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218 证券简称:安利股份 公告编号:2019-005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 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异议声明 姓名 职务 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因 声明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216987000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75 元(含 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0 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安利股份 股票代码 300218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松霞 徐红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 办公地址 拓展区(繁华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叉口) 拓展区(繁华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叉口) 传真 0551-65896562 0551-65896562 电话 0551-65896888 0551-65896888 电子信箱 anlimail@163.com xuhong003@sina.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档聚氨酯合成革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和聚氨酯树 脂。 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主要以非织造布(无纺布)、机织布、针织弹力布等纤维织物为基材,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PU) 1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树脂涂覆表层,以湿法、干法或湿法加干法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多功能高性能的生态复合新材料,既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性, 又具备多种优良的功能性,是 PU 合成革中高档产品,代表聚氨酯合成革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公司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的生态环保指标达到中国生态合成革标志产品技术指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国际绿 叶标志产品要求、国际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和欧盟REACH、ROHS等环保标准;功能性主要包括物理机械性能,如剥 离强度、拉伸负荷、撕裂强度、耐折牢度、顶破强度、缝合强度等,此外还包括阻燃性、防水透气性、抗菌防霉性、防油防 污性、耐酸耐碱、耐水解、耐高频热切性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产品的功能性有着不同的要求。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男女鞋、时装鞋、工作鞋、劳保鞋、童鞋、运动休闲鞋、沙发家具、办公椅、按摩椅、手袋、票夹、腰带、 证件、文具、球及体育用品、包装、电子配件、室内及工程装饰、汽车内饰等领域。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环保意识的加强,公司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逐步成为未来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重点, 代表市场主流产品之一,市场对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经营模式,销售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采购、研发、生产围绕销售展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行业下游市场需求、上游原辅材料及能源价格变动、汇率波动、公司自身产品竞争优势等。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产品竞争能力增强,市场占有率、覆盖率 进一步扩大,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有利影响。 (四)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概况 公司属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行业代码29,子行业为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子行业代码2925。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 售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树脂类系列产品,及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作为天然皮革的替代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中。根据原料不同,人造革合成革可以分为PVC人造革 和PU合成革,目前 PU 合成革已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造革合成革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功能性PU合成革及超细纤维PU合成革将可能成为未来市场主导产品,同时随着 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下游制品业的要求提高,许多应用领域内的消费需求也将随着人造革合成革产品品质的提高和差异化 功能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是完全开放的行业,市场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总体较小,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 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和福建等四省。近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游消费需求疲软、 环保要求愈加严格等因素影响,行业面临调整转型,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聚,已初步显现整合态势。 2、行业发展趋势 (1)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成为行业发展新亮点 由于“聚氯乙烯(PVC)普通人造革生产线”被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发展项目,而欧盟、日本等国家的 绿色壁垒也较大程度地限制了PVC人造革的消费。国内外对PVC人造革及其制成品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以及天然皮革资源的 有限性,聚氨酯合成革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形成对天然皮革和PVC人造革的良好替代。同时,随着聚氨酯合 成革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合成革下游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已经从鞋、箱包手袋、服装、沙发家具、球类、票夹、 腰带、证件文具等传统领域,逐步扩大到包装、汽车内饰、装饰等新领域。尤其是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因其既具备生态 环保性,同时又可实现高性能、多功能,可满足下游多领域市场的多种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将以超越人造革合成 革行业平均速度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2)环保压力促使产业升级加速 近几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陆续出台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合成革行业整治实施方案、合成革与人造革行业环境准 入条件等环境保护措施,对国内合成革行业整体产能,以及企业运营投入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监管力 度进一步加强,国内许多人造革合成革中小企业的粗放式管理发展将会越来越困难,行业整合升级将会加速,落后产能逐步 淘汰,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资源逐步向优势企业转移,这将会给规模大、 综合实力强的合成革企业在竞争中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产品结构优化,未来量的增长让位于质的提高。 现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企业要素成本上升,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合成革行业 正进入深度调整的新阶段,未来量的增长将让位于质的提高。合成革行业和企业在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结构优化、发展 质量和效益稳定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依靠技术进步,大力实施差异化和高端化战略,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 提升高端产品比例,实现新的产需平衡。这是行业提高产业素质和实现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是行业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对 于国内合成革行业优势企业来说,将会在行业调整过程中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3、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 行业的周期性因下游应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鞋类、运动用品、服饰及箱包等产品属于快速消费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 应用于这些领域的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的周期性也不明显。而沙发家具、汽车等由于投资大,经久耐用,受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周期影响较大,应用于该领域的人造革合成革产品也就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行业的季节性也受到下游行业季节性差异的影响。如春节前后是鞋、箱包及服装的消费旺季,生产商一般会提前安排生产, 储备货物,所以年末到次年初是鞋和箱包的生产旺季;而沙发家具、汽车等消费季节性不明显,故家具革、汽车内饰革的生 产比较均匀。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2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0条干法生产线20条湿法生产线,具有年产聚氨酯合成革8000万米的生产经营能力,是目前国内专 业研发生产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聚氨酯合成革出口量、出口创汇额、出口发达国家数量均居国内 同行业前列;公司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是目前全国同行业拥有专利权最多、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最多的企业, 综合竞争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突出。2018年,公司荣获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 业”和“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再次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为“2017年度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十强企业”, 且综合排序第一。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元 2018 年 2017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6 年 营业收入 1,679,430,867.51 1,492,956,726.98 12.49% 1,404,880,336.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41,603.84 -16,662,937.67 238.28% 58,379,058.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25,168,403.44 -30,564,977.81 182.34% 40,571,092.04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5,680,425.97 137,445,951.77 42.37% 170,784,518.5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062 -0.0768 238.28% 0.269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062 -0.0768 238.28% 0.269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34% -1.69% 4.03% 5.92% 2018 年末 2017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6 年末 资产总额 2,087,542,420.65 1,950,259,435.90 7.04% 1,921,107,115.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995,667,423.31 972,410,903.19 2.39% 1,006,898,674.90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368,627,832.81 419,218,582.77 449,858,444.01 441,726,007.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130,446.16 -3,917,000.59 16,324,357.14 19,764,693.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13,844,935.22 1,065,730.21 19,516,313.22 18,431,295.23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5,624,837.39 16,861,750.60 -7,379,390.53 231,822,903.2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年度报告披露 年度报告披露 报告期末表决 报告期末普通 日前一个月末 日前一个月末 11,270 11,167 权恢复的优先 0 0 股股东总数 普通股股东总 表决权恢复的 股股东总数 数 优先股股东总 3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数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量 股份状态 数量 安徽安利科技 境内非国有 投资集团股份 21.90% 47,520,000 0 质押 18,700,000 法人 有限公司 合肥市工业投 资控股有限公 国有法人 12.57% 27,280,000 0 司 劲达企业有限 公司(REAL TACT 境外法人 12.14% 26,348,000 0 ENTERPRISE LIMITED) 香港敏丰贸易 有限公司(S.&F. TRADING CO. 境外法人 10.75% 23,316,000 0 (H.K.)LIMITE D) 安徽安利材料 科技股份有限 其他 2.59% 5,628,223 0 公司-第 2 期 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人民人寿 保险股份有限 其他 2.24% 4,866,656 0 公司-传统- 普通保险产品 中央汇金资产 管理有限责任 国有法人 1.57% 3,400,200 0 公司 封安祥 境内自然人 1.01% 2,187,103 0 胡玉兰 境内自然人 0.86% 1,861,000 0 国联证券股份 国有法人 0.71% 1,542,000 0 有限公司 上述股东中,前四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情况,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公司-第 2 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包括公司部分董监高人员及其他符合认购条件的公司员工, 动的说明 与控股股东安徽安利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间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 他股东之间是否有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情况。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4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 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否 2018年,全球经济分化加剧,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国家经济增速出现放缓态势,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遭 遇挑战,贸易保护主义、通货膨胀压力和货币收缩三大风险因素互相交织,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各种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合成革行业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上游 化工、能源、基布等原辅材料高位盘整,能源升级压力加大,环保要求愈加严格,中小合成革企业关停增多,行业集中度提 高,行业整合进入深度调整期。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公司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生产经营呈现“稳中有进、 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局面,产品产销量逆势增长,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产品聚氨酯合成革营业收入162187.66万元,同比增长15.41%;实现营业收入167,943.09万元,同比 增长12.49%;实现利润总额1866.00万元,同比增长174.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4.16万元,同比增长 238.2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6.84万元,同比增长182.34%。报告期内,影响公司经 营业绩主要因素有: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聚氨酯合成革产品销量增长9.93%,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5.41%,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取得良好 成效。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革产品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5.17%,较期初增长7.60%,得益于客户结构的改变和产品结构的调 整,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的加大,公司获利能力有所改进提升。 3、报告期内,按照省市环保要求,公司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能耗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956.96万元,增幅达49.4%。 4、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达1145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9.73万元,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 5、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产品开发和应用,全年研发费用8207.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8.03万元。 6、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63.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1.96万元。 2018年,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实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连续五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人造革合成革) 十强企业”且综合排名第一,荣获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18年2月被评为 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绿色工厂”,2018年8月成为全国同行业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8年9月入选合肥制造业 30强企业,2018年11月再度跻身安徽省制造业百强企业。2018年1月公司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产品被安徽省质量技术监 5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督局、安徽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安徽名牌产品”,2018年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安利新材料被国家税务总局安徽 省税务局认定为“2017年度A级信用纳税人”。公司董事长姚和平连任三届安徽省人大代表,2018年1月当选安徽省人大财经 委员会委员,2018年5月被安徽省政府表彰为安徽省优秀企业家,2018年12月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名受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 会、全国工商联表彰的“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市场变化,采用集中战略,聚焦大客户、大单品,实现客户和产品双转型、双升级。运动休闲 鞋市场强劲增长,成为PUMA战略供应商,进入李宁、361度、足力健供应商体系,国内运动品牌基本实现全覆盖;男女鞋、 童鞋市场平稳较快增长;沙发家具市场增长保持稳定,国内市场增速较快;汽车内饰市场实现新突破,在与国内汽车企业加 强扩大合作基础之上,成功进入韩系汽车内饰领域;运动装备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足球、手套、箱包、拳击袋、 自行车坐垫等装备领域品牌合作深化,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积极扩大安利材料的应用领域,在电子包装、耳机套等新 兴领域取得新进展。公司综合实力与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品牌客户合作意愿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技术中心为研发平台,不断提 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2018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投入8207.55万元研发费用, 实施完成科技布、功能皮、透气皮、功能性超纤等重点产品开发,以及笔记本革、万向皮、压花吸纹等重点产品改进,加大 万向皮、剥离皮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2018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耐磨警用战训鞋用聚氨酯合成革”、“高光PET镜面聚氨酯合成革”、“无溶剂聚氨酯汽车革”、“五 年耐水解沙发革用高塑性湿法聚氨酯树脂”等10项产品被安徽省经信委认定为2018年“安徽省新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及控股子公司安利新材料拥有专利权324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169项、外观设计专利82项。公司被安徽省经 信委评为“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再次入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安利越南工厂完成股权重组、环评、 规划设计,签订厂房、行政楼、综合楼、公用工程、道路、给排水及相关附属生产设施建筑合同,2019年3月开工建设;生 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综合升级项目基本完成厂房等基础建设工作,具备设备安装条件。二是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设备, 新增真空吸纹机、PUR生产线设备、轧光机等先进的工艺装备。三是加强现有设备技改升级,完成干法生产线升级改造、化 工配料及下料DCS系统升级改造等80多项技改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健康持续发展。2018年,公司完成回收 下渣废气及真空泵尾气治理工作,“煤改气”项目全面实施,8台天然气锅炉全部投入运行,推进污水站池体封盖及气体收集 和配料车间废气收集处理,有效改善厂区环境质量,废气治理升级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公司中水回用工程投入运行并推广 应用,污水处理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年节约用水量13万吨;完成污水处理项目升级改造,全年处理废水24万吨,实现 COD减排约500吨,氨氮减排约35吨。 公司连续三年获耐克公司水资源利用最高等级绿标认证,2018年,在中央、省级环保督查及省市日常检查中,公司经受住严 格检查,节能环保工作和水平受到好评及肯定;2018年8月公司通过了“全国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的专家评 审。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018年,公司持续加 大安全生产投入,设备工艺的选择和改进更加注重安全保障,水性表处剂的扩大使用、自动化卸料替代人工卸料等项目的实 施,从本质上改善现场作业条件,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健全9S及HSE考核管理体系,加强各 部门、车间、班组安全管理考核,建立领导干部夜间带班值班、巡视巡查、专项检查、深夜督查等多项制度,提升公司管理 层安全意识;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全年组织安全培训400余场,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王 牌救援队等10余项安全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2018年11月,公司再次入选“安徽省合肥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并获得“2018年度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的称号。 报告期内,公司苦练内功,加强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切实降低成本费用,成本管控取得新成效。公司优化排单调度管理, 预放湿法坯革库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能耗管控,开展直供电交易,能耗明显改善;优化湿法坯革和干法贴面消耗标 准定额,推进幅宽管控,减少物料浪费,加强DMF损耗管控,物耗明显减少;加强管理,提升生产速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 效率,全年离型纸综合使用遍数较去年提高5.2%,处于全国同行先进水平;优化配方工艺设计,严格控制成本,保证产品 质量,努力实现产品的高性价比;准确分析行情,在上半年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辅材料采购紧张,下半年部分原 辅材料高位盘整、波动的形势下,积极协调供应商,敏锐感知市场,把握采购时机,推行比价择优采购,公司全年原辅材料 采购价格差异率基本稳定,有效控制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抓好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品质管理实现新价值。公司加强新产品开发和改进优化产品的 评审、验证管控,推进产品品质预先审核,强化原材料检测管理,保证供应商供货体系的稳定性,更好地服务生产;加强生 产过程监督、管控,严格执行工艺规范,实现生产工艺、产品配方标准化,建立健全检验标准体系,加强产品技术标准和标 样管理,开展品牌客户标准的对标和贯标工作;推进质量事后改进,汇总、归纳、分析各类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升人机料法 环管等质量要素管控水平,增强对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公司加强对中高 层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和公开述职、综合评议工作,优化各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推进全员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 制;积极推进以效定人,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分流提效,大力推进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工艺设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高度重视员工成长与发展,推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细化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级,开展首批技工技 师队伍考核认定;持续开展全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全年组织各项培训课程40余场,参与员工约1000余人次,努力打造学习 型组织;举办“我与安利共成长”征文、员工足球和篮球比赛等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建立宽带、多元、 复合的薪酬福利体系,不断提升员工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管理创新,加强成本管控,完善内控制度,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2018年,公司制定发布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多项内控管理制度,重点对销售价格、物资安全、产品编码、印章使 6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用、劳动人事等管理加强管控,采取定向联系、定期面谈、集中座谈等方式,利用微信工作群、OA合理化建议、直通高管 等平台,畅通员工沟通表达渠道,加强部门衔接与工作交流,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遵照价值工程规律,优化配方工艺设计, 严格控制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努力提高产品性价比,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强能耗管控,开展直供电交易, 优化排单调度管理,优化湿法坯革和干法贴面消耗标准定额,推进幅宽管控,减少物料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进步,加强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安利工业园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再上新 台阶。开发上线生产与设备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散水智能称重系统、VPN多合一网关安全接入系统;推进MES制造信息执 行系统和BI商业智能分析系统开发;优化升级CRM、SRM、ERP、OA、WMS、条形码、订单管理等功能模块;开发应用 OA价格核准、放样管理、销售授信及清单B管控等系统,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集成和协同运营,促进公司经营管理更加简 单、快捷、科学、高效。2018年,公司被合肥市经信委评为“合肥市智能工厂”。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 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比上年 营业利润比上年 毛利率比上年同 产品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 同期增减 同期增减 期增减 生态功能性合成 1,464,154,204.11 279,101,683.44 19.06% 11.08% 14.86% 0.63% 革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 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产品聚氨酯合成革营业收入162187.66万元,同比增长15.41%;实现营业收入167,943.09万元,同比 增长12.49%;实现利润总额1866.00万元,同比增长174.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4.16万元,同比增长 238.2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6.84万元,同比增长182.34%。报告期内,影响公司经 营业绩主要因素有: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聚氨酯合成革产品销量增长9.93%,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5.41%,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取得良好 成效。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革产品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5.17%,较期初增长7.60%,得益于客户结构的改变和产品结构的调 整,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的加大,公司获利能力有所改进提升。 3、报告期内,按照省市环保要求,公司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能耗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956.96万元,增幅达49.4%。 4、报告期内,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达1145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9.73万元,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 5、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产品开发和应用,全年研发费用8207.5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8.03万元。 6、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63.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1.96万元。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7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摘要 财政部于2018年6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以下简 称“财会〔2018〕15 号通知”),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根据上述会计准则的修订要求,公司需对会计政策 相关内容进行相应变更,按照该文件规定的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适用于尚未执行新金融准则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编制 公司的财务报表。 具体公司调整以下财务报表项目的列示,并对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1、资产负债表主要是归并原有项目: ①原“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合并计入新增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 ②原“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项目合并计入“其他应收款”项目; ③原“固定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项目合并计入“固定资产”项目; ④原“工程物资”项目归并至“在建工程”项目; ⑤原“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项目合并计入新增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项目; ⑥原“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项目合并计入“其他应付款”项目; ⑦原“专项应付款”项目归并至“长期应付款”项目; ⑧“持有待售资产”行项目及“持有待售负债”行项目核算内容发生变化。 2、利润表主要是分拆项目,并对部分项目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同时简化部分项目的表述: ①新增“研发费用”项目,从“管理费用”项目中分拆“研发费用”项目; ②在“财务费用”项目下分拆“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明细项目; ③“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行项目、“营业外支出”行项目核算内容调整。 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只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调整,除上述项目变动影响外,不存在追溯调整事项,对公司资产总额、 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无实质性影响。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