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大江股份: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2014-12-06  

						                  上海大江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
            (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 2014 年度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
引》的要求,为客观全面评价上海大江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 )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揭示和防范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特制定本制
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公司董事会依据统一的、标准化的
内部控制评价技术和工具,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
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
涵盖公司的各类业务和事项。
    2、    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
要的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    客观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准确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
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
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评估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董事会对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 总裁办公会的责任
    1、    总裁办公会负责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具体负责组织协调

                                      -1-
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2、总裁办公会为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提出应重点关注的业务或事项;
    3、总裁办公会负责最终确认需整改的内部控制缺陷,并确定整改责任人。
    第六条 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1、   各部门负责人为内部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
立和不断完善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既定程序操作和运营;
    2、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各部门应及时向审计部提供内部控制制度的变
化信息,并确认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有效性;
    3、各部门负责人逐级落实内部控制评价责任,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 审计部的职责
    审计部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日常管理和
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   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流程的变化情况,与相关部门共同更新,确
保内部控制制度流程的持续有效;
    2、   拟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
    3、   对缺陷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进;
    4、   内部控制评价文件的归档管理。
    第八条 内部控制评价小组成员由总裁办公会确定,具体负责内部控制评价
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方案进行现场测试,收集内部控制评价的证据;
    2、   收集、整理、汇总内部控制评价测试底稿;
    3、   研究分析并初步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4、   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三章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九条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制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确定内部控制评价
工作底稿、召开启动会议。审计部拟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后,报总裁办公会
审核,提交审计委员会审批。

                                   -2-
    2、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实施内部控制评
价时应建立评价质量交叉复核制度,评价负责人应当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审
核,并对所认定的评价结果签字确认。
    3、      总结阶段主要包括汇总评价结果、编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
制评价小组应于现场评测结束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底稿等资料,提出整改建议,然后编写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十条 内部控制评价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个别访谈法、调查问
卷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穿行测试法、抽样法、实地查验法、重新执行法、
专题讨论会法。
    第十一条     公司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参与公司内部控制评
价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公司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第十二条     内部控制评价小组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建议后,应再次
与相关负责人或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以确认缺陷事实、整改建议的可行性、整改
建议能否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并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
    第十三条     审计部对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得到有效整改保持持续监督,监督可
以使用访谈、查阅或抽查的方式进行,并形成监督记录的工作底稿。


                               第四章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第十四条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
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
评价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
最终认定。
    第十五条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分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
准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并分别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划分确定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定量标准
计量基础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期末净资产          期末净资产 1%≤   期末净资产 0.5%≤错报<期   错报<期末净资


                                        -3-
                       错报                 末净资产 1%                     产 0.5%

    (2)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公司控制环境无效;
                                       关键岗位人员舞弊;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
                                       经过合理期限后,管理层     不属于重大缺陷、重要缺陷
何程度的舞弊行为;
                                       仍然没有对重要缺陷进       判断标准范畴内的缺陷
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的对外财务报告
                                       行纠正。
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1)定性标准
缺陷等级        法规            运营          声誉               安全                 环境

认定标准

重大缺陷   严重违规并         因故障造    负面消息在全      引起多位职工或     对周围环境

           被处以重罚         成停止运    国各地流传,对    公民死亡,或对     造成永久污

           或承担刑事         营 3 天及   企业声誉造成      职工或公民造成     染或无法弥

           责任               以上        重大损害          无法康复性的损     补的破坏

                                                            害

重要缺陷   违规并被处         因故障造    负面消息在某      导致一位职工或     对周围环境

           罚                 成停止运    区域流传,对企    公民死亡,或对     造成较重污

                              营 2 天以   业声誉造成较      职工或公民的健     染,需高额恢

                              内          大损害            康造成一定影       复成本

                                                            响,需要较长时

                                                            间的康复

一般缺陷   轻微违规并         因故障造    负面消息在企      短暂影响职工或     环境污染和

           已整改             成停止运    业内部流传,企    公民的健康,且     破坏在可控

                              营 1 天以   业的外部声誉      造成的健康影响     范围内,没有

                              内          没有受较大影      可以在短期内康     造成永久的



                                              -4-
                                      响               复               环境影响


(2)定量标准
         缺陷等级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项目

                                           期末净资产 0.5%≤直接
                       净资产 1%≤直接财                           直接财产损失<期
直接财产损失金额                           财产损失<期末净资产
                       产损失                                      末净资产 0.5%
                                           1%



                       第五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审批
       第十六条     每年 12 月 31 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内
部控制评价小组根据内部控制测试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建议汇总、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汇总,编制公司年度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十七条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分别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设计,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内部控制缺陷认
定及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作出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或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第十八条     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应当关注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
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根据其性质和
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整。
       第十九条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总裁办公会审核后,提交审计委员
会审议报董事会批准。
                                           -5-
                           第六章 内部控制评价文档管理
    第二十条     所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都应形成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的形式不
限于文字、影像、音频等。
    第二十一条      审计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文档的归档管理,对内部控制评价
的有关文件资料、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等的电子文档及纸质文档进行妥善保管,
保存时间不少于 10 年。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批准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