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固利:关于公司股价涨幅较大的风险提示公告2023-08-09
证券代码:301487 证券简称:盟固利 公告编号:2023-001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股价涨幅较大的风险提示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票于 2023
年 8 月 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格较发行价格涨幅为
1,742.48%。公司股票价格单日涨幅较大,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本公告中的风险提
示,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一、公司股价涨幅较大的具体情况
公司股票于 2023 年 8 月 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
格较发行价格涨幅为 1,742.48%,涨幅较大。
二、公司核实的相关情况
(一)生产经营情况
截至目前,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其他股价敏感信息
经核查,公司未发现其他有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 件; 公司
本次股票异常波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公司董事、监事、高 级管
理人员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三、相关风险提示
(一)目前公司市盈率明显高于同行业
1
截止 2023 年 8 月 9 日,公司股票静态市盈率为 534.71 倍,明显高于中证指数
有限公司发布的证监会行业市盈率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平均静态市盈率
16.25 倍 。 上市首日(2023 年 8 月 9 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较发行价格涨幅为
1,742.48%,单日涨幅较大,存在炒作风险。
(二)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2020-2022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4,570.20 万元、282,680.56 万元及
323,384.28 万 元 , 扣 除 非 经 常 性 损 益 后 归 属 于 母 公 司 所 有 者 的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6,338.43 万元、9,757.76 万元及 8,425.38 万元。2023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0,535.68 万元,同比下降 29.78%;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 3,969.48 万元,同比下降 36.03%。公司上述经营业绩的波动受到包括
行业周期性波动、原材料及销售价格波动、钴酸锂下游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波 动、
三元材料市场开拓进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面临的各项风险贯穿整个生 产经
营过程,未来若公司单一风险因素出现极端情况,或多个风险因素同时集中发 生,
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出现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下降 50%以上
甚至亏损的风险。
(三)上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在锂电池 产业 链中
处于中游位置,上游为锂、钴、镍、锰等有色金属矿的采选、冶炼及加工企 业,
下游为锂电池生产企业,终端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笔记本电 脑、
平板电脑、无人机等各类 3C 电子产品)和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
车、电动工具等)。近年来,无论是 3C 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端,还
是上游锂、钴、镍、锰等有色金属矿的供给端,均因为全球及国内宏观经济波 动、
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路线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周期性波动, 进而
导致公司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出现了相应的周期性波动。未来如果上下游行业 因周
期性波动出现下游需求减弱或上游供给过剩的情形,使得公司原材料价格及 产品
价格产生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四)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
2
2020-2022 年度,公司上游主要原材料四氧化三钴、碳酸锂、三元前驱体及氢
氧化锂等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也存在较大波动。2020-
2022 年 度 ,公 司 钴 酸 锂 产 品 销 售 均 价 同 比 变 动 比 例 分 别 为-6.14%、43.64%和
53.49%,三元材料产品销售均价同比变动比例分别为-15.49%、41.28%和 75.13%。
鉴于公司实际成本中原材料采购时间受生产周期、安全库存量、集 中采 购规
模效益等因素影响而早于产品销售定价时间,从而可能使得实际成本中的原 材料
均价与销售定价时点的市场价格产生一定背离。若原材料市场价格一定时期 内大
幅度下滑或出现震荡波动趋势,导致实际成本中的原材料均价与销售定价的 背离
程度加剧,则公司存在无法将原材料采购成本向下游转嫁的风险,从而对公 司盈
利能力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甚至在原材料价格及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到较低水 平时
会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或发生亏损。2020-2022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4,570.20 万元、282,680.56 万元和 323,384.28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
润分别为 7,995.46 万元、10,453.13 万元和 9,232.86 万元。2020 年 7 月份以来,受
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等下游领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的影响,公司原材料 价格
及产品销售价格整体处于上涨趋势。2022 年度以来,受下游消费领域需求 减弱的
影响,四氧化三钴价格在 2022 年 4 月达到高点后回落至相对低位波动,碳酸锂及
氢氧化锂价格在 2022 年 11 月达到高点后回落。2023 年以来,主要受下游消费领
域需求复苏缓慢影响,四氧化三钴价格相对稳定、略有下降;主要受下游新 能源
汽车销量波动的影响,中游的动力电池及正极材料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的库 存,
使得碳酸锂及氢氧化锂价格短期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未来如行业上下 游供
需及库存情况未能改善,使得公司原材料价格及产品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或 大幅
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甚至在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 至较
低水平运行时(如相比 2022 年度销售均价下降约 50%),公司经营业绩将可能出
现亏损。
(五)三元材料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2020-2022 年度,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三元材料
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变化较大。2020 年下半年以来,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市 场需求
回暖及三元材料高镍化的发展趋势下,公司积极拓展高镍三元材料市场,产 品结
3
构及客户结构得到改善。基于锂离子电池厂商对锂离子正极材料供应商批量 供货
前产能规模认证的要求,结合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同行业锂电池 正极
材料企业产能扩张情况、以及锂电池厂商客户产能扩张规划,为提高三元材 料市
场竞争力,公司进一步加大高镍三元材料产能投入。2020-2022 年度,公司投入建
设“二期年产 1.3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4 条生产线截至 2022 年 3 月均
已投产;同时,针对未来 2-3 年扩产规划和现有产品研发情况,公司已开始本次募
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 1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的建设。随着上述项
目的建成投产,公司的综合产能将达到约 3.49 万吨/年,其中三元材料产能将达到
约 2.25 万吨/年,亟需研发及销售团队进一步开发市场及客户以配合产能的释放。
但三元材料新客户、新产品的认证、试产及达到稳定量产均需要一定周期, 同时
公司二期项目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 Ni8 系产品尚未实现量产,使得公司二期项目目
前产销量规模及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对公司三元材料毛利率水平及整体盈 利能
力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如果未来公司正在研发认证中的产品认证及量产进度未能达到预期,或 者公
司未能持续实现新产品的认证及量产,使得公司市场和客户开拓未能达到预 期,
将导致公司二期项目或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的产能无法顺利消化、无 法实
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公司将可能出现经营业绩下降或发生亏损。
(六)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位于锂电池产业链的中端。近年来 ,随 着国
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大量资本涌入锂电池 正极
材料行业,同时陆续有上游资源类企业和下游电池类企业向正极材料环节延 伸,
从而使得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乃至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 目前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在一些高端产品,如 高镍
系列三元材料等方面的产能仍有不足。受大量资本涌入的影响,国内锂电池 正极
材料行业的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无 序扩
张扰乱了行业正常竞争秩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主要企业之一,钴酸锂产品具 有较 强的
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三元材料产品规模等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随 着市
4
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司未来将面临市场竞争加 剧的
风险,如公司不能保持钴酸锂产品的竞争优势、并提高三元材料产品的市场 竞争
力,将对公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七)应收账款风险
2020 年末、2021 年末和 2022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90,414.75
万元、120,471.90 万元和 129,865.49 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33.95%、
30.00%和 31.99%,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54.94%、42.62%和 40.16%。公司
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大,主要受所处行业特点、客户结算模式等因素所影 响。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主要集中在 1 年以内,但部分客户
应收账款出现逾期情形。公司已通过协商、减少或停止业务合作、以及诉讼 等方
式加强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如未来逾期应收账款规模增加或逾期应收账款 未能
回收,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八)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公司“二期年产 1.3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已投产,使得公司三元材
料产能大幅增加。同时,基于锂离子电池厂商对锂离子正极材料供应商批量 供货
前产能规模认证的要求,结合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及锂离子电池厂 商客
户产能扩张规划,针对未来 2-3 年扩产规划,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入建设“年产 1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本次募集资金扩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
将进一步新增三元正极材料产能 10,000 吨/年。2020-2022 年度,公司三元材料产
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45.94%、73.26%和 46.52%。如果未来发生动力电池或
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技术路线发生变化、三元材料市场需求被替代,三元材 料行
业整体产能增长过快,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提升速度不及预期,主要客户拓 展未
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市场环境出现较大不利变化等因素,则本次募集资金投 资项
目的新增产能将对公司销售构成较大压力,存在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济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年产 1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项目总投资 70,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5,335 万元,完全投产后预计新增固
5
定资产折旧 3,611 万元/年。2020-2022 年度,公司三元材料业务毛利 率 分 别 为
6.04%、4.38%和 9.52%,低于同行业水平。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一定 的产
能爬坡期、且三元材料市场销售价格波动较大,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生效 益的
进度不及预期,或者因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等因素使得实现的经济效益不及预 期,
未能弥补新增固定资产带来的折旧费用,则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建将 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按公司 2020-2022 年度三元材料产品单位成本构成、
单位价格及单位折旧等情况模拟测算,如未来募投项目产能消化不足、产能 利用
率低于 20%,公司募投项目将因单位折旧水平较高而毛利可能为负,从而 对公司
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十)钴酸锂产品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下降的风险
2020-2022 年 度 , 公 司 钴 酸锂 产品 销售 收入 占主 营业 务收 入的 比例分别为
81.17%、79.73%和 65.78%。2022 年,钴酸锂产品下游传统领域的手机、笔记本及
平板电脑出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智能手机领域。根据中国信通 院、
IDC 等机构数据,2022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23.10%,全球智能手机出
货量同比下降 11.35%。因此,受上述下游需求减弱因素影响,公司钴酸锂产品
2022 年度销量为 5,305.64 吨,相比同期下降 40.18%。如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在
2023 年及未来未能恢复,甚至进一步下降,将对公司钴酸锂产品产销规模 及经营
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分析,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四、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确认:公司没有任何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 市规 则》
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等事项有关的筹划和意向,董事会 也未
获悉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应披露而未披露 的、
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
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为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 媒体,
公司所有信息均以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
6
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敬请广大 投资
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特此公告。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 年 8 月 9 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