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被保荐公司名称: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 保荐机构名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021-68982346 保荐代表人姓名:陈杰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 268 号 联系方式:021-68982346 保荐代表人姓名:张钦秋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 268 号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北京博睿宏远数据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538 号)核准,并经上 海证券交易所同意,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睿数据”、“公司”) 于 2020 年 8 月 17 日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A 股)1,110 万股,每股面值 1.00 元,每股 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65.82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 73,060.2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 资金净额共计人民币 65,025.67 万元。上述资金于 2020 年 8 月 11 日全部到位,由立信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0]第 ZB11574 号《验资报 告》。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证券”)担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 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由兴业证券完成持续督导工 作。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兴业证券 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报告书。 一、持续督导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 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 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 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应的工作计划。 1 工作内容 督导情况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保荐机构已与博睿数据签订《持续督导协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议, 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 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 权利和义务。 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访、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 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对上市公司开 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展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 2022 年半年度,博睿数据在持续督导期间不 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 存在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 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 违法违规情况。 上公告。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 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之 2022 年半年度,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 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 存在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 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6、督导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 保荐机构督导博睿数据及其董事、高级管理 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 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 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项承诺。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 保荐机构督促博睿数据依照相关规定健全完 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 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 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 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 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 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博睿数据的内控制 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 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 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 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 保荐机构督促博睿数据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 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 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 2 工作内容 督导情况 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 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予以 的情况。 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1、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 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 保荐机构对博睿数据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了 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 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 的情况。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2、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 2022 年 1-6 月,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 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 存在该等事项。 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情况。 13、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2022 年 1-6 月,博睿数据及其相关当事人不 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告。 14、关注公共传媒关于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场 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 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 2022 年 1-6 月,博睿数据不存在该等事项。 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 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15、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督促上市公司 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上市公司涉嫌违反《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等上海 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 2022 年 1-6 月,博睿数据及相关主体不存在 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 该等事项。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 形;(三)上市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 荐人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 3 工作内容 督导情况 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16、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 保荐机构制定了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 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 17、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 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要 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一) 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及其关联人涉嫌资金占用;(三)可能存在重 2022 年 1-6 月,博睿数据及相关主体不存在 大违规担保;(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 该等事项。 联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 公司利益;(五)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 常;(六)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人认为应当进 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保荐机构持续关注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 18、持续关注公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募集资金 储、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的实施 的使用情况、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 等承诺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发现的问题 2022 年 1-6 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81.76 万元,经营业绩持 续亏损,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及销售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持续增长所致。 (二)整改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上市公司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状况、自身发展规划等情 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持续稳步推进下游客户开拓进程,聚焦核心产品的开发, 加强营销能力,从而提升公司营收规模;另一方面,在扩张人员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内 部管理效能,化解人员规模大幅扩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保荐机构将密切关注公司经营状况,并督促上市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实际 情况,合理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员招聘计划,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及时、充分地做好 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4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的风险 2022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为 6,255.04 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期间 费用金额为 11,426.00 万元,同比增加 2,498.74 万元,增幅达 27.99%,期间费用中的职 工薪酬合计金额为 8,824.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524.62 万元,增幅达 40.08%。2022 上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81.76 万元,经营业绩持续亏损。 由于公司所处的 APM 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知识结构更新快,对 专业人员依赖性强,导致研发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基于制定 的市场开拓策略,大力建设营销网络体系,导致销售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较上年同期大 幅增长,而人工成本大幅增长未能同步驱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导致公司持续亏损。 如若未来人员规模进一步大幅扩张,人员相关成本费用大幅增长,而公司新客户、新产 品、新业务的开拓情况未达预期,或者市场竞争加剧,则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持续亏损 的风险。 (二)若亏损状态持续存在或扩大且营业收入下滑至 1 亿元以下,则公司股票可 能面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2022 年 1-6 月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6,255.04 万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为-4,881.76 万元。若未来公司人员规模进一步扩张、人力成本增加过快,但人员 扩张未能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或公司新客户、新产品、新业务开拓情况不及预 期,或市场竞争加剧,亦或我国新冠疫情恶化,则公司可能面临因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财务指标触及《上市规则》第 12.4.2 条第一款所述之情形,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 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 1 亿元,或者追溯 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 低于 1 亿元”,而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况。 保荐机构提请广大投资者充分关注、及时查阅并认真阅读上市公司发布的相关公 告、定期报告等文件。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且持续下降的风险 5 2022 年 1-6 月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73.32 万元,较去年同 期减少 2,474.32 万元。如若未来人员规模持续扩张,或公司的收入及回款情况不及预期, 则公司可能存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降的风险。 (四)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为-13.61 万元;2022 年 1-6 月,公司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81.76 万元,公司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将对股东 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五)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 持续影响、市场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部分客户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客户付款流程 滞后,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尽管公司已经制定了适当的信用政策,但公司若未能继续在 实际运营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则公司可能面临 因应收账款发生坏账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六)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由于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客户的信息化水平较高,且对新兴技术的接受速度快,APM 产品最先从互联网相关行业开始渗透,经过多年发展,市场竞争已相对充分,部分产品 的单价呈现下降趋势。互联网相关行业目前已度过高速发展阶段,未来,APM 厂商在 该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若未来上市公司无法稳固现有主要互联网客户,或未 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或未能及时挖掘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的新需求,则可 能面临互联网相关行业客户流失,互联网相关行业收入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同时,随着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国内 APM 厂商纷纷涌入金融、能源、 航空、汽车、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大力开拓市场,抢占客户资源。APM 行业发展早期, 由于国外厂商技术水平较高,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大多以 Dynatrace 等国外知名厂商 为主,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实力方面的不断追赶,现在已逐渐向国内厂商倾斜。因此, 在传统行业的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面临来自于国外知名厂商和本土厂商的竞争压力。 若公司对于传统行业的开拓效果未达预期,则有可能错失传统行业市场机遇,在与主流 APM 厂商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6 (七)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风险 上市公司员工属地及主要业务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人口密集、 流动性大的城市,自 2020 年初疫情出现以来,前述城市疫情反复不断,德尔塔和奥密 克戎等变异毒株的扩散使得疫情防控力度不断增加。新冠疫情不仅影响上市公司员工的 正常办公,同时也会阻碍公司的客户开拓、商务招投标、产品测试、产品验收交付等各 个环节的正常进行。若未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则可能对公司经营情况带来不 利影响。 (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用户数字化体验产品升级建设项目、应用发现跟踪诊断产 品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市场环 境、技术发展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 研发不能紧跟行业变化趋势、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完 成或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2 年 1-6 月,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1-6月 2021年1-6月 (%) 营业收入 62,550,362.54 62,514,344.05 0.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817,578.44 -48,273,209.55 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54,987,920.82 -49,800,570.89 不适用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0,733,206.33 -35,990,015.31 不适用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 主要会计数据 2022年6月末 2021年6月末 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730,411,350.57 794,718,008.35 -8.09 7 总资产 777,824,499.20 831,241,149.05 -6.43 (二)主要财务指标 2022年 2021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主要财务指标 1-6月 1-6月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10 -1.09 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10 -1.09 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24 -1.12 不适用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50 -5.90 减少0.06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7.32 -6.09 减少1.23个百分点 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75.11 54.87 增加20.24个百分点 2022 年 1-6 月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6,255.04 万元,相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22 年 1-6 月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881.76 万元、-5,498.79 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54.44 万元、518.73 万元,主要原因是: 1、2022 年 1-6 月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金额较大: (1)2022 年 1-6 月,公司销售费用为 5,205.15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28.97 万元, 增长幅度为 8.98%,主要是销售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增长所致; (2)2022 年 1-6 月,公司研发费用为 4,698.18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268.31 万 元,增长幅度为 36.98%,主要是研发人员相关的薪酬费用大幅增长所致。 2、2022 半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241.88 万元,主要系公司计提未来可抵扣亏损相关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2022 年 1-6 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73.32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2,474.32 万元,主要系公司本报告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去年同期增 长。 8 2022 年 1-6 月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资产分别为 73,041.14 万 元、77,782.45 万元,较 2021 年末分别下降 5.39%、5.06%,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亏 损,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减少。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产品体系与产品能力 1、产品体系 基于多年的产品建设与技术积累,当前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包括数字终端体验 (DEM)、网络性能(NPMD)、应用性能(APM)、基础设施(ITIM)等全面的监 控能力,为企业提供从代码到用户的全面的系统可观测能力。当前公司产品可以对企业 所有应用(网页、APP、小程序、服务器等)进行实时、全栈式(IT 系统架构的体验 层、业务层、服务层、进程层、系统层等)、全生命周期(开发、测试和运营)的监控 和管理,可以追踪、分析每一位用户每一次访问时的系统运行情况。运维人员可通过公 司产品随时知悉 IT 系统是否发生响应缓慢、系统宕机等问题,以及何时发生的,还可 在系统发生性能问题时自动定位问题代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障。 2、技术能力 (1)智能探针能力:公司自研智能探针技术可以实现无需手动代码植入即可实现 实时采集服务器应用程序中每一个代码的运行耗时数据,当客户的业务请求处理发生错 误或者响应缓慢等问题时,帮助客户将性能问题精准聚焦至代码级别。 (2)大数据处理能力:当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的存储 和分析。对于企业级客户来说,大型 APM 产品后台数据存储量可达 PB 量级,单次分 析请求数据集可达到上亿条,且对数据响应时延的要求极高,一般要求秒级响应。公司 自研的大数据技术实现 PB 级数据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储与秒级响应分析。 (3)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在 APM 技术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运维思想。基 于 AI 实现了智能异常监测与智能告警,大大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提升了问题追查的 效率,实现开箱即用的 AI 产品能力。 (二)研发优势 9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紧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变革,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应用性能监测 服务、销售应用性能监测软件及提供其他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公司建立了一支专注本领 域的技术专家队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发明专利 10 项,软件著作权 91 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 形成的核心技术包括“移动端 APP 在线事务流程脚本录制及自动回放技术”、“服务 端应用逻辑拓扑结构自动发现技术”、“海量数据大并发实时接入与在线离线处理技术” 等共计 27 项,在应用性能管理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等环节均具有较 强的技术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模拟用户监测和真实用户监测所需的覆盖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平 台和多种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数据采集技术,可从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全面满足 客户多样化的数据采集需求。同时,公司基于以数据为核心的现代大数据管理架构,研 发了先进的数据处理引擎,具备海量数据的高并发实时接入、存储、在线与离线分析计 算能力。在数据采集功能全面、精细的基础上,公司已具备端到端全链路数据融合分析 计算、跨多层架构关联分析、底层代码全栈溯源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上述技术为基础, 公司构建了具备统一性、可扩展性和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性能管理体系,在行业内具有较 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将继续研发 AIOps 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拓宽产品和服务能力,新研发出了 智能统一告警管理平台—OneAlert 产品和 AIOps 统一算法服务平台—SwiftAI 组件,通 过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智能化运维(AIOPS)能力成熟度”评测,为公司产品和 服务能力向统一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1、研发支出变化 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巩固公司的市 场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2 年 1-6 月,公司研发费用为 4,698.18 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 36.98%;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为 75.1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发 明专利 10 项,软件著作权 91 件。 10 2、研发进展 2022 年 1-6 月,为了巩固在 APM 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 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强化核心产品线的“智能运维”能力;依托于服务互联网客 户的技术积累和产品优势,布局和渗透传统领域客户,为进一步强化 APM 领域的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2 年 1-6 月公司新增发明专利 2 项,软件著作权 14 件。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及期末余额情况如下: 单位:元 项目 募集资金金额 上市当日公司收到的募集资金金额(注 1) 664,054,788.58 加:募集资金存款利息收入 2,750,061.43 理财产品利息收入 18,765,788.03 减: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不含支付的发行费用) 236,185,088.26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金额(不含置换预先投入的发行费用) 27,822,505.53 超募资金支付上市费用金额 17,564,828.35 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40,000,000.00 手续费支出 10,534.34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余额 263,987,681.56 注 1:上市当日公司收到的募集资金金额=募集资金总额-已支付的保荐及承销费。 2022 年 1-6 月,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 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 法》、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 户储存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 11 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规使用 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 减持情况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2022 年 1-6 月的质押、冻结及 姓名 职务 直接持股 减持情况 李凯 董事长、总经理 10,266,270 无 冯云彪 董事 5,064,300 无 董事、副总经理、代行董事 孟曦东 4,706,610 无 会秘书 王利民 董事 1,664,100 无 焦若雷 董事 1,276,410 无 侯健康 监事会主席 1,370,016 无 注:经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原指定孟曦东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代行时间 不超过三个月。截至 2022 年 8 月 18 日,孟曦东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已满三个月,其尚未取得 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科创板《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截至本持续督导报告出具日,由公司法定 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李凯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凯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 29.37 万股,公司董事冯云彪 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 13.431 万股,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代行董事会秘书孟曦 东先生通过元亨利汇间接持股 38.313 万股,公司董事王利民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 股 10.56 万股,公司董事焦若雷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 33.825 万股,公司监事会主 席侯健康先生通过佳合兴利间接持股 66.693 万股。上述人员在报告期内间接持有公司 的股份均未发生变动。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12 (本页无正文,为《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字: 陈 杰 张钦秋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