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南极光:2020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21-04-23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

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深圳市南

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内部

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

们对公司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

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

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

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

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

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

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

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
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

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

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

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

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

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

项以及高风险领域。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深圳市南极光电

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贝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万载南极光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极光电子

科技股份有限(宝安)分公司。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

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

业收入总额的 100%;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治理机

构、组织架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对子公司的管理、

关联交易、对外担保、重大投资、信息披露、财务报告、销售与收款、

采购与付款和资产管理等。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对子公司的管理、关联交易、

对外担保、重大投资、信息披露、财务报告、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

款和资产管理等。
    1.公司的治理机构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
立健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
序,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各项职责。重大决策事
项,如批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修
改公司章程等,须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负责执行股东大会作
出的决定,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重大投资项目、收购兼并、
购置重要资产和签订重要合同、协议等方面的重要决策由董事会决
定。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董事会闭会期间,董事会授权董
事长行使董事会部份职权。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关,向股东大会负
责并报告工作,主要负责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是否
违反法律法规和侵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公司财务状
况进行检查。
    规范控股股东与本公司的关系,控股股东与本公司之间的机构、
人员、资产、财务、业务分开,控股股东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只享有
出资人的权利。
    2.公司的组织结构

    本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董事

会向股东大会负责。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由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

与管理。公司建立了的管理架框体系包括证券事务部、总经理办公室、

市场部、采购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
部,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

配合、相互制约、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公司组织生产、扩大

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确保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3.内部审计
    公司成立专门的内审机构,负责对公司经营情况、财务安全状况
以及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建设性意见。
    4. 人力资源
    公司建立和实施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
和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并聘用足够的人员,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
务。
    5.企业文化
    公司培育职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
意识。
    6.对子公司的管理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
重点子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由公司派出人员担任,直接参与其
具体经营事务的管理工作;重点子公司的重大事项均需按照规定报公
司审批后方可执行,确保公司对各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防范投
资风险。
    7.关联交易
    为确保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不损害公司和非关联股东的合法权
益,公司根据各项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章程》,制定了《关联交易决
策制度》,对公司关联交易原则、关联人和关联关系、关联交易的决
策程序、需进行披露的关联交易项目等进行了规定。
    8.对外担保
    为维护投资者利益,规范公司担保行为,控制公司资产运营风险,
根据各项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章程》,公司制定了《对外担保管理制
度》,对公司对外担保的审查、审批程序、管理、信息披露进行了明
确规定。如规定公司对外担保实行统一管理,未按规定经公司董事会
或股东大会批准,任何人无权以公司名义签署对外担保的合同、协议
或其他类似的法律文件等。
    9.重大投资
    为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使对外投资能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增强公
司竞争能力、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公司依据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对外投
资的决策流程, 根据《公司章程》和《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的规定
各自在其权限范围内,对公司的对外投资做出决策。
    10.信息披露
    为保证公司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公司制定了《信息披
露管理制度》、《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办法》、《关联交易决策制度》明确
规定 了信息披露的原则、内容及披露标准、披露流程、信息披露的
职责划分、档案管理、信息保密等内容。制度规定董事长是公司信息
披露的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是信息披露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管理
公司信息披露事务,证券事务代表协助董事会秘书工作。根据制度规
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获悉重大信息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司
董事长,并同时通知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应当立即向董事会报告并督
促董事会秘书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
    11.财务报告
    公司制定了《会计核算手册》、《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办法》、《关联
交易决策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编
制、使用,包括账务处理与结账、定期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关联交
易、财务分析等子流程,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分析企业经营管
理状况,确保财务报告合规合法、真实完整、并得到有效利用。
    12.销售与收款
    公司制定了《业务管理制度》、《价格管理》、《交付管理》、《对账
管理》、《应收款项管理办法》等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制度。公司销售业
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对规范企业正常运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13.采购与付款
    公司制订了《采购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与采购付款相
关的制度。公司采购与付款环节控制运行有效,对公司产品质量、市
场口碑、财务状况的稳定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资产管理
    在资产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货币资金
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等与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公司资产管
理方面的内控制度运行有效,对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资产
的效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

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

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

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

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缺陷分类          定量                      定性

               可能导致无         一项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
           法 及 时 预 防 或 发 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不能
           现 财 务 报 告 中 出 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中
           现 大 于 或 等 于 公 的重大错报。包括:
           司 合 并 财 务 报 表 1、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资 产 总 额 1% 的 错 2、企业更正已公布的财务报告;
重大缺陷
           报。               3、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告存
                              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
                              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4、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
                              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5、其他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正确判
                              断的缺陷。
               可能导致无         重要缺陷:内部控制缺陷单独
           法 及 时 预 防 或 发 或连同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
           现 财 务 报 告 中 出 致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
           现 小 于 公 司 合 并 报告中虽然未达到和超过重要性水
重要缺陷   财 务 报 表 资 产 总 平、但仍应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重
           额1%,但大于或等 视的错报。
           于公司合并财务
             报表资产总额
             0.5%的错报。
                 不构成重大         不构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
             缺 陷 和 重 要 缺 陷 内部控制缺陷。
一般缺陷
             定量标准之外的
             其他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缺陷分类            定量                           定性
                 该缺陷造成财          缺陷发生的可能性高,会严
             产 损 失 大 于 或 等 于 重降低工作效率或效果、或严重
重大缺陷
             合 并 财 务 报 表 资 产 加大效果的不确定性、或使之严
             总额的1%。           重偏离预期目标。
                 该缺陷造成财          缺陷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会
             产 损 失 大 于 或 等 于 显著降低工作效率或效果、或显
             合 并 财 务 报 表 资 产 著加大效果的不确定性、或使之
重要缺陷     总额的0.5%,但小于 显著偏离预期目标。
             1%。
                 该缺陷造成财          缺陷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会
             产 损 失 小 于 合 并 财 降低工作效率或效果、或加大效
一般缺陷
             务 报 表 资 产 总 额 的 果的不确定性、或使之偏离预期
          0.5%。                  目标。
    3.内控控制缺陷的认定
    (1)如果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审计部将与业务部门确定缺陷的
性质、原因和导致的错报类别及问题的严重程度,根据公司内部缺陷
的认定标准定义缺陷类别;
    (2)如果该缺陷与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关,且可能导致财务报表
较大的错报影响,应向公司财务主管负责人报告并确认是否为重要或
重大缺陷;
   (3)对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如有)应经过审计委员会和董事
会审阅批准。
   4.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
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报告期内公司不存
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四、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公司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签名)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