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2022-012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未发生变更,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605,673,053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68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0 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中伟股份 股票代码 300919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廖恒星 曾高军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大道 567 号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大道 567 号运 办公地址 达中央广场写字楼 B 座 11 楼 达中央广场写字楼 B 座 11 楼 传真 0856-3238558 0856-3238558 电话 0856-3238558 0856-3238558 电子信箱 cngrir@cngrgf.com.cn cngrir@cngrgf.com.cn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属于国家战 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绿 色制造工厂”等示范项目称号,公司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核心产品成功跻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 链,产品广泛应用于3C领域、动力领域、储能领域。 (二)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在产业链的位置 1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的上游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为公司生产前驱体所需的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氯化钴、镍豆、镍粉及粗制 硫酸镍、粗制氢氧化钴及镍钴中间品等原材料。随着公司产业一体化布局,公司正逐步配套前驱体生产所需部分原材料,由 前驱体单一生产环节逐渐发展为原料加工-材料生产一体化企业。公司的直接下游行业主要为正极材料行业,主要应用领域 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与新能 源电池行业上下游的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保证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供给,以及与销售规模的 持续稳定增长。 2.三元前驱体行业发展概况 三元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形成对上游关键材料三元前驱体的 巨大需求。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原则、目标和重点任务。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确立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路线图和施工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国内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下,2021年呈现快速 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8%,在此行业需求快速 提升的阶段中,国内各产业链环节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整体增速超越国际。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 销量预测,原预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80万辆,目前应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有望突破600万辆。 全球范围来看,根据SNE Research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96.8GWh,同比增长102.3%,其 中三元锂电池装机量约为217 GWh,占比73.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约79.8 GWh,占比26.9%。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受 到政策及市场双加成的情况下,成为2021年新能源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储能市场2021年亦有较快增长,全年装机量约为53 GWh,同比增长85.96%。 随着全球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书货量的增速发展,加之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 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加速发展。据ICC鑫椤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三元前驱体材料总产量达74.75万吨,同比增长 79.4%;国内三元前驱体总产量达62.06万吨,同比增长82.3%,预计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达到103.56万吨,其中国内 产量预计达到85.78万吨。 3.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概况 以四氧化三钴为前驱体材料,最终制造的钴酸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 域。近几年随着5G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深度覆盖,可穿戴、电子烟、无人机等市场的高速发展,钴酸锂的细分领域得到进一 步拓展,5G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浪潮,以及疫情所带来的居家、远程办公,平板、笔记本的销量增长,推动了2021年钴酸 锂正极材料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1年国内钴酸锂总产量为9.17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24.3%。受益 于钴酸锂电池以及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稳定增长,四氧化三钴的出货量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 4.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1)终端产品需求增速,公司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①市场供需加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空间广阔 2021年,根据Canalys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电动汽车(EV)的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9%,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9%; 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我国乘用车销量的13.4%,整体呈上扬趋势,各家数据统计机构 相应提升后续年度市场需求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相继落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市 场需求仍将持续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但美国的新能源汽车2021年新售车辆中仅有4%是电动汽车,随着美国关于“加强美国在 清洁汽车领域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在未来逐期落地,海外市场需求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同时,大众汽车、奥迪汽车、宝马 汽车、奔驰汽车等传统燃油汽车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倾斜力度,未来下游市场整体需求仍将持续旺盛。受益于此,LG 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等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均在全球范围内加快生产基地布局,以满足下游整车厂商快速增长 的需求。 未来,随着全球各国产业政策的相继落地,以及全球各大锂离子生产厂商产能扩建、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的分批实施, 中游锂离子电池行业将快速发展,对上游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②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带动材料技术、市场并肩发展 2021年整个储能市场除了保持5G基站后备电源、家用储能的高景气度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大电站的崛起,如华为签约 沙特红海新城的1300MWh储能项目和阳光电源签订的以色列430MWh储能项目,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随着海外储能系 统集成商如特斯拉、Powin Energy的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据ICC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产量 为58.2GWh,同比增长252.73%。全球储能电池产量87.2GWh,同比增长149.14%。 展望2022年国内储能市场,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 了我国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储能发展目标,2021年下半年国内大面积限电停电及分时电价政策相继出台、 落地,更是会在2022年将国内锂电储能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未来,储能领域将成为拉动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另一增长点,而储能市场的需求将趋向于成本化、技术化相结合,必将带 动储能行业新的发展要求及技术匹配度。 ③消费电子呈现多元化需求,带动核心材料四氧化三钴市场稳定增长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普及率逐步提高,相应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随着全球5G商业化进 程逐步加快,预计该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尽管传统消费电子的发展速度有所回落,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新型电子产品又增加 对消费电池的需求,如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消费电池新的增长极。 以可穿戴设备为例,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达到3.96亿台,比2019年的3.459亿台增长约14.5%。 2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根据ID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4%,到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6.371亿台。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未来消费电子产业链各环节将保持稳定发展,对上游核心材料四氧化三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2)三元锂电池高镍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2021年高镍化三元前驱体产品的出货量较2020年呈现一定幅度增长,高镍化趋势较2020年更为明显,高镍化三元未来将 持续成长为长续航车型主流技术。高镍化三元锂电池能力密度逐渐提高,工艺控制难度、品质管控难度都将提升,且能量密 度提升后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亦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随着相关技术发展以及整车平台功能整合,未来新能源汽车将 持续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续航里程发展,高镍化三元锂电池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3)钴酸锂电池已形成高电压发展趋势 从钴酸锂未来市场需求看,目前5G技术的推广已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革命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3年5G手机全球市占 率将达到2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90%。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加速、应用场景的增加,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单机带电 量将大幅提升。随着5G终端产品的普及率的提升,智能手机将迎来更新换代需求,推动对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需求增长。同 时,随着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也涌现出一批新产品,例如可穿戴设备、AR/VR、消费级无人机等新兴 消费电子发展迅速,应用于健康医疗、游戏娱乐、个人安全等领域,新型产品的不断涌现为钴酸锂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的需求 增长空间。 据ICC鑫椤资讯统计,2021年国内钴酸锂总产量为9.17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24.3%,2022年全球钴酸锂市场将保持低 速增长,预计5%左右,主要是5G智能手机更换以及钴酸锂细分市场领域的拓展;2023-2024年,全球钴酸锂市场恐将出现小 幅收紧,主要是由于前两年需求透支,但在2025年前后,全球钴酸锂市场总规模又将重归增长,达到11万吨水平。 (三)行业竞争格局 1.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与客户领域的开放性合作,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拥有优质、多元、多层次的客户群,包括LG化 学、厦门钨业、特斯拉、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天津巴莫、三星SDI等。公司全面进入全球领先锂离子电池 产业链,且为头部企业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报告期内,受益于公司客户结构优质、产品性能良好等因素,公司三元前驱体 及四氧化三钴销售量稳步提升。根据ICC鑫椤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6%,四氧化三钴 市场占有率24%,均保持行业第一。 2.公司前驱体生产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靠多年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投入,利用完备的产业化平台,较快地建立现代化的自主研 发体系。公司以高镍、掺杂、预烧结、循环等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基于共沉 淀法最终形成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如下: (1)单晶前驱体合成技术,采用间歇式共沉淀工艺,独特的开釜造核过程,让晶种形成特有的结构在进行生长,制备 出球形度好,形貌均匀,无团聚,高比表,窄分布的前驱体,降低单晶材料烧结过程中的控制难度,采用此工艺制成的材料 具有高电压、长循环的优势,尤其是在低钴、无钴系单晶材料中性能更突出。 (2)定量造核连续法合成制备技术,采用固定数量和粒度的定量造核连续式共沉淀工艺,制备出粒度大小及分布稳定, 球形度好,大小颗粒一次颗粒一致,无球裂,无微粉(Dmin>2um)的宽分布产品,此技术能综合前驱体XRD、SEM、TD、 BET、多元素掺杂等要求,解决高镍产品产气、高温循环、阻抗高等各项问题。 (3)多工艺组合共沉淀技术,采用长周期间歇式工艺,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延长颗粒生长周期,并分段设计不同工艺的 设计,让前驱体从内到外结构逐渐转变,解决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由于颗粒大导致反应内外不一致、以及材料内部应力,使得 该工艺产品能同时兼顾高电压、高容量、高压实、长循环、高倍率、低直流内阻等特点。 (4)氧化物前驱体制备技术,通过对前驱体进行预烧结,并在煅烧过程中,精确控制煅烧温度、停留时间、气氛等参 数,省去前驱体烘干工序成本,提高前驱体的金属含量20%以上,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正极材料烧结产能。 (5)定量间歇式共沉淀技术,由于高镍材料的结构、一致性要求更高,采用分段定量制备的共沉淀工艺,每段工艺均 针对材料结构要求进行单独设计,并进行定量制备,合成时间能精确控制在正负1小时以内,在满足高镍材料结构要求下极 大的提高前驱体一致性。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 2021 年末 2020 年末 2019 年末 减 总资产 28,199,762,284.09 9,864,111,074.13 185.88% 6,163,789,632.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9,832,492,979.69 3,836,687,231.67 156.28% 2,114,149,960.60 2021 年 2020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9 年 营业收入 20,072,491,322.92 7,439,624,072.44 169.81% 5,311,212,819.90 3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38,952,084.15 420,159,388.57 123.48% 179,826,999.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768,687,000.80 346,928,720.87 121.57% 121,266,643.64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58,738,594.58 463,587,801.66 -457.80% -250,642,402.7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64 0.82 100.00% 0.4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64 0.82 100.00% 0.4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9.89% 17.97% 1.92% 16.00%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3,689,539,640.80 4,666,264,419.01 5,517,707,155.93 6,198,980,107.1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1,547,175.77 276,332,410.57 277,397,786.28 173,674,711.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96,763,910.58 229,205,700.70 239,331,287.33 103,386,102.19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88,328,760.83 505,765,079.93 -739,762,447.79 -936,412,465.8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年度报告披 报告期末表 持有特别表 报告期末普 露日前一个 决权恢复的 决权股份的 通股股东总 15,646 17,684 0 0 月末普通股 优先股股东 股东总数 数 股东总数 总数 (如有)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湖南中伟控 境内非国 股集团有限 56.80% 344,000,000 344,000,000 有法人 公司 北京君联晟 源股权投资 境内非国 4.12% 24,979,000 3,380,000 合伙企业(有 有法人 限合伙) 境内自然 邓伟明 3.45% 20,911,000 20,911,000 人 铜仁弘新成 达企业管理 境内非国 咨询合伙企 2.01% 12,180,000 0 有法人 业(有限合 伙) 前海股权投 境内非国 资基金(有限 1.89% 11,470,000 11,470,000 有法人 合伙)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兴资睿盈(平 潭)资产管理 有限公司- 福州经济技 境内非国 术开发区兴 1.49% 9,021,600 0 有法人 睿永瀛股权 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 伙) 厦门建发新 兴创业投资 有限公司- 厦门建发新 境内非国 1.34% 8,090,000 8,090,000 兴产业股权 有法人 投资贰号合 伙企业(有限 合伙) 贵州省贵鑫 瑞和创业投 资管理有限 责任公司- 国有法人 1.26% 7,630,000 0 贵州新动能 产业投资基 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海富产业投 资基金管理 有限公司- 海富长江成 境内非国 1.15% 6,940,000 0 长股权投资 有法人 (湖北)合伙 企业(有限合 伙) 兴投(平潭) 资本管理有 限公司-江 境内非国 苏疌泉绿色 1.14% 6,930,000 0 有法人 产业股权投 资基金(有限 合伙) 1.公司股东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邓伟明、铜仁弘新成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为关联方,其中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铜仁弘新成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由公司股东邓伟明及其妻子吴小歌共同控制。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 2.公司股东兴资睿盈(平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兴睿永瀛股权投资合 行动的说明 伙企业(有限合伙)、兴投(平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疌泉绿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 限合伙)均由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控制。 3.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 定的一致行动人关系。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 适用 √ 不适用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5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详见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第六节“重要事项”,详细描述了报告期内发生的重要事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