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新点软件:新点软件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04-12  

                        公司代码:688232                              公司简称:新点软件




                   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截
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30,000,000股,扣减回购专用账户的股数855,772股,以此计算合
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8,491,922.08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比例为60.84%。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如在实施权益分派
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该
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新点软件               688232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戴静蕾                              钱彩霞
    办公地址       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杨舍镇长兴路)    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杨舍镇长兴路)
      电话         0512-58188073                       0512-58188073
    电子信箱       djl@epoint.com.cn                   qcxia@epoint.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个细分领域,通过将 AI 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

术与相关行业信息化需求深度融合,为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软件平台产品、硬件设备,

帮助客户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同时搭配平台运营、运行维护、智能化工程等技术服务,为客户

提供全链条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也为平台终端用户提供高价值的行业数字化服务。

    公司客户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各省市。智慧招采的客户主要包括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服

务部门、央企、国有企业、代理机构和其他需要实施电子化招标采购的企事业单位;智慧招采平

台的终端用户包括招标(采购)人、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评标(评审)专家等各方主体。

智慧政务的客户主要包括政务办、行政审批局、大数据局、城市运行中心、热线联动中心、政法

委、发改委、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数字建筑 G 端客户主要是住建厅局以及下属的信

息中心、科技处、质安处、市场监管处等部门;B 端/C 端客户包括建设方、各类施工企业(含水

利、交通)、咨询机构、造价站/协会、财审/审计机构及相关的个人用户。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大领域,为客户提供软件为核心的智慧化整体解

决方案,具体包括专业化的软件平台、运营维护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工程实施服务等。

    在智慧招采领域,以实现“三化”为目标,做交易主体综合服务商,为参与招标采购的各方

主体提供高价值服务。为政府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智慧企业招采平台等软件

平台,配套咨询规划、智能化设备、运行维护及智能工程施工等服务。同时,公司着力打造招采

平台的持续运营业务模式,通过招标采购软件平台的 SaaS 化,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

采购服务;为投标人/供应商提供各类工具软件、信息资源服务和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在智慧政务领域,以促进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

核心,以数字底座为基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政务运行等智能化应用场

景产品研发和数据服务化转型。

    在数字建筑领域,以建筑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利用科技手段助力行业监管提质增效,为行业

主管部门搭建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融合 CIM 基础平台能力,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监管;为

住建部门建设房屋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对区域内既有房屋和新建房屋安全情况进行

监管;打造甲方、施工方、监管方数据互通、实时协同的数字建造产品,包括工程数字化监管平

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研发数字造价产品,包括计价、算量软件及 BIM 5D 协同平台、造价云平

台等产品,提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配套智能硬件及智能化施工技术服务,形成数字建

筑整体解决方案,并为不同主体提供包含指标、材价、清单、定额在内的数据+算法的云服务新业

务模式。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软件平台销售模式

    1)政府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对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领域中政府类客户,通常以

招标或其他政府采购方式进行软件平台的采购。公司在销售软件平台时,会配套销售公司设计、

定制的智能化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智能化工程施工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与公司建设的软件平台

无缝衔接,有助于软硬件一体地支持客户开展业务。

    2)数字建筑领域中企业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公司向工程甲方、施工、工程咨询、监理、工程

审计等单位推广销售清单计价软件、BIM 算量软件、BIM 5D 协同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等建筑

行业软件,收取费用。公司建筑行业软件的销售以直销为主,销售团队灵活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推

广建筑软件产品,积极运用公司在智慧招采业务的优势,挖掘潜在客户。
    2、平台运营服务模式

    在智慧招采领域,公司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 SaaS 化的

第三方招采平台。在这些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可以按次向投标或招标方收取服务费用,同时为招

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等使用方提供电子招投标相关工具、招标资讯、移动 CA 认证和电子签章、

在线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在电子招标采购平台中,公司为降低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为之创

造额外价值,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并收取相关的费用。

    在数字建筑领域,公司通过造价云服务、工程质量检测取样服务等方式,开展持续业务运营,

并收取相关费用。

    在智慧政务领域,公司构建了 AI 和行业知识等能力平台,为部分客户提供持续运营服务,以

按次调用或年度订阅的方式,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

    3、软件维护服务模式

    公司为软件平台的客户提供后续维护服务。公司的软件平台建设业务以政府客户为主,由于

大型软件平台运维较为复杂,且政府客户对软件平台的稳定性和维护的及时性具有较高要求,因

此及时响应,及时解决问题的服务能力对公司业务开展至关重要。公司设有交付服务部具体负责

软件平台的后期维护服务,有明确的服务规范,通过远程咨询+巡检+报告三种方式保证服务质量。

在产品运维期内,公司实施人员与客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保持沟通,每 1-3 个月会安排实施

人员进行现场巡检,每季度/每年会为运维项目出具季度/年度维护报告,报告包括设备状况、系

统运行情况、本期进行的维护事项等事宜。免费运维期结束后,客户依据需要与公司续签维护服

务协议。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为各类解决方案所需的软硬件产品及服务。公司建立了《采购规范》管

理采购行为,并设立采购供应部负责公司采购的执行。

    公司物料采购分为招标采购、协议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三种方式。对于标准化的硬件产品,

公司通过内部询价平台进行招标采购;对于智能硬件(ODM 生产)等产品,公司与协议供应商按

协议价进行采购;对于客户指定使用的某些硬件产品,公司执行单一来源采购。

    5、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并导入了科学高效的集成产品

开发流程(IPD)。

    平台化:中央研究院研发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产品线在此之上打造产品平台,面向客户的项
目开发团队只需要关注个性化业务并进行快速定制开发,通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大大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快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组件化:把通用技术能力、业务能力组件化,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组件的设计和开发,并通过

接口服务实现组件模块之间的集成融合,提高整体开发效率和质量。

     协同化: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架构设计、交互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到技术支撑,

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协作流程,优质、高效、敏捷地完成各项研发任务。

     集成化:基础技术平台、各行业产品都遵循一致的技术规范和服务化架构体系,可针对不同

客户的需求,实现跨产品线的集成研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服务。

     IPD 开发流程:从产品概念产生、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上市,都有规范的流程和组织

来支撑,并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构建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确保产品投资回

报的实现。

     从技术创新机制看,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理念,形成了体系化的

技术创新模式,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并与重点客户建立联合创新中心,

明确匹配市场需求的技术研究方向;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开展公司级的技术创新研究,各产品线也

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研究;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技术创

新的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表彰和激励。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阶段

     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

展研究报告(2023 年)》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 50 万亿,达 50.2 万亿元,

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 GDP 的比重达到 41.5%,整体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根据 IDC 数据,中

国数字化发展仍在快车道,2024 年,中国整体 ICT 市场(含第三平台技术)预测增长约 9.4%,直接数

字化转型相关投资预计将占整体 ICT 投资的 50%以上,行业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数

据应用与行业纵深领域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

能力稳定,从业人数稳步增加。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23 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 年,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 3.8 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

增长 13.4%,在软件业务收入增长的同时,利润总额也保持较快增长,软件业利润总额 14,591 亿
元,同比增长 13.6%。




    2023 年,“数字中国”政策升级,数字中国建设迈向关键性节点。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

局规划》的发布,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全面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

社会发展成为未来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工作任务,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数字技术

和实体经济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深入。2023

年 10 月 25 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同年 8 月,财政部发布《企业

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数据资产的适用范围、会计处理方法、列示及披露原则,

数据资产价值将变得可量化、可评估、可交互,推动更多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2023 年 1

月,工业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聚焦数据安全保护及相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需求,提出数据安全产业的阶段发展目标:“到

2025 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和“到 2035 年,数据安全产业进入繁荣成

熟期”,《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数据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迎来

提速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作

为新型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政企客户对数据智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将依托自身数据资源

优势,构建数据资源挖掘、治理、应用能力体系。

    数字政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3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

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

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

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

国际“两个环境”;并提出到 2025 年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政务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等重大目标。今年全国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或

实施意见,如《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河北省关于加

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广东省关于进

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等。同年 7 月,《政务

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颁布,为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提

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新点软件将以《规划》《实施方案》等政策为指引,持续加强数据采集加工、

分析处理、创新应用能力,全力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数字化服务推动社会

高质量发展。

    招标采购数字化向纵深发展。2023 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

平台整合共享 2023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3〕257 号)发布,要求提升平台

服务水平,规范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系统接入、电子认证、保函、工具软件等

服务,优化电子化发展模式,加强对平台服务的监督。综上可以看出“三化”成为推动招标采购行

业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高招采透明度、企业降本增效、预防腐败等需求驱动,数字化采购市场规模持续上涨,根

据《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2)》统计,2022 年全国公共采购总额 48 万亿元。其中,在全国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

产权交易领域的交易额达到 22 万亿元,行业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偏低,未来建筑业数字化需求保持高速增长。2023 年 2 月,国

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以及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

生态文明。此外,《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对应到“数字住建”

建设,可以形成参照,即夯实住建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

与建筑业、房地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村镇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

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规划》指出,要建设绿色

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

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

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

    (2)基本特点

    公司所处的新兴软件开发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
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从制度、法规、政策等多个层面促进国内政府信息化软件及建筑行业信息

化软件的发展。

    公司作为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提

供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软件产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态势下,空间广阔;与此同时,数

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行业竞争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行业对技术服务提供商在业务理

解和知识经验积累、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价值创新上的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聚焦

主业又善于主动创新、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企业,将会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3)主要技术门槛

    1)技术壁垒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一定技术层次。核心技术的积累和不断创新

是推动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开发招采类软件,企业要掌握跨平台跨区域 CA 印章兼容互认、高并发电子标书解密、在线

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智能围串标识别、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与见证、基于大模型

技术的智能招标投标和辅助评标等专业技术;开发政务类软件,企业需要具有超大型高并发系统

(如省市一体化平台)的架构规划和性能优化、软硬件(包括配套智能化终端设备)一体设计和

交付、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应用、大模型技术的领域化研究与场景化应用、全链信创适配和调优、

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场景化 AI 落地应用、低代码快速开发、元宇宙技术、配置化快速交付等专

业技术和能力;开发建筑类软件,企业需要具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 BIM 快速建模

和轻量化技术、CIM 基础平台、三维图形几何算法库技术、二次开发脚本编译引擎、三维图形渲

染引擎、智能 CAD 自动识别、建筑行业大数据治理和云服务、建筑行业大模型等专业技术,新增

开发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住建行业城市大数据的统一治理、融合

及相关 CIM+应用。这些技术要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此外,应用软件开发(特别是大型应用软件平台开发)与底层技术开发的区别在于,应用软

件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需要软件开发企业拥有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大量的实施经验和标杆

案例建设是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积累核心技术最重要的途径、形成自身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

    2)人才壁垒

    软件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研发人员在人员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招采、政务、建筑软

件领域技术涉及面广,对行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需要

扎实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长期的细分行业经验积累,企业参与竞争必须拥有大量的高综合素质
人才作保障。新进入者想要吸引足够的行业人才,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达成目标。

    3)经验壁垒

    目前,我国主要的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均经过十余年以上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通过长期行业经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质逐步积累起行业经验、品牌和声誉;先进入

者对招采、政务及建筑领域的业务规则、业务特征有深刻理解和经验积累,在其竞争领域积累了

大量的用户基础、丰富的成功案例,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拥有稳定、忠诚的客户群

体,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行业经验,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稳定的客户群体。

    另外,基于沟通和更换成本的考虑,招采、政务及建筑行业软件的下游客户一般会对软件厂

商产生路径依赖,这种用户黏性使得客户不会轻易更换软件,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用

户足够的信任。

    4)运营体系壁垒

    应用软件厂商必须做全国市场,才能提高软件产品的复用价值,提高产出人效,因此,必须

建立面向全国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服务各地各级的客户。这个运营体系和服务能力也是进

入行业应用软件的重要壁垒之一。

    行业应用软件客户地域分布广泛,且很难通过产品的简单安装培训就达到用户满意的应用效

果,这就需要厂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针对用户的实际应用情况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因此,软

件厂商需要建立并依托完善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提供持续服务和技术

支持。

    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客户服务需求,如果靠传统的方式去建立这套运营服务体系,需要大

量的资金、人力,有很大的管理难度。在数字化时代,必须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去打造自动、高

效的运维服务平台,在提高运维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立数字化运维技术支撑下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资金、人

力投入,对于非长期从事该行业的厂商来说,是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的。

    5)品牌壁垒

    在政务领域,由于政府行业管理的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对政策执行、标准规范、创新成果、

工作绩效、行业影响力等都比较关注,在上述几个方面能够给政府部门用户带来价值的厂商,往

往会积累比较好的口碑。例如: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每年都会委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

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开展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建设评估,评估成绩优秀的服务

厂商就会形成行业中的优秀品牌;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积
累长期行业经验并直接参与标准规范编制的厂商,就会有品牌优势。

     通常而言,用户对优秀品牌具有忠诚度,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品牌知名度,难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品牌效应对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较强的行业壁垒。

     6)资质壁垒

     软件企业投标软件平台建设及开展增值服务需要各类资质,如 ITSS、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增

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此类资质的评定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同时会对申请企业的行业经验、

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察,资质的获取是主管部门和授权单位

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认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对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制造了严格

的准入门槛。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智慧招采市场项目需求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企业采购部门的需求为主,总市场规模仍

较小,但满足投标人(供应商)投标相关需求的发展空间较大。总体来看,公司在政府智慧招采

市场的市占率较高,是行业内主导者;企业智慧招采市场目前参与者较多,市场集中度低。

     近年来智慧政务软件市场持续增长,众多软件企业参与其中。大型软件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

份额,但由于不同政府部门需求较为细分,不同的细分市场又存在不同的领先厂商,总体来看,

公司、浪潮软件、南威软件、数字政通、万达信息等企业是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

     在数字建筑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建筑市场还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建筑产业中信

息化投入占比很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政府侧,各住建委(局)的信息化建设细分市

场参与主体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公司在该领域中具有一定优势;建筑企业信息化支出主要以购

买计价软件为主,广联达在该领域中市占率较高,公司紧随其后。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智慧招采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与招采业务深度融合,加速推动

平台整合共享与信息公开,全流程数字化交易逐步实现,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及企业交易成本,

提高了招标采购的整体效率。数字化见证、大数据监管、信用监管多种监管方式综合应用,提升

了招标采购效率和交易公平性。“三化”已成为招标采购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1)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

     服务标准化对规范招标采购业务发展,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公共资源交易
中心将会在充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定位前提下,不断完善分类统一的交易制度规则、技术标准和

数据规范,重点推进数字见证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场地服务、专家抽取服务、辅助监管服

务、数据聚合共享服务、辅助决策服务、档案服务、风险管理等标准化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持续优化交易服务,以标准化促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为“交易市场化”、“监管智慧化”提供

肥沃的土壤,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2)落实交易市场化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

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明显,政府对公共资源的

直接配置不断调整减少,更多的公共资源已由政府配置转为市场配置。交易市场化建设是持续推

进“应进必进”和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可持续高质

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招标采购体系的市场化应当包括招标采购平台市场化和招标采购工具的市场

化。

    此外,投标方在投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次生需求。例如,投标方在履行招投标活动中,有 VIP

技术支持服务、培训学习、缓解资金压力等一系列需求,公司可以为这些用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

务,从而让每次投标更轻松,成本更低。

    3)交易监管智慧化延伸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 号)明确提出

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优化协同监管机制和方式,大幅提

升发现问题和处置风险能力,推动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市场活力充分释放。监管智慧化是当

前阶段的主要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挖掘

能力,构建跨部门联合监测预警模型,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测分析,构建监管对象全覆盖、监

管内容全要素、监管流程全闭环、监管执法全协同、监管结果全公开的监管体系,为招标采购行

业公平竞争,营造优质市场环境保驾护航。

    (2)智慧政务

    总的来说,数字政府的建设是必然,我们认为数字政府与传统电子政务的最大区别是改革,

是以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政府改革。在平台体系层面,突出用户连接、共性支撑、业务协同和数

据赋能;在项目模式层面从项目型向服务运营、知识运营转变;在用户感受方面,AI 大模型带来

的智能化体验,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政府业务场景中。

    1)   一网通办方面
    “能办”向“好办、易办、智办”转变,基础能力建设向业务场景深化方向转变。近期国家

下发的国考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评估重点主要是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服务效能提升、用

户体验优化、地方实践创新。

    2)   城市治理方面

    从单部门治理向多部门协同治理转变,城市治理模式和机制创新,由分散治理形成统一治理,

遵循统一目标和管理机制,城市治理业务流程变革加速,城市治理从单点发现、单线处置、单线

处置和串行流向一体化集成模式转变,提升各类社会突发和复杂场景的协同处置效率。

    3)   政务运行方面

    各地政府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内部办公模式,基于信创环境下打造各地一体化协同办公平

台,解决政府部门跨部门协同和移动办公能力普遍缺乏的问题,同时积极拓展跨部门协同办公和

移动办公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内部办公、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共性办公应用水平。

    4)   数据智能方面

    从工具型项目向业务场景结合方向转移。围绕政府运行五大职能、政务运行、政务公开等方

面工作,均与大数据体系的数据资源归集、分析、监测、辅助决策、多码合一等能力相关,多地

数字政府相关政策也都提出数据赋能、业务支撑等相关内容,未来大数据、行业知识、人工智能

大模型在数字政府中的价值体现,将从工具性的“能用”向与业务结合的“好用”、“智用”转变。

    (3)数字建筑

    云技术为数字建筑领域带来革新,通过云计算降低信息化成本,简化操作体验,并提供数据

积累和应用。低代码平台提升应用开发效率,实现多端适配。BIM 5D 技术助力施工协同数字化,

提高沟通效率和工程管理水平。数字孪生技术推动建筑科技转型升级,实现精准映射和智能干预。

物联网技术赋能数字建筑,实现智能化监控和预警,助力建筑领域数字化转型。

    1)云技术推动数字建筑步伐

    云计算的成熟为数字建筑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和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工程建

设管理及设施运行监控等应用。云平台由数字建筑提供商搭建,向使用方提供 SaaS 级别的服务,

降低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成本。同时,采用云平台可以降低用户推广应用过程安装部署工作的难度

和工作量,改善用户操作体验。

    云平台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存储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数据积累和应用;通过智能化的云组价、

批量载价,帮助用户简化清单编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共享工地动态指标帮助政府部门精准、

高效治理。云平台的私有云在安全高效存储图、模、文档的同时,也提供版本管理、日志审计、
删除找回、网内共享等功能。

    2)低代码技术在多场景下广泛应用

    用户通过在线拖拉拽方式,就能完成页面的设计工作;提供设计器组件,可以基于 PC 设计成

果,自动转换为移动样式,实现一次设计,多端联动适配的效果,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

升了应用开发效率。在数字建筑领域,低代码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可视化大屏、数字看板(中屏)、

移动数字驾驶舱(小屏)等场景,如智慧燃气监管平台中的业务诊断预警中心,就可低代码实现

各种燃气预警的配置。

    3)BIM 5D 技术推动施工协同数字化

    大型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参与主体众多,设计变更、工程签证、验收检测等环节面临着大量

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的协调沟通工作。目前建设项目业主和承包商经常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

这导致信息共享程度低,沟通成本高,使工程无法对预算超支、工期超时做到风险预警。BIM 5D

技术的出现在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具有创造巨大价值的潜力。

    BIM 5D 技术不仅包含 3D 空间设计参数,还包括项目的成本和进度,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的

全维度控制,帮助建筑企业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进行全过程贯通。管理员在协同平台

进行设计变更后,施工人员使用 pad 或手机即可实时收到模型更新信息,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

监理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可以用手持移动设备实时记录问题并将检查信息上传至平台,还可就施

工难点、技术问题进行实时沟通,实现动态校验和快捷沟通。

    4)数字孪生技术推动建筑科技转型升级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我国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

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建筑业与信息技

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迫切需要数字孪生、IOT 等技术来实现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孪生建筑”。

    “数字孪生建筑”是将数字孪生使能技术应用于建筑科技,利用物理建筑模型,使用传感器

全方位获取数据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完成映射,以反映相对应的实体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具有“精准映射、虚实交互、软件定义、智能干预”四大特点。在设计阶段,利用数字孪生技术,

还原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充分考虑设计方案和已有环境的相互影响因子,方便设计人员及时针对

缺陷进行优化,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在施工阶段,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施工方案和计划进行模拟,

分析进度计划的合理性,方便主管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在运营维护阶段,基于设计、

施工、装配过程中留存数据生成的建筑三维模型,结合建筑内外部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采集的

建筑环境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开展智能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建筑寿命、设备健康等问题
进行预测预警,便于主管人员及时处理。

    5)物联网技术赋能数字建筑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物联网的爆炸性增长,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快

速发展,推动建筑领域从机电管理逐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目前,建筑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

如数据分散,整个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对数字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通过工程物联网平台接入深基坑监测、高支模监测、临边防护等物联网设备,实现预警数据

下发与传输,依托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对工地各个区域的全方位 24 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帮助工

作人员及时调阅现场视频,了解实时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在城市安全领域通过多样化的 IOT 监

测设备,全天候监测管网、厂站等重点区域安全,以“物联值守”替代“人力值守”,实现问题的实

时预警提醒,帮助主管部门尽快发现解决安全问题。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                      本年比上年                    2021年
                               2023年
                                                    调整后             调整前             增减(%)             调整后             调整前
总资产                      6,802,292,196.03   6,888,679,922.33   6,888,513,737.39              -1.25    6,469,302,783.17   6,468,818,330.85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5,612,148,875.97   5,615,387,361.84   5,615,623,514.75              -0.06    5,207,487,162.26   5,207,566,914.24
净资产
营业收入                    2,441,191,870.54   2,824,267,467.71   2,824,267,467.71             -13.56    2,794,438,645.49   2,794,438,645.49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194,761,514.13     572,900,199.58     573,056,600.51             -66.00      504,023,711.05     504,103,463.03
净利润
归 属 于 上 市公 司 股东 的    78,821,512.56    402,210,733.41       402,367,134.34            -80.40     496,510,239.03       496,589,991.01
扣 除 非 经 常性 损 益的 净
利润
经 营 活 动 产生 的 现金 流    50,732,675.13     93,357,938.50        93,357,938.50            -45.66     194,010,319.06       194,010,319.06
量净额
加 权 平 均 净资 产 收益 率             3.48             10.61               10.62    减少7.13个百分点             34.83               34.8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9              1.74                1.74              -66.09              1.98                1.9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9              1.74                1.74              -66.09              1.98                1.98
研 发 投 入 占营 业 收入 的                                                           增加2.41个百分点
比例(%)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345,567,437.06       566,257,636.45        466,196,057.24     1,063,170,739.79
归属于上市公 司
                      -86,355,494.38        1,865,145.60         -4,431,376.29       283,683,239.20
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
股东的扣除非 经
                     -119,800,815.39       -31,784,128.79       -33,229,471.68       263,635,928.42
常性损益后的 净
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
                     -354,341,480.90       -11,753,497.36         9,059,787.21       407,767,866.18
现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8,35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                                                  9,592
(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
                                                                                             0
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
                                                                                             0
(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
                                                                                             0
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包   含
                                                                           质押、标记或
                                                                 转   融
                                                                             冻结情况
                                                                 通   借
                                                    持有有限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      比例                  出   股                  股东
                                                    售条件股
    (全称)        增减       数量        (%)                   份   的                  性质
                                                      份数量               股份
                                                                 限   售          数量
                                                                           状态
                                                                 股   份
                                                                 数   量
江苏国泰国际贸                                                                            国 有
                         0   62,083,643    18.81   62,083,643               无        0
易有限公司                                                                                法人
                                                                                     境 内
曹立斌                     0    35,413,290   10.73   35,413,290        无        0   自 然
                                                                                     人
                                                                                     境 内
黄素龙                     0    31,478,535    9.54   31,478,535        无        0   自 然
                                                                                     人
                                                                                     境 内
李强                       0    21,641,400    6.56   21,641,400        无        0   自 然
                                                                                     人
张家港华慧企业
管理服务部(有限           0    20,657,835    6.26   20,657,835        无        0   其他
合伙)
张家港亿瑞企业
咨询服务部(有限           0    20,067,548    6.08   20,067,548        无        0   其他
合伙)
张家港保税区百
胜企业管理企业             0    19,674,021    5.96   19,674,021        无        0   其他
(有限合伙)
                                                                                     境 内
张家港保税区恒                                                                       非 国
                    -415,322    16,197,373    4.91           0         无        0
兴投资有限公司                                                                       有 法
                                                                                     人
东方证券股份有
限公司-中庚价
                    5,639,680   12,398,303    3.76           0         无        0   其他
值先锋股票型证
券投资基金
中国建设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招
商 3 年封闭运作瑞   3,799,930    4,800,015    1.45           0         无        0   其他
利灵活配置混合
型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曹立斌先生是百胜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出资比
                                                例为 0.151%。除此之外,公司未接到上述股东
                                                有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协议的声明。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41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13.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 1.95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66.00%;2023 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 61.40%,比上年同

期下降 4.60 个百分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