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 证券代码:002178 证券简称:延华智能 公告编号:2025-006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 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延华智能 股票代码 002178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唐文妍 王垒宏 办公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西康路 1255 号普陀科技大厦 7 楼 上海市普陀区西康路 1255 号普陀科技大厦 7 楼 电话 021-61818686*309 021-61818686*309 电子信箱 yanhua_sh@126.com yanhua_sh@126.com 2、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比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上年同期增 减 营业收入(元) 217,415,010.72 358,287,210.65 -39.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67,595,899.30 -7,400,236.31 -813.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70,064,643.57 -8,890,625.84 -688.07% 1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90,525,933.52 -101,709,432.62 11.0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949 -0.01 -849.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0949 -0.01 -849.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57% -1.32% -11.25% 本报告期末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比上年度末 增减 总资产(元) 1,589,585,640.74 1,770,309,347.04 -10.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504,023,366.44 571,384,459.72 -11.79%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83,880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售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条件的股份 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华融(天津自贸试验 境内非国有法人 17.41% 123,983,721 0 区)投资有限公司 胡黎明 境内自然人 9.46% 67,389,137 0 质押 67,389,136 上海雁塔科技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法人 9.46% 67,389,136 0 冻结 67,389,136 廖邦富 境内自然人 1.34% 9,549,437 0 邓小山 境内自然人 0.32% 2,297,840 0 陈亚文 境内自然人 0.32% 2,260,000 0 卓俊 境内自然人 0.31% 2,196,300 0 胡国文 境内自然人 0.29% 2,039,600 0 廖定鑫 境内自然人 0.25% 1,797,180 0 廖定烜 境内自然人 0.23% 1,668,000 0 廖邦富为廖定烜和廖定鑫的父亲,三人为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无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2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2 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工程 项目进度延缓、出现停工,软件实施项目验收和结算进度推迟,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为 21,741.50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9.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59.59 万元,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出现亏损。公司将积极应对,继续以聚焦核 心主业、保持主营业务优势为基础,加强包括人员、项目等各方面的管理,适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力求追回损失,保 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