订单签订、产品生产、项目交付、验收回款等业 务环节存在延期,导致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新型电 力系统、新一代调度系统、新能源、配网自动化、行业信创等机会,持续加大研 发、销售、生产环节投入力度,扩充团队规模,人工成本及人员费用持续增长, 人员总数较期初增加 32.7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0.48%,影响利润水平;3、公 司为应对高峰产能及产品质量需求,进行产能扩充,增加智能化生产设备等长期 资产的投入,折旧费用同比增长 67.17%,影响利润水平。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其他重要财务指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 业务状况稳定,所处行业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 2、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信息安全、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随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时 期,导致市场需求差异化明显、客户要求逐步提高。如果本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 预测和把握工业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研究不断改进,将会导致公司 无法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核心技术发展停滞甚至被替代以及面临被竞争对手超 越的风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人才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未来持续 发展的基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并通过自主培养等 方式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但随着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市场竞争不断加 剧、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如果公司不能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并不断吸引 优秀技术人员,将会导致公司在研项目推迟、研发实力下降,给公司后续新产品 的开发以及未来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技术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和核 心竞争力,公司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以应对终端客户日益增 长的多样化需求。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直接影响公司当年的净利润水 平。由于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可能面临新技术、 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3、经营风险 (1)公司业务集中于电力行业的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电力行业,存在业务集中于电力行业的风险,具体体现 为公司业务受到电力行业政策影响的风险,公司终端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等,业务受电网投资规模以及相关政策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国家电 网等陆续发布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等一系列支持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如果未来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发生重大不 利变化,导致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下降,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2)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 后续公司向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及让利风险, 具体为: 1)对非电力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示范效应导致拓展存在不确定的 风险 公司以定制化为主,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开发,在电力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行业 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公司进入非电力领域时间较短,了解程度不如 电力领域深刻,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较少,品牌效应尚未建立,短期内进入其他 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难度,进而导致向非电力领域拓展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2)存在让利的风险 公司在电力行业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公司近几年正处于能源、金融、交 通等领域的开拓初期,作为新进品牌进入新领域(特别是工业信息安全产品), 需要一定的资金与时间,甚至在短期内需要采取一定的让利政策来获取新进领域 的客户,因此进入非电力领域存在一定的让利风险。 (3)原材料采购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芯片、存储器、控制系统配件、结构件、其他元器 件、电源、PCB 板卡,主要原材料占总采购额比重超过 70%,原材料的供应和价 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公司芯片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整体 比例较高,芯片的供应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公司所采购芯片的终端厂商主要为 恩智浦、赛灵思、英特尔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极端情 况,则可能出现封锁、禁售、限售,进而导致芯片面临断供的风险。虽然国产芯 片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目前国产芯片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相较国际水平仍显不 足,这也是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国际芯片厂商的供应 如受限制或发生中断,则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行业风险 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行业市场已颇具规 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将吸引更多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未 来,随着“云大物移智”和产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场景的出现,部分头部安全 厂商在继续巩固现有业务及市场份额优势的同时,可能跨越原有信息安全细分领 域的边界,尝试整合上下游,加速实现构建完整网络安全产业生态的目标,导致 信息安全市场整体竞争加剧。若公司缺乏创新意识与研发实力,不去努力夯实适 应自身发展特点的核心竞争力,将无法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 公司所处信息安全产业链中上游,伴随可信计算、零信任、5G 等底层技术 的不断发展革新,新场景新需求将不断涌现,客户对产品的创新迭代速度将有较 高要求。公司需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进行 产品升级迭代,以应对行业技术革新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核心技术封锁及供应 链上游缺口导致的不良影响已经显现,网络安全市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打 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来摆脱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不确 定性。 5、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受相关政策鼓励扶持。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与公司日 常运营相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如果公司无法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性质 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日常运营产生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 年度,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本期比上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 2021年 年同期增 2020年 减(%) 营业收入 265,821,661.74 309,179,200.51 -14.02 262,948,290.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6,757,019.98 52,499,647.08 -68.08 74,182,757.05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5,410,277.07 47,625,574.72 -67.64 65,260,974.43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116,603,804.00 -82,639,043.36 不适用 6,823,741.40 流量净额 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2022年末 2021年末 2020年末 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968,178,879.25 957,059,997.81 1.16 918,002,547.10 的净资产 总资产 1,092,941,529.42 1,037,040,121.67 5.39 979,771,614.42 2022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本期比上年 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 2021年 同期增减 2020年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2793 0.8750 -68.08 1.447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2788 0.8719 -68.02 1.447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0.2568 0.7938 -67.65 1.2734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4 5.54 减少3.80个 14.00 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1.60 5.03 减少3.43个 12.32 均净资产收益率(%) 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2.82 16.28 增加6.54个 8.20 %) 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的变动原因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82.1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02%;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75.7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8.08%;归属于 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541.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7.64%。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电力行业部分项目测试、部署放缓,公司订单签订、 产品生产、项目交付、验收回款等业务环节存在延期,导致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 下降。 公司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以下原因所致:1、报告期内公司部分项目推进放 缓,关键业务环节延期,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报告期内公司面向新型电力系 统、新一代调度系统、新能源、配网自动化、行业信创等机会,持续加大研发、 销售、生产环节投入力度,扩充团队规模,人工成本及人员费用持续增长,人员 总数较期初增加 32.7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0.48%;3、公司为应对高峰产能及 产品质量需求,进行产能扩充,增加智能化生产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投入,折旧费 用同比增长 67.17%。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60.38 万元,主要系以下原因 所致:1、人员规模扩大导致费用支出增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人数 369 人, 较期初增加 32.73%;2、公司结合项目需要,加大包括芯片在内的原材料备货力 度,报告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 104.28%,其中用于信创业务的国产处理器芯片备 货超过 2,500 万元;3、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 49.25%,报告期末形 成大量短期应收账款。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8.08%,稀释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8.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7.65%,以上指标变动 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人员费用及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的净利润减少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基于 RISC 架构计算机和 Linux 裁剪操作系统的嵌入式 技术,先后搭建了 Power PC+Linux、 ARM+Linux 和 MIPS+Linux 架构的嵌入式 技术平台,是国内较早将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公司之 一。公司核心技术方向是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嵌入式软硬件平台设 计、加解密技术、可信计算、零信任技术等。产品主要包括工业信息安全和智能 档案柜及控制类设备及解决方案,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交通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优势、客户资源优势、市场快 速反应优势、管理和服务优势等核心竞争优势,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2022 年 度,公司继续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在该领域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持 续保持原有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 2022 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1、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2022 年度,公司研发支出为 60,648,434.04 元,较 2020 年度研发支出增长 20.48%;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22.82%,与 2021 年度研发支出占营业 收入的比例相比,增加 6.53 个百分点。 2、研发进展 公司 2022 年度各项在研项目正常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51 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 18 项、实用新 型专利 27 项、外观设计专利 6 项;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33 项。报告期 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5 项,软件著作权 12 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云涌科技募集资金使用及结存情况如下: 项目 金额(元) 募集资金总额 667,050,000.00 减:发行费用 64,952,830.19 银行手续费 12,390.75 其他支出 2,072,527.94 购买理财 2,450,800,000.00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的金额 9,794,609.05 募投项目支出 289,072,502.26 补充流动资金 80,000,000.00 加:理财收益 28,750,686.51 利息收入 1,459,807.25 赎回理财 2,208,600,000.00 募集资金余额 9,155,633.57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云涌科技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监 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 第 1 号——规范运作》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 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 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持股情况如下: 年度内股份增 姓名 职务(注)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增减变动原因 减变动量 董事长、总经 高南 20,250,000 20,250,000 0 - 理 董事、副总经 焦扶危 理、核心技术 13,500,000 13,500,000 0 - 人员 董事、核心技 肖相生 6,220,000 6,150,200 -69,800 二级市场减持 术人员 董事、副总经 张奎 4,005,000 4,005,000 0 - 理 田霞 独立董事 0 0 - - 刘跃露 独立董事 0 0 - - 陈都鑫 独立董事 0 0 - - 监事会主席、 赵丰 0 0 - - 核心技术人员 陈骅 监事 0 0 - - 张芝茹 监事 0 0 - - 副总经理、董 第二类限制性 姜金良 0 7,200 7,200 事会秘书 股票归属 第二类限制性 张艳荣 财务总监 0 7,200 7,200 股票归属 第二类限制性 周玉克 副总经理 0 2,400 2,400 股票归属 第二类限制性 高渊 核心技术人员 0 6,680 6,680 股票归属 第二类限制性 刘杨 核心技术人员 0 5,000 5,000 股票归属 第二类限制性 李占才 核心技术人员 0 3,000 3,000 股票归属 合计 - 43,975,000 43,936,680 -38,320 -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 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违规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