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码:002733 股票简称:雄韬股份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关于请做好雄韬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 准备工作的函》 之回复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贵会 2019 年 12 月 23 日出具的《关于请做好雄韬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 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以下简称“告知函”)的要求,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天风证券”或“保荐机构”)会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雄韬股份”、“公司”或“发行人”)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就 相关问题回复说明如下,请贵会予以审核。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告知函回复简称或释义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 于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之尽职调查报 告(修订稿)》一致)。 1 问题:1、关于本次募投。根据申报材料,本次募集资金 14.15 亿元,用于武汉 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 目、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2016 年非公开发行募 集资金 4 亿元变更后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发行人燃料电池产 能利用率在 2018 年和 2019 年 1-9 月分别为 6%和 1%,目前产能利用率低主要 原因为燃料电池产品目前处于市场导入期,下游需求尚未得到有效释放。报告 期,申请人主要产品是蓄电池及材料、锂电池,2018 年开始燃料电池的销售, 2019 年销售收入和占比出现下滑。请申请人进一步说明和披露:(1)申请人掌 握的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否已经齐备,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重大不确定性; (2)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及联系,是否重复建设,历史产能及 新增产能是否存在可行的产能消化措施;(3)2019 年氢燃料电池销售收入和占 比出现下滑的原因,结合募投项目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市场供需平衡情况以及 同行业产能扩张情况分析下游需求释放的可能性,2019 年产能利用率较 2018 年 进一步下降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一致;在氢燃料电池产能利用率 仅为 1%的情况下,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大量产能是否能有效消化,市场和竞争 力预测是否客观、谨慎;(4)募投项目预计效益情况、测算依据、测算过程及 其合理性,相关数据的确定是否符合同行业及公司历史情况,请保荐机构发表 核查意见。 回复: 一、申请人掌握的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否已经具备,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重 大不确定性 雄韬股份自 2017 年介入燃料电池产业即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应用。截至本 回复日,公司在膜电极、电堆、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均已研究并基本掌握关 键技术。 公司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燃料电池行业顶级专家和团队,以及特聘行业内知名 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共同致力于提高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能力。其中, 2 在燃料电 池膜电 极方 面,由 引进的 加拿大 巴拉德 动力 系统公 司膜电 极专家 Mickey 为主,武汉理工大学潘牧教授及其团队、苏州擎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朱 威博士为辅对膜电极进行研发;在燃料电池电堆方面,由引进的加拿大 AFCC 公司电堆专家赵立康、武汉理工大学胡清辉博士、811 所周利荣博士等组成的团 队进行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在燃料电池发动机方向,由高级工程师江洪春带领 团队进行开发。 目前公司已有多款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通过了国家公告,产品涵盖 45kw 至 180kw,应用场景可从物流车、公交车延伸至船舶动力、固定式发电站等领域。 公司目前在燃料电池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及进展主要包括: (一)膜电极领域研发技术 目前膜电极领域研发主要集中于高性能低贵金属/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研 究方向主要是开发良好的可再现性、可重复性克级低铂/非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技 术,并研究克级制备的低铂/非贵金属催化剂在单电池及小型电堆上的实际应用 方向,通过高性能长寿命低铂载量膜电极的开发及其规模化制备,降低贵金属 Pt 的担载量,在保证性能稳定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可达到商业化 应用的要求。 (二)燃料电池电堆研发技术 目前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堆额定功率覆盖 18-36kw,形成技术专 利五十余项,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雄韬 27kw 石墨板 1 型电堆已经具备全自动化、 智能化生产能力,以自产电堆为主的 45kw 发动机样机已开发完成,基本满足车 用需求,正在进行国家强制检验的准备工作。性能测试状况,如下图所示: 3 图 a 雄韬 1 型电堆 图 b 雄韬 1 型电堆发动机系统 220 50 电压 45 210 功率 40 200 35 功率 (KW) 电压 (V) 30 190 25 20 180 15 10 170 5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流 (A) 图 c 采用雄韬 1 型电堆的发动机性能曲线 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 38kw 电堆已完成第一轮开发,电堆组装完成, 电堆性能测试已完成,正在进行寿命测试,目前测试良好,常工况性能达到 1.4A/cm2 ,最高性能达到 1.6A/cm2 ,目前寿命测试超过 500 小时无衰减。性能测 试情况如下图所示: 4 图d 新型 38kw 电堆 图e 38kw 电堆性能测试曲线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 54kw 电堆,电堆组装完成,正在进行性能测试,从现 在的测试结果看,电堆状态良好,性能较好,具体参见性能测试图: 图f 新型 54kw 电堆测试 图g 54kw 电堆性能极化曲线 (三)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技术 燃料电池发动机是公司推向市场的主要产品,是产业链进入应用环节最重要 的一环。公司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领域投入了较大力量,主要研发进展包括: 1、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验证 目前,燃料电池零部件开发已趋于成熟,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如空气进气系统、 空气增湿系统、空气尾排系统、氢气进气系统、氢气尾排系统、冷却循环系统、 电器系统等均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测试验证,可有效消除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2、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辅助系统测试及验证 5 在发动机辅助系统部件方面,目前公司已具备完善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方案进 行辅助部件系统的测试及验证工作。在产品开发前期针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解 和剖析,从应用研发技术源头屏蔽各项不确定性,实现产品的可靠、稳定运行。 3、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整机集成设计开发及验证 在系统集成设计开发阶段,目前公司产品开发过程标准、详尽,在整个开发 过程中严格执行 V 字开发流程,利用前期开发验证经验并进行新型号的逐步更 新换代,保持关键技术点具有坚实的基础支撑,后续测试验证有明确的方法和途 径,进而实现系统集成设计开发的顺利进行。 4、燃料电池发动机在系统台架下的性能测试和验证 目前公司已经在系统台架下对发动机进行多方面的模拟实际使用工况进行 性能测试验证,整个测试验证过程已满足车用实际条件,性能输出满足车用需求。 5、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车载条件下的系统性能验证和运营 在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条件下的系统性能验证及运营方面,公司开发及生产 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整机已经在湖北武汉、山西大同等地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实现 了关键技术点的闭环处理,已实现发动机系统车载条件下单台超过 2 万公里、车 辆总计超过 120 万公里的实际运行验证。 (四)公司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多项专利 基于公司在上述领域的不断投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了较多成果。 截至本回复出具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共申请专利 70 项,已获授权 24 项, 另有 46 项正在申请办理过程中。 其中,公司已获授权专利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专利名称 申请日期 类型 1 用于燃料电池流体进出口的分配腔总成 2019-07-08 外观专利 2 一种燃料电池用氢气检漏报警循环系统 2019-07-05 实用新型 3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堆硅胶分配管 2019-07-11 实用新型 4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空压控制系统 2019-07-10 实用新型 一种高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框架及封 5 2019-06-26 外观专利 装箱体 6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框架 2019-06-18 外观专利 6 7 一种移动式氢燃料电池汽车空压机测试装置 2019-05-27 实用新型 8 一种用于氢气管路泄露检测的接头 2019-05-27 实用新型 一种应用于专用车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 9 2019-05-27 实用新型 装置 10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 2019-05-22 实用新型 11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流体进出口分配腔总成 2019-05-22 实用新型 12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测漏装置 2019-05-22 实用新型 13 高集成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总成 2019-05-13 外观专利 14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总成 2019-05-13 外观专利 15 一种甲醇水制氢装置 2019-05-09 实用新型 16 车载 ECU 的数据采集与下载设备 2017-03-30 实用新型 规则有序的可控三维分级结构的过渡金属合金 17 2016-03-18 发明专利 材料的制备方法 18 混合熔融盐法制备含杂原子碳材料的方法 2016-03-18 发明专利 19 燃料电池电堆 2019-04-23 实用新型 20 制氢速率可控的连续水解制氢系统 2018-08-31 实用新型 21 制氢装置 2016-12-28 实用新型 22 氢燃料电池用的排放物回收循环制氢系统 2016-10-17 实用新型 23 制氢储氢装置 2016-10-17 实用新型 24 带辅助加热装置的氢气缓冲罐 2019-08-09 外观专利 公司正在申请办理过程中专利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专利名称 申请日期 类型 1 一种用于限制车载燃料电池高电位的系统 2019-11-06 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限制车载燃料电池高电位的系统及方 2 2019-11-06 发明专利 法 一种基于 fluent 仿真的燃料电池多堆分配内腔 3 2019-09-17 发明专利 结构优化的方法 4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控制系统 2019-09-10 实用新型 5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控制系统 2019-09-10 发明专利 6 一种高功率高集成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总成 2019-08-07 实用新型 7 一种高功率高集成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总成 2019-08-07 发明专利 8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循环热管理系统 2019-08-22 实用新型 9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循环热管理系统 2019-08-22 发明专利 10 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测漏装置 2019-08-02 实用新型 11 一种自动驾驶 AVG 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 2019-08-02 发明专利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噪音检测及降噪 12 2019-08-16 实用新型 方法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噪音检测及降噪 13 2019-08-16 发明专利 方法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高压阀组件连接锁紧 14 2019-07-08 实用新型 机构 15 一种水冷电堆散热风扇控制系统 2019-07-08 实用新型 16 一种燃料电池循环水热管理控制系统 2019-07-08 实用新型 17 一种水冷电堆散热风扇控制系统 2019-07-08 发明专利 18 一种燃料电池循环水热管理控制系统 2019-07-08 发明专利 19 一种外胀型气密性封堵装置 2019-07-05 实用新型 20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内阻测试系统及方法 2019-07-05 发明专利 7 序号 专利名称 申请日期 类型 21 燃料电池发动机新型燃料进口分配腔体 2019-07-11 外观专利 22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空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2019-07-10 发明专利 23 一种用于低温冷启动的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2019-06-04 实用新型 24 一种高集成性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2019-05-21 发明专利 一种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氢气汽水分离 25 2019-05-21 发明专利 系统 26 一种甲醇水制氢装置 2019-05-09 发明专利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的制备 27 2019-05-09 发明专利 方法 28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2019-11-07 发明专利 29 一种燃料电池极板的制备方法 2019-11-07 发明专利 30 一种三重密封水道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2019-10-28 发明专利 31 一种燃料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2019-09-27 发明专利 32 一种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制备方法 2019-06-14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燃料电池堆及其制作方 33 2019-03-27 PCT 专利 法(PCT) 34 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制作方法 2019-01-14 发明专利 35 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019-01-14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燃料电池堆及其制作方 36 2019-01-09 发明专利 法 37 燃料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2019-01-09 发明专利 38 制氢速率可控的连续水解制氢系统 2018-08-08 发明专利 39 智能化燃料电池储氢系统 2017-11-15 发明专利 40 智能化燃料电池储氢系统 2017-11-15 PCT 专利 41 制氢装置 2016-11-17 发明专利 42 氢燃料电池用的排放物回收循环制氢系统 2016-09-12 发明专利 43 制氢储氢装置 2016-09-12 发明专利 44 一种氢气缓冲罐的辅助加热装置 2019-08-09 实用新型 45 一种燃料电池用 PTC 加热氢水分离器总成 2019-08-09 实用新型 46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尾排气水分离装置 2019-08-09 实用新型 综上所述,目前公司通过多年不懈的研发、试验,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氢燃料 电池发动机生产技术及能力。除物流车、公交车外,发动机应用场景可扩展到重 型卡车、船舶动力、固定式发电站等领域。公司已基本掌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 关键技术,技术上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五)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保荐机构现场查看了发行人研发基地、访谈了研发人员,查阅了发行人目 前已经获得授权及正在申请的专利情况,参考行业研究报告、同行业公众公司招 股说明书等关于技术发展情况的比对,发行人已基本掌握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 关键技术,技术上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8 二、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及联系,是否重复建设,历史产能及 新增产能是否存在可行的产能消化措施。 (一)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1、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 2019 年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拟不超过 99,500.00 万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如下项目: 序 投资总额(万 募集资金拟投入 项目名称 号 元) 金额(万元) 1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86,924.35 52,300.00 2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90,406.30 20,000.00 3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 20,013.04 9,200.00 4 补充流动资金 18,000.00 18,000.00 合计 215,343.69 99,500.00 2、2016 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 的批复》(证监许可[2016]1349 号)核准,公司 2016 年度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如 下表所示: 募集资金拟投入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万元) 金额(万元) 1 10 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 82,548.09 81,520.00 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 2 12,943.78 12,000.00 云平台开发项目 合计 95,491.87 93,520.00 2019 年 4 月 23 日,上市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 2019 年第四次会议及第三 届监事会 2019 年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 “10 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 目”募集资金 40,000 万元用于投资“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2018 年 1 月 4 日,上市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 2018 年第一次会议及第三届 监事会 2018 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 云平台开发项目”募集资金 1,270 万元用于投资“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 发项目”。 9 3、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除补充流动资金外,主要为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的相 关生产及研发。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10 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 建设项目”主要产品为锂电池,与本次募投项目分属两个不同的产品领域,不存 在重复建设的情况。 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1)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2019 年 4 月,上市公司审议通过将 “10 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 募集资金 40,000 万元用于投资“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主要拟生产 5kw~75kw 燃料电池电堆以及 45kw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组装线。预计总投资金额为 90,406.30 万元,其中 2016 年“10 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变更后投入 40,000 万元,本次募集资 金拟投入 20,000 万元,剩余投资金额由公司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 因此,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将由前次募集资金变更后投资金额、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金额及公司自筹资金解决。 (2)燃料电池研发项目 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 云平台开发项目”属于研发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向:1、能源互联网云平台; 2、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3、基于新型多孔 Pt-Pd/石墨烯阳极材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 电池;4、高效安全符合三元陶瓷动力锂电池;5、超级铅酸蓄电池;6、具有恒 温功能的高比能量及安全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本次募投项目中的“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主要包括:燃料电池 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建设、燃料电池电堆试产线研发、燃料电池电堆关键工艺研发、 多类型双极板研发、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及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研发。 前次募投项目中“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 “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开发项目”侧重于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及 10 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应用等初级研发,而本次募投项目更加侧重于燃料电池电堆生 产线建设及电池系统总成等研发,前次募投项目的研发成果为本次募投项目中研 发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本次募投项目中的研发是对前次募投项目研发成 果的深化和产业化应用。 除上述联系外,本次募投项目实施与公司 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时募投项 目实施区别较大,本次募投项目主要投资资金将用于氢燃料电池及电堆的生产, 2016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锂电池产线建设,不存在重复建设 的情况。 (二)历史产能及新增产能的产能消化措施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在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等 国家迅速发展,各国均制定了燃料电池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投入巨额补贴,在 日本,丰田汽车已推出 Mirai 燃料电池汽车并实现量产,目前主要在日本、美国 进行销售上市,日本已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而在我国,虽然氢燃料领域起步较发达国家略晚,但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 的推动下,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锂电池动力汽车产业的飞跃发 展为将氢燃料行业提升至国际领先地位提供给了良好的示范性。目前,氢燃料行 业发展的线路图已经明确,行业整体处于方兴未艾阶段。2019 年以来,我国已 有近 30 个地方政府出台氢能规划。其中,上海到 2020 年计划达到 3000 辆,佛 山市计划达到 5500 辆,湖北武汉市预计达到 2000-3000 辆。同时,燃料电池汽 车产业的补贴政策客观上降低了车辆的购置成本,有力地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的 规模化应用。根据《关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财建[2015]134 号),中央财政对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的燃料电池汽车进行补助,2017-2020 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 当退坡。在后续年度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财建[2016]958 号)、《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财建[2018]18 号)中,均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2019 年 3 月,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 建[2019]138 号),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公交车行业 11 转型升级发展,目前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和加快推广新能源 公交车的政策措施,将按程序报批后另行发布。 公司将充分把握政策机遇,抓住氢燃料电池发展的爆发期,促进公司现有及 新增产能消化,公司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严格把握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质 量管理体系,未来公司将继续严控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产品应用范 围,除了在客车、物流车领域内应用现有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外,公司将大力拓展 重卡、环卫车、通勤车、乘用车、特种车辆、有轨电车和船舶领域的产品应用市 场,同时在基站电源、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加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有效拓展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 二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在现有市场基础上不断进行产 品迭代升级,充分利用新增产能带来的生产工艺、效率、精度的提升,构建起产 品和技术优势,不断提升燃料电池系统品质,深度挖掘现有客户资源,加强销售 渠道的开拓,形成更大范围的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半径,提升市场份额,并积极布 局拓展海外市场,争取更多海外产品订单。 三是完善销售体系,强化销售能力。强化销售团队的锻炼与培养,加强销售 人员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根据市场订 单,合理组织就近生产基地提供产品生产配套与交付,提升产品性价比,促进客 户二次消费,通过全方位解决方案的系统推广,形成多角度的客户服务模式和品 牌效应,拓展更为全面的客户服务和合作模式。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公司目前已经在铅酸蓄电池、通信 锂电池等领域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公司目前亦已经 成为业内知名企业。未来公司经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加 强市场推广及营销工作,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协同 优势,强化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口碑效应,将公司打造成为氢燃料电池知名 品牌,有效带动产品销售。 (三)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12 保荐机构查阅了本次及前次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签订或曾购买主 要设备的采购合同、已建成同类项目固定资产明细,查阅了行业研究报告、同行 业公众公司招股说明书等关于产品价格、行业发展现状的叙述,访谈发行人高管 人员对于未来促进销售的战略思路,整理了我国跟氢燃料电池相关的政府文件及 产业政策,经核查,本保荐机构认为,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不存 在重复建设,发行人已制定了可行的产能消化措施,氢燃料电池市场需求爆发时, 发行人可有效的把握市场契机充分消化产能。 三、2019 年氢燃料电池销售收入和占比出现下滑的原因,结合募投项目产品价 格波动情况、市场供需平衡情况以及同行业产能扩张情况分析下游需求释放的 可能性,2019 年产能利用率较 2018 年进一步下降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与同 行业一致;在氢燃料电池产能利用率仅为 1%的情况下,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大 量产能是否能有效消化,市场和竞争力预测是否客观、谨慎。 (一)2019 年氢燃料电池收入和占比出现下滑的原因 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与 2018 年度对比如下表所示: 2019 年 1-9 月 2018 年度 产品名称 金额(万元) 比重 金额(万元) 比重 蓄电池及材料 163,428.93 75.60% 228,215.55 77.20% 锂电池 49,683.37 22.98% 47,641.10 16.12% 燃料电池 1,799.75 0.86% 8,362.07 2.83% 其他 1,264.87 0.56% 11,397.76 3.86% 合计 216,176.92 100.00% 295,616.48 100% 公司燃料电池 2018 年度实现销售 60 台,实现销售收入 8,362.07 万元;2019 年 1-9 月实现销售 10 台,预计 2019 年四季度公司实现销售 100 台,预计 2019 年全年氢燃料电池预计累计可实现收入 1.15 亿元,与 2018 年全年 8,362.07 万元 相比预计实现收入增长约为 31.54%。 2019 年公司预计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销量(台) 客户 销售状态 号 1 燃料电池动 XTQX3045C-03-B1 10 南京金龙客车 货已交付,货 13 力系统 制造有限公司 款已全部到账 物拉邦物流供 货已交付,客 燃料电池动 XTQX3045F; 2 100 应链(上海) 户已支付第一 力系统 376A0314035SZGQ-04 有限公司 期费用 (二)结合募投项目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市场供需平衡情况以及同行业产 能扩张情况分析下游需求释放的可能性,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终端产品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由于氢燃料电池行业尚属于市场导入期,目前阶段定价仍处于“一单一议” 状态,整体销售价格较高。以公司 2019 年销售氢燃料电池为例,销售平均不含 税价格为 104.5 万元/套。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2018 年度,亿华通共计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售 303 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6,833.69 万元,以此计算亿华通每套发动机系统不 含税收入约为 121.5 万元/套,与公司产品售价相差不大。 目前,由于市场需求尚未有效释放,因此,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并不明显,市 场上各生产厂商均在积极筹备产能扩张,随着各生产厂商产能增长及生产成本的 下降,未来产品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一般呈现非线性增长状态。以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为 例,其增长体现出的跨越性、爆发性特征明显,锂电池电动汽车 2015 年销量增 长率高达 423.87%,2018 年销量增长率高达 110.26%,对比近几年国内纯电动汽 车市场规模的非线性发展路径,未来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可能也将迎来跨越式增 长,考虑到氢燃料电池的生产线建设周期较长,为应对未来订单的爆发式增长, 抢占市场先机,提前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燃料电池生产线具备必要性及合理性。 2019 年 12 月 3 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到 2025 年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按照当前汽 车市场整体销量 2800 万辆水平测算,结合对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预测,预计 2025 年,国内实现 700 万辆新能源新车销量,其中燃料电池汽车销售 15 万辆以上。 工信部数据显示,从 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销环比、同比均 保持高速增长(2013 年新能源汽车生产 1.75 万辆,销售 1.76 万辆;2018 年新能 14 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7 万辆和 125.6 万辆。)其中,2014 年、2015 年产销增长 率更是达到了 320%以上。因此可以预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政府大力引导及技 术成熟、成本下降等产业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很可能在 2020-2025 年期间出现 类似于锂动力电动车类似的爆发式倍速增长。 基于上述市场判断,为有效应对行业内爆发性的增长需求,有效支撑公司完 成预期市场目标,须合理提前布局产能。另外,从产能建设成本上看,燃料电池 系统不同产品间对生产设施设备技术要求相近,对于产线建设规划而言,须兼顾 未来不同型号的产品生产需求,产能一次性建设完成相较因后续扩产需求再行投 入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性。 目前,国内其他知名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亦纷纷布局扩大产能。通过公开资 料查询,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广东省建设大型车用燃料电池系统量产 基地,一期产能为 5,000 套/年,扩产后可达到 20,000 套/年;北京亿华通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已具备年产 2000 台的生产能力,亿华通拟计划募集资金 6 亿元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 地建设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后,亿华通将具备年产 1 万台燃料电池发动 机的生产能力;东华能源 2019 年 11 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 30 亿元设立东华能源 (茂名)有限公司,用于推进茂名氢能源产业链建设;国家电投拟投资 9.72 亿 成立天津子公司,推动国家电投氢能战略在天津落地并产业化。 综上,目前国内氢燃料动力电池领域知名企业纷纷加码产能,一方面借助规 模化优势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打开市场销售空间,另一方面亦是体现了对氢燃 料电池发展的信心,在发展黄金期到来时可以充分抓住机遇,以免因产能受限等 因素失去市场份额和发展良机。 (三)2019 年产能利用率较 2018 年进一步下降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与 同行业一致,在氢燃料电池产能利用率仅为 1%的情况下,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 大量产能是否能有效消化,市场和竞争力预测是否客观、谨慎。 目前,公司已有氢燃料电池产能 1000 套/年主要是基于发行人目前已有的燃 料电池试组装产线计算的理论最大产能。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具备 氢燃料电池电堆到发动机流程化、自动化的生产能力,与目前已有的产品组装线 15 相比工艺流程、工艺节点及技术含量均有质的提升。 2018 年度公司累计实现氢燃料电池销售 60 台,占公司理论电池组装产能 1000 台/年的比例为 6%,2019 年预计公司累计实现氢燃料电池销售 110 台,产 能利用率为 11%。2019 年氢燃料电池整体产能利用率与 2018 年相比有所提升。 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尚属于“以销定产”阶段,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取决于下 游需求。若下游需求集中释放,则公司产能利用率将随之大幅提升。结合公开资 料查询,同行业公司目前纷纷进行扩产,力求抓住行业爆发期,公司扩产情况及 产能利用率情况与同行业公司基本一致。 由于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布局较早,公司目前已积累了部分先发优势,目 前公司在手订单及意向性协议已经超过 3000 辆,主要如下: 1、根据公司与大同市人民政府签订的《雄韬氢能大同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 以及大同市开发区睿鼎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同睿鼎”)与大同 市人民政府 2018 年 9 月签订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框架采购合同》,合同签订生效 之日起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向大同睿鼎采购不同类型燃料电 池公交车 300 辆,其中所有燃料电池公交车均需搭载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系统。报 告期内,大同睿鼎已向大同市人民政府交付了 50 辆搭载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系统 的氢燃料公交车。 2、2019 年 9 月,发行人子公司大同氢雄云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大同氢雄”)与山西创麒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创麒”)签署战 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山西创麒与山西壹鑫物流有限公司合作的 1000 台氢 燃料物流车、专用车所涉及的氢燃料动力总成,主要由大同氢雄或其指定方供货。 3、2019 年 11 月,大同氢雄与上海物拉邦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 物拉邦”)、上海华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约定由上海物 拉邦在 2020-2022 年向大同氢雄采购搭载雄韬氢燃料电池的合作车型,预计在未 来三年推广 1800 台,分别为 2020 年 300 台、2021 年 600 台、2022 年 900 台。 因此,公司目前已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积累了重要的客户资源,公司产品已 实际投入运营并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释 16 放、国家补贴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公司产能利用率将显著提升。同时,公司将积 极采取各项措施,推动公司产品销售及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整体发展,具体措施见 本回复“二、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及联系,是否重复建设,历史 产能及新增产能是否存在可行的产能消化措施。” (四)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保荐机构查阅了发行人氢燃料电池销售合同、出库单及收货单、收款凭证, 查阅了行业研究报告、公开渠道同行业公司氢燃料电池销售价格等,结合行业发 展现状及动力锂电池过往年度发展轨迹,以及访谈发行人高管人员对于未来销售 的战略规划,经核查,本保荐机构认为,发行人 2019 年产能利用率较 2018 年有 所提升,氢燃料电池发展路径目前已基本清晰,发行人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优势 明显,且已制定了可行的产能消化措施,市场和竞争力预测客观、谨慎。 四、募投项目预计效益情况,测算依据、测算过程及其合理性,相关数据的确 定是否符合同行业及公司历史情况。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拟不超过 99,500.00 万元,在扣除发 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如下项目: 序 投资总额(万 募集资金拟投入 项目名称 号 元) 金额(万元) 1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86,924.35 52,300.00 2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90,406.30 20,000.00 3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 20,013.04 9,200.00 4 补充流动资金 18,000.00 18,000.00 合计 215,343.69 99,500.00 其中,发行人对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和深圳雄 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进行了效益测算。测算过程及依据如下: (一)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效益测算过程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达产后,将增加公司年均 收入 199,189.70 万元,增加公司年均净利润 33,285.06 万元,项目税前内部收益 率 32.42%,税后内部收益率 20.57%,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 5.30 年(含建设期), 17 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 7.12 年。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期及投产后财务效 益情况如下: 18 单位:万元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主营业务收入 - 130,525.34 284,797.28 315,865.49 265,550.63 223,250.53 187,688.50 157,791.22 132,656.33 111,525.23 主营业务成本 242.10 86,233.66 184,610.21 205,500.04 173,898.51 147,344.00 125,033.23 106,290.89 90,549.28 77,331.17 稅金及附加 - 853.38 1,599.56 2,065.14 1,736.18 1,459.62 1,227.11 1,031.64 867.31 729.15 销售费用 - 4,933.70 10,764.99 11,939.33 10,037.49 8,438.60 7,094.39 5,964.31 5,014.25 4,215.52 管理费用 - 6,366.87 13,892.08 15,407.55 12,953.25 10,889.90 9,155.23 7,696.87 6,470.82 5,440.07 研发费用 - 2,610.51 5,695.95 6,317.31 5,311.01 4,465.01 3,753.77 3,155.82 2,653.13 2,230.50 利润总额 -242.10 29,527.22 68,234.50 74,636.12 61,614.20 50,653.40 41,424.77 33,651.68 27,101.55 21,578.81 所得税 -60.52 7,381.80 17058.62 18,659.03 15,403.55 12,663.35 10,356.19 8,412.92 6,775.39 5,394.70 净利润 -181.57 22,145.41 51,175.87 55,977.09 46,210.65 37,990.05 31,068.58 25,238.76 20,326.16 16,184.11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的核心财务指标测算依据如下: 1、销售收入测算依据 产品类别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单价(万元/ - 40.27 30.07 19.88 16.71 14.05 11.81 9.93 8.35 7.02 套) 36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408 1,192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16,429.76 35,848.61 39,759.29 33,425.95 28,101.47 23,625.13 19,861.83 16,698.00 14,038.14 元) 单价(万元/ - 46.98 35.09 23.19 19.50 16.39 13.78 11.59 9.74 8.19 42KW 燃料电池发 套) 动机总成 产量(套) - 1,020 2,98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销售收入(万 - 47,920.14 104,558.44 115,964.60 97,492.36 81,962.61 68,906.62 57,930.34 48,702.50 40,944.58 19 产品类别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元) 单价(万元/ - 50.34 37.59 24.85 20.89 17.56 14.77 12.41 10.44 8.77 套) 45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408 1,192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20,537.20 44,810.76 49,699.12 41,782.44 35,126.83 29,531.41 24,827.29 20,872.50 17,547.68 元) 单价(万元/ - 67.12 50.12 33.13 27.85 23.42 19.69 16.55 13.91 11.70 套) 60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81.60 238.4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5,476.59 11,949.54 13,253.10 11,141.98 9,367.16 7,875.04 6,620.61 5,566.00 4,679.38 元) 单价(万元/ - 89.49 66.83 44.18 37.14 31.22 26.25 22.07 18.55 15.60 套) 80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82 238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7,302.12 15,932.72 17,670.80 14,855.98 12,489.54 10,500.06 8,827.48 7,421.33 6,239.17 元) 单价(万元/ - 100.67 75.19 49.70 41.78 35.13 29.53 24.83 20.87 17.55 套) 90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82 238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8,214.88 17,924.30 19,879.65 16,712.98 14,050.73 11,812.56 9,930.92 8,349.00 7,019.07 元) 单价(万元/ 120KW 燃料电池发 - 134.23 100.25 66.27 55.71 46.84 39.38 33.10 27.83 23.40 套) 动机总成 产量(套) - 82 238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20 产品类别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销售收入(万 - 10,953.18 23,899.07 26,506.19 22,283.97 18,734.31 15,750.08 13,241.22 11,132.00 9,358.76 元) 单价(万元/ - 167.79 125.31 82.83 69.64 58.54 49.22 41.38 34.79 29.25 套) 150KW 燃料电池发 产量(套) - 82 238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动机总成 销售收入(万 - 13,691.47 29,873.84 33,132.74 27,854.96 23,417.89 19,687.60 16,551.53 13,915.00 11,698.45 元) 收入合计(万元) - 130,525.34 284,797.28 315,865.49 265,550.63 223,250.53 187,688.50 157,791.22 132,656.33 111,525.23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 86,924.35 万元,计划建设 3 条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其中生产 36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42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45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生产线年产能对应上述三种产品分别为 2000 台、 5000 台、2000 台;6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8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9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12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 150kw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成生产线年均产能均为 400 台。项目计划在 36 个月内建设完成,通过 6 个月时间完成建筑装修工程;设备 采购分两批进行投入,在 T+1 年的下半年完成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同时进行生产招聘培训;T+2 年开始正式生产;第二批 设备 T+3 年上半年完成购置、安装、调试,T+3 年下半年开始正式生产;T+4 年开始产能完全释放。因此,预计 T+2 至 T+4 年达产 率分别为 20%、60%和 100%。 目前,由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在国内尚属于新生产品,目前阶段定价仍处于“一单一议”状态,整体销售价格较高。公司 2018 年销售的 45kw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平均含税价格为 158.3 万元/台。随着燃料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突 破及竞争加剧,参照锂电池价格变动趋势,未来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价格会呈下降趋势。本次预测中,45KW 燃料电池预计售价 21 2021 年将降至 50.34 万元并持续下降。 由上表可见,本次募投项目对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售价估算相对于目前售价较为谨慎。本次募投项目对于燃料电池系统未来销售价 格的估计充分考虑了未来产业化水平升高及国家补贴退坡的影响,预计的销售价格较目前销售订单价格大幅下降,估计合理且谨慎。 22 2、销售成本测算依据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的销售成本主要包括直 接材料成本、折旧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及人工成本等。其中,直接材料主要包括 膜电极(Pt)、双极板(石墨)等;项目相关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建筑 物等均按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以直线法逐年摊销;燃料动力费用主要包 括氢气、水电等生产相关费用;人员按照项目规模及投产情况科学合理配置,并 因薪酬自然上升而给予年均 5%的增幅。 3、期间费用测算依据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 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由于项目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 模式、管理体系、研发资源,因此取 2016 至 2018 年三年公司期间费用占销售收 入比例的历史平均水平。本项目的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应纳增 值税的 7%估算)、教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 3%估算)、地方教育费附加(按 应纳增值税的 2%估算)。企业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 15%估算。 4、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效益测算的谨慎性及 合理性 根据前述测算,公司关于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效益测算的依据具有合理性,效益测算的参数考虑了该项目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 种条件及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测算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且具备谨慎性。 (二)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增加公司年均收入 183,195.45 万 元,增加公司年均净利润 27,594.44 万元,项目税前内部收益率 23.44%,税后内 部收益率 18.54%,税前动态投资回收期 6.87 年(含建设期),税后动态投资回收 期 8.35 年。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建设期及投产后财务效益情况如下: 23 单位:万元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主营业务收入 - 86,700.00 219,700.00 212,550.00 201,922.50 191,826.38 182,235.06 173,123.30 164,467.14 156,243.78 主营业务成本 125.40 61,702.97 151,900.15 149,190.48 142,262.92 135,693.19 129,463.97 123,558.84 117,962.23 112,659.38 稅金及附加 - 517.32 950.67 1,264.38 1,201.16 1,141.10 1,084.05 1,029.85 978.35 929.44 销售费用 - 3,277.26 8,304.66 8,034.39 7,632.67 7,251.04 6,888.49 6,544.06 6,216.86 5,906.01 管理费用 - 4,230.96 10,721.36 10,372.44 9,853.82 9,361.13 8,893.07 8,448.42 8,026.00 7,624.70 研发费用 - 1,734.00 4,394.00 4,251.00 4,038.45 3,836.53 3,644.70 3,462.47 3,289.34 3,124.88 利润总额 -125.40 15,237.49 43,429.16 39,437.31 36,933.48 34,543.39 32,260.78 30,079.67 27,994.35 25,999.38 所得税 -18.81 2,285.62 6514.37 5,915.60 5,540.02 5,181.51 4,839.12 4,511.95 4,199.15 3,899.91 净利润 -106.59 12,951.87 36,914.78 33,521.71 31,393.46 29,361.88 27,421.66 25,567.72 23,795.20 22,099.47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的核心财务指标测算依据如下: 1、销售收入测算依据 产品类别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单价(万元 - 0.60 0.40 0.26 0.25 0.23 0.22 0.21 0.20 0.19 /kw) 5KW 燃料电池电堆 产量(套) - 1,500 4,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销售收入 - 4,500.00 8,000.00 6,500.00 6,175.00 5,866.25 5,572.94 5,294.29 5,029.58 4,778.10 (万元) 单价(万元 - 0.40 0.35 0.26 0.25 0.23 0.22 0.21 0.20 0.19 /kw) 23KW 燃料电池电堆 产量(套) - 6,000 16,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销售收入 - 55,200.00 128,800.00 119,600.00 113,620.00 107,939.00 102,542.05 97,414.95 92,544.20 87,916.99 24 产品类别 项目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T+10 (万元) 单价(万元 - 0.40 0.35 0.26 0.25 0.23 0.22 0.21 0.20 0.19 /kw) 75KW 燃料电池电堆 产量(套) - 900 2,4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销售收入 - 27,000.00 63,000.00 58,500.00 55,575.00 52,796.25 50,156.44 47,648.62 45,266.18 43,002.88 (万元) 单价(元/ - 35.60 19.90 5.59 5.31 5.04 4.79 4.55 4.33 4.11 套) 45KW 燃料电池发动 产量(套) - - 1,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机总成(不含电堆) 销售收入 - - 19,900.00 27,950.00 26,552.50 25,224.88 23,963.63 22,765.45 21,627.18 20,545.82 (万元) 收入合计(万元) - 86,700.00 219,700.00 212,550.00 201,922.50 191,826.38 182,235.06 173,123.30 164,467.14 156,243.78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预计总投资 90,406.30 万元,计划建设 1 条 45KW 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能约 5,000 台;建设 5KW、23KW 和 75KW 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分别 1 条、10 条和 6 条,每条生产线年产能约为 5,000 套、2,000 套和 500 套。由于氢燃料电池相关产业正处于政策支持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是需大于供的蓝海市场,加之公司与下游汽车厂商武汉开沃汽 车有限公司、中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的业务合作,更加保证了项目产品未来的销路。因此,本次效益测算以投产设备的预计产 量预测销售量。项目计划在 36 个月内建设完成,通过 6 个月时间完成建筑装修工程;设备采购分两批进行投入,在 T+1 年的下半年 完成生产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同时进行生产招聘培训;T+2 年开始正式生产;第二批设备 T+3 年上半年完成购置、安装、调试, T+3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T+4 年开始产能完全释放。因此,预计 T+2 至 T+4 年达产率分别为 23%、66%和 100%。 燃料电池电堆定价参考国内各大可研报告数据中拟定较为合理的价格。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生产属于起步阶段,产品尚 25 未形成成熟市场。随着电堆技术研发的逐步深入以及产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产品价格将呈现下降趋势。此次公司募投项目对于燃料 电池系统未来销售价格的估计充分考虑了未来产业化水平升高及国家补贴退坡的影响,估计合理且谨慎。 26 2、销售成本测算依据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的销售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折旧费 用、燃料动力费用及人工成本等。其中,直接材料主要包括膜电极(Pt)、双极 板(石墨)等;项目相关的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等均按照固定资产 折旧年限及残值率以直线法逐年摊销;燃料动力费用主要包括氢气、水电等生产 相关费用;人员按照项目规模及投产情况科学合理配置,并因薪酬自然上升而给 予年均 5%的增幅。 3、期间费用测算依据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由于项目利用公司现有的销售模式、管理体系、研 发资源,因此取 2016 至 2018 年三年公司期间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历史平均水 平。本项目的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应纳增值税的 7%估算)、教 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 3%估算)、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 2%估 算)。企业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 15%估算。 4、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效益测算的谨慎性及合理性 根据前述测算,公司关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效益测算的依据具 有合理性,效益测算的参数考虑了该项目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条件及公司目前 的实际情况,测算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且具备谨慎性。 综上,本次募投项目的规划、可研分析论证充分,效益估算谨慎合理。 (三)本次募投项目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 由于目前以氢燃料电池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较少,基于可获取公开资料,选 择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产品的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 通”)与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能股份”)作为发行人 同行业可比公司,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简称 2018 年度毛利率 2017 年度毛利率 2016 年度毛利率 清能股份 34.68% 32.91% 30.46% 27 公司简称 2018 年度毛利率 2017 年度毛利率 2016 年度毛利率 亿华通 50.96% 46.30% 43.19% 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 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达产 33.13% 期平均毛利率 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 28.91% 项目达产期平均毛利率 考虑到未来随着燃料电池行业技术不断成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价格 可能进一步降低,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在未来达产期内的平均毛利率较现有行业可 比公司水平有所下降,本次募投项目效益测算具备谨慎性及合理性。 (四)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保荐机构查阅了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设备的采购合同、与可比公 司公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等,经核查,本保荐机构认为:本次募投项目预计效益 测算依据完整、测算过程合理,符合同行业及公司历史发展情况。 (以下无正文) 28 (本页无正文,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关于请做好深圳市雄韬电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之回复》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吴 丽 郑 旭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29 关于本次告知函回复报告的声明 本人已认真阅读《关于<关于请做好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 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之回复》,了解回复涉及问题的核查过程、 本公司的内核和风险控制流程,确认本公司按照勤勉尽责原则履行核查程序,告 知函回复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准 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保荐机构董事长: 余 磊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30 (本页无正文,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关于请做好深圳市 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之回复》 之签章页)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