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88369 公司简称:致远互联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 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00 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4.9 股。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 77,267,683 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 816,124 股,以此计 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22,935,467.70 元(含税),合计转增 37,461,264 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 将增加至 114,728,947 股(具体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为准)。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现金分红总额不变,相 应调整每股现金分红金额;同时维持每股转增比例不变,调整转增股本总额。如后续总股本发生 变化,公司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上述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 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 2022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上海证券交易所 A股 致远互联 688369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 证券事务代表 表) 姓名 段芳 李昂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路甲25号 北京市海淀区北坞村路甲25号静芯园M座 静芯园M座 电话 010-88850901 010-88850901 电子信箱 duanf@seeyon.com liangbj@seeyon.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始终专注于企业级协同管理软件领域,为客户提供协同管理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协同 管理平台及云服务,集协同管理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及服务为一体,是中国领先的协同管理 软件提供商。 公司坚持协同管理软件“平台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战略,拥有自主研发的协同技术平台 COP-V5 和 COP-V8,支持混合云部署、可广泛多端连接与服务云化,且通过其低代码搭建能力,为客户实 现业务定制化与应用整合功能,深耕企业及政务两大市场客户。其中,COP-V8 平台采用云原生、 微服务架构等主流技术栈,满足超大/大型集团组织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支持超大/大型组织的专 属云部署和支持中小组织的 SaaS 在线订阅的商业模式。 通过上述平台和产品,为客户提供协同办公应用、协同业务管理和协同运营管理等核心功能, 提升管理效率,助力数字化转型。 1.公司的平台、产品及其核心应用 公司秉持“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基于“组织行为管理”理论,结合客户的成功应 用实践,形成了公司的平台、产品及其核心应用如下: 公司基于协同管理技术平台 COP-V5 研发的产品包括:面向中大型及集团化企业的 A8、面向 政府组织和事业单位的 G6,以及相应的信创产品和移动产品,面向中小企业/组织的 A6 及相应移 动产品。 公司基于云原生技术平台 COP-V8 研发的产品包括面对超大/大型组织的 A9C 和行业云,及规 划设计中面向中/大型组织的 A8C 等产品。 (1)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在提供协同办公产品的基础上,深入协同业务管理领域,为客户提供行业及领域解决方案, 进一步满足客户协同管理需求,包括业务管理和运营平台解决方案。 协同业务解决方案:以协同办公为底座,根据客户业务需求,通过一站式的低代码、可视化 的应用构建工具,构建各种业务应用。例如,构建面向企业客户的费控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 管理、经销商管理等和面向政府、国企及央企客户的公文管理、督查督办、三重一大管理、外事 管理等协同业务管理应用。 协同运营平台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运营管理的技术和平台能力,通过建设协同运营 平台,帮助组织实现:统一信息入口、统一流程管理体系、统一系统集成整合、统一业务构建平 台、统一报表和统一数据中心,为组织构建新的 IT 治理架构,整合协同办公和协同业务应用,深 度连接前台和后台,实现组织内外连接、场景化业务连接和异构系统数据连接等,助力政企客户 数字化转型升级。 (2)协同云服务 公司基于公有云和专属云为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业务、数据和连接等多态融合的云服务,目 前已拥有数智人力云、数据采集云、协同政务云和营销服务云及行业云。其中, 数智人力云(薪事力):聚合智能招聘引擎、大数据服务引擎和低代码 PaaS 平台能力的数智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提供六大应用场景,包括组织人事、薪酬社保、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考 勤管理、成本管理等,深度连接协同管理平台,打通 HR“软件+服务”的生态,为组织提供灵活 用工、人才盘点等专业 HR 服务,帮助企业实现 DHR 数智化转型。 数据采集云(智联云):基于 Formtalk 打造定位于多级、内外组织的大数据采集的社会化协 同,提供数据采集和数据流转的自定义搭建、智能报表分析等能力,满足客户数据采集的个性化 需求,实现业务和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和公众的内外协同。 协同政务云:依托专属云部署的 G6 打造电子政务云平台,围绕党政机关“办文、办会、办 事”等核心管理工作,全面覆盖党政机关多层级组织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督查督办、行 政审批、信息报送等政务办公与事务处理应用,并且针对政府业务特点,提供智慧党建、政务数 据服务、互联网+政务、拟态安全等创新解决方案,优化政务办公模式,提升行政运行效能,形成 地方党政各级机关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协同工作体系。 营销服务云:以“云+端”的方式,提供云营销服务、云交付服务和云生态服务,打通从营销 到交付到生态的线上营销闭环,持续赋能员工、生态伙伴和客户,提供多样化应用定制服务,满 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规模化交付,提升交付效率,有效控制营销与交付成本。 行业云:依托于 COP-V8 技术平台,基于多云适配能力入驻行业云平台,基于低代码平台,提 供行业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定制,基于微服务和多租户能力提供面向行业协同运营需求的 SaaS 服 务。 2.交付服务 将协同管理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按照客户需求进行部署,满足客户使用需求,公司结合成功 实施交付经验和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构建了“1+4+N”实施交付服务体系,达成客户应用价值 主张。基于成熟的低代码平台,推动“云+端”相结合的交付模式,实现多人同时在线实施,并提 供大量可参考或可复制的业务实践成果,以平台化支撑产品化和规模化交付,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二) 主要经营模式 由于客户覆盖区域较广,结合不同产品系列适用的销售模式,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经营 模式,构建成熟、稳定的营销服务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是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产品与服务销售合同,并进行相关软件产品交付和服务的模 式。公司的直销模式主要以 A9C、A8 和 G6 等系列产品的销售为主。 2.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是将产品以买断方式销售给经销商并由经销商直接面向终端用户签署产品服务合同 并进行产品交付和服务的模式。公司与经销商按折扣结算产品额,并充分给予经销商业务培训和 业务支持,目前有普通经销商和城市专营经销商两种。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我国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数字化将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重要方式,建设和投 入将会越来越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将迎来最大的窗口期。协同管理软件与服务行业作为 数字经济重要组成细分行业,目前正在向平台化、移动化、云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成为企业、 政府统一的工作入口和运营中台。 (1)行业发展阶段 1)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党的二十大会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字 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中国信通院预计 2025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 超 60 万亿元。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 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 模以上企业超 3.5 万家,软件业务收入超过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 6.5 个百分点。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10,427 亿元,同比增长 8.7%。2023 年 2 月 27 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引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领和支持下,伴随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的持续加速发展并相互融合。协同办公作为企业运营中应用最广泛的业务场景,在数字化需求驱 动和政策指引下,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2)“数字化+国产化”助力软件产业迈向新阶段 国产软件在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下,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信创 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关键核心技术展开自主研发从而实现国产替代,各种软硬件设施在党政、 金融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已经实现规模化落地,并逐步向电信、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 疗等关系国计民生行业领域拓展。长期来看,信创产业将逐步向全面市场化驱动转变,厂商将凭 借成熟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市场认可,以客户需求为推动力来构建信创产业全生态发展。涉及国民 经济命脉的国企、央企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企业,将共赴数字化赛道,为国产软件带来更大的 增量市场空间。 3)云计算、大数据和 AI 等技术变革带给行业更高的成长性 全球 IT 技术与产业创新进入以云计算、大数据和 AI 为中心的时代。随着我国软件服务化进 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软件产品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转向云计算和移动应用为代表的 新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 据资源、软件应用等服务。根据 Gartner 公布的数据,我国 SaaS 产业市场规模达到 29 亿美元, 2016-2020 年复合增速达到 55.2%。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走入各种业务与管理场景,在数字化的基 础上,智能化成为企业与公共组织新的创新焦点。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企业服务应用的必备特性,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人类对数字内容总量和丰富程度的整体需求不断提 高,据 Gartner 估计,到 2025 年人工智能生成数据占比将达到 10%。 (2)行业基本特点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向垂直行业渗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转变,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大量垂直行业将会重新 寻找自身的创新驱动力,数字化转型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家各部委也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厂商凭借对新兴技术的把握、理解及服务经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具体 场景应用进行研发和实施,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水平,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服务型制造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2)信创全面推广 2022 年以来,“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党政、金融信创全面推广助力, 也为其他行业信创的加速发展明确了发展路径。2022 年 10 月,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信息安全问 题,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信创进入全 面推广新阶段。 3)信息技术服务赋能客户,逐步形成合作伙伴生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普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通过新技术应用,升级原有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能力,与客户的合作将不局限于成本控制,而是共同创造新价值,形成伙伴式的合作模 式。特别是生态伙伴赋能,将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中逐步提高服务附加值,在用户追求更完 善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服务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模式, 主动挖掘跟踪客户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实现从单一交付实施到整体方案服务的技术赋能 提升。 4)云原生架构助推企业向云转型 随着云服务商业模式日益成熟,基于云架构的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用户 的选择。云原生的平台架构能够帮助企业用户完成一系列关键性云计算转型与变革。云原生架构 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面向混合 IT 环境的管理框架,利用适用于分布式应用场景的以“高效交付 云服务”为目标的运营模式,助力企业在短期内构建起面向云服务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框架。除此 之外,云原生架构还将帮助企业平衡云计算带来的便利性与挑战,助力企业的 IT 部门充分释放云 生产力的同时对高度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管控。 (3)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较高的技术层次。核心技术的积累、不断创 新的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管理软件,协同管理软件的研发需要具备组织管理思想, 并以软件为工具,进行管理思想的表达;协同管理软件研发需要对企业管理、组织模型、业务流 程等需要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积累;作为应用软件,协同管理软件需要跨越软件业自身技术与 不同行业客户需求融合的技术门槛,跨越多重标准、异构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的技术门槛,从而 确保应用软件系统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上是企业在协同管理软件领域能否持久发展的重 要因素。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协同管理软件与服务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公司经过多年的 行业深耕,已在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客群基础、市场品牌、营销体系、服务体系等方面构筑了 竞争优势。发展至今,公司拥有 5 万多家企业和政府客户,业务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省、自 治区及直辖市,客户涵盖了制造、建筑、能源、金融、电信、互联网及政府机构等众多行业及领 域,并获得各行业内知名客户的认可,广泛的客户资源为公司在同行业的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低代码平台化 公司的技术平台具备低代码平台属性,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海比研究院联合软件开发技 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发布《2022 中国“低代码”领域十大趋势报告》:2022 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规 模预计达到 42.6 亿元;未来五年,中国低代码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49.5%,预计 2025 年达到 142.2 亿元。在低代码垂直领域,目前有如下特点及趋势:2022 年将有 40%-60%的大型企业使用低代码 开发应用;从独立应用到数字化平台,低代码将成为中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企业级 低代码平台大量出现,加速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开发;差异化竞争是诸多厂商的战略之一;核心关 注点在 AI、物联网、数据接口集成、数据分析等技术。 (2)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 随着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 设的指导意见》及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 年)》等文件的发布,政策扶持对于信创产业发展推进的意义重大,我国信创产业竞争力不断突破, 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结合 2022-2027 年我国信创产业预计国产化率,测算 2022-2027 年我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在保守估计下,我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在 2027 年或将超 2.62 万亿, 2022-2027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41.0%;在一般估计下,我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在 2027 年或将突破 2.76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41.4%。 (3)云化/SaaS 随着我国软件服务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软件产品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转向 SaaS 云计算和移动应用为代表的新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服务内容,包括但 不限于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件应用等服务,逐步成为软件服务的主要模式,降低 了企业在协同产品方面的支出与使用成本,相较传统软件更具优势。 (4)移动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企业精细化管理和高频移动办公需求的产生,最初的基础办公工具 和流程化的传统管理软件走向移动化。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综合移动办公平台行业研究报告》,2020 年我国综合移动办公平台市场规模达到 98 亿元,增速有所放缓为 24.1%,未来市场将以年复合增 长率约 26.6%的速度继续稳健增长,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201 亿元。 (5)AI 技术 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提升了协同管理软件的智能化程度。语音 办公助手、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电子发票、名片等 OCR 识别,成了头部协同产品的标配,分别 应用于智能审批、智能推送、智能数据分析、员工行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办公设备连接的软硬一 体化等。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增减(%) 总资产 1,950,457,729.87 2,070,020,132.60 -5.78 1,841,894,055.31 归属于上市公 1,448,456,357.67 1,430,425,088.86 1.26 1,310,895,760.24 司股东的净资 产 营业收入 1,032,429,773.92 1,031,229,259.91 0.12 763,291,342.00 归属于上市公 94,080,587.34 128,789,371.84 -26.95 107,599,190.37 司股东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 84,400,330.12 120,370,909.32 -29.88 88,557,511.76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119,292,003.19 135,454,873.06 -188.07 125,196,454.63 的现金流量净 额 加权平均净资 6.53 9.49 减少2.96个百分 8.50 产收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 1.22 1.67 -26.95 1.40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1.21 1.66 -27.11 1.40 (元/股) 研发投入占营 19.85 17.56 增加2.29个百分 15.67 业收入的比例 点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41,827,617.74 281,398,290.73 221,021,030.75 388,182,834.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7,896,449.50 61,397,674.35 -5,738,788.45 66,318,150.94 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29,687,215.34 59,848,199.47 -5,610,070.34 59,849,416.33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220,494,730.03 5,669,810.93 -101,672,159.79 197,205,075.70 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3,14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3,211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 0 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 0 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 质押、标记或 有限 包含转融 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 比例 售条 通借出股 股东 (全称) 增减 数量 (%) 件股 份的限售 性质 股份 份数 股份数量 数量 状态 量 境 内 徐石 -1,140,000 16,670,000 21.57 0 16,670,000 无 0 自 然 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万 3,733,330 3,733,330 4.83 0 3,733,330 无 0 其他 家自主创新混合 型证券投资基金 深圳市前海信义 一德基金管理有 限公司-深圳市 -300,000 3,478,165 4.50 0 3,478,165 无 0 其他 信义一德信智一 号创新投资管理 企业(有限合伙) 中国建设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中 785,419 3,411,772 4.42 0 3,411,772 无 0 其他 欧养老产业混合 型证券投资基金 东方证券股份有 限公司-中庚价 1,668,886 2,678,651 3.47 0 2,678,651 无 0 其他 值先锋股票型证 券投资基金 境 内 用友网络科技股 非 国 -35,000 2,455,000 3.18 0 2,455,000 无 0 份有限公司 有 法 人 招商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万家经 2,000,000 2,000,000 2.59 0 2,000,000 无 0 其他 济新动能混合型 证券投资基金 中信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中欧睿 -125,558 1,915,540 2.48 0 1,915,540 无 0 其他 见混合型证券投 资基金 境 内 胡守云 -460,000 1,415,000 1.83 0 1,415,000 无 0 自 然 人 境 内 陶维浩 -320,000 1,035,000 1.34 0 1,035,000 无 自 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亦未知 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请参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