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613 公司简称:神奇制药 900904 神奇 B 股 上海神奇制药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2 年 4 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2021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 534,071,62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3,407,162.8元;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累计未分配利润结 转至以后年度分配。 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将主要用于神奇沙文生产研发产业园建设、公司技改投入、在建项目投 资和流动资金周转,有利于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股东带来长远回报,更有利于公司 和股东的利益。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神奇制药 600613 永生投资 B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神奇B股 900904 永生B股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吴克兢 刘飞 办公地址 上海市威海路128号长发大厦613室 上海市威海路128号长发大厦613室 电话 021-53750009 021-53750009 电子信箱 shanghaiys@126.com shanghaiys@126.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属于医药制造细分的中成药行业与化学药行业。 1. 医药制造行业收入、利润增速稳定 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战略性产业,服务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健康 生活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二孩” 政策全面实施、医疗保险体系的逐渐完善、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 现,医药的需求相对刚性和稳定,使得医药行业成为弱周期性行业。 不同年份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2020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医药改革通过医保招标降价、集中带量采购等直接手段,两票制、医药流通环节治理等 间接措施,进行医药控费,抑制医药行业的过快增长。同时,2021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 响,给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新的重大变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 年全国医药制造业规 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9,28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 期整体水平 0.7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 15,60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 6.4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6,27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9%,高于全国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 43.6 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 21.41%,高于全 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 14.6 个百分点。 医药企业收入与利润的大幅增长受益于全国大规模的新冠核算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以及新 冠疫情防控政策下医院端消费的回升。 2.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医药制造业 自 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2021 年,因为病毒快速变异传播,德尔塔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全球 流行趋势不减,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多次反复。国内目前依然采取“动态清零+疫苗广泛接 种” 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多点散发的疫情形式,对内地防控产生较大压力。在广泛蔓延并不 断反复的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我国实施的严格疫情“动态清零”管控政策限制了大量的人员流动, 导致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所的总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减少、社会药店及健康服务机构的客 流下降,下游医疗保健需求的反复波动导致上游部分医药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受到明显的影响,进 而对医药行业各细分行业的生产经营、消费服务均造成明显的阶段性冲击。 面对如此疫情,疫苗、检测、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中药等多种手段共存,为后疫情时代 疫情防控共筑城墙。短期来看,由于新冠带来的抗疫需求集中爆发,个人防护(口罩、手套等)、 IVD 检测试剂(盒)、新冠疫苗等相关公司迎来业绩急剧爆发式增长;中长期来看,随着新竞争者 进入、产能持续扩大和“动态清零”政策在各地得到贯彻,抗疫需求产品面临需求逐步回落、价 格梯次回归双降局面。 国内新冠疫情确诊趋势图 数据来源:西南证券 “中西结合”治疗药物成为国内疫情防治主要手段。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临床不断摸索新 老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国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摸索出了更多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已经被临 床证实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国内未来将持续贯彻“中西结合”主流方案,成为国内抗疫的特有的 重要“中国方案”,中药将在新冠的治疗与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3. 医药行业受政策管控和驱动 医药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典型的政策管控、驱动行业。国务院机构改革从顶层设计上理顺 了“三医”(医药、医保、医疗)的管理后,从“三医”的不同角度确立了新的行业规则,不同监 管机构的职责逐渐明晰:药监局掌控“上游药品质量,卫健委把关“下游”落地执行,医保局通 过战略购买推动结构优化。 2021 年,CDE 密集出台多则医药新政,从化药到生物药、再到中药,涉及多个领域。新政对 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以及药物上市后的长期随访均出台了具体的指导原则。总体来看,监管 不断细化、规范程度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助力我国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健康 发展。 2021 年,我国的医药行业政策的重点方向仍然是深化医改,重点任务是继续深入推进带量采 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医保及基药目录调整等。 对比 2020 年,2021 年的医药行业政策的变化内容主要有: 1. 医保:医保目录实行申报制,集采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改革支付方式; 2. 医疗:逐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速建立医联体、医共体、国家医学中心,互联网医疗 体系; 3. 医药:深化药审改革,强化监管,提高药品质量。 (资料来源:易联招采网) 2021 年国家医保局颁布的主要医药政策如下: 颁布时间 政策名称 1 月 13 日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公开征求 6 月 10 日 意见 6 月 15 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6 月 30 日 调整申报指南》的公告 6 月 30 日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解读 7 月 15 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 7 月 31 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公示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及信息的公告 7 月 31 日 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公示工作解读 8 月 10 日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意见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修订《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的通 8 月 30 日 知 9 月 14 日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 9 月 29 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11 月 15 日 关于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 12 月 3 日 年)》的通知 《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 12 月 3 日 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12 月 17 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DRG/DIP 付费示范点名单的通知 (资料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务院办公厅) 4.“保质控费”依然是医药政策的主旋律 2021 年国家医保用药目录继续调整,本次调整共计对 117 个药品进行了谈判,谈判成功 94 个,总体成功率高达 80.34%。其中,目录外 85 个独家药品谈成 67 个,成功率 78.82%,平均降价 61.71%。根据官方公布的医保支付价与易联收录的全国最低价相比,新增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为 56.44%,最高降幅为 83.84%,超七成的药品降幅超过 50%。 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品、中成药 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高值医用耗材,自 2020 年 11 月开展了冠脉支架国家集采之后, 2021 年 11 月的第六批药品集采从化药仿制药拓展到了胰岛素。此外,随着我国药品及耗材集采 的常态化推进,除了国家集采以外,省际跨区域联盟采购和省级集采也在加快进程,部分省份及 联盟开展了针对骨科耗材、诊断试剂、中成药、生长激素的集采。 2021 年 11 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印发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 知》,加快推进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DRG/DIP 付费方式改革开启全面提速,预计 2022-2024 年将以省为单位分别启动不少 40%、30%、30%的统筹地区开展 DRG/DIP 改革并实际付费。计划到 2025 年底,DRG/DIP 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 保基金全覆盖。将促进国产替代降低医疗支出、加速医院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构建完善的诊疗路 径;另一方面,由于实施条件尚不成熟,一般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可继续按项目付费,中医医疗机 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5.《“十四五”规划》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 系列的促中医药发展政策有利于形成中医药服务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中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 2021 年 3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中,第四十四章第四节提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2022 年 3 月 2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 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2021 年中药注册审批的进度加快。2021 年度 CDE 受理中药总量为 1360 件,其中新药申 请 60 件,申请数量较 2020 年增加 32 件,增幅达 114.29%;2021 年共计 12 个新药获批上市, 成为近 5 年来获批中药新药最多的一年,数量超过过去 4 年的总和。 6. 新冠疫情对医药行业各细分子行业呈现分化影响 2021 年医药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呈现良好局面,特点是内部细分结构分化加剧。2021 年行业整 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能来自生物医药行业、医疗服务行业和部分与抗疫需求强相关的医疗器械公 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其他细分行业中,化学制药、医药商业板块增速平稳,其中化学制药行业在 所有细分行业中的增速最低;中药行业在 2021 年度收获恢复性增长,恢复到了正常年份的平均水 平。 生物制品行业:2021 年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得到大幅提升,疫苗生产企业的业绩收获大幅增 长,同时非新冠疫苗生物制品公司的业绩也得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 年前三季度生物制 品细分行业总营收为 893.0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40.3%,归母净利润 71.9 亿元,同比增长 35.4%。 医疗服务行业:相较于国外,由于国内“动态清零”政策在各地得到贯彻,国内医疗秩序相 比 2020 年有了明显恢复,加上全国各个地区常态化的高频率核酸检测要求,国内 2021 年的医院 医疗服务和 CXO 服务都呈现了行业整体性增长,整体行业景气度较高。数据显示,医疗服务细分 行业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 900.7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36.7%,归母净利润 137.1 亿元,同比增 长 58.5%。 医疗器械行业:2021 年在全球抗疫的强需求刺激效应下,我国与抗疫相关的医疗器械细分行 业收获了大幅增长,尤其是以新冠检测试剂盒、医疗防护服、手套等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获得 了高速增长。数据显示,医疗器械细分行业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达 1680.0 亿元,同比增长 27.2%, 归母净利润 503.1 亿元,同比增长 30.2%。 化学制药行业:化学制药行业受集采政策的影响最大,叠加疫情管控造成的部分住院医疗需 求下降影响,造成行业整体增速较为平缓。数据显示,化学制药板块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 3670 亿元,在所有细分行业大类中同比增速最低,仅同比增长 11.0%,归母净利润 387.1 亿元,同比 增长仅 5.7%。 中药行业:中药行业虽然受集采政策的影响较为温和,但 2021 年前三季度仅恢复到 2019 年 的正常水平,细分行业整体营收 2474.1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1%和 20.6%, 对比 2019 年同期数据,中药行业细分子行业的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只有 3.2%和 1.2%,均 为全行业最低。 医药商业:由于我国“动态清零”政策在各地得到贯彻,医药商业受疫情管控的影响相对有 限,2021 年医药商业总体增长较为稳健,前三季度营收 6530 亿元,同比增长 18.1%,归母净利 润 167.7 亿元,同比增长 15.5%。 2021 年前三季度医药各细分行业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一览 细分行业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扣非归母净利润 同比 2019 年 同比 2020 年 同比 2019 年 同比 2020 年 同比 2019 年 同比 2020 年 全行业 21.50% 18.10% 60.10% 27.80% 66.80% 30.80% 生物制品 42.20% 40.30% 135.60% 87.50% 142.30% 111.40% 医疗服务 52.20% 36.70% 112.20% 58.50% 101.80% 80.60% 医疗器械 99.20% 27.20% 217.50% 30.20% 253.70% 28.20% 化学制药 7.40% 11.00% 12.30% 5.70% 15.10% 5.30% 中药 3.20% 11.10% 1.20% 20.60% 7.20% 28.20% 医药商业 20.60% 18.10% 22.60% 15.50% 9.10% 8.20%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 从全国零售药店销售药品品类销售情况来看,2021 年全国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整体稳健增长 (+10.0%);第一大品类肿瘤治疗药物及免疫调节剂同时维持高速增长(+27.3%);维矿类全年增 速提升(+30.8%);感冒用药、清热类等则因全国多地仍存在新冠管控政策导致的限制购买情况, 销售规模并未回归往年的平均水平。 全国零售药店药品市场-分类销售概况(2021 vs 2020) (数据来源:中康 CMH) 由于本轮新冠疫情的持续时间较长,疫情期间人们的许多医疗健康需求被迫转向线上, 加上医药电商 B2B、B2C、O2O 等模式的日益普及,充分激发了人们的互联网诊疗与网上购 药需求。根据官方数据披露,截至 2021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过 1600 家。 2019 年以来互联网医院及互联网诊疗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健康界研究院) 2021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 疗健康”规范发展。3 月 25 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等 28 个部门研究制定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正式 公布,“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由 2016 年 950 亿元增至 2020 年 1956 亿元(占当年医药销售总规模的 11.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8%。其中,2020 年我国网上药店平台的总销售额达 243 亿元,同比增长 75.6%。据中商产 业研究院预测,2021 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可达 2093.3 亿元。 2016-2021 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7.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神奇”品牌具有超过 30 年的经营历史,是获国家工商总局评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多 次荣登荣获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 500 强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国医药最具影响力“中国制造 100 强”、“中国医药行业成长 50 强”等荣誉称号,现已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影响力。 公司旗下产品兼具 OTC 和处方药品种,主要子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 141 个。持续聚焦抗肿 瘤类药物、心脑血管类药物、感冒止咳类、小儿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补益类药物、骨科类、 妇科类八大领域。核心产品为抗肿瘤类药物斑蝥酸钠系列产品,公司拥有的斑蝥酸钠原料药和注 射剂为全国独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神奇止咳系列产品是国内呼吸类用药领导品牌。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公布的“2020 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公司综合统计 排名第 79 名;子公司金桥药业产品“珊瑚癣净”位列 2020 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皮 肤科类药物第 6 名;子公司神奇药业产品“枇杷止咳颗粒/胶囊”位列 2020 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 综合统计排名止咳化痰平喘类药物第 11 名。 下属公司滨州神奇大药房有限公司,已取得山东省 GSP 资格认证,拥有 113 家直营药店(其 中医保定点门店 96 家),在滨州地区排名第一。在 2020 年 8 月中国药店杂志社发布的“2019-2020 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潜力 100 强”上,滨州神奇名列第 73 位;“2019-2020 年度中国药店直营连 锁潜力榜”,滨州神奇名列第 35 位。 2021 年神奇制药荣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排行榜专家委员会授予“2020 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 强”企业称号、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授予“2020 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称号、中国中 药协会发布的“中成药企业 100 强”企业称号。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1.医药制造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涉及抗肿瘤、感冒止咳、心脑血管、风湿 骨病、抗真菌、补益安神及妇科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注射液、斑蝥酸钠 注射液、枇杷止咳颗粒、强力枇杷露、枇杷止咳胶囊、金乌骨通胶囊、珊瑚癣净、精乌胶囊、全 天麻胶囊、银丹心泰滴丸等。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日趋成熟,下属所有子公司均已完成新版 GMP/GSP 认证,并建立了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营销体系;公司药品质量安全可靠,产品竞争优势显著, 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制造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为 67.73%。 2.医药商业 公司主要以控股孙公司山东神奇、重庆神奇康正为医药商业平台,从事医药品的配送、批发 和零售,销售本公司及其他企业的医药产品;下属控股孙公司滨州神奇,是山东滨州地区规模领 先的药店连锁经营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2.27%。 (二)经营模式 1.医药制造业 公司从事中成药、化学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目前主 要经营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以“创新驱动、技术研发领航”为经营纲领,坚持采取“激活沉睡产品二次升级”的研 发策略,持续聚焦抗肿瘤类药物、心脑血管类药物、感冒止咳类、小儿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 补益类药物、骨科类、妇科类八大领域。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建设,整合内、 外部研发资源,建立由母公司为统筹的多层次研发体系,形成体系板块清晰、优势引领、专业分 工、资源集中、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公司的行业 竞争力。 公司与全国多家知名医院肿瘤中心进行临床研究、上市后再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产、学、 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开展主导产品的联合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 术研究应用提升。 (2)采购模式 公司坚持“统筹管理、统分集合、合理优化、过程管理”的原则,根据 GMP 生产标准的要求, 通过资质审查、商务谈判、招标比价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择优选择,并根据产品市场需求、生产 计划、实际库存等因素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实施集中采购。公司下属公司设有采购部,由采购部 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采购部根据各生产基地的需求量、结合原材料采购策略,除部分药材(如: 罂粟壳等)为国家统筹管控专供外,采购方式一般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 方式。中药材按照“道地要求”采取固定区域采购,关键药材采用策略采购模式;大宗原辅材料、 包装材料一般以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保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采购合规、高效。 (3)生产模式 神奇制药秉承“通过持续创新,致力于为民众健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坚持以“质量 为神、疗效必奇”的企业质量方针,严格按照新版 GMP、药典、新《药品管理法》“四个最严”的 要求开展生产,按照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以流水线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制成各类剂型。公司下 属各制药企业将 GMP 标准贯穿至人、机、料、法、环全方位管理工作中,保证从物料采购、药品 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运输的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在产量规划方面的基本原则是以销定产,根据销售中心制定的各品种年度销售计划,以及季 节性发货情况,结合各产品的生产能力及实际安全库存,由生产中心制定各车间的年度、季度、 月度生产计划,通过精细排产,均衡人员调配,实现采购、制造、物流、销售有效协同,全部生 产过程实行“高效、绿色、规范”管理,确保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同时实现生产资源集约化、效 益最大化。 (4)销售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公司已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化销售团队,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 色的营销管理模式。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自建办事处,拥有完善的经销、分销体系,已建立基 本能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网络。 ①处方药销售 公司处方药销售主要采用“代理合作+专业学术推广+公司自建以产品为基础的营销团队”模 式,开展各级销售终端的开发、推广工作。公司内部已建立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销售网络;公 司外部代理合作,通过代理商实现对国内医疗机构和零售终端的覆盖。医疗机构按中标价格通过 医药商业公司采购公司产品。 ②OTC 销售 为确保市场可持续发展,公司自建了以产品为基础的营销团队,开展专业化的终端促销、动 销、陈列等推广活动。同时采取经分销商覆盖为主、大型连锁战略合作及大型商超直营等为辅的 方式,同时公司高度关注和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领域,积极参与各地招投标,并在成熟地区拓 展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市场。 公司主要产品的终端市场定价原则是:处方药严格按照国家招投标的规定执行中标价格;OTC 产品分两类执行:属于国家低价药医保目录内产品严格按国家规定制定零售价,其它产品执行市 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体系。 2.医药商业 公司主要以控股孙公司山东神奇、重庆神奇康正为医药商业平台,其经营模式为采购本公司 及其他医药生产企业产品,向医药商业企业、医院及零售药店等终端客户批发与销售。以控股孙 公司滨州神奇为医药零售平台,向医药商业企业采购医药相关产品,出售给终端消费者。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增减(%) 总资产 3,148,970,121.43 3,097,971,351.94 1.65 3,556,129,011.94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2,344,283,894.81 2,277,367,601.10 2.94 2,616,935,698.11 产 营业收入 2,303,032,719.00 1,819,006,691.26 26.61 1,927,593,214.00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69,622,537.91 -341,202,593.32 120.41 83,974,764.44 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38,620,695.82 -344,510,890.04 111.21 82,210,889.87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184,263,469.22 99,097,235.25 85.94 128,279,888.39 额 加权平均净资 增加20.88个百 3.01 -17.87 3.25 产收益率(%) 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 0.13 -0.64 120.31 0.16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13 -0.64 120.31 0.16 (元/股)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552,793,039.47 602,895,357.38 547,399,983.42 599,944,338.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1,798,630.43 22,572,893.16 8,652,848.04 16,598,166.28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1,672,889.79 24,008,592.98 -20,547,445.66 15,700,089.23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53,017,693.53 30,900,524.77 30,183,358.17 2,049,615,739.39 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48,34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55,40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 质押、标记或冻 有限 结情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售条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 股份 性质 数量 股份 状态 数量 境内 贵州神奇投资有限公 非国 0 131,301,620 24.59 0 无 司 有法 人 境内 贵州迈吉斯投资管理 非国 0 88,001,946 16.48 0 无 有限公司 有法 人 境内 张之君 0 40,007,750 7.49 0 无 自然 人 境内 文邦英 0 24,178,700 4.53 0 无 自然 人 境内 张沛 -10,000,000 5,420,000 1.01 0 无 自然 人 高华-汇丰- 境外 GOLDMAN, SACHS & 1,110,400 1,574,200 0.29 0 无 法人 CO.LLC 境内 罗佳佳 0 1,346,000 0.25 0 无 自然 人 张云会 0 1,275,500 0.24 0 无 未知 刘光亚 -329,900 1,000,000 0.19 0 无 未知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 97,682 951,981 0.18 0 无 国有 司 法人 上述股东中,神奇投资、迈吉斯、张之君、张沛、文邦英 为一致行动人;罗佳佳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芝庭的侄女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张芝庭之妹张喜云的女儿),罗佳佳与上述股东不是一 致行动人;公司不了解其他股东之间是否为一致行动人或 存在关联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 无。 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0,303.27 万元,同比增长 26.61%;实现净利润 6,796.24 万元, 同比增长 119.23%;2021 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962.25 万元,同比增加 120.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862.07 万元,同比增加 111.21%);实现 每股收益 0.13 元/股,同比上年增加 120.31%。2021 年末,公司总资产为 314,897.01 万元,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34,428.39 万元,同比增加 2.94 %。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