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安必平: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核查意见2022-10-14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核查意见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证券”、“保荐机构”)作为广州安必平
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必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
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
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
监管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安必平使用部分超募资
金投资建设新项目事项进行了核查,发表如下核查意见: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
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489 号),安必平首次向社会公开
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2,334 万股,每股发行价格 30.56 元,新股发行募集资金
总额为 71,327.04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 7,332.49 万元(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
额为 63,994.55 万元。

    上述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 2020 年
8 月 14 日对本次发行的资金到账情况进行了审验,出具了《验资报告》(中汇会验
[2020]5523 号)。公司已对上述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 2020
年 8 月 19 日披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广州安必平医药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单位:万元



                                     1
                               拟使用募
                                              建设期      备案机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      集资金金                            项目备案情况     环评批复文号
                                              (月)        关
                                 额
                                                                   广东省企业投      穗开审批环评
研发生产基                                                         资项目备案证    【2019】66 号、
                  31,268.00     29,515.00            48
地建设项目                                                广州开   2016-440100-      穗开审批环评
                                                          发区行       35-03-        【2016】33 号
                                                          政审批   004570、广东
营销服务网                                                         省企业投资项
                                                          局
络升级建设         7,872.00      7,872.00            24            目备案变更信           -
项目                                                                    息表
   合计           39,140.00     37,387.00

        三、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止,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 250,065,653.00 元,其
 中存储于 5 个募集资金专户余额 153,395,653.00 元,购买定期存款产品及理财产品余
 额 96,670,000.00 元。

                                                                                  募集资金余额
  序号                      开户银行                       募集资金专户账号
                                                                                    (元)
    1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平架支行 3602090729200396078               134,088,993.46
    2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9550880218297800265         172,459.3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经济技术开
    3                                            44050147090109327401               16,686,529.24
                        发区支行
    4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大道支行             120907471810402          2,426,297.71
    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分行              667873537223               21,373.24
                                       合计                                        153,395,653.00

        (一)募集资金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2020 年 9 月 2 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
 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 8,721.63 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
 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就上述事项出具
 了《关于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的鉴证报告》(中汇会鉴[2020]5768 号)。

        (二)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2020 年 10 月 21 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

                                                 2
超募资金合计人民币 7,900.00 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本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
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在补充流动资金后的十
二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2020 年 11 月 6 日公司召开
2020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上议案。

       (三)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情况

    2020 年 9 月 2 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确保不
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实施情况下,使用不超过人民币 60,000.00 万元的暂时
闲置募集资金投资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
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等),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
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2021 年 8 月 24 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额度不
超过人民币 40,000.00 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
的前提下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
(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等),且该
等现金管理产品不得用于质押,不得实施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在上述额
度内的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2022 年 8 月 25 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额
度不超过人民币 30,000.00 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
进行的前提下进行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
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等),且
该等现金管理产品不得用于质押,不得实施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在上述
额度内的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
效。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情况

    2022 年 8 月,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完成结项,节
余募集资金 910.41 万(含扣除手续费后的利息及理财收益,实际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
                                        3
专户余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具体内容详见公司 2022 年 9 月 1 日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披露的《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38)。

    (五)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情况

    2022 年 9 月 5 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
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基于伴随诊断技术平台的应用开发项目”,预计投资额 3,675.00
万元,拟全部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公司独
立董事对上述事项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上述
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查意见。上述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四、本次使用超募资金的规划

    (一)项目概况

    根据业务实际发展需要,公司拟投资建设病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开发项目,
预计总投资金额 6,350.00 万元,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与已有的成熟产品相融合,开发病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病理科数字化及信息
系统等,着力打造病理科“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有利于公司在肿瘤
筛查和精准诊断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形成“试剂+设备+人工智能+信息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与业务闭环,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及竞争力。

    (二)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病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开发项目。

    2、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由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州秉理科技有限公
司共同实施。

    3、项目实施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信街 2 号、广州市黄埔区科信街 2 号 2 栋 A 座 601 房。

    4、项目建设周期

                                      4
    本项目计划 3 年内完成。

    5、项目投资资金及来源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为 6,350.00 万元,其中拟使用超募资金 4,300.00 万元。
预估投资规模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投入
     序号             项目       总投资金额                        募集资金投入占比
                                                       金额
         1          软硬件投入            500.00          500.00            11.63%
         2           研发投入         5,350.00          3,600.00            83.72%
         3          市场推广费            500.00          200.00             4.65%
             合计                     6,350.00          4,300.00           100.00%

    (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病理诊断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病理诊断是一种基于图像信息的诊断方法,往往被作为绝大部分疾病,尤其是
肿瘤的最终诊断,被誉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行业正面临以下挑战:

    一是病理医生缺口大、培养周期长。国家卫健委 2022 年 7 月发布《2021 年我国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 2021 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103.1 万个,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944.8 万张。按照卫生部 2009 年发布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
南(试行)》中规定每 100 张床位需配置 1-2 名病理医师的要求,我国现有病理医生
约 2 万人,缺口平均约 12 万人。通常情况下,病理医师需要参加工作 4-5 年方可签
发一些低风险的病理报告,成为一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则通常需要 10 年以上的工作
经验;

    二是病理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从各等级医院分布来看,我国病理医师资源大部
分集中在三级医院,而二级及以下等级医院病理医师较为缺乏。二级医院病理科医
师数量过少,严重影响医院整体诊疗质量,不利于分级诊疗改革的深化推进。从地
理区域分布上来看,病理科主要集中在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不同地区病理从业
人员数量和学历构成比例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病理学发展并不均衡。

    三是病理科自动化程度低,诊断时间长。通常病理诊断环节分为取样、制片、
染色、诊断、报告,而组织样本的制片又包括了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等
                                      5
多个步骤,取样环节是否取到病变细胞、制片及染色后成片是否清晰都会直接影响
最终的诊断结果,因此对制片的技术人员专业操作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病理
诊断是通过对细胞层面的显微镜下视野进行观察诊断,为防止漏诊,一个组织样本
往往制成多个切片,制片、染色、诊断、报告等各个环节耗时较长,而相较于检验
科、影像科的诊断,病理科诊断自动化水平较低,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力投入。

    四是病理科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缺少现代化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与管理,
手工收集的数据零散、科研价值较低。缺乏系统集成,样本流转管理难题凸显。传
统病理科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表现为:使用手工登记的方式完成样本申请接收与
报告发送;检验过程无法实现信息化记录;无法自动出具报告;无法满足质控信息
化需求。因缺乏系统集成与信息化管理手段,病理医生在实际操作流程中接触样本
的机会多、隐患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2)病理全科数字化解决方案需求正在快速爆发

    随着病理诊断行业的发展,在进口替代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家在提供
病理检测试剂及前处理设备方面接近进口厂家水平,病理诊断的自动化、标准化技
术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病理医生缺乏、诊断时间过长的短板。

    在国家大力推广两癌筛查、推进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极大激发了基层病理诊
断需求,病理诊断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然而,病理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速度、
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程度仍远落后于病理诊断需求的增长速度。因此,在病理自动
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发病理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以实现从病理图文报告系统到
远程控制会诊系统,从网络版信息化到全景图像(WSI)远程诊断,从切片数字化
到全病理科数字化,可最大程度提升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对病理科进行全新
规划,打造与常规病理信息系统紧密集成的数字化系统,并帮助实现病理诊断资源
下沉,以解决病理医生供需失衡、病理资源分布不均等行业痛点问题。在病理诊断
行业发展的现阶段,实现病理科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病理行业企业构建新的竞争
护城河的关键要素。

    (3)人工智能助力实现病理科全数字化

    病理 AI 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字化的病理切片进行诊断,可大量减少病理
医生的工作量。在传统病理读片情况下,病变所占面积常常小于 1%,病理医生需要
将精力花在成百上千万像素点的阴性范围内。如果病理 AI 投入临床使用,预计能够
                                    6
减少病理医生 65-75%的“筛阴”读片工作,使其将注意力集中在可疑位点即可。引入
AI 辅助甚至替代人工进行一些常规的病理诊断及癌症筛查,能够有效弥补人工诊断
效率低、病理医生不足、缺乏统一质控管理等问题。

    病理 AI 同时隶属于 AI+医疗行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病理 AI 属于 AI+医疗
领域的医学影像诊断细分领域,应用于疾病的诊疗环节,主要适用的技术包括数字
化成像、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算法等,是人工智能结合医疗行业的重要分支。根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我国 AI 医学影像空间预计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3 亿元增至
2030 年的人民币 923 亿元,未来 10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76%。

    关于病理 AI 的研发已进入抢跑时段,只有尽早发展才有可能占据领先地位,为
后续发展拓宽通路。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打造病理全科数字化。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相关政策为病理数字化、智能化提供良好支持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人工智能行业,产业进入商业模式构建阶段。自 2015 年 7 月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
入十一项重点行动之一以来,后续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以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
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壮大。2016 年国务院公布了《关
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
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需要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
为开发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基础提供了规范化指引。2017 年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我国面向 2030 年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我国新
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蓝图,明确提到发展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智能影像识别、病
理分型和智能多学科会诊等应用。2017 至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及加快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打造人工
智能产业集群以及深入赋能传统行业成为重点。人工智能+医疗成为新技术结合传统
产业的重点维度。

    (2)公司深耕病理 17 年,积累大量病理数据和专家资源

    样本采集制片是病理 AI 诊断的首要环节,其成片质量直接决定后续图像质量的
高低及结果判读的准确性。不同染色制片硬件设备、制片方法以及批次间质控的稳
                                     7
定性决定了成片是否满足后续分析要求。数据处理是将病理成片转化为图像数据并
进行处理的过程。大量的样本数据才可保证 AI 训练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图像抓
取质量校正以及 AI 诊断算法的开发优化是病理 AI 准确性得以不断提升的核心要素。

    公司通过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共同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
治区)的营销网络,为全国近 2000 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其中三级以上医院 1000 余
家、三甲医院 700 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经过多年市场检验,得到终端客户包括多
家国内权威医院广泛的认可,并积累了专业病理医生资源。有效的病理数据积累辅
以病理专家的判读结果为 AI 训练的广泛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3)公司在病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成果

    公司致力于病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产品研发,“爱病理 App + 实视”专业实名制
病理工作者平台,从爱病理社区到爱病理学院,从实视远程会诊到计算机辅助分析,
完成病理科显微镜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拓展。公司自主开发的病理切片扫描仪,
实现病理科玻片载体从物理走向数字化,进而迈向智能化,结合公司病理医学图像
分析处理软件,将完成宫颈细胞学从制片到辅助分析的完整闭环,广泛适用于宫颈
癌筛查。

    除了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 AI,公司也在探索其他基础的辅助诊断 AI,例如对胃
数据进行胃癌与胃炎的判别并进行分流、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中 HP 的计数等。
研发关于 AI 可解释性技术和解释结果的人工智能诊断可靠性度量方法,AI 可解释性
技术即 AI 可以给出支持 AI 做出诊断的图像区域以达到让人工可以验证的结果,诊
断可靠性度量方法即结合可解释 AI 技术,设计一种诊断 AI 可靠性的度量方法,解
决现有人工智能产品验证方法只能使用精度指标这一单一维度,进而使得 AI 产品的
诸多临床使用隐患无法提前预判的问题。

    (4)公司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人才储备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公司研发团队已扩容至 163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 20.90%。
研究团队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涉及病理诊断学、病理学技术、AI 图形
图像处理、算法研究、软件开发及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方向。公司研发团队先后
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与此同时,作为广东省病理诊断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的依托单位,公司目前与国内数位病理行业专家权威签订了特聘专家聘用协议
书,设立专家委员会,并通过工程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交流合作,提高
                                      8
承接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和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之能适应公司的高速成长,
并提升研发与各职能部门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建设,保证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同时,
不断完善研发人员的培训与考评机制,大力鼓励研发创新,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
同时继续保持公司研发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公司在该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人才保障。

    (四) 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及对公司的影响

    本项目主要投资于病理数字化和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注册申报,依托现有技术
平台,开发病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病理科数字化及信息系统等,为公司原有
病理诊断试剂及设备赋能,是契合市场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推动病理科走向
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切入点,有利于公司在肿瘤筛查和精准诊
断领域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形成“试剂+设备+人工智能+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与业务闭环,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及竞争力。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顺应行业技术应用与市场发展需求,项
目内容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关联,不会改变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有益于公司长期可
持续发展。

    (五) 主要风险分析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本项目是基于当前的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公
司战略发展规划等综合因素作出。相应的政策法规仍在不断发展完善;病理数字化、
智能化产品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较大。本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研发进度、产品验证、
市场拓展不达预期,从而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风险。同时,本项目实施将新增公司
的研发费用、折旧及摊销等,短期内将可能导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出现阶段性下降
的风险。

    (六) 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在病理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的研发能力,有助于
完善公司在肿瘤早筛和精准诊断的业务布局,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拓展业务领域,
满足日益增长的病理诊断需求,并使公司长期占据该领域的头部位置。根据现阶段
的国家政策规划、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的技术与人才储备、质量管理经验等情况,

                                    9
预计本项目将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七) 保障超募资金安全的措施

    本项目相关审批程序履行完成后,公司将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逐步投入募集
资金,并对项目实施单独建账核算,以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将严格按照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
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使用和管理
募集资金,并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五、履行的审议程序

    2022 年 10 月 13 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
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议案》,公司独立
董事就该事项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对上述事项出具了无异议的核
查意见。本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六、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安必平本次计划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
议通过,独立董事发表了明确同意意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及交易所规则的规定,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
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
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公司
本次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
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综上,保荐机构对本次安必平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投资建设新项目的事项无异议。

    (以下无正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